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市场反应

2008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上市公司应该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2010年五部委进一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逐步在上市公司分阶段分层次开始实施。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一、SOX法案的思考与借鉴

世通和安然等财务丑闻事件的爆发,促使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30日颁布SOX法案,内部控制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国外的学者开始研究SOX法案的经济后果,发现SOX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的上升(Bupa,2004;Maria et al.,2006);不过也有学者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即实施内部控制监管会有效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Altamuro and Beatty,2010)。

周勤业和王啸(2005)从SOX法案出发,着重探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披露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等五大环节,并就中国制度背景提出了信息披露机制建设以及信息披露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

Ashbaugh-Skaife et al. ( 2007 )对SOX实施之前的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实证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经营业务更加复杂、近期有组织变革、会计风险更高、审计变更现象更多、可用于内部控制的资源更少。虽然信息披露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因其制度背景和法律环境的因素,这些学者对于内控信息披露的原因研究并不多见。

虽然方红星等(2009)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但是未能给出较好的理论解释,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削弱了研究贡献。林斌和饶静(2009)则引入了信号传递理论对这一问题作了实证分析,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可能基于信号传递的目的披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但是林斌和饶静(2009)仅对信号传递理论作了验证, 而委托理论等尚未涉及。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早期研究呈现出内容多样、方法多元的特点。这一时期既有对上市公司整体现状的分析(李明辉等,2003),也出现对ST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的研究(张立民等,2003),还出现专门研究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李明辉和王学军,2004);除了常见的资本市场档案式研究之外,还出现基于问卷数据的研究(陈关亭和张少华,2003)。

瞿旭等(2009)则以民生银行这一单个案例研究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问题,发现年报中各部分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量差异较大、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缺乏统一的评价审核依据等问题。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都存在于企业的“黑箱”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高管层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信号,这一信号是否传递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信息将直接关系到现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目标在于保证企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防止董事、经理等人损害股东的利益,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使得股东和其他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管理现状和财务状况,较高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缓解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Leuz and Verrecchia,2000;Verrecchia,2001)。

国内目前鲜有学者从公司治理层面探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杨玉凤等(2012)运用内容分析法实证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这与Leuz and Verrecchia(2000)相一致;而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减少了公司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够降低成本。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人与人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Jensen and Meckling,1976)。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人可能采用会计方法选择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COSO在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即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需得到合理的保证。

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市场反应

信息传递理论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会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内控质量和控制风险的可靠信号。林钟高等(2007)较早地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在资本市场的反应,结果表明较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但是作者并未就其潜在的作用机理作更细致地分析。相比较,Hammersley et al.(2007)发现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性、查证的难易程度以及披露的模糊性等特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并且股票价格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负相关。杨清香等(2012)则对此作了补充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

邱冬阳等(2010)选取IPO这一特殊情境来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信号作用,其研究表明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然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否增加股权资本成本,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六、结语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均有所涉及,但是研究的水平仍有待于提高,如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测度应该进一步深化,要考虑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详略、涵盖范围、缺陷的类别等诸多细节性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特殊制度环境,深化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

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界应珍惜这宝贵实践历程,充分展开基于中国情境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参考文献】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2篇

继2002年美国颁布萨班斯法案后,鉴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普遍存在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不强、强制性披露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我国于2010年相继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法规指引,以整顿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并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内控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和披露,对报告编制、审议和披露也作出了规定。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相反,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也会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本文重点回顾了国内外基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作出了梳理和展望。

二、国内外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自2002年美国颁布“SOX 法案”后,各国陆续制定了相关规范以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国外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法案实施前的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缺陷的决定因素和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三个角度:内部控制披露现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综合来看,相关的研究可梳理如下。

(一)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国外,内部控制自愿性信息披露主要在法案实施前,分为管理层内控报告的披露和法案生效后内控缺陷的披露。Healy等(2001)认为外部投资者与经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在原因。Goh(2007)提出对内部控制进行审查监督是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

在国内,学者们只是将公司治理作为一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红星(2009)发现与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是否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审等,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赵阳(2013)发现多数上市公司并未遵循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且未受到实质性处罚,一定程度上纵容持续假披露、少披露甚至不披露。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研究

在国外,Poel等(2011)在荷兰“遵循或解释”原则的内控制度下,发现盈余质量与内控系统的描述无关,与未经审计的内控有效性正相关。

在国内,张立民(2003)发现对ST公司必须实施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政策,同时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外部审核与监管。周勤业(2005)指出应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对内控设计运行有效性负责。

虽然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强制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但未对其内容、格式等作出具体要求。因此,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提高报告水平意义重大。

(三)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

在国外,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治理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治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监督力量、业务复杂性和组织结构变动等。Jeffrey(2006)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环境复杂程度、生命周期等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概率相关。

在国内,相关文献研究也较少。蔡丛光(2010)指出报告分部数量、公司规模会影响披露的内控缺陷。刘亚莉(2011)发现报告内控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性。

针对我国现状,监管机构应考虑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着重考虑公司治理特性。

(四)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公司治理后续影响研究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联,会使内部控制缺陷促进企业改善治理结构,重塑声誉资本。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质量、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

在国外,Goh(2007)指出公司发现重大内控缺陷后,对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具有财会专长的董事比例等均有所提升;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第二年,公司的上述性质已提升至与未发现缺陷的健康公司?o显著差异。

在国内,池国华等(2012)发现内控缺陷严重程度与投资者风险认知正相关,但投资者缺乏差异化风险认知反应。余海宗等(2013)从投资者视角出发研究如何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出与其市场评价正相关。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及展望

2010年制定的与内控有关的相关指引,对上市公司内控有效性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等提出了要求。因此,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将逐渐规范;而披露质量能否真实、有效,仍需继续探索研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经营业绩 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由于近几年国内外上市公司丑闻不断,大多和上市公司内控失灵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缺乏有关。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已不能满足投资人的需要,人们需要了解上市公司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本文以此为契机,试图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研究拟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实证研究。

一、数据说明与研究假设

1.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以2006年75家A股上市公司化工板块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本文中所用的财务数据均来自新浪财经网站提供的上市公司年报,相关数据的处理和检验都是通过eview统计软件进行的。

2.研究假设

假设经营业绩好的公司与内控信息披露为正相关。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公司通过传递信号(披露信息)可将其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由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本身会向外界传递一定的信息,外界可以据此推断出披露信息的企业的质量。具体而言,内部控制越完善的公司,其经营越有效率,盈利能力越高。因此,笔者认为经营业绩越好的上市公司,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概率就越大。

3.研究模型与实证检验

依据上述的研究假设,建立下列回归方程进行实证检验。

ROA=α+βZLJG+γDSHBG+ρJSHBG+νSJYJ+κNDBG+ε

其中,ROA为总资产净利率,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ZLJG为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的虚拟变量,若披露为1,没有披露则为-1;DSHBG为董事会报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的虚拟变量,若披露为1,没有披露则为-1;JSHBG为监事会报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的虚拟变量,若披露为1,没有披露则为-1;SJYJ为审计意见披露变量(虚拟变量),当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取1,其他取-1;NDBG为年度报告披露变量(虚拟变量),若年度报告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完善为1,没有披露为-1。

调查的75家A股上市公司化工板块中公司经营业绩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各变量的相关性如表所示:

二、结果分析

从表中可以发现,经营业绩比较好的上市公司会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二者显著正相关),同时经营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积极性高,监事会报告披露变量及年度报表披露变量与公司经营业绩显著正相关。相反,被中国证监会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通常会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而且这些上市公司主要是发生亏损的公司,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积极性明显不高。上述结论显然符合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理论。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着自愿性披露动力不足、流于形式以及隐瞒不利消息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规范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事项。第一,政府部门应颁布法规强制上市公司董事会在年度报告中进行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当局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责任,要求董事会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结果报告给投资者。第二,证监会应当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做出详细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为了降低公司的披露成本,提高公司披露的完整性,便于投资者识别公司的内控情况,监管部门可以制定必须披露条款和选择披露条款,如果内部控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还须指出其缺陷所在,从而方便投资者理解。

参考文献:

[1]吴水澎 陈汉文 邵贤弟: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0.(9):43~48

[2]饶盛华:ST郑百文的警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J].经营营管理者,2001,(3):9~11

[3]刘秋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改进[J].证券市场导报.2002,(6):38~43

[4]李明辉.何梅.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1):38~43

[5]张立民 钱 华 李敏仪: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来自我国ST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2003,(5):10~15

[6]蔡吉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山东经济.2005,(7):31~35

[7]陈关亭 张少华: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及其审核[J].审计研究.2003,(6):34~38

[8]李明辉: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J].审计研究.2001,(3):42~46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回顾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5日

一、引言

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丑闻发生后,美国于2002年7月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6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结论性内容是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其核心内容是有关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那么,企业内部为何存在控制缺陷?管理层出于什么动机去发现和披露这些缺陷?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比较。

二、国外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研究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基本特征、公司治理特征和外部审计特征三个方面。

(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上市公司的公司基本特征

1、公司规模。一些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公司规模负相关,如Bryan和Lilien(2005)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规模更小。Jeffrey Doyle、Ge和McVay(2007)认为大公司有更多的资源支付内部控制审计和咨询费用,其内部控制的建设更为完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几率较低。一些研究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公司规模正相关,如Raghunandan等(2006)研究认为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可能因为财务报告披露存在问题引讼,由于披露一份引起误导的内部控制报告可能面临诉讼风险,因此作为一个可靠的信号,公司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披露真实的内部控制报告。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如Ge和McVay(2005)选取SOX法案颁布后的样本公司进行分析,认为公司是否披露实质性缺陷和公司规模关系不大。因此,关于这一特征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2、公司经营复杂性。Ge和McVay(2005)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公司经营复杂性正相关。Ashbaugh-Skaife、Collins和Kinney(2007)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公司的共同特征是多样化经营。Jeffrey Doyle、Ge和McVay(2007)认为从事对外贸易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受到不同法律环境的影响,更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3、公司财务状况。一些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状况正相关,如Ashbaugh-Skaife、Collins和Kinney(2007)发现大部分公司不愿主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那些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披露的概率更低。一些研究认为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如Bryan和Lilien(2005)发现业绩差的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Ge和McVay(2005)认为业绩较差的公司缺乏充裕的资源和管理时间,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关注度低,因此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大。可见,现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

4、组织结构变革。Ashbaugh-Skaife、Collins和Kinney(2007)认为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涉及较多应计项目的估计和调整,并且优秀员工容易流失,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会计风险,进而提高公司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Jeffrey Doyle、Ge和McVay(2007)发现组织结构变革较少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低。Yazawa(2010)以日本证券市场为研究背景,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成长性弱或正在经历重组。

5、上市年限与内部控制建设情况。Jeffrey Doyle、Ge和McVay(2007)以及Zhang等(2007)的研究结果一致,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上市时间较短,相比于其他公司更为年轻,发展机会更多且速度更快。Ashbaugh-Skaife、Collins和Kinney(2007)以及Andrew J.Leone(2007)一致认为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投入越多,内部控制制度越完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机会越少。

(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一些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审计委员会质量负相关,如Ashbaugh-Skaife、Collins和Kinney(2007)认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中的财务专家比例越小,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概率越大。Gopal V.Krishnan等(2007)发现审计委员会举行的会议次数越多、审计委员会中的独立董事越多、审计委员会中专家比例越大,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越小。

一些学者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独立董事人数等公司治理特征进行研究,如Ashbaugh-Shaife、Collins和Kinney(2007)选取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302条款生效,404条款实施前)期间的58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较高。Jeffrey Doyle、Ge和McVay(2007)认为公司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可能性负相关,并证明独立董事倾向于要求上市公司建立更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执行更严格的审计制度以降低财务报告重大错报对其个人名誉的损害。

(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特征。Ge和McVay(2005)选取SOX法案302条款实施起至2004年8月为研究时段,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正相关。Raghunandan等(2006)选取2004年731家制造类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76家公司比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高出59%,因为审计人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时,可能增加实质性测试来降低风险,从而增加审计费用。Zhang等(2007)以同行业、同等规模、同样的业绩表现为基础,选取208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208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聘请的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越强越会促进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如果最近上市公司正在经历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则越有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三、国内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研究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早期关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研究多为规范分析,如王飞(2006)探讨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形式,如组织结构设置、业务流程安排、风险管理评估、人员管理等,建议通过完善稽核审计体系与权力制约机制改进内部控制。刘延梅(2007)对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主要表现为受理与审批环节控制不严,未严格审查客户资格、对客户的调查和分析评价报告不真实、贷款发放环节不合规等。

目前,关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最早的经验证据是对于商业银行的研究。瞿旭、李明等(2009)以民生银行为例,从披露的数量、载体和类型等方面分析了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的现状。鲁清仿(2009)以2007年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对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公司规模、调整后的管理费用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负相关,通过边际分析得出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和企业的销售增长率,相比企业规模和投入到内部控制的费用作用更为显著。方红星、孙篙(2010)以兖州煤业为例,描述性分析了交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状况,并找出了影响交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因素,即交叉上市公司由于受到更强的市场监管和审计监督,更能够积极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董卉娜、朱志雄(2012)以2009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审计委员会成立时间越长、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对缺陷的抑制作用越强,公司存在内控缺陷的可能性越小。

四、国内外研究简评与展望

综合现有文献可知,国外学者关于公司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公司经营复杂性、组织结构变革、上市年限与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等)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结果一致,在研究公司规模和公司财务状况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这可能是不同学者选取的研究时段或所遵循的监管背景不同,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程度不同所致;对公司治理特征和外部审计特征的研究较少,形成的结论不具代表性,该方面仍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零散,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商业银行实质性漏洞的研究以及对交叉上市公司或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的研究,对一般性公司的研究较少;相关文献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监管背景没有明确的划分,只是将国外的研究方法直接引入到国内的监管体制下;另外,现有研究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后时间段的研究也较少。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于投资者决策、上市公司完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注册会计师识别内部控制薄弱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背景,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发掘的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Stephen H.Bryan and Steven B.Lilien.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with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An Assessment of Section 404 of Sarbanes Oxley[R].2005.5.

[2]Jeffrey Doyle,Weili Ge and Sarah McVay.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4.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第5篇

在COSO委员会出台内部控制框架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吴水澎(2000)在对COSO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界定和创新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从优化控制环境、开展风险评估、设立适当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与沟通、完善监察制度五个方面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阎达五(2001)认为,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高经营的效益和效率是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框架应该将政府指导与企业自身完善相结合,要抓住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权责分配和董事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加强预算管理,重视对员工的行为规范。赵雯(2002)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COSO内部控制框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内部实施的,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一体的,只能提供合理保证的全员参与的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方面,骆良彬(2008)把内部控制五要素分解为三级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专家打分,建立内部控制整体质量和各构成要素的隶属度矩阵,对内部控制进行模糊评价。张先治(2011)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成果,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战略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和法律法规的遵循)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超(2011)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公司规模、关联方数量、存货比重、销售收入增长率、亏损状况、AltmanZ分数这6个变量中提取因子,构建判定内部控制质量的分数。方红星(2011)采用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鉴证意见类型来度量内部控制质量。

二、国内外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

国外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其研究经历了从简单易懂的单变量模型到综合的多变量模型。Fitzpatrick(1932)最先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他将19家样本公司分为破产组和非破产组,通过对比分析多个财务比率,发现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总负债这两个比率对财务风险有较强的预警能力。在此基础上,Beaver(1966)将79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9家相同规模的运营正常的公司作为样本,利用单变量模型分析涉及企业活动不同方面的30个财务比率,结果发现这些比率中现金流量债务比、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净利率能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并且距离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时间越接近,预警能力的准确性越高。单变量模型简单易懂,但是变量选择的主观性太强,且只能通过单个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缺乏说服力,逐渐被多变量模型替代。多变量模型就是采用多个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来预测财务风险。Altman(1968)对33家破产公司和33家非破产公司进行比较研究,最终选取了营运资金/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总额/总负债和销售收入/总资产5个财务指标加权构建了Z分模型用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Z分模型给后来的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学者利用Z分模型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研究。Ohlson(1980)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对105家破产公司和2058家正常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经营业绩、资本结构和融资能力能够影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M.Odom(1990)以Z分模型中的5个财务比率为研究变量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的神经网络模型对64家破产公司和64家正常公司进行配对比较研究,发现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二)国内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

我国对财务风险的研究相比国外起步要晚一些。向德伟(1994)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是客观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组织不力、决策出现失误、管理不当等主观方面。关于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方面,我国学者周首华(1996)在Z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指标建立了F分数模型。吴世农等(2001)从21个财务指标中筛选出影响财务风险最显著的6个预测指标,应用了线性概率模型、Fisher线性判别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有效地预测财务困境,但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误判率最低。杨淑娥(2005)基于120家上市公司10个财务指标的数据,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工具构建预测模型,并对同期的60家上市公司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是预测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三、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的研究

(一)国外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Lawrence.R.Dicksee(1957)在较早时间就对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将会造成财务信息的不准确、不完整和不及时。在组织内部使用内部控制框架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而降低财务风险。Ashbaugh-Skaife(2008)等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不足时容易导致会计差错的出现,从而产生各种风险(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因此,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

(二)国内

国内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的研究也少。鄂秀丽(2008)以吉林省114户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财务风险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不足,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预警指标将会明显好转,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袁晓波(2010)利用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年的年报数据,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通过五要素的分组检验和内部控制的总体检验分析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具有正向影响。李维安(2013)提出内部控制包括公司内部治理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三个层级,其中管理控制以经营管理层为控制主体,其控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四、简要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