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外博士论文

国外博士论文范文精选

国外博士论文

国外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在世界上是独特的。追溯历史,是在20世纪初从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演变过来的。当时美国主流大学(比如东部的常青藤大学)的教育只重视人文知识,并不强调研究。在美国最先开创现代研究生教育的两所大学是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过几十年的演变,美国的博士教育模式——这里讲的是经济学——与欧洲的就很不同了。但是欧洲也有特例,比如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它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此外,它的经济学硕士项目亦很有名)。

近年来,欧洲的不少大学在试图改革,向美国模式靠拢。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欧洲大陆两个地方由从美国回去的经济学家办起了“特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打破传统方式,师资主要招聘美国毕业的博士,用英语教学,移植美国的考试、淘汰方式培养经济学博士。欧洲的其它大学中尽管也有归国的留美学生,但由于每一个地方的人数不够多,还谈不上在整体上推行美国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一个是位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Toulouse,欧洲空中客车集团总部所在城市)。拉丰(Jean-JacquesLaffont)教授在70年代末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后回法国。先是在巴黎大学,试图推行改革,但阻力太大。后回到家乡图卢兹,在图卢兹社会科学大学内办起一个“特区”,后来发展成为研究所。90年代中,梯若(JeanTirole)教授辞去MIT的教职加盟拉丰的研究所,大大壮大了其实力。目前它们已有一二十名国际知名的教授,它们培养的博士可以角逐美国的经济学学术职位。它已成为一个受到国际承认的经济学教学研究机构。

另一个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PompeuFapa大学。这所大学1990年才建立,几乎与香港科技大同时建立。马斯可莱尔(AndreuMas-Colell)教授90年代中辞去哈佛大学的教职后回到故乡主办它的经济系。这个系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学生来自欧洲和拉美各国,用英语教学。这是继图卢兹之后又一个按照美国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办学,并逐渐受到国际经济学界承认的教学研究机构。

一、美国大学中经济学科的设置

首先,我们注意到的是国内的大学通常设经济学院,而美国的大学都是设经济系。经济系通常设在文理学院内(也有少数设在管理学院内的)。文理学院一般分三个部:自然科学部、社会科学部和人文部。国内习惯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统称为文科。但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很不一样的。人文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而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在一所大学内,文理学院是大学的核心,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文理学院的主要教学对象是本科生和博士生,前者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对象,而博士的培养与科研密切相关。所以文理学院是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学术核心。这个核心之外是职业学院(professionalschool),主要的有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和工学院,这些职业学院通常只招研究生(也有例外,特别是工学院)。美国不少大学的管理(商)学院是研究生院,没有本科生。如果本科想念管理(商)的话,可以主修经济学。经济学不仅是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而且在一所大学里也是举足轻重的学科。所谓重要是说,相对其它学科而言,它的教授人数比较多,主修的学生也比较多。经济系在文理学院里是大系。相对而言,经济学科在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中会被认为是最“成熟的”学科,这也增强了经济系在整个学校中的地位。

那么,经济系内部又是怎样的呢?在美国,一个系是一个行政单位。虽然经济学科内有多个分学科,但经济系内并不正式划教数研室,只是有一些组织比较松散的“领域”(field),比如,宏观、理论、计量、产业组织、劳动经济学、公共财政、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和金融等等。通常每一个领域每周有一次研讨会(workshop或seminar),请校内和校外的教授来讲论文,比如宏观研讨会、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等等。如果某人经常去某个研讨会,那末他就会被认为是那个领域的了。由于任何人可以参加多个研讨会,他可以同时属于多个领域。

管理(商)学院中的经济学科是怎样的呢?以往美国的商学院以教学为主要任务,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较好的商学院对研究越来越重视了。一般商学院内设有多个小组(group),如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管理、信息技术等。有的商学院里也有经济学小组(economicsgroup),通常远不如经济系的师资力量强,但个别的商学院中的经济组特别强。需要注意的是,商学院中的经济组与有些大学设在商学院中的经济系是不同的,前者面向MBA,后者面向本科生。商学院的某个领域研究好不好,首先看它招不招博士生。商学院的首要任务是培养MBA。培养博士是为教授研究教学提供辅助,优异毕业生则成为师资来源。商学院中的博士班(所有小组累加起来)通常比经济系的小。MBA需要学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因此,商学院中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主,教学注重实用。MBA学生是不同的群体,他们交了很高的学费,是来学技能的。MBA学生听不懂的话,他们说你教的不好;而本科生或博士生听不懂的话,他们说自己学的不好。因此,对教授来说,教MBA学生要比教本科生、博士生花更多的时间。

比较国内和国外对经济学科内的领域设置,需要特别澄清什么是金融学的问题。我发现国内和国外对金融学(finance)这一领域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国内学生说他是学金融的,到了国外会发现他学的在那里不被称为金融。相反,在国外是学的金融,在国内又可能不叫金融。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需要仔细地分析。

首先,国内所说的金融是指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moneyandbanking)。它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是当时的金融学的主要内容。人民银行说我们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货币银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finance),研究的是国际收支、汇率等问题。改革开放后,凡是以“国际”打头的专业招生分数都非常高的,更不要说加上金融二学了。这两部分合起来是国内所指的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且称之为“宏观金融”。有趣的是,这两部分在国外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而国外称为finance的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计划经济下它被称为公司财务。一说公司财务,人们就会把它跟会计联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之所以应把corporatefinance译成公司金融而不译成公司财务,就是因为它的实际内容远远超出财务,还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结构、收购合并等,这在计划经济下是没有的;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pricing),它是对证券市场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这两部分台起来是国外所指finance,即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且称之为“微观金融”

根据这一分析,我们便清楚了。国内学生说自己是金融专业的,他们指的是宏观金融,但是按国外的说法,这一部分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这些领域。国外说的finance(金融),一定指的是微观金融。在美国,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通常设在经济系,而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经济系也会有一些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因为这一领域与微观经济学,特别是产权和激励理论,有密切关系。事实上,很多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都是经济系毕业的。北京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学生,按照国内的说法当然是学金融的。但是在美国,他们学的就不叫金融了。可见在金融这一领域,国内和国外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

讲经济学科设置不能不谈及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我是数学系本科毕业的,后来转学经济学,我想从这个经历谈谈这一关系。数学对经济学非常有用,而且越来越有用,但是经济学不是数学。数学只是经济学的工具,数学与经济学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关系。我们用数学工具帮助做经济学的分析。现在几乎每一个经济学领域都用到数学,有的领域多些,有的领域少些。但是多数的,主要的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最终是经济学的想法决定一篇文章,而不是数学推导。整体上讲,国内的大学数学水平普遍很高。相比之下,美国大多数大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当差,但是他们的经济学直觉(economicintuition)却很好。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是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不是科学,而物理是科学。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世界,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的经济世界,两者都是科学,其理论都必须经过经验数据的检验。而数学是不需要用数据来检验的。当然经济学与物理学还是不可相比的,原因是经济学无法象物理学那样做可控实验。60年代时经济学家过分乐观,以为有了计量方法,所有经济学理论都可以检验了,象物理学了。现在发现并非如此。

二、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

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和博士生教育,而硕士生教育并不重要。如果说美国的本科生教育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话,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却已形成一套独特的、逐渐向全世界流传的模式。从课程设置、考试筛选、到论文指导,美国的博士生教育模式的成功使得美国在经济学教育上在全世界占有绝对优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美国模式值得认真研究、借鉴。

1.考大学不报考专业,考博士不报考导师

国内的惯例是考大学报考专业,考博士报考导师。这是沿用苏联的体制。比如,考本科报考国际金融专业,考研究生、博士生报考某某博导的。在美国,考本科不报考专业,考研究生也不报考导师。在美国,本科生考的是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是全校统一的,有一个校招生办公室。学生入校一年以后,再去选择主修专业(major)。但主修专业并不具体到诸如国际金融、财政学、保险学这样的分学科,而只是在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等大类中选。

在美国,“研究生”(graduatestudent)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统称。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researchuniversity)经济系的研究生教育通常不设硕士项目,只设博士项目,而它们颁发的硕士学位只是通向博士学位过程中的“过程学位”。因此,在研究型大学里没有“考研”、“考博”之分。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助理教授不是国内意义上的“助教”,而是货真价实的“博导”,因为助理教授有资格指导博士论文,一个博士生选择助理教授做论文委员会主席也是可以的。如果一所大学只有学士或硕士学位,那么就不是研究型大学。按国内的说法,只有“博士点”的才是研究型大学。而在美国的非研究型大学里,确实有以硕士为“终极学位”(terminaldegree)的经济学硕士项目,要念一、两年。

在美国的大学,报考博士是考这个学校的经济学博士项目(Ph.D.program),既不是考某某专业,也不是考某某人的博士。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考过我的博士,尽管我带过不少博士生。在培养博士的模式上,我们可以拿美国与欧洲做比较。欧洲通常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和我国基本相同。而美国在博士生教育上有重要的制度创新。它是一种大生产的模式,像批量生产汽车一样,而不是师傅带徒弟的小作坊式的。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欧洲模式至少有一个优点,就是如果某个学生确实很出色,导师的个人关怀可以多些。但是实践证明美国模式,总体上有优越性,好处是博士生前期培养是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保证基本质量,同大批量生产汽车是一个道理。而后期专业定向后又能得到数个教授的个人指导。因此,在美国,报考项目而不报考导师是有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的。

2.本科生教育

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一年级实行通才教育,即学生必修公共课如各国文化、历史、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等,代表一个受教育的人应当具有的知识。一年级经济学原理也是作为公共课上的,往往是一个学期,有时是两个学期。二年级选主修专业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必修中级宏观、中级微观、计量经济学(包括概率统计)、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完成以后要求修两门领域课,如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产业组织、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一般都是应用性的领域。

本科教育通常分两轨:一是普通轨,一是优等轨(honors)。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业论文。而优等轨的学生水平较高,要求分数高一些,有时为他们单独开一些课,比如,介于中级微观和高级微观之间的微观经济学。优等轨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他们的论文比较规范,特别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中。这是因为他们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指导做研究,这一点让其它国家较难效仿。其它国家可以把课程开全,开好。但是,指导学生做规范的研究就是另一回事了。因此,毫不奇怪,中国和俄国的学生在美国学校中,往往课程学得很好,但是开始做研究时常遇到很大困难,觉得无处着手。一个基本原因是他们在本国受的本科教育中,通常来说,做经济学研究这一部分或是空白的,或是不规范的。

3.博士生教育

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的经济系的博士项目每年招大约20—30名学生。第一年是标准化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每一门课要上一年。这些课程的考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课程结束之后,大约在5月、6月或8月、9月,有一个综合性考试(又称资格考试),考这二门的内容。这是在美国念博士的第一关。一般给两次机会,第一次考不过,还可以考第二次。这将决定你是否可以继续学习。这是作为一个博士生基本知识的考试,通常得分B以上才能通过。考卷上不写名字只写代号,以保障评卷时没有偏向。考分也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个考试是要淘汰人的,有时刷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与此相比,很多欧洲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教育中没有这种考试。

第二年选两个领域的专业课,一年后也要考试通过这两个领域。由于是分领域,这一阶段的考试人数就比较少了,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闭卷也可以口试。可以看出,头两年的教育模式是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写论文以前都受到一致的基本训练,并达到一个基本的专业标准。这一年的考试不像上一年那么严格。

第三年起就要开始写论文了。在美国,学生要找导师,导师也找学生,是“双向选择”,有一个“内部市场”。学生并不是找定一个导师,通常要找三个导师成立论文委员会,当然主席是主要导师。比如你想写一篇理论上借助博弈论工具来研究中国改革的论文,那么你可以找一个研究博弈论的,找一个研究转轨经济学的,再找一个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充分利用所有这些人的优势,又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这种“市场搜寻”方式也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困惑,有时中国学生不知该怎么办,因为国内那种一个导师对一个学生的关系显得比较简单。

论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理论的(theoretical),一类是实证的(empirical)。你要写理论的,你就必须有新模型、新结果。如果写实证的,你就必须有新数据或新方法、新发现。仅仅是新观点、新思路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具体结果。论文答辩很大程度上与欧洲和国内不太一样。在欧洲和国内,博士论文答辩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要把外面的人请来。这一点美国不一样,没有仪式。重要的是你的导师们决定你能不能答辩,他说你还没准备好,你就不能答辩。有的学校则要先通过“论文预答辩”(thesisproposal)。而论文答辩本身只是个形式,贴个布告,谁爱来谁来。多数情况下除了几位导师以外,没人来。美国的约束机制不是在论文答辩上面。一是靠答辩前导师们的把关,二是靠事后的市场机制,学生毕业求职时,由市场来检验质量。

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已经非常规范了。不管是哪个大学,只要是主要的研究型大学,课程要求、淘汰机制、论文写作,就其模式而言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当然,教授和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在不同学校是不一样的。这种博士生的筛选模式已经向全世界推广,因为它的竞争力明显比师父带徒弟的强。即便英国模式(个人关怀型)偶尔也会培养出几个天才,但平均而言,美国的模式是最具竞争力的。

三、博士生毕业后的求职过程

一般来说,博士生毕业后首选学术界。这和国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尽管作教授的薪水与非学术界相比不是特别高,但也许收入到了一定水平,人们会更偏好其他因素,例如较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周围有才智的同事,可以更好的作研究。“intellectual”――“智识”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这样一群人。还有一个特点是与国内不一样的,即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般是不留校的,这只是一种文化,觉得应该经常换换环境,以体现市场价值。

新博士的就业市场在美国是一套非常规范的程序。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一段非常集中的找工作时间,从面试到最后签约固定学校,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每年10月以后,学校首先将博士毕业生进行内部分类,把选择学术界的学生集中一起。11月,开始投放简历,发出相关材料。一个人的简历尤其是毕业论文决定他得到面试机会的多少,教授的推荐信也起很大的作用。但面试后推荐信就不起很大作用了,主要看你在面试中的表现。在就业市场中,有来自全世界的许多院校来寻觅师资。面试主要在次年1月份,届时正逢美国经济学会年会召开,学术气氛很浓重。时间大概是半小时,主要要求在几分钟内简单阐述一下论文的内容以及其中的贡献,然后是今后有什么研究构想,能教什么课。通过面试,接下来是校园访问,为期1个月。期间主要进行论文演讲,准聘用学校的所有教授都去听讲,然后是个别交谈。访问结束后全体教授进行投票,决定是否聘用。受聘协商在2月到3月,此时双方协定具体的工资,待遇,课程安排等。如果一个博士生同时收到几份聘书,就有资本讨价还价了。

四、经济学家的学术职业道路

在美国,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有博士项目。并且,教授职位在研究型大学是具有“博导”资格的充分必要条件,只要是教授,无论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都可以带博士生。美国的经济学中没有博士后制度,与国内不同。博士生毕业后签订的第一份合同大约3-4年,之后可能被评为助理教授,如果表现突出,可能被授予“终身轨”助理教授;第二个合同也是3-4年,期满后参与“终身轨”助理教授的评定。在美国的学术进职中,与中国很不同的是,它重视终身衔的评定,如能得到终身衔,便是很高的荣誉。而中国,则是副教授到正教授的跨越,这一步非常艰难。在美国一般被评上正教授的,便具有终身衔。

五、经济学家的非学术道路

非学术界主要指非赢利组织和商业机构。前者包括国际组织、美国政府等,后者包括投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经济学家在这些组织机构中同样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只是工作环境有差异,并且研究带有商业性。

六、中国学生申请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学位时应注意的事项

中国学生申请出国学习经济学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的是对经济学有兴趣,有的是为了将来转到工商管理或其他专业,有的只是为了出国。本节谈一谈中国学生申请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学位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知己知彼

每年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经济系收到的中国学生申请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过去的七、八年间,我在经济系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发现每年500份申请表中约有150份是中国学生的。很多学校不招收直接从中国申请的学生,原因很简单,信息不对称。如果某些学校历年连续直接从中国招收学生的话,你就会发现一定是系里有与中国有特殊关系的教授。一个美国教授判断远在中国的学生是很困难的。比如让我来决定一个委内瑞拉的学生是否应被录取,我也很难判断。申请者常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申请才有效。同样,看申请表的人也感到非常困惑,不知怎么挑选。两边都有信息不对称问题。通常录取的最终决定权在一个由四五人组成的招生委员会。一个教授在百忙之中,看一份申请表不超过几分钟。你可能觉得挺冤枉,准备了这么半天,这么快就看完了。但是没办法,这么多表格,看得很辛苦。

由于现在美国大学中来自中国的教授逐渐增多,因此录取中国学生时,通常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不在招生委员会里。这就需要引起国内申请人的注意。因为这些人对国内学校的情况很清楚,对申请中的技巧也很了解。

2.关于从国内申请

过去几年中,我看过几百份国内来的申请表。我觉得国内学生恐怕过高地估计了GRE分数的重要性。如果GRE分数太差,可能有问题,但是在2000以上就不大说明问题了。根据我个人观察,中国学生的英语会话和写作能力与GRE分数(如果在2000以上的话)基本无关。这是我的看法,可能别人不这么看。录取时看的几个分数中,GRE是一个因素,但现在它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小了,尤其是中国学生的平均成绩远高于其他的国际学生。大学本科成绩(特别是国内名校的)是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硬信息,特别是几门关键课程的成绩,像数学、统计、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等。

推荐信理应是最重要的,但国内的推荐信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内容空洞。无非是说这个学生非常用功,特别聪明,这些词没有什么信息量。具体地描述和比较,往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如果我知道的一位教授写到,“这个学生是五年来我所推荐的所有出国学生中最好的(或第几好的)学生,我过去推荐的学生现在在美国的某某大学学习或工作”,这样的一句话就非常有信息量。

说来奇怪,“个人陈述”(personalstatement)是合有相当多的信息的。而现在有公司专门帮助申请人包装,甚至是一条龙服务,但是从那里出来的东西多是套话,没有什么内容。比如,前两年是说我们家祖宗三代,我爷爷就没赶上上大学,因为是战乱,我父亲没上大学,因为赶上,我们家只有我才上了大学,到你们大学是我的梦想。这两年又变了,开始先来一段诗,比如海明威的。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信息。我觉得,写个人陈述应简明扼要。你要设身处地想美国人看那么复杂的东西很费劲,也没那么多时间。若你说你是山西考第二名考到北京大学的,美国教授没有概念。若你说你是省里100万考生中的第三名,就清楚多了。除了说高考成绩外,还应谈你在大学的特别经历,以及对今后学习、研究的具体想法。至少要有一、两处闪光点,这样才会引起注意。另外,附上一些多余的资料,例如曾经发表过的文章的复印件,未必奏效,有时适得其反,因为你不知道哪些信息是对教授口味的。曾经有学生写文章大量援引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却不清楚现在这些教授已经不读他们的文章了。

3.关于转学

一般来讲,转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得到美国教授的新的推荐信。如果继续用国内的老的推荐信,学校就会有所怀疑。中国学生在申请转学时的一大顾虑是担心美国教授因不愿意看到刚来的学生走而不写好的推荐信。因此中国学生很不好意思去找美国教授写信。如果仍使用国内的推荐信,会被误解在目前的学校表现不佳。其实,不必不好意思,一般来说美国教授比较通情达理。你可以提两种理由。一是专业理由,可说自己的研究兴趣与这里教授的强项不太一致。你也可以提个人理由,比如女朋友或男朋友在别的城市。如果是这两种理由,经常数授会说“尽管我很不愿意让你走,但我仍然愿意推荐”。但要注意,如果你想去读顺MBA,作为在学术界工作的教授,是会有点看法的,因为那是“职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而非学术学位。但我很少听说某个教授因不愿意让一个学生走而把他说得不好的。

4.为什么女生申请的成功比例远大于男生

这些年的一个事实是,国内的女生申请的成功比例远大于男生。如果从100份申请表中不看性别地挑出五份最好的话,恐怕都会是女生。女生的成绩单、个人陈述各方面往往超过男生。我在这里特别提请男生注意。过去总是说女生只是会考试,做研究就不如男生了。事实上,近几年来在美国的中国女生的博士论文水平不亚于,甚至可能超过男生。在我看来,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女生的英语一般较男生好,因此与导师的交流也较畅通,所以在研究上容易上轨道。第二个原因是较深层次的。一些在国内学经济学的男生往往想做大战略、大问题,出国后不容易转变思路,安下心来做具体问题。这不仅浪费了宝贵时间,而且还容易给导师留一些不好的印象。而女生往往一开始就踏踏实实找数据,做模型,论文很快上路,进展也快,自然又给导师留下好印象。加上较高的话言和交流能力,她们在美国找工作时,比中国来的男生就有优势了。

二、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

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和博士生教育,而硕士生教育并不重要。如果说美国的本科生教育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话,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却已形成一套独特的、逐渐向全世界流传的模式。从课程设置、考试筛选、到论文指导,美国的博士生教育模式的成功使得美国在经济学教育上在全世界占有绝对优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美国模式值得认真研究、借鉴。

1.考大学不报考专业,考博士不报考导师

国内的惯例是考大学报考专业,考博士报考导师。这是沿用苏联的体制。比如,考本科报考国际金融专业,考研究生、博士生报考某某博导的。在美国,考本科不报考专业,考研究生也不报考导师。在美国,本科生考的是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是全校统一的,有一个校招生办公室。学生入校一年以后,再去选择主修专业(major)。但主修专业并不具体到诸如国际金融、财政学、保险学这样的分学科,而只是在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等大类中选。

在美国,“研究生”(graduatestudent)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统称。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researchuniversity)经济系的研究生教育通常不设硕士项目,只设博士项目,而它们颁发的硕士学位只是通向博士学位过程中的“过程学位”。因此,在研究型大学里没有“考研”、“考博”之分。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助理教授不是国内意义上的“助教”,而是货真价实的“博导”,因为助理教授有资格指导博士论文,一个博士生选择助理教授做论文委员会主席也是可以的。如果一所大学只有学士或硕士学位,那么就不是研究型大学。按国内的说法,只有“博士点”的才是研究型大学。而在美国的非研究型大学里,确实有以硕士为“终极学位”(terminaldegree)的经济学硕士项目,要念一、两年。

在美国的大学,报考博士是考这个学校的经济学博士项目(Ph.D.program),既不是考某某专业,也不是考某某人的博士。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考过我的博士,尽管我带过不少博士生。在培养博士的模式上,我们可以拿美国与欧洲做比较。欧洲通常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和我国基本相同。而美国在博士生教育上有重要的制度创新。它是一种大生产的模式,像批量生产汽车一样,而不是师傅带徒弟的小作坊式的。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欧洲模式至少有一个优点,就是如果某个学生确实很出色,导师的个人关怀可以多些。但是实践证明美国模式,总体上有优越性,好处是博士生前期培养是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保证基本质量,同大批量生产汽车是一个道理。而后期专业定向后又能得到数个教授的个人指导。因此,在美国,报考项目而不报考导师是有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的。

2.本科生教育

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一年级实行通才教育,即学生必修公共课如各国文化、历史、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等,代表一个受教育的人应当具有的知识。一年级经济学原理也是作为公共课上的,往往是一个学期,有时是两个学期。二年级选主修专业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必修中级宏观、中级微观、计量经济学(包括概率统计)、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完成以后要求修两门领域课,如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产业组织、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一般都是应用性的领域。

本科教育通常分两轨:一是普通轨,一是优等轨(honors)。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业论文。而优等轨的学生水平较高,要求分数高一些,有时为他们单独开一些课,比如,介于中级微观和高级微观之间的微观经济学。优等轨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他们的论文比较规范,特别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中。这是因为他们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指导做研究,这一点让其它国家较难效仿。其它国家可以把课程开全,开好。但是,指导学生做规范的研究就是另一回事了。因此,毫不奇怪,中国和俄国的学生在美国学校中,往往课程学得很好,但是开始做研究时常遇到很大困难,觉得无处着手。一个基本原因是他们在本国受的本科教育中,通常来说,做经济学研究这一部分或是空白的,或是不规范的。

3.博士生教育

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的经济系的博士项目每年招大约20—30名学生。第一年是标准化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每一门课要上一年。这些课程的考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课程结束之后,大约在5月、6月或8月、9月,有一个综合性考试(又称资格考试),考这二门的内容。这是在美国念博士的第一关。一般给两次机会,第一次考不过,还可以考第二次。这将决定你是否可以继续学习。这是作为一个博士生基本知识的考试,通常得分B以上才能通过。考卷上不写名字只写代号,以保障评卷时没有偏向。考分也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个考试是要淘汰人的,有时刷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与此相比,很多欧洲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教育中没有这种考试。

第二年选两个领域的专业课,一年后也要考试通过这两个领域。由于是分领域,这一阶段的考试人数就比较少了,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闭卷也可以口试。可以看出,头两年的教育模式是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写论文以前都受到一致的基本训练,并达到一个基本的专业标准。这一年的考试不像上一年那么严格。

第三年起就要开始写论文了。在美国,学生要找导师,导师也找学生,是“双向选择”,有一个“内部市场”。学生并不是找定一个导师,通常要找三个导师成立论文委员会,当然主席是主要导师。比如你想写一篇理论上借助博弈论工具来研究中国改革的论文,那么你可以找一个研究博弈论的,找一个研究转轨经济学的,再找一个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充分利用所有这些人的优势,又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这种“市场搜寻”方式也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困惑,有时中国学生不知该怎么办,因为国内那种一个导师对一个学生的关系显得比较简单。

论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理论的(theoretical),一类是实证的(empirical)。你要写理论的,你就必须有新模型、新结果。如果写实证的,你就必须有新数据或新方法、新发现。仅仅是新观点、新思路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具体结果。论文答辩很大程度上与欧洲和国内不太一样。在欧洲和国内,博士论文答辩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要把外面的人请来。这一点美国不一样,没有仪式。重要的是你的导师们决定你能不能答辩,他说你还没准备好,你就不能答辩。有的学校则要先通过“论文预答辩”(thesisproposal)。而论文答辩本身只是个形式,贴个布告,谁爱来谁来。多数情况下除了几位导师以外,没人来。美国的约束机制不是在论文答辩上面。一是靠答辩前导师们的把关,二是靠事后的市场机制,学生毕业求职时,由市场来检验质量。

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已经非常规范了。不管是哪个大学,只要是主要的研究型大学,课程要求、淘汰机制、论文写作,就其模式而言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当然,教授和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在不同学校是不一样的。这种博士生的筛选模式已经向全世界推广,因为它的竞争力明显比师父带徒弟的强。即便英国模式(个人关怀型)偶尔也会培养出几个天才,但平均而言,美国的模式是最具竞争力的。

三、博士生毕业后的求职过程

一般来说,博士生毕业后首选学术界。这和国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尽管作教授的薪水与非学术界相比不是特别高,但也许收入到了一定水平,人们会更偏好其他因素,例如较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周围有才智的同事,可以更好的作研究。“intellectual”――“智识”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这样一群人。还有一个特点是与国内不一样的,即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般是不留校的,这只是一种文化,觉得应该经常换换环境,以体现市场价值。

新博士的就业市场在美国是一套非常规范的程序。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一段非常集中的找工作时间,从面试到最后签约固定学校,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每年10月以后,学校首先将博士毕业生进行内部分类,把选择学术界的学生集中一起。11月,开始投放简历,发出相关材料。一个人的简历尤其是毕业论文决定他得到面试机会的多少,教授的推荐信也起很大的作用。但面试后推荐信就不起很大作用了,主要看你在面试中的表现。在就业市场中,有来自全世界的许多院校来寻觅师资。面试主要在次年1月份,届时正逢美国经济学会年会召开,学术气氛很浓重。时间大概是半小时,主要要求在几分钟内简单阐述一下论文的内容以及其中的贡献,然后是今后有什么研究构想,能教什么课。通过面试,接下来是校园访问,为期1个月。期间主要进行论文演讲,准聘用学校的所有教授都去听讲,然后是个别交谈。访问结束后全体教授进行投票,决定是否聘用。受聘协商在2月到3月,此时双方协定具体的工资,待遇,课程安排等。如果一个博士生同时收到几份聘书,就有资本讨价还价了。

四、经济学家的学术职业道路

在美国,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有博士项目。并且,教授职位在研究型大学是具有“博导”资格的充分必要条件,只要是教授,无论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都可以带博士生。美国的经济学中没有博士后制度,与国内不同。博士生毕业后签订的第一份合同大约3-4年,之后可能被评为助理教授,如果表现突出,可能被授予“终身轨”助理教授;第二个合同也是3-4年,期满后参与“终身轨”助理教授的评定。在美国的学术进职中,与中国很不同的是,它重视终身衔的评定,如能得到终身衔,便是很高的荣誉。而中国,则是副教授到正教授的跨越,这一步非常艰难。在美国一般被评上正教授的,便具有终身衔。

五、经济学家的非学术道路

非学术界主要指非赢利组织和商业机构。前者包括国际组织、美国政府等,后者包括投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经济学家在这些组织机构中同样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只是工作环境有差异,并且研究带有商业性。

六、中国学生申请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学位时应注意的事项

中国学生申请出国学习经济学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的是对经济学有兴趣,有的是为了将来转到工商管理或其他专业,有的只是为了出国。本节谈一谈中国学生申请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学位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知己知彼

每年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经济系收到的中国学生申请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过去的七、八年间,我在经济系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发现每年500份申请表中约有150份是中国学生的。很多学校不招收直接从中国申请的学生,原因很简单,信息不对称。如果某些学校历年连续直接从中国招收学生的话,你就会发现一定是系里有与中国有特殊关系的教授。一个美国教授判断远在中国的学生是很困难的。比如让我来决定一个委内瑞拉的学生是否应被录取,我也很难判断。申请者常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申请才有效。同样,看申请表的人也感到非常困惑,不知怎么挑选。两边都有信息不对称问题。通常录取的最终决定权在一个由四五人组成的招生委员会。一个教授在百忙之中,看一份申请表不超过几分钟。你可能觉得挺冤枉,准备了这么半天,这么快就看完了。但是没办法,这么多表格,看得很辛苦。

由于现在美国大学中来自中国的教授逐渐增多,因此录取中国学生时,通常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不在招生委员会里。这就需要引起国内申请人的注意。因为这些人对国内学校的情况很清楚,对申请中的技巧也很了解。

2.关于从国内申请

过去几年中,我看过几百份国内来的申请表。我觉得国内学生恐怕过高地估计了GRE分数的重要性。如果GRE分数太差,可能有问题,但是在2000以上就不大说明问题了。根据我个人观察,中国学生的英语会话和写作能力与GRE分数(如果在2000以上的话)基本无关。这是我的看法,可能别人不这么看。录取时看的几个分数中,GRE是一个因素,但现在它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小了,尤其是中国学生的平均成绩远高于其他的国际学生。大学本科成绩(特别是国内名校的)是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硬信息,特别是几门关键课程的成绩,像数学、统计、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等。

推荐信理应是最重要的,但国内的推荐信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内容空洞。无非是说这个学生非常用功,特别聪明,这些词没有什么信息量。具体地描述和比较,往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如果我知道的一位教授写到,“这个学生是五年来我所推荐的所有出国学生中最好的(或第几好的)学生,我过去推荐的学生现在在美国的某某大学学习或工作”,这样的一句话就非常有信息量。

说来奇怪,“个人陈述”(personalstatement)是合有相当多的信息的。而现在有公司专门帮助申请人包装,甚至是一条龙服务,但是从那里出来的东西多是套话,没有什么内容。比如,前两年是说我们家祖宗三代,我爷爷就没赶上上大学,因为是战乱,我父亲没上大学,因为赶上,我们家只有我才上了大学,到你们大学是我的梦想。这两年又变了,开始先来一段诗,比如海明威的。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信息。我觉得,写个人陈述应简明扼要。你要设身处地想美国人看那么复杂的东西很费劲,也没那么多时间。若你说你是山西考第二名考到北京大学的,美国教授没有概念。若你说你是省里100万考生中的第三名,就清楚多了。除了说高考成绩外,还应谈你在大学的特别经历,以及对今后学习、研究的具体想法。至少要有一、两处闪光点,这样才会引起注意。另外,附上一些多余的资料,例如曾经发表过的文章的复印件,未必奏效,有时适得其反,因为你不知道哪些信息是对教授口味的。曾经有学生写文章大量援引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却不清楚现在这些教授已经不读他们的文章了。

3.关于转学

一般来讲,转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得到美国教授的新的推荐信。如果继续用国内的老的推荐信,学校就会有所怀疑。中国学生在申请转学时的一大顾虑是担心美国教授因不愿意看到刚来的学生走而不写好的推荐信。因此中国学生很不好意思去找美国教授写信。如果仍使用国内的推荐信,会被误解在目前的学校表现不佳。其实,不必不好意思,一般来说美国教授比较通情达理。你可以提两种理由。一是专业理由,可说自己的研究兴趣与这里教授的强项不太一致。你也可以提个人理由,比如女朋友或男朋友在别的城市。如果是这两种理由,经常数授会说“尽管我很不愿意让你走,但我仍然愿意推荐”。但要注意,如果你想去读顺MBA,作为在学术界工作的教授,是会有点看法的,因为那是“职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而非学术学位。但我很少听说某个教授因不愿意让一个学生走而把他说得不好的。

4.为什么女生申请的成功比例远大于男生

国外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研究;旅游理论;民国时期;中国

一个成熟的学科,是十分注重自身理论史研究的,把它作为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学科还处在初创期,整个国内旅游学术界还没有把旅游理论史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直到最近几年,旅游学者们才注重旅游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形成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对于中国早期旅游学术探索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结分析,稀见报道。专门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贾鸿雁(2002)[1]的工作,许春晓(2004)[2]的博士论文也做了较系统的论述。当然有的相关研究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例如易伟新(2003)[3]的博士论文。前期工作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旅游学术研究论文。通过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民国时期旅游学术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可以界定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起源,为旅游学术史提供了素材。尽管古代人们也很崇尚“行千里路”,但是对于一般百姓,却有“好出门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看景不如听景”的俗语。同时,中国重孝道,对于“孝道”的要求是对长辈“身边侍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观念深入人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批西方的商人、传教士、学者和冒险家来到了中国,他们以各种形式将他们的文化观念传播到了中国。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始蔓延,并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方式促使中国人文化观念近代化。国外的近代旅游休闲方式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效仿,其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很大变化。一战期间,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之对各种战略物资需求量的增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战后几年,中国经济仍获得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交通是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条件。20世纪初,新式交通工具因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的交通工具。1895~191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的高潮,修筑了中东路、南满路、胶济路、滇越路、安奉路、京奉路、京汉路、粤汉路、津浦路、沪宁路、吉长路、广九路等,这些铁路的建成,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基本格局。同时,公路建设也开始展开,1913年,湖南建成了从长沙到湘潭的公路,全长约50公里,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郑焱,2000)。1917年,商营张库长途汽车公司开办了张家口、库伦间客货运输业务,揭开中国公路旅行的第一页。轮运方面,1914~1923年期间旧式帆船以每年4·4%的速率递减,而轮船则发展较快,到1923年时,国内已出现了28家外资轮船公司和25家资本逾万元的华商轮船公司。

国外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原作者:汪小金

一、确定项目目标

把论文写作当项目来做,就必须要为它确定明确、具体的目标。按项目管理的要求,项目的目标必须要包括时间、成本、质量和范围这四个基本要素。通常,学校对完成论文的时间有明确规定(可能有伸缩余地),对质量也有基本要求,而对成本和范围则不做硬性规定。

在开始论文写作的研究工作之前,学生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论文写作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和范围要求:

时间: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可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给自己规定一个硬性的结束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后。给自己施加压力其实是激励自己的最好办法。

成本:用多大的代价完成论文?外在的、经济上的代价不难确定,比如调查研究费、书费及其他费用等。论文写作项目的另一大块成本是你自己的努力程度,即:你愿意付出多大的精力来完成这个项目?你应该在保证身心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投入精力。

质量:论文写作项目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它直接决定着你所获得的学位的含金量。学位的含金量主要不是取决于授予学位的学校,而是取决于你的论文的质量以及你在整个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与锻炼出来的能力。质量可以用多种标准进行界定,比如:论文评阅人对论文的评阅意见,论文答辩顺利过关,在同行审议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学会了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等等。

范围: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论文必须要做哪些工作?比如学习研究方法,进行广泛的文献搜索,选题,编制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设计研究工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进行讨论,撰写论文等。如果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就会影响到你的项目的质量。

作者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学期就对论文写作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从1999年3月至2001年7月、用比学校规定的6个学期少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博士论文;把论文写作所需要的调查研究费用控制在3000澳元以内,以追求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态度,尽最大努力经历学习研究方法、选择研究题目、进行文献搜索、实施研究和撰写论文的全过程;不仅要完成优质的博士论文,而且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秀能力。这其中包括了时间、成本、范围和质量四个方面的要求。作者对质量还确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要求:

撰写论文参加(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国际研究生论文比赛;

在美国projectmanagementjournal和英国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上发表学术论文;

成为导师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为导师和学校带来一定的声誉。

二、初步选题和工作分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结构和兴趣等确定选题领域。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需要研究的问题,但是学生一定要注意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和熟悉的领域。

选题领域确定以后,就可以对论文写作项目编制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wbs)是项目管理中的基本技术之一,用来把大的工作任务分解成便于管理和控制的较小的工作任务,并据此确定应该提交的各种工作成果和安排实施计划。论文写作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及其底层的要素应该提交的工作成果。

在工作分解结构完成后,学生可以根据其中底层的要素和相应要提交的工作成果来编制论文写作项目的进度(时间)计划。

三、论文题目与研究目标确定

项目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微观层面的管理,强调目标的具体性、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大而泛的目标不仅不便于衡量和操作,而且对人们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比如:

􀁺“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就是一个不便于衡量和操作的目标;我们需要把“一流”的标准定下来,包括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在这些指标上要分别达到什么水平才是“一流”的。

􀁺“把办公室油漆成很漂亮的颜色”,这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项目目标。我们可以把它具体化为:用1000元在8小时内完成4面墙的油漆任务,质量要达到国家白颜色墙的2000标准。

项目管理的这种要求,也应该在学生的论文题目和研究目标中得到体现。好的论文题目应该是比较具体的,直指论文要回答的问题,让读者明白论文的研究内容,要包括论文的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当然,论文题目必须简明扼要。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表1举例说明“好的”和“不好的”论文题目。

与论文题目一样,论文的研究目标也必须是具体的,直接提出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目标越明确、具体,就越容易采取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实施过程。对研究目标的描述,可以采取下面这种形式:先用一句话描述出项目的总体目标,再具体列出有关的几个分项目标(可衡量、可操作的)。比如:

本研究旨在鉴别和确认项目管理文化的关键特性,并调查和评价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围绕这些关键特性的工作价值观和信念的现状。本研究的具体目标为:

􀁺跨组织和行业调查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的工作价值观和信念;

􀁺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鉴别和确认项目管理文化的关键特性,建立项目管理文化的模型;

􀁺在调查结果和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围绕项目管理文化关键特性的工作价值观和信念。

四、项目实施与监控

在制订了工作分解结构和论文写作进度计划之后,学生就应该严格照此执行。学生如果能够按照计划认真完成前文所列举的工作成果,不仅最后的论文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过程,学会规范的研究方法,极大提高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来学习的,不能以“走捷径”的方法来完成学位论文,必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经历研究的全过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省略其中的任何环节,即便不会影响学生获得学位,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任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项目管理要求人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对待这些问题。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对学生来说,论文写作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是好事。每出现一个问题都是学生的一次极好学习、提高的机会。学生应该在解决问题当中不断学习,朝自己的项目目标迈进。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甚至有意采取了“创造问题”的做法,以便“通过问题学习(learningbyproblems)”。作者深刻体会到:没有问题便没有学习(noproblem,nolearning);每克服一个问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就会提高一步。

项目管理强调按计划的均衡生产,不提倡大赶工和大会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态地检查、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与计划的偏差,找出偏差的原因,并及时加以纠正。在论文写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定期检查各阶段要做的工作有没有按期完成,要提交的工作成果有没有按期提交出来。学生特别要注意某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外部事件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比如问卷调查表不能按期收回、导师出差、社会活动等。这些外部事件是项目的风险,必须要加以有效管理。学生如果能按计划均衡地实施和监控论文写作项目,就不会出现在交论文之前的一段时间拼命赶工的情况,可以保证论文写作的进度和质量。

项目管理强调计划是需要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逐渐细化和不断更新的,因为许多情况是逐渐明了和不断变化的。在论文写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计划阶段编制的技术路径进行明细化。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就曾经对文献搜索编制了图2所示的“文献搜索路径图”。

五、项目团队建设

撰写学位论文是一件困难的任务。更糟糕的是,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是孤立地在从事这项任务。既然把论文写作当项目来做,就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依靠项目团队来完成论文写作项目,避免“孤军作战”的局面。

项目管理中所说的团队是“大团队”,即:任何能对项目的成功施加影响的人都是项目团队的成员,都是重要的项目关系人。项目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项目关系人的管理,搞好项目团队建设,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也许某些项目关系人并不认为他们自己是你这个团队的成员,但至少你自己必须把他们看作是团队的成员,并且按团队成员对他们加以管理,使他们为你的项目服务。

撰写学位论文,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其实也是有一个团队的,只是这个团队不像其他团队那样明显。除了学生本人以外,团队成员至少包括:指导老师、相关同学、其他相关老师、家人等。如果要进行社会调查,就会涉及到更多的人。在团队建设中,学生一定要了解相关人员在自己的论文写作项目上的利益领域和影响领域及其利益和影响力的大小,以便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就特别重视与导师、相关同学之间的团队建设。指导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老师最主要的利益追求不是经济方面的,而是学术声誉、学生的成就。与导师进行团队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一个好学生,让导师看到你的努力、你的成绩、你的培养前景,同时你必须对导师的指导给予承认(但是不需要送礼)。与同学之间,则要经常交流与沟通,互通有无,建立起相互支持的关系。作者的导师在作者完成博士论文后给予了作者这样的评价:他善于把导师的每一建议付诸实施,并且不断地对导师的指导给予承认和感谢。作者的导师还曾经说过:“当一个好导师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有好学生的话。”作者希望把这句话送给正在或将要撰写学位论文的研究生们。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来帮助你成功完成论文写作项目,你首先必须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好项目经理。

六、结语

国外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刘建军等人的努力,学界对于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认识更清醒、更自觉、更明确了。刘建军《欧洲中世纪文化与文学述评》一文从宏观角度确立了对中世纪的再认识(《文研》,2003,1)。李晓卫则从文化根源和文学表现两方面,追溯了欧洲中世纪文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内在联系(《文研》,2003,6)。在中世纪的欧洲,不仅希腊和希伯来传统,还有多种古代文化要素碰撞融合;欧洲中世纪文学不仅具有过渡性质,而且为后来的欧洲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刘建军,《文评》,2010,4)。文艺复兴运动是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文学表现了基督教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想(刘建军,《文研》,2007,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逐渐就欧洲中世纪文化、文学、历史、宗教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达成共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黑暗时代”的简单片面说法日渐销声匿迹。应该说,学界对于欧洲中世纪———包括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化—的重新发现是新时期的基本成就之一。旅美学者李耀宗在台北出版的力作《诸神的黎明与欧洲诗歌的新开始:噢西坦抒情诗》可以说代表着中华学人目前在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领域的最高成就。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除了马克思主义、文本细读、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比较文学、巴赫金等比较熟悉的方法外,文化唯物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相类而不同;许勤超,《国文》,2010,4)、文学达尔文主义(王丽莉,《外文》,2009,1)、后殖民主义(段方,《文研》,2005,2)、手稿研究(郝田虎,《国文》,2010,2;《江西社会科学》,2011,7)⑤等理论方法也得到(进一步)介绍。伦理学视角开始重新得到重视(如颜学军,《文研》,2006,1;罗益民,《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⑥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新历史主义。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介绍消化,更多的中国学者能够更为熟练地运用该方法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也不局限于莎士比亚(如胡鹏,《文评》,2011,2),也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如龚蓉)等。而新历史主义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带来普遍的对于文学中政治议题的格外关注。例如,程朝翔的两篇文章(《国文》,2005,2;《文研》,2005,2)联系现实,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战争对莎剧(如《亨利五世》)和作为文化符号的莎士比亚的利用,对认识文学的本质富有启发意义。沈弘(《文评》,2009,3)和郝田虎(《外文》,2008,2)的文章探讨了早期英国文学的写作方法问题:大量存在的模仿和借用是“剽窃”还是“札记式写作”。

在研究载体上,这一时段的显著特点是专著的猛增。单就莎士比亚而言,根据笔者的统计,1978—2011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共出版专著(包括论文集,但不包括译著、文学史、选本、传记、辞典等)约一百部,其中1978—1989和1990—2000两个时段数量差不多,都是20余部,而新世纪十年的专著数量即占整个新时期的一半还多。施咸荣在《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1981)的结尾说:“除大学教材和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外,研究、评论莎士比亚的专著还不多。”30年间,增长了近百倍,不可谓不迅速。在除了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英国文学方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有一部专著(王佐良和杨周翰),20世纪90年代这方面的著作也不多,主要收获是文学史。进入新世纪,这一领域的专著才逐渐多起来,主要有:胡家峦,《历史的星空》(200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园林传统》(2008);沈弘,《弥尔顿的撒旦与英国文学传统》(2010)等。在中世纪英国文学方面,台湾1983年就出版了颜元叔的著作《英国文学:中古时期》,1990年以前大陆几乎没有专著。1990年以后,除了鲍屡平《乔叟诗篇研究》(1990)和王继辉《古英语和中国中古文学中的王权理念:〈贝奥武甫〉与〈宣和遗事〉比较研究》(1996)等之外,主要还有:李赋宁的《英国文学论述文集》(1997);陈才宇的《英国古代诗歌》(1994)、《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学通论》(2007);陆扬的《欧洲中世纪诗学》(2000);肖明翰的《英语文学之父———杰弗里•乔叟》(2005)、《英语文学传统之形成:中世纪英语文学研究》(2009);刘建军的《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从公元5世纪到13世纪末》(2010);丁建宁,《超越的可能:作为知识分子的乔叟》(2010);刘进,《乔叟梦幻诗研究:权威与经验之对话》(2011)等。文学史方面最重要的是李赋宁、何其莘主编的《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2006年出版。这些沉甸甸的收获中有不少英文书,尤其是博士论文。英文著作的好处是与国外学术界交流方便,但也会限制读者数量,减少影响力,使得本来就小众化的早期英国文学研究(莎士比亚除外)更加成为少数专家学者的智力游戏。而学者之间的对话互动大大促进了学术进步,例如,孟宪强认真对待从丛“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的质疑和批评(《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1;《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5),在《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2007)中花大力气重写了“哈姆莱特与蒙田之比较研究”一章,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在译著方面,黄杲睺1998年首次出版、后来在海峡两岸多次重印的诗体译本《坎特伯雷故事》多为学者征引,大有代替方重早年散文译本的势头。20世纪90年代的中世纪英国文学重要译本包括冯象译《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1992)和吴芬译《特洛勒斯与克丽西德》(1999)等。沈弘和陈才宇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译者。沈弘厚积薄发,译作除《农夫皮尔斯》(1999)外,还有:伯罗《中世纪作家和作品:中古英语文学及其背景(1100—1500)》(2007)、《中世纪英国:征服与同化》(2007)和《英国中世纪诗歌选集》(2009)。

其中最后一部尤其值得重视,译文像此前的《农夫皮尔斯》一样,节奏整齐,措辞讲究,忠实典雅,清新可诵,有的篇目还填补了空白,如《珍珠》,但因为在台北出版,大陆这边少有人知。而沈弘精心选择了二手文献伯罗进行翻译,是中世纪文学研究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大有乃师杨周翰、李赋宁之风。陈才宇译作主要有:《英国民间谣曲选》(1989)、《贝奥武甫:英格兰史诗》(1999)、《英国早期文学经典文本》(2007)、《亚瑟王之死》(2008)。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方面,莎士比亚当然译者辈出,莎翁中译研究甚至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次领域”,近年来这方面的专著就有四部(桂扬清等)。王佐良主编的《英国诗选》(1988)有一些早期英国诗歌的译文。除培根外,曹明伦还翻译了伊丽莎白时期三大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1995,2008)、锡德尼(2008)和斯宾塞(1998,2008)。高黎平、林少晶也译了莎士比亚、锡德尼和斯宾塞的十四行诗集(2011)。胡家峦是斯宾塞诗歌的重要译者,除了早已面世的《斯宾塞诗选》(1997)外,一直致力于翻译令梁实秋望而生畏、终于抱憾没有尝试(序言:2)的《仙后》。梁实秋译有三卷本《英国文学选》(1985)与他的《英国文学史》配套,其中,前两卷是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选译。除了散文和诗歌外,梁实秋选译了从中世纪到18世纪的8部戏剧,选目精当,加上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独自一人的工作大体反映了英国戏剧的发展历程。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翻译还有许多处女地有待开垦,戏剧如琼森、博蒙特和弗莱彻、麦辛哲、韦伯斯特等,诗歌如怀亚特、萨里伯爵、伊丽莎白一世、丹尼尔、德雷顿、坎庇恩、巴恩菲尔德、罗思夫人等的大部分或全部篇什,散文如锡德尼《阿卡狄亚》、雷利《世界史》、各种游记等,许多精彩的作品有待有心人睻译,以广流布。

由于《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起被A&HCI收录,英文论文的发表成为必须,其中一些是关于早期英国文学的,包括中国学者的文章(杨林贵,2006,1),也包括韩国学者(艾斯托克,2008,5)和西方学者(韦尔思,2006,1;布鲁克斯,2006,1)的文章。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像台湾《淡江评论》那样,推出全英文的常规学术期刊。一些书评对国内外新书的评介为国内学界提供了信息和指引。例子包括胡雅玲评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伊丽莎白一世翻译文稿》(《文研》,2010,5)、王丽莉评格林布拉特《尘世间的莎士比亚》(《外文》,2006,5)等。许多期刊不重视学术性书评的现状有待改变。各种学术会议的举行逐渐常态化,早期英国文学中最有号召力的依然是永不落幕的莎士比亚。譬如,2004年,复旦大学主办了“莎士比亚与中国”全国研讨会;2008年,武汉大学又一次主办了莎士比亚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1993年)。外国访问教授对中国学生博士论文的指点已成为常态:康奈尔大学CarolKaske教授帮助了刘睼银的博士论文,哥伦比亚大学AnneLakePrescott教授帮助了刘立辉的博士论文,等等。近年来,ThomasRendall教授任职于北大英语系,开设乔叟和但丁课程。“洋先生”和“洋学者”对中国早期英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贡献值得做专题探讨,应该把他们和晚清至民国的传教士区别开来。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从沈弘1989年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算起,我们目前至少培养了10位中世纪英国文学博士,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三位,李赋宁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四位)、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以上各一位)。其中六篇都是以乔叟为题目的。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博士更多,仅北京大学培养的就超过十位,有辜正坤(1990)、程朝翔(1992)、黄必康(1998)等。《英美文学论丛》第15辑的专栏“学者笔谈”系中世纪英国诗歌专题,由刘乃银及其门生撰写的三篇论文组成。1978年以来的30余年中,有关莎士比亚的专栏或专辑屡见不鲜,而有关中世纪英国文学的专栏大概这是仅有的一次。绵延八百年的中世纪英国文学理应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被埋没的明珠终将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在论及早期英国文学研究时,人们往往欢呼论文数量的增长,以此作为发展繁荣的标志。这种认识有它的道理,但对数量增长也要辩证地看。在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实际情况是,老一代学者的论文产出大都不算多,这大约是因为该领域研究需要长期钻研和深厚的语文学基础,李赋宁厚积薄发的榜样可能也起了作用。与此相对照,肖明翰2000年以前是研究福克纳的,新世纪以来穿越广袤时空“闯入”该领域,效果上却似乎一鸣惊人,后来居上。截至2011年,肖明翰已经发表了28篇论文,而且大都发表在《文评》等四大刊物上。这一鲜明对比如何解释?是他天才的发挥和超发挥?是他的孜孜不倦,勤奋努力?是学术期刊对于少有人耕耘的中世纪英国文学园地的偏爱?好像全都是,又全都不是。笔者认为,肖明翰多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他作为异乎寻常的“闯入者”,语文学基础不够好。他自己承认:他不怎么懂古英语、古法语和拉丁语,中古英语也比较差(上册,前言:7);他的古英语文学研究论文中,一再注明他参照了多种现代英语译本。应该说,肖明翰是一个诚实的学者,因为他的诚实和勤勉,他是值得尊重的。行文至此,笔者禁不住想起英美学界另一位异乎寻常的“闯入者”:马丁•贝尔纳教授,《黑色雅典娜》的作者。贝尔纳因为他饱受争议的巨著《黑色雅典娜》早已名满天下,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本来是中国学家,剑桥大学汉学博士,曾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研究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潮和中国政治,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转移了兴趣,“跨界”从事古希腊文明起源研究。表面上看,肖明翰和贝尔纳都是在学术成熟期突然转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而后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但他们有一点重要的不同:贝尔纳是语言天才,为了《黑色雅典娜》项目,他掌握了古希腊语、希伯来语、古埃及语等许多种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古代语言,三卷《黑色雅典娜》花了他整整三十年时间!把肖明翰和贝尔纳相比也许并不恰当,笔者这样做无意贬抑肖本人或他的成果,目的只是为了提醒大家:早期英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世纪,门槛是比较高的,需要专门的语文学训练做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李赋宁一篇介绍中世纪英国文学的文章(《外文》,1998,5)大部分时间却在讲英语史,需要热情勇敢的学人舍得坐冷板凳。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国外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文献评析;研究建议

Abstract:Thefinancederivethearticleisafinancialcreativecore,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academiccirclesandindustrialcirclesesneveredaretoitsexistenceanddevelopmentstopaywiththeangleconcern.TheourcountrysetupthefinancederivethearticlemarketafterjoinWTOtohavealreadyspokenoftheargumentmatteragenda.Passthecharacteristicsto1995-2007yearendsofourcountrycarryonthecritiqueinbigandpartsofculturalheritagesof"thefinancedevelopsthearticleresearch",tallyingupthefinancederivethearticleresearch,andputforwardtoopenthesuggestionthattheexhibitionfinancedevelopsthearticleresearch,takingexpectasthescholarwhothethoroughresearchfinancederivethearticletoprovidethefoundationandreferences.

Keywords:financederive;literaturecomment;researchsuggestion

引言

近来,关于我国要推出股指期货金融衍生品的呼声日高,尤其是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学术理论界也显示了极大的热情——这几年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的文献也日益增多,主要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监管、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方面给予了不同的关注,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目前,还没有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综述的文章,笔者搜集整理了1995—2007年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的大部分文献,从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定价、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为加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的结构是:一、文献回顾,二、文献评析,三、加强金融衍生品研究的建议。

一、文献回顾

目前,我国关于金融衍生品的文献不是很多,共搜集到五十几篇,其中包括11篇学位论文。根据查到的文献,目前研究的角度、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研究

这类文献侧重于研究金融衍生品的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分类、风险管理,少数文献研究的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与度量。相比之下,刘静(2002)的学位论文观点有代表性,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成因:由金融基础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相关性所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方式引发的风险;金融衍生品的产品性质决定了风险的存在。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分类,目前普遍认为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共同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准则》(1994年)作出的界定,衍生产品的基本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五种。有的文献分析了各类风险之间的关系,具体参见刘静(2002,5-16页)。

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刘静(2002)系统论述了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的管理,主要包括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程序、技术、措施,并且对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发展做了评述,具体参见刘静(2002,45-66页)。

另外,邓超(2005)的学位论文里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度量方法、金融衍生品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价进行详细的论述,值得借鉴。

(二)关于金融衍生品定价的研究

我国关于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文献极少,并且散存在学位论文的某些章节里,期刊文献几乎没有涉及到衍生品定价的文章。李楠(2004)的学位论文涉及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下面简单介绍其主要内容:

期货定价理论,分析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关系、持有成本模型、预期未来价格模型、指数期货定价。

金融远期定价,分析了金融远期和金融期货价格的关系、无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

金融期权定价,分析了期权价格及其影响因素、期权定价的理论基础、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方法、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金融互换定价,分析了利率互换定价和货币互换定价。

(三)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研究

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历史梗概、金融衍生品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现状、不同金融衍生品结构下的市场现状。

期刊文献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分类及对中国的启示,主要文献有徐建炜(2005)、安毅(2003)、钱瑞梅(2007)、李畅(2007)等。

(四)其他研究

目前,关于我国关于金融衍生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方面,有少数文献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研究:如“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现状分析”和“我国开展金融衍生品的思考”以及“中国衍生品前瞻、发展路径选择”等。主要文献有:鲍建平(2005)、张光平(2006)、都红雯等(2006)、王帆等(2005)、唐立尧(2005)、张美华(2005)、巴曙松(2006)等。

二、文献评析

笔者查到的我国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的文献最早的一篇是1995年,十几年来,国内关于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文章数量逐年递增,研究的角度、范围逐渐深入。其成就主要表现在:

第一,充分论证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原意是要减少、规避和转移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但由于衍生品本身的杠杆作用和定价的困难,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成为金融风险的来源。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已经呼之欲出,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既是一个增加投资品种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更多层次的风险。因此,现有文献尤其是学位论文对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众多文献里,其中,邓超(2000)的学位论文与刘静(2002)的学位论文较有代表性,尤其是刘静(2002)的学位论文,非常系统论述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分类、特征、度量、管理、监管。特别指出的是,刘的论文里大胆地使用了VaR参数方法中的组合正态模型对我国股价指数十年大规模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突破性结论,VaR组合正态模型对我国股价指数的风险度量及管理有很好的效果,填补了VaR模型在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的空白”(刘静,2002,103页)。

第二,对于如何借鉴外国经验进行了有益探索。事实上,当前很多观点是在外国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来的。例如,巴曙松(2006)通过总结分析发达国家的金融衍生产品路径选择、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衍生品路径选择,结合中国金融衍生品试点状况总结,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选择:股指期货有望成为突破口,恢复国债期货交易时机成熟,货币类衍生产品发展的必要性日趋强烈。

第三,与期刊文献相比,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更有深度,主要体现在论述的深度、广度上,例如,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介绍中”,期刊文献可能是由于篇幅所限,介绍的很简单,没有分析;而博士学位论文内容详尽且论述充分。再如,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的研究,期刊文献基本上都是文字描述风险的成因、分类,几乎没有涉及到风险控制、度量、预警等内容,模型也较少提及;而学位论文要花几十页的篇幅详细论述风险控制的模型,并进行比较。目前多数学位论文虽没有公开发表,在中国期刊网、图书馆等处搜索、下载,我认为比期刊杂志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也有不尽如意之处:

第一,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国内对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尚未形成权威的、系统的研究体系。

第二,实证研究很少,对策研究偏多。在查到的文献里,虽然有的文章中有大量模型,多数是解释一下,用数据进行验证的可能只有刘静(2002)使用了VaR参数方法中的组合正态模型对我国股价指数十年大规模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三,研究的深度、广度有欠缺。现有文献研究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较多,但多数是文字描述,文中涉及到的模型也大多是介绍性的。

第四,对于金融衍生品定价的研究极少。金融衍生品的定价问题一直是金融衍生品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其中最复杂、最艰深、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有金融衍生品业务,但缺乏自主定价能力。金融衍生品定价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第五,没有把握国际前沿研究动态。目前最多的文献就是介绍外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对我国的启示。还没有“国外金融衍生品研究综述”之类的文献来系统介绍国外研究动态。

三、关于开展金融衍生品研究的建议

我国加入WTO之后,开设金融衍生品市场已提到议事日程,因此,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概念、定价、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笔者关于开展金融衍生品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大学开设金融衍生品课程,尤其要要开设跨学科的相关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金融期货业之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提出,中国应该在大学和高校开设有关金融衍生品的课程。梅拉梅德表示,中国国内已经有了一些衍生品的专家或者是从事衍生品交易的机构,但是这个专家的群体规模现在还太小了,不能服务于政府和私人部门来满足衍生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衍生品市场需要不断有新人的加入,新鲜血液的加入,中国必须要培养那些有机会在复杂和一些尖端的金融期货方面成为专家的学生。

关于金融衍生品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数学知识,从代数到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等等,统计学中的概率论、随机过程、随机微分方程等。还通常应用数值计算和模拟仿真,其中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如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退火、定性推理、基于案例推理、混沌理论、小波理论,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杂和。因此,高校要开设跨学科的相关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引导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金融衍生品方面的选题,高校联系相关部门最好设立专项基金资助

笔者搜集的1995—2007年的文献中,相比之下,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论述得全面、系统、有创新。一篇博士论文的完成要经过选题、开题、写作、预答辩、盲审、答辩等“工序”,并且博士论文要求必须有创新。可以说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某一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的前沿,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扶持博士生开展金融衍生品定价、风险控制等尖端课题的研究。

(三)充分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结论

1972年5月16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属下的国际货币市场(IMM)率先开办了外汇期货业务,并获得很大成功。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其对应的基础市场规模。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而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等尽管在亚洲是发达的市场,但以全球视角观之,其地位还很不突出。相应地,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前沿也集中在美国、欧洲,1997年,两位美国金融学教授默顿(RobertMerton)和斯克尔斯(MyronScholes)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研究成果与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并对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定价、市场等,充分借鉴国外经验,这不但是金融衍生品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我国推出金融衍生品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静.金融衍生品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D].保存于国家图书馆,2002.

[2]邓超.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度量与预警研究[D].保存于国家图书馆,2000.

[3]李楠.金融衍生品的经济学分析[D].保存于国家图书馆,2004.

[4]王石.中国金融衍生品研究与中国期货市场实践[D].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并下载,2006.

[5]徐建炜、杨光.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J].济南金融,2005,(5):64-65.

[6]安毅、梁建国.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新发展及国内相关研究述评[J].经济界,2003,(6):71-76.

[7]钱瑞梅、极星.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其价格风险特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2):58-59.

[8]李畅、徐苏红.结构性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发展及启示[J].新金融,2007,(3):56-59.

[9]鲍建平.论金融衍生品交易在商业银行改革中的作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1):35-38.

[10]张光平.中国银行业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及未来[J].中国外汇,2006,(9):10-11.

[11]都红雯、杨晓敏.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浙江金融,2006,(11):10-11.

[12]王帆、王洪会.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5,(15):76-77.

[13]张美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高等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4]唐立尧.中国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研究[D].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并下载,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