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第1篇

【关键词】门诊采血室;服务举措

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门诊采血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从2011年开始结合门诊采血特点主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改革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采血室服务质量。

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

1.1实行弹性排班,科学配备人力,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针对采血室上午高峰时段采血人力不足的情况改变以往单一的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将护士人力主要集中在上午采血高峰时段,同时配备应急备班,随叫随到,使患者由以往高峰时段等候时间最长达7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实行提前1小时上班、中午双连班,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采血要求分时段采血,有效分流患者。下午采血病人较少,减少采血人员,增加检验报告发放人员,保证患者即来即取检验报告,及时完成就诊。

1.2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采血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门诊采血室与信息中心合作,将门诊就诊“HIS”系统与检验“LIS”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引入条码技术,保证了检验标本标识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1]。配置检验报告自助打印设备,与人工发放相结合方便患者领取检验报告单。开通电脑查询服务,方便患者进行检验采血费用及结果查询。应用电子呼叫系统,实行患者自助取号后在候诊厅就座等候依次叫号采血,有效改善了采血室的工作秩序。

1.3提供便民服务,不断改善采血环境和服务流程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每天门诊采血患者达500人次左右,为给患者提供良好的采血环境,我们对采血室进行了重新装修,扩展了候诊空间,增设候诊椅,免费提供开水和一次性口杯,配备糖果防止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设立急诊采血窗口,24小时提供采血服务;在儿科门诊设立儿童采血室,按儿童的喜好布置,对每位采血儿童发放贴画以示鼓励。制作特殊采血项目提示卡,有效避免了因患者未按要求准备而致重复采血的发生;我院就诊的少数民族患者较多,采血护士实行民汉搭配,并对汉族护士进行常用维语学习,所有标识采用双语,以方便与少数民族患者进行沟通。

1.4提升采血护士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1.4.1转变服务理念,提升采血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和人文素养采血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和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门诊采血室采取授课和聘请礼仪教师现场指导的形式对护士进行现代服务理念和服务礼仪的培训,使采血环节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更具人文关怀。

1.4.2加强采血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护士的采血水平以往门诊采血室满意度调查病人对护士最不满意的是采血技术。因此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力求一针见血成为采血室技术培训的目标。开展采血技术练兵,熟练掌握穿刺技巧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穿刺成功对病人的配合表示谢意;穿刺不成功时,应主动致歉。安排采血室护士到儿科进行小儿穿刺技术专项培训,使护士的儿童采血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1.5建立门诊采血室应急预案和抢救流程采血病人来自门诊各个科室,病种杂、病情不同,加之采血病人多为空腹,易出现病情突发变化,如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不良后果,因此门诊采血室安排护士到急诊科轮转,提升护士的应急救治能力。邀请医院急诊急救专家讲授最新急诊急救知识,建立门诊采血室专科应急预案和抢救流程,进行突发病情变化现场演练,定期对采血护士应急救治能力进行考核。

1.6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服务内涵开展健康教育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门诊采血室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建立了符合采血服务流程的健康教育内容。采用集体宣教和一对一宣教相结合的方式告知病人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让病人能够积极正确配合完成采血。在等候大厅通过电视循环播放医院及采血室制作的双语电视宣教片,使患者在等候采血的同时对门诊就诊及采血流程和注意事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7注重护患、医患沟通当前8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与患者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引起。这部分纠纷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而一旦发生带来的不良后果却是不可预料的[2]。注重门诊采血室护士说话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培养,便“被询问”为主动与患者沟通,有效避免了病人对护理服务过程中一些小问题而产生的“激惹现象”。在执行采血医嘱时对问题医嘱运用“医护沟通卡”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有效规避差错事故的发生。

1.8实施绩效改革,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按照“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公平绩效分配,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采血室摒弃过去吃大锅饭的绩效管理模式,制定了门诊采血室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充分体现护士的工作量、工作风险、护理质量、满意度等,并与晋升评优挂钩,使过去工作拖拉、效能低下的现象大为改观。此种绩效考核体现了公平原则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使护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保持相当的积极性。[3]采血室的绩效改革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每一个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为优化采血室服务流程献计献策。

2效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后患者对采血护士的平均满意度由2010年95%上升至2011年98%,2012年上半年为98.6%。门诊留言本及医院纪检办满意度调查时患者多次对采血护士提出表扬。

3体会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以“病人满意”为第一目标和最终目标,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理念[4],与门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相吻合。门诊采血室借医院开展和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动引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变革和优化服务流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使采血室的工作流程更加便捷,环境更加温馨,服务更加人性化,采血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体现了护士的工作价值感,提升了护士的工作热情,积极专研采血业务和技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形成良性循环,促使采血室服务质量的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李春燕,杨磊.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段护理质量控制.中国护理管理,2011,2(11):10-13.

[2]黄霜霞.对门诊输液室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广西医学,2005,27(4):519-521.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门诊采血;护患纠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门诊采血室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因具有病人流量大、随即性强,疾病种类广泛,病种复杂等特点,致使成为及易发生医疗纠纷、病人投诉的场所。同时采血室工作质量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精神面貌,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和医院的声誉,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提高门诊抽血室工作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院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法律维权意识、自我保护也越来越强。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医疗纠纷增多,其中护患纠纷呈上升的趋势护理纠纷也在逐渐上升。医院门诊抽血室是患者涉及面广流动量大、诊疗人群密集较高的场所。护患沟通不良是患者不满意等医疗纠纷发生的直接相关因素,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为了解病人投诉的原因和探讨其防范对策,减少护理投诉的发生,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发生的门诊采血室病人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日均门诊采血量750人次左右,我院门诊采血室2010年1月-2011年12月受理的有文字记载的有关门诊护理投诉26例,均填写医疗投诉登记表,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住址)、投诉发生情况(投诉发生环节、投诉发生原因、服务提供者情况)等。所有投诉均经调查核实,其中投诉事实完全属实3例,部分属实23例;按其原因不同分为:护患沟通不当14例,占54%;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2例,占7.5%;业务技术欠熟练3例,占12%;候诊时间长及秩序欠好5例,占19%;其他原因有2例(病人及家属方面2例),占7.5%。

2 纠纷原因分析

2.1 服务因素 我院门诊采血室患者绝大多数是空腹抽血、上班族、学生等,心情迫切,经常有不排队就想先抽血的患者,这时极易引起排队抽血患者的不满,同时采血室护士因采血工作量大、解释不到位,说话口气简短过硬也极易引发纠纷。

2.2 计价收费人员业务不熟悉 患者在抽血前未去收费处缴纳费用或收费员漏收有关费用,当排队抽血时护士告知患者需要补交费用时,患者产生不满甚至质问,而引发纠纷。

2.3 技术水平不高 部分新护士技术不成熟,专业技能欠熟练,操作失败,尤其在为小孩患者抽血时,护士如不能确保一针见血,患儿家长会极其不满,引发纠纷。

2.4 护患沟通不良 采血结束后,护士未能交代清楚取报告的时间及地点,或因语言沟通障碍,患者未能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拿不到化验单时,如果不做好解释工作,易引发纠纷。

2.5 健康教育不到位 医院人流量较大,排队等候检查的情况较多,患者来院就诊时难免心情较为焦躁,再加上有时因护士健康教育不到位,未能正确指导患者按压采血部位,经常出现患者按压方法不正确或按压时间不够,采血部位出现血肿、淤青等不良现象。

3 防范措施

3.1 叫号系统的应用 我院门诊部于2010年投入并使用“抽血排队叫号系统”,患者取号后可安心等候系统呼叫,解决了多年抽血高峰期患者站立排长队及插队的难题,同时还开放了绿色通道,为急、危重、老年人及孕妇提供优先采血窗口以往患者抽血常要忍饥排队等候,特别是年老体弱者站立时间过长,易发生不适及心理焦急,容易导致患者插队等纠纷,该系统的应用优化了工作流程,营造了和谐有序、人性化的就医环境,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医院形象。

3.2 更新服务观念,提供主动服务 加强护士思想修养,提高文化素质,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实施弹性排班,安排两名护士提前一小时上岗,方便了上班族及学生请假抽血的难题,同时也缩短了患者上午等候采血的时间。

3.3 在采血室开设了收费窗口 对于未缴费或漏缴费的患者不愿再去排队缴费提供了方便,若抽血患者排队等候得较多,护士可先行给患者抽血,然后再让其去补交费用,这样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安排定期给收费人员进行有关采血化验收费的培训工作。

3.4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采血室工作的护士相对年资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专业技术较硬,新调入的护士,先在儿科培训2个月后上岗。在为患儿抽血时,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技术过硬,在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再给予穿刺,没有把握时请经验丰富的护士耐心细致地确认好血管后再进行穿刺,穿刺后给予有效按压,使患儿家长觉得我们很重视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语言安慰,转移其注意力。这样让患儿及家长首先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可避免因抽血不成功而引发纠纷。

3.5 为患者领取报告单提供方便 在各个采血点及门诊大厅安放了自助报告打印机,方便患者领取化验报告单。同时在扣费单上注明取报告时间及地点,不能如期取到验血报告而来抽血室询问时,护士一定要热情接待、态度诚恳的帮助患者查询化验单。查询后如化验报告确实尚未发出,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并主动告知患者可以电话告知或邮寄化验结果。免除患者再次来院奔波的麻烦,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决问题,取得患者的理解,从而避免纠纷的发生。

3.6 做好健康教育 护士在采集标本后,正确指导患者按压采血部位,同时在每个采血窗口放置醒目标志“抽血后请持续按压5-10分钟及正确按压图示等。及时提醒抽血患者,帮助抽血室护士尽好告知义务,避免纠纷发生。

4 小 结

随着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医疗行业要求的增高,门诊抽血室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门诊抽血室环节多、人员杂、工作节奏快,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要求高。要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要改善医院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提高相互配合,优化工作流程,改善环境,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供温馨舒适、安全优质的服务。投诉是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方式,医务人员应当正确认识,护患纠纷后不应回避,要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经过,仔细听患者及家属的申诉,核实情况,公道处理。属于护士技术问题、责任心不强要敢于承担责任,属于服务态度差、服务不周到的要向患者当面表示歉意,并及时纠正。门诊采血室护士要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注重护理质量,实施健康教育。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有效地防范护理纠纷,无护理纠纷投诉,使患者满意,才能更好地塑造医院窗口形象,提高门诊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声誉。

参考文献

[1] 杨大干,郭希超,徐根云,等.叫号排队系统在检验抽血中的应用.《中国医疗器械杂志》[J].2008,32(2):139.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无应激试验; 电子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宫内有缺氧、酸中毒的征象,会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后遗症,时刻威胁胎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胎儿窘迫会经常在妊娠后期以及临产中出现,窘迫时间越长,其产生的后果就会越严重,它往往是发生新生儿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及早做出诊断,及时发现异常,都会利于改善新生儿预后。本研究经过对本院120例单胎头位的孕妇进行无应激试验(NST)和电子胎心监护的监测,运用灵敏度和特异性、胎儿窘迫率、羊水Ⅱ~Ⅲ度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等信息指标,来探讨这两种监护手段为临床应用所带来的诊断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单胎头位胎心异常的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42岁,平均(28.67±4.62)岁;孕龄37~42周,平均(39.11±1.67)周;产妇的平均产次为(1.31±0.17)次。所有孕妇在年龄、孕龄以及产次方面并无太大差异。

1.2 方法

1.2.1 产前NST检查 为孕妇营造一个安静的监测环境,不给产妇、胎盘、子宫以及胎儿任何负荷,排空膀胱后,使其心情放松。产妇自主选取一个舒适,取左侧卧位或是仰卧位,采用国产FC1400型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20~40 min。告知孕妇根据胎动进行手动按钮来记数,或是利用仪器自动显示胎动情况。之后根据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将120例胎心异常的孕妇分为有无胎儿窘迫的阳性和阴性。

1.2.2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监测 依旧为孕妇营造一个安静环境,不给予任何压力与负荷,排空膀胱,取舒适的左侧卧位或仰卧位,开始监测后,判断孕妇腹壁最为响亮的胎心音位置并将胎心探头放于此处。连续监测20 min,判断胎儿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监测时间。胎心监护会出现两条线,其中一条表示子宫收缩压力,另一条呈带状的曲线为胎心率的基线。监护仪将自动记录宫缩曲线及胎心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根据监测结果的判断标准分为阳性和阴性。

1.2.3 产前NST与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联合试验监测 对于产前NST异常的孕妇,给予舒适(左侧卧位或仰卧位)和吸氧30 min左右,转为正常者(可能是胎儿脐带或局部肢体受压而引起的异常)除外,而依旧异常的孕妇将会根据医生要求持续进行电子胎心监护。若出现胎心率、胎动异常,羊水Ⅱ~Ⅲ度粪染等情况,根据评估标准判定为阳性和阴性。

1.2.4 预后评估 根据胎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判定标准作出预后评估。

1.3 判定评估标准

1.3.1 NST检查 若监测20 min后发现胎动次数至少为3次以上,并且胎动时伴随胎心率的加速超过15次持续15 s以上,称为NST有反应型;而胎动与胎心率的加速少于上述指标或者是无加速情况,则为NST无反应型[1]。经过检查如果是有反应型,说明胎儿近期不会出现因胎盘功能减退而导致胎儿死亡的情况,1周后可以进行复查,但也不能立刻排除有高危妊娠的假反应型存在的可能性;而无反应型提示胎儿有可能宫内窒息,但要注意排除胎儿睡眠及孕妇使用镇静剂等情况。

1.3.2 胎儿窘迫 羊水Ⅱ~Ⅲ度粪染;NST为无反应型;胎动过于频繁或胎动减少,胎心率异常(若低于120次/min或超过160次/min)者均应怀疑是否存在胎儿窘迫情况的发生。120例胎心异常的孕妇,根据判断标准分为胎儿窘迫组和胎儿正常组,进行新生儿预后评估。

1.3.3 胎心监护 根据改良后的Fischer评估标准可以大致分为正常胎心监护和异常胎心监护,他们的评分分值分别为8~10分和≤7分,若再细化一下即为阴性为8~10分,阳性和可疑阳性评估分值依次为1~4分和5~7分[2]。

1.3.4 新生儿窒息 出生后1~5 min,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包括肌张力、脉搏、皱眉动作、肤色及呼吸)进行判定,若新生儿出生后评分为8~10分,则为正常新生儿;若评分为4~7分,则为轻度窒息;若分值在0~3分,则为重度窒息。

1.3.5 羊水污染 羊水Ⅰ度污染呈现出的颜色为浅绿色,羊水偏浑浊、稀薄;羊水Ⅱ度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颜色呈黄绿色或深绿色,有胎粪、胎膜、胎儿皮脂等中度的污染情况;羊水Ⅲ度污染呈褐绿色或棕黄色,性质稠厚,为紧急情况,需提前做好抢救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产前NST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诊断情况比较 产前NST对胎儿窘迫诊断的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69.4%;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诊断的灵敏度为76.0%、特异性为85.0%,电子胎心监护监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N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NST与电子胎心监护联合诊断 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7.0%、特异性为90.0%,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预后评估情况比较 胎儿窘迫组胎儿窘迫率、羊水Ⅱ~Ⅲ度粪染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胎儿正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胎儿窘迫已是临床产科常见的一种综合症状,多出现在孕晚期及分娩期的多个产程当中[3-4]。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胎盘功能障碍、羊水过少、脐带异常、子宫血管硬化狭窄以及胎儿自身生长异常等原因,均有可能引起胎儿急性或慢性的缺氧,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发生胎死腹中、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等状况[5]。一般情况下,对于宫内短时间的缺氧胎儿是有一定能力来进行代偿的。在发生胎儿缺血缺氧时,会引发全身血流的重新分配,主要是分配在胎儿的心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如果持续的缺氧会使得无氧糖酵解增加,致使乳酸集聚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进行性损害心、脑等重要脏器。若不及时干预,则会有可能造成严重或永久性破坏。在日常监护过程中,诸多因素导致的胎儿窘迫往往会以异常的监护图形表现出来,而胎心率是由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当胎儿收到胎动、腹部触诊、宫缩等外部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胎儿的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兴奋,进而出现了动态的胎心率。而NST就是以观察连续动态变化的胎心率进行评判诊断胎儿在宫内的健康状况的。迄今为止,NST被公认为是“没有禁忌证的试验”。另外,电子胎心监护自70年代初便在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它具备瞬间且连续的分辨胎心变化的能力,大大降低了胎儿病死率,使之变为0.5‰。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最简单的监测表现是依据于胎动与胎心率的改变情况,它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之一[6]。运用监护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孕期问题,对其作出诊断。胎儿窘迫组胎儿窘迫率、羊水Ⅱ~Ⅲ度粪染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胎儿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证明:(1)产前NST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这两种监测方法均不会使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增加。(2)NST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或潜在危险因素以及提高新生儿预后起到了关键作用。(3)在诊断过程中,电子胎心监护较NST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偏高,而假阳和假阳性率偏低,更能较及时的发现问题的存在,改善局面。所以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作为一种经济简便无损伤的监测手段,可以为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重要依据[8]。(4)NST与电子胎心监护联合试验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比使用单一监测手段偏高,为临床提供了更为高效准确的诊断依据与指标,保障了医疗体系的有力进行。

然而,尽管现在临床广泛应用胎心监护,但有时胎心率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是胎儿缺氧引起的有低氧血症,往往会存在一些造成假阳性的原因,需要结合羊水粪染、血气分析等监测手段进一步确诊是否存在窘迫的危险。胎儿早期缺氧时,由于胎盘的代偿作用,NST并不能明显的体现出胎心的变化情况。而电子胎心监护在预测胎儿发育不良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若出现在20 min内仅有1次或1次以上伴有胎心率加速的胎动、基线变异减弱、胎心率极限水平异常、存在自发性变异减速、小于15次/min的胎心加速幅度和不足15 s的持续时间,均为NST可疑型,建议重复NST次数或者延长监测时间并排除胎儿的睡眠及孕妇镇静剂使用情况等,适当利用转换等方法刺激胎儿,NST与OCT联合试验以及脐动脉血流S/D比值测定,取长补短,减少不必要的产科干预,利用更深化更严谨的监测诊断方法来确诊[9-12]。

有研究显示,临产新生儿窒息诊断过程中,应用电子监护的确诊率为5.0%,胎心听诊率为13.0%,但正确胎心监护的应用会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和新生儿的窒息率[13]。所以,为了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胎儿窘迫的监测,同时兼顾提高工作效率与确诊率,医护人员在平常的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胎心监护的辨别能力,爱护且正确合理使用监护仪,更高效的获取宫内胎儿的健康状况,警惕漏诊[14]。除此之外,对于产程进展情况、孕妇骨盆条件等做综合分析,结合临床症状,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产妇自妊娠第36周起,也应积极配合医生,每周常规进行NST和电子胎心监护进行监测,保障胎儿及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15]。

总之,胎心监护和无应激试验为筛选胎儿宫内缺氧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方法,能更好、更快、更积极地处理发生胎儿窘迫的孕妇,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措施,维护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肖赣芝,叶萍,戴晓莲.宫内复苏术治疗胎儿窘迫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7):74-75.

[2]程志厚,宋树良.胎心电子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76.

[3]徐娟.母血雌三醇、胎心电子监护及超声脐动脉血流S/D比值检查对胎儿窘迫诊断价值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邓{敏,张维平,林{,等.连续胎心监护在顺产产妇各个产程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14):2136-2138.

[5]顾迎春,何菊仙.胎儿窘迫167例临床治疗及分析[J].河北医学,2012,20(10):1455-1456.

[6]范立惠.电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78-179.

[7] Caughey A B,Cahill A G,Jeanne-Marie G,et al.Safe prevention of the primary cesarean delivery[J].Am J Obstet Gynecol,2014,69(3):179-193.

[8]高清.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2(10):259-260.

[9]王彩霞,吕向红,陈楠.胎心监护联合S/D测定预测高危妊娠新生儿结局的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92-93.

[10]王子莲,陈海天.重新认识和正确评价胎儿电子监护[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1):65-68.

[11]严巧峰,程小桃.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33-135.

[12]王爱桃,黎阳,乐燕,等.胎心监护联合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S/D值评估新生儿预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6-47.

[13]巫寒梅.电子胎心监护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8-9.

[14]程玉敏.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98-99.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第4篇

我科2008年1月-2011年9月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15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5例患儿中,男10例,女5例,最小年龄32天,最大年龄5个月,入院前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所有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穿刺点的出血,而且出现的程度不同。其中颅内出血有5例,有1例患儿股静脉穿刺点出血时间长形成较大血肿。经积极抢救与护理,治愈1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

观察与护理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不仅病死率高,且后遗症严重,故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一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诊断

1 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的变化。本组患儿置于抢救室,立即吸氧以减轻脑组织缺氧而造成脑细胞水肿,给低流量1-2升/分。在用氧过程中,注意观察氧装置是否通畅与漏气,插入鼻导管动作轻柔,防止损伤鼻粘膜。观察患儿缺氧有无改善。此外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部置一软枕,以抬高头部,并头侧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流出,必要时给予吸痰,吸痰动作要轻,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

2 严密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前囟门饱满度,瞳孔大小,肢体活动及反射情况。有无烦躁,脑性尖叫,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临床出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或是眼脸抖动,四肢肌张力增高等症状时,应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搬动患儿,以免颅内出血加重,应及时有效的使用镇静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在使用安定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使用过量可造成呼吸中枢抑制,严密观察患儿呼吸幅度与次数。颅内出血的患儿,喂奶时切忌抱起,无吸吮者可用滴管,适当延长喂奶时间,在操作或治疗时应注意动作轻,尽量减少刺激反复惊厥或有颅内高压者,给予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交替使用,快速静滴脱水剂,并控制补液量。

3 密切观察有无血便、血尿、皮肤黏膜出血点及末梢循环等情况。尤其是穿刺点出血情况。由于病情危重,由业务技术熟练,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士护理。本组病例中有1例股静脉穿刺后出血不止,长达1小时,经用无菌纱布局部压迫,静脉补充大剂量维生素k,输新鲜血等后止。为了避免穿刺点出血不止,我认为已明确诊断此病,应先补充维生素k,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股静脉穿刺。在股静脉穿刺时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穿刺,在进针中不要多方向移动针头,尽量一针见血。穿刺点压迫时间5-10分钟,个别病例压迫时间可更长。压迫止血时应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有无发绀。

4 严密观察诊断不明患儿,本组病例有3例入院时精神差,面色苍白,在门诊查血像的穿刺点出血不止。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不仅明确诊断,又赢得了治疗时间。由于引起本组病例发病原因可知,对1-5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特别是感冒、发热使用过抗生素而出现的精神差,面色苍白或烦躁,哭闹,呕吐者应考虑为本组病例。本组病例中有大部分婴儿母亲在饮食中禁食新鲜蔬菜。由于婴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兴奋性低,发病初期不易被家属重视,有的甚至出现嗜睡、昏迷、拒奶才急诊入院,这些患儿预后差死亡率高。对这些患儿在护理上应严密观察其神志变化,呕吐的性质,瞳孔的变化。特别有一点特殊表现为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和贫血,本组病例都有此特征。

5 经常巡视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患儿主要采取用头皮静脉输液,应用止血药、脱水剂,还要输血,调节电解质平衡,供给能量。要准确掌握剂量及输液量,对抽搐患儿应严密观察输液针头是否脱落、外渗,特别是使用甘露醇时应防止外渗,引起局部坏死。

6 对本组患儿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防止发生红臀及鹅口疮。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第5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异常升高而引起以患儿皮肤、巩膜及粘膜黄疸等为特征的疾病[1]。严重患儿还可引起核黄疸,从而导致患儿留有后遗症或死亡。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3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了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其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生产及住院治疗的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的13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男78例,女58例,出生时体重:2208g~4569g,平均体重为3206.5g,就诊时日龄为23~137h;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就诊日龄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第5d,患儿全身发黄症状消失,吃奶、睡觉均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小于119.7μmmol/L。有效:治疗后第5d,患儿全身发黄症状大部分消退,患儿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在119.7~171.0μmmol/L之间。无效:治疗后第5d,患儿全身发黄症状无变化,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5天后,对照组患儿显效率48.48%,有效率28.79%无效率22.73%,总有效率77.27%;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78.79%,有效率16.67%,无效率4.55%,总有效率95.2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分析

干预4天后,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结果(μmmol/L)

2.3 两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及体重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患儿胎便转黄时间及体重比较结果

3 护理干预方法

3.1 常规护理

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并嘱产妇对患儿进行按需哺乳;同时,指导产妇合理饮食。

3.2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3.2.1 快速断脐

新生儿出生后,如不将脐切断,脐血可通过脐进入新生儿体内,从而使体内红细胞增多,易并发高胆红素症[2]。因而,新生儿娩出后应快速将脐断开,以避免脐血进入体内。

3.2.2 早期游泳

选择专业的护士训练患儿游泳,1次/d,游泳10~20min/次。保持水温、室内温度适宜;游泳可促进患儿肠胃蠕动,加速患儿排便,从而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3]。

3.2.3 新生儿抚触

由专门护理人员定时对患儿进行抚触,2次/d,10~15min/次[4]。抚触可刺激患儿背部体表神经,从而使脊髓排便中枢兴奋,促进胎便的排出。

3.2.4 口服葡萄糖

新生儿娩出后2h给予50ml 10%葡萄糖高渗液,3次喂完,之后按需母乳喂养[5]。10%葡萄糖高渗液可在新生儿肠道菌群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刺激肠蠕动,加快胎便排出。

4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