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规模 现状 实践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内部控制的创新愈来愈受到各个企业的重视。在2008年,我国财政部牵头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控制规范要求企业从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约束,加以规范,内部控制成为了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法定依据。不少大型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还处于不完善、落后的阶段。目前,国有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较好,中小型企业一般,外资企业、股份制上市公司较前两者更好。

一、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淡薄

受传统经营管理观念的影响与束缚,很多企业治理层的管理者并非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淡薄。一方面,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重视的力度不够,所处的高度不足,其内部控制依然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相分离的控制模式上。另一方面,我国当今大多数理论界学者一般都将重点着眼于对西方内部管理理论的介绍和借鉴上,对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较少,对适应国内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践创新研究更显不足,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往往重管理,轻内控。这种管控脱节现象愈演愈烈、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流失、腐败滋生甚至破产的结果。

(二)内部控制运行的环境质量参差不齐

企业的内部运行环境关系着企业的纪律架构,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还关系着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企业看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数企业缺乏完整、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应当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议事程序,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在我国,多数企业没有规范的治理结构,就缺乏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建立实施的保障,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一言堂现象。在此情况下,内部控制不能得到执行,何以谈及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呢?

2、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

企业需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以及对于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构,明确规定其责任和权利,负责落实企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设置,没有明确其职责权限,权利与责任落实不到位,即使有健全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其运行的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效率严重下降甚至丧失。

3、多数企业缺少高效的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工作的独立性。内审机构履行内部监督检查职能,对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在我国,多数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就没有专职部门及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能,有的企业虽设置了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其独立性严重受损,形同虚设,仍然无法有效履行监督检查之职能,何以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

4、多数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受到限制

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将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作为筛选、考核员工工作的重要标准,始终坚持“以德率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重视对员工品德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在我国,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具有片面性,在德、才两方面有所偏废,重才轻德,只顾实现的即期利益或达到的短期目标,却忽略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长远目标,因此,也就忽略了促进企业发展战略长远目标得以实现的内部控制。

5、多数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与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企业要重视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作为凝聚公司员工的重要力量,培育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倡导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诚实信用、团结协作的企业精神。在我国,多数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一位强调经济利益,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三鹿奶粉”、“红心鸭蛋”“绿色皮蛋”等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案例,企业及直接责任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在有效运行基础上,相信不会出现这些没有社会责任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内部控制实践创新与研究

(一)企业内部控制观念的实践创新

企业管理层应重视内部控制,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理念在符合本企业业务范围、竞争环境、经营规模和接受风险水平基础上,还要随企业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站在应有的高度去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要贯穿于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整个过程、覆盖企业的各种业务范围和事项实现的全过程、进行全员性控制,不留内部控制盲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格外关注重要业务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采取更为严格和周密的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者为达成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多缺陷,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状况及其出现的问题,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会计数据记录的真实与正确,提高经济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而在企业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集体控制的活动,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它的完善程度是与执行成本相对应的,所以建立在成本基础上的满意程度也不可能达到绝对完善的目标。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企业在经过多年经营体制改革之后,依据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自身管理的需要,相继地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监管制度、工作流程和内控体系。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国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程序系统,在企业管理中仍然存在内部控制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股东大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董事会功能缺失,监事会监督不力,功能有限。

第三,缺乏激励措施,没有动力建立内部控制。

第四,控制环境不完善,没有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内部控制目标过于简单。内部控制的根本在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经营者往往只从经营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治理层面来考虑,因而其更多的是关注合规经营目标,而很少关注经营效率目标。

我们应本着前瞻性原则及务实原则,不仅需要借鉴国际上有关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同时还需要考虑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企业的现实,从企业系统整体以及公司治理角度出发,明确内部控制目标不仅应包括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和有效保护,企业的经营效率、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陛,还应该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等内容。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内部控制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是员工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是培养所有员工诚信和忠于职守的一种制度约束,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内部控制的执行提供优良的环境。然而,仅有企业文化,而忽视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实施控制过程的活动,如果缺乏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氛围,就可能使员工难以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规定,从而导致员工缺乏有效地沟通,信息难以共享,这样便使内部控制的执行显得非常困难。

第三,企业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计划规避了市场风险,而市场经济风险是处处存在的,如今许多企业仍然是计划经济决策方式,对市场风险没有充分认识,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只凭借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地进行决策,最终会使企业灭亡。

第四,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但是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仍未形成“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原有的行政权力正逐渐减弱,企业独立的法人治理权得以落实,但离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一定距离,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未真正形成。

第五,制定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被明显弱化。从目前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都会按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严格逐级逐层的制定控制环节和控制点。因此,从完备性来讲,已将内部控制从文字上和形式上做到了,但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地执行却存在明显的漏洞。如无人监督和难以落到实处,造成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处罚不严,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被明显弱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另外,内部控制没有上升到公司治理层次,这样就无法防止内部人控制对所有者利益的侵蚀。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市场反应

2008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上市公司应该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2010年五部委进一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逐步在上市公司分阶段分层次开始实施。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一、SOX法案的思考与借鉴

世通和安然等财务丑闻事件的爆发,促使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30日颁布SOX法案,内部控制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国外的学者开始研究SOX法案的经济后果,发现SOX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的上升(Bupa,2004;Maria et al.,2006);不过也有学者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即实施内部控制监管会有效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Altamuro and Beatty,2010)。

周勤业和王啸(2005)从SOX法案出发,着重探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披露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等五大环节,并就中国制度背景提出了信息披露机制建设以及信息披露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

Ashbaugh-Skaife et al. ( 2007 )对SOX实施之前的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实证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经营业务更加复杂、近期有组织变革、会计风险更高、审计变更现象更多、可用于内部控制的资源更少。虽然信息披露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因其制度背景和法律环境的因素,这些学者对于内控信息披露的原因研究并不多见。

虽然方红星等(2009)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但是未能给出较好的理论解释,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削弱了研究贡献。林斌和饶静(2009)则引入了信号传递理论对这一问题作了实证分析,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可能基于信号传递的目的披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但是林斌和饶静(2009)仅对信号传递理论作了验证, 而委托理论等尚未涉及。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早期研究呈现出内容多样、方法多元的特点。这一时期既有对上市公司整体现状的分析(李明辉等,2003),也出现对ST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的研究(张立民等,2003),还出现专门研究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李明辉和王学军,2004);除了常见的资本市场档案式研究之外,还出现基于问卷数据的研究(陈关亭和张少华,2003)。

瞿旭等(2009)则以民生银行这一单个案例研究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问题,发现年报中各部分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量差异较大、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缺乏统一的评价审核依据等问题。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都存在于企业的“黑箱”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高管层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信号,这一信号是否传递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信息将直接关系到现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目标在于保证企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防止董事、经理等人损害股东的利益,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使得股东和其他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管理现状和财务状况,较高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缓解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Leuz and Verrecchia,2000;Verrecchia,2001)。

国内目前鲜有学者从公司治理层面探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杨玉凤等(2012)运用内容分析法实证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这与Leuz and Verrecchia(2000)相一致;而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减少了公司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够降低成本。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人与人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Jensen and Meckling,1976)。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人可能采用会计方法选择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COSO在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即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需得到合理的保证。

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市场反应

信息传递理论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会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内控质量和控制风险的可靠信号。林钟高等(2007)较早地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在资本市场的反应,结果表明较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但是作者并未就其潜在的作用机理作更细致地分析。相比较,Hammersley et al.(2007)发现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性、查证的难易程度以及披露的模糊性等特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并且股票价格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负相关。杨清香等(2012)则对此作了补充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

邱冬阳等(2010)选取IPO这一特殊情境来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信号作用,其研究表明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然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否增加股权资本成本,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六、结语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均有所涉及,但是研究的水平仍有待于提高,如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测度应该进一步深化,要考虑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详略、涵盖范围、缺陷的类别等诸多细节性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特殊制度环境,深化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

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界应珍惜这宝贵实践历程,充分展开基于中国情境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参考文献】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4篇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陈汉文等(2008)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或水平。《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Krishnan(2005)认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程度越强,具备专业背景的专业委员人数越多,公司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越低。Ge等(2005)发现,企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Doyle(2006)认为拥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公司其存在实质性漏洞的可能越小。Franklin(2007)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呈负相关。国内学者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吴益兵等(2009)认为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指标会影响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张颖等(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发展阶段、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管理的集权化程度、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的重要因素。李颖琦等(2012)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在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时,引入非国有制衡股东能达到较优的内部控制状态。刘启亮等(2012)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产权性质与地区制度环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发现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相比,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差;而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就越高。

(二)财务风险及其判别 企业财务风险这个概念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有学者认为,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上的不确定性(向德伟,1994)。而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周春生,2006)。这种定义也被称作是狭义的财务风险。本文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采用狭义。在探讨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概念之后,需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Ohlson(1980)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变现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很多学者发现,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相关性(Murphy,1985;Coughlan and Schmidt,1985;Jin,2002;Kaplan,2004)。Stein(2003)认为企业增长速度与破产风险有密切关系。Srinivasan(2005)认为如果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将会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国内的学者章之旺等(2006)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特征、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等是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因素。崔学刚等(2007)研究发现企业超速增长显著地增大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施平(2010)通过研究却发现,企业增长率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于富生等(2008)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高雷等(2011)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规模下,管理层薪酬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有所差别,小型企业管理层薪酬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要比规模较大的企业影响大。除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学者们还重点研究了究竟该如何来评判或者说测度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陈静(1999)和张玲(2000)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提出了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向德伟(2002)则运用Z记分法,选取沪、深8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Z记分法对中国上市公司仍然适用。而考虑到Z计分模型一方面没有考虑现金流情况,一方面样本量较小,周首华、杨济华、王平(1996)在Z计分数模型基础上进行大量样本采集,建立了F分数模型,弥补了Z计分数模型的不足。李秉成等(2005)则提出把“A记分”法用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建立了“A记分法”分析模型。吴世农等(2001)则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Logistic 预测模型的准确度最高。胡锦明等(2009)以 2003年~200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神经网络模型在模型判别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他模型。而任惠光等(2007)以2002~200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从各模型的拟合优度来看,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好于类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优度。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风险 目前,研究二者关系特别是通过实证或者案例的方式研究的文献非常有限。Ashbaugh—Skaife(2008)通过研究发现,在对其他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的前提下,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公司的特有风险非常高。李万福等(2010)研究发现,内控信息披露能减少企业因过度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梅丹等(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负相关。袁晓波(2010)通过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与财务风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ichael K等(2011)通过对保险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传统风险管理(TRM)能力的提升与企业价值之间有正向关系。但是那些获得较高地全面风险管理(ERM)评级的企业,其价值并没有获得额外的增加。

二、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1)青岛啤酒: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啤酒制造、酒技术研发等,目前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其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而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2)五粮液: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有限公司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酒类及相关辅助产品的生产销售。其控股股东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五粮液品牌价值在200强中名列第二。(3)洋河股份: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洋河集团作为主要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洋河系列白酒的生产、加工、销售。公司是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而宿迁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又是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本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指标采用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指数》。同时参考李颖琦等(2012)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见表1)。

2011年根据内控指数得分,青岛啤酒、五粮液和洋河股份的内控指数分别为957.94、895.24、718.75。根据有关具体事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青岛啤酒无论是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还是从重大关联交易和重大诉讼看,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确实最好。其按时了经过审计的内控报告,并且获得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且公司不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也不存在重大的诉讼违规处罚事项。同时,也没有进行内部控制整改。而五粮液公司去年没有经过审计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虽然其公司规模和业绩都很好,但是内控指数得分与同行业、同规模的茅台公司相比差距较大(茅台公司内控指数得分963)。而洋河股份在去年的内部控制自查中发现了问题,并针对发现问题制定了整改计划。洋河股份表示以后将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使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

(三)其他变量控制 在进行案例对比分析时,为了使得结果比较相对合理、可比,需要控制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文考察的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而财务风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中有些因素又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需要重点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控制其他变量的目的,本文首先选择的是同行业的公司,增加了可比性。虽然三家公司的资产规模有所差异,但不是特别重大,资产规模因素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通过分析发现,三家公司在企业文化、公司治理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在股权结构上都是国有控制,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一致。

(四)财务风险程度——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解释 为了测度企业财务状况并便于比较,在对三家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测度的时候采用的是经过改进而更加符合我国上市公司情况的Z计分模型(张玲,2000)。模型如下:

其中:Xl为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2为营运资金占总资产比率 (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3为总资产净利润率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X4为留存收益占资产总额比率(留存收益/资产总额);Z值为正指标,一般认为Z值大于0.9就是财务安全公司,越大财务状况越好。而Z值小于0.5的公司被判为财务危机公司。在0.5~0.9之间为非财务危机公司

在内控指数上的得分青岛啤酒和五粮液高于洋河股份,而在进行Z值测试时得出的结论却相反——洋河股份的得分最高,五粮液次之,青岛啤酒最差。本文所采用的案例公司其Z值得分都在0.9以上,即这些公司本身财务状况稳定,属于财务安全公司。研究发现,对这些本身不存在财务危机、财务状况很稳定的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的持续完善并没有改善其财务状况。也即在该种情形下,内部控制有效程度高的公司,其财务状况并没相应的最佳。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虽然内部控制的缺陷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但是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达到某个水平后,继续完善内部控制——例如引入全面风险管理,并不会再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即内控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只是在某个阶段起作用。如果超过特定阶段,企业想继续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就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改善和努力,而不再是内部控制的问题。Michael K等(2011)的实证研究也支撑了这一点。他们发现,传统风险管理(TRM)能力的提升与企业价值之间有正向关系。但是企业在传统风险管理之后继续完善风险管理,实施全面风险管理(ERM),企业的价值并没有获得额外的增加。结合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用一个图示来表明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更换了测度企业财务状况的模型,即采用考虑了现金流情况的F模型(周首华等1996)进行测度。F模型如下:

其中:X1为营运资金比总资产比率(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比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负债;X4权益市价比债务账面价值;X5=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

该模型的其临界点为0.0274,若 F 分数低于 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若 F 分数高于 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此数值上下0.0775 内为不确定区域。

经过更换财务状况的测度模型进行测试可以发现,青岛啤酒的得分仍然最低,而洋河股份得分仍然最高。检验结果与Z值模型一致,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三、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本身不存在财务危机、财务状况很稳定的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的持续完善并没有改善其财务状况。对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本文经过分析认为,内控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只是在某个阶段起作用。如果超过特定阶段,企业想继续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就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改善和努力,而不再是内部控制的问题。本文只是基于某个特定行业的三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参考性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尚未知。随着我国内部控制指数的公布以及指数数据的不断完善,未来将逐步有条件对该问题进行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来验证本文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以及防止舞弊欺诈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外的文献较多,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英国的内部控制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且研究较早、较深入。而国内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文献。本文对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

二、内控信息披露国外文献

raghunandan和rama(1994)对财富(fortune)100家公司的年报进行检验发现,有80家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

dorothy a. mcmullen和ragahunandan (1996)对1993年2 221家公司年报的研究表明,有742家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占33.4%,其包含的内容有审计委员会的活动(665家),合理保证概念(concept of reasonable assurance,653家),资产的安全防护(600家),内部审计问题(566家),交易的授权与记录(452家),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考虑(304家),员工培训与录用政策(298家)等。

mcmullen、dorothy和ragahunandan(1996)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选取的1989-1993年的样本公司中,平均有26.5%的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而那些有财务报告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对小公司而言,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显,从而得出结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会提供内部控制报告。

margaret和jaenieke(1997)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所有关于内部控制的审计师报告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及内部控制效果的理解;但是管理层关于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不影响投资者的理解,结果还表明管理层报告和审计师报告均不影响投资者对买卖还是持有公司股票的信用风险的理解。

hermanson(2000)以9种财务报表使用者(共363份有效问卷)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对内控报告的需求。结果发现,调查对象认为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内控报告都能促进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但自愿披露比强制披露在决策方面更有作用。

doyle,ge和mcvay(2006)选取了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披露有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779个样本公司,并对这些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证实了那些规模小、成立时间短、业务复杂、成长速度快、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重大缺陷。通过调查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与没有实现现金流的盈余估计有关。

三、内控信息披露国内文献

刘秋明(2002)对2001年核准制下实施配股的34家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分析,认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统一要求,导致上市公司尽可能披露对其有利的信息,披露形式也不统一,导致信息使用者的成本增加。

李明辉、何海、马夕奎(2003)对我国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也不够强。因此他们建议需要对有关规定进行改进,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并加强注册会计师对披露的审核,以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张立民、钱华、李敏仪(2003) 对我国st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数据分析,以我国4家上市银行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作为分析框架,对2001年和2002年a股的st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t公司2002年的披露状况比2001年有所改善,但是不少公司年报当中披露前后矛盾,且以说“好话”为主。建议对st公司必须强制披露标准的内部控制报告,同时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核,有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外部监督和管理。

蔡吉甫(2005)以2003年1 251家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回归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即经营业绩好、财务报告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存在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明显不足。

方红星、孙翯(2007)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契机,利用2006年年报资料,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及其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控制人为国有和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2010)以2008年6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依据,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idi),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和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与显性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隐性成本变量总资产周转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作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观测的财务绩效变量roa和roe均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显性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对隐性成本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具有综合抑制作用。

四、文献综述分析

根据以上国内外文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研究进展:

1.国外文献

(1)国外早期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年报和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进行简单的统计性加总和比例分析,寻找规律性结论。研究范围是年报和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的相关科目。

(2)国外20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统计办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范围是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内部控制效果的理解以及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3)近10年来,国外研究主要涉及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影响因素、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之间关系等内容。

2.国内文献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对内控开始重视和研究。

(1)2000年初期,主要研究方向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体系、机制和有效性。研究起点往往是从体制机制的缺欠入手。

(2)2005年以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开始转向上市公司,研究方法转变为以大样本的方式进行回归分析。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愿、行为及其动因,并引入了外部审计的因素。

(3)近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逐渐量化,特别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等指标的提出具有新意。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相信会有新的研究亮点和方向等待我们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k raghunandan,d v rama.management reports after 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j].internal auditor,august,1994.

[2]d a mcmullen,k reghunandan,and d v rama.internal control report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roblems[j]. accounting horizons,1996,10(4):67-75.

[3]heather m hermanson.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j]. accounting horizons,2000,14(3):325-341.

[4]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1): 38-43.

[5]张立民,钱华,李敏仪.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来自我国st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2003(5).

[6]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