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范文第1篇

一、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的成本构成

水产养殖技术是科学养殖技术中的一种技术,具体指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水产生物诱导与催产技术、水产生物病害防治技术、微藻饵料培养技术、水产动物饵料培养技术、水产配合饵料研制技术、工厂化养殖工程与设施技术、工厂化养殖水处理技术、海上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捕捞技术等的总称。水产品成本是指水产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经营水产品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它是反映渔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优劣的综合性指标16]。水产养殖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成本的能力决定了该企业竞争优势的显著性。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是水产养殖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水产养殖企业的成本主要由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大类构成。水产养殖技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二、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显性成本控制的关系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显性成本是指看得见的具体的实际支出,包括养殖设施的购置费、租赁费、苗种费、饲料费、水电费、设备折旧费、用药成本和工资费用等。水产养殖技术在显性成本的控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苗种费用高水平的水产养殖技术可培育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快的苗种,达到提高成活率、提高养殖成功率、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风险的目的,进而降低苗种费用。

(二)有效减少饲料费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在养殖中占有重要比例,平均达40%一50%,高的竟超过65%左右[v],所以,有效控制饲料成本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指导工作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投喂方法和投喂技术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少饲料的浪费,这是控制成本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有效控制药品成本及时、准确、合理、适量的用药,既能防治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又有利于减少病害损失、缩短养殖周期和降低养殖风险。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能否及时、准确、合理、适量的用药,能否第一时间对水产养殖生物做出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水产养殖技术对药品成本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三、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隐性成本控制的关系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因企业或员工有意或无意的行为而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81。在水产企业成本中,隐性成本主要隐藏在决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传递等过程中。它总是以若隐若现的神秘姿态闪烁于成本之中,同时又极易被管理决策层忽略掉。隐性成本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当人们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时,其不利后果已经产生了「9]。显性成本比较直观、容易控制,而隐性成本比较隐蔽、不易控制。从水产养殖技术的角度出发来加强对隐性成本的控制是水产企业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的新选择。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它能起到对生产力系统其他要素的加强作用〔l0],水产养殖技术作为科学养殖技术的一种,它对水产企业隐性成本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在整个企业财务预算的成本决策中,生产成本决策是成本决策的核心。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决策进行分析,可以让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最高效、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各类资源【川。水产养殖企业的成本决策也是如此。例如,某水产企业计划在某地新建一个水产品养殖场。那么,确定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建造成本、经营成本就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决策成本。在建造养殖场的决策过程中,选址是关键。选址时要考虑到交通、供电、水资源环境、排污条件等,特别是水资源环境要素尤为重要。因为,水产品养殖离不开水,较好的水质条件是水质清新、水交换好、饵料生物丰富、溶解氧等水化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水体的养殖容纳量高。间接降低供氧积水处理设备的运转成本、降低饲料及药品费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养殖收益。场区建成后,要根据设计产量及预期养殖模式完善相应的养殖配套设施及人力配备。技术人员根据上述的分析思考为决策者提供几套可行性方案,以便决策者选择相对最优、最好的方案来建造养殖场。在此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学识、实践能力、规划能力及分析判断力等体现水产养殖技术水平高低的能力,成为决策者控制决策成本的科学依据。上述能力强就可以有效降低决策者的决策成本,减少因策划分析失误导致的不必要的决策成本支出。

(二)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降低水产养殖企业的用人成本员工技术水平低下,容易对企业造成过失性损失。企业团队整体水平差,工作效率低,对生产中突发问题处理不及时,这些都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隐性成本。如果把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团队看作是一个木桶,各生产管理人员是每块木板,那么员工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高低就是每块木板的规格、质量。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构成团队的各成员往往是参差不齐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劣势成员往往决定整个团队的战斗水平,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配合熟练度也影响着团队的整体战斗力。这就要求我们对短板进行加长,增加木板的厚度,提高板与板之间的密合度以便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因此,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拥有较高水产养殖技术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养殖团队成员的水产养殖技术知识及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养殖团队的整体技术实力,以达到提高养殖团队工作效率降低用人成本目的。

(三)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管理信息成本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利用信息所花费的代价,或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决策损失和纠正支出,包括企业为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利用信息购买的设备、购建的设施和相关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购买信息商品的支出,由于信息错误或不完全形成的损失,以及纠正决策失误、改选决策方案的支出等『,2!。信息传递滞后、信息传达错误等信息成本是隐性成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水产养殖企业的生产养殖过程中,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有些繁杂的工作需要下属去处理安排,那么在命令的传递过程中,有些技术类命令就会产生不理解或理解错误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生产工作人员对一些日常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表达不准确也会影响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增加生产成本。这就要求水产养殖企业管理者和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对生产工作人员进行产前培训,提高他们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以便保障信息流通的及时准确,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成本。

四、降低水产养殖企业成本建议

(一)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升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水产养殖技术不应该只应用于养殖生产过程中,它还可以被应用在决策、销售、宣传等过程中。水产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视角来分析决策时的备选方案,以便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在水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还可以提高其运输成活率、延长其保鲜时间、增加其科技附加值,从而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宣传中,无论是以何种载体为媒介,以专业的视角示于人众人,会让人更信服、打动人,便于在消费人群中建立信赖感。因此,多方面应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企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创新进行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是水产养殖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是以水产科学研究为先导,在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实现水产养殖技术创新的活动。因此,水产养殖企业应该增加科技力量投人和资金投人来实现水产养殖技术自主创新,建立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技术体系和技术专利,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知名水产企业,如大连璋子岛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他们通过增加科研资本投人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创新,进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技术先进性、最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企业员工对水产养殖技术知识的理解、创造力以及应用能力如何,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的整体实力水平,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着水产养殖企业在水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为例,在从业人员中,接受过短期技术培训的占24%,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4.2%,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占0.35%,而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竟然高达71.3%。因此,加强水产养殖企业从业人员的产前教育培训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必要措施。

(四)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共享水产养殖企业从外部引进较为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在科学的消化吸收基础之上加以改进、组合或创新,以实现企业提高自身整体技术水平的目的。“合则两利”是至理名言,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彼此协作、技术交流等方式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以达到共同提升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合理配置自身资源、降低企业成本、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范文第2篇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完善养殖权制度,改善养殖设施条件,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强化养殖业执法管理,促进现代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水域滩涂养殖权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到2010年全面完成全国养殖重点地区县级以上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和颁布工作,养殖证发证率达到90%以上;标准化的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方式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00个以上,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10万户以上;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明显加快,力争到“十二五”末完成2000万亩中低产池塘标准化改造,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水产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更加完备,水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更加完善,监测与执法机制更加健全,持证苗种生产单位、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原料备案基地、认证产品生产企业等全面推行生产、用药、销售记录制度,质量安全违规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养殖水产品产地药残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水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二、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三)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和养殖权制度建设。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积极推动省、市、县各级政府尽快颁布,保护水产养殖业发展空间。实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备案制度,各地规划颁布情况将作为我部安排渔业投资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市、县两级规划需报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备案,省级规划需报我部备案。全面推进养殖权登记和养殖证核发工作,加强水域滩涂养殖权保护和救济政策研究,切实维护养殖渔民合法权益。启用全国养殖证信息管理系统,登记发证信息将全部录入系统,将养殖证作为单位和个人享受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和获得补偿的重要依据。

(四)全面实施中低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以高产健康养殖和节能减排为目标,引导企业和养殖户对现有淤积严重、老化坍塌的中低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套完善水、电、路和养殖废水达标排放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养殖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和优化池塘标准化改造的区域布局,提升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要根据各地实际,完善承包责任制,建立池塘维护和改造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规模,提高创建质量,以增强示范场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要求,扶持示范场开展排灌设施和水处理系统、渔业机械设施、池塘清淤护坡等基础设施改造和配套;指导和督促示范场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和产品包装标签制度,完善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加快水产标准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示范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方式,积极倡导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实现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强化示范场监督管理,严格创建标准,完善考核验收管理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六)加强水产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继续组织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大宗品种和出口优势品种的遗传育种中心和原良种场,建立符合我国水产养殖生产实际的水产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品种创新能力和供应能力。加大对原种保护、亲本更新、良种选育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良种覆盖率。继续实施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加快部级、省级、基层三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持机构的建设,完善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加强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专项监测、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科学指导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七)不断规范养殖投入品使用管理。加强对水产用药物和饲料等投入品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大力推广安全用药技术和方法,指导和培训水产养殖生产者科学防病,合理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加大对重点养殖区域、主要养殖品种和重点药物种类的水产品药残监控力度,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做好从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的乡村兽医登记管理工作,配合兽医主管部门推进渔业执业兽医队伍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用药处方制度。逐步推广使用水产疫苗。大力推广和鼓励使用高效、环保的配合饲料,提高配合饲料普及率,严格控制直接投喂冰鲜杂鱼行为,禁止在湖泊、水库、江河、海洋等天然开放}生水域中施肥养鱼。

三、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八)改革和完善水产品产地抽检制度。从2009年起,对我部组织的水产品产地药残抽检方法进行改革,新方法试行后,抽检单位从数据库中随机确定,抽样工作由属地渔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属地执法机构和异地承检机构共同参与,检测结果经认可或复检后公开。进一步规范抽检程序和抽检行为,力争通过改革,促进优胜劣汰、优质优价,使抽检工作真正起到保护合法生产者、惩罚违法者的作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配合做好抽检制度改革工作,同时,逐步建立健全本辖区内水产品产地抽检制度。

(九)加强水产苗种质量管理工作。按照我部2009年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各地要按时完成水产苗种场普查登记工作,严格执行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指导和督促苗种场建立健全苗种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水产苗种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加强水产苗种药残抽检,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水平。对于条件不具备、所生产苗种不合格、相关质量安全制度未建立、拒绝质量抽检或不接受监管的水产苗种场,要依法坚决整顿直至吊销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我部将尽快出台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苗种管理办法,凡向天然水域增殖水生生物资源的,其放流苗种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并实行招投标制度。禁用药物检测记录不良的水产苗种场不得参与投标。

(十)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执法监管。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全面开展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水产养殖生产、水

产品质量安全等监督执法,推进执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快建立渔业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以渔政机构为主,技术推广、质量检验检测和环境监测等机构协作配合的水产养殖业执法工作机制。要重点针对养殖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养殖投入品和企业各项管理记录档案建立情况,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执法档案制度和违法单位“黑名单”制度。对已经发现有问题的水产品,一律封塘禁售、严禁转移,坚决杜绝流入市场,对私自起捕出售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已经查明属实的违法案件,要向社会公开曝光。加强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快建立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

(十一)逐步推行禁止生产区域划分制度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加强水产品产地安全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根据监测结果、按照法定程序,建立水产养殖区环境质量预警机制,逐步推行水产养殖区调整或临时性关闭措施。加强水产品产地保护和环境修复,积极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贝类养殖区划型制度。按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证明管理规定》等规章要求,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企业、出口原料备案养殖场和健康养殖示范场等基础条件较完善的企业,开展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区域性试点,实现产销对接。逐步试行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十二)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处置能力。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预防与善后并重”原则,建立并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预案。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及苗头性问题,要组织专家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暴发的程度、对人体健康、市场供给和产业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评估,提出预警和处置意见。要严格执行水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报告制度,不得瞒报、迟报。同时,加强舆情监测,发挥科研、推广、质检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作用,及时报告所发现的问题,尽量将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一旦事件发生,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立即启动预案,快速应对,密切配合,科学处置,妥善解决。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澄清事实真相,尽力消除恐慌,引导科学理性食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合法生产者权益。

四、强化保障措施

(十三)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渔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履行好推动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责。要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配备专人、明确分工,组织协调好渔政执法、水产品质量检测、水产科研和推广等各方面力量,全面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兽药、饲料、工商和质检等主管部门的沟通配合,推动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十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水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水产养殖业在财政支持农业及渔业中的比重,大力推动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扩大渔机购置补贴范围和数量,加快水产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执法装备建设,大力支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工作。利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财政专项,加强水产健康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支持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水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

(十五)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域滩涂养殖权、水产种苗管理、水生动物防疫、水产品质量安全、养殖业执法和养殖水域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快制修订水产健康养殖技术、重大疫病防控、水产用药物安全使用、有害物质残留及检测等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健康养殖操作规程,不断规范水产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行为。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可推广性

一、水产养殖废水的常见污染类型

水产养殖的主要污染目标是水源,其因素主要在于养殖过程中投放的人工饲料、杀菌剂和物种密集所导致的浮游物增生,因此水产养殖所形成的污染类型也主要集中为三类:氨氮等养料、消毒用亚硝酸化合物和生物代谢产物的累积。

有机养料降解,水产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饲料多为氨氮等,其中能够被生物吸收的部分约为35%,其余部分由于未消耗或者未吸收(以排泄物的方式出现)就造成了饲料降解,最终形成水质的NH4+和NH3的含量较高,进而形成碱性或酸性水质,而某些NH3含量较高的情况则会导致水体毒性大幅上升,当总氨的含量超过0.5mg/L时,对鱼有毒害作用。

杀菌剂的积累导致水体亚硝酸化合物的含量较高,水产养殖中所使用的杀菌剂多为亚硝酸化合物,通常情况下硝化细菌对亚硝酸盐的氧化速率是亚硝化细菌对氨的氧化速率的10倍,因而硝化菌和亚硝化菌在低DO质量分数下所受抑制的不同会引起亚硝酸盐的积累。而常见杀菌剂中可能导致这种正常循环的失调,是水体中形成较高的NO2-N,虽然一般鱼类对于NO2-N有一定的耐受作用,但分数低于1mg/L,这就导致亚硝酸化合物的对水体的污染加重。

水质过肥是水产养殖中最为明显的污染现象,由于养殖水体中饵料的沉积,致使浮游生物的繁殖能力提升,进而浮游生物的代谢物增加,与鱼类的排泄物形成有机物含量的叠加,最终形成水体严重恶化,并导致鱼类的生存质量下降,例如泛池就是有机物过高所形成的,沿海地区的赤潮也有部分是受水产养殖的影响所产生的。

二、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上的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研究结果基本为以下几类: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处理法较为简便但处理能力较低,且不够彻底,化学法通常只能够针对废水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污染类型进行扭转,生物法则属于逆向性污水处理方案,相对来说更为彻底,但研究进展较为缓慢,目前很多理论仍处于实验阶段。

常见的物理处理法主要有过滤法和泡沫分离法,这都属于常见的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案,应用在养殖污水处理方面,机械过滤能够辅助去除水质中的残余饵料和鱼类排泄物,有助于减轻水质中有机物含量过高的问题;泡沫分离法可以吸收水体中的微小悬浮物,尤其对于蛋白质等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但其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泡沫分离法需要对悬浮颗粒进行准确预估,进而确定泡沫的溢流高度等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确数学模型的建立,因此对于水产废水的应用不完全适用。

化学处理法则主要使用化学制剂来进行处理,例如常见的漂白粉、孔雀石等等,但化学处理法可能产生对二次污染,对于养殖污水的处理也不适用,当然近年来也有一些利用臭氧进行处理的方案,但其成本投入较高,对于海水养殖的污水处理来说并不适用。

三、现有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应用

通过对现有技术资料的总结,可以将水产养殖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案归结为生物过滤和人造仿天然环境两类。

生物过滤法实际上就是直接借助生物的特性来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进行消除和过滤,主要包括生物膜法、过滤法及微生物介入的污染要素循环过程三大类。生物膜法是使用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亚硝酸盐进行过滤,其应用成本较低,有广泛推广的潜力。过滤法是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来对污染物进行吸收和转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较为直接有效,植物过滤阀可以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移,作用过程相对缓慢,但可逐渐修复水质;动物过滤对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较广,例如淡水养殖中种常见的投放贝类、棘皮动物、蚤类等,它们对于水质中的富营养物和残余饵料有明显的消耗作用,其中的贝类还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微生物过滤主要针对水质净化来进行开发的,例如用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过滤分解养殖鱼池的有机污染等等,是快速改善水质的一种微生物处理方案。

人造自然环境的方案在国内主要应用为人工湿地,例如湿地植物根基区对于磷的去除有明显的效果等等,当然人工湿地的工程量较大,且自身的稳定性要远低于原生自然环境,更适用于未来经济和技术发展高水平阶段的应用。另外还有直接通过植物来进行污染物吸收、降解和转移的方法,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中指出了水产养殖废水植物过滤品种主要有石莼、浒苔和江篱,对于海产养殖来说,大型藻类均具有明显的水质改良作用。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范文第4篇

一、任务目标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推进饲养设施现代化、养殖品种良种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质量监管全程化、生态环境友好化、市场经营产业化,加快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建设步伐。具体目标是:2012年,在全市新发展(含改扩建和技改)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50处以上,其中,新建30处。

二、建设内容与要求

(一)建设重点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以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要形式。新发展的标准化养殖场区,以奶牛、肉鸡、生猪、蛋鸡、肉牛、肉羊等优势产业为发展重点;现有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通过配套完善生产设施设备,推广统一的专用品种、统一的技术规程、统一的质量标准等技术改造升级为标准化养殖场区;新建设的养殖基地要符合当前畜牧业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带动全市养殖基地向标准化发展。

(二)建设内容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内容,包括饲养场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软件建设内容主要指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硬件建设内容如下:

1.管理区:管理区设在上风向,包括值班室、消毒室、办公室和技术服务室。场区入口设置消毒池,入口消毒室安装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生产区:生产区设在上风向,包括兽医室、饲料库、畜禽舍和饲养员居住室。肉牛、肉羊和奶牛场区设有运动场和青贮池。

3.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距离生产区50-100米,采用围墙和绿化带隔开。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厂或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是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重点内容。

4.猪场发酵床:发酵床建设根据当地水位高低选取地下式和地上式。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80-90cm,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高80-90cm的坑。床底均为土地面夯实,建成后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剂。发酵床的主体由有机垫料组成,垫料由木粉、秸秆、稻壳、花生壳粉、玉米芯等按比例配合,加入原土、食盐、酵素菌剂、天惠绿汁、氨基酸、乳酸菌、汉方剂、矿物质等,加水使含水量达到65%,经过2-4天发酵制成有机垫料猪场发酵床。

(三)具体要求

标准化养殖场区地址选择、规划布局、品种引进、日常管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疫病防治、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等要求,依照农业部畜牧业司下发的《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1.标准化场区建设地点必须距离生活饮用水源500米以上,距离镇村居民区、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500米以上,距离干线公路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

2.标准化场区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防疫条件,满足动物防疫监督与疫病监测工作的要求,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管理,积极配合并主动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并持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防疫合格证》,从事种畜禽生产的应同时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3.具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布局科学合理,标准化场区周围有隔离墙和树木隔离带,生活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出入场区净道与污道分开,大门入口处有消毒设施。

4.具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其中的粪便处理池须防渗漏、防雨淋、不外泄。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16548的有关规定。

5.引进饲养的畜禽如果属于在全市推广的主导品种,要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非疫区种畜禽场引进,经产地检疫健康并持有检疫合格证明。引进后隔离饲养观察不少于15天,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测,无规定的动物疫病。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各镇政府)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区域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方案,明确领导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作。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镇政府要积极对接国土、畜牧、金融等相关部门,在用地、资金等扶持措施方面争取支持,重点扶持新建的标准化场区;争取的标准化示范项目资金、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扶持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

(三)加强技术服务。畜牧部门要通过开展科技人员联系养殖大户、送科技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对标准化饲养场区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在良种繁育、建场、饲养管理、技术服务、疫病防治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服务,把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推广到每一处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菌种制作使用技术、养猪场舍及发酵床建设技术、垫料筛选应用技术、发酵床使用管理技术,以及夏天通风、降温和冬天采光、保暖等集成技术,规范菌种使用,规范猪舍建设,规范发酵床建设,规范饲养管理。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我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渔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把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作为我市现代渔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把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现代渔业建设的中心环节。强化科技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

二、主要活动内容

1、开展渔业科技入户行动。一是结合民生工程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培训养殖者约4500人。二是切实做到科技入户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切实把科技入户工作不断的推向深入,为增加农(渔)民经济收入做出新的贡献。科技入户,就是要为渔民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帮助渔民解决好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帮渔民办好事,办实事。要以示范典型作用推动科技入户工作,根据科技入户规模的大小和户数的多少,按10%—20%的培育典型户,典型户要有专门的联系人和专门的技术指导人员,使典型户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春季渔业科技下乡咨询服务活动。利用春季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组织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全面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渔业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帮助广大水产养殖企业、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养殖大户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2、依托省科研所及院校,开展中华鳖、大鳞副泥鳅F1代、淮河鲤等良种选育研究和遗传资源保护。5-6月和9-11月继续喜佳公司“省鳖类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良种选育,大鳞副泥鳅F1代选育及推广,3月底开始淮河鲤选育,并争取建立工程中心。

3、黑鱼健康养殖及名优苗种推介现场观摩交流活动。4月初,在怀远举办各县区推广机构及养殖户现场会,约30人,开展技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并现场观摩,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4、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建设活动。组织开展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互查交流,规范示范场(区)建设,优化技术服务,提升规模档次,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我市水产健康养殖水平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半年开展18家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

5、开展渔业科技行动。推广微孔增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以及饲料投喂技术、病害生态防治技术,开展以推介优质苗种、饲料、渔药、投入品、机械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渔资推介活动”。进一步推进“池塘健康养殖单产效益倍增计划”。通过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配套和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实现池塘养殖产量效益倍增,养殖环境优化,水产品质量安全。

6、依托省渔业环境监测中心,重点对无公害生产基地、水产苗种场、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养殖水体及养殖产品进行例行抽样监测,为养殖生产过程的水环境质量和水质调控提供技术服务,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7、开展常规病害测报和重大疫病监控工作。进一步扩大测报网点,增加监测频率,提高测报精准度,及时预测预报信息,加强重大疫病监测防控。

四、工作进度

活动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

1、3月动员部署阶段:制定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部署落实相关措施。

2、3-11月组织实施:全面组织实施阶段,细化行动方案,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并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3、12月总结考评:对科技促进年进行绩效考核,并开展总结交流表彰活动。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渔业主管部门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农委成立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地要成立工作小班,为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突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合理安排进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

3、精心组织,扎实抓出工作成效。组织水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以及学会、协会、水产企业和广大渔民积极参与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要紧紧围绕广大渔民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科技服务活动。要把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与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着力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扩大辐射带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