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媒体艺术史

数字媒体艺术史

数字媒体艺术史

数字媒体艺术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古建筑;保护

当前,金华市政府正在力推“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永久落户金华,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各种表现方式,可以对古建筑进行虚拟展示、复原修复、数字平台传播等研究,从而为金华古建筑的保护、修复、传播和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保障。金华古建筑的数字媒体艺术化保护和传承的研究,开辟了金华古建筑保护全新的途径和思路。

1 数字媒体艺术概念与现状

数字媒体艺术是集传统艺术和数字化技术与一身,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形的设计、制作与创作,产生真实的立体场景和动画,也就是说,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涵盖了听觉和视觉的动态艺术,其设计的角色形象和传承的内容比传统艺术多得多。通常状况下,数字媒体艺术涉及网络数字艺术、网络数字媒体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数字动画、数字图像、数字音频艺术以及综合数字媒体艺术等。因此,一切由电脑技术制作的媒体文化艺术作品,都可归属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范畴。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真正的技术类艺术,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以技术为核心的新艺术,以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网络媒体为基本特征。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对古建筑保护上做出了大量的成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很多古建筑遗产得到了保护、修复和传播,古建筑的数字媒体艺术保护工程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2004年,同济大学运用数字扫描成像技术,建筑史专家路秉杰教授修复了元代大佛。2008年,故宫博物院与 IBM 合作,采用三维采集成像、虚拟在线等技术实现了交互艺术项目《虚拟故宫》的制作,并把该项目至网络,以客户端的形式进行传播,使人能随意从各种角度观看和欣赏建筑、文物,同时还能通过角色扮演穿越回到古代体验故宫的生活和古代人做游戏。另外,国内著名的动画公司水晶石,对清北京、元大都、秦陵封土台等历史场景进行了虚拟再现,非常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古建筑的建造过程。这些数字艺术工程都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古建筑保护的研究发展。

2 金华古建筑状况

金华古称婺州,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金华就开始有了人类生活的印迹,已在浦江白马镇、兰溪新周乡等地发现古人留下的众多遗址遗物。金华现存元明清古建筑2600余座,2007年,金华市被评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东阳、兰溪),部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佛堂),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兰溪的诸葛八卦村,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也是全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最完好的村之一;磐安的榉溪村是江南孔子后裔最大的聚居地;浦江的郑宅,被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东阳卢宅有“民间故宫”之美誉。金华古建筑总体呈分布广泛、年代悠久、 保存完好、建筑精美、研究价值高等特点。

3 数字媒体艺术在金华古建筑保护中运用思路

数字媒体艺术在金华古建筑保护中实际应用,是未来古建筑保护发展的一种趋势。笔者主要通过古建筑虚拟演示、古建筑数字影像、古建筑文化传播推广三个方面来阐述。

3.1 古建筑虚拟演示

数字媒体艺术中的虚拟演示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出真实的三维环境效果,让人们身处其中,在听觉、视觉、触觉一体化的场景中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尤其是在一些实际操作性相对较难,在现实情况中无法完成或者在短时间内不能观察到效果,通过应用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演示技术,虚拟演示古建筑的整个过程,这种虚拟演示技术创造的特殊虚拟世界,人们通过各种特殊的装置将自身融入这种虚拟的世界中进行操作和控制,完成古建筑的虚拟再现,这样通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古建筑数字影像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视制作的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数字影像能够将金华古建筑的人文景观,生动地展示给受众者,从而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促进了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数字影像从前期的制作到后期的声像处理,到最后的压缩保存以及画面的展示,都实现了数字化或部分数字化,使古建筑影像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了人们面前。如2015年,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出资为今后寺平古村落拍摄的旅游微电影《一生一世一寺平》。

3.3 古建筑文化传播推广

数字媒体艺术为受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从而提高了传播推广效果。数字媒体艺术合理地利用了数字技术,提高了古建筑的视觉表现力,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古建筑文化的传播推广过程中,传播者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效等形式,会给人们带来全方位的体验,其传播效果会更加。例如,有一段关于金华八咏楼古建筑的微博,不仅有文字描述,而且有图片、视频,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和转发评论,实现古建筑文化有效的互动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文化价值 媒体艺术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时代的宠儿——数字媒体技术,那些栩栩如生的3D图像、雅俗共赏的网络视频和亦真亦幻的数字电影等都给传统的艺术形式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它们快速地进入大众的生活,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一部分。不管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还是脍炙人口的“下里巴人”,都在互动化、通俗化、个性化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大舞台上张显出自身的文化价值。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概述

我们现实中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描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数字媒体负载的一切艺术类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以数字方式复制的传统艺术内容;狭义上是指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基础,在创作、承载、传播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全新的视域,进而在艺术审美兴趣、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巨大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因此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通常也可以理解为数字化的艺术,如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动画、数字电影和网页等。同时,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创造和传播这种新艺术的全部过程也被认为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内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互联网艺术如网络绘画、网络音乐等,数字影视如数字电影和数字电视,数字动漫和网络游戏等。

数字媒体艺术是传统艺术的演进和发展,但是它与传统艺术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首先,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为背景,基于此种技术的科学模拟、多媒体整合、同步互动、平等共享等多种因素为艺术创作服务;其次,数字媒体艺术在创作、承载、传播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出新,这种全新的艺术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与复制运动,引发了艺术活动整体的“链式反应”,艺术活动将通过数字化的新媒体平台,向人们传递五花八门的各种信息、思想和情感;最后,数字媒体艺术的变化推动了艺术形式的更新,促使人们的艺术审美兴趣、体验和思维等方面的更新,形成新的审美机制。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沿着与时代技术共舞的轨迹,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创造空间。追溯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轨迹,推动媒体艺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科技革命影响。科技革命是数字媒体艺术出现的必要前提。20世纪以来,人们在各个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人们跨入数字信息时代。数字技术通过对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处理引起了数字艺术的变革。数字技术进入大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如数字电影、数字音乐等都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深刻影响着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给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2.后现代思潮的发展。20世纪60-70年代,后现代思潮兴起并产生广泛影响,给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后现代主义坚持在艺术上消极深度,坚持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应贴近社会的实际生活,认为艺术是可以复制的,不注重类像与原作品的差别。这些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理念一脉相承,推动着数字媒体艺术的推广和普及。

3.大众文化的繁荣。大众文化的兴起促使人们思想的闸门打开,个性、自由、开放的表达方式受到创作者们的追捧。大众文化推动着艺术创造者大量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从事艺术创作。博客、网络视频、数字图像等艺术形式,正是人们的艺术灵感与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将这场大众化的艺术盛宴推向了制高点。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

数字媒体艺术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并帮助传承和发展丰富的文化资源。数字媒体将各种文化意识灌注于受众,引导人们培养高雅的审美兴趣,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信仰,提升大众文化的精神境界。将数字媒体艺术纳入到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分析,将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互联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最大的不同是传播媒介的变革,在数字媒体中影响最大就是互联网的应用。网络文化推进了人类文化的转型与跃升,促使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审美兴趣及认知结构发生巨大的变革;开放化和大众化的网络文化开拓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并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文化载体,以独有的方式展示真善美与新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互联网推进了社会文化由统治型向服务型转变,创造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文化。随着媒体艺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赋予艺术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艺术信息的传送由单一的文字、行为和声音等各类原始媒介跨入复杂多变的数字多媒体时代,促使制作者们充分运用互联网向人们传递不同的思想和信息,给人们带来一场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

2.影视动漫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数字技术引入了新的消费文化,人们从“实际需求”演化为“心理需求”。只有融入真情的艺术作品,才会最大限度地打动受众。人们欣赏各种美好的数字影视动漫作品,恰恰是满足其生理与心理需要的精神食粮。动漫影视是现实世界中我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复合生物,也是与大众文化的综合体现。这种人造的艺术体现着人类对各种文化的珍惜与钟爱。各国影视动漫作品的思想情感及艺术特色都展现出其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各时期社会文化的综合体现。数字影视动漫艺术作品呈现出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表达了人性美好的数字媒体作品是社会文化价值的简单注释。

数字媒体艺术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技术;包装设计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等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之中,同时由于其的应用促使一些新兴的具有较强时代感事物的出现,新媒体的包装艺术设计就是数字技术和艺术相结合而出现的,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

1新媒体的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1)广泛的传播范围、较快的速度。消解力量在新媒体中存在,也就意味着媒体的不同其之间存在边界,如报纸和电视,电视和广播等,这些传统的媒体之间难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不管是不同还是相同的媒体之间,必然分布着边界情况,这些边界有多种,如社群边界、地域边界、行业边界等,但是上述边界在新媒体强大的技术面前能够被有效的消除,保障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不存在鸿沟,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新媒体来讲,其主要载体为互联网,因此人们可以使用互联网更好的获取信息,不仅途径更加优越,而且范围更加广泛。通过另一角度来看,新媒体的艺术设计可以把互联网快速的传播特点加以应用,对比传统问题,其信息传递的状态更加迅速,如一则新闻,要想通过传统的电视、报刊等发出,需要严格的程序,记者采编,然后向编导发出,最后向各地媒体进行转发,要是使用纸质的媒体,还需要经过排版、印刷等等环节,如果依托新媒体就没有这么多程序,只需要上传、下载等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共享信息,把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向全世界传播,不仅仅有文字、图片,还能够配上声音、视频等,保障传播形式更加丰富。

(2)相对较低的成本。对传统媒体传播所花费的费用来讲,使用新媒体的费用花费较低,但是对当前媒体受众来讲,获取信息花费较少甚至免费,这对制作传统媒体而言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3)具有较强互动性的交流特征。在信息交流上来看,传统媒体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和新媒体相比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尤其是在互动和交流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此方面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最主要的区别,其能够保障人主动的选择信息,实现人和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双向沟通。

2促进数字技术和艺术设计相结合、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有效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是当前最主要的发展特征之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作为包装设计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新媒体时代的需求,跟上时展的节奏和速度,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更好的包装设计。其一,包装设计人员应该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从多方面学习相关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技术水平,面对新媒体背景下行业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态势。其二,我们在面临新媒体挑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和新媒体包装艺术设计相符的教育教学,保障新背景下社会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促进新媒体包装设计水平的提升。对新媒体包装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各个包装艺术设计院校应该对当前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予以打破,我们应该明白,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装饰设计等专业的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他们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他们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最终实现整体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现代教育并需秉承这一观点,不能人为的分割教育模块,把当前实际存在的艺术专业限制很好的打破,寻找更具优势和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便于培养出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数字技术和艺术相结合出现的新媒体包装艺术设计获得较快的发展和提升,虽然在面对新历史背景的时候艺术设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人们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整体性素质的提升,必然会对其进一步优化,为新媒体下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向艳丽.数字技术在中国传统连环画中的应用[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2]柴琼.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工艺品设计与数字技术的结合[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3]杨志瑰.关于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

数字媒体艺术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媒体;数字技术

视觉传达是以人为起点,通过视觉媒介把信息传达给人为终点的过程,其本质是视觉信息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的设计,其领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出现、新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指以印刷为媒介的传统平面设计方式、以影像为媒介的影视方式和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多媒体方式等新旧媒体方式的综合下,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

一、媒介:表达的载体

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视觉传达方式,而各个时代不同的视觉传达方式则取决于自然、社会历史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自有人类以来,人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感觉和意志,常常要借助各种视觉媒介作为传情达意的载体。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人类社会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而存在、发展。据研究:个体对于信息的接受,70%以上依赖于视觉。而在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功能形态各异的信息传播工具中,绝大多数也是以视觉传达形态出现的,如:古埃及的纸莎草,中国殷商时期的龟甲兽骨,都曾是承载文字图画信息的媒体,直到后来发展出音乐、绘画、报刊、书籍、电影等传播载体,以及近代的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这些都是广义上的信息传播媒体。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各类媒体的高度发展,带动了人类社会的“信息革命”。电脑和电子信息系统及其软件的发明,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引导人类进入一种高度发展的信息环境中。文字信息加上直观的“影像”和“音响”,使得网络媒体成为一种复合化的媒体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各个时期的视觉传达艺术发展中,技术的因素功不可没。视觉传达作为一种以视觉审美对象为特征的信息传达设计方式,同样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即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属性。

二、技术:以艺术之名义

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指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指艺术品、艺术现象。“艺术”一词本身就包含两个层次:审美因素与技术因素。技术与艺术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连接。从艺术的本质及其发展来看,艺术与技术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固有属性,也可以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级形式。在包括绘画、音乐、建筑、诗歌等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都需要有特定的艺术技巧来作为支撑,从而建构特定的艺术形式来达到传达观念与信息的目的。苏珊・朗格曾说:所有表现形式的创造都是一种技术。而技术是创造表现形式与感觉符号的手段。

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艺术也是在技术之中生长起来的。纵观中外美术史,各个时代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也都是某种材料技术领域内的专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丢勒等人同时也是科学家。如达・芬奇就曾设计过最早的飞行器及武器,并且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开创了科学的透视法则,试图以二维的方式去表现三维的真实感。他们对人体解剖的精确研究不仅使他们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而且还直接影响了现代医学。现代艺术的发展轨迹更明显的表明了它与时代技术的密切关联。印象主义的诞生是由于对光的重新认识即色彩理论的出现;摄影的发明也使艺术的表现内容呈现出日常的瞬间印象;立体主义的产生是受到现代科学对于事物结构的重新定义的启发;未来主义是那个时代对机械美学的崇拜;光效应艺术则来自于现代科技中的视幻效果……在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应运而生决定着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形态,这从传播学角度也不难去理解。

我们知道,信息的传播是由传播主体发送信息,由传播对象接受并产生反馈的过程。因而信息在发送者与接受者间有着交互和双向的特点。如果在信息的传达过程中,设计师运用数字媒介与技术,充分调动起接受者的感觉器官,“以人为本”,以理性观念去作系统化的设计,从而达到信息的顺利传达的话。毫无疑问,这种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结果便具有信息时代的印痕和艺术的特征。

三、数字:虚拟的“游戏”

艺术设计活动与纯艺术创作间从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只不过艺术设计活动更多的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视觉传达而言,正是数字技术的介入,改变了视觉传达设计与传播的活动方式,进而影响与改变了视觉传达的接受与思维方式。

视觉艺术在追求新奇性和震撼力方面表现为两种途径:一方面是通过艺术的外在形式效果和风格;另一方面则是作品的内容和观点的个性化叙述。瓦尔特・本雅明认为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在失去了其特有的“光晕”之后,一种新的艺术效应便应运而生,他称之为艺术的“惊诧效应”(Schockwirkung)。而这种“惊诧”效果的获得来自于新技术本身的新奇性,数字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新生的事物,也是一种工具。创造力表达的冲动使得天生敏感的艺术家、设计家在面对任何新媒体的出现并应用于艺术创作时,都会怀有全新的体验而跃跃欲试!

21世纪,以高新技术及跨学科的融合为基本属性的数字媒体技术成为了视觉传达设计、信息应用设计及娱乐方式设计三者的结合体。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也呈现出信息时代的技术特性。

基于网络媒体下的数字媒介,涵盖了以往传统媒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形式所承载的一切。数字媒介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广阔的空间,技术的更新使得它可以不断创造出新颖而富感染力的表现形式和效果。随着在视觉传达领域中动态影像、图片及声音的加入,数字集成的多媒体方式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感官渠道。如在2008年初美国影片《钢铁侠》中大量的使用了电脑特效技术,主角几乎所有的打斗场面都是在电脑工作室中完成的;而在动画影片《功夫熊猫》中,制作人更是将传统的二维动画和最新的三维特效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其中主要角色的面部表情关键帧达数千张,而在这背后没有强大的数字技术做后盾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信息的传达如此依赖于技术的支持。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形态特征皆与它的技术性紧密相连,在此就表现为三个“I”:即Immersion(身临其境)、Interaction(交互作用)、Imagination(想象天地)。

1 Immersion(身临其境)。

对周遭事物的模仿与表现。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这其中有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学原因。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石器时代的洞穴墙壁上看到动物及人类自己的图像,这是我们所能够了 解到的人类最早的虚拟形象。包括绘画、摄影在内的视觉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力求达到一种“虚拟的真实”。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实现了这一夙愿。数字动画技术具有“模拟仿真”的特点,通过数字软件所设计的形象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且通过LCD视频装置及人机交互技术,个人置身其中,不仅能全方位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能有触摸感,还能闻到气味。数字化的视觉设计皆可以达到引领观者想象的目的。现实中的事物,绝大多数都是三维物体,因而数字技术所创造出的三维数字形象更贴近我们的生理需求。数字的三维物体突破了原有世界构成的束缚,它更自由、丰富,限制它的只有我们的想象力。

2 Interaction(交互作用)。

“交互”体现为信息接受者与发送者两方面。皆是设计“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与表达。“交互”有两个解释:一为互相,二为替换。因而交互就有双向性,交互的双方没有主客体的区分,可以彼此替换。传统的媒介传播是单向的,是由一到多,是将信息、观点和态度传递给人数众多、数量不定的受众过程。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播这种单向的流动方式。

网络是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载体之一。若仔细观察网络的特性,不难发现它是以互动为终极目的的,由此而区别于单项接受的广播与电视媒体。目前的网络信息都是由观众自己去“定制”内容,“超链接”即是体现了受众自主的权利。因此,当信息以网络形式为界面时,视觉设计师就要充分考虑观者的接受心理与环境,刺激、诱发观者的联想与思考,让他们与设计作品进行“对话”,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数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打破以往单一、静态、封闭式的展现方式。随着数字时代的深入发展,围绕交互性的设计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

3 Imagination(想象天地)。

数字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技术手段。与此相适应,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视觉形态突破传统的二维空间形态发展成为融合现代尖端科技与艺术观念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维形态。数字媒体的发展也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投身于现代艺术设计创作中,传统意义上的技巧训练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博伊斯曾说“Nobody is not an artisy”某个人只要有思想,会使用相应的软件就可以完成其艺术创作。

从视觉传达媒体演变角度来看数字化,它使视觉传达形式从物质的载体表面走向荧幕的电子平面,从单一静止的材料走向互动虚拟的场域,在静止的二维平面中加入了“时间”和“表情”;使设计本身不再是单一性的陈述,进而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总的来讲,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绝对是丰富了现代视觉传达的形式与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引起了人们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信息传达方式本质的思索。

数字媒体艺术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介;艺术学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1新媒介语境下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必要性

艺术学理论课程作为高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构,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当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当前我国高校的艺术学理论课程主要包含艺术学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主干课程。与艺术实践类课程相比,这些理论类课程所具备的共同特性是:第一,艺术学理论抽象,趣味性低,学生接受度低,课堂互动性不足。第二,艺术理论类课程教学方式传统,教师较喜欢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教学手段较为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当前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媒介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使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可资利用的新型媒介工具。在新媒介语境下如何更好地改进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将有可能对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镜鉴。

2媒介技术的历史演进及新媒介技术介入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

2.1媒介技术的演进及当代语境下对新媒介技术内涵的阐释

媒介是传递与交流信息的手段与载体。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所使用的媒介突破了身体局限,人类进入体外媒介时代。纸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古登堡印刷机术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印刷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廉价的书籍、报纸、杂志出现,普通民众因此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电话、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出现是媒介技术史的一大革新,电子传播时代,人类信息传播获得了快速发展,人类可以自由获取信息资源。当前所处的社会已经被网络媒介技术、数字媒介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宽带局域网等媒介技术所包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新”其引申义为与旧相反的新出现的事物。质言之也即,“新”的内涵与外延是与“旧”相对而言的,对于任何一种媒介技术而言,“新”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语境而言的,与当时社会所使用的媒介技术只要是相对于旧有媒介技术的革新,那么这种媒介技术在其所处的语境下就可以被称为新媒介技术。置于当前的社会语境下,人们所述的新媒介技术特指那些通过互联网络、卫星与无线电通信,以及手机终端、电脑终端、数字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为接受端口的,可以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传递交流的媒介技术形态。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当前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均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新媒介技术对整个高校理念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于高校艺术类教学而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媒介逻辑,它推动着高校艺术教育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以对新媒介技术内涵的阐释为逻辑起点,通过全面分析当前社会语境下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以对之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的。

2.2当前社会语境下新媒介技术介入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堂的教学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现状表现为:新媒介技术成为高校艺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在艺术理论类课堂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于多媒体教学当中。在艺术学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主要的艺术学理论类课程教学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PPT的制作方面。以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视,PPT运用于教学当中对于之前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大的改进,可以使课程所涉及的一些著名艺术作品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得以呈现,同时也减少了高校教师制作文字文本的时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从更深层次进行考量,这种教学模式只是辅助高校教师完成了素材搜集、文本书写等任务,它无法将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新媒介技术做深层次的融合。在艺术理论的教育当中始终强调艺术审美价值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仅是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融合无法很好地实现理论育人,“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情感与意义领域的象征符号”[2]艺术审美价值涵养人的目的。因此如何将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高校艺术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新媒介技术运用于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还呈现出下述特征:即最新的媒介技术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当中呈现出显著的滞后性。诸如VR技术、AR技术在我国科技文化产业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利用。在博物馆当中,人们可以很好地通过VR技术、AR技术进行具身性的场景体验。博物馆中不便于进行展示的艺术品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媒介技术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并为其带来身临其境的实景式体验,使得抽象、枯燥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生动、立体、多维地呈现给受众。这些博物馆因为新媒介技术的使用也使得其成为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起到良好的媒介效果。但是,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当中更多地只是体现于其对网络媒介技术的运用,所谓的新媒介技术的运用其实主要停留于二十一世纪初所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这种媒介技术,以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其为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这种单一性的媒介技术的运用是很难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产生共鸣的,是与当代学生的实际媒介使用水平不匹配的。以现代性的教育思维理念来进行审视,理论类教学虽然是对实践类教学的一种抽象形态,理论源于实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滞后于实践具有约定俗成性。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对于当前所产生的一些新型媒介技术,高校艺术理论类课程当中应该采用一种开放的理论胸襟来予以吸收,而不再是将新型媒介技术视作一种“技术”性的手段而放置于“艺术”理论之外。

3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策略

(1)打破传统课程教学将媒介工具辅助工具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让新媒介技术真正走入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课堂。在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明确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并非是单纯通过借助新型电子设备以快速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理论课业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观念,艺术学理论课程也并非是将理论类课程与新媒介技术的浅层次堆叠。触摸媒体、桌面视窗、智能媒体在课程当中的简单应用,将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的形式加以展现并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因之真正触发学生利用各种媒介真正地将枯燥、抽象的艺术理论课程予以具象化,这种教学思路模式是存在诸多问题的。要想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要从思路上做彻底当前“云计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新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要在艺术学理论的课程教育内容当中与这些最新的媒介技术做深度结合,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鼓励他们运用新媒介技术通过短视频制作,在课堂上积极互动,革新与改变。新媒介技术的特色在于其互动性强。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同时也是普通受众的一部分,普通受众无论是对于智能手机终端还是智能显示屏,以及互联网媒介技术,乐于接受,学生与新媒介平台有着高黏合度,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堂中,教师发掘新媒介技术的交互性、可参与性是重要的。要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所衍生的抖音、西瓜短视频、哔哩哔哩网站以及在学生群体当中广受欢迎的智能化媒介终端,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这些新媒介技术做深度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学习。(2)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将抽象性强的艺术理论类课程变得具象化,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实操性的实践类课程相比,艺术理论类课程以其高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著称。自从艺术学从美学当中分离出来之初,就决定了其与美学之间存在天然联系性。如何将抽象的艺理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视频、图像、文本或者图形甚至是动画,对于艺术理论类课程的学习是重要的。比如在艺术史论课程的讲解当中,会涉及对具体作品的讲述,这就需要教师确立起新媒介教育的思维理念,将新媒介技术融入对作品的讲述当中,使得艺术史论当中所涉及的年代久远、历史悠久的作品生动起来。如大英博物馆曾使用3D媒介技术将中国的山水画《秋林读书图》打造成三维动画。在艺术史论的讲解当中不仅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媒介资源进行教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利用新媒介资源共同梳理史论知识。(3)结合门类艺术学科特征,利用新媒介技术促进艺术理论类课程的“个性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艺术理论类课程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在艺术学门类下又包含戏剧影视学、美术学、音乐舞蹈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等一级学科,同时广播电视编导、数字传媒艺术等众多二级学科的存在使得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艺术学理论的知识偏向与接受力是有差异的。艺术学理论类课程是艺术实践基础上的升华,对于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学好该门课程,用他们熟悉的艺术语言来进行理论的讲解是达成其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将智能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新闻机器人“张小明”“腾讯翻译君”“腾讯微信智聆”等新媒介技术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艺术理论类课程的讲授当中其效果必然好于枯燥的理论讲述,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据挖掘,勾勒其爱好图谱,将AR、VR、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到艺术理论所涉及艺术作品的图像转化与处理当中,将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3]更好地培养起相关专业同学的理论思维与观察能力,以促进其深度学习。将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当中,对我国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镜鉴。

【参考文献】

[1]宋芳斌.李格尔与福西永的形式主义思想及其“视觉性”溯源[J].四川戏剧,2018(6):58-62.

[2]李晓燕,甘锋.杜威传播思想的再审视及其当代价值的再评估[J].新闻界,2018(1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