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1篇

    课程教学学时及学分

    调研得知,目前山东省各高校开设普修体操课一般为2至3个学期,多数为2个学期,有一个高校为3学期;总学时数从64学时到176学时不等,学分从4分至7学分(见表2)。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体操总学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四个学期288-342学时,缩减到80年代中期的180-200学时;90年代以后,随着体操教学内容的增加,如健美操、团体操、、艺术体操和体育舞蹈等,体操教学时数又缩减到目前的两个学期90个学时左右。在如此少的教学时数内要掌握难度较大,并且需要较好身体素质的竞技体操教学内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改革的对策

    1明确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和任务

    随着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改革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特别是健身路径在学校和社区的设立,使人们对体操运动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健身体操、娱乐体操等这些难度低,易学,易普及,易开展,实效性强,深受广大青少年和大众喜爱的,以健身和强体为目的的体操练习内容逐渐成为大众健身的主要内容,也给体操运动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应与时俱进,确立新的体操课程新的教学观。

    根据教育部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课程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和指导社会体育活动的专门人才,即确立以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体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能力作为主要任务。

    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性等基本身体素质,提高练习者的健康水平,愉悦身心作为具体任务之一;同时培养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具体任务之一,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应通过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口令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讲解示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教学能力应做为重要教学任务来完成。

    2根据培养目标和任务改革普修体操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大众健身的需要,以及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时数的减少。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内容上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课时比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社会对体操人才的需求,将基本体操、轻器械体操、攀登、爬越、跳绳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增加这些教学内容的课时,改革将竞技体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应通过体操课教学利用简单的体操器械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既发展了学生身体素质,又使学生学习掌握攀登、爬越、跳绳等练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对提高学生掌握从事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技能有积极意义。

    结论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体操普修课程应确立新的体操课程教学观,培养适应现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和大众健身指导需求的专门人才,并以此来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体操教学体系。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2篇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被称为第一个现代体育教师,他于1423年在曼图亚郊外开办宫廷学校对现代教育和体育进行实践。经历了漫长的四个世纪,现代学校体育终于传入我国。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w·biateer)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这是所见材料中最早开设体育课程的学校。至今,学校体育在我国已发展百年有余,其教学内容等虽经不断发展、充实,但仍未能够达到完全符合我国现状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文章通过对现、当代中国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规律,提出浅薄意见,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部分有关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文献资料,并做分析归纳。

(二)逻辑分析法

运用推理、判断等方法对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发展规律。

(三)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比较,总结其特点与规律。

三、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育在我国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酝酿萌芽阶段(1840—1903年)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是绝大多数朝代都存在“重文轻武”的教育思想,偏重德育和智育,轻视甚至无视体育。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军事侵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经历了种种屈辱的清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强国”、“强兵”的重要性,我国学校体育也因此开始进入酝酿、萌芽阶段。

鸦片战争之前,虽有极少数教会学校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影响较小并未能引起国人重视。李林认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起点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与“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的体育也逐渐被引进学校(主要是军事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陆续创办学堂。据统计,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5年),先后有23所洋务学堂开办。当时的北洋水师学堂的体操课教材以兵式体操为主,普通体操和田径为辅,还包括击剑、刺棍、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跳远、跳高、足球、游泳、木马、单杠及双杠等,属综合性教材。教会学校中虽然开设体育课的比较少,但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却相当普遍。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就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还有就是通过1881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章程》的课程汇表,我们知道该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打球、体操和身体学。很多教会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开办的女子学校、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等。

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全国的书院改为学堂,并进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形成了我国近代普通学校的雏形。在当时兴办的新式普通学堂中,也大都把体育课列为学校课程之一,如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三个学年均设有体操课程,其体操教学内容是:第一学年柔软体操、第二学年柔软操、第三学年兵式体操。又如上海三等公学、上海澄衷学堂、上海育才书塾、广州教忠学堂、广州时敏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均设有体操课。

在向西方列强学习和教会学校的启发下,洋务派创办学堂,将西方体育教学内容移植到我国学校教学中,打破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中没有体育课程的模式,其体育课程发展和教学内容已经呈现出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状态。至此,可以说我国近代体育课程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分科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确立,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及一些运动性游戏,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形成发展阶段(1904—1949年)

1902年,清政府曾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必须设置体操课程,但却未能实行。直到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并开始贯彻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均设体操课程,并规定了体操课程的目标、课时、学科程度、教法要求。从高等小学校第一年至中学堂第五年都把兵式体操作为主要内容,但由于当时师资力量的极度匮乏,只能由退役军人担当体育教师,导致多数情况以兵操代替体操,体操课只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最终使得体操课变成了队列队形练习。

民国成立伊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法令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教学内容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但其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也有很大提高,如随着学级’的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一渐加普通体操一时令游戏一加兵式体操(男)-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武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了学校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

1922年9月,北洋军阀的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11月1日公布了“壬戌学制”。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学校体育教育从过去的模仿日本,转为仿效美国,充分体现了这套学制的实用主义思想。把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高中体育增加了卫生法、健身法和其他运动三方面内容,这样体育学习和生理卫生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育走向科学化。此时,体育师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场地、设施等原因,致使“壬戌学制”中所提出的改革内容无法实践,于是在小学首先出现了“放羊式教学”。

1929年,南京政府的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三个体育课程标准,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明确规定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且详细规定了教学时间分课内和课外。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50分钟,高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80分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2—3小时以上。课内教学内容有游戏、体操、球类、田径以及器械运动等;课外内容包括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后来体育教学内容又把田径运动、远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学中年级开始。

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先后经历了清末、民初、北洋军阀政府和******统治四个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体育课程稳步发展,趋于定型,其教学内容也是越来越充实、完善,课程安排越发具有科学性。

(三)高速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学校体育课程进人高速发展时期,但其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主要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发展

195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以前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的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与游戏两大类。其中基本体操包括三部分:队列练习和体操队形练习的基本动作;一般发展和准备的练习;走和跑、跳跃、投掷、攀登和爬越、平衡等练习。游戏根据大、中、小的活动量进行分类编排,五六年级以基本体操为主,随着年级的降低游戏的份额逐渐加大。中学体育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两部分,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游戏三大项。但由于教材内容偏多、偏繁,使部分教学内容难以实施,还有的教材内容存在着机械、刻板、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

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订颁布了十年制《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虽然名为体育教材,但其内容和结构实为一套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小学教材内容的五大项分别是: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体育基本知识,并且要求游戏教学占低年级总学时的50%,中、高年级则以游戏、田径和体操为主。中学教材由分别占总授课时数80%的基本教材和20%的选用教材组成。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武术、游戏(球类)、体育基础知识五大项。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给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978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都安排有体育基本知识内容,除“体育基础知识”外,还增加有“卫生保健知识”,并指出了应将基本教材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用教材不集中于某一项。这套教材内容试图“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但仍具有较强的竞技意识。

2第二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这一时期国家先后颁布了六个中小学大纲,其中,1992年颁布的第一个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最具代表性。这套大纲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强调以基本动作为主,小学三至六年级,身体锻炼部分的内容基本上按运动项目排列,但球类教材以小球类为主。田径具体内容都经过再创造,体操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身体锻炼为目标,编选比较简单的动作,并且把身体素质练习单独作为一类。初中各年级加大选用教材的比重,拓宽选用教材的范围,强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教材中,加大了理论教材的比重。把原来的武术教材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编选了传统养生和健身等特色内容。与1987年的大纲相比,这套大纲的基本部分教材的比重增加了。而选用部分有所降低。

3第三代体育课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代体育课程是一次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改革,其关注的是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五个领域目标”。力图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教学内容中,小学以基本运动、游戏、田径、体操、韵律活动和舞蹈为主,还有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及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中学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韵律活动和舞蹈为辅,还有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选修部分包括游泳、滑冰等地区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特殊国情,使我国体育教学内容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2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的发展和经费投入不足等也影响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顺利发展。

3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体育教学内容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快、进步较大、成果较多的时期。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道路。

4现在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时代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以达到体育课程“五个领域目标”的较高水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促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二)建议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要摆脱高度集权、具有浓重技术主义色彩的“前苏联模式”的束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体育教育事业,这才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根本。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健美操;可行性

将健美操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还能塑造学生的形体之美,并在音乐的乐感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实现强身健体的作用,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基础。本文针对健美操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小学体育教育更好地开展健美操教学,充分发挥健美操教学的价值,进而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健美操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1.满足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融入健美操教学内容,能够为当前体育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教学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并非只是学校建设的不完善,而是体育课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学生人数较多,且安全问题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引入健美操教学,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可。开展健美操教学,不仅降低了教学场地与设备设施的要求,还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基础。此外,健美操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缓解学习压力,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2.迎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健美操教学能够使小学生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改善呼吸系统机能,以此来作用于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学生有活泼好动的性格以及乐于模仿的天性,使其在接触健美操教学之初,就能对健美操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动作的模仿来锻炼身体,并通过对动作的记忆来强化思维能力,促使小学生身体动作更加协调,使其在享受健美操动作与音乐之美的同时,实现对心灵的陶冶,并提升审美能力。

二、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健美操教学的有效途径

1.增设独立的课时

基于阳光体育的号召,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在全面践行新课改要求的过程中,需要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引入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单独课时的设置来提升对健美操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健美操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体育课程体系的实际设置情况,对健美操课时进行科学设置,并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难度,丰富教学内容。

2.以健美操作为课前热身运动

在传统的体育课中,每当展开运动之前,学生一般通过基本的热身动作放松身体,进入运动状态,如以广播体操进行热身,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热身活动开展不到位。而将健美操设置为课前热身运动的一部分,则能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通过简单的组合动作就能起到热身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热身效果也较好。

3.以健美操来创新训练形式,丰富训练内容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实际训练项目一直以来都没有较大的变化,通常都是以足球、篮球以及田径等运动项目为主,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内容则会失去兴趣,很多体育训练的内容对于女生而言能够参与的程度与积极性较低。将健美操引入其中,则能丰富训练内容,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健美操训练的内容进行设计,确保健美操动作易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进而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为不断深化健美操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将健美操引入体育教学,能够满足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要想充分发挥健美操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则就需要以行之有效教学方法的制订为基础。本文提出可增加健美操独立课时、将健美操作为课前热身运动并借助健美操来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等方法来展开健美操教学,达到强身健体、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佳妍.江苏省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健美操内容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5):74-75.

[2]李波.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健美操内容的可行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118.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4篇

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演变与发展

建国64年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经历的较大的演变与发展,以和改革开放为时间界限,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的17年)。这一阶段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主要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3次改革的代表分别是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定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颁布和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是走得越来越稳。

第二阶段:从1966-1976年(“”10年)。这一阶段,由于政治原因,体育课被严重的扭曲,不仅仅是体育课,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性质定位和发展走向都做了严重错误的判断,导致该时期的体育课程的基础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一阶段的体育被“军训”替代,体育课则被“劳动课”所替代,我国的基础体育课程教学处于名实存亡的境地。

第三阶段: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有了显著改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当然也不示弱,在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多突破和完善,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教学的总体实施情况还不是特别的乐观,总体水平还不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步调不相一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两大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性文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1.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不断创新

体育教学理念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对其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态度、观念和信念。教学指导思想正确,即是指学校或学院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人们对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由“学科中心论”向“素质教育”理念方向转化;第二,由“教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以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健康第一”;第三,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关注学科”走向“关注学生”。

其中,第一种观点主要是指体育教学理念由单方面的以学科为中心向素质教育理念的靠拢,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尖子教育”;第二种观点则直接将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准了学生;第三种观点则更加注重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理和融合,倡导的体育学习方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凸显其民主、自主和开放的特点。正确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对于进行有效的体育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真正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2.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锻炼身心的效果,是进行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强,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多时,人们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仍有分歧:第一,通过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得出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发展、学科建设和社会需要保持一致;第二,汪晓赞博士于2007年针对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的问题,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主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占93.8%)。毛振明老师在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结中得出: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工作者经常混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概念,且将教学目标一定写在教学内容之前和每节课都要写全五个领域目标等等看成是大家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误解和错论。

在美国中小学课程中,体育课程是颇受欢迎的课程之一。通过对比美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身体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教学目标的大方向都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适应社会。

3.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逐渐改进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指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学和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和内容,简单讲即体育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且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

与其它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相比,中国香港地区则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从育人的角度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且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美国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结构,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设定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内容,如小学(1-5年级)的体育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学(6-8年级)则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运动策略和学习各种体育知识,高中(9-12年级)则将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细化,一些现代化的元素逐渐走进学生的课堂。目前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正在逐渐改进,且改革主要趋势是:本土化、多样化和基础化,主要表现在内容结构设计应本土化;内容安排选择应多样化;内容功能表达应基础化。

4.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趋于完善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体育教学思想或体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包括传输教学内容、指导、干预和管理课堂等等。针对究竟如何设计体育教学模式,如何实施体育教学这一问题,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给了我们一些解释,即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负荷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目前关于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别:第一种是以新西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日本、加拿大、中国台湾省等五个国家或地区为代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模式;第二种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英国为代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分设的模式;第三种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体育与生命安全基础两门课程分设的模式。三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各自的区域特点内都有自己的优势。其实,有时我们基础体育教学也可以参考一下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如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三(四)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以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为代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福建师大为代表的“主附项兼修”模式;还有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俱乐部”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与之前相比都有很大的进展和改善。如深圳大学在尝试进行“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改革时,实施过程是先由普通体育课到选择制教学,再到选修课的改革,最后转化到体育俱乐部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确定是一种需要不断探寻的过程,不过我们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在此条路上正在逐渐完善。

三、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

解毅飞教授曾指出:当前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育地位的问题、体育条件的问题、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课余体育活动的问题和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五大部分。汪晓赞和季浏等老师在对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中,针对“影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缺乏教学条件(占72.1%)、经费保障(73.4%)、领导不理解新的做法(占61.1%)等。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对此问题的观点是: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培训机会(占40.4%)、缺乏交流机会(占48.2%)、缺乏指导(占37.1%)、缺乏政策保障(占36.3%)等等。针对该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有以下几点:

1.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理解频出误解

误解一: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

根据“三维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并参照国外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重新构建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的学习范围,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每一个领域都不可偏废。但社会上流传一些说法,如“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也不会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运动技术教学不用正规”等等,这些都是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错误理解和说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强调了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体育技术如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我们小学在学,中学继续学,到了大学的田径课仍有站立式起跑的教学,这种枯燥且基本的运动技能可以稍作改变,但是不能对所有运动技能的教学都淡化。

误解二:否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且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地位,但是有关否定教师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也有很多,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上帝,教师是辅助者”和“给学生一只篮球,给他一片场地,难道学生会束手无策地看着篮球发愣吗?不要说是篮球,就是再换上一种学生完全陌生的体育用品,如壁球、板球等,学生照样会去玩,只不过此时学生的技术是不熟练。”等等,这些把体育教师的地位进行了严重的否定,这些对体育教学理念和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是很可怕的。

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选择缺乏基础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毛振明老师指出在对不同体育课程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应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与之相匹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由于过于强调课堂的创新性和娱乐性,设置的教学内容幼稚且不能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破坏了原本体育课的教育性意义。窥视很多广场中活动的年轻人或者老年人,大家都有很强烈的活动欲望,但却苦于活动内容的缺乏,这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坚决抵制诸如幼稚的游戏、表演性内容、类内容和多米诺骨牌等进入体育课堂。

3.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忽视教育性与健身性的统一

教学组织不严密(如跳箱分腿腾越),教学方法无效(蹲腾跃的分解教学),教学步骤过粗(如缺乏身体练习的体操)和过细的课(如农村小学的投掷)都不是好课,因为这些体育课程没有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教育性与健身性的原则。每一堂合格的体育课程,都是教育性与健身性的和谐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季浏老师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体育教学模式,毛振明老师主张体育课要上得有实效,即必须使学生先听懂、学会,然后乐在其中地进行练习和不断巩固学习。两者说法不一,但都是对体育课程教育性和健身性意义的表达。总之,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其教育性和健身性和谐统一的特性。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体育实践者在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努力,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还在探索中,相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引导下,一定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体育学刊,2010,17(12).

[2] 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热点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3] 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体育学刊,2010,17(12).

[4] 于军,徐元君.试论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以课程编制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际,构建了学科研究对象清晰明确、课程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棍念术语规范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

1问题的提出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波及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一6年给)体育与健康(7一12年级)课程标准》的试行,就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成果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在岗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学作为培养学校体育教师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必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就成了高等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研究对象

以高等体育专业的学校体育学课程为研究对象.

2. 2研究方法

2. 2. 1文献法

收集、分析、研究了1990年以来在国内体育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校体育学课程方面的文献40余篇(部).

2. 2. 2专家调查法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解决研究效度及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及其权重、课程内容构成问题.效度查验见表1.

3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3. 1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及其权,的确定

依据1997年国家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把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操作化为6个子目标并确定其权重(见表2).

3. 2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确定

在文献研究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在上述学校体育学课课程目标下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主要由学校体育学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和学校体育科研四个部分构成.具体内容是:C(1)学校体育学总论;C(2)学校体育教学;C(3)学校体育锻炼;C(4)学校体育训练;C(5)学校体育竞赛;C(6)学校体育管理;C (7)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学课程具体内容与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值: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贡献度)、各具体内容之间值: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总的关联指数)的关系见表3.

根据课程编制理论,对T值和D值均较大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应该做优化考虑,并应保证其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对T值和D值均较小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C(s)和C(,)应该做淡化考虑,并应减少其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对T值较大而D值较小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Cc6)要注意加以保护,因为这一课程内容是具有一定基础性的课程内容.对T值较小而D值较大的课程内容的处理需要进一步分析关于子目标的可实现度信息,即各个子目标的可实现性指数(尸值).计算结果如下:P(1)=14. 4707 , P ( 2)=14.4118,P(3)=14.6471,P(4)=12.4706,P(5)=12.8823,P(6)=12. 8825.这说明若将课程内容Cc3>剔除,则有3个课程目标的P值较小,即P(4) = 12.4706,P ( 5 ) =12. 8823 , P ( 6 ) = 12. 8825.这些课程目标实现可能性会进一步削弱.因此T值较小而D值较大的课程内容C(3)应保留.

3. 3学校体育学课程新体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按照篇章节的结构构建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新体系(见表4).

3.4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的特点

第一,明确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体育学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科研与管理四大部分内容组成,具有兼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并侧重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以应用为主的学科.

第二,结构更加合理.在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成上,篇、章、节的结构被普遍认可,并一致认识,以学校体育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和学校体育科研与管理四篇的结构更合理.

第三,内容更加完善.从细节的内容上看,对原有的内容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材统一归为体育教学过程一章;在学校体育学的总论篇,增加了学校体育思想、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学校体育教学篇,增加了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等内容.从而使内容体系在更加完普的基础上全面更新,逻辑层次更加严谨.

第四,概念、术语规范化.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统一使用了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锻炼、学校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竞赛、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概念,克服了以往课余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等概念使用上的不规范现象,从而使学校体育学课程在概念、术语使用上更符合逻辑学基本要求.

4结语

改革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是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培养基础体育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师,必须进行学校体育学的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