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性学习的感悟

研究性学习的感悟

研究性学习的感悟

研究性学习的感悟范文第1篇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研究性学习的感悟范文第2篇

小学阶段是人文教育的启蒙阶段,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那么,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呢?

一、开发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教师应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启迪。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内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资源主要有教科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还有日常生活话题等。

二、倡导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它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它还倡导跨领域学习,提倡语文与其他学科相配合。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探究性学习

小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类似于当前中学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求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研究为主要特征,注重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共同研究。探究性学习一般遵循“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解决问题)――应用(迁移问题)”的基本流程。

四、加强实践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加强实践性学习最大的益处是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既增强学习知识的直接经验,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与能力。实践性学习的方式很多,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游览名胜古迹;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能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进行讨论,学习辨别是非曲直。

五、重视体验与感悟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途,是一个生命体验与感悟的历程。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与学习更为深刻,它带着生命的烙印,涌动着生命的激情。语文学习的模糊性决定了不少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虽然学生很难表达,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痕迹深深;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这又决定了体验与感悟的独特性、不可代替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正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体验乐趣,感悟真情,感悟真理,感悟文化,学生会在这样的培养下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内涵的人。

六、加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中的人文性,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总之,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密不可分。我们之所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面,是因为以往教学往往对工具性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一面。这就造成语文教学的片面和学生发展的缺陷。因此,在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应该深入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从而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研究性学习的感悟范文第3篇

内隐性。教育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思维活动,是潜意识,其隐含在教师的知识、经验及习惯中,一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发展和完善,有时可以意会,却不可言传,也不以具体固定的形态显现出来。

实践性。教育感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形成一种直觉,再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实践智慧,这种感觉不是靠理论学习或培训获得的,必须有教师自己的体验,必须在实践的体验中逐渐悟出。没有自己积极主动的实践,不会产生教育感。只有将理论与自己的判断、体验、创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教育感。

即时性。教育教学事件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着。这些变化无论有多微小,都实实在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而应变过程也就是教师教育感的展现过程。

所以教师的教育感觉是即时性的,那种行动是“未假思索的”,因为教师不可能从此时中退出来细细地思索然后再执行,只能边思考边行动,边行动边思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教师的教育感实际上也是一种机智行动,一个“瞬间反思的行动”,是一种随机应变,一种顿悟式的智慧的体现。

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活化,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敏锐感受,对教学时机的及时把握,对教学矛盾和冲突的巧妙化解,都是教师的创造力的表现。教育感不是教育经验,也不等同于教育理论,而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智慧的体现,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形成敏锐的教育感呢?

一、爱是形成教育感的基石

教育感与其说是一种经验的积淀、智慧的展示,不如说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这种爱源自于教师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真诚地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是一种职业的本能体现。

教育感的形成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关注,并倾注自己的爱。有了爱,教师便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师生双方生命和生活中,发掘教育价值的行为,进入一种专业状态,滋养专业精神,提升专业品质——对教育现象的感知感悟。因此,爱是形成教育感的基石。爱之深,才能感之切。只有爱,才会有教育智慧的生成,才会有敏锐的教育感悟能力。

二、学习交流是拥有教育感的保障

闪动着智慧灵性的教育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以增加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文化底蕴、教育教学灵气和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育感的生成。因此,我们应勤学习,多读教育经典著作、文学名著,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存,在积累中提升素质。

教师的学习首先是自觉地进行自我学习,确定学习目标,制订读书计划,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其次积极参加群体活动,群体活动是一种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教育感离不开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

学习他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及充满智慧的做法都能给自己以启迪,有助于激活自己新的思想,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在思想的砥砺中产生新的教育感悟。郭沫若说过,“胸中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习交流,能让我们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学习,能让我们思想常新,激情常在,心灵智慧,为我们拥有教育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意识是获得教育感的关键

教师的教育感也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积累的结果。勤于研究一定能提高教育感的灵敏性。“教师即研究者”。这就需要教师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有了研究意识,我们就可以走进教育的生活世界,将研究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当然,这是获得教育感的关键。

这种研究意识首先需要教师有极强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就是我们教师加强对教育教学生活本身的自我观察,能从其所提供的现象或已形成的结果中分析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察觉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样能督促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产生顿悟,增强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的感悟能力。

其次,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反思能力。教育感必须要用心灵去体悟,用头脑去思考和判断。我们教师应形成一种问题意识,保持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探究的欲望,通过反思不断唤醒自我的教育责任感,做一个有心人,观照和关注日常的教育教学现象,及时进行梳理、总结、提炼、提升。反思,应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研究习惯。只有不断反思,我们才会强化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敏感度。

四、写作是生成教育感的催化剂

研究性学习的感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感悟 精神支柱

语文教学实现着阅读感悟的文道结合,实现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促进着学生在凭借语言文字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形成理想的精神支柱。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形成精神支撑?

一、形成精神支撑的阅读感悟需群文悟读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人们似乎都看到这样的现象,初中生的阅读感悟一般都针对所描述的正面人物,一般都对充满雄壮之美的人物形象作品比较喜欢,容易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感悟。譬如学生喜欢阅读感悟《木兰诗》,却不恭维《最后一课》。初中生对热烈、奔放的作品十分喜欢,对相关的中性作品喜好度比较低,如对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不感兴趣。尽管我们在引领阅读感悟中都做出比较极大的努力,促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但有时还是收效甚微。这是学生阅读感悟形成理想精神支撑的大碍,语文教师必须力避这样的现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对语文教材做出比较大胆的重新组合或者优化组合。如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比较多,在学习时可先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爱国主义不仅仅体现在沙场的决战,也不仅仅是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涵盖十分丰富而又相当精彩的内容。如让学生回味《把我的心在带回祖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如读着《最后一课》、《木兰诗》,这时学生所产生的感觉不片面,不仅感到杜甫和肖邦的爱国,感到古代女民族英雄木兰的爱国,而且感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二、形成精神支撑的阅读感悟需群体悟读

语文课程学习应当是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我们不能以教师的讲授替代学生的阅读。但在现实阅读教学中,还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譬如一些课堂的主人虽然已经不是老师,但是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替代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又如在一些教学课堂内,学生的合作讨论可以说是风靡一时,也就是合作讨论在自不自觉地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学生的阅读感悟不仅是一两个学生的事情,而且是全员的事情,我们并不否认一些学生感悟的启迪引领作用,但应当绝对否认那种替代型的阅读感悟。尤其是形成学生精神支撑的阅读感悟,还应当以学生自己的感悟为准。“学生耳中听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心悟”。譬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去阅读感悟,则有学生联系身边所见所闻这样说:“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不少像于勒这样的人,但他们中的多少人被政府、社会温暖着,也被社会和政府广泛意义的扶持着。这说明于勒之所以就是被人认为十足的败家子,是不是因为他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温暖及扶持呢?”大家便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共同讨论中达成共识:关注弱势群体是政府、社会及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三、形成精神支撑的阅读感悟需正确悟读

语文课程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重要课程,但是如果学生对相关文本没有比较正确的感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从平时的阅读教学不能产生正确阅读感悟的内容不多,不能产生正确阅读感悟的学生也不多。从我们所秉承的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理想的价值观看,语文教学,学生阅读感悟的正确性是不能留下空白和遗憾的。对于是不能正确感悟的内容,尤其不能正确感悟的学生,要以极度的责任,以饱满的热忱予以关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更需要哈姆雷特形象的完美,不能完全凭着学生的兴致乃至某种程度上的激进对人物乃至事件给予不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教学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有学生对祥子不予同情,认为祥子太傻,怎么就不找个比较安稳又有固定收入的工作?怎么就不找份不受日晒和风吹雨淋的工作?由此对老舍不予恭维,对大师产生怀疑。应当说这是学生没有知人论世产生的错误判断,当和学生一起围绕老舍所处的时代乃至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后,学生所做出的判断就显得比较正确。

对语文教学形成学生理想的精神支撑,需要我们做出认真的思考,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深入研究,这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教材,还应当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生。自己所教的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境界,自己所教的学生应通过阅读文本需要达到怎样的精神境界等都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研究性学习的感悟范文第5篇

通常来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得出如下体会:

首先,能够激发学生求知、交往和成就的需要。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感觉到它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特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等一般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因此,这一学习活动本身就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目的。一般来说,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树立语文学习的研究态度。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学习中就会永远充满着好奇、怀疑的因素,永远洋溢着探究、揭秘的热情,永远享受着创造、成功的喜悦。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高中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学习探究方法,学习科学思维、学习科学精神、激发探究的潜能,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为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打下了基础,因为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十分强调学生重视感受、重视鉴赏、重视思考、重视领悟,在这一学习活动之中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情意活动,在学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汇报以至争论辩驳的氛围中,学生的就会逐渐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知道,学生一般对自己参与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目标、具体任务有着比较清醒地认识,这极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适应当今社会,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备条件。在语文这门学科中,知觉主要表现为感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独特感悟为前提。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根据选题的需要主动阅读大量的文本,其整体感悟的能力会不断增强,心象是当对象不在眼前时,我们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心象是一类很重要的知识表征,它能够使我们在对象未出现的情况下去表征和加工这些对象。在学生构思想像作文或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到头脑中出现的颜色、形状、大小、方位等视觉特征的形象――视觉心象;他们还常常会用到经过头脑对记忆心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的新心象――想像。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则是让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和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能够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有创意的表达。显然,这样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定会经常运用视觉心象、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不断丰富学生的心象储备,从而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其次,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语文学习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因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如个性化阅读以及自由、有个性、有创意表达中离不开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研究问题、形成成果时离不开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交流汇报、讨论辩驳时离不开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的心智操作。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大类。内部言语又可分成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类。高中语文以及性学习强调小组合作研究,强调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的经常交流和共同分享。这就需要口头言语――口语交际来完成;高中语文研究成果的表达主要应由书面言语来担任,当然,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达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时,尤其不能离开内部言语。特别是阅读活动中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常常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必须借助内部言语――思考问题时对自己发出言语的活动才能完成。显而易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同时,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评价社会现象的道德感。增强学生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知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学生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其求知欲望、认知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等会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感,发展其理智感。培养学生的美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美感是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高中语文以及性学习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鉴赏和创作活动是进行审美的重要渠道。阅读优秀的作品,品位其语言,感受其思想及艺术的魅力,能较好地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认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不断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

总之,学生长期进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注重感悟、重视积累、善于质疑、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切磋、合作探究、乐于交流、共享资源创意成果、关注现实等习惯,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学生身心全方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