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教学辅导

科学教学辅导

科学教学辅导

科学教学辅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科学教学;影响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快速兴起与发展,并充分应用于各种行业,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的自身特点,在教育教学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高效。多媒体辅导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积极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增加课堂信息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审美能力。

一、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课程内容

多媒体辅导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并高效地结合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多媒体辅导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设计与技术等诸多领域。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课程的信息量也较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多媒体辅导与小学科学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让多媒体辅导与小学科学课堂高效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最优化、最完美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导教学有着诸多的优点。多媒体辅导教学可以高效加大知识信息量,丰富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兴趣;可以大大提升教师的讲课效率和学生的掌握效率,使课堂变得高效。多媒体教学最为突出的优点是以学生为主,实现了教师、学生、科学三者的有效互动。例如,在学习地球与环境科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导教学,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太阳系的各个行星及运动变化规律。相比传统的课本教学,多媒体辅导教学可以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亲眼感受小学科学的多彩和有趣。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展现可以使学生对地球与环境科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丰富了小学科学的课程内容和信息量。多媒体辅导教学的优点就是在利用有限的课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变得高效。

二、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无限动力

多媒体辅导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积极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激发学生无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为学习小学科学提供无尽的动力。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导教学让学习小学科学充满了乐趣,使学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学生对学习小学科学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快的提高。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导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小学科学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以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使枯燥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生命科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上缤纷多彩的各种生物,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无限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形形的物种,让学生根据物种的特点进行分类。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有不同的观点学生自己先讨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教师提问。教师应该向学生详细地介绍物种的演变和发展,从而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把多样性的物种进行分类,让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各种生物,也对物种的演变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课堂

小学科学课程离不开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是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从精神涣散变得注意力集中,也就是所谓的“心态决定一切”。在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融入到科学世界里,使学生从内心发现科学的真正魅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小学科学课程,让学生把全部的思维精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享受课堂学习。比如,在学习物质科学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三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彩虹的现象,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色散的规律。教师应该把三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彩虹的现象视频分段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明白色散形成的条件和规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用三菱镜分解太阳光,亲手体验物质科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把色散形成的条件和规律记录和整理出来。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自己主导课堂,让学生享受小学科学课堂,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欣赏能力,陶冶学生情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导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陶冶学生对世界万物的情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掘小学科学中美的事物,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导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看到真实的美。

人的审美能力是人逐渐形成的主体感受,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形成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所有美好的事物在课堂上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领略世界上大好河山的秀美壮丽。例如,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山脉河流和人文风情,让学生真实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学生坐在教室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雄伟和壮丽;欣赏到九曲黄河的澎湃和神奇。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可以感受世界各地的人文风情。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导教学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学习到他们心中不一样的美。多媒体辅导对小学科学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不仅欣赏到了大千世界的美妙,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美的享受和升华。

多媒体辅导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积极影响在于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通过多媒体辅导教学,使学生从小就培养出浓厚的好奇心和认知研究科学的能力。多媒体辅导教学为学生学习小学科学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途径。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让学生在科学的世界里尽情的遨游。

参考文献:

科学教学辅导范文第2篇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考察我市教育发展现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改革充满活力,什么时候就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另一方面,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一直扮演着改革者、领跑者的角色,汲取着市场经济大潮激扬而起的改革智慧和勇气,**教育一路小跑发展至今。从率先创建教育强市,率先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启动素质教育实验,到在浙中地区率先完整提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发展策略,开展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教育始终奔驰在科学和谐发展轨道。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县向国际商贸城市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城乡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日益优厚的教育发展环境、日益提升的百姓对新时期教育的期待,日益深化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更多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过程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二、全面总结教育发展成果,增强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近十五年来,**教育围绕“构建国民教育体系,让青少年有书读,让百姓受教育”的核心,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以科学的策略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大拓展,教育质量的大提高,社会效益的大提升。

以满足青少年有书读,百姓受教育需求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率先完成“两基普九”任务后,我市以高标准普及九年**教育乃至普及十五年教育为目标,不断规划,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启动了三轮教育布局调整,特别是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底线,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的第三轮布局调整,更是全面提升了城郊、镇街和农村山区教育条件。基础教育条件全面优化,“读书难,受教育难”已成为历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健康迅速。自1999年适时启动城镇职校搬迁建设以来,我市合理设置职校定位,规划建设布局,发展品牌特色,构建起职业教育规模适当、专业合理、学校发展科学协调的“一强多优”职教格局,几所职校全部布局在城区和中心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富有内涵的教育成果,逐步改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观念,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广阔、多样的舞台。学前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创新和发展。组建了三元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导,事业化运营的方式,保持了学前教育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学前教育公益性性质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成人教育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环节,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回顾历史,可以充满自豪地说,**教育时刻紧跟着时展步伐,应和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满足着城市提升壮大的需要。

以提升现代教育品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教育内涵发展卓有成效。以“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方针为指针,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日臻完善,城乡教育二元割裂,差距明显的现状已根本改变。教育发展方式日益科学,素质教育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研究与实践、体育艺术“2+1”活动等不断丰富着学校教育的内涵,一大批学校从构建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中,挖掘品质提升的动力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教育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活力最为充沛、发展势头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

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群众期盼,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致力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为每位受教育者终身长远发展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竞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经验同样是指导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

但面对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对教育的新需求,面对百姓的新期待,我们工作和事业上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还不紧密。面向经济发展办学,面向社会治教的意识还不浓厚。评价教育自身的标准比较单一,较多地偏重在普通教学的升学效果上。特别是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研究还不够,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很难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还不强。

(二)发展还不平衡。显性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不断得到化解,隐性的学校间差距仍非常突出,“择校热”仍一定程度存在,学校硬件均衡基础上的软件优质、均衡尚未破题。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教育结构还不尽完善、合理。学前教育体系还未建成,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民办教育发展不够理想。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配合衔接还不尽合理。

(四)模式转化不理想。素质教育主题地位还远未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好的环境,但“课业负担过重”、“片面强调升学”等实质性问题还未根本触及,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试评价、质量监测、学校发展制度有待完善。质量提高不快,富有**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方式还未形成,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化。

高质量发展**教育,靠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无疑不行,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标准来衡量、规划和发展,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全面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未来的**教育要讲究科学定位。必须站在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国际商贸名城和宜创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大局来思考,具有立足**、引领浙中、放眼全国的意识和魄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把教育置于城市发展的远景来前瞻考虑,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特色。**教育未来发展,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未来的**教育要强化改革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克服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怠惰思想、消极思维,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大胆探索。以创新推动教育新转型、新跨越。

未来**教育要追求科学发展。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努力适应百姓多方面需求,努力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教育规模、结构、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充实发展内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品位。

要时刻从群众利益、需求出发,找思路,找重点,找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放眼未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接**教育新一轮跃升。

当前我市教育已到了高位跃升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重点要由侧重“均衡协调”向侧重“优质高效“转变,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要求教育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变革。

(一)坚持解放思想,明确发展定位。

最近教育部正着手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并就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总理提出:发展教育,规划先行,要努力使规划的制定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科学决策的过程。就**而言,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过半。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我们要对未来若干年的发展作前瞻思考,以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为参照,以**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理清未来发展的脉络。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由教育基本现展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达到较高水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县市区前茅。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实现较大增长,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残障儿童入学率保持100%,4-6岁幼儿入园率、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支撑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事业上,一是满足百姓要求教育公平的愿望,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均衡发展。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综合城乡配套改革机遇,以完善制度科学、特色鲜明、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同步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要深化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装备,推进“标准化、法人化”建设,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反哺农村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城乡教育均衡程度。到2012年,通过扩建、改造、新建,使全市公办初中调整到21所,基本形成农村每个镇街设置初中1-2所的格局;公办小学调整到70所,满足百姓就近入学意愿。特别要借助推行**教育段绩效工资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区域教教研协作机制、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完善招生、质量监测、学校评价等有关制度,努力消除“择校”,推进均衡发展。

二是处理好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眼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规模的关系,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优质、高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完善区域高中格局,进一步满足我市城乡百姓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育优质高中资源,认真探索**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和特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落实政府责任,追求优质化,体现公益性,努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镇街建成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城区发展现代化示范性小区幼儿园集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学校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打造实用人才培养高地。稳步发展成人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实现教育统筹兼顾,在开拓教育未来发展空间上,还要我们发展国际性教育。大力拓展国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育内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使教育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一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提高实效性,加强针对性,大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夯实学生成长知识和智慧根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大力完善适应不同个性特长、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基于我市我市已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背景,探索和创新素质教育推进途径和模式,是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修养,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本领。实施“领雁工程”,推进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准入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名师培养,不断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教育家校长。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师德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弘扬机制。当前要认真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超度带生和违规办班问题,按照“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学校管理为主,行政监督惩处为辅,教师自律为根本”的原则,加强师德水平建设。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看到,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提升品质的迫切需要。鼓励学校从自身资源出发,努力培养核心价值观,发展教育特色,培育教育品牌。让每一所学校充满着文化气息,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力争培育一批理念新、质量优、品牌亮的优质学校。

(四)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解放思想是事业进步的源泉,改革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动力。当前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的精神,努力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方面推进创新改革。

一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发展教育的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相关机制,要努力形成一些制度,在政策上引导各部门、各镇街、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教育。在经费、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先供给教育。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形成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政府责任发展公办教育,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民办教育名校品牌学校团队。

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校关系,扩大学校办学自,实现现代学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统筹教育的行政、业务和资源管理,提高教育效能、效益。

科学教学辅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CDIO 大学生教育管理 科学化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CDIO的培养模式开展工作,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使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更加与时俱进,切合实际。CDIO模式中,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首先,构思(conceive)。在CDIO模式中,构思属于第一阶段,包括确定客户需求、企业战略、商业计划等使命愿景,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使命与目标的明确是最基础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几个环节的开展,在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作为辅导员我们首先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思想,明确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一生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大学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时机,同时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经历过高考的风雨洗礼,从高中苦读的校园环境进入到自由开放的大学,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新的起点,有海量的信息与新鲜的事物等待他们去探寻,四年中他们源源不绝的进行汲取与吸纳,而这些不会随着大学的结束而中止,相反会渗透在今后生活的点点滴滴,乃至贯穿其一生,因此高等教育既是阶段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以此为出发点,作为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就事论事,而应该将每一个事件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把四年的大学教育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其次,设计(design)。在CDIO模式中,设计是将构思阶段的使命与愿景进一步具体细化的过程,是下一个实施阶段的依据。根据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我们应该把大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与规划,以“我的大学”、“我的集体”、“我的职涯”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进行长期和系统的工作。新生入学后,要利用军训的有利契机,对新生开展以组织纪律教育为主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介绍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利用各种宣传途径让新生感受作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使学生尽快了解“我的大学”,掌握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与生活习惯,为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在学生对“我的大学”有了一定认识之后,继续开展“我的集体”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在班委会、团支部、寝室长配备建设完毕后,以“我的班级”、“我的寝室”为重点,让曾获荣誉的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寝室集中进行风采展示,以形象的方式倡导学生创建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寝室。同时,由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开展“寝室向心力”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寝室同学间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当学生完成了一个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逐渐适应了“我的大学”、“我的集体”、“我的班级”、“我的寝室”后,要继续开展“我的职涯”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度过一个积极、充实、有价值、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专业教师、知名企业的CEO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或与学生交流座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与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帮助学生规划四年的学习目标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并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即每名学生都要有一份自己撰写的《我的职涯规划》,对本人一生的职业生涯作总体规划,使得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更有目的性与计划性,为今后的人生都能铺平道路。

再次,实施(implement)与运行(operate)。CDIO模式中,实施和运行阶段是指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转变过程以及交付使用后对客户的预期价值评估和对系统的支持、维护与升级改进,是对前期构思的总体愿景与使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有了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日常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细则与运行机制为支撑,保证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体系,成立专门的考评领导委员会,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工作小组,围绕学生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身心素质各方面进行360°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估。每学期进行一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责成专人根据相关记录情况,结合工作小组提供的材料,综合审查每名在校学生的素质测评结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自测,多方综合出考评结果,并公示三个工作日,让全体学生进行监督。在每年的五四评优及年度评优中,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结果是主要的评优参考依据,根据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而产生的评优结果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优结果的透明、客观与公正。同时,各种评优结果要进行公示,并组织获奖学生及班级对新生进行风采展示,一方面是对获奖者的表彰与鼓励,另一方面是对新入学的学生一种最直观而生动的教育,让新生在获得抽象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通过对新生开展各种系列主题教育,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完成学生自评与他评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作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与管理手段,最后以此为依据产生五四评优及年度评优结果,再组织获奖者学生及班级对新生进行风采展示,现身说法,这样就形成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个一体化的闭环,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与连续性。

在日益发展的当代社会中,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CDIO的培养模式可以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开拓一种新的思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学习CDIO的培养模式,牢固掌握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熟练运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周期系统,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科学教学辅导范文第4篇

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主要方式

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基地根据在职教师职后教育的特点,坚持以现代培训理念为指导,突出先进性、实践性与实效性,着眼于科技教育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教师设计分层递进的培训方案:有的着眼于高端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培养和打造基础教育的领军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有的旨在培养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有效促进基层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有的针对在校大学生,为科技教育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依托天津师大教师教育中心实验室与中小学、青少年宫、科技场馆等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强调问题情景下的深入学习,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师生研讨、调查研究、参观学习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培训环境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坐落在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依托天津师范大学教学资源,环境优越、功能现代,有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培训案例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培训

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并实施的科普实践活动。

基于实验与实践基地的培训。

培训主要课程

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概述

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模式、类型和方法,使科普志愿者(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后备力量)具有从理论高度把握科学普及教育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教学。

优秀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案例评析

课程说明:本课程以我国科学普及教育改革中优秀的活动实例为案例,以“解读”的形式回答学生关注的问题,如什么是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原则,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一般格式等。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优秀案例成功的经验,达到使学生初步了解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基本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本课程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师生研讨等方式。

利用科技场馆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科技场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培训学员通过参观、研讨,学习如何利用科技场馆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方法。

教学方法:听取天津科技馆专家讲座,小组到天津科技馆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研讨如何利用科技场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天津中学科技教育理念、活动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是实施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的主阵地,本讲座对天津中学的科普教育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希望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从中汲取营养,能够站在较高的视角审视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

讲座主要内容:

四个基本理念:“向生活学习”、“自主学习和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活动体验中成长”。

目标系统:建立了以有责任感、会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会交往等12个基本目标为核心的目标系统。

内容体系:设计了“主题—专题—问题—课题”四题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

学习策略:形成了情境中学、体验中学、探索中学、交往中学、反思中学,五个学习策略。

基本做法:形成了“深度交谈、个别化指导”、“成果交流展示”、“出版研究成果集”、“高年级

转贴于

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小导师”等彰显课程育人价值的六种基本做法。

评价方式:建立了“即时评价”、“成果作品评价”、“综合表现评价”课程学习的三种基本评价方式。

科技活动指导方案设计

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从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的实际教育环境中选取活动主题,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分小组研究制订科技教育方案。

实践教学

参与培训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收获

本次科普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师,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时也要深深地思考对于科学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

我们有过争论、有过困惑……活动结束我依然在反思,在这次活动中,我是否太过强势,是否应该让组员们发挥更多?是否限制了组内同学个性、优势的发挥?我们认识到在活动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是必要的。如果有下一次活动,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作为指导者的我们,更是感受到了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制作的乐趣,遇到一个个小问题,一起讨论解决,一起收获辛劳的成果。之前紧张的情绪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消失,尤其是当他们亲切地叫我们“老师”时,心里更是觉得暖暖的。

我们作为未来的科学老师应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并且我们有责任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小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的新一代的青年。

2012年培训计划

“天文科学课程”培训班时间:2012年4月18-20日

培训对象:中小学科技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00人(其中全国各地区科技辅导员50名、天津市科技辅导员50名)。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培训班

时间:2012年10月下旬,计划5天。

培训对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50人。

培训团队

杨宝忠: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初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

石增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原教学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水彩专业委员会会长。

杨书远: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原科学教育系主任。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工程”基地实践领衔专家;天津市“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小学科学课题指导专家。

张兆瑞:天津市和平区青少年宫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天津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校外教育书画名师,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会特聘专家,天津市和平区首席美术教师。

科学教学辅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玉运(1974- ),男,山东巨野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重庆 401120)

[课题项目]本文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11年度青年项目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68-02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辅导员工作重视不够

第一,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一个大学的评价主要是看这个学校有多少有影响力的教授,发表多少篇高质量的文章,而辅导员在人们对高校评价中的分量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尽管高校在口头上高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待遇和发展机会,但实际上,学校的工作重心依然是教学和科研,人力、物力、财力都往教学和科研方面倾斜,辅导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学校的工作重点,只要学生不出事情,一般不会引起学校的注意。第二,在经费问题上,其他教师队伍都有经常性的学科建设经费,而辅导员却没有。另外,很多辅导员的工作量往往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作量并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国家规定每一名辅导员的带生量是200人,而有的辅导员的带生量能达到500人。第三,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但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的学生事务性工作之外,和学生相关的很多工作都压到辅导员头上,导致辅导员忙于应付。辅导员的待遇和发展也很难解决,甚至一些学校以耽误工作为名不允许辅导员考取学位和给学生上课。

(二)辅导员工作成就感不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使辅导的工作难度加强。辅导员工作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考评体系,由于工作对象是人,所以很难量化,很可能平时付出了很多,但不小心有一个学生出了问题,基本上就否定了这个辅导员的工作;另外,辅导员的工作是个不容易出成果的工作,每天做了很多琐碎的工作,但是很难看到成就,也许只有若干年后,学生毕业了,他会谈到辅导员在他大学期间对他帮助很大,这时候这个辅导员的工作成绩才算是看出来了。由于忙于琐碎事务,无暇顾及进修和科研,辅导员在科研上一般都不如当时一起留校的老师,若干年后,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三)辅导员在高校地位较低

按照很多学校的规定,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属于教师编制,但是几乎没有高校为辅导员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职责,只是笼统地规定了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有具体的工作职责,只要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就可以不受他人的无端评价,即使是领导也没有这个权力,因此,教师是相对自由的,但辅导员不行。由于没有详细具体的工作职责,不仅领导的指示就是工作职责,而且学校各部门以辅导员直接接触学生为由,经常给辅导员指派工作任务;在收入方面,辅导员更不可能和任课教师相比,由于很多学校对辅导员按行政人员来管理,一般实行坐班制,不可能在校外兼职赚钱,在校内除了工资和岗位津贴外也很少有其他收入,而教师的收入多元化,比辅导员高很多。

(四)辅导员缺少发展机会

一般来说,辅导员有三条路可以发展:一是继续做辅导员,评职称;二是做党政干部;三是读学位,转行做专业教师。这三条道路都不容易。继续做辅导员,以教师身份评职称,由于学生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去搞科研,评职称是比不过专业教师的,即使评上教授,和其他专业的教授相比可能差距更大,做的工作依然和讲师做的一样,心理差距大。做党政干部是不错,但是职位少,不是每个想做的都能做上。如果是继续攻读学位,转行做专业教师,可由于做了几年辅导员,在科研上已经耽误了几年了,要想继续攻读学位,还有一段很辛苦的路要走。

(五)辅导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近些年,虽然新进了一批高学历的辅导员,但是这些辅导员由于专业并不对口,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并不是很擅长;其次,由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滞后,很多人仅仅是把辅导员当做一个跳板,并没有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打算,一有合适的机会,就会转岗到专任教师岗位上去,因此,心思并没有放在本职工作上,导致辅导员素质提高较慢;再次,学校对辅导员工作并没有真正的重视,所以,在培训辅导员、提高其整体素质方面并不是很积极,很多辅导员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即使参加了培训,也并不系统,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拿到一张证书。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落实政策,提高待遇

1.辅导员队伍要配齐。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本科生不低于1∶200的标准,研究生不低于1∶300的标准来配备辅导员。现在有的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1∶500,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了,能把学生的日常事务处理好就不错了。因此,必须严格按国家的标准来配备辅导员,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建设优秀辅导员队伍的前提。

2.制定科学的辅导员职责。只有制定科学的辅导员职责,使辅导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才能增强辅导员的责任心,也可以摆脱在学校里谁都可以给辅导员指派工作的尴尬局面,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心,使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

3.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在辅导员培训方面学校要给予充裕的资金保障,既要请外面的老师来校给辅导员上课,还要送辅导员出去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在辅导员科研方面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要像支持其他学科建设一样来支持辅导员队伍建设,设立辅导员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辅导员申请科研项目,资助辅导员出版学术专著,鼓励辅导员进行学术研究,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4.落实辅导员职称评审方面的政策。辅导员的职称直接关系到辅导员的待遇高低,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育部文件规定:“高等学校应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高等学校应根据辅导员岗位基本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结合各校实际,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应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中级以下职务应侧重考察工作实绩。”各高校应积极贯彻教育部文件,确实把辅导员的职称问题解决好。

(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1.严把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坚持政治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湛及作风正派的标准,把德才兼备、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高学历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新选聘进来的辅导员应该热爱学生工作,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以便适应将来的科研工作。

2.加强培训,提高辅导员素质。辅导员的培养应纳入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同等待遇。各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接受各种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离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包括案例教学,提高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的时候也要注意提高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这些系统的培训,不断拓展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思路及科研能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除了各高校不断努力,加强辅导员培训以外,各省市也要建立培训基地,为辅导员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3.出台政策,鼓励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高校要加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仅仅是其他学科的科研才是真正的科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力度。各高校要加大对辅导员科研的投入,通过设立大学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题, 安排专项的科研项目, 组织辅导员申报校级、市级、部级甚至部级课题,分析、解决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其专业化水平和职业成就感也就相应提高。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随之也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称层次。辅导员队伍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职称也就上去了,逐渐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样一来,辅导员就可以像其他学科的老师一样,有发展事业的平台,辅导员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也能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稳定高校辅导员教师队伍。

(三)健全辅导员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

首先,根据学生工作的特点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使辅导员在工作的时候有章可循,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规范化。其次,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管理,应该形成科学的考核体系,根据辅导员工作的职责确定考核内容,并且具体化为各种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最后,建立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辅导员进行奖惩,对工作失职、出现重大失误的要进行惩戒,对工作积极主动、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要进行奖励。通过考评制度,促进辅导员队伍工作进步。

(四)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动态平衡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要确保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并不是说辅导员队伍就没有流动,就是每个辅导员终生从事该职业。最合理的状态是根据每个辅导员的职业规划,为他们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空间。对于热爱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要重点加以培养,引导他们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根据辅导员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培养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对于更喜欢其他专业,且基础扎实,有一定学术造诣的辅导员,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认真协调安排,使他们能成为优秀的专业老师;对于政策水平高,管理能力强,有志于从事党政管理的辅导员,学校也要统筹考虑,尽量为其提供机会。总之,良好的辅导员队伍并非死水一潭,而是要保持动态平衡,来去自由且保持稳定,这样就增加了辅导员队伍的吸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