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冶金工业研究

冶金工业研究

冶金工业研究

冶金工业研究范文第1篇

冶金工程研究生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到冶金、化工、材料、环境保护及其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该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如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冶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在大学里需要逐步接触并掌握到丰富而实用的计算机知识。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到大中型冶金企业、冶金相关设备制造、冶金原辅材料生产销售等行业从事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产品销售、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冶金工业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压制;粉末冶金;应用

粉末冶金工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精尖的工业,虽然是在近几年才兴起,但是已经对很多领域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而高速压制技术可以说是伴随此工业发展而来的一项技术。首先,粉末冶金工业本身就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才能完成,硬件设备更新速度比较慢,但技术比较灵活,因此更新速度快。其次,很多的大型工程需要粉末冶金工业帮助,并且都是定制产品,这样一来就在客观上提高了难度,给高速压制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平台。总的来说,由于粉末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通过高速压制技术的应用来获得一个更大的进步。在此,本文主要对高速压制技术在粉末冶金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

1 高速压制技术的特点

1.1 高密度、高性能

高速压制技术在现阶段的研究当中,突破了原有的瓶颈,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此种技术的高密度和高性能达到了一个理想的效果。首先,高速压制技术通过强烈的冲击波进行压制,使P/M零件达到高密度。在过去的生产工作中,虽然应用的技术并不落后,但是在高密度和高性能当中,只能选择一个。而高速压制技术却能够达到两项要求。其次,在粉末冶金工业当中应用高速压制技术,不仅可以使零件高致密化,还能够将零件的密度均匀化。这种效果是以前达不到的。零件加工是粉末冶金工业的重要考量性产品,如果能够强化零件的致密化,同时在均匀化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势必能够充分促进粉末冶金工业的大幅度进步。

1.2 弹性后效低

除了上述的特点以外,高速压制技术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比方说,这种技术的弹性后效低。在使用高速压制技术成型的压坯,其径向弹性后效要比传统的压制低。经过详细的研究以后,科研人员发现,对于水雾化普通铁基粉末ASC100.29,高速压制成形的直径为31mm的圆柱体生坯径向弹性后效比传统压制的减少 40%。但是,这种情况和粉末材料的本身有关,所以在日后应用高速压制技术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粉末的实际情况。比方说,在对电解铜粉使用高速压制技术的时候,就会减小脱模力。

1.3 生产成本低

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来看,粉末冶金工业之所以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发展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其经济收入非常可观,并且收支平衡,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也较强。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功劳都要归功于高速压制技术,这种技术经过不断的强化和改良,其生产成本非常低,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同领域当中的最优。比方说,P/M零部件在小轿车当中的用量较多,并且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但是,此种零部件的性价比不是很高,常常因为其性能不高导致修理次数增加。在应用高速压制技术以后,P/M零部件的性能有所提高,并且在很多的硬性指标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通过应用高速压制技术,在成本和性能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因此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成为了可能。

2 高速压制技术在粉末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2.1 Astaloy Mo+2%Ni+0.6%C

对于高速压制技术来说,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对粉末冶金工业产生了很大的积极意义。其中,Astaloy Mo+2%Ni+0.6%C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种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与烧结密度是成正比关系的。因此,选取此种材料来作为对比,效果是最明显的。另一方面,此种材料的最大密度能够达到7.7g/cm3。自从应用高速压制技术以后,随着密度的不断加大,此种材料的最大疲劳极限也在增大。由此可见,通过应用高速压制技术,粉末冶金工业当中的很多材料都能够在硬性指标上有所上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零部件的性价比。另一方面,高速压制技术的效果非常明显,在与低密度的零部件或者材料相比以后,总体的应用效果也更加理想。因此,日后的粉末冶金工业可以进一步推广此种技术。

2.2 Astaloy CrM+0.4%C和D.DH1+0.6%C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单纯的从一种材料来证明高速压制技术的有效性,并不是最理想的。因此,本文对Astaloy CrM+0.4%C和D.DH1+0.6%C在使用高速压制技术以后的效果进行阐述。这两种材料在经过高速压制技术以后,不仅充分提高了粉末冶金齿轮的性能,同时提高了硬度和各方面的强度。总体来说,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加工以后的零部件性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高速压制技术在应用到Astaloy CrM+0.4%C和D.DH1+0.6%C以后,保证了加工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节省了成本。

3 总结

本文对高速压制技术在粉末冶金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高速压制技术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需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必须结合客户的需求和当地的未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日后的发展当中,取得一个更加理想的结果。相信在日后的应用当中,高速压制技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果世驹,迟悦,孟飞,杨霞.粉末冶金高速压制成形的压制方程[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01).

冶金工业研究范文第3篇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预期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依据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等行业的产业振兴规划及相关行业权威研究机构对“十二五”时期机械、建筑、船舶、家电、集装箱和汽车6个主要钢铁消费行业的预测研究,可以推算“,十二五”期间这些行业多数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快速推进,这些都将使上游钢铁行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另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涉及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兴产业必然对钢铁业产生新的要求。国家大力支持的新能源、核电、环保和军工科技等也将会形成钢铁业新的增长点。总体来看,受国内经济发展及需求的拉动,“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主要工业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钢材消费的增势使钢铁业仍将保持高产量,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将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

二、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及“十二五”期间国外铁矿石市场供给分析

世界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国,以上4国铁矿石年出口量占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85%,也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国产铁矿石已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因而导致进口急剧上升(见图2)。据中钢协分析,2009年中国矿石进口量占世界海运量的70%,中国对外矿的依存度已经由2003年的46.5%上升到2009年的66.1%,国产矿的比重逐年下降(见图3),并且在今后若干年内,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的格局将会继续。未来国际铁矿石供给的形势是怎样的呢?据MYSTEEL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球铁矿石产能为15.78亿t,到2015年,全球铁矿石的产能增量将达到10亿t,总产能将达到26亿t;10亿t新增产能包括老矿山的扩建项目和新建矿山项目。其中,4.76亿t为已确定实施新增产能,5.95亿t为有意向实施新增产能。具体情况见表1、图4和图5。有意向新增产能最后能否顺利投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已确定的新增产能也可能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相对较小。其中,大型矿山受益于充裕的开发资金和发达的基建配套设施,在已确定的新增产能达产方面保持着良好的记录。既然预计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铁矿石供给会有较大的增长,我国的钢铁企业又是这些铁矿石供应商的最大客户,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国内铁矿石进口无序竞争的局面,加快形成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合力,铁矿石的供给就能够得到保证。

三、对“十二五”期间完善我国铁矿石供给保障的建议

在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际铁矿石市场供应仍将继续增长的基础上,本文从国外、国内两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铁矿石供给保障的建议措施。

1. 加快建设境外铁矿石长期稳定基地

进口矿石比重过高,便意味着资源受人掣肘——“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办矿或入股铁矿山是近几年来钢铁行业提高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和实现上下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的新思路。我国钢铁企业在长远的资源投资、融资手段和途径方面还比较薄弱,因此,必须建立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钢铁企业和资源所属者之间的合作通道,以新的模式进行资源控制和开发,使稳定的资源供应成为我国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鼓励由国内大型钢铁集团企业牵头,吸收中型钢铁企业入股,联合起来到国外合资合作办矿,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国产矿和海外权益矿用于国内炼铁生产所需总量的比例达到2/3以上。在企业联盟或企业实际操作层面,可以采取收购、投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加大矿石资源开发的投入,加大对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铁矿石资源的考察,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合资和联合开矿。密切跟踪国外铁矿石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动态,积极与国外矿石供应商进行磋商,增加铁矿石的长期协议量,在巩固与现有铁矿石供应商的长期稳定合作的同时,寻求与印度、智利和秘鲁等国的铁矿石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拓宽进口铁矿石的采购渠道。如武钢通过收购、兼并和参股等方式,建立了一批境外资源供应基地。公司获得权益铁矿石资源量达到100亿t,全部达产后,超过9 000万t的供矿能力,可满足企业85%以上的需要,加上自有部分,5年后,武钢铁矿石可全部自给。境外长期稳定资源基地的建设,能够提高我国钢铁企业全球战略资源的掌控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我国钢铁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源保障,也为争取铁矿石谈判的“中国价”奠定了基础。依托境外资源基地,企业可以逐步向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使航运、海运租船和废钢进口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

2. 规范国内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

采购分散是铁矿石进口无序的症结。整顿规范进口铁矿石市场,应严格执行制;推进进口铁矿石备案登记制度,以掌握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和流向。在“十二五”期间,可以通过限制并减少拥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依托中国中钢、中国五矿、宝钢国贸等大型国贸企业,组建几家股份制的大型铁矿石进口企业。其他钢铁企业和贸易企业可以参股这些国贸企业。其他钢铁企业入股,原则上其上限为本企业铁矿石需求量,旨在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防止转手倒卖,扭转中国钢铁行业深陷被动、多头采购、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在有序的市场条件下,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才能够赢得更多的定价权,中国钢铁企业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中国才能有更多的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跻身世界钢铁行业前列。

3. 加快国内铁矿的勘探开发力度

在稳定铁矿石境外供给渠道的同时,我国也应加快国内铁矿石的勘探开发力度,实施配套鼓励政策,降低对境外铁矿石供给的依赖,进一步提高国产铁矿石的供应力度。开发国内矿资源需要先了解我国铁矿资源的特点。在我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中,储量和基础储量少,资源量多;已探明的铁矿产地分布极不均匀,且多为贫矿,贫矿占储量的94.3%,均需经过选矿富集才能达到炼铁生产对品位的要求;平均品位仅有31.9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 个百分点以上,而国外进口的铁矿石品位平均在63.5%;同时我国铁矿石性质较为复杂,其特点是贫、细、杂,共、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少,利用难度大,采选成本高。近几年,由于钢铁行业产量的节节攀升对铁矿石需求量的不断提高,进口铁矿石价格连年大幅增长,我国加大了对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2010年我国新勘探发现的大中型铁矿产地有79处,勘查共新增铁矿资源储量87.41亿t。其中,2005年新增16.1亿t;2006年新增12.34亿t;2007年新增17.14亿t;2008年新增13.93亿t;2009年新增27.9亿t,成为勘查新增铁矿资源储量最多的一年。从图6中看到,国内铁矿石产量增速是跟随新增矿产资源量变动的,这表明国内新发现的矿产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我国有 55%的探明资源储量未动用,随着矿区内外部建设条件的完善,未来更多已探明而未开发的矿产资源将被投入开发,进一步扩大国产铁矿石的供给能力。大力开发和节约使用国内矿石资源,实施配套鼓励政策,包括环保、国土、税收和防止乱采乱挖的措施。实行对低品位铁矿和共生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对积极投资、收购和参股可开发新矿山及周边中小矿山的行为实施政策倾斜。同时,建议国家将铁矿石的资源税征收标准下调至与煤炭相同的水平,并按价值比例征收。这样可以降低贫矿、井下矿的边际经济可采标准,从而提高我国矿石自给率。此外,应鼓励企业加大贫矿开采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包括提高尾矿利用率、露天转地下开采以及矿区环境保护等措施,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低品位和伴生矿的开采水平,实施矿业所属地的生态保护。

4. 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必须坚持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深入研究合理利用两种铁矿石资源的方案。要积极推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配矿技术,降低消耗和污染,合理使用矿石资源,提高铁矿石的综合使用效率,降低铁矿石使用的综合成本。“十二五”期间,应针对我国铁矿资源“贫、细、杂”的特点,促进钢铁企业、矿山、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工作,针对我国选矿中的技术难题进行逐一突破,研制并应用新的高效分选设备、新的高效浮选药剂以及新的分选工艺。尤其是近年来,国内铁矿石资源中易选的磁铁矿资源日益减少,促进了我国铁矿选矿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我国钢铁行业能够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提高钢铁企业矿石的自给率,缓解进口铁矿石的压力,维持优质的铁矿原料供给。

5. 建立科学有效的废钢铁回收体系

随着我国钢材市场供需两旺、钢铁工业继续加快发展,对废钢铁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电炉将会逐步替代转炉,废钢将会逐步替代铁矿石,而少量的铁矿石应用将作为资源自然消耗的补充,真正成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业。由于国际市场铁矿石市场价格的不断上升、国内电力供给能力的增强,以及国内废钢产出量的增长,预计今后中国电炉生产能力将会出现较快增长,市场需求也将有所上升。新电炉钢产能的建设效益与传统流程相比,差距将会大大减小。同时,由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实施等,对钢铁的需求量增长较快,而我国铁矿石资源短缺且世界铁矿石资源有限,钢铁企业趋向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预计钢铁行业对废钢的需求会出现快速增长,因此我国应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废钢铁回收体系。

冶金工业研究范文第4篇

“水平高,为人善,心胸开阔,在学生眼中是难得的好老师!”“大方,和蔼。知识渊博,令人神往,幽默风趣。”在号称中国最大的听课感受分享平台——评师网上听过华一新课的学生这样留言。

在学校组织学生对教授现场教学录像的教学效果评价中,华一新获得97.92分的高分。

24年来,华一新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有色重金属冶金学”,“普通冶金学”,“冶金新技术”,“冶金动力学”,“现代冶金分析技术”等10余门课程。在担任博士生导师和被遴选为云南省首批特聘教授后,华一新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学生上课。他长期坚持指导本科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0届。自1996年以来,累计指导和培养硕士研究生26名,博士研究生13名,博士后1名;所指导的研究生有1人获2006年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分别获2008年和2010年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多年来华一新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上。先后负责主持“冶金工程专业”部级第一类特色专业点、云南省重点本科专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一个具有部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部级教学团队、部级精品课程,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省级重点专业,冶金工程专业的招生第一志愿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由华一新主编的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有色冶金概论》(第2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在2009年分别获云南省优秀教材奖和昆明理工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编著的教材《冶金过程动力学导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年)在2007年获全国冶金优秀教材一等奖。

作为学校冶金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之一,华一新负责和参与了冶金工程学科的建设,并担任着“离子液体冶金学术创新团队”首席教授、离子液体冶金昆明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学科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华一新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部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5项。在微波冶金、离子液体应用、有色金属冶金、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冶金新工艺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参与研究的“新型微波冶金反应器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获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1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40余篇次。

冶金工业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冶金工程 质量工程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Training Mod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nnovative Talents

ZHANG Yuzhu, LI Yungang, AI Liqun, FENG Juhe, LI Junguo

(College of Metallurgy and Energy,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Hebei 063009)

Abstract Take qualit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as the goal,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work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on reform training mode, optimizing course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engineering; training model

为贯彻“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制定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我们以抓质量工程建设为手段促进学科发展。改革培养模式,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抓质量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冶金工程专业已经建设成为部级特色专业,河北省优秀重点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现代冶金技术实验室已建设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为河北省和唐山市重点实验室。冶金传输原理和炼钢学两门课程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优化课程体系,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

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了解现代冶金和材料学科发展,掌握现代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热爱钢铁行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冶金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其现展不再仅仅满足于解决某一工序节点上的技术或工艺问题,而需要站在整个“大冶金”工业链流程的工程科学高度,为此增加了一系列材料成型、金属材料、冶金能源、耐火材料等方面的课程,并在实习环节将实习厂由原钢厂、铁厂、烧结厂拓展到钢铁生产全流程工业链厂,从而保证将专业教育延伸到钢铁工业主体产业链。

构建“4个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选修平台。各类课程共计208.5学分。

通识教育平台(必修、46.5学分,22.3%):马克思主义纲要,基础,原理,概论;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军事训练。

公共基础平台(必修、59.5学分、28.5%):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电工电子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物理化学等。

学科基础平台(必修、13.5学分、6.5%):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

专业方向选修平台:(8分、42.7%,);由专业限选课(68学分,32.6%)和任选课(21学分,10.1%)组成。专业限选课设钢铁冶金方向和有色冶金方向两个方向课,限选一个方向。

钢铁冶金方向的专业限选课:钢铁冶金学,钢铁冶金设计原理,有色冶金概论,炉外精炼,凝固理论,非高炉炼铁,专业英语,冶金实验研究方法,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设计。

有色冶金方向的专业限选课:轻金属冶金学,重金属冶金学,化工过程与设备,电化学,钢铁冶金学,冶金实验研究方法,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设计。

任选课由公共任选课(15学分、7.2%)和专业任选课(6学分,2.9%)组成。

全校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至少选学15学分,具体要求为:VB程序设计4学分或者C++程序设计4学分必选一门,AutoCAD基础2学分;文学类课程2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1.5学分。其它任意类课程至少选修5.5学分。

专业任选课:冶金反应工程学,近终型连铸,高炉喷煤,洁净钢与品种钢冶炼,冶金辅助材料,耐火材料概论,冶金环境保护,冶金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文献检索,金属压力加工概论,冶金能源,冶金流程工程学,冶金史,金属材料概论,共计15.5学分,从中任选6学分。

2 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国内钢铁企业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和设备装备的差异性,为使学生通过实习了解主体工艺设备、掌握工艺方法,近几年在唐山钢铁公司、唐山国丰钢铁公司、石家庄钢铁公司等省内稳定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又积极开拓了宝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钢铁公司为专业实习基地。与唐山钢铁公司、邯郸钢铁公司建立了校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三次专业实习(共10周),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15周,实践性教学总计76学分,占总学分的36%。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教学采用立体设计方案:安排实习周每周第一天在校进行课堂教学,利用所购买的《钢铁生产概论》、《宝钢生产技术》等多媒体教材和录像,通过课堂讲解与多媒体生产工艺设备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实习、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与生产厂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讲座相结合,保证了实习效果。

近年来,加强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保证原每班两名教师的基础上,安排本专业研二研究生协助指导,有效加强了实习管理工作。

为客观评价实习效果和评定学生成绩,实习成绩采用平时表现、实习报告、闭卷考试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抑制了过去主要依据实习报告评定成绩时,部分学生抄袭实习报告的现象。

3 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到各个教学环节与过程之中。在各个课程教学环节,注重以钢铁产业的历史进程观,研讨进程中重大工艺技术创新背景及其历史贡献,了解未来发展的前沿课题与现存问题,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知识基础上的方法论教育,代替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方法;以人文、科技、社会实践和专业教育,代替狭义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以实践教育为中心,加强工具教育、论文写作与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技能与动手能力。

为此,在注重教学体系与内容的相对系统性的基础上,加强了开放性建设;在相对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差异性教育建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主体建设。在培养方案层面,构建了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外创新、社会实践、讲座与论坛、设计(论文)与专题等相对独立又立体交叉衔接的、逐步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注重工程素养与工程能力培养的传统上,加强了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以听课制、督导制切实改变教师授课方法与组织方式,考查目标由知识学习变为知识基础上的方法培养;授课方式由教师主体传授式变为引导式为主的启发式、研讨式、研究式、案例式;授课内容由照搬教材变为以教材为基本知识点的开放式。

(2)开设部分前沿性、综合性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近几年分别增设了非高炉炼铁、高炉喷煤、近终形连铸、品种钢与纯净钢冶炼等课程。

(3)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条件,为学生自主课外创新科技活动和实验提供指导教师和必要的条件支持。

(4)鼓励学生自大三始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工作,并由教师提供工作补贴。通过实际科研课题锻炼、培养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

(5)在专业课程设计保证工程设计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设计或科研论文工作,锻炼学生实际工作经验。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的比例不断提高,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是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如邯钢板坯中心偏析的成因、唐钢结晶器优化研究、钢水覆盖剂的研究等,通过真题真作使学生受到从选题、开题到撰写论文的科研训练,并累计取得近3000万元的经济效益,有的研究结果与教师联名。

(6)强化工具类课程教学。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外,开设文献检索、科技写作、专业外语(三个学期连续开设)课程,并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明确要求翻译与课题相关的1~2篇外文文献。Visual BASIC、AutoCAD纳入学生必选课程等。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为此,唐山电视台热点透视节目做了专访报道,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7)为学生开设系列专题讲座涉及专业前沿、工艺技术研究、创新人格品质等。

4 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实验教学是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自2004年来,充分利用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的资源条件与开放管理的运行条件,全新构造了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与研究性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命题科技创新实验等多层次实验教学与实验研究体系。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将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纳入实验教学计划与实验课程,将研究性实验与学生自主命题科技创新实验纳入学生科技创新学分。未纳入实验课程之中的实验由团队指定指导教师。完成的主要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国家重点推广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学生完成的自主命题科技创新实验有推渣机的设计、教室自动红外光控照明灯、超高导热纳米材料研制等。

5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冶金传输原理、钢铁冶金学、炼钢设计原理、炼铁设计原理、炉外精炼等全部主要课程自主开发了适于课程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所开发课件大多在教育部、学校组织的课件大赛中获奖。配备有本专业现场生产工艺录像与东北大学工艺教学多媒体动画课件。课程组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性质自主确定授课方式,可于课堂上实现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工艺录像三者间的任意切换,并与现场观模与实习教学相结合,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方面,近些年加大了融能力培养于课堂讲授之中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力度,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例如,采用典型钢种冶金案例教学的品种钢与纯净钢冶炼课程、根据不同煤种,研究配煤、制煤、喷煤工艺、喷吹量与喷煤极限案例教学的高炉喷煤课程等。这些课程结合冶金案例,采用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提高了在特定冶金条件下,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工艺过程、确定工艺方案与工艺参数的基本能力。再如,非高炉炼铁、近终形连铸、生态冶金等冶金前沿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前沿设备、工艺现状与研发历程、动态;近代冶金技术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冶金技术发展、冶金设备与工艺改进的历史进程,掌握各历史阶段主要设备工艺的产生背景、研发过程、工艺特点、优势与局限,为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

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到各个教学环节与过程之中。在各个课程教学环节,注重以钢铁产业的历史进程观,研讨进程中重大工艺技术创新背景及其历史贡献,了解未来发展的前沿课题与现存问题,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知识基础上的方法论教育,代替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方法;以人文、科技、社会实践和专业拓展教育,代替狭义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以实践教育为中心,加强工具教育、论文写作与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技能与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必修课以应用为主线学习专业必需的知识和技术;精简课时,给应用型人才留出时间,去选修专业提高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设立问题,给创新性人才留出空间,去通过参加教师科研以及学习新技术前沿选修课进行研究和探索。在选修课安排上,提高选修课比例,发挥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设了一系列新技术前沿选修课,满足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习需要,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