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水平提升

消费水平提升

消费水平提升

消费水平提升范文第1篇

进入“十二五”时期,北京旅游业在国际经济动荡加剧、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国内游客数达到2.1亿人次,为北京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0倍,旅游总收入达到3216.2亿元。2012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31亿人次和3626.6亿元,同比增长8.1%和12.8% ,与此同时,统计数据还表明2012年北京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5%;旅游购物与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4.6%;旅游相关产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达到10.5%。旅游业正在成为北京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增长、保稳定的重要力量,成为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的重要引擎和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末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目前,北京在旅游业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和国际一流旅游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旅游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游客人数的增加而非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北京旅游产品基本还停留在满足一般观光旅游的阶段。通过对北京旅游业消费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北京旅游消费结构中一些深层次问题。

北京旅游业消费现状分析

1.旅游收入主要依赖国内外地游客在京消费

北京旅游总收入由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来京旅游收入和市民在京旅游收入三部分组成。从2001年起到2012年,北京旅游总收入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从三种收入的增长情况上看,以国内来京旅游收入迅猛增长显得尤为突出。入境旅游和市民在京旅游收入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明显落后与国内来京旅游收入的增长。

从具体年份上分析, 2012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3626.6亿元人民币。其中,入境旅游收入325.2亿元,占旅游总收入9%;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收入3019亿元,占旅游总收入83%;市民旅游收入281亿元,占旅游总收入8%。数据说明,北京旅游收入以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游客的在京消费为主。

2.旅游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接待人数的增加

从北京市旅游委公布的《2011年北京旅游业概况》和《2012年北京旅游业概况》中,2011年,北京接待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12818万人次,旅游收入2618.9亿元,人均花费2043元/人次。2012年,接待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13620万人次,旅游收入3019.7亿元,人均花费2217元/人次。

两年间,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人数增加了802万人次,旅游收入增加了400.8亿元,人均消费仅提高了174元。考虑到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在京旅游需要解决长途交通、住宿等刚性需求,综合近两年市场价格因素,国内游客在京旅游的人均消费增长幅度不大,旅游收入的增加主要还是依靠接待人数的增长而实现的。为一种低效、粗放的增长模式

3.入境旅游人均消费较高但游客数量规模有限,且人均消费的增长较慢

2011年,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20.4万人,旅游外汇收入54.2亿美元(合人民币351.9亿元),入境旅游者在京旅游人均花费1041美元。2012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00.9万人,2012年,旅游外汇收入51.49亿美元(合人民币325.2亿元);入境旅游者在京旅游人均花费1028美元。数据说明,入境游客人均消费较高,但游客数量规模有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00年北京市入境旅游人均消费为946美元,到2012年增加到1028美元,12年间仅小幅提升了82美元,入境旅游人均消费增幅微乎其微,如果考虑人民币汇率上升和物价水平上涨等因素,入境旅游人均消费实际上是下降的。

4. 庞大的市民在京旅游人消费潜力未得到有效释放

2012年,北京市旅游总人数2.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626.6亿元人民币。其中,接待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13620万人次,旅游收入3019.7亿元;本市居民在京旅游人数9014万人次,旅游消费281.6亿元,人均花费312元/人次。本市居民在京旅游人数占全市接待游客总数的39%;但旅游消费281.6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7.7%。人数规模接近1亿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规模占三分之一强的市民在京旅游消费群体,仅仅产生了7.7%的旅游收入。数据说明市民在京旅游的规模数量巨大,但人均消费过低对旅游收入增长贡献不大。市民在京旅游的消费潜力并未得到有效释放。

5.娱乐消费在旅游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极低,成为北京旅游消费提振的重要突破口

2012年入境游客的消费构成中长途交通28%、住宿16.5%、景区游览5%、购物23.5%、餐饮7.4%、娱乐5.4%、其他如通讯、邮电、市内交通等14.2%。

国内旅游花费构成中,长途交通占15.5%,购物占32.1%,住宿占19.8%,餐饮占21.4%,娱乐占0.7%,景区游览占6.1%,邮电通讯占0.2%,市内交通占4%,其他占0.1%。

2012年市民在京旅游花费构成中,长途交通占12.8%,购物占24.1%,住宿占17.2%,餐饮占19.8%,娱乐占3.1%,景区游览占9.1%,邮电通讯占0.1%,市内交通占5.7%,其他占7.1%。

从娱乐消费占比分析看,北京入境旅游消费中娱乐消费仅为5.4%,国内旅游为0.7%,市民旅游为3.1%。分析原因,一方面,北京夜间休闲旅游发育严重不足,缺少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消费产品供给,现有产品质量也亟待提升。游客在晚7点半到10点半的夜间黄金消费时间段内旅游消费潜力未得到释放。另一方面,京郊旅游中缺少能够带动人均消费提升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但北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文化发展优势突出,具备形成丰富和优质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的先决条件。旅游娱乐消费市场的开发和娱乐消费潜力的释放将成为北京旅游收入总量提升的重点突破口。

6.旅游消费存在区域差异

从旅游消费区域性差异来看,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五个区的旅游消费收入均超过百亿元,占全市旅游消费总额的83%左右。延庆、怀柔、大兴等其他11个区县,旅游收入水平均未超过百亿元,旅游总收入仅占到全市旅游收入的17%。

从旅游资源分布上看,东城、西城、海淀拥有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知名景点;朝阳区、丰台区依靠自身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和相对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吸纳了大部分外地游客在京的观光、住宿、购物、餐饮等旅游消费。也使得这五个区成为北京接待外地和入境旅游的主要区域,也是北京旅游消费的传统优势区。

延庆、密云、怀柔、大兴等其他11个区县,除了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等为数不多的知名景点对外地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外,旅游市场主要还是凭借各自优良的自然环境或是特色资源吸引本市居民的休闲旅游。目前的旅游收入总量规模有限。

通过对北京旅游业消费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北京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质”,即留住游客,拉长其在当地的停留时间并促进游客消费进而提升旅游综合效益;而非着眼于“量”,即接待国内外游客人的数量。此外,实现北京旅游产品从一般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商务旅游和其他专业旅游等高端旅游产业方向的顺利转型和升级,是从根本上解决北京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充分释放旅游消费潜力的关键。

提升旅游收入的政策建议

为了促进本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和挖掘旅游消费潜力,不断提升旅游收入水平,特提出三条政策建议。

一是面对不同类别的客户群,针对不同的资源特色区域,发挥比较优势,采取不同的措施

目前,北京的旅游市场上,旅游者虽有巨大的必购、必吃、必住、必看、必玩的消费要求,但因北京绝大多数旅游资源的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处于满足一般观光游服务需求的状态,不能适应日益扩大的旅游观光与大众休闲度假并存的社会需求。适应现代服务业的旅游消费产品供应不足,服务能力不匹配,客观上抑制了消费潜力的开发。

北京的城市核心区拥有著名的旅游景点资源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相对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也是北京接待外地游客的重要区域。针对这部分游客群体,要扩大旅游收入总量,提升人均消费额的突破口应放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人性化的旅游公共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开发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消费产品;落实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北京免税购物区的建设和退税政策的落实;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更多有特色的主题旅游场所和接待场所;通过宣传推介、资金引导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国际会议、大型展览落地北京举办;加强旅游市场管理,重点打击非法“一日游”,适度控制低端来京旅游人数规模。

北京的郊区县旅游资源各有特色、自然风光秀美,是吸引市民开展京郊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针对这部分游客群体,扩大旅游收入总量,提升人均消费额的突破口应放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旅游集散体系、旅游路网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开发建设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鼓励房车营地、森林木屋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建设;规范民俗旅游,提升民俗旅游服务接待水平等方面。

二是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扩大旅游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释放社会消费需求,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市民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落实《关于促进北京汽车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京郊汽车房车营地建设,推动以八达岭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体验木屋的建设,改善北京市民休闲游环境的项目建设,为释放北京居民休闲消费潜力提供必要的条件。打造一批生态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特色沟域;按照“央企+乡镇”、“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制定促进各类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发展旅游业融资担保政策体系;创新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民俗旅游领域,探索加盟、连锁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升级民俗旅游,打造京郊游和名品牌;推动全市市级民俗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提升改造。加快京郊旅游集散体系建设、完成16个区县旅游咨询体系的提升、重点景区的标识导览、无线讲解、智慧旅游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更好地适应市民休闲游快速发展的需要。

围绕旅游者“必吃、必住、必购”需求,深入挖掘旅游消费潜能。加快北京免税体系建设,挖掘和释放国内高端旅游消费市场需求。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开发思路,采取“品牌化提升、特许式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持续打造北京旅游消费的新名片。重点打造的“吃在北京”北京旅游美食行动,将北京旅游美食“贺岁季”、“养生季”“文化季”系列活动及前门美食文化节、北京旅游美食大集等多项主题推介贯穿全年。旅游特色美食、旅游特色餐厅、旅游特色美食街区,成为首都重要的旅游资源。有效促进以挖掘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旅游资源为特色的普通民居提升转型成为“北京人家”四合院旅游接待场所。实现“北京礼物”知识产权保护的连锁运营,鼓励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北京礼物”商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北京礼物”专营店,基本消除景区周边兜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的行为。

三是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上,推动部门联动,破解产业融合瓶颈,在旅游与文化、科技、医药、教育、体育等产业融合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首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消费水平提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费水平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消费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所以,消费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消费水平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2.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随着收入持续增长和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力随之提高带来消费观念的日渐转变和消费预期的增强。促使消费支出增长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

3.积极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城镇新的消费热点。把消费信贷引入农村,这是以农民日益增加的储蓄为基础的,由于农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且农民的消费热点产品货源充足。所以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并且建立农业保险机构,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自然灾害一方面使得农民的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也使农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增加储蓄。因此,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就要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

4.以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为突破口。当前结构调整的关键,就是要从最终消费需求入手。第一,要抓紧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坚持市场化方向,创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建立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保障机制;通过对低收入群体加薪,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财政要更快地向公共财政转型;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居民的不确定性。第三,要改革现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分配机制。制定能够调动城市政府主动接纳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的公共政策;积极建立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补偿制度。

5.全面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一,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市场机制上;通过设立设备规模、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技术性指标作为市场准入门槛。第二,加快提升技术进步贡献率。各级财政应及时将政策支持重点转移到调结构方面来。

6.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消费品再分配,有利于保障退休人员有基本的消费金。医疗保险制度则可以为广大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住房保险制度中,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增加了工资中的住宅消费基金,也增大了住宅消费的能力,对保证住房投资和住宅消费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方面,它对于保障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有着重要意义。

7.建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消费原则。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指的是消费结构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实现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享受型、攀比型、形式化的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过大。在总体消费中,增大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在物质消费中,增大绿色产品的消费比例,把对环境有害的各种消费控制在最低限度;生存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等等。追求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消费,减少或抵制高消费和浪费型消费;鼓励精神消费和文明消费。

消费水平提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费;消费结构;消费主导型

一、消费在江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从经济增长拉动力变化的一般规律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有其客观性的。通常在一国经济起飞阶段,投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投资的增长就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能力的扩大,特别是“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以轻纺工业产品为主体的出口将会迅速增加,这时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得到明显提升,使经济增长转向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在实现了经济起飞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内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强,这时,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消费、投资、出口共同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并且消费将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拉动力。这是经济增长拉动力变化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从1997年开始,我国提出要扩大内需,包括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但10年过去了,一直是投资增长较快,出口增长保持高速,消费增长明显趋弱,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不协调性日益凸显,而江苏的情况更为突出(见表1)。

综上可知,江苏的最终消费率横向低于全国水平,纵向呈现下滑趋势;居民消费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101个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300美元时(1964年美元不变价计算),消费率为80.2%,在1000美元时消费率稳定在76.5%],并不断趋于下降。与消费率下降同时并存的现象是江苏的政府消费率在稳步增长,资本形成率也一直高于全国的资本形成率,少数年份还达到50%以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也不断上升,从2003年的6.2%增加到2007年的9.9%。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对世界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形成强烈冲击,世界经济发生衰退的趋势日加严重。我国整体外贸出口压力较大,江苏作为贸易依存度较高的省份,出口压力无疑巨大。2008年5-9月全省单月进出口增幅分别为32.9%、23.9%、22.8%、15.6%、12.6%,呈逐月下滑之势。出口的下降已经影响到消费品市场,导致江苏消费品市场增速放缓,10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3.1%,为2008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点。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是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大力促进农民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所以,在当前经济下行期,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推动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具有特殊意义。

二、江苏居民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江苏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江苏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GDP)按当年的年均汇率折合,达到4430美元,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8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61元,根据江苏全面小康指标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人民币的数据,江苏城镇居民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为68.7%,这意味着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已过2/3。随着城乡小康的实现,江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有了提升,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0715元,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4792元,实际增长10.6%。随着城乡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7年消费贡献率为45.3%,而投资则为40.6%,消费的贡献率已超过投资。2008年前3季度,江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7.2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不仅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3位。而同期,江苏投资增速小幅加快1.3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下滑5个百分点,消费形势明显较好。在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江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自1998年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在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支出不断下降。代表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经历由追求数量到注重消费质量的转变,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已从“温饱型”过度到“小康型”。江苏城乡居民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娱乐这3项支出在消费支出的比重都不断上升。其中,200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比1998年分别上升了3.3、1.25个百分点,教育娱乐分别上升了5.01、3.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交通通讯增长最快,分别上升了6.93、5.68个百分点。总之,消费层次较高的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文娱服务等消费支出比重,说明江苏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上升,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向享受型、发展型结构转变。江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10年来农村居民绝对消费水平历史纵向比较有明显的提高,人均消费支出从1998年的2336.8元增加到2007年的4791.7元。但是,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两者差距却日渐扩大。2007年江苏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1998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落后10多年。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当年城镇居民的47.8%,2007年为44.72%,比1998年低了3.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1998年为2.09∶1,到2003年差距扩大为近几年的最高点为2.48∶1,此后缓慢下降,2007年下降为2.24∶1,但仍然高于1999年城乡消费比。城乡消费水平的扩大直接影响江苏消费需求的提升。

(二)江苏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

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是递减的,按照这一心理定律,随着社会的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于是就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不足,即消费不足。江苏城乡平均消费倾向在2004年以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8年的0.812下降到2007的0.654,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则从1998年的0.692降低到2004年的0.638,此后,自2005年开始上升,2007年上升为0.730,但仅比1998年上升了3.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减缓了江苏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

(三)高低收入组居民的消费差距继续扩大

消费差距不仅存在于城乡居民之间,也存在于城镇、农村内部的不同收入组居民之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扩大,带来了消费差距也继续扩大。城镇最高收入组人均消费支出与最低收入组的比例由1999年的3.96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6.54,消费绝对差额由1999年的5061.54元扩大到2007年的21000.65元。江苏农村中不同收入组居民的消费同城镇相似,2007年农村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收入比为4.67,消费支出比为2.16。高、低收入组家庭在消费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消费结构的差异更加明显。城镇最高收入组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远远低于最低收入组,2007年两者差距达到23.08个百分点。农村高、低收入户恩格尔系数相差7.97个百分点。高低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的差别也大,2007年江苏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和中等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都高于平均水平,其中,最低收入户的消费倾向最高,高于平均水平0.2。高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的平均消费倾向都低于平均水平,其中最高收入组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于平均水平0.11。2007年江苏农村居民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中等收入户平均消费倾向都高于平均水平,低收入户的消费倾向最高,高于平均0.4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户平均消费倾向低于平均水平,其中,高收入户平均消费倾向低于平均水平0.17。江苏城乡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不强却有较高的消费倾向,高收入者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却有较低的消费倾向,拉低了平均消费倾向的总水平,使江苏居民总体消费需求受到抑制。

(四)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虽然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有所下降,但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199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仅相差2.7个百分点,但到2007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相差4.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虽呈下降趋势,但从1998年到2007年仅下降了6.2个百分点。某些年份农村恩格尔系数还有所上升,从2002年的40.0%上升到2005年的44%,表明吃饭问题仍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的重点。2007年,江苏农村居民居住支出比重是仅次于食品的第2大类支出,但呈下降趋势,且在某些年份上升,波动较大。医疗保健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比重分别上升了1.25、3.14个百分点,上升的比重不多。而且,用于家庭设备用品与杂项商品和服务的份额变化不大。

三、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随着消费品市场从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江苏经济发展由生产主导型发展成为消费主导型的时机已经成熟。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江苏许多外向型企业在出口受挫后,也纷纷转向内销市场,通过增加内销市场份额弥补外销市场下降的损失,商品供求矛盾进一步显现。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可知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性支出也会增加。所以,要扩大江苏居民消费,除了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居民住房制度、稳定物价、改善消费环境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一)要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

江苏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8%,农民消费基础水平低,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消费需求,必须启动农村消费。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从1998年的1.78:1扩大到2007年的2.50:1,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制约了江苏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农民消费倾向有所上升,但依然不稳定,主要受收入预期不稳定的影响。2008年,虽然农副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使农民收益相应提高,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又剥夺了农户相当多的收入。因此,应当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将税费减免切实落到实处;要在发展生产和完善土地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村民自治,保证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低,而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差别越大,消费倾向就越低,收入分配越平等,消费倾向越高。所以,要提高江苏居民消费倾向,除了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外,还要着力提高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为了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切实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通过拓宽普通劳动者就业门路,实施再就业工程,逐步减少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比重和人数;要逐步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保证低收入者平均工资水平能随经济的发展而增长;还要通过加大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的投入,逐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购买力。

(三)提高城镇中等收入者的总体收入水平

实证分析说明,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处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之上,因此,稳定和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能够提高全社会的消费水平。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要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首先,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要在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明确保护一切合法收入和合法的私人财产。只有不断完善和落实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才有利于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队伍,让人们敢于大胆地通过合法的手段致富。其次,要建立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逐步改变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局面。最后,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规模经济的重要补充,也是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好途径,大力提高居民的经营性收入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一条蹊径。

(四)要积极引导高收入群体增加大额消费

要依法保护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各种收入,同时,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和扩大民间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增加就业,客观上进一步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努力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适应高收入群体不断增长的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的要求,要大力拓展和增加信息、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供给。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8.

3、龚志民.消费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范家骧等译.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消费水平提升范文第4篇

一是农村的消费设施不够完善。与县城相比,农村的消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会网上购物,但是,在农村地区存在着物流覆盖率不高、电商服务点少,配送的时间较长,甚至有的农村区域不支持配送或是配送的成本比较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解决。

二是农村的消费环境不够充分。农村地区,农村商超规模较小,商品类型少,品质参差不齐,甚至在有的商超存在销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不能为农村群众提供充分的消费环境。

三是农民消费维权意识差,消费维权存在一定的困难。农民大多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没有索要发票或者消费票据的而习惯,再者由于消费纠纷处理的法律程序繁琐、存在维权成本等问题,导致部分农民闲麻烦而放弃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让消费维权变得比较困难。

四是我县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建设缓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农村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转变,但是建设开发的力度与农民的心理期望相比、与农民的消费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面对农村庞大的消费主体、旺盛的消费需求,需要协调各方,共同发力,通过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健全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法律服务等促进农村消费的转型升级。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升农民消费能力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振兴为中心,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奠定经济基础。一是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是结合农村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在农村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土地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以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切入点,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的能力,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收入。通过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完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搭建农村消费升级平台

推动农民消费梯次升级,既要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提质扩容,又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汽车等消费,并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一方面,努力开发符合农民需求、具有农村消费特点的“高人气”商品,另一方面,还要推出“接地气”的农村社区服务,通过新的供应体系重塑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民消费习惯。此外,还可以通过发掘农业农村的休闲观光、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通过资源整合、增值,增强地方特色产品竞争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消费水平提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费结构升级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各种消费内容和形式及其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方式,它可以分为消费层次结构(生存性、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品的消费比例)、消费支出结构(不同内容的消费项目,如衣、食、住、行、健康、教育、娱乐、旅游等的消费比例)、消费形态结构(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的比例)和消费主体结构(高、中、低收入阶层在人数、消费总量、消费层次、消费内容和消费形态上的比例)等类型。消费结构升级表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从较低生活质量标准向较高生活质量标准演变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对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性特点

以满足吃穿为重点的温饱型阶段(1978—1984年)。在这一阶段,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的重点主要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即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这一阶段食品和衣着消费占到居民消费支出的70%—80%。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是该时期的主要消费热点或标志性商品。

一般耐用消费品普及阶段(1985—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进行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在这次升级过程中,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是该时期的主要消费热点。城镇居民消费从千元级迈向万元级,形成了以家用电器普及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热潮。

以居住、家庭设备等为重点的优化生活品质阶段(1992—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商品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也逐步展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家庭消费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增加,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空调、大容量冰箱、影碟机、组合音响、家庭影院、高清晰度彩电、中高档乐器(如钢琴)、健身器材、手机、个人电脑等多种新一代消费热点产品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城镇居民用于通讯、旅游和健康的支出增加。

以住房、汽车、教育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享受型和发展型阶段(从2001年起)。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是指本阶段的完成过程。这一阶段,家用汽车、住房至今等十万元至几十万元的大型耐用消费品成为城镇居民关注和消费的热点,以教育为龙头的教育、通信、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类消费大幅攀升。对我国城镇居民而言,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本质是生活质量从小康向富裕的过渡和转变。

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意义

从消费主体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将表现为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农民变市民,蓝领变白领,中等收入水平的人群在人口中的比重极大增加。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它在效率和公平方面都能使大多数社会成员满意。根据调查,中等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达1.1,即这类人群每增加1元收入就可带动1.1元的消费。在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橄榄型社会结构将逐步形成,这将带来巨大的、快速而稳定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从而有利于民众的就业、收入与产业利润在良性互动中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向前发展。最近,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出口导向型企业陷入亏损或倒闭的境地。面对严酷的现实环境,我国必须从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以消费拉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即在保持投资和外贸合理增长的同时,充分利用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机会拉动经济增长,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目前我国这一指标为50%左右,美国等发达国家为70%左右)。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层次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将沿着“轻型化”阶段—“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化”阶段—“高服务化”阶段这一路径演变。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强烈拉动了我国轻工、纺织产品的生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第二次和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有力地驱动了我国电子、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兴旺和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呈现出新的趋势,城镇居民对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的新一代家电产品、教育、电脑和互联网、住房、汽车、医疗保健、保险、旅游、文化娱乐等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这一升级过程将持续数十年的时间,如果能够抓住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良好机会,我国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得到很大提升。

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障碍

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居民减少现期消费而增加储蓄。我国居民减少现期消费而增加储蓄,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对居民收入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它不仅使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收入构成发生了变化,而且失业现象的存在增加了居民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迫使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现期消费;另一方面,原有的各种福利制度已经被取消,新出台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的改革短期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支出负担,在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背景下,居民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从而促使居民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居民所得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减小。近1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显著。与此相伴随的是,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更是大大高于实际GDP增速),企业利润增长也大大高于GDP增长速度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居民所得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减小,导致最终消费率下降。

中等收入群体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偏小,其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通常在60%以上。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低于20%。《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对大多数中等收入消费者来说,经济实用的基本生活用品仍是消费主流,千元级、万元级的消费已基本满足,受购买力的制约,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潜力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蓄,才能得以充分释放。这说明,要充分发挥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除了扩大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外,还需进一步提高其收入水平。

消费信贷发展水平较低。自1999年以来,我国消费信贷总额从1996年的1396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4亿元,增长了近17倍。消费信贷品种从单纯的住房贷款扩充到现在的10多个品种,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旅游贷款等。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也不合理。2006年我国消费信贷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11.46%,其中住房消费信贷在消费信贷总额中占82.5%,其余品种之和所占的比重还不足20%,也就是说,我国居民非住房消费贷款总额占GDP的比重低于2%(近5年美国居民每年非住房消费贷款总额占GDP的比重均超过20%)。消费环境的不完善抑制了居民消费愿望的实现。我国居民的消费软环境不容乐观。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包括市场准入、行业规范、产品或服务质量等级与标准,以及对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惩处的有关法律与规定都不健全;执法不严,处罚过轻,使经营者违法成本过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缺乏足够的力度。这种不良的微观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的信心产生消极的影响,直接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愿望。

促进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GDP的增长速度。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拉动内需增长,关键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分配领域的不同作用,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分配制度的改革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妥善处理好市场调节和政府管理的关系:能由市场调节的,政府不干预;能由企业管好的,政府不包办;对市场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政府要加强管理,而且必须管好;政府要通过减税等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劳动者收入;要完善与劳工工资有关的法律法规,除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之外,还必须规定劳工工资在一定条件下的增长幅度。通过多种措施,确保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不低于GDP的增速,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以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是持续提高消费率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多种政策和措施的协同作用,如出台市场效率与社会公正相协调的政策,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和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劳动者和其雇主分享利润的权利等。但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对于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的可持续途径。提高劳动力素质要从两个基本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劳动者的教育程度(重点是普遍提高大众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重点是普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提高培训质量)。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居民整体消费倾向以及最终消费率将逐步提升。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广大居民的消费率。我国自2005年以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但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将它们转化为有效的措施。要以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和养老为重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体现制度设计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提高社会对居民未来生活安全的保障能力,以逐渐减弱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安定心理,使其减少防范性储蓄,增加即期消费。

优化消费软环境,维护和增强消费者信心。优化消费软环境,维护和增强消费者信心是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必要措施之一。首先,要持之以恒地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将社会信息化和诚信榜进行有效对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其次,在继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的同时,以健全法规实施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力度,提高对假冒伪劣和商业欺诈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者的侵权成本。再次,保持消费者维权渠道的畅通无阻,随时便捷地提供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信息和知识援助信息,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完善消费信用体系,促进消费信贷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完善消费信用体系,促进消费信贷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快个人征信体系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健全消费信贷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信贷保险制度和消费者个人破产制度,在搞好风险管理的同时,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与推广,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供给渠道,形成多层次的、面向不同群体的消费信贷供给市场,从而推动最终消费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