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文第1篇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将信息技术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引导下,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与高科技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能够充分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的教学模式,以计算机高科技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现阶段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给予学生直观历史现象感受的缺点,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对历史现象进行直观的观察,替代了以往干枯的理论讲述。以往的单纯讲解理论的高中历史教学,其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历史相关知识,让学生逐渐对高中历史失去兴趣。与此同时,因为现在的历史教学减负的问题,使得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有所删减,学生了解高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增加了难度,给教师的相关教学、学生的理解学习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运用电视或者电影录像等手段,将高中历史课程中需要讲解的历史现象进行再现,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直观的对历史现象的了解下对高中历史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高中历史知识。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也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的各种难点能够得到有效的突破。一般历史现象的学习中,这种历史事件的内容和存在的意义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所在,而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归类好的历史事件要点进行展示,也就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将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这些相关的知识信息产生直观的图片记忆,使得学生文秘站:能够对这些相关的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然后在多媒体展示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要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这对于加深学生相关知识的记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相关历史场景进行模拟。比如,高中历史课程中康有为与顽固派之间的论战,可以让学生以实际论战的形式模拟历史上的情景,加上多媒体的背景设置,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相关的场景中,对于将来的相关知识的记忆也会深入很多。在课堂教学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整理相关的资料,比如相关的声像、图片、影像,加深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知识的记忆。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有很多,本文阐述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如何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高中历史教学课程中的课堂信息容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陶冶学生的历史情操,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知识理解和相关的道德修养,优化高中的历史教学。

首先,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和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知识的理解规律进行深入的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来设置出让学生感觉到悦耳舒心的情景,激发学生对于高中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将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提高。比如在讲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下早期的诸如地道战或者地雷战相关的影视资料,引起学生对于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兴趣,再加上巧妙地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活跃课堂的气氛,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参与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当中。

其次,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高中历史课程的考试内容也变得灵活多变,这样的情况使得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必须得到一定的改革,才能够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正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使得高中历史的教学课程得到了全面的改革。高中历史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更多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多有用的材料,让学生能够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带着问题来进行思考,让学生对于相关的高中历史事件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不同学生的意见都展现在所有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经验。

再次,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对于加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信息含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的手段得到变化,从而使得高中历史教师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散,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的时候能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使得学生头脑中的高中历史知识形成一个体系,有一个具体的高中历史知识框架,对于学生将来的高中历史知识学习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最后,在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也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引进高中历史课堂,让多媒体的独有的声像效果和强烈的感染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和历史事件最接近的场景,再现历史中曾经的场面,增强情景的真实感,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相关的高中历史知识,在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对于加强学生相关的高中历史知识是十分有利的。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文第2篇

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打破,促使教师更迫切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手段的贫乏,长久下去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都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学手段的直接把握者,教师应该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利用网络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二、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益处

1.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

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主导是学生,课堂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渗透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样重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学习目标,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搜索历史资料,获得问题的答案,独立地完成学习目标。

2.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历史学科可以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的教育,但是这些道德教育不但需要恰当的语言准确表达才能产生效果,而且也需要更适合的教育手段。因此,我对学生的引导是这样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以文字、声音、图画、动画等为载体而创设的极具画面感、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课堂环境下感受历史长河中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而不是将历史知识和道德教育生硬地空洞地联系起来。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1.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比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储备、信息技术水平等,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机械教条,而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应用。

2.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在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时,注意明确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在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制作简单的课件,而不是沉溺于网络。

3.教师应该注重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运用 历史教学 益处

【中图分类号】G63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27-02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通过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潜能的终极目的。想要把教与学这两个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信息技术的有机应用无疑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总的来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历史课教学担负着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大任务。在教育转轨的形势下人们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把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工具,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学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方面的优势,建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追求的目标。

首先,应用信息技术轻松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教学方法和媒质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视听并用,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学习。

其次,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更有利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优良道德情操的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仍然深刻的记得在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视频和图片资料时,那些捏紧拳头愤怒的热血学生,他们虽处和平时代仍不忘国耻。因此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就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教育渠道,强化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第三,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进行教育创新,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网络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创设“情境”、促成“协作”、提供“会话”的平台和引导“意义建构”。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通过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这是一种开放交互式的学习模式。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课文的课件制作,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常用、功能较强的搜索网站。通过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培养学生从互联网上独立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机地融合,逐步实现学技术、用技术。这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在教学设备和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是最关键的。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上,应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跟上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不再是仅供选择的和非必要的,你必须发展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我们要尽可能熟练地、广泛地运用新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文第4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

初中历史教学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思维灵活性。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更趋向于灌输学生历史知识,以应对考试为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只单纯记住了历史知识,而对历史的思考严重欠缺。信息技术的强大可以使初中历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使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突出,因此,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有其必要性和优越性。

1.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如果学生还是单纯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老师要通过历史课堂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并学会正确处理信息,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老师收集历史材料,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在接触现代信息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优化历史课堂。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协助老师的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如运用网络查找和搜集资料,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有效性。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声音、动画等多种效果,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效率。由此可见,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我们的教学。

2.运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显示了它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融合初中历史知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随机调整,安排教学内容,整合历史知识,强化师生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效果于一身,能给学生创造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提高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功能,成功的历史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拼搏精神,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历史场景,协助老师顺利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因此,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的优越性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老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老师要学会收集和选择信息,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方式要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视野,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优势,否则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不但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会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学科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关联不大,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与历史知识相贴和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茫然,从而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则蕴含丰富的历史资源。信息技术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把历史情景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数据等逼真地显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老师要慎重选择,否则会使课堂变得繁重而无趣,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2.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合理科学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开放、活泼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释放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慧。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编演历史剧,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历史人物,把课本中的历史事件“搬到”现实。在活动中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参与演出,主动查找资料,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开阔学生视野

初中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是空洞而广泛的,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枯燥地叙述知识,则不利于学生接受,在大脑中也形不成历史链,记忆效果不佳。因此在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时,老师要适当扩展,方便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丰富学生视野。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扩展的历史知识只靠老师进行讲述,不仅费时费力,也不会取得明显效果,还使课堂更加无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历史背景,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加深了学生记忆。但老师在收集历史资料时,要有所选择,注意详略得当,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不显拖沓、累赘,减轻了学生负担。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2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应用,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给传统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它将使得传统的历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以其丰富、便捷、开放和交互等特点,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最佳组合,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就是指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和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可能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过去性、丰富性、综合性。历史是不能进行试验、重演的,而信息技术却可以将多种样式的历史资料用最为丰富、生动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综合起来,再造历史景象,使历史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把千百年前以至上万年前的中外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距离。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各个感官去接近历史,理解历史,探索历史。历史学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初中生留守学生较多,缺少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厌学情绪浓;与外界的接触少,知识非常狭隘,思维仍然受到具体形象成分的影响,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剖析还是会习惯性地关注表面的直接的关系,难以突破感观经验的限制而达到对现象的本质的了解,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受表面特征和感性经验的左右,对现象本质的理解仍然依赖于感观的经验。而信息技术中各种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能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世界。农村初中学生的这种认知思维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完全能有效的进行整合。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优越性

(一)可以改变历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历史教学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互联网上有许多专门的历史网站,上面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网络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资料,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组织生动的历史教学,这既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增强了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

(二)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形成。多媒体计算机能够提供友好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利。农村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课件的使用,可以显示全屏幕的录像,感情激越,音乐优美动听,画面精美绝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课件充分运用各种信息传媒通道的作用,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受到刺激,调动了各种非智力因素,强化了各种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带来良好的影响。

(三)丰富历史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合理的设计与选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幻灯、投影、黑板等传统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时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四)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综合运用的引入改变了历史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随意、更方便、更直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

三、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基本方式及作用

(一)音像组合,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程序中的课堂教学导入、教学内容展开、教学信息反馈、知识延伸等环节在整合课中依然适用,甚至说是不可或缺,只是表现形式较之以往有所不同罢了。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导入环节多凭借音乐、画面等音频视频进行,课堂小结(教学反馈)通过师生交互或者生生交互的形式来成,教学延伸通过电子信箱、QQ聊天来实现。有效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导入部分应该努力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得看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红军长征》这课时,教师首先展示出一张红军过雪山草地的图片,并播放配乐诗朗诵《七律・长征》,并提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诗中写了红军的哪些英雄事迹?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听后心潮起伏,学习的热情高涨,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本内容的学习中。

(二)静态变动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以战争题材为主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而这类题材往往离不开地图的认知,传统的对地图的教学都是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听起来是索然无味教师讲完以后,学生一片芒然。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地图由静变动,使历史地图活起来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战争双方进攻的动态路线,声形并貌,学生的兴趣倍增,在享受快乐中轻松掌握了知识。

(三)直观演示,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在讲授《红军长征》中,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红军飞夺沪定桥、红军过雪山草地等历史图片,让学生体会长征的艰辛,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四)影像展示,情境再现,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历史不能重演,但信息技术的运用却能让历史重现,现代影视科技的发展,为重现历史史实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视频资料,能使情境再现,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前的电影电视宣传中国抗战时期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史实,而很少宣传正面战场的,在学生的印象中抗日战争就只是共产党的功绩,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观点,在教学《国共合作抗日》一课时,教师选取了电影《血战台尔庄》中军队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的片段进行播放,让学生明白抗战前期正面战场发动几次大的会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能正确全面公正的对待历史现象和问题。

(五)扩大视野,丰富知识。现在所用的历史教材(川教版)按思想主题进行编排,内容比较简单浅湿,与以往的按历史朝代的进程编排完全不同。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但难以让学生系统的了解各朝代的历史史实,有很多朝代的重要内容学生根本无从了解。信息技术的整合则完全改变了这种现象。网络成为学生获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资料,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递交学习成果,利用个人电脑整理、组织、保存资料,形成学习的文字成果。他们可也在课堂教学尚未涉及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某一历史问题,也可也对课堂教学已经结束的问题继续钻研,更可也对书本上没有出现的朝代的知识进行自主选择学习,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又为学生学习构建了一个学习的环境。

四、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制约因素

(一)教师素质的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当前农村初中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信息技术水平整体上比较低,不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手段,很多教师没树立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的新观念,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能向新型角色转变,难以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现在许多教师仍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把先前的“人灌输”变成了“电脑灌输”,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脱离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初衷。

(二)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农村初中经济条件较差,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多数农村初中的计算机配置都是远程教育模式三的配套设备,该设备配置低,数量少,课堂上要三四个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农村初中一般位置偏远,无法使用光纤,多数采用电话线拔号上网,一所学校二三十台计算机只用一个上号帐户,网速太慢。这些滞后的硬件设施也制约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