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传承活动总结

非遗传承活动总结

非遗传承活动总结

非遗传承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非遗称号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以前它被称为“无形文化”和“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等等。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才正式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较大的困境,重庆市黔江区积极探索出非遗传承的“123”路径,总结提炼并完善这种路径对于民族地区非遗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遗;传承;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67-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记忆的背影”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本文理清了非遗的含义和特点,梳理了黔江非遗传承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黔江非遗传承路径的措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和特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非遗称号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以前它被称为“无形文化”和“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等等。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才正式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没有统一的概念,目前最权威且使用最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的定义。《非遗法》认为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同时,《非遗法》指出非遗的六大类型: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和其他非遗。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遗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文化,具有文化的特性。首先,非遗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来源于人类长期的生产等实践活动,是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实践不断演化。其次,非遗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只能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再次,非遗具有传承的特点,它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特定群种的具体活动传承下来,绵延不止。最后,非遗具有活态性的特点,通过人的活动传承下来,活态性体现出非遗的生命力。

二、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路径

黔江探索出非遗传承的“123”模式,即为每一个传承项目出台一套政策,并建立“动态保护”和“静态保护”两个保护模式,打造传承基地、传承舞台、传承人三个传承体系,实现了“在保护中传承”和“在传承中保护”双目标。其非遗传承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建立传承基地

近年来,黔江先后在新华中学、民族中学等建立14 个传承基地,将7 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落实基地进行传承。

(二)舞台传承

黔江组织专业人员和文艺团体,对非遗项目进行提炼、升华和包装打造,以舞台表演方式进行推广和传承。经包装打造《八宝铜铃舞》和《白虎神鞭赶太阳》在第八届、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分别获金奖、银奖;大型土家族民族歌舞诗《云上太阳》代表文化部参加了“中国巴西文化月”活动,并在巴西9大城市演出17 场,赢得广泛赞誉。

(三)博物馆和文化馆开展静态传承

黔江修建了重庆市民俗生态博物馆,博物馆集展示交易、旅游休闲、情景购物和互动体验为一体,完整保存了土家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民物。黔江又规划15 层、用地13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8 000 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宫,是该区民族文化建设标志性建筑。

(四)群众活动传承

黔江区委、区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扶持民族民间文化;实施了“一乡一品”文化工程,鼓励群众重拾唱山歌、喊号子、织西兰卡谱等民族技艺;定期举行乡村文化艺术节、武陵文化广场群众文艺展演等活动,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批特色文化乡镇、民间艺术大师。

(五)旅游传承

黔江是重庆市旅游发展的重点地区。《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指出:把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重庆旅游“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关于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强调:重点发展渝东南“三民”特色文化旅游带。非遗逐渐成为黔江旅游的活力要素,目前,黔江的帅氏莽号、小南海后坝山歌、濯水后河戏等非遗项目成为景区主演项目。

三、完善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措施

(一)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

积极调动普通民众和学者积极参与,并从群体的角度扩大传承人的范围,完善传承人认定制度。将经费细化为用于改善传承人生活、自我提升、培养接班人、非遗普及教育等用途,通过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保障方式,探索完善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办法。通过专项资金和项目等形式,鼓励和吸引有志于非遗事业的年轻人通过学徒等形式,加入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探索传承人在年龄、知识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层级队伍,明确和拓宽传承人“晋升”的渠道,加强梯队建设。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创新专题班,邀请非遗创新方面的专家授课,提高本区非遗传承人的创新和创作能力。加强对传承人的平时考核,至少半年对传承人考核一次,考核内容涵盖实际成果、专家论证、群众评价等方面,探索传承人退出机制。

(二)大力拓宽传承路径

1.教育传承。黔江要重点开展低龄段儿童非遗传承和保护宣传的教育工作,加大非遗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提升教育传承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效果性;提炼总结非遗传承教育的经验和启示,在全区范围内大力的推广。2.产业化传承。黔江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可遵循分类、重构、培育几个步骤。首选是分类,有直接使用价值和一定文化价值的要求,把非遗分为可生产性保护和不可生产性保护。具体地,黔江可生产性保护的非遗有:濯水绿豆粉制作技艺,黔江珍珠兰茶罐窑手工制作技艺,黔江斑鸠蛋树叶绿豆腐制作技艺,西兰卡普,濯水石鸡砣土陶制作技艺,(渣)海椒传统制作技艺,黔江鸡杂传统制作技艺,黔江牛肉脯传统制作技艺和曾氏“正骨术”。其次是重构,对选定的非遗项目进行建构,使其具有一定的时代因子,与大众的需求有一定的契合度。再次是培育,一方面培育该非遗的市场,扩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该非遗引导民众审美,夯实该非遗的生存土壤。

3.非遗旅游传承。黔江首先要对非遗旅游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从审美性、独特性、传承人的影响力、地区象征力、休闲娱乐中和基础设施等20 个方面分四个等级进行量化,从而得出整体等级及建议(见表1)。对于总值大于100的非遗,可以开发;分值在90-100 之间的,要慎重开发;90分以下的,不建议开发; 对于整体分数高、但是有些方面分数偏低的非遗,不建议开发。

黔江开展非遗旅游,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关注发展非遗旅游对非遗和环境的破坏。相关研究表明:旅游对非遗的产生和影响过程,可以划分为:原发区、影响区、消散区三个区域。可以探索在原发区边缘设置防火墙,对非遗进行近似“原真性”保护。其次,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避免出现贵州为发展旅游业,当地居民曾一度被迫一年内过了四个萨玛节的现象。

4.档案和数字化传承。目前,黔江的非遗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处于初级阶段,但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组织文化等部门的人员到数字化传承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参观考察,提高对数字化保传承重要性的可行性及效果的认识。其次,聘请相关专家对文化等部门的人员开展数字化传承专题培训,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最重要的是对较成熟的非遗项目可以先期进行探索式数字化开发,为后面大规模开展打下基础。

5.整体性保护传承。目前,黔江通过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形式来开展整体性保护非遗。在发展生态博物馆的过程中,黔江要重点挖掘和保存民族文化,彰显少数民族文化内涵,避免成为形式上的博物馆。在建设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过程中,黔江要加大与周边区县的合作,尤其是与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区域合作,可探索建设跨区域的文化生态区保护试验区。

(三)加强非遗挖掘和申报力度

目前,重庆市有部级非遗项目44 个,市级388 项。而在渝东南的6 个区县中(见表2),酉阳的非遗数量最多,其次为彭水,黔江非遗的总数量位列第三,但部级项目仅为一项。今后,黔江要加大非遗整理和挖掘的力度,让更多非遗首先进入区级的保护,同时,加大部级申报的力度,让这些项目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Dylw. net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地区非遗资料整理而成)总之,路径问题涉及黔江非遗传承的成效,关系到黔江文化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黔江要及时推广非遗传承中好的做法,继续完善传承路径,更好地助推生态保护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生态经济,2011(2).

[2]吕科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道路新探[J].人民论坛,2013(1).

[3]谭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探讨[J].重庆高教研究,2015(1).

非遗传承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 非遗 传承 思考

一、策划

调研目的:1.中小学美术“非遗”保护和传承系列活动的开展是否能达到实效与可持续性。2.调研过程就是美术教师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与思考的机会。

调研内容:1.美术教师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状态。2.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3.学生对 “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活动开展的方式与兴趣点。

调研时间:2014年5-6月

调研学校:调研选取了12所学校,其中一所职高、三所普高、两所初中、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五所小学(农村2所、民办1所、市直2所)。

调研对象:部分永康市中小学学生与美术教师

调研人员:12位美术教师与1位计算机教师。

调研方式:

1.问卷:先分层抽样,再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美术教师和部分学生调查问卷作答。教师问卷主要调查“美术教师对待工作的状态问题”;学生问卷主要以对“非遗”知识了解、有关“非遗”活动开展的形式调查为主,如学生兴趣、活动效果等。

2.查阅:各校“非遗”活动开展情况的图片与资料,如主题、形式 、策划、效果等。

3.访谈:访谈美术教师和中小学生,与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对话交流活动。

二、回放

1.5月30日下午,地点:永康二中会议室。对参加美术教研活动的所有教师进行了一次“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状态”访谈式调查。

2.6月5日上午9:00,全体调研组成员在永康教研室小学综合办公室(一)召开会议。会议内容:明确调研目的、活动分工、问卷设计等系列调研准备工作。

3.6月9日至13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与师生访谈。

4.6月21日至22日与6月28日至29日(共四天),问卷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图表绘制;谈话记录的文字整理;各校开展“非遗”活动的资料与图片的汇总。

5.7月,调研报告的撰写。

三、记录

(一)师生参与状态

①本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参与状态。调研方式:访谈式(图表1)。

②6月中旬,根据图表1,进行分层抽样并随机抽样进行“学生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图表2)。

(图表1)和(图表2):对于“非遗”传承与保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自己就必须有那份热情与责任。“普通”美术教师只是完成了单纯的教学任务,而“热爱”与“喜欢”的教师却能用全身心地投入,通过美术学习引导学生对“非遗”地关注,培养学生传承与保护的意识,鼓励与支持学生的共同参与。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它爆发的内驱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学校,培养学生“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如同美术学习,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因和压力,美术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试想,一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他(她)还会用心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吗?

(二)中小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图表3)。

(图表3)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小学生对网络的关注度与上网关注的内容。原先设想,高中生数量最多,小学生最少。调查结果却相发。让人不禁感叹,这不可阻挡的上网热潮已经从青少年烧到了儿童。同时,结果也反映出网络的积极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丰富资源。如何利用这个巨大的资料库,如何引导学生对网络的正确使用,确实是学校、教师、家长应该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关于中小学生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地调查(图表4)。

(图表4)数据反映中小学生对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并不淡薄。对于任何事,人的意识很重要,有了意识,才有自觉的行为。学生通过学习、熏陶,让传承与保护变为其自身一种本能的反映。

(四)关于中小学生对学校举办“非遗”的专题活动意向地调查(图表5)。

(五)关于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宣传保护永康“非遗”活动地调查(图表6)。

(图表5、6)中小学美术开展 “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活动如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这是作为美术教研员以及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喜好是活动成功的一半。本次调研结合以往的活动经验的分析材料,将为教研室今后组织全市活动以及各中小学校开展活动起到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六)中学生的“非遗”思考

调查形式:访谈;对象:中学生(一中、二中、四中、六中、永康中学)。

Ⅰ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问题(图表7)。

Ⅱ有效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图表8)。

(七)资料与图片收集

此次调研,收集了各中小学关于“非遗”社团活动大量的资料与图片。这是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资料。早在2012年,永康市被确定为省非遗保护综合试点市时,永康职技校、民主小学就被列为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和非遗传承基地,永康中学被列为金华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基地的成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了校园。基地学校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这样,有关“非遗”课程的设置、教学人员的配置、场地设备以及经费都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作为基地学校的美术教师除了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他们都挑起了“大梁”。虽然辛苦,他们却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活动中,基地学校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这些资料就是兄弟学校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四、发现

(一)投桃报李――“非遗”助力中小学美术

作为美术教研员,一直来总是想着借助美术教学去助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事实却“投桃报李”,给了美术教师很多的惊喜。“非遗”助力中小学美术,师生们得到是丰厚的回赠。

1. “非遗”是师生艺术创作得天独厚的源泉

方岩庙会

传统五金文化

2. “非遗”让美术教师硕果累累

连续两届的“金华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手工制作比赛”中,由我市选送的美术教师表现都非常出色。其中,2012年,程红梅《古桥风韵》、李宏亮《五金文化》、朱冰婧《灯笼》获一等奖;2014年卢慧莉与朱淑湘《缝纫机》、陈楚玄《永康五金走四方》、张露露《小酌怡情》以及施文韬《永祥情风》均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一等奖……

3. “非遗”让美术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①美术教师培训。陶艺制作、五金制作、纸工制作等一系列有关“非遗”手工制作培训,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师“非遗”知识,提高了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更增长了美术教师的“手上功夫”。

②. 学校美术活动。如永康中学先后开设的永康鼓词、方岩纸花、陶艺、风筝社团、竹编工艺、香囊、十字绣7个“非遗”社团,人民小学的方岩纸花社团等多样的活动开展与选择让学生兴趣盎然。

(二)渊思寂虑――“非遗”热的冷思考

1.如何根除敷衍塞责现象

此次调研,应付现象还是存在的。目前,学校是否开展‘非遗’传承教学全靠自觉,因它不属一门学科,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对于工作状态一般的美术教师所教学生的抽查结果,完全不了解“非遗”的学生占30.2%。“不喜欢”“没感觉”的教师所教学生抽查,完全不了解的占63%,甚至更多。虽然对“非遗”传承与保护不该是美术教师所包揽,而是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等所有人共同努力的事情。但是作为美术教师,作为教育人,就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有从“我”做起的意识。

2.如何延续

教育应该是持续性的、系统性的。作为美术教研员与美术教师的无奈:对于学校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教学,中学要比小学难。面对升学压力,我们时常失守了美术教学阵地,更不用说学校的传承教学了!

3.传承的是什么

非遗传承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g职业院校 传承 表演类非物质文化 实证研究

湖南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省有99项部级保护项目,部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6人,省级保护项目220项,省级保护传承人231个;同时,19个地方剧种全部纳入了“非遗”保护项目。在湖南省级“非遗”项目220项中,传统音乐(32项)占总比例的12.9%,传统舞蹈(37项)占总比例的14.9%,传统戏剧(61项)占总比例的24.6%,曲艺(15项)占总比例的6%,这些共占总名录的 58.4%。湖南独立设置的艺术职业院校有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衡阳市艺术学校,一直在进行着表演类“非遗”项目诸如地方戏曲、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的教育传承与保护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特殊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因各种原因也遇到了发展瓶颈。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分析艺术职业院校传承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角色定位,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引起各方关注。

一、艺术职业院校传承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角色定位

(一)基于文化自信的艺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关于乡土中国变迁与重建的观点,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乃至全国戏曲教育走向低谷,教学成本高、优质生源少、就业出口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湖南的艺术职业院校对继续传承和发扬包括戏曲在内的湖湘本土文化的信念没有动摇,凭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怕清贫,不顾寂寞,始终如一地坚持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濒危艺术的挽救,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具体实践中,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戏剧领域拥有一支享有盛誉的专家,撰写了本学科领域的第一批教科书,加强了本土戏剧教育的研究,创建了本专业的语言体系。《湖南花鼓戏声腔》已被认定为国家精品课程,戏曲表演专业入选为省级精品专业;学院还申报并建设了彭俐侬表演艺术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南民歌民乐资源丰富,根据湖南生源的特色,学院确立了声乐以民族唱法为主体、器乐以民族器乐为主的人才培养路子,并突出湖湘地域特色。在实践中,声乐表演专业将戏曲声腔、身段表演等吸收到演唱中来,发展民族声乐专业。音乐教师挖掘、整理民间音乐,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准的民族音乐工作者,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湖南的民族民间音乐。自2010年始,学院与桑植县合作,开展了桑植民歌进课堂活动,举办了桑植民歌传承班,这样不仅为桑植民歌培养了传承人,使桑植民歌这一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并为这一本土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可能、更为广阔的空间。舞蹈表演专业在改革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以培养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人才为特色,以“取材于民间、规范于课堂、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为指导思想开展教学。《湖南代表性民族民间舞教材》则是从专业教学的高度去开发湖湘舞蹈文化中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在传承体系上,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衡阳艺校设立附属艺术学校,作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五年制专科三二分段教育形式的挂靠学校,形成了独特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2016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被省民委授予“湖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基地”。

湖南的艺术职业院校对于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的执着信念和坚定态度,不仅是为了表达对办学传统的敬意和情感,更是体现了一家文化单位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在深刻洞察文化发展、教育发展基本大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高度文化自觉。

(二)基于审美文化的“课堂+舞台”演学结合人才培养。“审美文化”概念由席勒在1793~1795年间撰写的《美育书简》种提出,席勒认为理想的人是知情意完美结合的统一体,它们形成了三种文化状态:自然状态、道德状态、审美状态。20世纪初,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杜威(J.Dewey)阐述了这一思想,提出“完美的经验即艺术”和“艺术即经验”的见解。

艺术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而这种技巧部分是通过个人经验,部分是通过分享他人的经验。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是以经验为中心的教学,它的教学是以活动为中心。鉴于此,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提出了 “课堂+舞台”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堂主要培养艺术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与文化素质,舞台着重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杜威同时指出:一种正常经验不管有多么好,要想成为审美经验,就必须首先具备强烈性、完整性和清晰性。舞台表演技巧(如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的形成,更是需要有一个“养成”的过程,要日复一日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也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湖南艺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按其内在的逻辑,始终围绕着演艺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从广到精、由浅入深而发展,课堂教学场所模拟舞台环境,课堂教学的内容力求搬上校园实验剧院舞台:体现教学技能进度和难度的单一性展示;体现素质修养的多重性演出;突出艺术个性的专场演出;体现人才培养总体质量的综合性(毕业)演出。同时学院通过“专业+产业”、“培养+就业”等动态组合,实现学校到演艺团体、学生到演职员的无缝对接;教师实施项目化教学,由剧目导向任务驱动,让舞台和观众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在直接获得真实舞台体验的同时,还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同时剧目驱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舞台展演直观地展示给社会。

基于审美文化的“课堂+舞台”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有:一是强调舞台实践,突出了舞台技能的打磨和演员素养的培育;二是教学需要大量具备“双师型”背景且具有丰富舞台实践经验的艺术类专业教师;三是专业艺术院校需要长期深厚的艺术积淀、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流程的积累以及众多艺术家的聚集,这种特有审美文化氛围不是一个学校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

(三)基于文化市场的院团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具有市场性,因而专业建设受市场规律、市场机制、市场原则的影响和制约。艺术职业教育在产学研结合背景下,我省专业艺术教育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就业、师资交流、艺术实践等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人才培养坚持以职业为导向,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共同参与,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改革。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了更好地服务湖南文化强省建设培养其所需要的高层次高技艺人才,学院在全国艺术院校中率先提出了“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衔接,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二水分流”、“两轮齐驱”的情况下,采用灵活、多变的柔性管理来适应“客户需求”。一是院团结合,其特点是学院与行业结合,为行业培养人才;行业成为“婆家”,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择优录用毕业生和提供实习实训场所。“院团结合”还表现为专业教学由学院和剧团共同负责,文化教学由学院负责。其二是校企(院团)合一。为了接通与文化市场的联系,艺术职业院校对内设立了艺术实践部,对外或设立了演出公司,或设立艺术团。通过演出公司或艺术团,架起一座学院通向文化市场的桥梁,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通过这一桥梁,毕业生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学院的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也可以直接进入演出市场。其三是成立艺术职教集团。通过集团化办学形式,完成学校与企业资源存量的优化组合,实现了艺术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如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演艺职业教育集团。

二、艺术职业院校传承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省艺术职业院校传承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系列成果,但不可否认,其前景面临挑战,不容乐观,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砥砺前行。

(一)文化空间角度考量――在时空受到挤压中寻求突破。“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概念。其内涵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特殊价值的事物的集中体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展示的集中场所,也是举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的特定时间。

我国独立设置的艺术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在原艺术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组建的,规模较小,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教育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没有一所是艺术高职院校。我省上世纪80年代初在长沙、衡阳、邵阳、常德设立了专门的戏曲学校4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加上受戏曲专业本身的特点所限制,以及其它文化元素的冲击,后来这些学校纷纷更名为艺术学校,而戏曲萎缩成为其学校的一个专业科;本世纪初,文化部门管理的艺术中专学校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扶持,最终走向并校之路。常德艺校(原常德戏曲学校)2003年并入常德师院音乐系,戏曲专业彻底消亡。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今天,并校之路并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邵阳艺校(1976年为地区文艺训练班,1986年为邵阳戏曲学校,1995年为邵阳艺校)2012年脱离市文化局管辖,与当地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归属市教育局管理。郴州艺校2013年与当地几所职校合并为湘南幼儿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我省归属文化行业管理的仅有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和衡阳艺校,还没有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学院。由于学历层次低,造成我省艺术教育招生质量难以保证。优秀的本土艺术苗子无法接受低层次的本土专业艺术教育,这样优质生源流失严重,使我省难以培养出高层次艺术人才。

艺术职业院校传承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受到挤压,需要寻求突破口,去改变规模小、效益低、资源分散、竞争力弱的局面。这样,一要争取公共财政加大对艺术职业教育的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作用,为社会各方投资办学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畅通的渠道保证。二要艺术职业院校自身也要强化经营意识,积极通过空间拓展和资源重组,盘活现有教育资产,进行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集成化经营。三要完善人才培养格局,当前湖南要加快建设艺术本科院校,实现中专―高职―本科三个重要环节的教育。

(二)文化生态角度考量――从教育圈与生活圈中寻求互动与平衡。文化生态是把人类文化放到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加以研究,并着重强调文化与环境的互动。 杜威认为,如果艺术被严重地孤立于生活之外,它就失去了自己最基本的原料:人的日常经验。艺术遗产形成于民间,更需要有民g生活基础的人进行传承。艺术职业院校要从教育圈与生活圈中寻求互动与平衡,重点考察传承的现实活态特征,不画地为牢、不固守一隅,开放办学。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在班级授课时要多请民间艺人进课堂,要加强课外采风学习,要与社会劳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要通过允许学生依据实际需要推行工学交替,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来达到培养的柔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在更多日常生活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其原有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这也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最初被创造和流通的区域内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和广阔的辐射力。

其次是传承的不平衡性。如衡阳湘剧、邵阳祁剧是入选首批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代表性艺术种类,到目前只有中专层次教育;而其他如常德丝弦、岳阳巴陵戏、湖南曲艺等等则几乎没有培养机构和稳定的师资,只能重新回到“师傅带徒弟”的状态。

教育管理者要顺应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合理进行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和配置,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并在巩固和提高基础学科、精办长线专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表演类“非遗”特色专业。

(三)传承主体考量――从后继乏人到美育兴国。当前,农业文明主流的“非遗”表演艺术逐步走向工业文明的边缘。表现在艺术职业教育领域是生源数量的锐减。如传统戏曲方面,很多人因为看不到前途不选择学戏曲,导致艺术职业院校传统戏曲招生非常困难。文化的全球化使年轻一代人更容易接受社会的主流文化,国民教育不能提供文化遗产所需的社会人才,导致传承后继乏人。由于功利因素的诱导,湖南表演“非遗”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更大的濒临灭失的危险。如湘剧,解放初期,全省有25个湘剧班社,而现在仅存三个湘剧团(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解放初期,湘剧经常上演的剧目有300多个,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优秀的传统剧目,但现在能上演大概仅有三十来个传统剧目。

让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能够延续,关键是加强接班人的培养。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都重视德智体教育,却忽视了美育教育。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强调各级学校要重视美育。有鉴于此,各级学校要认识美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要树立“美育兴国”的理念。学校教育在传承表演“非遗”艺术方面要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格局。一要建立正规的教育启蒙机构。建议由政府主导,与幼教单位协商,建立正规的戏曲教育启蒙机构。二要加强学校通识教育,建立生源基地。在中小学开展戏曲进课堂活动。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遗”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非遗”曲目,支持学校建设“非遗”表演社团和兴趣小组,与中小学和本地“非遗”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普及活动。艺术职业院校的师资要积极担任中小学特聘“非遗”专家和学校兼职艺术教师。三要充分发挥艺术职业院校的传承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育的强项,做大做强艺术中职和高职“非遗”传承专业教育,落实大中专“非遗”表演艺术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对中等职业教育“非遗”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四是高等学校要加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坚平.艺术高职院校如何走上品牌发展之路[N] .《中国文化报》,2012-12-18

[2]刘坚平.湖湘文化的传承基地 文艺湘军的人才摇篮[N] .《中国文化报》,2011-11-8

[3]吴晓华,刘坚平.湖湘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现状实录[N].《中国文化报》,2014-12-10

[4]鲁雁飞.文化强省背景下湖南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策略调研[J].《艺海》, 2015(7)

[5]⒓崞剑袁绍成.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J].《艺海》, 2016(12)

[6]鲁雁飞.艺术高职院校柔性管理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5)

[7]王培喜.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问题探究――以湖北地方戏曲、曲艺等为例[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4)

[8]钟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湖南地方戏剧文化自觉缺失[J] .《民族艺术研究》,2011(2)

非遗传承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认识方法 组织方法 教学手段

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与学生共同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以教学目标为指导,贯穿整个传承教育的过程中的活动方法,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1.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认识方法,2.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组织方法,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手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认识方法之观察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认识方法包括:观察法、逻辑方法、记忆方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察法,是指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物和形式,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认知过程,从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由于观察是学生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起点,是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性知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理论联系实际、以此形成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和技能的重要方法。因此观察法是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方法。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察法的分类

观察法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观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实物观察、模型观察、操作实践观察等;按照观察的地点不同,分为:室内观察、野外观察、实地观察等;按照观察者目的不同分为:观察了解、观察学习、观察研究。观察法类型多样,这就要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要求,合理选择观察形式,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观察法的作用。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察法的操作要求

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过程中,传承人会提出观察要求,观察什么?观察哪里?怎样观察?学生首先弄清楚观察的目的,从而指导观察活动的有效进行。这就一方面要求传承人指导学生提出合理的观察目的,一方面要求学生以目的确定观察重点,抓住观察实质。其次为观察作好前期准备。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做好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预习教材,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也可以设计相应的观察表格,进一步明确观察目的,最大限度的为后续的观察做好准备,争取在观察的过程中提高一个认识的档次。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提出观察问题。观察问题的提出是观察活动得以进行的助推器,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不断深入观察层级,注意分析感性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好观察记录。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记录观察的结论,为后续观察总结做好准备。认真填写观察表格,可以做好文字记录也可以做好声像记录。观察记录可以为长期保存创造条件。进行观察总结。观察总结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如:书面总结、口头汇报、交流反思。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组织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组织方法按照传承人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分为三类:分为言传方法,身教方法,实践方法。它的分类示意图如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教学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手段包括: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各类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标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仪、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容量加大,这就存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内容。计算机辅助教学内容信息大,除了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内容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内容,以充实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积极性。需要教师在课外最大限度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的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包括: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库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设计。

1.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库的建立

2.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3.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设计

首先,符合认识原理,即由浅入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资源方面,类型多种多样,认识难度各异,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们研究学生的年龄智力差异,尽量设计符合该年龄段学生认识水平的课程资源。欣赏类、常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适宜安排在较低年龄的阶段学习,小学初中年龄阶段;操作类、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应该安排在高年级阶段高中、大学、专业技术院校学习掌握。

非遗传承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xxx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文化背景,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

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不遗余力争取支持,抓实抓细项目申报,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群众“非遗”认知度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重普查、深挖掘,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

高度重视非遗的普查、整理工作,每隔两年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坚持深入镇村一线、深入庄户人家、走近田间地头,与各类乡村文化能人,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原始材料,并在后期逐一进行项目归类、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进一步充实了我县民间艺术信息库,为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非遗普查6次,收集各类信息3510条、线索1276条、拍摄照片3万余张、录制音像资料358盒,整理有价值的项目30个、撰写各种文字资料120多万字,调查项目 336 个。

(二)抓认定,广申报,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

(三)强中心,建基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5年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建成120平方米的“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坊”,下设五谷坊、刺绣坊、四宝坊、剪纸坊、游艺坊、鼓艺坊六坊,为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

(四)建站所,广传承,普及非遗保护项目。

积极争取省市非遗保护资金30余万元,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先后在高级中学、第一幼儿园设立了洛河战鼓和羊皮扇鼓传习所,累计培训羊皮扇鼓、洛河战鼓爱好着2000余名。同时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实现了传统游艺进校园、xx剪纸进课堂等重点项目普及。定期在全县举办剪纸、刺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培训班,2017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xx说书、陕北民歌、刺绣、剪纸进校园和“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镇进社区科普巡回展览”等活动20余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说书、小品、非遗风情歌舞《踩场歌》《祈雨》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每年在 “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非遗成果展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厦门、成都、深圳等地进行展演和展示活动,多次组团参加陕西省旅博会、文博会、丝博会等展览活动,让xx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xx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五)创品牌,助扶贫,打造特色保护项目

“xx剪纸、刺绣、xx传统游艺”,是我县招牌式的文化品牌,自从被列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我们加大了对这些招牌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先后打造出了剪纸6个系列产品、刺绣5个系列产品和xx传统游艺4个系列产品,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xx刺绣”已被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积极全面开展振兴项目。大力开展xx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成立了xx县德艺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有限公司,建成了总面积达120平方米陈列、销售基地,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优势镇办、中心社区,利用建成的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在技艺上指导贫困户,实现临近收购,方便贫困户参与。邀请相关专家,举办xx刺绣、剪纸、农民画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这三个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非遗助力扶贫工作上,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7镇1办5个中心社区65家贫困户被纳入实施范畴,13名残疾人在家进行定制的刺绣品绣制,年人均收入达5400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非遗工作没编制、缺人才,特别是乡镇文化站被合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代管,没法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二是经费保障不力。县财政没有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缺乏保护经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民间技艺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是非遗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目前,除剪纸、刺绣、民歌、说书、传统游艺、传统饮食有可能成为当地一项旅游产业外,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切实加强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科学记录,全面普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完善普查体系建设,科学制定普查程序,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树立“抢救优先”的意识,对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2.确定项目,重点申报。积极开展非遗各门类的非遗振兴工作,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文明提升。一是申报xx说书、xx剪纸、xx传统农事三个项目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进一步完善在全县具有广泛影响、深厚文化底蕴和牢固群众基础的xx说书、xx剪纸等项目图文视频资料收集,完善传承保护体系,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现象,加强xx传统农事非遗保护项目挖掘,积极开展传统农事保护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传统农事,了解先人智慧,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将xx农民画、xx大秧歌、xx民俗礼仪等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的项目申请纳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3.争取支持,做好传承。一是充分利用部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抓好现有传习所监管,每年培养发展1-2个非遗传习所,培养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争取县政府支持,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学校教育传承、民间传承,通过为非遗传习所、传承人设立保护资金,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三是进一步抓好非遗产业化工作。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重点对xx刺绣加强内涵挖掘,搞好非遗品研发、展示、销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4.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对非遗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编撰出版《xx县非遗保护图典》,进一步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保护的良好氛围;丰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内容,大力开展非遗进村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途径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各位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大家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继续关心我县的文化事业发展。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更加扎实努力的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非遗工作,形成合力,努力使我县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重闪光芒。

xxx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汇报

xxx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文化背景,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

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不遗余力争取支持,抓实抓细项目申报,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群众“非遗”认知度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重普查、深挖掘,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

高度重视非遗的普查、整理工作,每隔两年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坚持深入镇村一线、深入庄户人家、走近田间地头,与各类乡村文化能人,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原始材料,并在后期逐一进行项目归类、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进一步充实了我县民间艺术信息库,为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非遗普查6次,收集各类信息3510条、线索1276条、拍摄照片3万余张、录制音像资料358盒,整理有价值的项目30个、撰写各种文字资料120多万字,调查项目 336 个。

(二)抓认定,广申报,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

(三)强中心,建基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5年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建成120平方米的“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坊”,下设五谷坊、刺绣坊、四宝坊、剪纸坊、游艺坊、鼓艺坊六坊,为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

(四)建站所,广传承,普及非遗保护项目。

积极争取省市非遗保护资金30余万元,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先后在高级中学、第一幼儿园设立了洛河战鼓和羊皮扇鼓传习所,累计培训羊皮扇鼓、洛河战鼓爱好着2000余名。同时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实现了传统游艺进校园、xx剪纸进课堂等重点项目普及。定期在全县举办剪纸、刺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培训班,2017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xx说书、陕北民歌、刺绣、剪纸进校园和“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镇进社区科普巡回展览”等活动20余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说书、小品、非遗风情歌舞《踩场歌》《祈雨》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每年在 “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非遗成果展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厦门、成都、深圳等地进行展演和展示活动,多次组团参加陕西省旅博会、文博会、丝博会等展览活动,让xx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xx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五)创品牌,助扶贫,打造特色保护项目

“xx剪纸、刺绣、xx传统游艺”,是我县招牌式的文化品牌,自从被列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我们加大了对这些招牌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先后打造出了剪纸6个系列产品、刺绣5个系列产品和xx传统游艺4个系列产品,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xx刺绣”已被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积极全面开展振兴项目。大力开展xx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成立了xx县德艺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有限公司,建成了总面积达120平方米陈列、销售基地,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优势镇办、中心社区,利用建成的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在技艺上指导贫困户,实现临近收购,方便贫困户参与。邀请相关专家,举办xx刺绣、剪纸、农民画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这三个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非遗助力扶贫工作上,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7镇1办5个中心社区65家贫困户被纳入实施范畴,13名残疾人在家进行定制的刺绣品绣制,年人均收入达5400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非遗工作没编制、缺人才,特别是乡镇文化站被合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代管,没法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二是经费保障不力。县财政没有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缺乏保护经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民间技艺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是非遗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目前,除剪纸、刺绣、民歌、说书、传统游艺、传统饮食有可能成为当地一项旅游产业外,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切实加强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科学记录,全面普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完善普查体系建设,科学制定普查程序,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树立“抢救优先”的意识,对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2.确定项目,重点申报。积极开展非遗各门类的非遗振兴工作,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文明提升。一是申报xx说书、xx剪纸、xx传统农事三个项目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进一步完善在全县具有广泛影响、深厚文化底蕴和牢固群众基础的xx说书、xx剪纸等项目图文视频资料收集,完善传承保护体系,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现象,加强xx传统农事非遗保护项目挖掘,积极开展传统农事保护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传统农事,了解先人智慧,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将xx农民画、xx大秧歌、xx民俗礼仪等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的项目申请纳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3.争取支持,做好传承。一是充分利用部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抓好现有传习所监管,每年培养发展1-2个非遗传习所,培养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争取县政府支持,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学校教育传承、民间传承,通过为非遗传习所、传承人设立保护资金,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三是进一步抓好非遗产业化工作。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重点对xx刺绣加强内涵挖掘,搞好非遗品研发、展示、销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