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契约 回购契约 收益共享契约

供应链契约的本质及类型

供应链契约是指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激励措施,保证买卖双方协调,优化销售渠道绩效的有关条款(王迎军,2001)。它的本质是一种协调机制,供应链契约通过改变供应链的协调结构,使供应链达到协调运作状态。供应链契约是经济学契约理论在供应链中的一种运用,其研究主要源于多阶段库存理论。自从早期有人提出供应链契约理论之后,有众多学者对供应链契约做了一些研究。通过对供应链契约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结合供应链契约的研究现状,可以将供应链契约分成以下四种主要类型:定价契约、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数量弹性契约,其中回购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是目前研究较多、运用较广泛的契约形式。

总体而言:第一,目前绝大多数回购契约模型都假定零售商没有销售风险;对于不确定需求,回购契约是重要的协调形式,但当需求依赖于价格时,一般的回购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协调。第二,收益共享契约适用于管理成本较低的情况,当零售价格多变时,也能实现协调,现主要运用于音像租赁业。下面对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现状作具体归纳与分析。

回购契约研究现状

供应链回购契约是供应链协调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契约机制,其规定销售期初零售商以批发价格从供应商处订购产品,销售期结束时没有卖出的产品,供应商给予零售商单位产品一定的回购价格,以刺激零售商增加订货量,扩大产品销售量。从而使由于需求不确定而产生的风险由供应商和零售商共同承担,平衡两者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当前,回购契约的研究主要基于确定需求或一般的随机需求。jeuland等在1983年就发现回购契约可以实现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调,但没有建立相应模型。

随机需求下单周期产品供应链的回购契约协调中,徐最、朱道立等(2009)提出限制性回购契约来协调供应链,通过限制回购数量来限制回购总额,使零售商选择系统最优的零售价格以及订货量,并得出回购价格越高,供应商的利润越大,零售商的利润越小的结论。王炬香等(2008)指出通过不同的批发价格与回购价格策略可以使双方实现协调。

目前,有关供应链回购契约方面的文献为了研究方便,都对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进行了简化。因此,研究结果往往偏离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风险偏好的假定单一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现阶段,大多数文献都是假设供应商和零售商是风险中性的,信息是对称的。而现实情况并不一定如此,特别是下游的零售商常常具有很强的风险偏好。在供应链协调过程中,供应商或零售商有可能向对方隐瞒其有价值的信息,以获取私利,无疑会削弱供应链协调的效率。

第二,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文献集中研究简单的二级供应链,较少关注多个供应商与多个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对模型假设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的研究不够。供应链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现实中仅仅包含两级供应链的情况非常少。

第三,缺少实证研究。供应链回购契约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提高供应链各成员的利润,但是缺少实证研究,很少有学者将其应用于某一个具体领域,从而缺少回购契约实施的指导性经验。

第四,突发事件下的供应链回购契约研究比较薄弱。突发事件下,运用回购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的研究比较少。在实际中,企业关于突发事件的预警工作也做得不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强有力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回购契约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和协调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收益共享契约研究现状

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是指供应商给零售商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并获得一部分零售商销售收益的协议。

一契约最先出现在音像租赁业。王玉燕(2009)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下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

陈菊红等(2009)引入downside-risk控制来设计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讨论满足风险控制下的合作利润分配问题,优化供应链伙伴间的合作关系以协调整个供应链。邱若臻等(2006)建立了具有缺货成本的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的随机期望值模型,推导了实现分散供应链协调的收入共享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收入共享契约在改进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方面的作用。谭佳音等(2012)考虑基于渠道竞争和品牌竞争同时存在的供应链结构,探讨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对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效果的影响。通过模型构建和数值仿真,对零售商采取和不采取公平关切行为时,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总体收益水平进行比较。郭小云等(2011)考虑动态市场环境,探讨了由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的订货协调问题,利用一个两阶段newsboy模型来刻画零售商的两次订购行为。杨德礼等(2011)通过设计基于商业信用的完全回购契约来促进零售商提高订购量,以实现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分析给出了该契约下的最优订货量和批发价格;在此基础上,为了合理分配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建立了回购与收入共享联合契约模型,发现通过共享系数的变动能够实现供应链系统协调和渠道成员双赢。胡东波等(2011)考虑在分散式供应链环境下,通过分析传统的收入共享契约无法协调供应链的原因,提出基于成本共担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证明当努力水平影响方式为积的形式时,基于成本共担的收入共享契约能有效协调供应链。

在已有研究中,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网状结构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较少。目前,大部分关于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成果是基于简单的、链状结构的供应链系统,而对于网状结构的供应链系统协调问题研究较少。

第二,缺乏契约协调绩效的评价。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但缺乏对协调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和体系。如何对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绩效进行评价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第三,缺乏实证研究。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实证研究还相对缺乏,大部分只停留在模拟仿真的实验研究阶段,缺乏说服力。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现主要运用于音像租赁业,对其他行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未来发展趋势

综观国内外关于供应链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可以看出,其研究还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对模型的建立过于理想简单化。有些在实际中运用非常有效的契约,因其过于复杂,难以被模型化而没有被学者们关注。因此,可以将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扩展到以下领域:

(一)多级供应链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当前,关于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短周期、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的情况。而在实践中,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其结构要复杂得多。因此,可以将供应链契约的研究扩展到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是多对一、一对多的情况,甚至是多周期、多产品、多层次的供应链网络结构。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回购契约模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采用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无疑会削弱供应链的协调效率,甚至导致供应链协调的失败。如何合理设定契约参数,以揭示相应信息,对于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供应链契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领域。

(三)跨国企业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跨国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考虑跨国供应链的运作,而目前有关供应链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一般是针对一国国内供应链。相对于一国国内供应链,跨国供应链在制定契约时不仅要确定一国国内供应链的契约参数,还要考虑一些国际贸易因素的影响。目前,供应链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在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国际贸易因素,运用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进行协调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四)供应链契约协调绩效的研究

现阶段,通过运用供应链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

调的研究较多,但都只是设定相关的契约参数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并未对供应链契约协调的绩效进行评价。因此,通过引入相关参数,建立契约协调绩效评价体系,对供应链契约协调的绩效进行评价,将会是供应链契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五)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的实证研究

虽然当前的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从理论上来说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但是针对供应链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的实证研究却非常缺乏,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实施供应链契约缺乏指导性的经验。因此,供应链契约理论如何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契约的理论模型,对于 供应链契约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

(六)回购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联盟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运用回购契约能提高零售商的订购量和供应链总体利润;运用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合理分配供应链上各成员利润,并实现供应链协调。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将这两种契约结合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更大化地提高供应链各成员和供应链系统的利益。

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供应链契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已经成为供应链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亮点,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供应链契约还有很多课题值得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迎军.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jeuland a,shugan s.managing channel profits[j].marketing science,1983(2)

3.徐最,朱道立,朱文贵.需求受到价格影响下的供应链回购契约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9,24(2)

4.王炬香,王庆金,桑圣举.随机需求下供应链回购契约设计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8,17(3)

5.王玉燕.收益共享契约下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6)

6.陈菊红,郭福利.downside-risk控制下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设计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9,24(1)

7.邱若臻,黄小原.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的随机期望值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4)

8.谭佳音,李波.零售商公平关切对收益共享契约供应链协调作用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6)

9.郭小云,王淳勇,王圣东.动态市场环境下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协调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11,20(4)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供应链金融;山西

山西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但是针对目前经济低迷态势,煤炭行业在“煤炭20条”的激励促进之下却仍然不见起色,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基础之上,深入分析煤炭行业衰退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改善山西煤炭行业状况的政策建议。

多少年来,煤炭产业一直是山西经济的中流砥柱,在有效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煤炭产业的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煤炭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由于煤炭产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决定,其要实现生产和经营的良性运转,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实现有效融资,合理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成为目前煤炭产业必须积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课题旨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煤炭产业特点使用供应链金融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融资解决方案。

山西作为全国煤炭战略基地,研究其产业链特点及供应链金融产品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寻找适合山西煤炭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模式无论是对山西省经济发展、对金融机构发展、对企业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一套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山西省煤炭产业融资解决方案,对中小企业来讲,可以凭借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资质以及基于真实贸易的流动资金、存货等质押物获得银行的信用支持,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局面;对核心企业来讲,会使核心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产周期有效缩短,生产效率有所提升,竞争力增强;对银行来讲,为银行开启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不失为广大中小型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能增加用户,吸纳大量存款,并从业务操作中获得手续费、利差等收益,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对物流企业来讲,使不少物流企业尤其是大型物流企业在业务操作中可存放中小企业的质押货物,有助于推物流业的发展。

1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自从供应链金融概念提出以来,就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相关的研究工作也迅速展开。多位学者对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性进行了定性的论述。Doughs通过研究指出,资金流的管理与其他如采购)研发)配送等过程的协同能够明显改善或促进供应链要素的增值。Hartley系统地阐述了在全球化外包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商业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供应链金融的定量化研究,大多集中于库存订货决策和融资决策2个方面。Buzacott结合金融理论与生产运作理论,从资金流的角度讨论了零售商的库存决策和融资决策。Baden展示了如何通过财务链,整合供应链企业的生产规划和财务计划,并通过案例分析了该方法的优越性。Guilien在供应链管理模型中,综合考虑生产计划和财务上的预算约束,构建了具有资金约束的供应链管理模型,通过算例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结果的有效性,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GuomingLai等探讨了资金约束对供应链运作方式以及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Srini-vasa等以两层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认为集中式(联合)决策不仅对借款方有利,对零售商和制造商都有好处。Moritz L G将供应链金融界定为优化供应链的资金流,加速资金的流转速度,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财务绩效,并将供应链金融的内容分为订货周期管理、资金管理和固定资金管理三部分。

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近年来,国内学者及各大银行都相继对供应链金融展开了相关研究,并且在《会融时报》、《商业时代》等多家杂志上发表过有关供应链金融的文章,其主要侧重于分析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管理。目前各家银行都在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煤炭产业更好的发展。

在国内,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但随着以深圳发展银行(2011年7月并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推广,相关理论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诸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团队,如:①以西安交通大学冯耕中教授,江西财经大学李毅学教授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汪寿阳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方面,对存货质押融资模式的内涵、流程、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研究。②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该课题组选取国内较早系统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丰富实践和理论基础的深圳发展银行,作为贯穿于整个研究的案例样本,发表了多篇供应链金融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论文。③以朱道立,陈祥锋为主的研究团队。该团队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具有资金约束的供应链决策上。

在股份制银行方面,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先行实践,广发银行“贸融通”供应链融资服务,中信供应链综合服务,民生银行特色贸易金融服务,华夏银行融资“共赢链”融资服务,兴业银行“金芝麻'I供应链金融服务与光大银行“阳光供应链”,等等,这些银行都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进行了实践。在国有银行方面,中国银行推出融货达、融通达、订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系列产品服务,工商银行开展了跨区域供应链融资试点工作,拓展了多家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在物流公司方面,怡亚通公司在供应链金融中扮演着第三、四物流公司角色,它作为供应链集成商,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的能力,联合银行在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同时还提供采购、收款及相关结算服务。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绩效评价 供应链绩效

一、前言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被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所取代,表现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供应链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到 80 年代末提出了供应链的概念; 进入 90 年代,供应链管理成为各国学者和企业家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供应链由直接、间接为实现顾客需求的所有各个环节组成,不仅包括制造商和供应商,而且包括运输机构、仓库、零售商和顾客。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

1. 供应链的概念与内涵

供应链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左右,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Lin F. R.等认为供应链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 销售商在内, 涉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网络系统。Stevens认为 ,供应链是通过价值增值过程和分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整个过程 ,它始于供应的源点 ,终于消费的终点。Christopher 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组织网络,所涉及的组织从上游到下游,在不同的过程和活动中对交付给最终用户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价值增值。国内学者对供应链的认识也不尽相同。陈国权认为,企业从原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这就是供应链。蓝伯雄认为,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供应链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参与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运输商等;(2)供应链活动:原材料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等;(3)供应链的三种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4)供应链的拓扑结构:网络、链条、网链。这四者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供应链。

2. 供应链评价的概念与内涵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确定供应链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提高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供应链管理概念迄今为止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积累,但由于供应链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 因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定义也未能统一,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容界定还很不完善, 缺乏系统性。笔者认为,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围绕供应链的目标, 对供应链整体、各环节(尤其是核心企业)运营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营运关系等所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价。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从着眼点来看,应服务于供应链的目标;从客体来看,应包括供应链整体及各组成成员;从空间来看,涉及内部绩效、外部绩效和供应链综合绩效;从内容来看,涉及反映运营状况和运营关系的各种指标;从时间来看,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

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1.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

供应链绩效评价现行原则是由徐贤浩等人在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些原则要求采用能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要能反映整个供应链、各组成成员的运营情况以及各组成成员之间关系,尽量采取实时分析与评价方法。这些原则为供应链绩效指标的选择提供了方向。但它并没有明确与供应链目标的关系,因此也缺乏战略性。

2.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

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影响较大的有:

(1)Lummus等人提出的4个方面的主要考核指标。供应方面包括供应的可靠性、提前期;过程管理方面包括过程的可靠性、所需时间和完成情况;交货运送方面包括订单完成率、补充提前期、运输天数;需求方面包括供应链总库存成本、总周转时间。

(2)Beamon把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其中,定性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柔性、信息流和物流整合度、有效风险管理和供应商绩效。定量指标分为基于成本的指标(包括成本最小化、销售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库存投资最小化、投资回报最大化)和基于顾客影响的指标(包括满足率最大化、产品交货延迟最小化、顾客响应时间最短、定货至交货时间最短和功能重复最小化)。

(3)我国学者徐贤浩等人提出了能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绩效的评价指标,包括产销率指标、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产需率指标、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投产)循环期指标、供应链总体运营成本指标、供应链核心产品成本指标和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

(4)马士华教授等人提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统计指标,包括客户服务、生产与质量、资产管理和成本4个方面,其中每一方面又包括7项具体指标。他们认为,除了以上一般性统计指标外,供应链的绩效还应包括一些综合性的指标或一些定性指标评价体系。

(5)PRTM[12]在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模型中提出了度量供应链绩效的11项指标,分别为: 交货情况、 订货满足情况(包括满足率和满足订货的提前期)、完美的订货满足情况、供应链响应时间、生产柔性、总物流管理成本、附加价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

(7)Mercer 管理咨询公司提出了以下7个指标对第三方物流3PL (供应链的一部分)和第三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价, 这些指标包括:准时运输、准时交货、运输精确性、订货完成率、项目完成率、库存精确性、毁损率。

总体上来讲,供应链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有待完善和规范,加强其指导作用。对供应链绩效的研究也缺乏对供应链绩效目标的考虑,很少考虑到供应商、分销商的选择对供应链以后运行绩效的影响以及供应链绩效综合评价问题。另外,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和手段有待开发。

四、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1. 供应链绩效概念的界定

关于供应链绩效的概念应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才能进一步研究好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供应链绩效及其内容的界定有赖于供应链目标与政策的确定。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就必须围绕供应链目标及其政策合理界定供应链绩效的内涵与外延。

2. 供应链发展潜力的评价

供应链由许多合作企业组成,供应链发展潜力是企业通过自身的运作,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企业发展能力的形成主要依托于企业不断增长的销售收入,降低开支而节约的资金和企业创造的利润,企业应注意把这些利润转化为企业的积累与再投资。因而,供应链及各成员企业绩效评价应将长远发展潜力作为主要内容。

3. 供应链敏捷性评价

随着敏捷制造的逐渐发展,敏捷化是供应链和管理科学面向制造活动的必然趋势。敏捷供应链以增强企业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的适应力为导向,着眼于提高供应链各缓解的边际效益,以实现本企业与合作企业的共赢。因此,供应链敏捷性评价将成为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课题。

4. 供应链环境效率评价

Beeman于1996年提出“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将资源回收率(material recovery rate)、核心回报率(core return rate)、废物比(waste ratio )、生态有效性(eco-efficiency)等环境指标加入到引入供应链模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或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将成为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5. 供应链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供应链管理是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使能手段之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经营过程重构,消除供应链中不增值的环节,从而降低成本,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由于供应链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竞争环境下,对供应链技术与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之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也将纳入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轨道。

6. 供应链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供应链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此,为了充分反映供应链绩效的全貌,需要研究建立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明确评价内容,设定评价要素,设置评价指标(包括统一的评价指标标准值);不仅要评价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还要评价各子系统的绩效,更要对供应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为此,需要研究如何使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如模糊数学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供应链绩效的综合评价。总之,有关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研究将成为又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Chopra S, Meind 1 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 New Jersey, U.S.A: Prentice Hall, Inc, 2001: 323

[2] 黄小原,李宝家.供应链集成化动态模型与控制[J ] .系统工程学报,2001 (4) :2542260

[3] 陈志祥,马士华,陈荣秋等.供应链管理与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策略[J] .工业工程与管理,1999 (5) :32236

[4] SIMON C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analytical frame work for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J]. European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 2000 (6) :67283

[5] 陈国权.供应链管理[J ] .中国软科学, 1999 (3):1012104

[6] 蓝伯雄,郑小娜,徐心. 电子商务时代的供应链管理[J] .中国管理科学, 2000, 8 (3) :127

[7]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7―66

[8]Lummus R R,Vokurka R J ,Alber K L. Strategic supply chain planning[J]. Product 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1998,(3):49-58

[9]Beamon B M. Supply chain design and analysis:models and methods[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 ion Economics, 1998, 55: 281-294

[10] 徐贤浩,马士华,陈荣秋.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14 (2): 69-72

[1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42―346

[12] PRTM. Soor model [EB/OL]. http: // Supply -chain. Org /html/soor-overview, cfn, 2000-05-15

[13]Camm J D, Chorman T E. B lending OR/MS,judgement, and GIS: Restructuring P&G’s supply chain [J].Interfaces, 1997, 27(1):128-142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第4篇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企业不得不面对以生产工艺复杂化、主体交流信息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为特点的买方市场。此时,企业继续奉行“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联盟,即采用了“横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为适应企业组织模式的变化,管理会计呈现由单维管理向多维管理转变的发展趋势,探讨新的组织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现有文献大多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特定管理会计工具中的应用问题,如供应链业绩评价[ 1 ]、供应链成本管理[ 2 ]等,鲜有文献站在管理会计发展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因此,本文以Lindquist & Smith[ 3 ]提出的管理会计研究的三大领域为主线,结合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1)。在此基础上,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二、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控制

 

(一)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

 

在市场竞争更多的体现为供应链间竞争的环境下,链上企业休戚相关,企业需要突破单一主体的定式思维,及时、准确地评估供应链上各环节及供应链整体情况,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标(Beamon, 1999;Shepherd,2006)。就现有文献来看,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领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业绩评价系统的基石(陆庆平和刘志辉,2003),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反映供应链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必然涉及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缺乏企业间良好合作关系的供应链难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因此,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间关系指标是研究的焦点之一。然而,不同于对财务状况的评价,企业间关系难以直观计量。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量化企业间关系的标准,如企业间知识共享程度(Jones & Towill,1997)、协同成本节约措施(Thomas,1996)、互助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Maloni & Benton,1997)。对于各要素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业绩评价,仅依靠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能全面刻画供应链整体运行情况,为此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业绩评价模型在供应链业绩中的应用,如绩效测量矩阵模型(Keegan et al.,1989;Hoek,1998)、平衡计分卡模型(Brewer & Speh,2001;马士华,2002)、多层次评价模型(Shepherd & Gunter,2006;Li,2010)、绩效棱柱模型(Neely et al.,2000)。虽然平衡计分卡并非是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而设计,但平衡计分卡模型所具有的特点使其能很好地适用于供应链业绩评价中,也是学者研究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型(Lockamy et al.,2004;Hwang et al.,2008)。

 

可以看出,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突破了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突出了企业间关系要素的重要性。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传统的以评价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生产和服务能力为主的对内业绩评价指标,还包括对企业合作、客户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的对外业绩评价指标,总体呈现多元、面向顾客、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并重的特点。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模型以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为主,强调了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体现了评价主体由单一企业向企业联盟扩展、评价维度由简单向复杂递进、评价目标由提高经济效益向提高顾客满意程度转变的趋势。

 

(二)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尽管供应链联盟将供应商和销售商联系到了一起,但各企业仍是独立存在的市场主体,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合作关系不稳定等问题在供应链联盟中时有发生。按照经济学理论及管理会计逻辑,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目前对于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和激励策略研究。

 

正确界定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因素是构建激励机制的首要问题,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可以总结为:交易、文化及关系、制度及环境三个方面,主要内容见表2。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本质是通过激励链上企业的信息共享促进收益共享,最终实现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标,其中信息共享是前提,收益共享是保证,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是目的。因此,供应链激励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共享激励和收益共享激励。进行供应链整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共享问题(Olorunniwo & Li,2010)[ 8 ]。信息共享激励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动。已有大量文献论证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运行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商业流程的整合(Helo & Szekely,2005)、促进合作(Hsu et al.,2009)、降低成本(Choi & Sethi,2010)。虽然信息共享有助于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不能保证单一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定情况下企业就会有保留私有信息的动机,这时就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来诱导企业实现信息共享。现有文献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定性研究探讨了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一般方法,如增强团队信任、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增加沉没成本、设立利益再分配制度(杨国栋和王兆君,2005;陈国庆和黄培清,2007)。多数学者以定量研究为主,且多以契约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信息共享激励问题。学者就订货契约(Tsay,1999;谭文超,2008)、回购契约(周伟刚等,2011)、收入共享契约(Koulamas,2006)、批发价格契约(Groznik,2010)、数量折扣契约(金强,2006)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分别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些供应链协调契约可以激励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但不同契约对信息共享的激励程度及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契约以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Yao et al.,2008;Cachon,2010)。虽然信息共享激励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供应链上信息的完全共享,但现实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补充收益共享激励来调整供应链上的利润分配,达到增强链上企业信息共享和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的目标。现有文献对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探讨以单渠道环境下的研究为主。单渠道下,学者们对一对一供应链结构(Mortimer,2000;曹武军,2007)、一对多供应链结构(贾俊秀和唐奇良,2008)、三级供应链结构[ 9 ]三种供应链运行环境下的收益共享激励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在不同环境下合理的收入共享激励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及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

 

总而言之,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强调了以往管理会计研究中所忽视的跨企业组织能力及企业间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相对于传统激励机制而言,激励对象由员工发展为企业,激励目标由员工承诺最大化上升为企业协同化。目前对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多借助数学模型展开,通常以节点企业的完全理性为前提假设,这一约束性很强的假设在现实中往往不能成立;此外,目前对于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对简单的单渠道研究,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开展的是多渠道经营,因此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探讨还有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

 

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成本管理所关注的如何生产的问题,谁来生产、为谁生产、和谁生产等传统成本管理所忽略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现有研究对于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较多。

 

尽管作业成本法产生于单一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环境下,但其却能很好地适应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要求(孙清华,2008)。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从内容来分,可分为理论框架研究、整体成本管理和部分成本管理三类。本文梳理了一条供应链作业成本法框架研究的发展路径,介绍如下:第一阶段,Lalonde & Pohlen[ 10 ]较早提出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概念,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下作业成本法的六个流程;第二阶段,在前一阶段提出的流程之上,Seuring(2002)以流程和成本动因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三步骤;第三阶段,Bache(2004)对前一阶段的三步骤提出了质疑,认为不是每一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会把敏感信息进行共享,因此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三阶段模型。除了探讨理论框架外,现有文献还从供应链整体成本管理和供应链部分成本管理两方面研究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见图2)。基于供应链的作业成本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套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其割裂了成本与市场的关系,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之一即为面向市场,因此直接立足于最终顾客需求的目标成本法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国外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文献可以划分为供应商视角、供应链视角、供应链及其外部环境视角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见表3),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范围由窄逐渐向宽过渡,考虑因素由少逐渐向多发展。国内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者从多角度(蒋卫东等,2003;韩庆兰,2004)、分阶段(张建斌,2010;张云玲,2010)、跨行业[ 12 ]进行了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

 

总体看来,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管理和控制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供应链成本管理直接面向市场,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管理,还强调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企业竞争起重要作用的交易成本管理,不但要夯实物质资源的管理还需要积极拓展非物质资源的管理。目前文献对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框架体系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对核算流程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现有研究多为理论层次的探讨,且对于成本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等成本核算环节的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多,对服务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少,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指导企业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

 

四、基于供应链的其他管理

 

转移定价可以协调供应链中的利益冲突,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运行(Boyac & Gallego,2002)。供应链上的转移定价是一种介于市场定价和内部定价之间的定价方式,兼具市场价和成本价二重性,这决定了供应链上转移定价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根据转移定价决策权的归属不同,可分为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和销售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

 

早期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反映供应商是供应链的主导者而销售商为价格追随者这一历史事实,是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下的研究。Lee & Rosenblatt (1986)以制造商批发定价为切入点,认为制造商采用数量折扣的定价方法将增加自身的利益;Padmanabhan & Png(1995)以回购契约为切入点,考虑到销售商打折销售积压商品将给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制造商可以在定价时考虑回购价格以避免可能的品牌损失。Eppen & Iyer(1997)认为供应商可以与销售商签订补偿协议,规定销售商超预定数量提货时,需要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补偿金。近年来,为顺应时展,涌现了许多销售商主导供应链转移定价权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4。总体看来,采用转移价格对企业间交易进行核算,强化了管理会计的跨组织协调职能,促进了供应链环境下分工协作制度的有效运行,是对管理会计功能的一大突破。现有研究文献多借助博弈论和数学模型研究供应链转移定价,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用情况的方法,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供应链转移定价策略。

 

五、总结及展望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关注和反映的内容应该体现企业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在供应链竞争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实务需要对于管理会计提出挑战,谋求管理会计在新环境下的创新与繁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一大主题。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相对松散且各研究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紧密联系的体系;以博弈论和数学模型为方法的研究,设立了较多的前提假设,但供应链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很多研究只是理论层次的探讨。对于这一处于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一)重视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是由多企业相互合作组成的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加强供应链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共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对于企业间关系这一主题的探讨相对较少,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未来进一步深入。

 

(二)贯彻供应链整体思想

 

目前许多文献虽然探讨了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但其立足点最终可归集为供应链上的某一主体而非供应链整体,这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相违背,以后的研究还需要将研究立足点进一步扩展至供应链整体。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会计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四大会计假设及基于单一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然不适用,虽然有学者对供应链管理会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也仅局限于对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特点、原则进行阐述,对于供应链管理会计的构建研究尚少。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服务系统供应链管理

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实施。应链管理的思想最初起源于制造业,高品质、低成本,即时响应顾客的需求是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在制造业,自从有了企业那天起,质量、成本和时间就一直是企业的三个核心要素。围绕这三个方面,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旨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的生产产品的方法(即生产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生产制造业中出现了大量新的制造技术、管理战略(理念)与手段,使得厂商有机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如精益制造(LP)、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生产(JIT)、看板(Kanban)等,在企业界与管理学界非常流行。为实施与完善这些战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方面,这些管理理念似乎都走到了尽头。因为单纯考虑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是不能适应基于时间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合作伙伴协同动作,才能真正从整个供应链降低响应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他们增加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下一步措施。与此同时,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ERP在企业中的广泛采用都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1997年,美国的制造企业投入在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活动中的费用达到8620亿美元(占全美当年GNP的10%)。一些著名的跨国集团,如DELL、P&G、HP、WAL-MART作为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在企业界广为传诵,也引起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的极大热情。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含义

但对于什么是供应链,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比较常用的提法有,“供应链是由在满足一个顾客需求(直接或间接的)的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企业所组成的一个网状系统”,“一个供应链不仅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也包括承运商、仓库、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本身。而在每一个企业(如制造商)内部,供应链包括其所有的活动,如,新产品的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分销、资金与顾客服务”。

LeeandBillington(1992)给出了一个更直观的描述,“一个供应链是由若干设施组成的一个系统,分别完成对物料的采购、零件或产品的加工、直到将产品提供给最终消费者。”

尽管目前为止对于供应链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但供应链管理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思想即强调各个企业专注自己最擅长的核心业务,将其他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具有优势的合作伙伴,通过供应链的组织和协调,形成更强的竞争力。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供应链管理模式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它以多品种、变批量生产代替大批量生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旅游者为满足在旅行生活中的食、住、行、娱、购、游方面的需求而引发了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旅游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旅游者对组合产品的整体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别,由此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也决定了旅游服务的成功与否。

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旅行社在旅游业内各企业之间担负着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起到了联系各组成部分的纽带作用。通常,旅行社通过采购相关的服务项目形成满足旅游者多方需求的整体性组合服务产品,再把组合产品销售给顾客。提供给旅行者的服务组合产品的整体性、协调性依赖于旅行社的组织协调能力。

旅游业内这种相关企业以旅行社为核心,联结成一个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系统。这种对旅行者的、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顺序为依据的旅游服务系统,实际上就是一条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供应链。虽然旅游服务供应链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的学术界并没有对其运作机理和管理模式进行过深入研究。

旅游服务业如何提供优质的、特色化的、全程的旅游服务,跟上国内其他成熟的服务产业的发展步伐,接轨世界现代化旅游服务业的进程,是值得日后旅游服务供应链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立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外资旅行社可以在我国成立独资公司,并可直接与交通和饭店经营者交易。我国旅游经营企业无论在规模、经验和管理理念方面同国际旅游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体系,形成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的垂直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能更好的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顾客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其获取信息也越来越便捷,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所以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去应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及时掌握旅游者的需求,对旅游服务系统的管理进行创新,提供让游客满意的服务,成为旅游经营企业的主要职责。我国旅游企业目前总体来说,数量多但规模偏小、且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单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很难满足顾客的多样需求,旅游企业只有通过相互合作运用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才可能满足当今顾客易变、多样性的需求。

能使旅游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促进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具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二十多年来,我国旅游服务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如今旅游服务业已经成为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刺激公民消费、加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承诺逐步放开旅游服务业,使我国旅游经营企业既面临机遇,同时又面临巨大挑战。我国旅游业运行几十年的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地区协调管理的力度,是实现旅游业顺利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协调能力十分有限,相关协调政策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关系不顺,政策不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磨擦碰撞现象仍很多,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协调旅游经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见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机理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它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适应于旅游业各企业,特别是对一些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企业显得尤其重要。像2006年国家旅游总局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目的就是要帮助革命老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如果没有一种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作指导,则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并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较高,旅游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市场发展体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旅游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旅游服务基础研究,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部门来研究旅游服务的特点和作用;旅游服务感知研究,主要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他们对旅游服务的期望、满意程度等,并研究影响旅游服务的感知因素;旅游服务质量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去衡量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电子旅游服务研究和旅游电子商务,主要的研究是如何运用电子商务促进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述这些研究的视角多集中于在游客的感知和满意度方面,研究方法也多从心理学和社会学及地理学的角度而进行的。这些内容大多是从服务的角度谈服务的存在问题,其宏观性不足,较少地从服务的角度系统诊断旅游服务系统或旅游业的缺陷问题。而国外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理论研究也是比较罕见的。

但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服务的一些实际做法却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相符合。欧美国家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行社业内部进行了批发经营商和零售商的垂直分工,而批发经营商和零售商又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实力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了水平分工,实现了专业化的经营。在澳大利亚,各种旅游产品先通过众多的零售商销售给客户,再集中起来批发给旅行社,这种先分散经营后集中的方式可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西方发达国家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方便游客对各种旅游产品的选择。这些做法都是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一致的。

国内研究现状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可以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所以在对于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国内关于旅游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企业服务人员对游客的心理、态度和技巧等方面。

在我国关于旅游服务系统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其中邹慧萍等(1996)探讨了建立灵活快速反应的旅游服务系统ATSS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构想;赵洁(2002)构建了基于Browser/Server的旅游服务系统TSS,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网络结构、软件结构和关键技术;张文建(2001)则分别从旅游和服务两个角度提出了旅游服务系统模式以及旅游服务传递系统等;杜文才(2003)分析了旅游业的信息特征、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引起的旅游业经营环境变化,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对旅游企业过程重组;张英姿(2005)提出构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意义,但并未对其运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供应链管理起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是用于制造业,而旅游业是属于服务业。那么能否把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用于旅游业呢?下面本文就对其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旅游(或称旅游活动)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主体(旅游者)、中介体(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经营企业)和客体(景区或景点)之间,表现为客流(旅游者出行路线及安排)、信息流(旅游开发规划、市场营销)与物流(物质的供应与流通)的统一。而客流和信息流可以作为特殊的物流,因此可将现代物流管理及供应链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旅游的开发管理中。

其次,在客体——中介体——主体这条旅游服务供应链中,质量、成本和时间同样是三个关键要素。质量要素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进一步决定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从而影响到旅游企业的客源市场;成本要素则决定旅游业的获利能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间要素是决定响应旅游者需求的速度,与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感知有关,也与旅游企业的效率有关,从而又影响到质量和成本。所以,为质量、成本、时间三要素提供基本保证的旅游服务运作模式及其管理在旅游业的地位不容忽视。

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一种适应目前环境的最为先进的运作模式,而且作为一种协调参与者的相关活动的全面整合系统观,着重强调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和整体运作,对客观上已经存在的旅游服务分工协作的系统以及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运作管理可以提供理念的启发、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参照。

借鉴供应链管理模式,旅游业就可以根据实际,围绕实现顾客需求的有效合作方法的研究,探索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具体运作模式。

旅游服务供应链进一步研究方向

根据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要真正发挥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运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主要探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景区、景点三者之间应如何进行协调,才能实现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部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又使供应链各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因此在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服务业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行业,尤其是对信息的需求强度高,它们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而非有形产品,特别强调顾客服务与信息传递的关系。对服务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大量的专业与经验以信息流的方式对顾客进行传达或服务,从本质上与电子商务的精神是相通的。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效率、协同、敏捷、快速,不仅有助于服务业有效地提高效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服务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可以进行及时、丰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物流的瓶颈对服务业电子商务影响甚微,地域分散的资源非常适合通过互联网进行集聚和共享。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是旅游服务供应成败的关键。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旅游经营者

旅行社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协调相关旅游服务企业的作用。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协调和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完善。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解决旅游社、交通、餐饮、住宿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集成问题。如旅行社与航空公司之间关于定票的协调机制研究,作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利益主体,航空公司希望旅行社在旅游淡季时多购票,而在旅游旺季时少购票,而作为旅行社的实际情况则正好是相反的,那应该如何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则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重点。

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能协调一致、抱成一团迎接外来供应链的威胁与攻击,必须要有对供应链中的每个节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将有利地巩固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下游结点之间的忠诚度、保证了风险及利益的共享,业务集成,有力地减少了企业的无效率的重复运作。

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集成问题主要是应该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集成,以达到快速、高质量、低成本去响应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这其中也应该包括如何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以及如何对其绩效进行管理的问题。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基础:旅游资源与环境

景区或景点是吸引游客旅游的主要吸引物。要发挥景区或景点吸引力,必须要做好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里的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旅游资源分为两种:有物质的、有形的,如山川、园林等;也有非物质的、无形的,如民俗文化、旅游服务等。

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破坏、特色不受削弱,而且还涉及到其周边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问题。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破坏性开发,尤其要重视对自然保护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如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如何开发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而关于景区、景点与旅行社的协调问题,主要是研究多委托人和多人的情况下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问题。因为一家旅行社会同时开辟若干条旅游线路,而一个景区、景点也会同时与若干家旅行社进行合作,对于应该如何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破坏当地的旅游生态资源,同时又不能使旅行社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旅游服务供应链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马士华等著.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旅游学刊,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