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作任务;课程项目;技术情境;教学导航

作者简介:陈丽茹(1962-),女,辽宁开原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刘莲秋(1964-),女,辽宁盖州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093-02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行业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政策鼓舞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目标。这类人才主要是在不同行业、企业的工作和生产过程中负责管理、监督、检测、分析、技术服务等几项工作。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正进行较大规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要求高职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解决工作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工作。

“电子技术”分为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两大部分,在教学中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着手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根本、以工作方向为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把完整的工作过程及其操作要求作为课程内容。当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运用项目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时,这一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成了完成具体项目的自始至终的步骤。通过课程分析和知识、能力、素质分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课程项目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掌握课程技术原理及应用方面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培养应对复杂技术情境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典型电子电路制作的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多模块应用为切入点,引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应用电路的制作过程中开发创新思维,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一、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导航

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的学科。它以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研究方向。

理论知识:基本半导体知识、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技能训练: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量、放大电路性能分析、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基本应用。

1.模块1:半导体器件

(1)知识重点: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外部特性;晶体三极管外部特性。(2)知识难点:半导体PN结。(3)教学方式:从半导体PN结入手,简单介绍半导体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半导体的外部特性。(4)技能要求:二极管与三极管的简易测试。

2.模块2:放大电路

(1)知识重点: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放大电路的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极间耦合;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的影响。(2)知识难点:放大电路的分析;放大电路的负反馈。(3)教学方式:从基本放大电路入手,介绍放大电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多级放大、电路反馈;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放大器的外部特性。(4)技能要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动态参数测试。

3.模块3:集成运算放大器

(1)知识重点:集成运放的结构和特点;基本运算电路;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2)知识难点: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3)教学方式:从理论集成运放条件入手,掌握各基本运算电路和电压比较器的功能;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集成运放的外部特性。(4)技能要求:电路的调整与测试。

4.模块4:直流稳压电源

(1)知识重点:整流与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开关电源。(2)知识难点:开关电源。(3)教学方式:从二极管整流特性、电容器充放电入手,讲解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源重点讲授集成稳压电路和开关电源。(4)技能要求:电路的调整与测试。

二、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导航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逻辑门电路组合和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芯片各脚功能。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用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的优势也更加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电路在信号处理上的强大功能,可以先将模拟信号按比例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到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根据需要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

理论知识:集成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应用。

技能训练:组合逻辑电路应用、时序逻辑电路应用、逻辑电路限定符号识图。

1.模块1:数字电路基础

(1)知识重点:数字脉冲信号;二进制与8421BCD码;基本函数与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变换。(2)知识难点: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变换。(3)教学方式:从二进制与逻辑函数基本规则入手,学习逻辑运算规则、逻辑函数化简与变换。(4)技能要求: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变换。

2.模块2:组合逻辑电路

(1)知识重点:基本逻辑符号及意义;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基本特性;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2)知识难点:基本逻辑符号及意义;组合逻辑电路。(3)教学方式:从基本原理与逻辑符号读解入手,重点介绍电路的逻辑功能与外部特性。(4)技能要求:基本逻辑符号读图;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3.模块3:触发器

(1)知识重点: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触发器限定符号及其意义。(2)知识难点:触发器之间的转换关系。(3)教学方式:借助限定符号意义读解,帮助理解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与控制方式;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电路的外特性。(4)技能要求: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4.模块4:时序逻辑电路

(1)知识重点: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时序逻辑电路的限定符号及其意义;寄存器;集成计数器应用。(2)知识难点:集成计数器应用;限定符号及其意义。(3)教学方式:从触发器入手,由D触发器构成寄存器;由T和T触发器分别构成同步和异步二进制计数器。借助限定符号的意义来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电路的外特性。(4)技能要求:常用的相关集成电路的应用。

5.模块5: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

(1)知识重点:555定时器;多谐振荡器与单稳态电路;施密特触发器;石英晶体振荡器。(2)知识难点:555定时器;多谐振荡器。(3)教学方式:以555定时器为重点,介绍多谐振荡器、单稳态电路和施密特触发器的功能。重点掌握电路的外特性。石英晶体振荡器从阻抗频率特性入手。(4)技能要求:常用的相关电路的应用入手。

三、电路组装、测量与调试教学导航

电子电路组装、测量与调试在电子工程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个电子产品都是由设计焊接组装调试形成的,焊接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最基本环节,调试是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工作的最关键环节。

理论知识:常用电子仪表、电路的装配、调试与测量知识。

技能训练:常用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常用电路元件与数字集成电路测量、电路的装配与调试。

1.模块1:常用电子仪器知识重点

(1)知识重点:双踪示波器;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毫伏表;信号发生器;集成电路测试仪。(2)知识难点:双踪示波器;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3)教学方式:重点讲授电子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4)技能要求: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半导体特性测量。

2.模块2: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简易测量

(1)知识重点:电子无源元器件;电子有源元器件;表面安装元器件。(2)知识难点:表面安装元器件。(3)教学方式:重点讲授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选用方法。(4)技能要求:元器件的识别与选用方法、常用数字集成电路测试。

3.模块3:电路的装配、调试与测量

(1)知识重点:装配、焊接工艺;电路测试与测量。(2)知识难点:电路测试。(3)教学方式:介绍电路装配工艺,分析电路测试与测量基本方法,结合实训进行教学。(4)技能要求:电路装配、测试与测量。

四、电子电路仿真教学导航

电路仿真技术是近十年来在电子技术研究领域的一场革命。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强大功能,在电路模型上进行电路的性能分析和模拟实验,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然后再付诸生产,极大地减少了实验周期和试制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电子生产厂家的一致欢迎。现在,电子仿真技术已成为电子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先进技术,因此为了确保电路设计的成功,消除代价昂贵并且存在潜在危险的设计缺陷,就必须在设计流程的每个阶段进行周密地计划与评价。电路仿真给出了一个成本低、效率高的方法,能够在进入更为昂贵费时的原型开发阶段之前,找出问题所在。

理论知识:EWB与Multisim平台基本知识,Multisim在电子仿真实验中的应用。

技能训练:模拟电路电子仿真和数字电路电子仿真。

模块:电子电路仿真。

(1)知识重点:Multisim平台的使用;Multisim在电子仿真实验中的应用。(2)知识难点:Multisim软件的使用。(3)教学方式:从电子实验实例入手,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在学会使用的基础上,结合电子知识,完成电子实验的仿真。(4)技能要求:用Multisim进行电子仿真的方法。

五、综合实训项目――有源多媒体音箱的设计与制作

1.知识要求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思路;掌握电子产品综合设计的基本思路。

2.技能要求

能进行电子电路的综合制作调试;能有条理地撰写设计说明书;能对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展示。

3.教学任务

通过有源多媒体音箱的设计、制作及测试,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学会元器件的特性测试和电路组装、测试,熟悉电子产品组装的工艺要求及生产过程。

4.教学活动设计

(1)通过让学生利用图书馆、上网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对有源多媒体音箱进行设计,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

(2)在校内生产线的工作岗位上,根据所设计电路选择元器件,进行元器件的性能、参数测试。规划电路板,进行元器件的布局和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完成各部分电路的焊接、组装,对已经组装的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测试及调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3)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及产品说明书。

5.相关知识

(1)理论知识。元器件的识别、测试方法;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布局;焊接工艺、电路调试方法;产品说明书的撰写。

(2)实践知识。元器件的选择、测试;印制电路板的规划和制作;元器件的焊接、组装;电路的调试及参数测试;实践测试报告的编写。

“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因此应将该课程实训的内容和电子元器件及电路的研发实验、生产流程与企业结合到一起,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以一个普通职业人的身份,真正达到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

[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4]1号.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通识教育;专业特色教育

在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此课程无论是哪个专业还是任何专业教学实践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在教学学习的时期以及教学知识内容深浅的不同。因而,“电工电子技术”作为基础课程来教学,它的课程教学方式疏忽了每个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同时一些学生在对这项课程学习时产生了质疑。随着现阶段我们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逐步进步,社会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升华,在中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教育的基础之上,大部分的教育者自身的观点向这方面来转移,因而在基础课程教育同时,针对专业特色教学应该不断的加强,经过对专业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提出实践性要求,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合理的解决相关问题,创新课程以及专业理论知识[2]。

1、在教学中专业特色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在专业教学课堂中要将专业特色教育引进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去,那么就要求教师要非常娴熟的掌握和运用此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所能运用到的专业技能[1]。把握“电工电子技术”在此专业中重点运用的范围,同时可以在教学的课程中能够实际应用举例说明。教育者可以通过查阅与此专业有关的教材资料,有目的的挑选一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来阐述和分析,用实践操作以及相关专业技能来加以指导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应用。

2、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实践生活中,电工电子技术在农业的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迅速发展的电力电子技术范畴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普遍的运用,这是因为电能有便于转换、方便传送方便分配、方便制约和储存等多方面的优点。那么无论是工业还是机械制造业都离不开电力的应用,所以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尤为注重电力专业的特色教育。所以,无论从事任何工作或是技术工作,还是学习任何专业技术,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掌握特别重要,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践教学中高度重视电学专业的教育。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的教学课程中,教育者可以把以上描述的基础知识和与此课程有关的专业知识相互结合在一起,来讲述有关电学专业的实际应用理论知识。另外,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引进专业特色教育实际应用举例的同时,教师只要在此专业的教学课堂上稍稍加以指导。那么,“电工电子技术”是探索电磁理论知识、半导体理论知识和电子理论知识等等一些电学方面的一门学科。因而,学生要经过教师的指导尝试选择科学分析的方式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和量程的选择,可以经过自身的观察和试验过程采集信息数据,由此使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来学到更多的电学理论知识,因此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电学试验现象中归纳、总结电学科学的规律和过程[2]。要有电学评估过程和分析结论的意识,能在实践中研究和分析试验过程由此找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把专业特色教育带入到电工电子技术中,教育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经过适当的指导以后,教师再给出完整的解决策略,同时激励学生在专业课堂之后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讨,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课堂上不会挥霍课堂学习的时间,又能推动学生课后对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所以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进专业特色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做到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专业问题。

3、专业特色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联系

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阶段,教育者要全面的考虑到在学生以后对专业技术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还是要以通识教育为重点来开展课程教学,针对相关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举例来进行研究和阐述,应该结合课程主要的理论知识点来讲解和分析。与此同时,要全面考虑课程课时等等一些影响因素,在实际应用举例上教育者要慎重选择实际应用的举例,学生可以通过其举例的教学方式理解和掌握其中专业知识重点即可。如果其举例与学生理解认知知识的水平相差甚远,就会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有阻碍,然而对课堂教学有相应的影响。

4、结束语

目前,教育者针对专业教学方面,在“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育课程中引进专业特色教育,能够合理的使通识教育与技术专业教育两者互相查漏补缺。然而,学生在学习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之后,特别是经过在专业技术实际应有操作时期,然后再来学习“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课程上,学生对专业学习态度上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4]。可以表现出,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积极主动的欲望非常明显。所以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专业特色教育,对以后专业技术实际应用举例研究和探索有效的补充了比较丰富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由此有很大程度的帮助了教育者在专业技能上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静.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45.

[2]徐公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7):67-68.

[3]殷丽丽.中职机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7):79.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课程体系;职业岗位;工作过程

作者简介:周南权(1974-),男,重庆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助理,讲师;王用伦(1954-),男,四川阆中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教授。(重庆 400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024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63-02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面向电子信息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差异性,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同时由于电子信息行业覆盖领域宽、专业岗位多,对不同岗位的人才技能、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1]如何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2]如何构建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配套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程。[3]几年来,根据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技能、知识与素质要求,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构建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一、根据电子信息类企业工作过程确定的职业能力分析

几年来,我院课题组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高职高专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成果,根据国家教育部对示范性高职的建设要求,在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子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基础上,依托省级重点课题“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通过召开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讨论会,走访企业相关技术负责人员,参观生产现场,回访企业的本专业毕业生等方式开展了电子信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和需求的调研活动,对企业提供的此类人才就业岗——SMT设备操作岗、电子产品检验岗、电子工艺员岗、电子设备装接岗、电子产品调试岗、电子产品测试岗、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岗、电子设备维护与维修岗、电子产品销售岗、辅助设计岗等9个岗位进行分析,得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岗位技能要求——熟悉电子元器件、正确识读电路图,会使用电子检测仪器仪表,具有绘制原理图和PCB图的能力、基本的电子线路设计能力,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熟悉整机装接的步骤和方法,熟悉电子设备装接的工艺要求,熟练掌握焊接技能、故障分析与检修技能、控制程序编制与调试等,也得出其职业岗位群的岗位知识要求——具有电路基础知识、电子技术知识、电子元器件知识、电子工艺知识、电工知识、传感器知识、工程识图知识、protel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技巧、微处理器知识、单片机知识、c语言、英语、仪器仪表知识、调试方法及标准、误差分析、应用文写作知识等。

二、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确定的学习领域

针对学生就业岗位,我院课题组对企业为电子信息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的职业岗位、岗位所需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行分析,紧紧围绕航天产业和重庆电子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能完成的任务,归类、整合、凝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行动领域,并对行动和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进行选定与重构,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得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如图1所示。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学习领域确定后,接着就是所有课程的排序问题。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培养岗位工作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合作企业的电子产品生产、调试、维修、开发中的认识元器件、分析电路、制作电路板、编写控制程序、安装调试电路、维护维修等具体过程为导向,渗透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强调课程与工作过程深度融合,突出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就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职业领域公共平台课程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选取及重新排序,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以真实工作任务及过程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真实电子产品和真实工作任务保证了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一致性,企业真实的开发流程保证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真实工作任务,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和素质。将课程内容融入到真实的产品项目中,通过产品项目引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全面参与项目,完成并体验岗位的工作任务,在角色中体验就业后的真实工作场境,学会如何做、怎样扮演在实际工作中担当这些角色和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胜任这些岗位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五、确立“工学结合”的过程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如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并且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采用由行业企业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考核评价的方式。参照行业职业规范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核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岗位技能考核标准。岗位技能考核由专职教师、企业人员联合考核,采用过程式考核办法。

六、结论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界提倡的改革主流方向,其强调的是课程与工作过程深度融合。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根据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经过几年探索得出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课程体系从我院2008级学生逐步实施,已经毕业的学生都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还需要不断加以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子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田拥军,黄国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夯基础、精专项”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04-105.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微课;应用

在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信息化学科也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并且其具有掌握信息量广泛、涉及内容多及实践性较强等特点。但从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电工电子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进而导致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热情。为有效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为日后的电工电子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一、关于微课教学模式的含义和特点概述

微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重用,其不但改善了以往对学习时间和场所的严格要求,还积极采取各种新颖的形式展开教学,如视频教学方式,为学生展开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微课教学模式的广泛使用不仅依靠于其课堂教学的灵活多变,更重要的在于其课堂教学时间短,能够有效突出重点难点内容,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微课的教学形式还能逐渐加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他们能够互相帮助和借鉴,进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就是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不但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电工电子的理论性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虽然目前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已经实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但由于一部分学生自身理论性知识的欠缺,导致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在实际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他们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在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学校对教学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致使教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全面具体的讲解,容易使学生存在理论性知识方面的漏洞。

第三,虽然现阶段的大多数学校都已加强了对信息化技术教育的重视,但在学生的实际应用阶段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学校信息化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微课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完全满足学生的自身特点

大多数电工电子技术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抵触心理,这和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行为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并且学生认为实践操作能力比理论性知识更有意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性知识总体水平较低。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合理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充分M足学生时间自由安排的特点,再加上微课教学模式具有时间短、直观生动及重点突出等特点,因而不但能最大限度改变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理论性知识的抵触心理,还能有效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充分满足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

在学校教学中,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能在多个专业领域得到应用,但其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且复杂,并且课堂教学时间较短,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内容进行学习是非常艰难的。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来说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导其充分利用课下时间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学习,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学生可以立即停止学习,直到将难点内容充分了解掌握之后方可继续学习,避免出现学习上的漏洞。同时由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将该门学科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后全面学习。除此之外,微课教学主要是以视频教学的形式展开,不但便于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学习,还能对一些实践操作流程和构件展开详细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综合水平。

(三)有利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教师全面成长

在目前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微课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平台,还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对微课进行制作时,不但要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础,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微课制作,还要将重难点内容以最简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满足学生的趣味性要求。由此可知,微课教学模式不仅能推动教师对技术课程内容展开深入的挖掘,进而便于学生对其进行理解,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全面成长。

四、微课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微课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课前的预习应用

现阶段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学生,其积极主动性较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因而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障碍,破坏教师的教学流程,不利于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新知识的掌握和明确。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合理突出重点内容,并以生动幽默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师为学生预留的课前预习内容也不能过于简单化,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基本的探索求知欲望,但也不能过于复杂化,否则会极大降低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在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微课设计时,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有关整流电路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电路图讲述的基础上搭配相应的音乐背景,然后通过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电路的布线情况,以此来引导学生对电路波形进行有效分析;教师还可以增加一定难度,如将二极管进行调换,让学生针对其展开研究探索。

(二)微课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知识掌握方面的应用

一般教师在对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积极通过微课为学生展示一些典型的标准案例,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其内在规律,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视频的观看,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在学极管相关内容的知识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都要借助一些实验来达到教学目标,并且教师还可以将教材内容和视频有效结合,将二极管的相关实验录制成视频,然后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更直观地展示相关知识点,从而形成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有效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点,还能提高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水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通常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时,其中涉及多个实验环节,但往往只有前排学生能真实感受到实验的变化和每个具体的流程,而后排的大多数学生则无法通过实验变化来学习课堂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有效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要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实验操作,进而使学生充分掌握实验的具体流程和变化,便于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例如:在进行晶体管的相关实验操作时,由于二极管等体积较小,在具体实验过程中不利于实验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展示。

(四)微课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包含着许多的复杂知识点,如果单单依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范围内进行讲解,是无法使学生有效掌握课堂内容的,并且还会导致课堂漏洞的出现。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将学生不理解或是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利用课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复习巩固,以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水平。

五、结束语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其不但能充分发挥出微课教学的生动灵活性特点,还能成为提高学生电工电子技术水平的有效工具,使学生能够对电工电子技术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玲芙.中高职校电工电子课程中微课制作教学设计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5(08):30-31.

[2]葛林.微课在高职“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5(13):235.

[3]蔡红梅.微课在高职“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时代教育,2016(06):150.

[4]王荣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27):99.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技术;电子技术;主动性

引言

随着国家工业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一般的化学能源是有限的,国家急需开发新能源,而风能的开发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极不稳定,而核能源则可以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因此,伴随着核电技术的开发与进步,国家对高素质的核工程与核技术应用研究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培养应用型的核技术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随着核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各种核探测仪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各种核仪器是目前国内很多核仪器厂的重要任务,对掌握基本的电路电子技术的核专业人才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应该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修正,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一、电子技术在核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展的主要课程有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辐射剂量与防护、核电厂安全运行、反应堆热工分析、传热学、核电子学等。从开设的主要课程来看,对于培养应用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这个目标,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开设的课程存在一些不足,其中理论性的课程占大多数,而应用型的课程占的比例偏少。其中虽然开设核电子学专业课,但对于其专业基础课电路电子技术等课程,课程的课时数明显偏少,并且缺乏相应的电路电子技术方面的课程设计,而课程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项目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大部分学生觉得要真正学会电路电子技术存在非常多的困难,目前,高校电子技术教学中,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以多媒体PPT的教学方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再利用有少部分的验证性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学生被动地死记各种解题方法,而缺乏对复杂电路的分析的过程训练,使的学生不会灵活应用知识点,从而使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脱节,造成学生缺乏设计电路的能力。

二、掌握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电路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讲授半导体器件、各种数字芯片、基本单元电路与电路的基本计算和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设计方法与分析电子电路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仪器设计开发方面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由于电子电路课程中电路的基本类型多、且相互知识点结合紧密、对学生的分析电路的能力要很高,但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分析电路、设计电路的能力提高帮助很大,而在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中,核技术应用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核仪器与大型的核设备,对电子电气的要求很高,因此对核仪器的开发与设计要求很高,而电路电子技术是核仪器开发的基础课程,掌握好电子技术,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才能够进一步开发核仪器设备。

三、从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能力

3.1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电路电子技术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对重要知识点,比如基本的电路模块、电子芯片应突出其际电路中的应用、注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应该以分析具体电路讲解为主,弱化基本概念;利用多媒体PPT技术清楚地讲解理论的重点部分再辅助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现此知识点在实践电路或仪器中的应用,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2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训练与思考

教师教学过程中,对新知识点、新电路模块、新芯片等应引导学生多看这部分知识,多看电路的应用和芯片的应用,因为很多新事物都是通过模仿开始,对典型电路应该多看,才能有初步的理解,看的越多,则多这芯片、电路的应用就有更多的积累,才能有个初步的理解;其次,对于具体电路的解题,即分析电路应该多练,做题练习是大部分课程都需要的,应该引导学生对分析解题的训练,有部分学生懒于做题练习,则可以课堂上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解题训练,开始可以强加于学生训练,再逐渐培养学生自觉分析电路,因为只有多分析,才能够对电路的结构、功能理解透切;最后,注重学生应该多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能将知识真正消化吸收,当对某个芯片、某个具有典型功能的电路模块理解之后,在复杂电路中出现,才可以迅速理解,迅速分析出电路的结构,通过这一步的技能训练之后,逐渐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真正学会电路的分析。

3.3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从而和学生所想的能够紧密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分析电路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的知识,应该多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对知识有个思考的过程,培养自己个人的解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将课后作业中大部分学生的常见问题和典型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讲解。教学中应注重授课内容的条理性,将某个知识点分块进行讲解,同时课件中讲解内容应该有连贯性、顺序性,才能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复习、预习后续课程,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分析能力、为后续的设计电路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总结

本文针对核技术专业教学大纲中缺乏足够的应用性的课程,探讨加强应用型学科电路电子类课程的学习,对目前电路电子技术中教学的现状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与措施。教学改革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对于核技术专业电路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电路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具体电路的能力,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顺忠.核技术应用[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10).

[2]常树全.《核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创新教育,2011,(27):196.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