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业未来趋势

纺织业未来趋势

纺织业未来趋势

纺织业未来趋势范文第1篇

科技创新成经济新增长点

“大家对于纺织行业未来的发展有很多探讨,但是要看到当今科技为纺织行业带来的一些趋势。”孙瑞哲指出,当前科技呈现出六种发展趋势。

首先是科技发展呈现交叉汇聚的态势。孙瑞哲称,当前物质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和极端条件方向发展,人类正在进入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精细调控物质和能量的时代。“这意味着我们材料科学已经衍生到非常微观的层面,同时在宏观层面也越来越向纵深发展。”

其次是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营销工具,同时对科研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孙瑞哲介绍,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经济学、超级计算、环境科学、生物医药等研究产生海量数据,催生了大数据科学这一新的科研范式。

三是可持续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焦点。能源、环境、人口健康、海洋资源利用、宇宙开发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

四是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竞相推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竞争力计划,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就业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

五是官产学研促进科技协同发展。孙瑞哲指出,世界各国都着眼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对产业科技、国家科技和学院科技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统筹安排。

最后是创新资源配置竞争加剧。科技先进的国家继续增强高技术壁垒,着力培养全球最优秀的青年人才,新兴国家纷纷推出科技创新政策和国家人才计划。“人才现在成了科研工作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所以现在每一个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在促进未来人才的培养。中国是这样,其他的国家也是如此。”孙瑞哲说。

新工业革命赋予纺织新机遇

多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依靠科技进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当前的科技发展趋势面前,中国纺织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挑战方面,孙瑞哲认为,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日趋减弱,能否催生新的竞争优势,需要行业一起共同探讨。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占据显著优势,未来制造领域的重心将重新向发达国家倾斜。

此外,新工业革命当地化、分散化的生产方式,将对中国依赖大规模出口的产业体系形成挑战。

面对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和发达国家同时赢得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孙瑞哲指出,中国制造业基于过去30年发展积累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比以往更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加上新工业革命催生新制造系统,并带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增长,纺织工业亦将从中受益。与此同时,大国大市场的优势使得先进技术在中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未来纺织业的七大趋势

当前纺织行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未来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印染后整理、功能性纺织品、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和非织造材料以及先进的纺织装备等将成为纺织发展的趋势和亮点。

“提到化纤,很多人认为仅仅是一些人造纤维,但它也是一种工程材料,特别是高新技术纤维,是未来纺织行业的主要研发品种。”孙瑞哲认为,在广泛研发化学纤维材料的同时,也要注重高性能、差别化、功能性、生物质纤维等的研究。

在天然纤维方面,一是要研究具有低碳特点的天然纤维生产制备技术。二是要研究原料适用性广、清洁高效的新型纺纱技术。

在印染后整理方面,要注重无水介质染色技术的工业化,如等离子体技术、高速数字化印花技术、液氨染色、有机溶剂染色、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等研究。“对于染整而言,无水或者说少用水的染整技术会非常受欢迎,这样的技术也会得到科技研究界的重视。”孙瑞哲说。

在功能性纺织品方面,孙瑞哲指出,功能性纺织品是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功能性纺织品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相信功能性会是纺织品将来增加附加值的一个重要手段。”

纺织业未来趋势范文第2篇

“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时代风向标,是我国纺织工业未来谋求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发展时尚创意产业,是顺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同时亦是柯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向都市型经济迈进的战略路径。柯桥时尚周恰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在致辞时表示,本届柯桥时尚周的举办旨在打造风尚策源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高地。“专业内涵、趋势引领、商贸对接、价值传播”的身份属性,必将把柯桥时尚周缔造成为一个包容开放、集成创新的平台,其强大的渠道和产业资源,必将打造出领军型品牌与创新型企业繁荣共生的多样化生态,为柯桥纺织产业实现时尚跃变的肥沃土壤。

对此,中共绍兴市柯桥区委副书记、区长阮建尧表示,目前柯桥正在大力实施中国轻纺城“三次创业”,全面推进市场智慧化提升、产业时尚化升级、城市国际化拓展,并坚持把发展时尚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促进时尚要素、时尚人才在柯桥聚集,时尚创意成果在柯桥转化,时尚价值在柯桥实现。到2020年力争把时尚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千亿级的产业,全方位提升市场、城市、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时尚领导力和价值创造力。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所说,未来纺织服装行业要逐步剥离“微利行业、汗水经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制造业”这些传统的印象标签,实现自身的“产业再定位”。而时尚产业,必须成为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个性标注;时尚经济,必然成为添加时代魅力的行业名片。这正与柯桥时尚产业的未来自我定位不谋而合。

为提升时尚产业的柯桥影响力和话语权,结合中国轻纺城“三次创业”,在本届时尚周启幕仪式上,柯桥区政府联合中纺联共同了全国首个纺织品时尚指数――“中国・柯桥时尚指数”。指数的是继“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后柯桥区又一个具有科学、权威的全国性纺织品指数。“两大指数”将联袂为国内外纺织行业和企业提供纺织产业发展和时尚流行趋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研判,必将进一步提升时尚产业的柯桥影响力和话语权。

纺织业未来趋势范文第3篇

文化自信铸就时尚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作了题为《构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新未来》的主旨演讲。孙瑞哲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可控、不可知因素日益增多,各领域“黑天鹅”事件频现。具体表现在:英国脱欧,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汇率风险增加;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大国贸易关系变数增加;韩国政坛波动、汇率波动,纺织贸易受到影响;印度废除大额货币,黄金等物价上涨,印度纺织出口受挫;美国将退出PPT协议,世界纺织产业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等等。因此,必须以变治变,创新发展。虽然身处变局,但我国仍领先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

创新,是国内近年来在不断讨论的议题,许多人用“创新不足”来形容中国的情况。但孙瑞哲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中国有大量的创新,从创新数量上来讲,不输任何国家。如果说有不足,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要加强、在现有成果产业链方面要加强,在如何把社会资源整合起来进行创新需要加强。此外,是否针对有效需求创新,是否在关键领域创新,也很重要。

“我们国人总是习惯自我检讨,这点外国人特别奇怪,觉得中国已经发展这么好了,增L速度一直保持世界前列,为什么总不满意?而印度人在各个场合都自豪地说自己如何好,但实际发展水平和中国相距甚远。所以,中国未来的纺织工业,应以文化自信为目标铸就时尚发展。我国文化资源丰富,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要从创意设计、时尚推广、品牌建设方面打造文化型产业。”孙瑞哲说。

据介绍,随着网络快速扩张,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消费新阶层崛起,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协同并进,体验经济、娱乐经济、共享经济等行业新经济表现出巨大潜力。

体验经济:梦洁家纺创立了本舍家居概念集合店,买手制运营配合咖啡馆+读书会等形式提升消费体验;今年“双十一”,阿里巴巴通过“BUV+”计划体验虚拟现实海淘,京东制作了许多AR/VR内容,供用户体验虚拟购物。

共享经济:柏堡龙着力打造衣全球设计师时尚共享云平台,目前平台已有700~800名设计师,积累供应商资源近1000家;淘工厂,利用工厂空闲期提供服装生产服务,截至2016年8月,平台已汇集了15000家左右工厂资源;多啦衣梦打造出面向女性用户的时装租赁平台;Threadiess,为全球设计师提供T恤衫让其去设计图案,由消费者评分择优生产;南极电商,向微小电商及供应商提供品牌授权服务、电商生态综合服务、柔性供应链园区服务。

娱乐经济:网红模式,淘宝平台有近1000家网红店铺,拥有超过5000万粉丝,他们依靠微博、QQ等社交平台快速引进时尚风潮;蘑菇街红人库已有2万多名红人入库;超级IP,依托二次元,电影、明星等超级IP形成服装等产品;3D打印、C2B模式、消费者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与时尚评判。

此外,孙瑞哲还对产业重新进行了定位,他说:“过去我们把纺织叫作传统产业,也有人叫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定义已不符合今天纺织工业的发展。我们现在要完成传统产业向科技产业、绿色产业、时尚产业的华丽转身,让社会对产业有新的认知,这是产业所要面临的重要转变。另外,从产能结构上来说,如果把产能结构分成三端,前端存在阶段性、结构性的产能过剩问题;中间环节产品有同质化倾向;末端在品质、品种、品牌之三方面做得仍不到位。产业链不同端存在不同的问题。”

他还强调,未来如何通过有效组织和高度协同形成未来竞争力,对我们至关重要。中国的产业是有效组织起来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达到有效组织的情况,这也是中国被忽视的优势,也是我们今后竞争的优势和形成新竞争力的基础。但今后的有效组织又和原来大不相同,要与文化、资本、跨界技术、网络等方面形成新的组织形式。

“三品战略”对品质提出要求

在主题论坛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纺织产业发展形势与方向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初步建成纺织强国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打造纺织强国。我国的纺织产业总体足够大,但离“强”还有些距离,“强”不是靠嘴上说,面料要往世界顶级迈进,否则做得再多面料不是自己的也没用。建成纺织强国,我们有基础也有条件,但困难与挑战也非常多,要怎样解决短板,是今后需要探讨的。所以,未来要实现纺织强国之路是要靠全行业的努力,再不能在低水平上徘徊或简单地重复过去,要把原来忽视的地方挖掘出来,企业怎样创造出用户感兴趣和喜欢的产品,难度的确很大,却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此外,高延敏还从三品战略角度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要求。“未来三品要重点抓,品种、品质、品牌,对纺织行业至关重要,品种再受欢迎,没有品质保证,品牌没有达到影响力,也是徒劳。而最终体现品种的前提是品质和品牌。目前,我国能达到千亿级别的纺织服装企业还没有,而国外的几个首富恰恰是做纺织服装终端产品的,这非常值得思考。”

据了解,2016年1至10月纺织经济运行总体增速放缓,出口增幅延续2015年负增长,国内增速回落明显,整体需求不振,在这样的整体形势下,中国服装企业效益依然实现增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认为,这和纺织服装企业更加务实、理性,更加关注产品、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及人才建设不无关系。

他举了两个例子:“前不久,我和上海一个女装品牌企业进行交流。这个女装品牌做得很不错,在全国某连锁百货商场有200家店,其中一半店的销售额在女装部排前5名。交流中,我问他面对大环境有没有新思维或创新模式,他说:‘我没有什么新思维,我只有裁缝思维,就想怎么把每一件衣服做好。在中国,优质高性价比的商品还是稀缺资源,优质的、具有创造力的制造也是稀缺资源,创新到最后是人的问题,人才建设是一切的保障。设计是先导、制造是核心、销售就是水到渠成。’我认为他话说得很朴素,却非常有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就是我们行业在变革期,务实开拓的代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会上介绍了我在口罩标准方面的创新。据介绍,2016年我国出台了第一个民用日常防护口罩标准,也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新出台的日常防护口罩标准,不仅在颗粒物普及上比美国标准更严,在检测方法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过滤效率,佩戴的舒适性、密合度、泄漏率都直接影响口罩对粉尘的阻隔。新的日常防护口罩标准,降低了消费者的呼吸阻力,也减少了生产成本。在李陵申看来,这是我国口罩在标准方面的创新,在这方面中国是有优势的,“中国在过滤用纺织品里,科技上最高端也最完善,因为国外不具备这么大的外部试验环境,也不具备这么恶劣的粉尘条件。应该说政府头疼的产业,对我们来说却是利好产业。”李陵申坦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以推进渠道创新的角度,阐述了创新成果。杨兆华表示:“为加快传统渠道转型升级,家纺行业近年来在几方面进行了创新。一、床品,打造了大家居概念;窗帘,以个性化定制与成品帘推动渠道转型。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克服线上线下两张皮现状,探索C2M、B2B和O2O模式。三、跨界合作,以互联网和VR技术为基础,加强与设计师和家具、建材企业的合作。另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建立集群产业云,为企业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企业所需的公共云服务平台。”

可持续创新推动行业竞争力

在创新论坛演讲中,企业代表围绕“产品竞争力与可持续创新”“科技进步与时尚经济”两个议题进行了分享。

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亚太区总经理陈德谦提出了纺织行业要面对怎样的挑战的问题?“事实上,很多公司不知道他们的服装在哪里生产,比如48%的品牌不会向工厂追溯服装产地,75%的品牌不知道服装面料的出处,91%的品牌不知道服装面料的坯布来源。我们的产业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发展,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法律法规和监管及非绿色组织施加的压力,还有品牌、零售商要求的提高和消费者期待的提高,纺织行业面临的是什么?作为消费者想知道生产背后的真相,想调查产品宣称的品质并检测产品,如果品质不符,品牌将失去诚信,许多能带给公司可信度的资源还需外部的合作伙伴来提供。因此,真正赋予这家公司信誉的是第三方提供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时尚的知识就藏在图片里,智能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人工智能和纺织时尚是怎样结合的?”这是码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黄鼎隆在演讲中的主题。据了解,码隆科技所介绍的人工智能系统叫“PRODUCTAI”, 意思是可以识别商品的人工智能系统,它有个本领,可以看懂一张图片里的服饰信息。

纺织业未来趋势范文第4篇

另一方面应加强国内营销渠道,分享内销市场的稳定持续增长。

2006年度纺织服装行业共有18名企业家人选“《新财富》500富人榜”,财富额在5―12.2亿元之间不等,排名在183―387名之间。按子行业来看,平均分布在印染、家纺、毛纺、针织、服装、无纺等行业;按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大省的浙江和江苏。我国纺织行业低资本投入和劳动密集型特性,不断成就了民营经济财富创造的神话。纺织行业资本投入低,民营经济获得行业利润的99%

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在35%左右,相比其他行业,资本投入较低,是民营企业家创业的摇篮。过去5年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总的销售收入中的占比由25.2%下降为9.2%,企业数目占比由14.7%下降为4.3%。2005年,民营企业利润率和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8%和6.4%,而同期国有企业利润率和期间费用率分别为0.36%和9.8%。民营经济以行业82%的固定资产、88%的就业人口,实现了91%的行业收入,创造了99%的行业利润(表1)。

民营经济快速壮大的同时伴随着民营企业外贸出口快速增长,过去4年间,民营企业出口占总出口比例已由2001年的2.5%提高到2005年的26.7%。

收入增速趋向回落,子行业分化明显

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5年规模以上纺织品与服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8万亿元,出货值5737亿元,工业增加值4999亿元,利润6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18.2%,26.5%和35.8%。剔除统计口径的差异,纺织行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19.2%和27.9%,收入增幅下降趋势明显。

2005年基于自由贸易的预期,前期高增长投资导致的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在遭遇美欧等贸易设限环境下,行业一方面承受着棉价上涨的现实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承受着人民币升值和贸易设限下的收入增幅减速。大量出口转内销产品的激烈竞争降低了产品市场价格,行业毛利率下降趋势形成,2005年行业销售毛利率、利润率和净资产回报率分别为10.60%、3.48%和10.85%,毛利率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利润率和净资产回报率同比上升0.17和1.32个百分点。

由于下游需求的变化和产业链间产能释放的不一致,子行业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图1)。就收入而言,收入增速高于纺织行业增速的子行业有棉纺、针织、化纤、纺织制成品制造和麻纺:就利润率而言,棉纺、纺织制成品、毛纺、服装制造、麻纺、针织业利润率较上期上升,分别上升0.88、0.7l、0.30、0.29、0.29和0,26个百分点: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合成纤维制造、丝绢纺织及精加工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利润率出现下降,分别下降1.68、1.30、0.35和0.24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占纺织行业25.3%的棉纺行业2005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005.5亿元,利润总额160.0亿元,同比增长28.5%和77.0%,利润率3.2%,较去年同期提高0.88%:占行业收入22.6%的服装制造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4478.5亿元和利润总额192.5亿元, 同比增长26.4%和33.1%,利润率4.22%;占行业收入10.2%的针织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8.9亿元,利润8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22.6%,利润率4.18%,同比增加0.26%。

2005年印染业实现印染布产量362.2亿米,同比增长15.7%;销售收入1345.7亿元,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9.5%和35.1%;销售利润率3.08%,同比增长0.38%;出货值457.8亿元,同比增长12.1%。印染六大类产品出口数最为103.8亿米, 同比增长11.5%,增幅同比下降11.3%;出口金额8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增幅同比下降17.3%。

印染及服装设计产业价值高

纺织行业产业链价值主要体现为:成本(规模)优势、技术领先和品牌及渠道价值。在出口受阻和内销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该行业在国际上面临印度和巴基斯坦等成本更低国家的挑战,国内企业依靠规模降低成本的环境已不具备。在成本优势正在缺失的情况下,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步向技术开发和应用,品牌、市场和营销网络推广转变。结合纺织行业产业链,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纺织行业的价值创造将向印染、服装设计和服装销售转型(表2)。

从国内产业现实发展背景看,服装设计在我国还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企业对服装设计的投入和消费者对国产服装设计的认可度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善;印染环节一方面需要技术投入,另一方面需要环保投入,我国环保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具有良好的产业集群优势,因此印染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从国内务行业龙头与日韩等国家优势公司进行印染合作也体现出印染产业的价值吸引力,如雅戈尔与日方合作成立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魏桥纺织与韩国相关印染企业合作等。

纺织业未来趋势范文第5篇

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状况一直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风向标,其走势与目标国内需拉动呈现明显的正相关,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行业的严重打击也印证了这一点。2010年,国际经济复苏缓慢,欧洲、美国的内需反弹承受着较大压力,导致我全年行业出口额低于整体复苏预期。在国内市场中,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攀升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纺织服装产品的盈利能力;在市场中,传统经济强国的复苏步伐仍显缓慢,美国又不断进行政治施压,呼吁人民币升值。虽然从我国整体贸易走势来看,上涨势头不容置疑,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整体状况将在谨慎中继续保持乐观增长,但对于面临复杂国际形势的纺织服装行业,其爆发式反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震荡徐步前行的走势将成为未来行业出口的主基调。

近期震荡上升

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品出口部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持续低迷,虽然年度累计出口额达到1670.2亿美元,但同比下降了10.1%,行业数据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但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纺织品服装的月度出口终于实现止跌,单月同比恢复正增长。

2010年,行业出口走势并不像预计的走出逐渐强劲复苏的态势,而是保持了震荡上升的行情2010年1―12月,纺织品服装行业累计出口额达到206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6%。虽然行业成功实现了年度正增长,且其增长率比预期略高,但5至10月间,行业出口环比增速开始掉头向下,甚至出现了两个月的负增长。虽然11月单月实现了7%的环比增长及57%的同比增长,但12月份,两项增速又均出现了20%左右的跌幅,行业的运行轨迹不易预测,也对未来行业走势预测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出口态势分析

提振面临严峻考验

2010年5月纺织服装行业环比增速出现拐点,直至2010年底,增速仍未出现明显上行,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欧美地区补库存效应逐渐减小。欧盟为减少财政赤字制定了财政紧缩时间表,从而令欧元区零售环比保持下降趋势。2010年11月,下降比率达到0.8%,下跌幅度持续拉大;美国经济走势虽趋稳,但就业及信贷市场复苏缓慢,对消费需求有一定的抑制。

另一个影响行业增速的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摊薄了利润,对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2010年全年,纺织服装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均处于持续上涨态势,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棉花。2010年棉花价格从最低的18000元/吨一路上涨至最高的33692元/吨,累计同比上涨超过53%。另一个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原材料涤纶,其2010年销售价格同比增长也超过了21.33%,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原材料上涨为纺织服装生产企业造成巨大的利润损失,企业只能从其他方面考虑如何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工人工资以平衡支出成本。但这种方式引发了更加严重的连锁反应,企业不得不同时面临招工困难、贸易摩擦增加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等多重负面影响。最后,企业只能被迫调高出口产品的价格,而且部分议价能力较弱的企业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只好选择毁约来放弃订单,我国的产品出口竞争力不断削弱。因此,行业出口提振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宏观环境整体趋稳

201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是在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一年间,国际经济环境经历了欧洲次债余威继续肆虐,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震荡,以及在国际社会施加的政治影响下被迫实施汇率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不确定事件。然而,我国2010午全年的对外贸易依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这说明,一方面,虽然全球政治、经济问题不断,但总体趋势在逐步转好;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抵御、化解环境压力以及不利因素影响的能力已逐步提高。

2011年,美国和欧洲经济继续温和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由于一直以来对欧、美两地的出口量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0%左右,加之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也存在放缓的预期,未来国家出口环境将不会出现大幅度提升,预计明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速应会保持在12%左右。

行业未来驱动因素

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2011年仍将是路途多艰的一年,其走势很有可能延续2010年的震荡态势。

成本影响原材料价格仍将不断上涨,从而继续削弱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成本优势。如果制造企业选择提高出口价格或少接订单来平抑利润损失,则有可能产生订单转移的风险,如何寻找到平衡点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周期影响行业对欧洲出口订单周期一般在60天左右,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在2010年上半年还未显现,外需不振的影响一般会滞后2-3个月,而这一不利因素的传导作用也在2010年7月开始显现;而我国出口复苏的动力之一――美国补库存,也由于其国内失业率高企、消费低迷的局面而逐渐减弱。

贸易摩擦国外贸易壁垒日益苛刻,美国2010年起实施的《有毒物质控制法》、《外国生产商法律问责法案》均是美国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的又一针对性举措。

升值预期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之后,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加强。为减少汇兑损失,纺织企业在上半年加速了出口进程。近期,由于美韩军演等政治问题升级,人民币汇率在2010年8月中旬一周内的贬值差不多恢复了6月19日汇改以来大半的升值幅度。与此相对应的是,2010年8―11月份,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大幅扩大,创历史新高,占美国贸易总逆差的比重也升至60%,升值压力进一步扩大。因此,长期看来,我国“实现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的目标不会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趋势也不会受到影响。

纺织服装行业在金融危机下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同时,2010年的行业复苏之路也走得并不轻松。在原材料供给方面,棉花价格、化纤价格经历了火箭喷射般的上涨;在劳动力供给方面,用工荒现象普遍存在于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纺织工业密集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开工;在汇率方面,二次汇改启动后,从2010年6月至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高达3.13%,据专家测算,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将至少降低6%,这对平均利润率不到10%的传统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贸易摩擦方面,欧美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增大贸易摩擦成为美国的经济和政治需求,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召回通报等贸易保护现象极大增加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