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外体育论文

国外体育论文

国外体育论文

国外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泰国中文教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泰国的每一届政府都实行不同的政策,使得泰国的汉语教学大起大伏。但在曲折的道路中形成了两种汉语教学类型:华人兴办的私立学校和政府办的公立学校。

(一)华人兴办的私立学校

从14世纪开始,中泰两国就有了往来,并随着华人的到来,出现了中文的教学,私塾为中文和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场所。后来随着大量的华人移居到泰国,直到1998年为止,私立学校的中文教学经历了5个时期,即:萌芽与初步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衰落与复苏时期、再次遭受打击、第二次复苏和发展时期。

1.萌芽与初步发展初期

2.继续发展时期

1932年以后,虽然中文学校的规模达到了两百所,但在当年的6月泰国发生政变后,新的政府又重新制定了教育政策,规定:在这些中文学校中不能仅仅学习中文,每周还必须学习大量的泰语,并把中文作为外来语学习。由此可见,当时的中文教学是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着,所以称这一个时期为继续发展时期。

3.衰落与复苏时期

从1938年开始,华人开办的私立学校进入了衰落时期,原因是1938年开始是反华反共的銮披汶政府执政期。这个政府严厉打击华人,使得中文教育又一次受到了打击。在这一时期他们关闭了300所华文学校,让所有华人的小孩都要到泰文学校上课。1946年中泰签署了《中暹友好条约》,条约规定华人在国内享有设立学校的权利。从条约生效开始,一些曾经被关闭的学校又纷纷重新开启,另外又有一批华人学校新建起来。因此,从1946年开始,泰国的中文教育得以复苏。

4.再次受到打击时期

经历了衰落与复苏,本以为中文教育迎来了春天,但在1947年,銮披汶政府的再次执政使得中文教育再一次遭受打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减少中文教育,这些政策使得中文教育举步维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国实行的是反共反华政策,不仅严格控制每所学校教授中文的教师数量,还对每周中文课的课时加以严格限制,到1958年,泰国的华文学校仅剩185所。

5.第二次复苏和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中泰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加强,汉语人才的需求快速上升,因此,当时的政府取消了一些不合理和阻碍发展的措施,使得汉语教育出现了第二次复苏和发展。从1991年开始,泰国的华文学校已恢复到100多所,另外,各个高校还相继开始开设汉语专业。

(二)官办或半官办的华文教育

综上所述,自华人迁徙到泰国后,不仅成为泰国经济的主要推动者,还是推动泰国中文教育的主要力量,许多移民到泰国生活和工作的华人,也促成了中文学校在泰国的建立和发展。但是随着移民和华文学校的不断增多,泰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语言文化而不得不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中泰两国处于对立的情况,泰国政府对中文教育采取了一些比较严厉的政策,最后的结果是不仅使正规的中文学校一度在泰国消失,这也严重打击了泰国的中文教育。之后政府所采取的严厉政策,造成了泰国中文教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风采。这种政策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中泰开放交流、合作、往来的情况下,汉语人才及其紧缺,泰国的中文教育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也是因为有这些原因,泰国政府才又重新开始重视和鼓励中文教育的发展。

二、当今泰国教育体制外的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为了满足中泰贸易的需求,现在在泰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中文培训机构。这些机构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也没有对学生成绩考核的规定;他们不像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那样规定每周中文课的课时、科目等,所以,这些机构在对学员进行中文培训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主要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并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例如:OCA、MA_ED、OKLS等培训机构。

这些中文培训机构办学方式灵活,受到泰国人的喜爱,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问题;第二,机构工作人员的问题;第三,资金问题。这三个问题在现在的泰国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这样使得大部分的学员没有得到系统有效地培训。

(一)教材的选择

现今,泰国教育部强调说:在中文教育中,所使用的教材可以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可以选择简体字版本的或是繁体字版本的。教材教授的知识从简单到难、从少到多的生词和句型,以练习和记忆为主,但这样的教材存在的不足是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当越来越多的东西需要记忆时,学习者就会觉得很难而放弃了学习,而由于培训机构没有任何条约来约束学习者一定要学完某一课程,所以大部分的学习者由于内容的加深而放弃了学习。

现在,泰国的各个中文培训机构所选择的教材都不一致,国家也没有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导致所使用的教材不是太简单,就是让学习者觉得很难。因为一些教材当中还包括了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当中泰两种不一样的文化相碰撞时,使得泰国学习者很难理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各种词汇,造成了学习上的阻碍。

(二)课时的设计

培训机构的课时主要是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求来制定,例如:可以分成商务汉语、汉语会话、汉语写作、旅游汉语等模块来上课,每一个模块的平均课时是30-80小时,上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老师亲自教授、看DVD和网络自学,教授的地点也根据学习者而定。

这些课时的设计虽然灵活多样,但要求学习者有很高的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再灵活的方法也不能使学习者学好中文。

(三)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育机构进行中文培训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资金的投入、市场的需求、服务态度等,教师的业务素质也起到了决定作用。一个好的培训机构不仅选对使用的教材,制定有效地教学计划,还要具备的条件是有一批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队伍。招聘一些专业知识扎实且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是很难的,是由学校的经济因素决定的,能出高薪,自然能吸引哪些能力强的教师为自己的培训机构工作。所以,经济实力雄厚的培训机构不仅能招聘到好老师,还能多开设几种培训课程,收入自然随着增加,在市场中也较有竞争力。

综上所述,现在泰国各种中文培训机构面临着各种不同的苟待解决的问题,泰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问题,并找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更好地推进泰国的中文培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三、政府的促进策略

为解决教育体制外的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泰国教育部助理办公室和技能教育服务办公室召开了“支持中文教学教育策略”的会议,为了教育体制外的人们都响应教育部的政策而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个政策让许多人们拥有应用各国语言的能力,并推进和提高了商业、旅游业、投资业和工业的效率。

第一,发展目标。技能教育服务办公室带头为促进中文教学而制定出的相关政策,不仅是为了增加国家的竞争力,也是教育部在对泰国的中文校外教育研究后做出的一些策略性的计划,其主要内容是:最终在全国各行业的劳动者中要有十万人学习中文或从事与中文有关的工作。

第二,执行的可行性。首先,政府有明确的政策扶持这项工作的开展;其次,具备了实施这项工作的硬件,如:工作人员、地点等;最后,每个府都有相应的预算支持。

国外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转型期;教育史研究;国际化;本土化

2012年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长沙麓山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正平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杜成宪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张国骥教授等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的研讨。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转型期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史研究的新成果与新问题”,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共345人,其中教师181人,研究生164人;收到论文236篇,其中16篇进行了主题报告讨论会。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或观点鲜明,或理论扎实,或慷慨激昂,或内敛沉稳,整个过程现场气氛活跃,会议进程的圆满成功。研讨内容总的来说,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史学的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作了题为《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的新思考》的发言,认为在急剧变化的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史学的工作者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完成教育史学科的华丽转身,已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从教育史学学科发展、功能发挥、未来前景来看,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周教授明确提出,教育史学科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体系、研究体系与服务体系,其各自体系的功能与任务分别是培育人才、学术积累、普及知识,并指出未来教育史学工作者与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任务是加强三大体系建设,全面而充分的发挥教育史学科的功能和履行教育史学科的任务。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一文以李弘祺的著作《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为例考察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到书院的兴盛、大众教育的开展,均有论及。并高度称赞李弘祺先生为中国教育史研究走向国际化、将国际上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本土化架起了一座学术桥梁。刘教授认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的国际化与学术活动的国际化,并指出教育史学的研究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意识来选题、议题。

南京师范大学周采教授《论全球史视野下的教育史研究》一文提出开展教育史的研究可以通过全球史视野来推进,这是一个有别于旧的世界史的史学流派。随着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们对跨国的、全球的研究方法的持续关注,全球史在价值观、历史观、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等方面有许多新的观点,并对传统的教育史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和启示。最后,周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得推进中国教育史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于述胜教授《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的教育史研究》认为目前中国教育史研究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的特点,但是对人文价值研究的反映显得相对不足。因此,于教授以孔子之“学”的阐释为例,从四个方面详细解说了“学”的韵味:

1、“学”之一字,于孔子重莫大焉。从于教授引用的大量原始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精神世界中,有一个为他所特别看重、极其自信而又终身奉持的“学”。这个“学”到底是什么?紧随其后,于教授又全面解剖了何谓“学”?

2、“学”:学事乎?学道乎?明心乎?通过于教授向我们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详细的解释,孔子的“学”似可向我们进一步敞开了。

3、“学”:充满张力的乐境。于教授从“学”境中的时空张力和乐感韵律两个维度阐释了为“学”之境的极致。

4、“学”与“诲”:在境中言且引人入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提出让世人永远记住了孔子,因为他最早道出了为师的真谛。

最后在余论中,于教授把孔子的“学”引申到了教育史的研究,这不失为一个创新的思想角度研究。

二、中国教育史的研讨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方晓东研究员在其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提出与进展》中从宏观的视角向我们论述了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处于21世纪的我国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以总书记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为楔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及各种形式的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衔接而构成的整体。

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特征之后,作者向我们抛出了关于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进展与问题,其取得的进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即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正规学历的教育规模、普教与职教的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但是面对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教育体系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我国教育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教育体系还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学习的的学习需求;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尚有沟通与衔接的障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均衡问题仍旧突出;教育体系的开放型有待提高。

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作者从宏观的视野向我们论述了实现目标的七大战略任务,分别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的对外开放七个维度进行了论述。总之,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需要全国人民为之共同努力奋斗的。

与上文方晓东研究员宏观的研究视角相反,陕西师范大学栗洪武教授则从微观的角度切入来研究中国的教育,即《学校教育高于生活的品质及其教育学意义》。本文以历史的脉络来追溯学校教育的意义,作者从教育的起源和教育的发展两个维度来论述学校教育高于生活的品质及其意义,然后作者指出了学校教育高于生活品质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六大要素之中,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既然六个要素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以及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整体把握教育活动,以期在教育实践上不会迷失道路。

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那么关于“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早期论争就形成了“社会教育”与“教育社会化”的缘由。沈阳师范大学王雷教授《转型期中国“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论争及其破解》一文分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作者首先从论争的源头:“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开始行文,在考察与分析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之后,作者指出“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主张。“社会的教育”逐渐形成了教育社会学的一种流派,而“社会教育”则在实践层面上影响着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作者又探讨了论争的特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功能”。再次,阐述了论争的形态:“社会即教育”与“教育即社会”。最后,作者指出全社会为什么关心教育即是论争尚未破解的难题。

三、外国教育史的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王保星教授《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合”》一文指出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碎片化”现象,并直接影响到了外国教育史学科基本目标的实现,其基本目标是:充分展示人类教育史的整体画卷,再现不同的文化面貌、不同的地域风情、不同的种族特色。并以再论全球史观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意义为副标题,希望可以凭借全球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整合并修正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碎片化”现象,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努力与实践:第一,变革外国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叙事单元,树立全球性的教育史观。第二,回归教育历史的合作与交流本性,加强教育交流史的研究。第三,客观的评价不同文化与文明对人类教育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国外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场馆管理;学术梳理;动态分析;运营成本

一、外文文献来源

(1)从《2010年SCI收录体育期刊目录》和百度提供的《国外体育类核心期刊》选取12种英文期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The sport psychologist》《Quest》《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Journal of sport economics》《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通过查阅以上英文期刊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有9篇内容涉及体育场馆运营成本。

(2)国外出版的有关体育场馆管理方面的著作3部,内容涉及体育场馆运营成本。

(3)国内的学位论文和出版的专著2部,内容涉及美国等国外体育场馆的运营成本。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一是较早意识到体育场馆的环境成本问题。1993年丹麦的Soren Nagbol就在《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上撰文指出,哥本哈根新建的国家体育场改变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以后,Judith Grant Long(2005),Jay Scherer and Michael P. Sam(2008),Sebastion Uhrich and Martin Benkenstein (2010)等均在各自的论文中提到体育场馆运营的环境成本问题。

二是对体育场馆运营的各个环节均有较深入的研究,涉及体育场馆运营成本的所有研究内容。Eric C. Schwarz, Stacey A. Hall and Simon Shibli(2010)认为,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包括设施运营管理、设施服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三部分。其中,设施运营管理包括设备和场地运营、保养和维护、更改管理、库存管理、能耗管理、垃圾管理及回收、环境管理等;设施服务管理包括安全、票务、停车、内务、特许、前台、业务管理等。John L. Crompton, Dennis R. Howard(2013)认为将纳税人的钱用到体育设施上的成本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和外部成本。其中,显性成本是政府的实际支出,它包括活动成本、土地和基础设施成本以及经营和维修费用。隐性成本是纳税人看不到的花费,如预先决定的房地产税款、资本成本的战略性低估、置换成本、纳税人与受益人之间不公正的联结。外部成本是地方管辖权界限范围之外纳税人所承担的成本。

三是体育场馆运营成本内容的界定各国不一致。美国罗切斯特边界运动场的运营成本包括运动场的租金、管理费、保养和维护费、能源费、保险费、外部服务、折旧、停车、纯净水税、活动、办公与其他、职业费等。新西兰西太平洋体育场的运营成本包括活动运营支出、维护费、人员费、托管费、资产处置损失、审计费、运营租赁支出、其他运营支出等( 陈元欣,2014)。

四是体育场馆运营成本降低的方法均很专业。美国的体育场馆大多引入专业体育经理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场馆维护;少雇正式工,多雇临时工;场馆运营专家就场馆的节能、降耗、环保等与场馆建设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等(刘冬梅,2009)。

五是根2006年SSCI收录的国外会计学专业的期刊目录,查阅《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等五种英文期刊2010至2016年发表的论文,尚未发现专门研究体育场馆运营成本和闲置成本问题的文章。

六是国外体育科学前沿主要集中在运动成绩、运动心理、儿童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健康、运动疲劳、运动恢复、运动生物力学、橄榄球运动损伤等领域(王琪等,2010)。因而,国外对体育场馆运营成本的研究也是附属性的,即论文主要论述如何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附带提到运营成本问题,国外对体育场馆运营成本的研究依然表现为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Amber Wiest & Ryan King-White,“Selling out (in) sport management: practically evaluating the state of the American (Sporting) Union,”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18, no.2(March 2013):200-221.

[2]Rick Eckstein and Kevin Delaney,“New Sports Stadiums, Community Self-Esteem, and Community Collective Conscience,”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vol. 26,no. 3(August 2002):235-247.

[3]Judith Grant Long,“Full Count: The Real Cost of Public Funding for Major League Sport Facilities,”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 vol.6, no.2(May 2005):119-143.

[4]Timothy B. Kellison,“Book Reviews: Public / private partnership for major league sports facilities,”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 vol.15,no.4(August 2014):420-423.

[5]John L. Crompton, Dennis R. Howard,“Costs: The Rest of the Economic Impact Story,”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vol.27,no.5(September 2013):379-392.

[6]Sebastion Uhrich, Martin Benkenstein,“Sport Stadium Atmosphere: Formative and Reflective Indicators for 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ruct,”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vol.24,no.2(March 2010):211-237.

[7]Seunghwam Lee, Hyun Jae Lee, Won Jae Seo, Chris Green,“A New Approach to Stadium Experience:The Dynamics of the Sensoryscape,Social Interaction, and Sense of Home,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vol.26,no.6(November 2012):490-505.

[8]“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Sciences 2008,”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vol. 26, Supplement 2(November 2008):s1-s143, Published online: 7 May 2009.

[9]Jay Scherer, Michael P. Sam,“Public Consultation and Stadium Developments: Coercion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Debate,”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vol. 25, no.4(December 2008):443-461.

[10]Eric C. Schwarz, Stacey A. Hall and Simon Shibli, Sport Facility Operations Management, Elsevier Ltd.2010.

[11]Richard F. Mull, Brent A. Beggs, Mick Renneisen, Recreation Facility Management, Human Kinetics,2009.

[12]Audit Commission, Public Sports and Recreation Facilities: Making them fit for the future, London: Audit Commission,2006.

国外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当前,在世界各国发展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思考我国教育近百年来“西学东渐”的历程,探讨国外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反思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 教育本土化 教育多元化 教育范式

一、“本土化教育学”的产生

历史沧桑,悠悠百年。

中国的教育学发展之路与其他诸多领域一样,是随着百年来“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慢慢演变而来。同时,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的感染与熏陶下,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教育学”。

新中国成立,在借鉴和批判苏联教育学的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思想渐渐显露端倪,但在学习苏联的特定意识形态下,它难以克服历史的“依附性”,仍然使中国的教育学摆脱不了“藤蔓式”的发展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创型”教育学逐渐取得自身的话语权,演变成中国教育学的转型性发展,实现中国教育学研究从模仿到创新的全面改变。

“全球化教育问题”一直是中国教育学发展中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问题的表现形态有着时代性的差异。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中外”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本土化的教育学”和“多元化的教育学”的关系。

在反思“本土化的教育学”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二、“本土化”离不开“多元化”

中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源远流长的积淀,在今天逐渐显现出勃勃的生机。纵观它的发展历程,中国先秦时期就形成了秦陇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

同时,在中国教育向“近代化”和“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也不自觉的吸收了国外的许多文化派别和基本理论,从时间上梳理,主要包括“启蒙论”、“目的论”和“反传统论”。

“启蒙论”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以普遍追求理性、科学、逻辑的精神方法形成了所谓的“格致之学”。

“目的论”即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价值,具有一定“功利论”的色调,但又有所差异,它并不排斥教育作为形而上的文化和人类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而存在,这是与教育“功利论”最直接和明显的差异。

“反传统论”基于今日全球化浪潮背景,在各种主义的冲突中形成多个派别。如种族问题、恐怖主义、人权对抗、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话语,不断冲击人们的视听,对抗着被现代性和全球化淹没的文化情结,试图颠覆现代性在全球征服的合法性。

三、借鉴与吸收

中国本土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广义上的理论渊源还是具体的学术范式和研究方法,并逐步形成了我国教育学上的“西学东渐”。

1.理论的借鉴

最直观的借鉴就是吸收外来的概念和术语。可以这样说,凡是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思潮和思想,基本上都可以在我国的教育理论话语中找得到;凡是西方现代出现的各种理论思潮,也基本上都可以在中国现代的理论话语中找得到,早期的如人本主义、要素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晚近的如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终身教育、闲暇教育、教育公平、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等等。它们对中国教育现实和教育学发展带来了“泥沙俱下”的综合影响。

2.研究方法的借鉴

概括地说,20年来,我国的教育学多数是理论性、评论性和解释性的研究方式。具体讲,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是运用传统的以定性式阐述为特征的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除了传统的理论性、评论性和解释性等研究方式和方法之外,西方定量研究方法的比重曾一度受到推崇。在引进、借鉴的初期,我们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方法兴趣而非理论兴趣,学习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是向国外学习初期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关实证研究的技术,尤其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统计学,曾引起了中国教育学界的普遍重视。这些定量分析方法对于偏重定性分析的中国传统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平衡。

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中后期以后,虽然在经验研究中定量方法的采用仍保持较高的比例,但研究方式已开始突破简单化、单一化的局面,出现了若干运用其他定量方式的研究以及解释学、现象学等研究方式,而且开始注意到,在研究方法运用上考虑方法对所研究问题的适合性和方法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结果的解释能力等问题。

3.教育实践的借鉴

20多年来,我国从宏观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投资等的变革,到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师生关系、课堂情景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具体的学校管理、课程管理的变革模式等,都多多少少受到西方变革行动的影响。

以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变革模式为例,研究者反思我国历史上历次课程改革,认为我国几十年来的课程改革都是匆匆上马,缺乏研究,缺乏理论武装,缺乏实践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是一种游击式经验型的课程改革模式。为此,最终确定了一种新型的“科学型改革模式”,即以“决策―设计―实施―改进―评价”这一连串实证的系统的科学步骤为内容的一种模式;而且认为“新课程改革”即是在这一模式推动下,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十分看中具体层面的行动,而非过于宽泛的思辨和空谈。

四、本土化教育的反思

对我国教育学本土化进程的反思,不应仅仅停留在方式、方法上,而应该从“教育塑造文化”的宏观角度去剖析,这也是反思的关键意义所在。

一方面,在综合吸纳国外教育思想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显现出比较好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教育学的地位、功能和价值在当前社会被充分提升,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育发展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更强、要求也更高。

另一方面,在过于强调向西方学习,并盲目认定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为“先进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使得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产生了严重的“缺失”感。相关学科被变相的“殖民化”。

当然,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出发,以上两种倾向的出现,合理地反映出历史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时,任何一种新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内而外、由表及里的过程。对此,我们既要以平常心应对,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多元化可能对中国教育本土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吴德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改革开放二十年回顾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英]汤因比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安文铸.教育科学学引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国外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外语教育 中国文化 文化失语

一、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大,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华文化尤其是汉语日益受到欧美国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开办孔子学校,形成了一股汉语热潮,并且形势日渐高涨。然而,与目前国外的汉语热潮相反,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概念较为模糊且意识缺失,同时,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断层与缺失,加上当今对外交流的增多凸显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重要性,使得英语已然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以致中国语言一定程度上遭到漠视,导致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缺失。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大学生在诵读中国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对端午、中秋、清明等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日趋淡漠,而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趋之若鹜;不仅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许多优良传统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反而盲目崇拜西方社会的价值观。

造成我国某些大学生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主要有:(1)社会发展和变革造成的影响。如上世纪初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中国文化的精髓都是以文言文为载体进行保存和传播的,白话文虽然易于接受但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保留和传播。(2)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变造成的影响。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各种文化思潮及价值理念如潮水般涌入,一些利益、金钱等意识夹杂其中冲击某些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对物质的追求更突出个体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成金钱关系。导致某些人传统文化衰落,精神世界空虚。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物质利益追求个体化泛滥和商品意识泛化的侵蚀。这些都阻碍某些大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使其一味追逐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3)中国文化在当今教育中有所缺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才竞争和学校间竞争日益加剧,高校更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某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政治理论和国学、历史等人文类课程,但仅作为考查课、选修课,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中国文化对外语教育的影响

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趋于频繁,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与此相关,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因素越来越受重视,外语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国际意识,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文化教学的研究成果颇多。很多学者对文化因素作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达成共识,认为在外语教学时进行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植入目的语文化是必要的,并探讨了文化导入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如王海英在《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1]一文中指出,如果不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习俗,就会影响交际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在外语教育中除了目的语文化外,母语文化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母语文化尤其是学习者的中国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其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外语教育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2]更是这种中国文化缺失严重的具体体现:首先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无知。譬如,很多学生谈到外国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和希腊神话、圣经故事时滔滔不绝,而很少有学生熟稔中国的京剧、太极、八卦图、文房四宝和《论语》、《庄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事实上,很多外国友人十分钟情中华传统文化,如果中国外语学习者能够借助外语优势,展现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就能更好地完成中外交流的任务。更严重的是不能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譬如,一些来自孔孟之乡的外语学习者根本不知道孔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ous,孟子的英文译名是Mencius,甚至一些文化学者也会犯错。1998年,安东尼・吉登斯的《民族、国家与暴力》出版中译本,译文中很多译名极不规范,最广为人知的要数将孟子(Mencius)译为“门修斯”。此后,“门修斯”成为一个典故,用来指代错误的译名。2008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中,译者把英文中的“Chiang Kai-shek”()译为汉语“常凯申”而贻笑大方。为此,对于中国文化对外语教育的影响亦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丛发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3]一文,首次提出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张为民、朱红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4]、刘世文在《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5]、肖龙福等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6]等论文中,从实证角度论证了中国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欠缺;马百亮在《英语教育与中国文化自觉》[7]一文中借用美国朋友的反问:“你认为他们用汉语可以表达多少(中国文化)?”说明中国学生文化缺失的可悲性,得出“提高学生本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将其表达出来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的结论。严明主编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8]是对国内外近一个世纪外语文化教育研究的总结,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目的和教学策略的问题,力图为我国英语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因此,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可有效改变外语教育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大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三、通过外语教育构建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提升平台

文化作为一个繁复的系统,教育便是其中一个构成要素。从人类学观点看,教育是文化传递与传播的过程,是人类文化延续与发展的必需手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教育也是文化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因此,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它表现为文化通过其构成要素相互作用支配和控制教育,教育通过与文化的其他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反作用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产物,是人类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得以继续进行和进步的必要条件。文化是不能通过体内遗传的,而只能通过教育一代一代地传递。教育是文化传输最重要的手段,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鉴于我国某些大学生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通过教育提高中国文化素养是最有效的解决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与方案:(1)通过开设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和举办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方式,重视和强化中国文化教育。(2)运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如网络资源和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积极性。(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端正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及运用。(4)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中国文化教育。然而,这些手段虽然都是提高大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很好的手段,但由于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空前繁荣的社会,信息以爆炸形式在递增。对每个人来说,无论是大学在内的学校教育完成以后,还是继续教育的延伸,各种形式的教育仍不能满足现实生活工作的激烈竞争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在求学阶段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他剩余时间则用于一些技能培训,很难将时间和精力用于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接受,导致上述中国文化教育手段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与当前英语在中国的地位相对应,外语教育已受到高度重视,整个教育体系非常完善,虽然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外语(英语)学习是造成中国文化严重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考虑到外语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若能在外语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教育,则几乎全部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都能得到提高。因此,外语教育本身就是学习和提升中国文化的理想平台,而该平台真正能在实际中得到利用的关键是结合外语和中国文化教育的特点,建立相对应的教学体系。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将中国文化教育融入外语教育过程中。在外语教学的一定阶段,引入英文版中国文化资料作为英语教育内容,可实现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中国文化。另外,由于学习的是英文版的中国文化资料,今后在文化交际时可正确运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有合适的英文版的中国文化资料,目前尚未发现完整的系列专用教材,有待整理编写。其次,对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是通过英文版教材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如果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不高,教授过程就难以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提高中国文化素养的目的就会落空。最后需通过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如研究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专家学者)针对所学中国文化内容进行专业角度的讲授和解读,纠正因使用英文版资料对中国文化理解造成的偏差,并强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最终达到提高中国文化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英.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2):61-62.

[2]孙永,张伟伟.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失语”之辩[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113:147-149.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9日/第C01版.

[4]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34-40.

[5]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3:29-32.

[6]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