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美术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知识点整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多媒体;整合

引言: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整合创新方法就是在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该方法指的是改变原来传统的的教学模式,融入进多媒体和美术教学模式,真正内化知识,这个舞台不仅限于讲台,当然也包括课下学生给其他人讲,或者在班级群里通过录制小视频实现知识之间的互通,从而促进学习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研究。特别是从小学到小学,美术的研究难度和知识点的深度将会有个质的跨越,所以通过这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解表达能力在小学时期就至关重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针对该方法如何才能更加有效而展开研究探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解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将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整合的几点原则

1.1目的性选择

关于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整合的内容是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的,以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整合运用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准确的去理解美术的抽象概念。比如:每一次的美术课堂上,老师的课件和课堂备课的那些辅助资料可以通过ppt的方式去呈现,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师进行课堂上的内容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投放,不过是画面呈现或者视觉上的呈现,都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中的语境和用意,帮助学生解决对于美术理解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ppt上设置一些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让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通过分组讨论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沟通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印象,从而很好的提升他们的一个美术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1.2全员全程性

这个概念的运用在于要求全部学生能够参与到整合教学过程当中来,以多媒体为教学的背景,在全员性的积极推动下,让学生可以在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整合的大环境下更好的学习,全程大体包含了:教师的备课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以及学生课后的一个作业布置。现在是数字化教育的时代,如何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是老师当务之急必须掌握的一项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很好的融入进了小学的学习阶段生活里,新时代下的素质教育里,对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有自身的要求和规则需要老师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标准去整理和教学。

1.3和谐性原则

如何将美术教学内容和现代多媒体进行合理的整合,这一点值得所以得教师去认真的挖掘和深思,只有努力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自己熟练自己的课堂教学步骤才能更好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的辅助教学。,学生对于美术问题的专研才会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探索应用能力,才能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美术问题,如何去平衡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值得老师去反复深思。1.4简单性原则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水准是老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利用最简单的多媒体达到最高效的教学效果,比如计算方面,能运用简单的计算器解决则大可不必使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简单性的选择本身就是让教学内容与最简单的多媒体向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整合的模式

2.1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通过多媒体系统的教学设计,进而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不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同样,针对相应的教育方针,各教师要能切实落实好,将方针中的指示精神做好做牢,要懂得制定适应性的教学方案,以强化学生理解和认识为主,在学生能够熟记熟会并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当学生能够具备有效的美术思维,才能促进今后更好的成长和进步,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散美术思维,提高生活能力,真正为学生的未来铺路。只有以探索和思维开发模式的教学培养,才能更好的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其反思,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样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会做题,更多的是让学生会思考,能将所学东西运用到生活上的大小问题解决中。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应自觉收集,组织举办应用问题的实践教学活动。那么建立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才能有效的促进美术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所以对于学生上台讲课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入手。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美术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老师自觉的对于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严明于己,保持自身的精准教学用语;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情况,加上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整合的简单性和目的性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五级的《山壁上的画》课上,由于学生对古代历史的认识比较模糊,不可能拿一幅新石器时代壁画给学生直观的感觉。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分析和理解旧壁画的特点,我选择了多媒体。这个本文通过对老工人生活中的墙壁意象的分析,阐述了老工人在生活中是如何创造墙壁意象的,并通过对老工人生活和现代工人生活的比较,说明了老工人在生活中是如何创造墙壁意象的生活中,老工人为什么要在悬崖上画壁画呢已创建。到这次全班同学对老华山壁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他们都通过表达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和工作的思想品德,表达了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敬仰和钦佩我是再加一个天才关卡:用放大镜把华山墙上的部分图像放大给学生看实物投影仪,让同学们仿佛进入了老华山壁画的场景:一群群强大的猎手围成一圈,一个个惊慌失措的野人围在中间,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狩猎丰收的大场面激起了人们的想象这个循序渐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欣赏的难度。

2.2重视教学过程

对于这些6-12岁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并没有完善,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尚且不足,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特点——模仿能力极强,给小学生的意识记忆里形成良好的、严谨的美术用语记忆,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然后学生再根据老师的教学标准,模仿上课。所以要求老师要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精准的教学用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有一定得规范性,对于美术用语用词精准,意思表达完整,叙事精炼,对理论知识点的用词表述清楚,合乎逻辑,给学生的解题思路上要做到意思明了而精准。达到以下目标: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逻辑意识,便于他们今后做美术题和遇到于美术相关的生活问题时能保持一个严谨的态度和符合逻辑的思维。2.通过学生自主上课讲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辅助他们记忆美术知识。3.积极鼓励学生私下互相讲课学习探讨,帮助他们理清美术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全身心参与进去。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老师努力去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有效合理的运用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学习素质展开学习的拓展;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当主动去求学而不是等着被提供知识。多发现学生的有点,把课堂氛围弄的轻松幽默,学生才会认真的投入进学习的课堂里,感受学习的氛围,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另外,思维导图是个可以被很好利用图形工具,它能有效的建立美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讲课时运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去表达美术的知识点。

2.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美术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美术精准教学实践操作,首先能够为研究该课题的相关课题老师提供有利的参考和分析帮助;其次是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帮助课题老师运用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去教学;最后该课题的研究针对的是全校的学生,起到了研究真实性和公平性。教育应关注每一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并允许学生到达最近的开发区。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最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的意义。理解问题的意义,关键是通绘画作品内容去了解美术语言,绘画不仅存在于美术课堂,特别是在美术这门学科上,所以绘画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时,不能只是纯粹的去思考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说给大家听,只有老师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和真实的学习现状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进行分析和处理,就能整理就能够设计出合理的美术课堂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和一个正确的课堂学习思路,课堂任务的设计应该从简单到难修补的提升,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去学习,去理解,改善他们目前的一个学习现状。做到真正的从善如一。

2.4推动相关的多媒体技术研究,促进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

要想提高现代教育的技术水平,就得提高教学设计的技术水平。在进行科研教学课件的制作中,前提是要设计好相关的课件内容。所以在老师有真正的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之后,我们会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训练他们如何进行课件的撰写和编辑,规范合理的对课件进行撰写,促进学校的课件制作相关小组的老师和设计相关课件内容的老师,能够在教学的理念和观念上,进行统一运作,合力协作,促进撰写出高质量的课件内容。对于学科教师如何合理有效的把多媒体技术融入于,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这已经不单单只是对于教师教育水平素养和一些教学信息素养的整合,更多的是为了改变现如今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正是因为这样的目的,所以我校在每年都会举办关于多媒体技术和课程内容整改的相关的比拼大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老师能够自愿参加和报名,通过评比的方式选出最为合适合理的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研究方法,真正的推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室的课堂上进行大融合和科学的推进。

小学美术知识点整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课堂;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具备一些将来在社会立足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其中,小学美术这门学科极为重要。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课上应该学到的不只是画图,还应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部分实践能力。同时,小学美术课为小学生建立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是为了让小学生在紧张学习后得以放松,并能从美术学习中获取快乐。因此,教师提出了微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小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堂更好地学习小学美术。

一、微课堂概述

微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教学与媒体技术合理结合在一起,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围绕某一知识点开讲,最后通过精简的视频来记录完整的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课程45分钟讲述一个课时不同,微课堂只有5~10分钟,并且只讲述一个知识点。微课堂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自身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利用微课堂进行教学也体现了教师熟练的整合课程的能力和充满个性化的教学风采。

微课堂使用的教学视频围绕课本某一知识点,对其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该知识点。其具体表达方法有操作过程演示视频、知识点集中讲解视频等。当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中时,表达方法可以是画作鉴赏讲解视频、绘画技巧讲解视频和绘画过程演示视频等。因此,制作微课堂教学视频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

二、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的必要性

1.小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也很容易随时间的流逝分散。因此,对于传统课程一节课40分钟来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而微课堂教学视频一般为5~10分钟,能够在学生分散注意力之前讲述完某个知识点,对于帮助小学生接受知识有很大的效果。

2.小学生由于初上小学,没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较差,很难全面地接受较多的知识。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在一个课时内的较长时间里讲述各种知识,并不能全面考虑到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微课堂教学视频具有针对性,一个视频的内容即为一个知识点,内容相对精简,而且学会一个知识点后再举一反三,学生容易接受。

3.当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教学时,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的新奇感,从而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对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起到启迪的作用,让教师对于课堂讲解产生新的想法并有效应用于其中。

4.教师在传统美术课中的教学方式一般为讲解绘画技巧、鉴赏课本插图、绘画过程演示以及绘画作业讲解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乏味,而且很难吸收到感兴趣的知识,失去了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所该起到的作用。而微课堂教学视频则相反,其制作初衷便是为了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它采用了现代化的制作方法,生动地将知识重点浓缩在一段视频中,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微课堂应用准则

1.教师在制作微视频之前,必须确定使用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目的,就是将关于美术课本的知识提取重点,并设计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讲解收录到视频中。在这种要求下,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美术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并对症下药,予以引导,从细微之处入手,从而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2.对于微课堂的教学视频内容,必须联系课本知识将其完整呈现给小学生。因为课本上的知识经过教育家和学者的反复钻研,已经十分科学合理,而网络上相应的教学视频由于着重讲解各知识点,难免不太连贯,因此,教师需要负责将视频合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课堂中。

3.教师自身应当经常更新教学视频,探索更加新颖有效的视频用语教学,并且对于学生经常观看的教学视频应当予以重视,将其作为重点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

四、微课堂应用教学案例

1.示例一:以《剪纸蝴蝶》课程为例。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考虑到这一课程的需要,提前准备好安全的剪纸工具,做好安全措施。准备微课堂使用的教学视频时要考虑视频内容对于小学生操作的可行性,尽量选用安全隐患较低、动手能力较为合适的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蝴蝶图片以及剪纸过程演示,要求小学生在细心观察剪纸过程,然后选取蝴蝶样式,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剪纸。整个动手过程中,教学视频内容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示例二:以《美丽的丝巾》课程为例。通过视频中对丝巾的折叠和浸染,可以充分满足小学生对于课程的新奇感,从而产生兴趣。教师在整个课程要为学生示范如何操作,但不可过度参与,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需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的。通过此次微课堂视频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小学美术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为小学生日后从事设计美术类行业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需要通过微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的应用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对小学美术的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知识点整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理艺学科;教学;审美差异

一、激情与思想:人文学科教学的审美内核

在中小学,人文学科是个笼统的概念,主要包括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等科目。这类学科除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外,往往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陶冶的任务,是中小学美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彰显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阵地。

审美教育从某种角度说也就是情感教育。“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而又充满无穷无尽交易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自我感和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1]情感教育是人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人文学科教学的优势所在。人文学科的教学材料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同时,在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不可避免会受到教学内容的感染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会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等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在很大程度上,人文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的过程。因此,激情的生成与宣泄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文学科教学的审美特色。当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这三者的情感高度一致,形成具有相当冲击力的情感场效应时,就是人文学科教学的美好境界实现之时。

空洞虚假的情感是对情感本身的亵渎。丰厚的情感能力是建立在深刻的思想底蕴基础之上的。人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实质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观照与反思所积淀的知识体系。或者说,在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处处闪耀着古往今来的先贤们的思想光辉,字里行间也总会透出对人类命运的焦虑与奋斗。人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也主要是引导学生为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而努力,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可以说,这是在性质上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迥然不同的地方。作为一种充满思想与个性的人文知识,所期待的是学习者来自内心的疑问和关注。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多元对话”,人文知识才会“从无活力的知识变成有活力的知识,才能从专业的知识变成一般的知识,才能从我们记忆的负担变成滋养我们人类脆弱心灵、生命和人性的‘维他命’”。[2]

与思想性相呼应,人文学科教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强调个人见解。这里不是指一般所说的个人偏见,而是指教学内容本身含有的主观色彩,比如作者观点、思想、情感等;同时也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在理解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时都必然带有的个人观点或感受。这种主观性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应该得到承认甚至加以鼓励。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不同,它不应该追求唯一结果,“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才是人文学科最美的景致。

人文学科教学在知识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特殊的美感──知识教学的螺旋性,这也是其区别于自然学科的又一个显著特点。人文学科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它要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应反复陈述主要的内容因素,在不同层次、各个要点上给学生多次提供训练机会,使知识教学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我们应遵循这一基本特点,不要追求“直线效果”而急于求成;但是,却不能因为有这个特点,就认为人文学科教学可以不追求科学的逻辑的力度。因为,没有逻辑的教学不可能是美的教学。而目前中小学人文学科在逻辑体系的建构上还相当薄弱,我们在阐述“螺旋性”时应更强调其“螺旋漩涡”的形成和链接,更强调“以点带面”的有序反复,更强调“点教学与延伸教学”的设计与操作效果,从而让学生能有效地理解人文思想、感受人文精神、懂得人文关怀,能真正陶醉在人文世界之中。

二、客观与理智:自然学科教学的审美特质

中小学的自然学科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这些学科是构成中小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的摇篮,是引导学生用美的规律去认识自然、探索物质世界奥妙的主要途径。毋庸置疑,自然学科的教学同样具有自身的审美特质。现实中某些数、理、化课堂里人为添加的一些与教学内容不相干的音乐或诗文等表现形式,绝不是自然学科教学本身的美。那种把其他教学的审美因素硬塞进自然学科教学之中的做法是幼稚而肤浅的。

中小学的数、理、化等课程正是揭示宇宙万物基本规律的学科,其中包含的定理或原理等内容都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这种知识所体现的“真”就是科学性的基本含义,也是自然学科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的基准。科学知识本身既是“真”的成果,也是“美”的结晶,它们往往在深层内容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学科反映着客观世界的构成及发展规律,它追求唯一的最准确的可以证明的答案。在自然学科领域容不得半点主观臆断和猜想,也不需要发表个人感受和体会。虽然在某个阶段可以而且应该“异想天开”,但必须出示“证明”后方可真正“入场”。可以说,这种客观性正是自然学科的魅力所在。因此,其审美化教学设计与操作应引导学生学会用事实、用数据说话,感受概念、定理、公式、实验等客观规律所蕴含的逻辑力度和简明形式之美,引导学生在对客观世界的发现中体验迎面而来的神秘感、畏惧感、庄严感、神圣感、崇高感,并为之激情澎湃。

人们之所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是因为他们从中能感受到更大的满足,这种满足并非以实用为出发点,但追求本身却往往能意外获得实用的功效。整个科学史可以证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真正伟大的发现,并不是由实用愿望所推动的,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愿望所推动。“当你领悟到一个出色公式时,你得到同听巴赫的乐曲一样的感情,在这两种感觉之间没有任何区别,除去如下一点:要从数学得到满足比起爱好音乐者的欣赏来,必须受到更多的训练。”[3]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自然学科教学所要求的客观严谨而形成的独特之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让学生体会追求科学规律的艰辛与快乐。

人文学科强调在丰富的情绪基础之上,形成美好的情感和情操。但自然学科则应在意志品质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理智感的培养。“在一种科学、数学和技术气息日益弥漫的文化氛围中,科学素养使公民具有必需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使他们能够紧跟世界发展的形势,大致知道自然和社会的运行情况,批判性地和独立地思考,对事件的不同解释加以辨认和权衡并提出协调方案,敏锐地处理那些有关证据、数字、模型、逻辑推理和不确定的问题。”[4]很明显,能否形成科学素养与理智感的强弱紧密相关。所谓理智是指在自然学科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沉着、不被自己情绪左右的心态,以及正确的认识、理解、思考、决断的能力。理智因素与意志品质直接相关,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是中小学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而目前自然学科的教学还缺乏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生对理智之美的理解和感受;也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自然学科审美化教学设计与操作应抓住契机,在点燃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设置恰当的难度,让学生体会运用智慧战胜困难、沉着机智解决问题、“跳一跳、摘到桃”的更为内在和深刻的美感。

自然学科的知识教学同样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就自然学科知识体系及学习自然学科知识的进程而言,它具有相当严密的逻辑程序。在学习时必须沿一定的逻辑线路,由易到难逐步增加新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步一步的直线推进,这是学习自然学科时必须重视的一个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审美化教学就要着重研究“最佳线路”。也就是说应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特点,花大力气整理、 重组中小学各自然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利于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捷径”,让所有学生都能进入“科学美”的殿堂。正是基于自然学科学习具有“直线性”的特点,其教学过程就应着力创造一个简明和谐的美的境界,培养学生从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其内在秩序,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宇宙万物矛盾运动中感受科学发展的节奏。从而在这种简明和谐的境界中积累审美经验,训练睿智敏达的思维,造就具有洞察宇宙奥秘的智慧与改造物质世界能力的人才。

三、形象与直觉:艺术学科教学的审美指向

艺术学科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其特殊的学科价值,使之在基础教育“三足鼎立”的学科结构中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可以说,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类学科课程是中小学里最美的领域,这类课程的教学应该是美的集中体现。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忽略艺术的教育功能,不仅这类课程的设置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就是这类课程的教学本身也不够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即使是艺术学科,其审美化教学依然是一个新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艺术家用各种物质材料塑造出丰富多彩的美的形象,给人们带来美丽与欢乐、震撼与思索。艺术学科的内容就是由这些形象和塑造这些形象的手段以及欣赏这些形象的方法等构成。可以说,没有形象就无所谓艺术,也无所谓艺术学科。严格地说,艺术中的形象应该是一种“意象”,是一个“完整的,意蕴内在于其中的感性世界”。“‘意象’是艺术的本体。不管是艺术创造的目的,艺术欣赏的对象,还是艺术品自身的同一性,都会归结到‘意象’上来。对于艺术来说,意象统摄着一切:统摄着作为动机的心理意绪,统摄着作为题材的经验世界,统摄着作为媒介的物质载体,统摄着艺术家和欣赏者的感兴。”[5]可见,意象是艺术本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作为艺术学科审美化教学的重要原则就是不能丢失了这个“意象”,或者说,不能让艺术的本质被非艺术的教学所取代和掩盖。在教学设计与操作中要注意用各种媒体将艺术形象清晰、鲜明、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要努力使眼前之景与学生心中之情自由地交流融会。这是艺术学科审美化教学的前提。

“慢慢走,欣赏啊!”每当看到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的真诚告诫,我们总是会心地微笑。如果把这句话移置到艺术学科教学之中则有更为广泛的意义。首先,应该明白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审美理解是通过艺术形象而物态化的,对艺术形象的理解需要审美感知、审美联想和想象才能完成。而且这个“完成”不是一次性的,甚至可能“日日观之日日新”。因此,在艺术学科教学中务必给学生足够的欣赏时空,使之能──“慢慢走,欣赏啊!”此外,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也不是天生的,它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而且还必须感受大量的艺术精品。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握艺术欣赏活动的特点,也才能达到艺术欣赏的境界。因此,在对艺术学科教学进行审美化设计与操作时必须处理好知识传授、作品分析、欣赏体味等方面的关系。既不能没有目标地让学生盲目欣赏艺术作品,也不能只强调知识及分析,而忽略和淡化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意义。

艺术形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它以其形、色、声等直接诉诸人们的视听等审美感官。人们对美的事物通常都凭直觉去体验和感受,这种直觉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出现在艺术审美活动的开始,而且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就是一门感觉的学问。因而培养学生艺术感觉特别是敏锐的直觉力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艺术学科审美化教学的重头戏。换句话说,如果破坏了学生的审美直觉,艺术教学就是失败的。所谓直觉力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意会或审美领悟的能力,是审美理解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快速反应。它是“审美活动中,主体用某种感性的形式,对客体意蕴和审美活动意蕴的直接的整体的把握和领会。它是审美活动的理性因素,渗透在知觉和想象的整个过程中”。[5]因此,重视直觉力的培养并不等于排斥理性在艺术审美中的意义。感性的深化离不开理性的引导,而理性的训练又正是为了使直觉感受到的美更真切、述说起来更生动准确、理解和评价也更全面深刻,从而形成更完整、更丰富、更激荡心灵的审美意象。

艺术欣赏活动必然会激发学生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的欲望,而任何表现和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技能。针对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教给学生艺术方面的专门技术,以帮助他们实现艺术表现和创造的愿望,也是艺术学科审美化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技能训练最忌讳变成与审美欣赏无关的枯燥乏味的纯技术的重复。但现实中这种现象却很严重,以至于学生们面对这种可怕训练时,不得不将心中渴望艺术技能的窗口关闭。很明显,能否有效地处理好技能训练与美感体验的关系是艺术学科审美化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1]诺尔曼·丹森.情感论·序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39.

[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2—14.

[3]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

小学美术知识点整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优越性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集声、光、电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优点,而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特别是在突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难点上,计算机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是在教材的教授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难以理解之点,技法的难以掌握之处。以下举例介绍计算机辅助教学解决中小学美术教学难点的一些应用。

1 获得独特的视觉效果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获得独特的数码虚拟视觉效果,协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美术欣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数码投影仪,就可以将作品清楚地放大展示,让学生在欣赏课上能够真正地“欣赏”。以七年级第十四册《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一课为例,通过欣赏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标志,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标志很小,教师拿在手中展示,学生想要看清楚都很费劲,更别说欣赏了,对教师而言,同样也不便于知识的讲解。而若通过计算机和数码投影仪,将各种标志投影成2 米见方的影像,就可以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达到最佳的审美感受。同时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教师结合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由此,视觉的传达与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学习和提高。

欣赏三维造型艺术时,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用通常的视觉方式,让学生欣赏到物体在某一视觉角度的造型或其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出“动感显示”效果,让三维物体旋转起来,欣赏到它的各个侧面,让学生体会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比如九年级第十八册《现代建筑》一课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按预先设置路线,带领学生虚拟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使学生有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同时,也会真正理解它的三维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产生真实新奇的视觉效果,独特的感染力,将使学生对这一课留下难忘的印象。

2 动态展示变化的过程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通过计算机表现许多传统教学技术不能表现的事物和现象,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等。CAI 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在解决那些教师难以表述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上,动态展示变化的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在工艺与设计课的教学中,有关工艺制作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复杂、严谨,技法的要点、难点较多,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教师要想利用课堂时间演示一个完整制作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绘制“简单图案”教学,仅其中的上色环节,就不是一遍两遍能完成的,非常耽误时间,而且没有办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好口头教授,稍作演示,这样的教学,学生往往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难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将图案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进行放映,从绘制草图、拷贝、涂色,到最后调整、修改,色彩转换,都非常方便、快捷,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独特,学生边看放映边学习,印象深刻,教学难点轻松解决。

     3 通过整合培养美术欣赏能力

小学美术知识点整理范文第5篇

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更加有效的快速完成。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担任二、四、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周课时每班两节课。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的传统教学和画画的技法、方法、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勤练、寻找自身的不足,要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2、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于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于对知识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3、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的评价观念,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兴趣、投入、积极、对探讨问题的贡献、对问题反应的敏感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主动探究,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汲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效果和对自己观点的自圆其说,以及的体验和对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用语也要改变。过去教师习惯的“选出谁画得”、“那张最差”之类的语言,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强调个性审美取向;“你能改进他的创造吗?-----启发创造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语言。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一年级可以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

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

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本学期的科研小课题------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2为了贯彻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情况分析:

1、高中年级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艺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

这也是对他们个人艺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

2、由于课程的定位属于美术欣赏,所以扩展性很强,如果单纯的教学课本上的理论和资料图片往往不能够提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

那可以把网络信息技术给合理的应用起来,让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网络这个强大信息平台,去搜集一些书本上所没有涉及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者是画家的一些轶事,然后回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这也是提高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二、教材分析: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后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美术鉴赏”,学生能够:

1、了解中外美术的风格、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积极参与中外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运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交流;

3、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是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实用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难点是:对教材中现代主义系列作品的欣赏,尤其是抽象主义美术作品,它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六、具体实施计划:

1、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也可以经常的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很好的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课堂教学延伸

为了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是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趣的有特点的美术知识。使他们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上一些内容单一、枯燥的东西,让学生自我选择想了解的有趣的,丰富的艺术世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自然。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工作重点,通过美术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课程标准改革为中心,着力抓好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实验和推广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组内教师探索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本学期继续将课程改革作为美术学科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深入领会课程理念,通过多种教研方式唤起美术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形成的经验,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搞好美术阵地建设,全面提高我校美术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艺术教育和当今的艺术文化教育。

2、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手段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即能引起学生广泛兴趣的,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3、要与学校密切合作与班级教师紧密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创作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凸现美术教育的特殊审美教育功能。

4、从理论上把握好美术课教学的专业教学特点,特别是要注意:文化教育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问题,在教学改革中既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但又不要丧失美术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凸现的重要问题。

5、同时要把握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法,既要关注个别学困生,加强辅导,又要在不断提高发展学生的艺术方法提高上狠下功夫,以点带面。

6、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以艺术节、科技节等节日为契合点,构建学生课外活动小组龙头,开展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活动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情感,以及正确对待失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对学生作业、作品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术学术的价值观取向和培养学生积极间上的.进取精神。

三、主要措施:

1、紧紧抓住美术课堂教学,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实践探究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教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努力研讨、认真实践、突出教学效果。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积极配合班主任、各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形成正常良好的教学秩序。

3、认真备课,上课,进行认真的反思,随时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星期进行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贯彻新课程改革方案,保证美术课的质量。

4、结合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运用美术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5、努力探索和完善美术课学习,进行探索学习实践,进行校内艺术资源的开发,积极配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注意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经验进行美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美术教育,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和效果。

6、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大力开展以班为基础的美术创作活动,活跃我校艺术教育的气氛,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的儿童绘画比赛活动,为培养学校的艺术人才,为上一级学校输选艺术人才而努力工作。

7、教研组内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理论学习,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要注意自己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加强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使自己在美术教学和专业能力方面,都有大量的进步,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和要求。

8、认真开展学生日常成绩的检查与评价,积极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收集与整理,作好期中期末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考核,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对他人进行评价的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美术成绩评价体系,认真做好对学生的成长评价工作,把握好评价中的鼓励与激励作用。

9、每位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并能对自己教育实践进行总结与提炼,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认真撰写论文、教学随笔等经验文章,为学科教研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

10、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进行认真的总结,确立研究主题,结合学校的培训,撰写课题报告。

11、结合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库应有的效应,不断提高教师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拓宽教育渠道。

12、搞好组内的互帮互学,团结合作,使我们组内教师业务不断发展,努力学习,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虚心学习,向前发展。

13、积极争取参加校内外的学习与培训,参加校内外的教学课研究活动。

14、注意加强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的建设使用,特别是注意对教研组组内信息和教师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上传,强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资源共享。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各学段每周增设一节书法课,中低年级主要以硬笔为主,高年级以软笔为主。

2、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兴趣小组。

3、举办全校的关于“国庆”、科技节的绘画比赛,从中选拔各年段各班级中绘画较好的同学参与美化校园的绘画制作,同时把同学们较好的作品表框放在班级中促进同学之间的美术绘画交流。

4、利用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自行设计、创作美术作品。

5、认真落实美术课,及时批改美术作业。

6、学期末,认真做好美术工作考评和总结。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4一、学科发展总体纲要

建立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培养优学生的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年内初步形成义和庄小学美术学科的特色。

二、第一年要完成的工作

1、完成新课程改革试验,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教。

三年内使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一门美术实践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2、建立小学美术学科资源建设工作;

建立小学美术学科电子信息交流平台;完善学科发展机制;健全调义和庄小学美术学科的信息资料;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成果信息资料。为学科发展、学生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做到及时记录、及时修改、及时培养、及时发现人才,推荐人才。

3、使义和庄小学美术学科呈多元化发展,将有能力的学生组织成一支高美术素质队伍。

聘请外校有经验的知名艺术专家精心指导,并根据个人的特长有计划的分组进行教学、提高技能,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

三、第二年要完成的工作

1、筹备举办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研讨会,举行学校美术作品展览。

2、学校方面:

有计划有步骤创设一批具有美术教学特色学校。如:布贴画色学校、陶艺特色学校、想象画特色学校、米粒画特色学校等。

3、学生培训学习方面:

有目标的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特色的学生。培训学习的方式:由内向外,由部分向整体。

①组织部分学生参加课堂实践活动。

②组织部分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③阶段性进行整体培训。(可采取互动交流、听课、评课、网上交流、示范课交流、展才艺等培训方式)

④收集资料,形成完整统一的教学特色。

四、第三年要完成的工作

1、校内外学生的学习和培训方面:

有目的、有计划的以艺术发展为宗旨,以培训美术学科特长和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为前提条件,为培养学科的优秀学生和参赛人才,创设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特色教育。

1)课堂:创造多种形式,列出适合年龄特征的基础技能与思维相结合的训练内容。采用传统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互动,合作学习方式。

2)课后: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平衡个性为目标延伸性的学习方式:

①组织学生参加喜闻乐见的、愉快的、有意义的美术户外写生活动,通过具体细致的活动强化美术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理念。

②利用周三最后两节课的时间开设小学美术第二课堂,发展学生特长,培养美术优秀人才。

2、评价方面:以发展性的评价为主体,开展综合性的互动评价模式。

3、有计划有目的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汇报工作。

4、做好三年来的教学总结.(实践课的评比、各级各类成果展示与汇报等。

)

5、做好三年来的学科各项活动的阶梯性的总结与汇报工作,展示三年来我市美术实践教育的成果,使调兵山的美术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美术老师新阶段工作计划5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行、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在绘画方面,已经掌握了绘画中的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水平有所提高。制作课中学习了简单的立体物的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的课型。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在原有的美术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解美术内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学习色彩的各部分的内容,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等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的对绘画中透视现象的认识,提高学生绘画中的空间感。

四、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绘画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不同特性,认识美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发展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绘画中,使学生了解绘画的不同内容,掌握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压印画,刮蜡画,彩笔画等。

在制作中,学习简单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自己制作课程表,会用剪刀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形成初步的人像写生能力,为以后的主题创作打好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美术,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学会正确的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

六、完成教学目标的措施

1、课堂上应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在教师方面应该做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作品。

3、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6、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