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 数学能力 数学教学 中学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以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1.1让学生产生疑问

疑问是思维的开始,疑问是创造的动力,师生之间课堂上心灵交流的桥梁就是“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1.2引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妥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逐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做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事实证明,也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2、改变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整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旧知识,做出数形结合,类比,化归,函数思想等变通,从而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推导,首先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大胆猜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然后让学生通过画图,测量等方法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而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3、创设思维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数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于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碰撞,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4、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假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一下子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作为基础进行思维,获得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对或错),而意识不到他赖以求出答案的过程。许多科学发现,都是由科学家们一时的直觉得出猜想、假设,然后再由科学家们自己或几代人,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懈的努力研究而得以证明。

例 在等边ABC中,AE=CD,AD、BE相交于P点,BQAD于Q,那么BP-2PQ为()

(A)正的 (B)负的(C)0 (D)不确定

分析:三角形的斜边从图形中很容易看到,BP和PQ是有一个角为30°的直边和30°角所对的直角边,已知BQAD,故只要证明∠PBQ=30°或∠BPQ=60°即可。易证ABE≌CAD,所以,∠ABE=∠CAD,∠AEB=∠ADC,又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BAC=∠C,从而证明∠BPQ=60°,以此得证开始的猜想。

用直觉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合理猜想。使学生逐步掌握并能运用这一思想灵活地指导解题。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上封闭典型的例、习题改造成开放型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猜想的机会,应尽可能多地创设宽松的研讨环境,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猜测与存疑,在学习中一起争论与反驳解答,使思想相撞、勾通,从而相互激励,彼此促进,更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还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1“数学实践”是创新的重要环节。

让学生走出课堂,亲手实践,才会感悟“需要产生数学”的历史,由此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关注和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在学完相似形一章性质、判定后,我组织了学生测量学校国旗旗杆高度的活动。 首先,提出能否利用相似形有关知识,测出旗杆高度的问题,经过分组讨论,有些小组得出能够测量的结论,对得出可以测量结果的小组笔者提出新的问题:你们需要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呢?有的小组提出需要皮尺和木杆,而有一个小组提出只需一个直角三角板即可。其次,实施测量活动。把没有得出可以测量结果的小组成员分到能够测量的小组里,在汇报结果时,要求每个小组把测量程序及科学依据和测量结果叙述清楚,其他学生应出评价,最后有三个小组的结果相似,而有一个小组结果差距较大。于是再次组织大家探究他们造成较大错误的原因。有的说计算有误,有的说测量不准,还有的说木杆与地面不垂直而引发数据不准。经过再次实验,证实第三种说法正确。通过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懂得做事要认真,遵循科学规律的重要性,并且培养了创新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4.2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敢于思索、质疑、想象、探索、争辩、创新,经历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数学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陈永.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J].甘肃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逆向思维能力 培养途径

数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学科。《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要注重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把握。”长期的实践表明,如果按部就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会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而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的观念,形成正确认知,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高中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是指与原先思维相反方向上的思维。相对正向思维而言,它是与人们常规思维程序相反的,不是从原因(或条件)来推知结果(或结论),而是从相反方向展开思路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逆向思维就是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做出与习惯思维方向相反的探索。如果学生有逆向思维的能力,采用这种思维去解决问题,就很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寻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恰当的路径,使解题过程简洁而新颖,逆向思维不仅可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新的规律,或许会创造出更新更好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设汁一些互逆型问题,能从另一个角度去开阔学生的思路,就会促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去认识、理解、应用新知识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魉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训培养逆向思维。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定义总是双向的,不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意了从左到右的运用,于是形成了思维定势,对于逆用公式法则等很不习惯。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概念本身及其常规应用外,还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反过来思考,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拓展。

2.在解题教学中的培养逆向思维。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解题教学时,应充分进行逆向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顺推不行则逆推。有些数学题,直接从已知条件入手来解,会得到多个结论,导致中途迷失方向,使得解题无法进行下去。此时若运用分析法,从命题的结论出发,逐步往回逆推,往往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题途径。

(2)直接不行换间接。还有一些数学题,当我们直接去寻求结果十分困难时,可考察问题中的其他相关元素从而间接求得结果。

3.利用反证问题培养逆向思维。反证法实质上是证明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即当命题由题设结论不易着手时,而改证它的逆否命题,是从题断的反面出发,以有关的定义、定理、公式、公理为前提,结合题设,通过推理而得出逻辑矛盾。从而得知题断的反面不能成立。应用反证法证明的主要三步是:否定结论一推导出矛盾一结论成立。实施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第二步,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第三步,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在应用反证法证题时,一定要用到“反设”进行推理,否则就不是反证法。用反证法证题时,如果欲证明的命题的方面情况只有一种,那么只要将这种情况驳倒了就可以,这种反证法又叫“归谬法”;如果结论的方面情况有多种,那么必须将所有的反面情况一一驳倒,才能推断原结论成立,这种证法又叫“穷举法”。在数学解题中经常使用反证法,牛顿曾经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当的武器之一”。一般来讲,反证法常用来证明的题型有:命题的结论以“否定形式”“至少”或“至多”“唯一”“无限”形式出现的命题;或者否定结论更明显。具体、简单的命题;或者直接证明难以下手的命题,改变其思维方向,从结论入手进行反面思考,问题可能解决得十分干脆。

4.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一组逆向思维题的训练,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已知和求证进行转化,变成一种与原题目相似的新题型。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相反的探索。其主要的思路是:顺推不行就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了就考虑间接解决;从正面入手解决不了就考虑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问题的可能性有困难就考虑探求其不可能性。

5.灵活运用基本数学方法,促进逆向思维发展。

(1)分析法是从结论出发“执果索因”,步步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它只要求每相邻的两个论断中,后一个是前一个的充分条件(不一定等价),用分析法思考,要论证的结论本身就是出发点,学生知道了应从什么地方着手,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思考,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信心便大大增强了。“由因导果”的方法通常称为综合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在实际论证一个命题时,先用分析法思考发现可以作为论证出发点的真命题,再用综合法表达出证明过程,两者配合起来,在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且分析法常用于不等式和恒等式的证明。

(2)逆证法虽然也是从结论出发,但它与分析法还是有区别的,逆证法要求推理过程中,任何两论断都互为充要条件,逆证法首先对不等式或恒等式进行变形,逐步推出一个已知的不等式或恒等式,这比较直截了当,检查这些变形是可逆的并不困难,但在一般情况下使用逆证法并不省事,应让学生重点掌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韦德奉.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逆向思维[J].高中数理化,2011,(10).

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教育;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甚至有学者研究认为,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因此,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切实落实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远比手把手教会他们“是什么”要重要。现在,笔者就来谈谈自己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看法。

一、 注重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自主、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其所学材料的兴趣,能够改善学生学习内因,让他们能够更努力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特别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其内在动力,以及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学生想学、好学、乐学、自主学的目的。另外,教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但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能力探索出来的问题,教师决不替代;但凡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给予暗示。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活动空间。例如,笔者在讲乘法口诀前,就首先设计好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口算比赛环节,随机指定一名学生设计一道个位数的乘法题目,并要求回答者要在一分钟内完成。这时候,笔者抢答题目,利用乘法口诀很快地回答出学生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同样的,笔者也给他们提出一些浅显的乘法题,然而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解答题目,效率很低,仅算出了两道题。

笔者高效率的解题速度自然会让学生感到惊奇和疑问:“为什么老师会算得这么快?”此时,学生渴求知识探究奥秘的浓厚兴趣已然被激发。于是,笔者顺势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老师掌握了乘法口诀,所以才会算得这么快,同学们想像老师一样算得快吗?”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后,就可以展开当天要学的内容。同时,在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下,这节课教学效率非常高,学生也学得主动,思维活动也处于亢奋状态。

二、解析应用题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在教学中数学,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及探求解题途径来达成。由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会调动其思维能力,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不断思考解题的一些方法,寻找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途径。与此同时,教师若能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还可以取得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效果。因此,教师如果能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规律,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运用一题多变的训练,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运用一题多变的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启发诱导学生,使其获得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发现各类题型的内在联系,从而训练了他们的思维灵活性。这样一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既能克服其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还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运用、迁移知识,正确、快速、灵活地解答层出不穷的应用题。能做到大纲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

三、注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思维品质

习惯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一种不变的行为倾向。独立思考分析,认真细心,井井有条……这些都是小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表现。教学中,笔者常常会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要克服盲目顺从的心理,敢于向老师和答案提出质疑。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长期以来,实践操作活动一直备受学生欢迎,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学生思维结合起来。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要求学生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

四、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4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启迪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挖掘其学习潜力和动力,使学生自觉探索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聪明形象,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以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在花果山水帘洞中,孙大圣准备给小猴们分桃……如果把一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平均每只小猴分得几只桃?可半个桃怎么表示呢?这下可难倒孙大圣了,同学们愿意帮忙吗?这样创设情景,诱导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从生活出发,引发动机,鼓励创新思维

数学源于生活,创新也源于生活。进行创新教育应当从生活背景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一般来说,学生对身边的数学比较感兴趣。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如教学“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航模组有男生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合唱组有84人,问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学生搞清题意后,都会用分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这时候可以提出“我们都学过列综合算式计算了,我觉得综合算式计算简便,你们想想办法看这题用综合算式计算怎么解决呢?”此时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思考解题方法。学生对解决看似简单的用已有知识却解决不了的问题会异常的渴望,不服气地不断试验,寻找各种途径,对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创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挖掘教材内涵,优化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1.设疑求问。“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不同的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障碍,把要传授的知识精心组织在引入兴趣的疑团中,让学生在试解疑团中主动探索,琢磨新知。例如教学《年、月、日》时,老师问:“同学们,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顿时活跃起来,有的提出:“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有的提出:“我每年都过生日,为什么姐姐四年才过一个生日?”也有的问:“我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上旬、中旬和下旬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听讲,更主动地参与教学。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信息容量大、感染力强等特点,它能使教学内容集声、光、影于一体,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观察思考,发挥想象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本人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两只小兔赛跑,小白兔沿着正方形的边跑了一圈,小灰兔沿着圆周跑了一圈,看谁跑的路程多。(此时,电脑显示两只小兔赛跑的动态画面)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要知道小白兔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正方形的周长。电脑依次闪烁四条边)那么小灰兔跑的路程实际是什么图形的周长?”学生齐答:“圆的周长。”(电脑闪烁)那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这样导入新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激发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民主氛围 、改变评价标准,实践创新

1.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者。教师要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索的机会,把想到的想法表达出来,有机会去实践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不能一上来就介绍“什么是分数?”而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生活中已有“1/2”等分数的经验,给学生空间去发现分数的意义。鼓励学生说出还知道哪些分数?即使需要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插嘴”,允许争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及时提出问题。

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课标 生物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96-01

生物课程是一门以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和现象的基础性学科。它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强调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不能单单以完成应试与作业为目的。因此教学过程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指将所学知识与亲身经验经过头脑分析整合,形成自己特有的见解,能够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拥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和现有知识,积极发现与讲解和书本上不一致的知识层面,这种能力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现在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下面我就这两个问题总结如下: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缺乏的原因

1.1 以应试教育为教学模式,以分数为最终追求

我们通常以学生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估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能力的高低,这几乎成为了我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教学衡量标准。深入人心的思维桎梏使得教师的启发引导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学生也不敢将发散性思维主动运用到学习当中,因为分数高低是他们升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从长远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对学生学习,不论是生物学习还是其他学科学习十分不利的思维模式。

1.2 对传统尊师重德思想的片面认识,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传统教育讲求“先生教授,学生听”。但尊师重道岂单单指对教师的讲解深信不疑,全盘接受?。从学习的角度考虑,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掌握主动权,积极主动的选择想要学习什么?想要如何学习?另外学生应该敢于发现,敢于质疑,不能因循守旧,被动接受。对于教师而言,具有威信的同时应该亲近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学习上的质疑,不论对错,应该首先以赞许的态度对待,而后给予耐心、正确的讲解。

1.3 评分严格按照书本或标准答案的旧标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历来的考试,从来都以标准答案来评判分数。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学生产生了对教科书强烈的依赖性和读死书的习惯。针对此现象,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便出现了开放性答案,批卷标准也由原来的“严格遵从”演变成了“思路正确即可”。

1.4 家长教育方式存在偏差,教育侧重点存在认识误区

相比于国外父母来说,中国父母由于“望子成龙”心太切,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引导上了错误的学习路径。国外父母非常注重孩子兴趣、爱好的所在,对于孩子在某一方面正当良好的兴趣,往往采取积极引导、热情提供帮助的方式来挖掘孩子的潜能,他们追求的是“望子成人”的目标。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不仅仅追求高分数,成绩优秀,而且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特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利用联想策略

教师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展开自由、丰富的联想,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高中生物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联想的方式,拓展学生思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光合作用”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这个概念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探究联想教学过程,但并不是整个学习过程都让学生去探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经验与学科概念间的矛盾冲突事件,引入对概念的学习,大家知道,动物和人的生长以及生命活动维持所需的有机物,来自所吃食物,因而很多学生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有机物来源与土壤,事实是否是这样?教师可以引导通过植物分组对照实验来加以验证,将长势相同的植物若干,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正常光照培养,一组在黑暗中培养,预测若干天后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有机物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2.2 设置问题串

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的不同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设置问题应有经验性、科学性和发展空间,如细胞代谢,既是教学的核心知识,又是高考的核心考点,在进行本块教学设计时,围绕“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个主轴,来设计探究的问题、方法和过程,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有效光能就可以提出:是红光、蓝紫光、还是绿光?给学生展开思考,然后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氧元素的转移途径,可利用同位标注原理提出问题:光合作用原料H2O中氧的标注18O,能在细胞呼吸产物CO2中检测到吗?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问题设置,既能提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为高考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还可以源于生活,如在进行“人类遗传病”板块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人类的疾病都会遗传吗?人类的遗传病的遗传相同吗?人类遗传病发病率男女都一样,还是有些病一样,而有些病不一样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一些经验常识,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生活周围的人群、尤其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区域进行调查统计,然后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推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这样的环境,让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思考,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董尧.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