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1篇

电视剧是礼仪传承的重要载体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灿若星辰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宝贵财富,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包括道德修养、礼仪规范、传统美德等,于是才有了今日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有“五礼”之说,时光的车轮到了21世纪,也形成了日常生活礼仪、节日节庆礼仪、商务礼仪等诸多礼仪……那么,电视剧作为媒介是如何展现礼仪的?当前影视产业链上礼仪指导的发展现状如何?这些都是值得考究的问题。

提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除了爆表的颜值、精湛的演技、巧妙的剧情,最让观众念念不忘的就是细节――无论是搭景、构图、服饰,还是礼仪都备受关注,而我们今天就邀请到了《琅琊榜》礼仪指导团队的核心人物――张晓龙,来说一说关于礼仪指导的那些事儿。

张晓龙――“中国古代礼仪指导第一人”

提起张晓龙,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甄执》里默默付出、温文尔雅的“温实初”,其实他的标签不止于此:他是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是《十月围城》《陆小凤与花满楼》《妻子的谎言》等多部剧的主演;他是即将上映的古装巨制《芈月传》的礼仪指导;他还是……

作为礼仪指导,张晓龙有“中国古代礼仪指导第一人”的美誉,身兼数职的他是如何协调自己的工作的呢?

他说,“在学校做老师,在外面拍戏,尤其做礼仪指导,做一些国学舞台演出的导演,其实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我觉得我的幸福之处就是我有很多我喜欢的工作。这些工作能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也让我自己的生活更充实。因为这些工作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是无法舍弃的。所以都在同时进行着,也曾经取舍过很多工作,这几项工作是我没办法取舍的,所以我都留下来了。要是一定要取舍的话,我可能首先选择把演员这个身份给舍掉,因为做老师我很喜欢,无论是带研究生还是带本科班,或是将来从事研究;做导演也能传递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做礼仪指导我觉得是一种使命,所以这几个身份都舍不得。之所以可以舍掉演员这个身份,就是现在有很多好演员,也不缺我这一个人。”

“好演员很多,不缺我一人。”从张晓龙的言谈间我们读到了一种谦逊之美,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从不同身份不同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作品应该会有不同的感悟,身为礼仪指导的张晓龙最喜欢自己的一部电视剧是《甄执》。他说,“因为《甄执》我从头跟到尾,也给我带来很多收获。因为这部戏,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中国古代礼仪、传统文化,开启了一扇兴趣大门,所以这部戏礼仪指导不但对我,而且是对很多喜欢文化的年轻人都有很深的意义。”

而作为演员,他也把最喜欢的作品这一票投给了《甄执》。“要是从演员的角度来说,我也是喜欢《甄执》,因为这部作品让很多人认识我。更重要的是,虽然温太医戏份不多,但很跌宕起伏,用眼神表现内心,充实丰满,这是一个能发挥自己内心的角色。”

古装剧&现代戏 礼仪传承不可偏废

《甄执》火了,《琅琊榜》火了,观众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幕后制作团队。我们知道,影视剧的礼仪指导要求具备相关的礼仪、文史、形体等方面的知识,对想要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的专业素养要求颇高,张晓龙也就如何系统地学习和运用礼仪知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礼仪指导是门交叉学科,必须要懂得历史、礼仪方面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戏剧创作规律和形体方面的知识。因为要给人做示范,你要知道画面里需要什么,缺一不可,所以这方面的人才比较难发掘。” 要想成为一个礼仪指导,还得先成为一个“杂家”,先要有广阔的知识积累,然后再挖掘深度。

对于一个新晋的礼仪指导来说,洞察古装剧中的错误也是考察“眼力见儿”的首要任务。比如说,电影人喜欢“拉片”,就是一帧一帧地考察电影拍摄的画面,张晓龙就以我们常看的古装剧之清宫戏来纠正一些常见的礼仪错误。

“有些作品中,把一个角色死了之后才封的谥号,在活着的时候就提前出现了,其实这个角色当时还没死呢,别人怎么能知道他死后封的谥号?比如孝庄,孝庄是她死后的谥号。”

由于很多古装戏的拍摄朝代距离今人太远,所以很多礼仪错误观众不易察觉,这也是考量制作团队是否用心的重要依据,一部好的电视剧不是靠明星效应、后期特效、宣传噱头获得口碑的,真正的实力来自创作团队对细节的把控,这对礼仪团队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现代都市剧在礼仪方面看似不如古装剧那般考究,但是细到具体的穿着、交往、沟通等方面也是不容小觑的,张晓龙谈了自己对于二者的看法。

“现代剧与古装剧在礼仪方面有所不同,我们中国的古礼,很多是有据可依、有根可以寻的,所以喜欢历史的人一看就知道正确与否;而时装戏,越来越讲究自由、开放、随意,所以有很多东西就不那么讲究了,就像西装不是我们中国的服饰,那么西装要扣几颗扣子,中国的戏剧创作者就不了解他们的礼仪了。但既然是去拿来,既然是当下,既然是时尚,也应该去尊重。”

前面提到了古装剧礼仪,也说了现代都市剧的礼仪,从古代礼仪到现代礼仪,涉及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现阶段的古装剧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得如何呢?

张晓龙说,“说到传承,就要继承。因为历史的改变,就会有时间的改变,会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就像我们说的永远不变的事一样一直在变,包括礼仪,随着时代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都会有变化,我们要懂得我们历史的、我们祖宗的东西,尊重精髓的东西,把糟粕的东西去掉,再把它传承下去。现在古装剧在文化传承方面我觉得在慢慢地、一点点地越来越好。”

IP落地 架空题材改编电视剧礼仪考究

互联网+时代,娱乐产业IP热潮不减,架空历史题材小说层出不穷,在改编成电视剧时,《甄执》定位在清朝雍正年间,《琅琊榜》定位在南梁大通年间,不同的架空历史小说选择了不同的朝代“落地”。张小龙从礼仪指导的角度来为我们分析了架空历史小说落地所需要的因素。

“架空的小说,架空历史的一些故事,放在一个参考年代这样的戏,包括《甄执》放到清朝,是比较实实在在的。其实,最重要的是如果一定要放到某个朝代,一定要把这个朝代的服饰礼仪各方面做到尽量尊重,让观众从这些方面都能相信它,相信道具服饰礼仪各方面的细节,才能相信你的人物和故事,把观众带入故事里面去。其实让观众投入去看一个戏很难,但是要让观众因为一个小细节跳出来就很容易,所以一个戏成功,细节很重要。也就是说架空的戏落实到具体的历史年代,重要的是每一个细节,尽量去尊重,把细节做好。”

入戏很难,出戏很易,而礼仪能做的,就是别让观众那么容易出戏。

IP剧在落地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雷剧”,而最近涌现的一批国产良心剧,剧组对细节(饮食、医药、器物、礼仪等)的关注也成了古装剧脱颖而出的不二法宝,观众对礼仪的关注度升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给礼仪指导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张晓龙是如何应对的呢?

“因为《琅琊榜》又让观众像观看《甄执》时一样对一些创作细节,包括礼仪方面有了很多兴趣,对我们来说也有了机遇、挑战,更多的是鞭策,总结之前的不足,把以后的戏做好,机遇肯定是越来越多。现在会同时有几个戏找到我的工作室,让我们来做礼仪,以至于我工作室人手不够。挑战就是既然现在大家对我们认可,我们会继续越做越好,至少不让大家失望,这是我们以后的挑战。”

《芈月传》来袭 看张晓龙玩转秦朝礼仪

即将播出的《芈月传》也是张晓龙亲自“挂帅”担任礼仪指导,具体到在这部戏里,他都做了些什么呢?张晓龙如是说,“毋庸置疑,《芈月传》也是一部特别好的戏,因为是由郑晓龙导演制作这部戏。我觉得创作团队直接制约着这部戏考究与否。一直以来,晓龙导演做戏都是比较考究的。这部戏是由我们工作室担任礼仪指导,因为我的工作比较忙,由我们工作室的李斌老师去跟这部戏,从早跟到晚,从头到尾,我在开机前给导演组、创作组、演员讲礼仪时他一直都跟着,具体的执行也都是他在做。”对于礼仪指导来说,想要在观众眼中呈现出一部“走心”的剧还得无时不刻不在现场,这也算是对这一职业的考验。

关于《芈月传》所涉及的礼仪方面的内容,张晓龙举了几个详尽的例子:

“我们工作室在创作这部戏之前,都认真听取导演组、制片方、服装化妆造型老师意见。在创作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功课,包括婚礼、葬礼祭祀、朝仪等方面,包括最简单的礼节,当然现场李斌老师会有一些随机应变的东西,因为随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说有一场戏,现在片花也曝出来,这个画面就是一步一屈,在屈膝的同时,慢慢地压低膝盖,身体起起伏伏,这样的画面将来播出时会看到,这个画面是五年前我在孔庙做一台传统文化演出时的谢幕动作,大家一步一屈地往前走,最后施一个大礼,现在李斌老师运用在《芈月传》,据说反响特别好。这样的东西在里面数不胜数,将来采访李斌老师,他会有很多好的东西讲给大家。”

《芈月传》这部戏是关于战国时期秦国真实人物的故事。“我们的礼仪就是周礼,在战国、东周这样一个时期,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但大部分都有礼仪制约下的时期,我们在里面设置了很多礼节方面,例如齐手礼、顿首礼、站立礼,其中站立礼里面有拱手礼、作揖礼,朝仪方面有更多好看的画面。”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态,仪态方面每个演员的举手投足都在礼仪范畴内,礼节方面不仅仅是怎么施一个礼,婚礼、葬礼所有的朝仪都要有礼节,所以从整部戏看,里面太多内容都和礼仪有关系,数不胜数,大家多多关注吧。”

张晓龙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演《芈月传》,而是担任了礼仪指导,网上有报道盛传张晓龙即将进军 “时尚圈”,张晓龙表示有话要说。“还是参与了这部戏,虽然不是以演员身份,但还是保留了礼仪指导这样的身份来参与。因为当时制片组和导演组都与我沟通过,希望我去演其中一个角色,但因为我当时在另一个戏上,实在是没有时间去演,这也是我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但不遗憾的是,这部戏的礼仪指导是由我们工作室在做,而且做得非常严谨,我也非常期待,希望大家能够拭目以待。”

最后,我们听到了张晓龙对于礼仪知识和国学文化传播方面的期许与展望。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关礼仪;主持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今天,我们提及主持活动或主持人,多数情况下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活动和节目主持人。其实在广播电视产生之前,就有主持活动,自然也应该有主持人(也许在当时并不称之为主持人,但他们的工作程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主持人)。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的历史文献中就记载过早期准主持人的原始主持活动。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掌管各种乐事活动的专职乐官,他们的职责就包括“凡乐掌其序事”和“凡乐成则告备”(见《周礼•春官•乐师》),即安排音乐歌舞的演奏序次,演奏始末要向王公宾客宣布等。这些古代的乐官们已具备现代文艺节目主持人的一些职责、程序,可以认定是当代主持人形式之祖。佛教高僧开堂讲经也是一种主持演说形式,特别是“唱导”(一种说唱兼具的演说形式)的出现使其步入一个高层次。梁代僧人慧皎撰写的《高僧传•唱导论》就唱导的原则、方法、技巧作了十分精辟周详的论述;对主持该活动的“导师”提出应具备“声、辩、才、博”四个基本条件,并指出了唱导主持中常见的毛病与失误。他的这些论述开创了主持讲说理论的先河,是我国古代主持活动和主持研究的典型案例。戏剧演出中的参军色的登场,则标志着典型意义的主持人的面世和我国古代节目主持技艺进入成熟高级阶段。流行于唐代的“弄参军”,是一种表演形式,类似于现代的相声、小品。宋朝,“参军”成了名副其实的主持人,在《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其主持程序包括念“致语口号”、“参军色作语句”和致“放队辞”等。再后来,“参军”就演变成近代的“司仪”,活跃于宫廷或民间红白喜事、鬼神巫术或茶馆厅堂之上。

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公共关系活动普遍展开,并走向成熟,而公关礼仪活动是现代公关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关礼仪主持人的优秀表现对公关礼仪活动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现代公关礼仪主持活动和公共礼仪主持人的规律性探索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对主持理论的丰富,一方面它从新视角阐释了公关礼仪活动的开展。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虽是一种年轻的主持活动,但从它诞生开始就广受学者关注,节目主持理论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公关礼仪主持理论却少有人问津。从与古代主持活动的沿承关系来看,节目主持与现代公关礼仪主持都是古代主持活动的延续,只不过借着大众传播的东风,节目主持发展得比较快。现在的主持人研究是以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为主的,从有声语言传播的角度而言,节目主持人与礼仪主持人是有共通之处的,因此,节目主持人研究成果可以为礼仪主持人研究提供借鉴,而公关礼仪主持研究也丰富了现在的主持研究理论。

公关礼仪学中涉及到公关礼仪活动的部分,大多是从公关员或活动策划师的角度去探讨公关礼仪活动的开展的,现代公关礼仪主持研究站在礼仪主持人这个新视角对公关礼仪活动的开展进行阐释,这对以主持人作为主导的公关礼仪活动形式更具指导意义。

从现代公关礼仪主持研究的实际出发,根据公关礼仪活动主体及其应酬对象的不同,我们可将公关礼仪活动分为若干类。然公关礼仪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类活动又可以采取相同或不同的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公关礼仪活动在具体的主持实践中,一定存在差别,有些差别还特别大,比如政府组织的新闻会与家庭舞会的主持怎可能雷同?因此,现代公关礼仪主持研究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礼仪主持人的主持行为的,在“不同”之中找到他们的“共通”处,这也是多数理论研究的方法,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应该有对某一具体形式的公关礼仪活动主持进行“微观”的理论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其实践。

从社会需求来看,专业的、优秀的公关礼仪主持人非常受欢迎,然而目前我国礼仪主持人队伍良莠不齐,一些自身条件不错的主持人也很难有机会得到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因此,礼仪主持人的培养也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根据对北京、郑州两地公关礼仪公司的调查来看,礼仪主持人以兼职居多,声音、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不错的公关员,高校学生,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编导等与公关礼仪公司合作,参加礼仪活动的主持工作。近些年,由于公关礼仪活动的繁荣,礼仪主持人的需求量也加大了,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在礼仪活动旺季一度出现从周边城市借调礼仪主持人的情况,礼仪主持人的薪酬也相对较高,“在上海市非全日制工种薪酬价位中,婚庆司仪每小时薪酬高达200-850元”,因此不少兼职主持人开始转为专职礼仪主持人。礼仪主持人职业的兴起与繁荣以及礼仪主持人自身素质的不完备,呼唤社会建立规范的礼仪主持人培训机构。另外,在高等学府设立相关专业,也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礼仪主持人才,浙江传媒学院的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有公关礼仪方向,我国部分民办院校的播音专业也开设有商务主持、礼仪主持等方向,但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和学者关注度不足,高校的公关礼仪主持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完善。据统计,我国高校当中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有200所以上,而近几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如果高校在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同时,观照到礼仪主持这个领域,或者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礼仪主持方向,并做大量系统研究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公关礼仪主持理论研究,一方面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播音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总之,现代公关礼仪主持研究是对礼仪主持人主导的公关礼仪活动主持行为的宏观观照,它借鉴了播音与主持理论和现代公关礼仪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运用到了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艺术学、公关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对现代社会新兴的公关礼仪活动以及公关礼仪主持人的理论回应,也是当前主持艺术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德民.主持人与主持人理论溯源[J].现代传播,1999,(2).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3篇

一、礼仪文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特殊机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既需要放眼世界,借鉴西方先进的社会治理经验,更需要立足本土,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去寻找智力支持。反观礼仪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与深刻影响,正是基于其发生作用的特殊机理,从而促进了社会治理的创新。

(一)礼仪文化是协调社会关系的特殊纽带社会治理对象是社会整体、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体,其实质不外乎是治理发生于其中的各种社会冲突和利益矛盾,从而理顺各种社会关系,充分发挥群体、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优势与积极性,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只有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社会成员才可能在这种共同文化价值观的指引下持续互动,获得社会关系的协调及社会矛盾的缓解。从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来看,以中庸、和谐为要义的礼仪文化,其蕴含的礼让、尊重、敬虔、仁爱等要素把不同社群融合于家庭、宗族和国家之中,为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伦理规范和价值引导,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特殊纽带。正如清代学者凌廷堪所言:“三代盛王之时,上以礼为教也,下以礼为学也。君子学士冠之礼,自三加以至于受醴,而父子之亲油然矣。学聘觐之礼,自受玉至于亲劳,而君臣之义秩然矣。学士昏之礼,自亲迎以至于彻馔成礼,而夫妇之别判然矣。学乡饮酒之礼,自始献以至于无算爵,而长幼之序井然矣。学士相见之礼,自初见执贽以至于既见还贽,而朋友之信昭然矣。盖天下无一人不囿于礼,无一事不依于礼,循循焉日以复其性于礼而不自知也”。这种人人自觉学习并且终生践行“礼”的风气就是传统中国社会所形成的礼仪文化共识,对传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保持了传统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不同社会主体都在经济的快速变化中寻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利益诉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利益诉求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在这种利益诉求多元化带来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交往应该基于一种合作的愿望。正所谓有礼才能有节,有节才能有序,也才能更有利。社会治理建立在社会成员对共同的事务达成一定的共识与妥协的基础上,这不仅是礼仪文化与社会治理交集的体现,更是礼仪文化在推进和完善社会治理方面如何发挥功能的逻辑。作为和谐文化的礼仪文化,天然地成为协调社会关系、优化社会结构、统一不同思想的精神纽带。在社会治理中引入礼仪文化并融通和强化,可以在社会群体等社会结构之间,形成礼仪文化共同体,使社会成员从内心自觉地维护自己生存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从而构筑有利于社会治理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心理。当前,中国社会问题呈现出多领域、多类型、多方面以及突发性等特点,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明显增多,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亟待破解,需要从礼仪文化中寻找和挖掘智力支持。

(二)礼仪文化契合了社会治理刚柔相济的基本需求现代治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理方式,以各行为主体间的多元合作和主体参与为治理基础,以民主、协商、沟通为主要对话方式,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刚性管理作保障,也会成为一盘散沙”[2]。在现代社会,礼仪文化中一部分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规范被纳入到法律规范及制度规范中,已经具有了正式制度的外在强制性特征,而礼仪文化中那一部分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通过浸润和陶冶的方式雕琢国民德性,形塑高雅气质,是弗里霍夫所讲的“良心造就公民”,具有柔性治理的内在自律性特征。成功的社会治理应该是综合治理,是刚性治理和柔性治理的结合,单靠某一种治理方式是不能实现“善治”的。比如法律治理属于刚性治理,而且法律治理只有在行为主体违反了法律规范之后才能对主体的行为实行强制性惩治,具有滞后性。政治治理实行政府对社会的全面控制,政府大、社会小,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政治治理属于强制性的单一管理,是典型的刚性治理。诚然,从文化即人化这个广义的视角来看,社会治理无论是采取法律治理还是采取政治治理抑或二者兼治的形式,都无法脱离“文化”的统领,谓之法律文化、政治文化或者制度文化。但是,从对人们发生作用的角度而言,这些包括宪法、法律、规章、条例等在内的制度文化,强制作用于社会成员,社会成员无法抗拒只能遵从,违者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或者制度惩罚,具有刚性约束力和直接强制性。礼仪文化则不然,它融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于一体,契合了社会治理对于刚柔相济的需求,弥补了其他治理手段的不足,在社会治理中合理利用礼仪文化的功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实现“善治”。一方面,礼仪文化中的一部分内容,比如国家祭祀活动与拜谒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以及司法、政务、军务等礼仪方面的规定,或者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或者以制度规范的形式规定,都具有严格的“刚性”约束力,对祭祀、司法、政务以及军务活动进行规约。有关国旗、国徽和国歌的礼仪,更是以宪法条文的形式对行为者进行约束。即便是企业管理领域的礼仪规范,也具有强制性特点,成为企业自上而下强加执行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礼仪文化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比如风俗、习惯、仪式等的约定俗成又属于非正式制度,不是依靠社会的强制力对社会成员发生作用,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染植入人们的意识之中,通过作用于人的内心,进而提升人的觉悟、完善人的品格来实现社会的柔性稳定。因此,利用“礼仪文化的传统积淀性、规范约束性和民俗渗透性来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并由此达到群体行为协同和整个社会和谐的目标”[2]是大势所趋。

(三)礼仪文化通过人的自省和践履而达到社会的善治社会治理中的法治、政治等治理方式,需要相应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工具做后盾,依靠外在的强制力达到治理的目的。维护这些暴力工具并使之正常运转,需要支付管理、建设、维修、控制和监督等中间环节的费用,这些中间环节可能会滋生腐化、变质等有损法权和国威的事情,严重影响到社会治理的效果,甚至产生更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礼仪文化参与社会治理更多的不是基于外在强制力,而是由内而外的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内在驱动力,促使社会成员逐渐养成和谐、尊重、包容的现代公民意识,最终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公民道德,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高社会治理效率,这是由礼仪文化的形式和本质决定的。著名礼学家沈文倬先生指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意思就是礼仪渗透在现实生活中,从其外在形式来看,始终贯穿着社会成员的审美体验,体现着社会成员对美的追求。而“礼仪活动的每个参与者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既是对方欣赏的对象,又是以审美目光欣赏对方的。这样无形中礼仪实施的过程,转化为一个审美的过程,交往双方相互感悟,从审美的视角认识、把握对方的言行、思想,以使情感得到一定的交流”。[4]16经过千百次的审美积淀,道德意识得以形成,这正是礼仪文化的内在本质。内在本质的化成,又对外在形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荀子云:“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种学礼、践礼从而铸就礼德的过程,既是礼仪文化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的体现,也是社会成员对现实生活秩序认可程度的体现。这个过程和哈耶克所言的“自生自发秩序”或“增长的秩序”是一致的。通过内心自省与外在压力的结合,实现社会的善治,省去了常规社会治理的控制、监督等中间环节,不需要政府直接插手具体的治理事务,而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制订与引导上去。通过礼仪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认同力、感召力来促进社会治理,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工作量,降低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又容易调动各方面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真正对社会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礼仪文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遵循礼仪文化作用的机理探求治理观念的转化礼仪文化通过学习和传播的过程,形成两种机理:一是礼仪从观念、行为到习惯的内化机理;二是从规范、风俗到秩序的外化机理。根据礼仪文化发生作用的机理,把礼仪文化融入社会治理之中,探求社会治理观念的内化与外化,是社会治理的认识基础和前提条件。在社会治理中,政府引导,社群参与,都离不开人这个社会个体,因为人是组成政府和结为社群的核心要素。人的德性修养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的优劣。礼仪文化雕琢国民德性,涵养公民素质。通过加强礼仪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礼仪文化教育之中,为社会治理输送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即培养具有向善、包容、适度、和谐、尊重、谦让品格的公民。这种公民品格的形成,必须遵循礼仪文化从观念、行为到习惯的内化机理,使社会成员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识,在内心成长出礼德的精神,去除非礼行为,养成守礼、循礼习惯,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能体现出高度的礼仪修养与教养。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基本的礼仪规范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且愿意遵循并去践行的,这不仅基于内在向善求美的驱动力,也基于外在舆论压力和利益压力,这正是礼仪作用机理的外化,通过压力机制发生作用。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中若不懂得遵循礼仪规范,不仅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阻碍和麻烦,而且还会感受到一种来自外界舆论谴责的压力。因此,礼仪规范成为引导社会成员顺利进入社会组织、群体并打开局面的指南。而一定的礼节、仪式在一定区域内流传日久,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或者节日、庆典中必须要做的一个程序时,就发展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即民俗。民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治理。遵循民俗,区域成员就能获得情感上或者其他方面的满足,反之则招致舆论的压力和利益的压力。民俗对外来者的言行也往往会起到规范和震慑作用,使外来者基于外在的社会舆论压力而谨小慎微,从而对异域特有的仪式和规定保持尊重,拉近与他人的距离。礼仪文化正是通过内化机理和外化机理来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从短期来看,这些外在压力的存在,能够通过约束社会成员不去从事某种活动,或者通过给予鼓励而支持、强化社会成员从事某种活动。从长期来看,一旦这些礼仪规范的约束作用持续下去,随着时间和次数的累积,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习惯都有可能发生某种改变,从而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二)把握礼仪教育的环节形成治理的长效机制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不同社会成员的礼仪文化教育水平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礼仪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功能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暂时无法凸显其优势。要想把礼仪文化真正融入社会治理之中,必须抓好礼仪教育和实践养成两个环节。礼仪教育要取得实效,规范、合理的礼仪教材是关键。目前,国内出版的礼仪书籍及教材已有不少,但普遍存在缺陷,使得许多教材的礼规各出其门,甚至相互矛盾,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规范性。针对这种现状,必须有组织地综合有关礼仪学、民俗学、伦理学、交际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针对各社会阶层的特点,撰写礼仪系列教材,使社会各阶层能借助教材,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培养文明的习惯和素质。从当前现实来看,实践养成出成绩见效果,需要多方联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确保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礼仪文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作用。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公民践行文明礼仪。总之,要从整体上规划公民礼仪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形成礼仪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以适应礼仪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

(三)抓好契入的关键推进礼仪文化融入社会治理政府要积极培育和构建礼仪文化体系,准确规划、推进礼仪文化融入社会治理。总体来看,需要政府做的事情有:充实礼仪师资队伍建设、做好礼仪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推进礼仪文化融入社会治理的制度制定、路径设计、所需财政预算和财政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需要在宏观把握方面下功夫,积极倡导、推动礼仪文化建设,切实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礼仪文化建设,努力践行文明礼仪。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礼制建设,把各行各业基本的礼仪规范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或者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制定下来,从而能够让所有社会成员清楚明了地遵循并去践行。此外,政府还应该通过开展比如国家公祭、国庆典礼、重大运动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等一些特殊且富有纪念意义的礼典仪式去倡导、渲染学礼、践礼的风气,抓好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两个关键,推进礼仪文化融入社会治理之中,从而取得社会治理的实效。

三、礼仪文化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趋势

(一)礼仪文化将在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方法论中发挥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论述了既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又要创造发展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个论述阐明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文化的力量主要在于通过渗透于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以涵养、凝聚、提升民族精神。著名学者胡鞍钢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前天的中国(1840-1949)、昨天的中国(1949年之后)内生性演化而来,绝不是外生性移植而来。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具有‘中国性’或‘中国特色’,它是由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历史轨迹、历史选择所决定的”。[5]如何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凝聚人心的礼仪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根基,如何在多元化条件下,构建尊重传统、包容多元的礼仪文化以促进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题中的应有之义。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培育开放、包容的现代礼仪文化,在提升和完善人的精神价值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公民道德,提高文化创造的效率和价值,增强社会治理的水平。这是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方法论。

(二)礼仪文化将成为构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从根本上看,软实力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弱、人民贫富,对任何国家的发展不可或缺。“在国际较量中,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6]纵观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的竞争。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表现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文明度。这两个方面通过公民的文明素养体现出来,可以说,国家软实力提升的过程,实质就是公民文明素养提高的过程。在国际化的今天,中国想在世界舞台上一显风采,必须塑造自己的国际形象,“目前最具可操作性的就是重树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用礼仪的方式约束公民的言行,利用礼仪的传统积淀性、规范约束性和民俗渗透性,为建设和谐文明的国家社会形象创造有利条件”。[7]因此,把礼仪文化融入到社会治理中,对于增强礼仪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改变国民精神淡薄、社会道德失范、公民理性缺乏、公民素质不高等方面具有其独到的优势。

(三)礼仪文化将随着社会治理创新而实现自身的创新从公民治理的需求上看,随着大量社会自治组织的出现以及新媒体的兴起,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和途径不断得到拓展。公民普遍不希望被控制、被强制,而是渴望被尊重、受重视,得到以礼相待,主张参与、协商、合作与对话。这种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方式与手段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而这种认可和支持使得社会治理更为有效。然而,“这些年,一些单位包括有的领导机关,讲面子不讲规矩,讲关系不讲原则,遇到矛盾绕道走,问题摆着拖着长期得不到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使一些规定变成了‘稻草人’,摆在那里没有用,群众反映很大”。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拱手礼;基本形式;内涵

中图分类号:K8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60-01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我国的古代就非常推崇礼仪,礼仪规定社会秩序,并且形成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拱手礼仪在我国的传统礼仪中非常重要,而且应用频率高。

一、拱手礼的考辨

(一)拱手礼与揖礼

有很多理论认为,拱手礼就是揖礼,这种看法传播范围最广,在学界也将拱手礼与揖礼互相使用。在古代,揖礼的动作主要是拱手,二者的手法差不多,在行礼的对象方面差别也不大。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拱手礼与揖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礼仪,但是二者联系密切。拱手也是揖礼的一部分。作揖的动作是两手并拢,而且身体稍微前倾。作揖是在拱手礼的前提下,外加上举的动作。作揖的过程中,人们的双手是在胸前叠合,作揖礼比拱手礼的形式稍微复杂,是在拱手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二者都需要弯腰。二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完全相同,作揖比拱手礼更正式。

(二)拱手礼与叉手礼

叉手指的是人们的双手在胸前,是佛教常用的行礼形式。在普通的文献中,拱手就是叉手。叉手礼在佛教的礼仪中是将双手并拢,放于胸前,然后十指微微交叉。佛教中金刚合掌的叉手礼仪传入中国,与中国的礼仪相得益彰,渐渐其差别越来越小。

(三)拱手礼与鞠躬

拱手礼在行礼的过程中,其动作不同,身形也不同,通常情况下,都是人们的双脚正立,然后双手在胸前。其动作与鞠躬也有相似之处,二者在行礼的过程中身体都要前倾。

二、中国传统拱手礼的基本形式

拱手礼的主要动作就是双手并拢,然后十指交叉,手型一般是拱手,体现出敬佩的意思,或者通过抱拳的形式。在行拱手礼的过程中,人们的身体前倾。

三、敬天和敬人的拱手礼文化内涵

我国礼仪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中产生。远古时期,人们对宇宙产生敬畏之心,而且会进行各类祭祀活动。这些礼仪是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并且通过礼仪可以更好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处于平衡的状态,也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约束。

拱手礼的内涵首先体现在人们对天的敬畏之情,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以及对天的膜拜。拱手礼最初的动作是人们伸出双手,然后将双手捆绑,表示把自己作为天的祭祀品。随着拱手礼仪的不断发展,拱手礼也可以体现对人的尊敬。拱手礼是对社会价值的承载,也是对人际关系的表现,对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进行维系,从而促进人们思维的转变,形成各类文化形态。中国传统的社会阶级之间在行拱手礼时其规则也有很大的差别,以此显示出不同阶层的尊卑。拱手礼包含着人们对宇宙的敬畏之情,而且包含着对美好的追求,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培养,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善了社会秩序。拱手礼的核心在于精神层面,尊崇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性,人应该尊重自然,而且应该尊重他人,这种礼仪的精髓在于对人的尊重和对天的敬重。

在礼仪层面,拱手礼的行为规范也比较全面。在行礼的过程中,人们的双手应该在胸前,而且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这些礼仪看似比较繁琐,却是对天的尊重,体现了人们对天的敬意。

四、拱手礼在构建现代礼仪体系中的作用

礼是在人情的基础上建立,而且也对人们起到制约和教化的作用。人情是礼产生的根本,也被礼克制,在现代社会礼仪体系的建设中,礼仪的构建不能束缚人们的自由,但是也不能越过道德底线。

在中国近代社会,传统礼仪与西方的礼仪融合,甚至出现了弱化的现象。传统的拱手礼也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目前西方的握手礼比较流行,因其非常的方便,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拱手礼要在特定的场合进行,才能实现其传承的意义。国人在使用拱手礼时,对于特定的场合非常注重,如在特色的节日庆典上使用就非常恰当。我国的礼仪根基非常深厚,在我国的经济实力日渐强大后被唤醒。如在春节,晚辈要向长辈行传统的礼仪,就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这说明拱手礼也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完善,而且更加规范,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特征。中国的民族特色在拱手礼中得以体现,传统礼仪也实现了现代的构建。

五、结语

拱手礼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用途比较广泛,可以表示问候、致歉等。在当今社会中,可以在西方礼仪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礼仪能够进行挖掘,体现出民族特色。并且在有民族特色的场合使用传统礼仪,能够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使现代礼仪的构建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中国传统拱手礼及其对现代礼仪体系构建的作用[J]. 甘肃高师学报,2016,05:87-90.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5篇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恢复周礼,孔子身体力行,并周游列国,创办私学,进行礼仪教育。要求儿子“不学礼,无以立”;同时也要求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礼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人格,以私学的方式大力开展礼仪教育。

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逐渐成为官学的教材,礼仪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举孝廉”的选官制度,该制度志在选拔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进入官场,为国效力。虽然在权力的演变中,察举多被垄断,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弄虚作假。但是它将礼仪间接的作为科举考核项目,促进礼仪教育的发展。

唐朝,太宗、高宗、玄宗在位时都很重视礼仪教育。唐太宗将《五经定本》、《五经正义》定为教材颁布天下。高宗朝,重新审定《五经正义》作为明经考试的标准。唐玄宗时期,玄宗两度亲临国学视察,并颁布《求儒学诏》,鼓励国民学习礼仪,修习经书,修身养性,怡养性情。礼仪教育给唐朝带来雍容大度、璀璨辉煌的文化成就。

宋明理学的发展,带来了礼仪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朱熹主导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并曾亲订洞规。《朱子白鹿洞教条》曰:“右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来规范师生的言谈举止。

中国历史上的礼仪教育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礼仪教育从启蒙开始

中国古代,一向注重启蒙教育,礼仪教育更是如此。《礼记・保傅》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读物,并非单纯的识字读物,而是将礼仪的精神内容、形式行为,内化于字里行间,使儿童在识字的过程中,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从小以礼正形、以礼修心。《三字经》凭其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富有教育意义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千字文》中则有“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的要求。启蒙教育注重孩童的礼仪培养,朱熹《序》有云:“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从小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及五礼,培育有知识有文化、知书达理的人格。

(二)运用学规进行礼仪教育

中国古代的学校无论规模、等级、地域,都十分重视学规的制定。朱熹为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弟子职》、《圣谕广训》都明确规定师生的礼仪规范,但是其中有一特点:古代学规的内容详实,但不易于操作。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学生知行合一,但是无法依此具体落实。《弟子职》中“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如果学生领悟能力不高,很难理解学规,也无法落实到具体行为,缺乏可操作性。

二、世界礼仪教育的对比与特点

世界礼仪教育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里我们以英国、美国、韩国和日本为例,探讨东西方礼仪教育的情况对比与各自特点。

一、国际礼仪教育的一些共同点

礼仪教育不管在古今中外都是个一直延续的活动。尽管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但就礼仪教育来说,是有共同特征的:

1、都与自身文化具有极大关联性

英国的礼仪教育发展于基督教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的礼仪教育与美国的商业文化息息相关,韩国的礼仪教育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最为彻底的,而日本礼仪教育文化则融汇了古今东西的特点,体现了一种文化的糅合与再造。

2、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英美两国对儿童最初的礼仪教育都是在餐桌上完成的,父母会教导孩子吃饭要守规矩。在韩国,学校一般设有专门的礼仪室,以供学生学习和实践传统礼仪(比如茶道)。日本则是从小父母就会教导孩子一些简单的礼节,而一个日本人的一生都在对日本礼仪进行实践。

3、都强调循序渐进、逐渐渗透

西方反对强制灌输式的礼仪教育,注重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自己领悟到礼仪的真谛。在东方,礼仪教育大都是在一些繁琐的仪式中不断地观摩、演练中完成的。

4、都强调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位一体”

礼仪教育少不了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即在礼仪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是礼仪教育的根基,完成了孩子的礼仪启蒙。学校教育是礼仪教育的通道,是礼仪教育的规范化阶段。社会是礼仪教育的熔炉,是检验和提升一个国家或个人文明程度的最佳场所。

三、各国礼仪教育之比较

(一)英国礼仪教育

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绅士教育”的思想,该主张成为英国礼仪教育的根基,主张培养符合资产阶级理想人格的绅士。在现代英国,这个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在家庭和学校中都有表现。

洛克指出,真正的绅士既要有上层阶级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还要有资产阶级的实干精神,具有广博的知识才干以及强健的体魄。在培育绅士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必不可少。礼仪是绅士必备的品质,它使绅士懂得人情世故,是绅士周旋于上流社会的必备素养。洛克的礼仪教育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内在修养为主要内容,二是以社交为主要承载。

第一,成为绅士,首先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礼仪训练。只有保持良好礼节修养,才能在人前显的得体。“谦恭有礼的态度既不会遮掩他们的才能,也不会减弱他们的理由的力度;反而可以使它们引人注目,使他们所说的话占尽风头。”第二,礼仪的本质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因此礼仪的外在表现必然是在家庭人伦或是社会交际上。英国文化是一种普世文化,这决定了其礼仪外在社交大于人伦。绅士在社交中,要有优美、有力量的动作,还要有优雅的方式和态度。且礼仪不能过于繁琐和不合时宜,那会使别人感到愚蠢和固执。

在教育方法上,英国的礼仪教育重视奖励和惩罚的运用。一般家庭中,5岁以下的孩子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剔吃穿,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不准欺负幼小,学会忍耐和自我克制。孩子的大哭大闹从来不会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同情,甚至会招来训斥。

(二)美国礼仪教育

美国礼仪文化源于英国,又结合实际形成了一种独特文化。在礼仪教育方面,美国人既以英式绅士为楷模,又比后者更简洁随意。这种美国的绅士,去除了英国绅士的繁文缛节,更注重社交的实用性。美国人抱着这种实用主义精神,用几百年从无到有创立了一个超级大国。这种实用主义也表现在了美国礼仪文化与教育中。

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平等成为美国社交礼仪的基础,具体体现在父子平等、长幼平等、上下级平等上。交往中,美国人尊称对方教授、将军,但绝不称呼官衔、职位,以免破坏了这种平等。另外,美国的社交礼仪也体现着商业社会的特征,如尊重私有财产和个人权益、推崇法治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等。美国礼仪教育有如下两个特点:

1、去阶级化。美国在平等原则的指导下,使绅士教育中的阶级性得到弱化。美国礼仪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延伸。从宏观的公民知识,再具体到每一个人如何成为合格的公民。在公民教育中,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其中的方方面面。

2、与现代商业文明相结合。在美国礼仪教育的实践中,美国的商业文化也深深渗透其中。一些与商业活动相关的社交礼仪,如餐桌礼仪、称呼礼仪等很早就教给小孩,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

(三)韩国礼仪教育

韩国是儒家文化圈中最儒家化的国家。自儒学传入后,深深影响了其国民精神、伦理关系和生活秩序。当代,因为国家人民的重视,韩国传统文化大量保留了下来。比如至今保留了成均馆的释奠礼,其仪式完全遵从古代的习惯。在家庭伦理中儒家影响更是随处可见。如在春节时,家族中的人都要赶到长子家,参加供奉祖先的“茶礼仪式”。

韩国的礼仪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最明显的。儿童从小就要受到来自家庭的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韩国特别重视孝道的培养,通过家庭礼仪、“忠孝教育”讲座等来进行孝道教育。在学校,韩国有完整的礼仪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初中设有道德课,高中设有伦理课,大学中设有必修的教养课。在社会,韩国是一个重视国民精神教育的国家,在全社会开展“秩序教育、亲切教育、清洁教育”。

韩国礼仪教育的特点。第一,韩国礼仪教育的重心在内在的道德,而不在外在技能和仪态行为的培养上。这跟英国绅士教育不同,后者的修养是通过长期技能学习和仪态训练得来的,是自外而内的;而韩国礼仪教育是通过培育优良品质去影响外在,是由内而外的。第二,韩国礼仪教育的着力点放在了伦理关系上。从家庭习俗到国民精神教育,无不是对一个国家伦理体系的有机调整,是对伦理关系的体现和维持,这不同于英美社交礼仪,是一种伦理道德礼仪文化。

(四)日本礼仪教育

日本礼仪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封建社会日本就将儒家伦理同武士道精神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明治维新后,欧化的日本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的礼仪文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礼仪文化。

日本礼仪的特殊性源自于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吸收,这种包容与吸收使得日本礼仪文化同时具备东西方礼仪的特点。它既注重传统道德的培养,也注重举止的得体;既注重礼仪伦理上的重要性,也注重礼仪在社交上的应用。首先,日本属于儒家文化圈,日本礼仪也把道德放在核心位置。日本人的道德更多体现在个体服从整体而达到整体的和谐上,具体表现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当今的日本人普遍敬业,这是武士道在日本当代的体现。日本人也注重外在的修养,做事要先想是否给别人添麻烦,平时交谈喜欢使用自谦的语言,这都得益于从小所受的礼仪教育。日本礼仪体现在伦理道德上主要表现在长幼有序、上下有秩的整体和谐上,前辈要关心体谅后辈,后辈要对前辈服从和尊敬。日本礼仪教育在社交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说些简单的礼仪用语,并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小学礼仪是必修课,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礼仪。参加工作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和礼仪训练,从衣着、鞠躬角度、讲电话的口气到怎样的带路和开门、如何与主管谈话等都有一定规矩。

四、中国当代礼仪教育的现状与启示

我们采取多种调查方法并结合社会认知和自身认知,对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做了相关的分析整理。

我们共投放了1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4份,问卷随机发放,学生占调查人数的多数。

首先,让我们从整体上看一下人们对于当今社会礼仪现状的大体认知:

(1)人们对当代中国礼仪素质水平的大体认知情况:

由图可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认为我国的礼仪素质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只有约百分之十的人对我国的礼仪素质水品持乐观态度。

(2)对于人们是否认为当今社会存在礼仪缺失现象:

由表可见,将近92.86%的人认为我国存在礼仪缺失现象。

可知,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礼仪现状不容乐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仅仅局限于这种“不容乐观状态”的认知,却并没有深入了解这种缺失到底缺失在哪里、缺失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这种缺失。我们小组的课题目的便是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并深入探讨礼仪教育的现状及未来。

1、缺失现象的具体表现

缺失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在当今社会中,不文明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乱扔垃圾、闯红灯、公共场所衣着不整、随地吐痰等,在此,我们将这些不文明现象进行了简单分类:言语交谈、行为举止、心理思想、其它。对此,我们进行了集中率调查。

由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礼仪缺失现象在行为举止方面尤为突出。

这种礼仪缺失集中在行为举止方面是有一定原因的,一个人的外在仪态表现基本都是通过行为举止来实现的,因而,礼仪的缺失在行为举止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可以理解的。

2、缺失原因分析

要想探讨、改善礼仪缺失现象,便要清楚地知道礼仪缺失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我们先看一下调查结果:

在多数人看来,社会风气的影响是礼仪缺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同时,我们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了解到,对于礼仪的培训、教育机构是没有相关搜索结果的,在诸多的分类中,并没有相关礼仪的统计和信息,政治、经济相关内容却占据了大部分!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身可以归结为教育一类,由此,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礼仪缺失现象的最重要问题便是教育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更多的认为是教育影响了礼仪的缺失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人们对礼仪的了解来源: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两个重要的阶段,因为人们三观的形成及知识获取的时期基本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而在学校和家庭中就免不了面对教育的问题,有人也将家庭视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教育中对礼仪问题的缺失是社会中造成礼仪缺失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教育问题之外,社会风气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以我们个人的改变和国家态度的改变为前提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我们短时间内不能改变这种风气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来解决问题。

另外,个人的觉悟问题也是造成礼仪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下是调查结果:人们对自身礼仪情况的认知:

对他人礼仪情况的认知: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身评价在良好及以上的百分比是74.4%,对身边人的礼仪水平评价在良好及以上的百分比是57.59%。对比这两个数值,人们对于自身的礼仪水平评价是高于对身边的他人的评价的,那么,如果将身边的他人换成全国范围内的他人呢?结合我们之前列出的人们对当代中国礼仪素质水平的大体认知情况的调查,人们认为我国礼仪素质水平在中上及高水平的人数仅占9.77%,而9.77%与74.4%的差距又是远远地高于57.59%和74.4%的差距的。也就是说,如果以一个人作为一个圆的圆心,那么离圆心越近,人们就认为礼仪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我们将人们这种对于礼仪水平的评价心态称之为“离心心态”,这种心态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人们自身的觉悟并不真切,对于礼仪的评价也是存在盲目的。由此,个人的觉悟不高也是导致当今社会礼仪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我国当今礼仪缺失现象的原因主要变现在三方面:一是教育的缺失;二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大环境下对礼仪的表面重视;三是个人的觉悟不够高。

3、如何面对礼仪缺失

前面说到,不同国家的礼仪教育都与本国的文化相联系,虽然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底蕴在大国政治和资本经济的入主之下渐消渐淡,但是我们仍旧脱离不了本源文化的影响,因而,若想在在当今社会重提礼仪教育便不能舍弃过去。同时,礼仪的全面缺失要求礼仪教育要做到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做到三位一体,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一)家庭

纵观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启蒙教育至关重要,对当今社会也有着极大地启示意义。启蒙,即开启蒙昧以明事理,要求我们紧抓家庭的启蒙教育。

家庭层面,我们可以恢复一些传统的礼仪文化,让人从小就生活在礼仪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是最好的礼仪教育。恢复传统的礼仪文化。一方面是从精神层面,每一个家庭从小对孩子进行“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教育,让孩子从小重人伦、讲孝道。这种精神层面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及不断地教导。另一方面是具体行为方面,我们可以恢复一些传统的家族礼仪,这些家族礼仪大到传统的家族仪式(如冠礼、祭礼等),小到日常的传统礼仪守则(如见面礼、问候语等),都可以在筛选改良后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具体的礼仪行为,进一步形成我们的礼仪文化。

(二)学校

无论是英美的绅士教育还是日韩的伦理教育,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在当今中国,礼仪教育却在学校教育中踪迹难寻,故而需要学校礼仪教育的回归。

(1)建立一个完整的学校礼仪教育体制。

从幼教、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要设立礼仪必修课,教学内容可以从日常具体的礼仪行为一步步扩展至深层次的礼仪理论教育,使学生可以从小受到系统的礼仪教育。

同时,我们就该如何弘扬礼仪文化进行了调查:

由此可见,多数人对设置礼仪必修课是表示认可的。

(2)在学校的礼仪教育要重实践。

各阶段的学校都可以通过设立礼仪室、举办礼仪教育活动、制定校规等让学生学习、实践礼仪(传统的和现代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礼仪的认识,能够做到传统礼仪与现代商务礼仪的结合,礼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达到个人较高的礼仪修养和社会良好的礼仪风气。

(3)提高教师礼仪素质,从教师角度加强礼仪重视。

我们对教师礼仪状况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可见,老师对于礼仪的要求并不严格,那么又怎么来要求学生呢?从教师的角度来入手也是有可行性的。

(三)社会

要从社会方面来解决礼仪缺失现象,就必须大力弘扬礼仪文化,前文中对如何弘扬礼仪文化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礼仪文化的弘扬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我们这里不再赘述教育,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何应对礼仪缺失现象。

(1)国家应重视礼仪,积极发展礼仪教育。

(2)大力宣传礼仪文化,充分利用国家的社会职能,与媒体做好协调。

(3)颁布相关礼仪指导规范,必要时可尝试将礼仪与法律相结合,以法促礼。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再冠以“礼仪之邦”的荣誉屹立于世界。

[参考文献]

[1]白燕论美国实用主义的社会礼仪文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55-59.

[2]林瑶东西方国家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借鉴[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115-118.

[3]刘云略谈日本的礼仪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10(2):123-125.

[4]牟兰家庭、学校、社会――礼仪教育不可缺少的三维空间[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3-78.

[5]肖光华洛克的礼仪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2-20.

[6]俞亚芹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1):46-48.

[7]赵思源、万莉、卓艳辉、王双亚、张仁静、张秀梅、张孔雪、王道好唐朝的学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