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及其运算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如果对学习概念重视不够,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既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也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发展。从学生的认识过程来看,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一般过程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系统化。也就是说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认识过程。因此在设计概念教学方法时,应按照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内容的进度,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情况,按照不同层次组织数学概念的教学。

而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它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引入这个环节设计、组织的好,后面的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展开。在设计概念的引入时,可通过创设各种在课堂里或超越课堂的学习任务与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在感知、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学习概念。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继而顺利地形成概念。如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呢?我认为可用下面几个方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一、情境引人新课

从教育心理学中知道,"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兴趣"是内在的动机,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离开了这种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可能有主动进取精神,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更说不上积极思维,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为何要学这个内容,这个内容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何意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这个内容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去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去猎取知识,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新概念创造良好的气氛。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概念的来源,学生既不会感到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学生所接触过的、恰当的实例进行引入。例如:在概率这个概念的引入时,可用大家都比较热心的问题。现有1000万张,其中只有一个一等奖,你买一张能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从而引入为什么要学习概率这一章。而为了学习概率我们必须先学习频率,可在一个袋子中放入2个白球和3个红球,让学生一次从中摸一个记录红白后放入,让一个学生摸10次,第二个学生摸20次,第三个学生摸30次,然后记录下每个学生摸到白球的次数。从而讲述频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频数的概念。为了分清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可让50个学生一起扔一枚相同的硬币每人十次,求出正面向上的百分比;再让5个学生扔一枚相同的硬币每人一次,求出正面向上的百分比,比较两个百分比的区别,然而让学生区分概率与频率的概念的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旧知引入新课

数学概念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许多新概念是建立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是旧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利用学生已有概念引申、推导出新概念,可以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体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比如:在学习解析几何时可先复习(1)平面内一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是什么?(2)平面内一动点到二定点的距离和相等于的点的轨迹是什么?(3)平面内一动点到二定点的距离和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再结合画图给出图形引出椭圆的概念。从而让学生了解解析几何中各个概念之间即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为下面学习双曲线、抛物线典定基础。

三、类比引入新课

在概念教学中要具有激发性,让学生参与的程度要高,在几乎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形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研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类比发现"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比如:在讲等比数列的概念时,可先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根据等差数列概念: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定值的数列是等差数列。然后问学生根据等差数列的概念,你觉得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比数列?再结合等差数列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去考虑等比数列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及取值范围。在这个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来定义一个数学概念,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发明创造的艰辛与快感,感受出该概念的本质属性。

四、应用理解概念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范文第2篇

丰富图形教学内涵优化立体几何课堂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例谈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初探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途径初探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六则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沟通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设置递进题组打造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有关新授课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

克服发展障碍激活参与热情——浅谈如何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对数学知识屡学不会现象的剖析

浅论数学直觉思维及培养

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一点反思

让“探究”与教学同行——来自两则案例的启示

第一型曲线积分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成亦审题败亦审题

“粗心鬼”的好帮手

数学与诗词意境

数字天下

最昂贵的“眼泪”(200英镑)

频频拍出高价的旧楼梯(8.055万欧元)

空瓶换蜜月之旅(6万个)

会“唱歌”的蔬菜(70公斤)

天下第一剑(1542公斤)

焦点数字

从神童走向顶尖数学家——华裔青年陶哲轩

看数学如何触“电”

二次方程——不学不知道生活真需要

上期答案

万花筒

女数学家的别样光辉

“扫”出来的解题灵感

明军家书: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连载三)

文科生数学满分的制胜法宝

概率中的“臭皮匠”与“诸葛亮”

三角函数与向量知识查漏补缺自测表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在解题教学中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解几复习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解读信息迁移题

数学在地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构造法解题

例说体积比问题

解题教学中应强化函数思想的运用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常见题型及处理方法

高考题中有关分类讨论问题类型与解析

构造函数求解参数范围

重视对应思想在复合函数解题中的应用

从结构联想解三角问题

浅谈高考数学客观性试题的几种解题策略

注意等价转化谨防解题误区

减少解析几何计算量的几种方法

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范文第3篇

数学模型理解与建构的心理机制及其教育启示吴增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类比思维能力的培养徐兴成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几个探究性问题徐炯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的三重关系褚忠明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目标分析基础教育论坛 张利琴

新课程下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杨卫东

浅谈如何布置小学语文作业田红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姜希有,周忠良

几何概率疑点初探郑连军

数学教学中综合法与分析法例析郑金美

一道竞赛题结论的再推广董乐华

对一个最优化问题的再探讨冯涛

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从最小值问题的几何模型谈思维层次的展开陈明亚

三角形面积求法的应用举例谢永余

情智共生生命灵动——追求原生态的数学课堂赵燕明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高天玺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自主·合作·探究"式作文教学初探李秋香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领策略姚晓芳

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初探苏玉蓉,林伟城

初中数学教学"自学"加"指导"方法的探究基础教育论坛 王长新

新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林永胜

数学史在数学不同课型教学中的作用王盛裕

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肖育红

浅谈教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提升师德水平吴艳红

浅谈新时期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陈红

为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浅谈教育改革之势在必行吴成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与激活沈微微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育人探索张海臣,魏艳梅

高中数学呼唤师生"双向反思"郑玉梅

建构思维学习理念及其培养许龙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林绍隆

关注课堂"生成"增强教学灵动性陈碧霞

浅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王建平,宋小丽,谷晓凯

数学教学应注重"猜"、"读"、"做"——使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有感石小英

研究差错规律加强教学反馈吕丛林

浅析新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刘静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几点体会曲乃洪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困难的成因及对策荣莉芳

英语口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韩晓玲

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冯大谦,张丽君

运用六种思维方法巧解化学选择题例析吕兴中

引导自主探究发展思维能力——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案例胡爱芬

你,让我欢喜让我忧!马丽萍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想梁羽

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教学师君琴

课堂教学——因快乐而高效梁瑞珍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韩晓玲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反思王淑华

浅析高中生数学思维的缺陷与修正覃茂良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美育渗透谢喻

培养青年教师建设闻名学校何强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基础教育论坛 管玉英

浅谈"师爱"在教育中的体现和重要性樊瑞娟HtTp://

如何使数学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新空间耿杰

猜想中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王俊

谈数学课堂中主体性教学的实施韦思源

分类讨论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王国燕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质疑的合理引导罗培辉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王家丽

展开社会调查培养统计观念殷艳

构建深度课堂启迪学生智慧呼延爱琴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邹萌

多种感官参与动感中学英语张润清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催银涛

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试析分组讲题出现的问题蔡春梅

完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章家东

浅谈英语任务型教学与任务型作业贾国瑞

浅谈新课程下的英语分层教学——山区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高英喜

浅析英语儿童诗歌中"童真"的动态再现杨琳琳

语文教学中美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基础教育论坛 杨军

试谈形成性评价在英语书面作业评价中的运用孙克

关于高三立体几何作业的一些思考金加斌

对"展开与折叠"教学片断的反思王飞

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究——科学史在"空气的成分"一课中的渗透王俊

挖掘教材内涵拓广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谈示范课"实数1"的教学设计赵玲琴

用列表法分析"油菜种植的计算"教学设计张彦生

"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路杰

教育之行始于细节——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董亚娟

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静

"差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康海平

浅谈小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杨晓玲

三角函数高考解答题热点透视康通

2010年高考双曲线问题赏析基础教育论坛 黄明功

高考中复数常考题型归类马汉敏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解法探究刘杰,张驽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学片断及反思王秋萍

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张宏宾

对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韦兰勇

新课程下化学优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占建斌

关于概率教学的若干思考郑玉梅

浅谈数学教学讲解的方法杨光武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范文第4篇

协助扩散两种方式的介绍 宋志中(01-3)

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知识的整合 陈 国(01-4)

林德曼定律的拓展 杜思如(02-3)

对“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教材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刘东奇(02-5)

抗体是先进入血浆,还是先进入组织液 陈海学(02-6)

解读PM2.5 曹中华 石海英(03-3)

解惑血球计数板 杨维国(03-4)

有关狂犬病的问题探讨 周明龙 王 霞(04-3)

有关“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探讨 夏焦兵(04-4)

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切割的几个问题 张玉林(04-5)

同期与超数排卵的区别及联系 胡文斌(04-7)

不盲从、勇创新——让生命科学不断进步 丁奕然(05-3)

化学原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梁 愈(05-4)

关于进化实质的分析 刘 聪 付志刚(05-6)

且谈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认知的几个误区

周 俊(06-3)

浅析家蚕的雄性选育 段志军 易永春(06-5)

浅谈细胞分化的“稳定性” 王达夫(07-3)

高中生物学中的哲学观点 梁 愈(08-3)

例析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双向箭头 邹 彤(08-5)

再议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

苏宏鑫(08-7)

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 娄振港(08-8)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几个疑点分析

肖安庆(09-3)

保护内环境,清除体内垃圾 沈建平(09-4)

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杜思如(10-3)

制作苹果酒的方法介绍 翟硕莉(10-5)

人教版“基因工程”一章中几个教学问题的认识

顾锋杰(11-3)

谈谈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蔡辉儒(11-4)

从遗传学材料的变更管窥遗传学的发展史 易永春(12-3)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细雨湿衣却不见 闲花落地细无声——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细节问题 马建兴(01-6)

优化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效率——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反思 孔 勇(01-9)

例析高中生物课堂自主学习 伯海英 吕国裕(01-11)

农村生物教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优势的探索

谢罗生(01-14)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构建高效生物实验课

封其毅(01-16)

新课改中有效运用“讲授—演示”教学策略

吴燕华(01-18)

注重教学语言的研究 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孙晓艳(01-20)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作业系统的比较分析 黄徐丰(01-23)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黄绍玲(01-25)

例谈新课程背景下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徐 建(01-27)

高中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 钱益锋(01-29)

“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 焦太和(01-32)

谈以教学案为载体的初中生物教学 张永金(01-33)

生物课堂中实施兴趣教学的策略 于海芹(01-36)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 王科慧(01-38)

从整体角度把握——谈谈“稳态与环境”模块核心概念的建立

季培松 张 刚 刘晓伟(01-41)

高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的案例分析

戴桂花(01-42)

浅谈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种子植物”一节课的教学探讨 陈 然(01-45)

畅谈生活体验 活达三维目标——“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的教学设计 袁艳华(01-47)

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思考 朱晓燕(02-7)

论生物教师“教学反思”习惯的培养

朱大新 鲁 华(02-10)

对优化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探讨 开·阿里腾(02-12)

重主体 设问题 提效率——基于学生主体的问题设计例谈 杨秀梅(02-12)

准确把握学情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实践与思考

翟风华(02-16)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教学难点分析 李能国(02-19)

浅析生物教学中的知识拓展 宋美丽(02-21)

合作性学习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应用 钱 洋(02-23)

提高农村高中生物实验开出率的几点尝试

张 伟(02-25)

因地制宜拓展农村中学生物实验 刘彤军(02-26)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张年逢(02-28)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羊垂功(02-31)

“小纸片、大用处”——自制教具进行“单克隆抗体”的教学实践

杜永娟 樵福奎(33)

改革生物课堂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王 莉(02-34)

让探究性学习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梅金生(02-36)

152010教学模式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中的应用 陈燕萍(02-38)

例谈自制直观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刘训开(02-40)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逻辑体系构建的策略 曾剑波(03-6)

开展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兴趣

张 英(03-8)

教师无为造就学生有为 赵晓娣(03-10)

教师如何引导高考生物有效复习 洪东涯(03-12)

生物课堂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之“四关键”

宋玉蓉(03-15)

自制简易小模型 突破学习重难点 赵林娥(03-17)

浅议生物学教学中的概念图教学 郝 惠(03-19)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陆嘉琴(03-21)

给片好土壤,让好种子长成好苗子——一个初中生物教师看课改 钮玉秀(03-23)

动起来,生物课堂更精彩——初中生物“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案例 曾秋丽(0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的教学设计 张万明(03-27)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构建生物科学概念——“探寻绿叶中的奥秘”探究实验课的教学设计 肖巧玲(03-30)

“植物根的生长”的教学设计 何振中(03-3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陆 帅(03-35)

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金 鑫(04-8)

浅谈初中生物课的导入 焦太和(04-11)

我让学生做“错误”实验 徐金鹏(04-13)

谈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沈红梅(04-14)

导学案模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蔡 斌(04-15)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浅议初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徐建华(04-17)

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胡丽芬(04-19)

教学因预设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绮丽——浅谈生物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邵建美(04-21)

将案例教学引进初中生物学课堂 郑俊丽(04-22)

职业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微 仲英杰(04-24)

“四步”管理,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孙小木 程 明(04-26)

“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 真义勇(04-28)

给生物学课堂注入生命活力 严锦石(04-30)

杜威作业观及其对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霍文静 解凯彬(05-7)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隐喻 范 锴(05-10)

彩卡在高中生物建模教学中的研究与反思

宋 华(05-12)

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突破有丝分裂的难点知识

陈秋来(05-14)

例说文史材料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妙用

陈卫华(05-16)

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胡有红(05-18)

例谈如何将科学史融入生物课堂教学 陈晓颖(05-20)

浅谈生物学中的点、线、面、体思维 郭士安(05-23)

生物概念教学要注重前概念以及概念的外延

刘东奇(05-25)

让“体验”成为建构生物概念的重要抓手 谢 鹏(05-26)

概念为本的显微镜教学改进 靳 飞 孙 健(05-29)

从“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中看导学案的妙用

黄堡鑫(05-30)

优化教学策略 打造理想课堂 周红如(05-33)

情景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案例与反思

吴小丽(05-34)

基于生物科学史的课堂探究学习——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设计 黄 巍(05-36)

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概念生成的教学尝试

冉启国 王 寒(05-38)

类比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郑赛彬 高育蒙 陈秉初(05-40)

设疑、释疑、质疑——初中生物课堂初探

陈玉华(05-43)

“菜单式教研视导”在生物教研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吴海燕(06-6)

高考生物首轮复习策略初探——查漏、补缺

林海雅(06-8)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手指模型及各模型的比较

玛依拉木拉提(06-10)

重视生物课堂过程教学 培养学生探索思维能力

左延柏 赵玉柱(06-11)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探析

孟飞龙 曹 睿 李四海 陈明林(06-13)

“五步探引教学模式”初探及课例分析 卢 燕(06-15)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节的教学设计 洪永清(06-17)

课堂引入故事 教学融入生趣——浅论生物课堂中的故事化教学 石 娟(06-20)

生物教学中的知识拓展浅析 刘 浩(06-22)

科学教学中景观图应用探究 朱婉萍(06-25)

反思“同课异构” 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刘光强(06-28)

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钱雪梅(06-3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中几个难点的思考分析

丁 傅(06-32)

“错误”——一种重要的生物教育资源 马建兴(07-5)

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 丁 征(07-7)

浅析优化教学过程需要整合的教学要素 章 青(07-10)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生物课堂实践与思考李 伟(07-12)

学生自主讲评试卷课堂模式初探 任 益(07-1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生物学实验教学 唐东辉(07-15)

减数分裂教学中应用自主绘图的实践与思考

李 欧(07-17)

巧用变式 有效复习 封其毅(07-19)

直接推理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刘林军(07-21)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常见误区 周柬明(07-23)

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高中生物学说题教学尝试

李相国(07-25)

落实细节 夯实基础——浅谈一轮复习的计划与举措

宋建玲(07-28)

浅析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媒体决策 史红勤(07-30)

践行“三单·六环节”导学模式 打造“自主·合作·探究”活力课堂 袁锦明(07-31)

在合作中加快认知——“生物的分类”教学案例

谈燕芬(07-35)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教学设计 杨 军(07-37)

“体验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以“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一课为例 黄裕花(07-39)

验证性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姚海霞(08-9)

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指南 李能国(08-11)

教学中“失败”精彩演绎的策略与条件 刘义友(08-13)

挖掘教材内容,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梅金生(08-15)

探究实验有效性的“六先六后”——以“土壤中有什么(一)”为例 蔡呈腾(08-17)

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生物教学 章德兵(08-19)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教学设计 吴光华(08-21)

“勾画问题解决路线”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王庆东 李世雷(08-23)

利用“学—议—展—评”,构建高效复习课堂——以“伴性遗传”一节为例 宋 杨(08-25)

巧妙设置 合理运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的教学情境创设 丁志锋(08-27)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一节的教学反思

刘春玲(08-29)

紧扣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课堂教学 任小文(09-6)

新课程期待老腔出新调——对高中生物评课的几点建议

俞 慧(09-8)

超越教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师生对话

洪长根(09-10)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点滴 康五祥(09-12)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李其安(09-13)

生物课外作业特点的探索 崔忠诚(09-15)

实施高效生物课堂的研究——以“减数分裂”的教学为例

刘建新(09-16)

生物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 黄 新(09-18)

浅谈初中生物学中的概念教学 李智苹(09-19)

充分进行“信息”转换——让生物课堂变得“活”、“动”、“趣”、“美”起来 倪素美(09-21)

对验证性实验进行探究化教学的策略 张海宁(09-23)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本中“细胞液”概念学习初探

张龙龙 樊 攀(09-25)

浅析同课异构对生物学开放性教学的助推作用——以人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 程丽丽(09-26)

生物学问题分析模型构建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初探

蔡书学 张 艳(09-28)

让生物学教学更贴近生活 黄胜秀(09-31)

高中生物“定向—建模—生成”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诠释

姜永均(09-32)

“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中两个问题的处理 贾薇薇(09-35)

浅议如何将友善用脑贯穿于初中生物课堂

李 芳(09-37)

对当前生物学科教育的沉思 吴举宏(10-7)

关于凸显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传递教学的思考研究

陈丽梅(10-10)

关于课程资源校本化的几点做法 范晓萍(10-12)

对高中生物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常见“跑偏”现象的冷思考

张海其(10-13)

浅议生物课程差异教学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实施

张 英(10-16)

网络环境下“制定计划和表达交流”能力培养的研究

刘建新(10-18)

一堂失败的复习课后的改进与反思 赵胜昔(10-20)

行进在问题中的有效课堂——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裴志刚(10-22)

农村学校教研工作调查及策略探讨

徐永强 徐 燏(10-24)

“概念同化”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应用 李雯莺(10-26)

例谈“展示—释疑—探究”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 伟(10-29)

饮食与营养的教学设计 赵 捷(10-31)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及其反思 王桂玲(10-33)

摭谈生物课堂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以“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课为例 张树虎(10-35)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中的运用

解玉嘉(11-6)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刘玉兰(11-8)

例谈“活动单”和传统“学案”的区别 马晶晶(11-10)

教学方法多元化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吕翠香(11-12)

高中生物习题课教学模式初探——“探究互动”

夏正艳(11-14)

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臧 蓉(11-16)

简述“染色体变异”一节教学的课前准备

冷巨丰(11-18)

探索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实验教学 禹双根(11-20)

通过多元教学方式的干预 促使生物课堂实效的提升

——记“地面上的植物”的教学 黄 娟(11-22)

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生物学教学内容——“自制一瓶醇香的葡萄酒”活动更适合初中生开展 王燕红(11-24)

让每一节课都精彩——例谈实现探究性教学的实效性

贾广磊(11-25)

巧妙设计实验课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陆新华(11-28)

激发问题意识 引领思维发展——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高学林(11-29)

让教师在“评课”中成长 朱 俊(11-32)

中学生物思维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李 伟(11-33)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刘 浩(11-35)

谈教师在构建生物和谐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曾红艳(11-37)

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与效能 黄亚黎(11-40)

方法多变 优化教学——“人体的呼吸”探究性教学的方法突破 陈小丘(11-42)

外国科学教师UNOS个案研究的概述及启示

李银蝶 陈志伟(12-5)

发挥生物学史的德育功能 塑造学生高尚的科学精神

钮明华(12-8)

利用图形提高生物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练瑞萍(12-10)

例谈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数据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徐业华(12-12)

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演示在教学中的整合和恰当应用

倪 霞(12-14)

硬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庞四喜(12-16)

“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主题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启示 许 琼(12-18)

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周 茜(12-21)

浅析“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几种导入方法

龚伊娜(12-23)

应用游戏进行“基因的表达”的教学 施渭明(12-25)

浅谈“思想实验”与生物教学的结合

陈秀全 吴光华(12-26)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问题教学设计与实践

车亚莉(12-28)

生物教学“一站到底”——一种基于知识PK的游戏教学模式

张年逢(12-30)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理想课堂探讨 杜翠华(12-32)

例谈利用生物教具突破“人体和外界气体交换”课堂难点

何 妍(12-34)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开展生物学调查活动的尝试与反思——以“调查西樵山的植物种类”为例 黄德庆(01-49)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改进

林 荔 肖义军 詹晓梅(01-51)

双缩脲试剂能用于尿液中蛋白质的检测吗?

王小明(01-52)

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 李晓辉(01-53)

对初中生饮食健康状况调查及对教育的启示——以大连市为例 吴志华 李美茹(02-42)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和教学环境

马国军(02-46)

高中生物实验中洋葱的“一材多用” 肖燕云(02-47)

杏仁对昆虫毒性的实验 郝 静(02-49)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实验的改进 贺本香(02-50)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课中几个实验的改进

刘迎侠(02-51)

对一种铁树害虫的观察与探究 罗益群 唐 锦(03-37)

也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几个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改进 张恒泽(03-39)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的课后体会 王 芳(03-41)

演示实验“发酵现象”的改进及拓展应用 尹明顺(03-42)

稻草——田野里的财富 杨砚书(03-44)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改进 唐卫东(04-32)

算算你的“水足迹”——节约用水暑期作业设计

赵开勇(04-34)

探究两种无机盐对青萍生长繁殖的影响 汪花菊(04-37)

巧用数码相机获取显微照片 王立亭 翟洪生(04-39)

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改进

田永贤 张和平 邓必建(04-40)

对“渗透作用”实验的几点改进 蒋素梅(05-45)

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深度解析 曹 丽(05-47)

探究实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改进

樊冠祥(05-49)

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漓江鱼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活动为例 吴学健(06-35)

果酒酿制的替代实验——米酒的酿制 张艳娟(06-37)

蛋白质合成动态模型制作实例 黄 萍(06-39)

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发菜”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设计

张 磊(06-40)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些实验步骤的改进

左开俊(06-42)

三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丝分裂实验的比较及方案优化的探讨 刘 怡(07-42)

“池塘水生态问题调查及治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朱一峰(07-44)

渗透实验的家庭化改进 蒋群玉(07-46)

一花三弄 又见花开——浅谈鲜花模型制作的三种尝试 林 雯(07-47)

谈“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注意事项

陆忠华(08-31)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实验教学反思 陈 凯(08-32)

气孔开闭机理的实验探究

陈 洁 周 亮 张文华(09-39)

一道选择题引出的系列主动探究 罗孝勇(09-40)

“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简易模型 (09-4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的再设计

尚 方(09-43)

紫茎泽兰浸出液对几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汪花菊(10-37)

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生物防治方法的探究 武 策 李 昂 雷 雨 吴 娜 王 菁 高永强 耿 涛(10-38)

水螅运动方式及捕食行为动画制作探究

左素萍 王重力 粟敏从 丁志柳(10-41)

运用生活中的简易材料制作“基因的表达”教具

周 玲(10-42)

用简单的实验验证人眼的神奇功能 迟福江(10-44)

使用传感器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李宝霞(10-45)

关于“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问题探讨

丁 傅(11-44)

高中生物实验的几处改进和分析 施亚筠(11-46)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改进

毛文艳 李 岩 史慧玲(11-48)

利用实验促进中学生对细胞知识内容的学习

杨青青(12-36)

适于中学的简易种植灵芝的方法 赵 鑫(12-38)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另类”试题 王 松(01-54)

2011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评析 叶建伟(02-52)

2011年高考有关“遗传定律的例外性”试题浅析

崔绪昌(02-54)

一道值得商榷的高中生物奥赛题——对2008年浙江省一道高中生物竞赛试题的分析 周兴生(02-57)

活用课本素材,有效备考生物学业水平考试

左立波(02-58)

例析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图形分析题

李成云(03-47)

对照性实验的常见类型 彭月生(03-49)

例析生物科技模块中流程图题考查特点 尹利军(03-51)

英国普通教育证书AS水平考试试题——第二单元 基因和基因工程 欣向红(03-53)

“细胞分裂”考点扫描 高一明 朱沈芳(04-41)

详析高考遗传图谱模式——以近5年高考试题为例

邓过房(04-44)

简析一道同位素标记法测细胞周期的竞赛题

罗招军(04-48)

一道生物探究性试题的解析 幸奠权(04-50)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生物 (04-51)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需要做好“五道题” 张玉明(05-50)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常见错误剖析及应对策略

王科慧(05-53)

画画就明白——图解法在解题中的作用 郑大江(05-55)

图表信息转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戴雅萍(06-43)

聚焦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型曲线模型的知识

李进京(06-45)

巧用一个实验装置完成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问题的测定或探究 邓志华(06-49)

“首尾法”分析细胞分裂中的DNA标记问题

樵福奎(06-50)

两类细胞分裂图形中同源染色体的判断

蔡利鹏(06-52)

生物学高考初、高中衔接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例析

吴庆华(07-49)

对三个竞赛(遗传)题答案的不同看法 朱敏生(07-51)

借助曲线分析生长素的两重性 谭家学(07-53)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生物(07-55)

2012年江苏生物高考试题浅析 章 彤 顾舒荣(08-33)

贴近生活紧扣热点,体现课标核心导向——福州生物学业考试命题回遡 刘国秀(08-35)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陈海波(08-37)

谈能力立意取向下的生物开放性试题的命题策略

夏帮青(08-40)

巧用配子基因频率求解遗传概率 王 晨(08-42)

对一道易陷入思维误区的选择题的分析

薛文超 王 彬(08-43)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08-44)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

(08-46)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08-49)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08-5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08-53)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08-55)

例谈高考生物实验中逻辑思维方法的应用

王智杰(09-44)

提高学生解题、审题的能力的几种方法

谢桂喜 谢亦驰(09-47)

建构生物模型,打造高效课堂 宁 旭(09-5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09-53)

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的“排列组合”通解法

宋玉蓉(10-47)

利用图形优化解题过程 李 勤(10-49)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中常见的实验题题型与教学启示

周荷静(11-49)

“三步”巧数食物链——“找岔路相加法”

徐建芸(11-51)

解读与酶有关的曲线模型 毛 丹(11-52)

审题抓细节 “陷阱”轻松越 蒋继荣(12-39)

测量植物光合速率的几种方法 章德兵(12-41)

教会学生辨析遗传概率计算的几个易混问题

祁全新(12-43)

正反交结果相同就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吗

路 毅(12-44)

探究性实验的三种预期结果 王忠文(12-46)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高中生物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吕增印(01-56)

新课程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 魏小成(01-58)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学科”的比较

赵 璐 李高峰(01-60)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 丁燕平(01-63)

漫谈英国生物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王元军(02-60)

融入生物科学现代进展 实施初中生物学STS教育 卢 芹(02-62)

中学生物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莫雪斌 李坊贞 许愿康 陈小珺(03-56)

“形散而神不散”——谈人教版课程标准高中实验教科书《生物》的逻辑关系 辉(03-59)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矛盾与困惑

张 明(03-61)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动作技能 陈 维(04-55)

高中生物实施科学方法教育主要策略探析

张树虎(04-58)

S-P表分析方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质量评价

王 宇 陈秉初 周 阳(04-60)

简析香港《新编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特点

顾文君 郑晓蕙(04-63)

结构性工作单在生物学探究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李伟平 曹志江(05-57)

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结构分析 李能国(05-59)

准确理解“假说—演绎法”的本质 吴君民(05-61)

基于交互式白板的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 雁(05-63)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教学实施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包春莹(06-53)

生物实践教育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尝试——以“开心农场”为例 秦玉莲 钱敏艳(06-55)

围绕核心概念开展中学生物教育 付 雷(06-57)

高中生物学生实验评价量表设计与运用初探

李步振(06-61)

论职前教师教育中探究教学能力的培养

张梦雅 周 阳(07-60)

基于核心概念建构的生物学新课程教学 胡玉华(07-62)

新加坡O-level高中生物学教材课后练习特色分析

梁海荣 李琳 郑晓蕙(08-57)

海洋漏油事件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成云康(08-60)

一堂高中生物新授课引起的学情调查与教学反思

孙立祥(08-62)

美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实验室安全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宋相国 张迎春(09-59)

“下水课”里的困惑与对策 刘 虹(09-61)

“人的生殖与发育”一节内容所想到的——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青春期性教育吴 贇(09-62)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教科书使用情况跟踪调研工具的构建

杨文源 刘恩山(10-52)

新课标下广东省高中生物学实验开设现状调查

徐继林 胡位荣(10-56)

亲近生物老教材 王 荐(10-59)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策略举隅

朱小燕(10-61)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尝试

车亚莉(10-63)

基于实证视角的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

孙郡博 李 恬 吴志华(11-54)

情感性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拓展 刘成权(11-58)

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勤思善问的人——美国教育修学旅行的见闻与启示 韩海燕(11-60)

利用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的实践

王勇强(11-62)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初探

戴 群 解凯彬(12-48)

加强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学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公平

李学斌(12-50)

改革《生物学教师实验实践技能》课程加强对生命教育师范生的实验实践技能的职前培养 高 勍(12-52)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版块的比较研究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化学;概念表征;抽象概念;测验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3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提出

化学教学在遵循思维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学生概念的形成发展方面起了怎样的作用,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加以改进?如何缩短这种发展进程,以及有效地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水平?这些都是概念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我国在学生抽象概念学习尤其是电化学概念学习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概念认知发展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将试图围绕以上问题,根据认知发展的有关理论,采用文献法、实验法、访谈法等,揭示学生在学习以电化学概念为代表的抽象概念时存在的心理认知因素以及学习特点,为电化学概念系统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2、研究思路

2.1 测验编制

本研究主要使用自行编制的测验卷“电化学基本概念测验”。在测验编制过程中,与化学教师、化学教育专家进行探讨,对试题进行了详细论证,保证了测验卷的内容效度。经计算,测验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65和0.805,基本符合探索性研究的需要。

本测验选取被试200名,分别为:72名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学生(男女比例约为2:1),他们在高三之前初步学习的是铜-锌原电池和电解饱和食盐水,但没有深入分析和理解;88名某师范院校化学系本科一年级学生(男女比例约为3:5),他们已在铜-锌原电池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基础上,经过了大量的练习理解相关概念;40名该师范院校化学系大四年级学生(男女比例约为3:5),他们已在高中的基础上学习了多种原电池和电解池及应用,并从电势的角度理解电池。测验和访谈时间总共为45分钟。

2.2 测验数据处理

根据电化学概念在电化学知识系统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原电池、电解池、正极、负极、阴极、阳极界定为电化学基本概念。将“电化学基本概念测验”中的基本概念分三组,分别为:原电池/电解池、正负极、阴阳极。基本概念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学生以一种表征形式回答且正确给1允错误给0分,用两种表征形式回答且表述正确给2分。数据统计采用SPSS统计处理。

3、研究内容及其结果分析

本研究对“电化学基本概念测验”的总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表3所示。

由表2可知:整体上看,三个年级在三组基本概念测试中表征形式的数量差异不大,其中大一学生表征形式最多。数据显示,每个学生每个概念的表征测试得分均不高,如“原电池/电解池”的表征中高三学生平均得分为2.31,大一学生为2.59,大四学生最低只有2.28。由表3可知:只有高三学生与大一学生在表征形式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与大四学生、大四学生与高三学生之间表征形式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一、大四学生虽然全面学习过电化学的相关知识,但是他们只是对与高中学过的知识更加理解了,并没有利用大学学习的燃烧电池、电势等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年级学生中存在的迷思概念及三组基本概念表征层次的差异,本研究按照学生理解程度,将学生电化学基本概念的表征分为浅、中、深三个层次。浅层次表征指对概念的外在特征进行的表征,它属于例证性表征,如有学生认为“负极是Zn”;中等层次表征指通过部分例题总结出的规律性表征,如有学生认为“负极指活泼金属”;深层次表征指对概念本质、内在特征的表征,如有学生认为“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年级学生表征形式的特点,并对电化学概念表征作更具体的统计分析。

3.1 “原电池”与“电解池”概念的表征

对学生原电池/电解池的表征进行了分类,将从电池的组成等方面描述的为浅层次表征,从电池的功能角度定义的为中等层次表征,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和能否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等角度定义的为深层次表征,并对不同年级三种层次的表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研究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深层次表征所占的比例越高,浅层次表征所占的比例越低。大四学生低、中等层次表征明显减少;高三和大一学生的三种表征层次的人数差异不大。这说明低年级学生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表征层次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稳定的概念认知结构,而高年级对概念的理解相对较为深刻。

3.2 “正极’与“负极”概念的表征

通过测验分析,对学生正极/负极的表征层次进行定义和分类,将根据外部特征的描述定义为浅层次表征,从金属电极活泼性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定义为中等层次表征,从电极反应类型和电子得失角度描述的定义为深层次表征。对不同年级三种层次的表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可见,经过高三复习之后的大一学生和学习了电化学的大四学生对正负极的表征相对较为深刻。高三学生刚刚学习电化学,他们表征知识主要以形象生动的图形和记忆概念为主;经过系统复习后的大一和大四学生以抽象的深层次表征为主。

3.3 “阴极”与“阳极”概念的表征

为了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生对阴阳极概念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差异,将从外部特征描述的定义为浅层次表征,如电极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从金属电极活泼性变化角度描述的定义为中等层次表征;从电极反应类型和电子得失角度描述的定义为深层次表征。对不同年级三种层次的表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7。

可见,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浅层次表征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三个年级的中等层次表征都比较低,高三和大一学生规律性表征的人数比大四学生多;深层次表征没有表现出随年级升高所占比例越高的现象。不同年级学生对阴、阳极概念的表征程度不一样,低年级学生较多地从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电极的活泼性等角度表征,而高年级学生较多地从电子得失的角度进行表征。从数据上看大四学生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去表征也比较少,针对这一现象,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补充访谈,发现他们因为修习了学科教学论课程,因而倾向于选择教材上最没有争议的表征形式。

4、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以及访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年级在同一概念的表征层次上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经过了_一个发展变化的积累和量变时期,学生对电化学基本概念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在不同年级学生概念表征层次出现一定的差异,其中低年级学生缺少对概念本质特征的表征。

(2)微观过程的认知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的表征。对电化学微观过程没有深刻认识的学生,其注意力分散在问题的表面特征上,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其表征也不完善。

(3)在不同阶段的基本概念学习中,大一学生经过高考前的复习,他们对概念的理解相对丰富,此时是改善和巩固学生理解概念的重要时期;而对于刚刚学习基本概念的学生,他们对概念的理解相对单一,基本靠死记硬背,或是记下口诀。

4.2 启示

第一,在概念教学中,在学习概念的初期应重视基本概念的建立,以避免学生产生错误概念。教师不仅要把概念看作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而且要视概念教学为一种手段,用于促进学生对关键性概念和概念性思想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要能够识别从具体主题中产生的核心概念、深层内容和原则,需要不断地、反复地对核心概念的教学进行实践。

第二,为加强学生对电化学微观过程的本质理解,应在进行化学实验并观察宏观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对宏观现象的分析逐步迈入微观世界;另外用形象的图片、模型、动画等形式对微观过程进行模拟,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微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