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

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

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

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物流管理的任务是计划和协调所有活动,以便在达到期望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因此,物流管理必须作为连接市场和供应的基础。在我国企业物流发展迅速,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大力提高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树立现代化企业物流观念,逐渐强化物流管理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一、传统物流概念制约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传统物流的概念

物流概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引入中国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但物流知识,尤其是现代综合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甚至许多人不识物流究竟为何物。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知道它主要的业务领域是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不知道它是对这些传统业务的新的整合。企业管理人员没有紧跟现代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没有认识到其业务领域也远超过单纯的运输和仓储而成为连接原料、半成品供应附图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动附图成品配送的全过程的服务,成为涵盖商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子系统的综合体系。

(二)现代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传统物流已逐步向现代物流转变,包括运输现代化和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现代物流水平已成为一个地方或国家体现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企业物流管理应摆脱受传统物流概念的制约,大力向现代物流发展。

二、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我国确定了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为了推动我国物流业、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大力提升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进而带动制度创新、物流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管理者没有完全认识到信息化的便捷和重要。许多企业物流设备落后,物流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还很低,设备陈旧。虽然多数企业物流过程中也使用了信息化,但计算机技术水平低,达不到信息化操作要求。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多先进经验,但对物流系统升级和完善还有待加强。企业没有逐步形成适合本企业自身的物流信息系统,建立自己比较稳定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的利用还很不够,对建设物流管理信息化投入的资金也不够,总体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还较低。

三、企业物流管理创新意识淡薄,模式有待提高

虽然大部分企业都会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但是他们对物流管理部门的职能却是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进行传统的计划,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统一协调、信息和资金的管理,能力也非常低。有的甚至还存在企业内部管理脱节情况,能够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去思考物流管理问题的很少。这样一来,企业的物流管理就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的印记,按指标粗略制定物资计划,物流系统化、信息化的构建指导思想、专业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基础还存在很大不足,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难以进一步优化。因此,创新企业物资管理模式,并使用顺应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已经显得愈发重要。

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一)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人才是企业重要资源,对企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企业物流管理部门来说,起步发展较晚,企业储备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较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强建设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急需要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物流管理的认识不了解,甚至存在一些部分员工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悉,这对企业物流关系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二)物流管理人才要求具备创新意识

创新、创意、创业知识是物流企业中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同时,绝大多数企业认为物流基础知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运输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是比较重要的,但缺乏相应的人才培训和培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公司引进或培养懂得业务知识、拥有业务技能的各个层次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

(三)物流管理人员流失

所以企业要做好物流管理,一方面要在市场竞争中培养和发现能为企业所用的现有人才,通过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和待遇水平来留住他们,在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情况下,还应该积极引进一些关键人才,来持续物流管理的发展,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该企业的竞争力。

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发展物流人才对策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综合性强、操作性强,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开展国内外综合物流业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管理人才。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物流教育也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养物流人才,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

发展物流业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类别

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训、政府机构制定物流政策、规划等方面人才。

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企业的包含面很广,尤其是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

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

仓库主管人员既具备物流作业各环节管理的基本素质,又熟悉车辆保养维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最合理地调度企业的车辆和人员、如何最为合理地规划进出货、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行车路径、如何最大限度地为承运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如物流基础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与IT技能等,了解运作流程并不断加以改进,利用信息共享及分析,对配送中心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开展各项增值服务,实现为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

客户服务代表既熟悉客户的各项要求和服务承诺,具备货物信息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能力,也了解仓库管理、运输作业、结算、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支持人员。

网络维护员IT技术是其具备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了解物流具体业务操作的流程,对物流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的诊断。

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

物流人才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供应链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知识。随着物流人才数量的增加,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则从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不单纯追求人才的数量,更注重那种政治思想好、实践能力强、能够很快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在其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有事业心、责任心、适应力强的物流人才。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还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除了要求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其精通一门以上外语,熟练运用计算机,有较宽知识面等。现在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除了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物流人才还需要具有前瞻性,即不受现有的机构、制度和一些做法的约束。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能够创造合理化的物流条件,组织员工为物流合理化而工作的魄力。应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具有挑战精神,具有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具备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的才能。具备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需要用至少二至三年的时间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去实习,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物流需求。

我国物流人才的现状

我国物流人才数量严重短缺,现有的物流人才专业水平较低,而整个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

物流人才数量严重缺乏

物流人才是稀缺资源,更是战略资源。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我国有200多万个与物流相关的企业需要物流人才,如果到2010年给每10个企业输送1个物流大专以上人才就是20万,每5个企业输送1个就是40万,如果给2个企业的物流在职人员培训1人,就是100万,给每个企业各培训1人,就是200万人。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而专业人才年培养规模约5000人,在职人员年培训规模约5万人,与需求数量相差甚远,这种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状况很难实现社会需求。

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缺乏一批有理论、会经营、懂管理的拥有现代物流理念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科研、物流师资等在业内最缺乏,能够进行整套物流方案的策划与设计的综合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今后一段时间,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

我国物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高等院校目前培养出来的人员知识面较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培养我国物流人才的建议

创造物流发展的“软环境”,形成对物流的正确认识

我国现代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忽视流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流通方式和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重视对物流的宣传引导,认识现代物流,接受现代物流理念。

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物流人才

首先要抓好物流学科建设。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与管理学、工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物流专业目前虽是目录外专业,但要当作正规专业来办,争取在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时进入,还要争取进入一级学科,重点培养造就优秀的物流学科带头人。

第二要抓好师资与教材两个环节。物流师资建设,要组织单课程或多课程的师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而教材已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高质量的问题,缺高水平的精品教材。要确定不同层次物流专业的核心教材,组织高水平老师编写,并争取进入教育部教材规划。

第三要推动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

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物流研究中心与物流研究所要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企业。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物流实验室建设,重视实习这一环节。特别是中专与高职的学历教育,更要重视动手能力,重视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第四要培养多层次物流人才。物流研究生教育要重理论研究与方法,面向科研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目的是培养其较强的研究能力、使其能够驾驭物流日常业务的经营和决策,具备解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教育要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面向企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具有物流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能力,以及具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物流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中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使其能够直接管理和操作物流作业的全过程。专科和高职教育是基础性的物流教育,要重操作、技能和实践,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从事物流过程管理的实际操作人员。

通过职业培训培养物流人才

要提高整个物流人员的素质,除了不断输入新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以外,还必须重视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职业培训的起点要高,培训对象应以项目经理为主,要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讲授、研讨,也可以是座谈、交流,并有不同的层次,以适应不同人员的需要。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应更强,在短时间内发挥实际功能和作用,解决具体问题。长期培训要有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片面地强调实用。

我国物流在职人员的培训,要把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重点,培养造就优秀物流企业家,围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培养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企业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物流企业家素质。还要培训物流专业管理人员,如交通运输、仓储、包装、港口、海关、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物流信息平台等不同的专业管理人才与专业物流工程人才。

强化资格认证提高物流人才水平

为了与专业人才上岗需要通过权威机构的测评、考核,获得资格认证的国际惯例接轨,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借鉴国际经验,适时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对该体系的培训内容中与中国国情不符合的方面做适当的修改,推出了中国物流行业及国际通用的资格认证培训,同时承担资格认证或职称的评判与审定。

通过出国进修扩大物流人才培养渠道

组织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和专业基础的人员到国外考察、培训、进修,学习国外在物流方面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学校应当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外国物流管理机构的交往,将师资送到国外培训进修,并积极引进物流高级人才,以缓解我国在这方面的人员欠缺。

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范文第3篇

1现代医药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及对医药物流人才的要求

1.1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化医药物流的主要标志。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准确及时地在上下游间进行信息传递。有效地加快物流的流转速度,降低经营成本。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包括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企业资源计划、全球定位系统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及办公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务电算化和银行电子结算系统、intemet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平台等物流技术。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药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管理知识、供应链管理知识等。

1.2规模化物流的魅力正在于其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走规模化的道路是现代物流的共识。因此,将来一个地区、一个省只有几个大型医药物流中心,中小型企业依附物流中心进行商品配送。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和整体意识等。

1.3效率化降低成本是医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由于医药物流企业的储存方式、运送方式、人员操作方式不同.所消耗的物流成本差距很大,工作效率也不同。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掌握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医药物流技术与实务等知识和技能。

1.4网络化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和SFDA对药品电子交易的放宽.网上交易将会逐步发展,从而加快了医药物流的流通速度。同时物流企业外部网和内部网的建立.也将加快企业部门之间和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这就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掌握网络知识、医药电子商务等知识。

1.5现代化现代化是指与物流相关的配套设施的自动化。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较低,医药企业规模较小,因此目前大多数的现代化物流中心2007年第16卷第2期呈现半自动化的现状。从发展趋势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学会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无线射频拣选设备、激光扫描设备等。综合以上分析,现代医药物流人才应具备药学知识、药品储存与养护知识、网络知识、医药电子商务知识、国际医药贸易和药品通关知识、外语知识、物流管理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物流服务营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及一定的经济法知识和药事法规知识、医药物流技术与实务等专业知识,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责任心、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职业基础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2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2.1应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调查中.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强调了医药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认为经验可以在工作中积累,而综合素质却决定其将来的发展。在人才综合素质中.企业将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放在了前两位,说明医药物流企业对人才职业基础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医药物流业的实践性较强.单纯掌握理论知识的人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医药物流人才,因此,医药物流专业的教师除了要精通医药物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各学校可以定期委派专业教师到医药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积累实践经验,同肘可以聘请医药物流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建设高素质的物流专业教师队伍。

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

为保障物流企业能够控制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物流企业的审计工作应运而生,在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理念融合的同时,按照既定的评估标准,全面评估与对比物流企业的审计环境、战略规划和组织落实以及作业成本,其目的在于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调整方案,最大限度地规范物流企业运营系统的发展。现代物流企业要提升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就必要强化内部审计,提升企业运营绩效。

1.现代物流审计的内涵与特点

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的运营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物流审计的地位持续提高并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内涵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现代物流审计的内涵

现代物流审计的目的在于提升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服务水准,消减企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借助供应链管理观念,对物流环境、物流战略以及物流规划和物流组织、物流资源等予以定期和不定期的评判,在对比、取证、评价的过程中寻找改进与调整的思路。同时,要修正对创造物流价值不利的流程和组织,实现全面、持续改善物流企业运营性能、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标。对现代物流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对象指的是物流企业以及物流流程,这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对物流企业的审计工作已经从传统物流财务收支审计过渡到物流经营管理审计层面,其范围也涉及外部物流审计与内部物流审计两部分。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对物流战略和综合物流目标的评价,对物流绩效的综合评估,对物流审计控制系统的完善等。

1.2现代物流审计的特点

(1)动态性。当前,现代物流企业将会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发展现代物流需要应对多种不确定因素。为此,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应体现连续性、动态性的特征。借助物流内部审计,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保持物流企业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进步实现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在净化环境的同时,使物流资源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实现物流企业的动态性发展。

(2)多视角。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需要以不同视角对其运营过程进行全面审查。①物流功能审计,指的是对物流企业的功能结构与控制结构进行审计;②物流信息审计,指的是对物流企业内部和外部物流信息进行审计(而现代企业的物流信息指的是现代物流企业的中枢神经,要求此类企业能够迅速、准确、及时、全面地向企业和外部提供物流信息,借此获得竞争优势);③物流资源审计,指的是对现代物流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运行绩效以及资源使用效率加以审计,涉及仓库、运输工具和与与此相关的各种物流设备、资金和人才等;④物流组织审计,指的是对物流企业的结构与组成单元进行选择与优化,对物流组织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考评;⑤物流价值审计,指的是对物流企业创造的物流价值和产生的成本进行审查。

(3)多层次。现代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涉及以下几个层面:战略层、策略层和运作层。战略层的任务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策略层的任务是对物流运行绩效加以评估与考核,运作层的主要任务是对物流活动予以控制与记录。从物流审计的角度看,应该按照物流管理不同层面的特点,借助从上至下与从下至上的手段进行内部审计并加以改进。

2.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其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应该体现出规范性与专业性,以便在物流企业经济运行的同时,能够承担起更为重要的内部控制与评价功能。

2.1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

对现代物流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物流成本审计。物流成本指的是产品空间位移时,所消费掉的资源及其货币表现。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等环节都有所表现,并且是这些环节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与物力的集合。从审计的角度看,物流成本作为现代物流企业加以内部审计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物流经济效益的评判尺度,能够直观展现物流企业的经营和运营管理水平。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最关键和重要的工作是审核完成特定物流运作目标所产生的实际成本。此外,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的内部审计还涉及对固定设施与设备的审计,这样做在于最大限度提升物流设备与设施的资产利用率与投资回报率。

2.2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人才和培养。一些现代物流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都相互独立,技术操作性较强,对人才的要求程度较高。这些人员不但对其财务知识、审计知识和税法经济法提出了较高要求,还要求必要的经营管理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还要在数据处理和风险防范方面有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这样,才不使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更好地为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服务。可是,一些物流企业并不具备这些人才,也缺少吸引人才的能力,加之未能对现有人才进行继续培养,使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长期处于欠缺的状况,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正常开展。

(2)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创新。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手段还仅限于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审计的直接目的在于防止错误的产生,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少风险和创新意识。由于考虑到了风险意识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也对企业的业务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我国现代物流企业来内部审计工作相对滞后,很多处在试验和探索层面,加之物流企业管理决策者的创新意识较差,缺少各项资源的投入,使得制度完善与创新工作难以符合时展的要求,影响其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难以为物流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3)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并不具有显著的独立性,存在关系上大多依托于其他部门,甚至是上一级的附属组织。其负责人也通过企业的高层管理层进行任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现代物流企业的盈利提供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福利水平等都和企业的管理层直接相关。这样,为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真正履行其职能,就需要监督和测评。但是,如果管理层授权和批准的审计活动或财务支出与有关法律规定相悖,审计人员通常会明哲保身,内部审计做出的评价就带有了更多主观成分,为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4)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认识和重视。在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出现较晚,与国际社会相比有显著滞后性。对现代物流企业来说,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对内部审计缺乏必要的认识与重视,对企业内部出现的风险和不足难以很好的及时发现,在阻避风险和改进经营模式方面也难以提供有效的帮助,阻碍了物流企业的成熟与壮大。此外,在现代物流企业中,较大比例的内部审计部门都隶属于其他管理经营组织,在企业的位置较低,无法得到企业的重视。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较多,审批程序反锁,对审计工作的支持十分有限,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形成了极大阻碍。

3.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化路径

现代物流企业正在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延伸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更好地实现物流企业和其他关联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此,需要在进一步健全其内部控制体系、强化成本管理的同时,实现内部审计创新,加强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同时,还应提升审计人员素质,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最大限度优化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提升其审计和运营绩效。

3.1实现内部审计创新

在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上,一方面要体现审计时间层面的灵活创新。这是因为,物流企业相关业务开展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甚至没有那一项具体工作能够在固定时间展开。而为了适应物流企业相关业务活动的特点,在内部审计时间方面要灵活应对,将内部审计工作渗透到物流企业的内部,及时有效地开展审计活动;另一方面,要在审计地点上加以创新。为了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活动,审计地点要因地制宜,在商品的运输途中和装卸现场都能进行随时随地地审计工作。这样得到的评论信息往往是真实有效的。还应在审计手段方面进行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微信、QQ、邮箱等,在实施内部审计的同时,降低审计成本。

3.2加强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其他环境差别并不明显。为了提升内部审计绩效,同样要加强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为此,需要保证物流企业相关控制活动的科学安排,按照既定业务和流程的特征加以设计和规划,以实现各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与审计相关的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点,上级领导和下属员工,都要分工明确,权责对等,在相互协调中提升内部审计绩效。此外,内部控制活动应以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为出发点,以确保内部审计的较高质量和较高时效。

3.3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对现代物流企业来说,为了提升内部审计绩效,应该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执业者典型的道德规范,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素质。为此,可以依托一些社会上的物流培训机构,通过开设与企业员工职业思想教育相关的课程和培训,使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得到提升。此外,还应促使内部审计人员对物流企业的资金收支控制等工作形成正确认识,对现有的经营活动加以客观、公正的评判。这样,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得到公正对待,审计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才能为物流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可以借鉴的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化节奏的加快,新型的审计观念不断涌现,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周期也不断缩短。所以,物流企业的内审工作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4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对物流企业进行内部审计时,应不断转变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对审计工作的思想认识。这是因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的思想认识对企业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水平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主要决策者要进一步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对其经营、运营和管理的价值,提升素质与市场洞察力,借助内部审计工作促进物流企业的经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此外,还应在企业内部进行与内部审计相关的宣传工作,让企业员工和高层领导者及决策者们能够统一思想、集中认识,把内部审计工作真正推行下去,让更多的员工能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与层级,通过分权和授权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沙晓俊.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4(12):14-15.

[2]袁胜强,刘仲英.企业物流审计研究[J].物流技术,2015(11):74-76.

[3]续飞.现代企业物流审计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2):47-48.

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范文第5篇

1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

1.1 传统物流管理思想严重,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淡薄

当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都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不足,即使有的企业采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式,也是建立在原有传统业务基础之上,缺乏现在规范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产品生产、供、销售、仓储和运输缺乏信息化快捷的管理模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淡薄,造成物流信息化系统标准不规范,物流化过程难以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物流之间的供应链经常出现问题,信息共享不足。物流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不足,造成大量的投资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还体现在以下方面,随着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中的逐步发展,目前依然很少有企业把物流管理信息化部门单位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物流管理信息化仅仅是依赖于整个单位,整个的信息化过程没有专门的人负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没有规划和设计,信息化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

1.2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是物流管理的关键。知识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化、细致化、科学化的物流知识将成为客户物流体系改革、整合、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如各种条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将成为物流运作的重要工具“,知识化和科技化物流”将成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当前企业自动化办公环境比较差,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落后,物流管理信息化设备老旧,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现代化和自动化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3 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企业面临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问题,物流管理信息化缺乏专业化人才来支撑,物流管理信息过程中人才学历素质普遍偏低。开始从事物流信息化的员工,均是企业内部的老员工,这部分员工仅仅是对物流知识较为熟悉,在现代物流信息化过程中,都是慢慢摸索,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信息化服务很多环节涉及法律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对此方面的流程和问题考虑不周全,后期问题繁多。

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策

2.1 转变传统物流管理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在现代物流基础之上,健全现代物流体系,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规范的物流信息化流程和物流信息化标准,鼓励企业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对积极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开发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以降低企业物流信息化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和关注度。企业自身要充实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分类出专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部门,设有专人负责。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沟通和交流,多在企业间召开企业信息化技术、经验的交流会,使企业更加认识、了解信息化。企业间开展广泛的物流信息化交流,沟通,合作,也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影响力。王民坚(2010)指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物流与电子商务链接的核心。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物流企业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以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应当标本兼治,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建立起开放、互联互通、经济有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信息体系,必须重视当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2.2 加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公平信息管理平台

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收集来自各处的信息资源,最大可能地实现企业信息之间的资源交换,从而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效率,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朱涅林认为(2007)物流信息系统是对库存、订单、仓库作业、运输配送等物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决策分析的人机交互系统。物流信息化包括物流设备的信息化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两类。物流管理信息化是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 DDS) 等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就必须完善物流管理的各个模块,实现一体化建设。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维护)、货源管理系统(货源的登记、货源的运营管理)、物流机构认证(物流单位认证、担保)、货源信息系统、物流单位状态信息系统、物流运输方法建议系统、物料存储方案建议系统、物流咨询系统、物流技术培训系统、物流信息查询系统、网上仓库、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管理系统、GPS管理系统和电子地图维护系统加强物流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减少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减少合作的风险;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和客户之间实现业务的监督,健全的销售系统平台,能对客户的相关物流业务进行跟踪,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运营成本。健全的客户信用管理平台,能累计客户资料,提高物流质量。钱佳(2009)指出客户的信用管理是销售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主要是通过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成的,客户的信用一方面是靠外部抽查收集获得,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在本企业中不断积累客户的历史资料获得。客户信息平台建设为企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加强对分销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建立好系统库存管理,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库存在逻辑上都拿到公司总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现管理的“零距离”(钱佳,2009)。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构建灵活的物流管理信息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产品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估价就要发生变化,平台会对市场信息第一时间获取,能直接有效地预测商品的变现价值和销售状况。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构建公平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对产品后期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进行监督和预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市场风险。

2.3 提高网络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必须要现代物流技术支撑,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是健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的方面,物流技术通过对企业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物流信息技术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关键技术。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包括建设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磁条(卡)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BF/ID)、便携式数据终端(PDT)和射频通信(RF/DC)、智能卡(Smart Card);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单证格式化、报文标准化、处理自动化、软件结构化和运作规范化。王林,曾宇容(2005)指出实现物流信息化,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此体系主要由信息化标准、基础信息技术及设施、事务处理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ERP系统等构成。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以信息化标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本元素,以办公或业务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系统为基本应用,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实现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控制。加快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仓储管理信息化、运输管理信息化、订单管理信息化、账务管理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代码及参数管理信息化、报表管理信息化、计划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