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政策;女大学生;就业难;经济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是指女大学生在毕业后一段时间内因性别差异而存在全方位的职业获取困难与障碍,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相对于男大学生弱势地位,以致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的现象。1笔者认为经济诱因是产生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对经济原因的分析对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公共政策解析

(一)公共政策与两性平等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加重趋势。首先,从数量看,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普遍低于男生。其次,从职业质量方面,高职岗位以男性居多,单位在要求中出现男性优先等字眼。最后,从收入看,女大学生群体的收入明显低于同水平的男大学生,这种差距也越来越大。公共政策指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陈庆云在公共政策分析书中指出,公共政策就是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二)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演进与变革

公共政策在我国就业史上对女性就业问题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度集中的就业政策,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完全的保障,到20世纪80年代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就业政策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开始试点,21世纪,大学生开始完全自主择业,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三)公共政策变迁的利益影响

每一次的政策变革都必然会带来相关各方利益的调整。最初,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单位选人并没有男女差别。在就业统包统分阶段,大学的招生实行计划管理“,统招”政策保证了大学生资源的稀缺性,男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人们有了竞争意识和利益思想,用人单位也开始思考成本和收益间的关系。企业招聘时考虑自身利益,女大学生身上自然附着的成本,导致单位聘用较少。

二、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经济诱因

(一)女大学生聘用成本高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女性已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能带来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抬高了其聘用成本。首先,一般的女性员工都有产假,而且特别是女性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间受法律保护,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大部分女性婚后的生活重心会转向家庭。过多的家务劳动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再次,1951年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行男女差别化退休年龄,在调整岗位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能工作时间更长的男性。

(二)市场的供求不平衡

目前就业市场情况下,用人单位主导市场交易掌握主动权,人为的抬高进入门槛。尤其是大学生普遍大众化,而市场需求较小,男性劳动力增加,加重了女大学生的压力。另外,女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体面轻松和稳定的工作,常出现多人争抢一个工作岗位的情况,就业难度加大。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女性会亲自照顾小孩,无法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女性在生育儿女、家庭日常事务等方面有颇多压力,单位更倾向于选择市场价值较高的男性。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是加剧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截止2012年,第二产业占GDP的48.7%,第三产业占GDP产值的45.6%,依旧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而且,第二产业虽然在比重上最大,但在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却在减弱。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大学生就业难的源头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真正的制造业是由7个环节组成的“链条”,这7个环节被称为6+1式,制造环节是1,其余环节是6,除了加工制造环节1外,其余的6个中高端环节都急需大学生,但恰恰这些环节是目前我国最缺乏的产业。”

三、基于经济考量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公共政策选择

市场的失衡需要政府来调控,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困境,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

(一)弥补用人单位的“性别亏损”

家庭的下一代也是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政府应进一步发挥其主导作用,制定既能保护女性就业,又能与市场相协调的生育保险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监督。此外,国家应大力拨发支持女大学生创业、失业保障和就业补贴奖励,建立专门的基金机构管理和使用,对录取女大学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用人单位雇用女大学生。根据现有研究,我们发现女性寿命长于男性,应当倡导弹性的男女退休年龄,对于体力劳动,应尊重女性的选择,可提前退休。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本,注重个人意愿,在公平基础上改革现行退休制度。

(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应实施强有力的干预,保障市场正常运行。首先开发新市场,拓展更多的就业机会,扭转供求关系。其次,政府应为学生提供完全有效的专业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人才。从而能保证市场供求的平衡,缓解就业压力。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要改善对女性的偏见,必须要对传统的两性分工在政策上提出彻底的挑战。在《劳动法》中为保护妇女的权益而规定了一定的产假,而对于需要照顾产妇的男性并没有相应的规定,看似是保护妇女的条例,但却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拒绝女性就业的理由。家庭是由夫妻二人共同组成的,当女性更多地走向社会进入公共领域时,而男性也需要更多的走向私人领域,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政府还应大力倡导家政服务行业,选择保姆适当的照顾孩子和进行家务劳作,逐步转化为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的过程。

(四)创业优惠政策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更为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是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政府应给予更加丰厚的优惠政策,以多渠道支持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例如在资金方面免费为女大学生提供无偿贷款,减免税收等等,力争实现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顾璕佶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1).

[2]周敏.寻求两性平等视野下中国的公共政策选择-从社会初次分配到社会再分配[J].东北师大学报,2009,(6).

[3]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周晨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1).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 大学生 就业。

当前,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尽管这只是众多社会问题的微小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学生占了全国大学生的 15% ~ 17%,且他们属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一问题广受社会关注。

一、城市化对农村大学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方面。国家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初衷是好的,不能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就去否定城市化的意义和有利影响。尽管目前农村大学生比例有所下降,但这不能掩盖城市化带给他们的利益与好处。首先,在经济上城市化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大学生也受益于父辈兄长的收入增长。当前,许多农村大学生在考上大学后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也说明了在经济上的受益。其次,在观念上,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交通与信息不发达,农村与外界交往不多,意识上相对比较滞后。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乡交流的增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农村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农村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观念得到改变。再次,在教育机会上,城市化集中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农村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以往大大增多,而不必像以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样去竞争。显然,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并非是由高等教育对农村大学生的主动排斥而造成的。

消极影响方面。首先是农村基础教育力量弱化导致农村大学生先天不足。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农村交通不便与信息落后,使众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影响农村的基础教育成效,导致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无法公平竞争。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重视教育公平的社会意义,近年来招聘了一些优秀师资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其次是教育成本的增加使农村大学生负担沉重。理想的城市化应当有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功能,但当前相对农村收入而言,高等教育成本过大,许多农村大学生举债读书,更有学生家庭因此返贫,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再次是不尽合理的城市化导致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更难。城市化导致人口过度集中,竞争过于激烈,相对于教育成本的高投入,农村大学生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他们往往在城市难以找到好工作,而回到农村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存在就业无门的尴尬。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表征。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源成为大学生谋取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系”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影响是个不争的事实,某种程度上,“关系”的作用甚至超出了个人能力本身。由此,大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追求就业也无可厚非。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资源主要分布在农村,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社会影响力小。社会资源的缺乏,直接导致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的就业更为困难。

由于人才供过于求,招聘单位的用人自被过度强化,导致了就业歧视的蔓延与不可遏止,整体的公平就业环境并不理想。农村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更容易成为就业歧视的对象。一些招聘单位出于福利方面考虑,担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愿意聘用农村大学生,从而使不少农村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丧失机会。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曾有一名农村女学生到一家民办学校求职,她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在用人单位最终决定人选时却落选了,原因是校长担心她生活压力大而影响工作,并且觉得农村孩子综合素质不如城市孩子。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还表现在他们的竞争力不强。现在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除了看专业成绩外,更看重综合能力。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处于一个较弱的水平。他们在社会活动经验、组织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文艺特长方面,往往不如城市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较弱。以前,用人单位会基于农村大学生能吃苦而优先录用,但目前他们的吃苦优势已不复存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农村大学生是需要加强心理关注的重要群体之一。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求学,农村大学生对校园里的一切都变得更加敏感,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不论是从家庭还是自身因素来考虑,农村大学生都把考上大学、在城市就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好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由于考虑到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考虑到农村乡亲的评价,他们往往不愿意下基层,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就业; 而在城市就业,论文格式又明显感受到城市对自己的排斥,从而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时患得患失、心理脆弱。

三、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例如大学生村官制度、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以此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根本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行的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从户籍制度来讲,由于户口的限制,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受到限制较多。当前,国家在努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但是相当部分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编制考试,都对非本地生源学生进行了限制。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来看,由于这个制度的存在,城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巨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薄弱,导致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基础没打好潜力就有限,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

农村大学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本应受到眷顾与关怀,得到社会支持。现实生活中,也许他们中有人能得到社会慈善人士的捐助,但很难从好心人处得到一份工作。无处不在的就业歧视,缺乏公平的就业环境,限制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农村出身、素质不高、不善沟通、心理素质不良、工作能力不强、缺乏文艺才能、家庭负担较重,种种合理的不合理的借口都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录用他们的理由。考察当前的就业歧视状况,他们是就业歧视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们在遭遇到各种歧视后往往求告无门,或者没有时间、资金、精力去维权,舆论监督媒体也因新闻价值不高而缺乏监督的积极性,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处境更加艰难。

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机构,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批量培养的弊端,即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与教育,导致农村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就业目标与城市学生合理区分。由于农村学生就业资源的缺乏,在求职竞争中又无法与城市学生抗衡,从而处于竞争劣势。从高校的就业指导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但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农村特点开展的工作还不多,这也导致了他们回农村就业的意识不强,从而影响就业。

2010 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5919 元,而培养一名大学生至少需要 50000 元,独生子女家庭尚需要全家 5 年经济收入来支持,更不必提多子女家庭的教育负担了。我国东部农村与西部农村存在巨大差距,西部农村家庭收入远远低于平均值。与收入相比,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笔巨额资金,所以家长必定会追求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对子女抱以很高期望,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在城市里立足。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难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为子女就业提供适当帮助。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村大学生就业中的无所适从,既要顶着社会的压力,又要顶着父母的压力。

不可否认,有相当多的农村大学生素质非常突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骨干人员有相当部分是农村出身。但从整体而言,由于先天基础与后天学习环境不良,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实有弱化现象,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工作技能,与城市学生相比确实出现一定差距。从择业观来看,农村大学生相对来讲比较落后、陈旧。他们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走出农门,即使不当国家干部,也要成为坐办公室的白领,普遍偏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想留在城市发展而不愿意回到熟悉的农村。城市大学生的择业观相对比较新,对自身的分析比较透彻,职业目标比较明晰,因此就业前景也较好。择业观的差别,成为农村大学生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

四、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救济途径

面对就业难,光去抱怨政策失效、社会不公是无济于事的。我们探究这个问题,分析这个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是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国家与社会的救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个社会问题,在支付高额教育投入之后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已经在农村地区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农村大学生比例日趋降低。“知识改变命运”是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教育理念,我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 56%,让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丧失对教育的信心,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与振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国家有义务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统筹解决物质资源、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不仅应该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而且应该针对其弱势地位给予适当照顾,引导他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促进顺利就业。从社会层面而言,新闻媒体要从舆论上营造对农村大学生有利的环境,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同时,对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进行舆论引导,使农村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有更清晰的认识,逐渐增强宽容度,为农村大学生就业提供轻松的舆论氛围。社会公众也应该转变对农村大学生的看法,关心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就业机会。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大学生,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是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所迫切需要的。

高校与家庭的救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与高校扩招有一定联系,饱受争议的高校扩招应当适可而止,将工作重点从量的扩大转到质的提升方面来。对于农村大学生,高校应当从各个方面给予特殊帮助。例如为他们提供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各种比赛,培养特长爱好,锻炼社交能力; 改进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确定适当的就业目标,克服就业心理障碍; 加强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等等。相当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城市里生活得并不容易,但仍然愿意在城市里待着,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家庭的宽容是最大的救济,在子女选报专业时,家长应该将目光转向农村,选择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专业。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工作,农村也迫切需要各种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农村的就业市场非常大。到 2020 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 60%,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与其在城市挣扎不如在农村驰骋。在子女毕业就业时,家长应合理降低对子女的要求,改变功利、短视的思想行为。应形成新的观念,即高等教育对子女综合素质提高起重要作用,即使毕业后回乡创业,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会带来更大的更长期的回报。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救济。就业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是社会问题,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生个人。无论是政府、社会的救济还是高校、家庭的支持,其影响毕竟是缓慢的、有限的,只有个人的自我救济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救济之路。针对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应当加强自我反省,及时调适自己。

一是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争取在大学期间培养一项文体技能,缩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二是主动锻炼吃苦耐劳品质。农村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好、抗挫折能力较强等特征,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所在,一些用人单位也欣赏农村大学生踏实认真的精神,愿意优先聘用农村毕业生。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赢得用人单位青睐。

三是主动了解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在校期间多学习一些就业技能,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创业讲座,为以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业机会很多,学习一些创业知识很有必要,尽管创业艰辛但前景美好。四是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白热化的人才大战中,农村大学生不应再拘泥于传统的就业模式,也不必将目光盯在有限的城市就业岗位,而应当将就业目标从城市拓展到广阔的城乡,走进农村,走出一条全新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 高文: 《鼓励 农 村 大 学 生 回 乡 就 业》,《农 民 日 报》,2009 年 3 月 12 日。

2. 李海珍: 《关于西部农村大学 生 就 业 困 境 的 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年第 3 期。

3. 胡丽、王爱华: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职业教育研究》,2010 年第 10 期。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对策

[作者简介]马列,郑楚云,李远登,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文员专业本科生,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Ol-0183-03

目前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危机过后,各国经济逐渐进入相对平稳或复苏阶段。我国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许多企业还尚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打击,企业开工仍不充分,尚不能大量吸收就业,就业形势仍异常严峻,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大军数量猛增,2010年大学毕业生高达630万人。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困境及途径等问题加以探讨,以寻求和创建大学生就业的广泛渠道。

一、对“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困境与措施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当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使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和产品销售出现受阻状况,许多企业经营面I临困境,迫于生存,企业裁减员工,使许多工人离开就业岗位加入待业队伍,加剧了就业压力。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城市化不断扩大,许多失地农民工挤进劳动力市场,更加剧了就业难度。据统计,今后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左右,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1200万人左右。因而,必须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 为大学生创建多项选择就业途径开拓思路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大学生能实现充分就业,对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重大作用。在世界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开始复苏的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空间,大学生要勤奋努力,融入社会,注重社会实践,增强竞争意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创建和寻求就业机会,为适应社会的选择开拓更广阔的就业门路。

(二) 鼓励大学生增强自身实力。勇敢地面对就业的挑战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要谋求适合自己的一份职业,最基本的条件是掌握和拥有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素质。从哲学角度看,任何事物内因都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客观条件和环境无论怎样优越,主观条件不具备,也不会成功。为此,必须勤奋读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经受社会的选择,在就业竞争中才有获胜的可能。

(三)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生活改善、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面对就业难的状况,必须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走出向大城市白领阶层拥挤的误区,深入农村、山区、乡镇、工厂、矿山等,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在就业选择上不要好高骛远,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只要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努力拼搏,就能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成才。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国际大环境和我国整个就业形势密不可分,因而,从国际国内就业形势现状分析人手,是探求大学生就业问题具体困境的突破口。

(一)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增强,出现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投资等与国际化紧密相连的企业经营。这些企业,吸收了我国大批劳动力就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迅猛崛起,目前已达500多万家,如福建省泉州市97%是民营经济,中小民营企业及个体经济遍布各行业,对吸收劳动就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自2008年以来,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性经济衰退,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许多民营企业受到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购买力不断下降,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倾销打击又接踵而来,许多国家滥用贸易保护权利打击贸易出口国,保护本国的利益,使产品营销严重受阻,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许多民营中小企业被拖垮甚至倒闭。企业迫于生存,裁减员工成为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的必要措施。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难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 中国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第三产业人才需求比例偏低。使大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

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与2009年同期相比,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整体放缓,以及“过冬论”在房地产、互联网、家电业等多个产业中的传导,使处于困境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方面,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极其巨大的人才缺口,中高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全国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各种服务行业、商贸、餐饮以及交通运输业私有化,大多数采取家族式经营,所需的人才比例偏低,这使大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出现就业难。

(三) 毕业生就业情况与人才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令广大毕业生深陷就业困境

由于学科或专业分布及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增加就业。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高,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则相对减少,在从事研究与发展的新兴专业中人才短缺。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的工作和所学专业严重不对口,出现学非所用的极端情况,影响就业率。

(四) 大学生自身缺陷是就业竞争力薄弱的关键因素

1.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劳动就业市场的选择。大学生由于正处于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积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自身所具备的技能水平较低。而且在校大学生实践操作和亲身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缺乏实践经验,与学科相关实践能力差,掌握实际技能的条件有限。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的应用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很难适应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2.大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差。高校专业设计及发展方向与实际需求出现脱节。高校专业设计不够合理,脱离就业市场需求,所培养的大学生出现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有许多大学二级学院都办美术专业、旅游专业等,在师资、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很难做精。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不高,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3.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在就业选择上脱离实际,不能量力而行。许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

上,只盯在工资高、待遇好、白领阶层的工作岗位,对于工资待遇偏低的企业单位,或社会地位不高的服务性行业不予理睬。以追求白领阶层的工作为首选目标,尤其是对公务员梦寐以求。而那些人才短缺的农村、乡镇、山区、边远地区的职位无人问津。由于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长期处于眼高手低的状态中,在就业选择上不能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使一部分大学生长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处于压抑状态,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严重影响就业选择。

三、对“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措施的研究

在“后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也逐渐摆脱困境走向恢复和发展,国家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注重拉动就业市场,为新增就业人员创建比较充分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能有多项就业选择创造条件。

(一) 政府应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建设经费投入力度

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最基本的条件是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优秀,在就业市场才有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力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办学水平。地方公办高校、教育教学发展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拨付,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应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创建稳固的教育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年提高和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增设和更新现代化教学实验设备,创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基础条件。

(二) 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创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教学中,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应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新模式。专业设计必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挂钩,实施订单培养,与地方工厂企业、农村乡镇及社会各相关行业和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有利于克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状况。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角度,只有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思想道德修养优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占优势。

(三) 加强教育改革,依据社会需求调整和设置办学方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在专业设置、学科门类的规划中,应注重按就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要依据社会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专业的确定必须预测对人才需求的数量来确定培养对象的规模,使就业与市场相协调。注重创办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学科和专业,对新专业要科学论证、严格把关,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特色和优势,才能为就业奠定基础条件。

(四) 全面推行质量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等教育中,全面推行质量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条件。在高等教育中,首先,要加强课程建设。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要精益求精,在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教学时数要充分保证,课程内容要充实及不断更新,使大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风,遵守学纪和校规,不逃课旷课,勤奋读书。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将来能有用武之地的关键,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强化大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为大学生走上社会,经得起选择创建基础条件。最后,提高师资水平。对教学敷衍、长期旷课,脱离教学脱离学生,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教师要给予适当安排和妥善处理,以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规则,严肃教学纪律。坚持全面质量工程,把大学教育推向更高层次,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

一、高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原因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受到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经济发展低迷,加上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扩张政策的实施,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发的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采取了各种办法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但是没有根本上改变高校学生就业形式,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的增长速度,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经过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在劳动市场求职的人数远远高于岗位需求,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目前农民工、下岗工人以及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就业队伍,加上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高职院校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模式,因此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已经有所下滑,在高校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进一步激化了供求市场之间的矛盾。

(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长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变化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因此毕业生的素质与企业和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同时由于广大毕业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的锻炼,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也是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符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高校积极改革创新,紧随市场需求而变化。

(三)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就业定位不科学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城市较为发达,农村较为落后的局面,且近些年来,城乡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这种二元化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形式,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着不愿去乡村就压的形式,很多人滞留在城市中,大学生村官、支援西部大开发的毕业生数量少之又少,造成了就业生的数量相对过剩,同时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姿态高,偏面的认为自身高人一等,因此就业方向主要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以及跨国公司,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状况,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准确定位好自己的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区,造成了就业形式相对过剩的局面。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新时期,面对新的挑战,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还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改变,墨守成规,无法创新,对学生没有正确的指导,造成了办毕学生就业困难,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一)改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伴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各个高校的就业压力不断扩大,高职服院校的学生的就业观念要与时展需求相吻合,与国家大政方针相一致,准确的定位自己,降低就业期望值,同时国家要进行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同时要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提高毕业生的信息和安全感,引导学生参与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毕业生能够更加科学理性的选择就业方向。

(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模式从整体上来说与市场需求并不匹配,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改进教育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用人单位及时沟通,取长补短,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一套全新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模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同时教师要不断的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融入社会的热情与兴趣,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教师要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国家发展需要,也能够适当环节就业压力。

(三)鼓励毕业生积极创业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进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虽然人才的培养方式的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毕竟受到各方因素的制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校要引导学生有就业向创业的改变,增加创业教育与培训,进而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同时国家要出台各种政策扶植高校毕业生创业,从资金和技术给与支持,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人才与资本的结合。

三、结语

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想要真正缓解就业压力,实现每个人自身的价值,就需要国家、高校和学生三者之间有机结合,不断努力,转变观念,高校还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课程设计上要迎合市场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高职高专教育的就业工作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9).

大学生就业的困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对策

目前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危机过后,各国经济逐渐进入相对平稳或复苏阶段。我国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许多企业还尚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打击,企业开工仍不充分,尚不能大量吸收就业,就业形势仍异常严峻,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大军数量猛增,2010年大学毕业生高达630万人。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困境及途径等问题加以探讨,以寻求和创建大学生就业的广泛渠道。

一、对“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困境与措施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当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使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和产品销售出现受阻状况,许多企业经营面临困境,迫于生存,企业裁减员工,使许多工人离开就业岗位加入待业队伍,加剧了就业压力。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城市化不断扩大,许多失地农民工挤进劳动力市场,更加剧了就业难度。据统计,今后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左右,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1200万人左右。因而,必须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为大学生创建多项选择就业途径开拓思路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大学生能实现充分就业,对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重大作用。在世界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开始复苏的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空间,大学生要勤奋努力,融入社会,注重社会实践,增强竞争意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创建和寻求就业机会,为适应社会的选择开拓更广阔的就业门路。

(二)鼓励大学生增强自身实力,勇敢地面对就业的挑战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要谋求适合自己的一份职业,最基本的条件是掌握和拥有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素质。从哲学角度看,任何事物内因都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客观条件和环境无论怎样优越,主观条件不具备,也不会成功。为此,必须勤奋读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经受社会的选择,在就业竞争中才有获胜的可能。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生活改善、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面对就业难的状况,必须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走出向大城市白领阶层拥挤的误区,深入农村、山区、乡镇、工厂、矿山等,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在就业选择上不要好高骛远,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只要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努力拼搏,就能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成才。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国际大环境和我国整个就业形势密不可分,因而,从国际国内就业形势现状分析人手,是探求大学生就业问题具体困境的突破口。

(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增强,出现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投资等与国际化紧密相连的企业经营。这些企业,吸收了我国大批劳动力就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迅猛崛起,目前已达500多万家,如福建省泉州市97%是民营经济,中小民营企业及个体经济遍布各行业,对吸收劳动就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自2008年以来,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性经济衰退,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许多民营企业受到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购买力不断下降,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倾销打击又接踵而来,许多国家滥用贸易保护权利打击贸易出口国,保护本国的利益,使产品营销严重受阻,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许多民营中小企业被拖垮甚至倒闭。企业迫于生存,裁减员工成为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的必要措施。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难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中国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第三产业人才需求比例偏低,使大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

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与2009年同期相比,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整体放缓,以及“过冬论”在房地产、互联网、家电业等多个产业中的传导,使处于困境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方面,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极其巨大的人才缺口,中高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全国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各种服务行业、商贸、餐饮以及交通运输业私有化,大多数采取家族式经营,所需的人才比例偏低,这使大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出现就业难。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与人才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令广大毕业生深陷就业困境

由于学科或专业分布及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增加就业。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高,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则相对减少,在从事研究与发展的新兴专业中人才短缺。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的工作和所学专业严重不对口,出现学非所用的极端情况,影响就业率。

(四)大学生自身缺陷是就业竞争力薄弱的关键因素

1.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劳动就业市场的选择。大学生由于正处于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积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自身所具备的技能水平较低。而且在校大学生实践操作和亲身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缺乏实践经验,与学科相关实践能力差,掌握实际技能的条件有限。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的应用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很难适应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2.大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差。高校专业设计及发展方向与实际需求出现脱节。高校专业设计不够合理,脱离就业市场需求,所培养的大学生出现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有许多大学二级学院都办美术专业、旅游专业等,在师资、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很难做精。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不高,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3.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在就业选择上脱离实际,不能量力而行。许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只盯在工资高、待遇好、白领阶层的工作岗位,对于工资待遇偏低的企业单位,或社会地位不高的服务性行业不予理睬。以追求白领阶层的工作为首选目标,尤其是对公务员梦寐以求。而那些人才短缺的农村、乡镇、山区、边远地区的职位无人问津。由于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长期处于眼高手低的状态中,在就业选择上不能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使一部分大学生长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处于压抑状态,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严重影响就业选择。

三、对“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措施的研究

在“后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也逐渐摆脱困境走向恢复和发展,国家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注重拉动就业市场,为新增就业人员创建比较充分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能有多项就业选择创造条件。

(一)政府应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建设经费投入力度

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最基本的条件是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优秀,在就业市场才有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力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办学水平。地方公办高校、教育教学发展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拨付,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应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创建稳固的教育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年提高和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增设和更新现代化教学实验设备,创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基础条件。

(二)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创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教学中,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应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新模式。专业设计必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挂钩,实施订单培养,与地方工厂企业、农村乡镇及社会各相关行业和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有利于克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状况。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角度,只有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思想道德修养优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占优势。

(三)加强教育改革,依据社会需求调整和设置办学方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在专业设置、学科门类的规划中,应注重按就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要依据社会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专业的确定必须预测对人才需求的数量来确定培养对象的规模,使就业与市场相协调。注重创办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学科和专业,对新专业要科学论证、严格把关,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特色和优势,才能为就业奠定基础条件。

(四)全面推行质量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等教育中,全面推行质量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条件。在高等教育中,首先,要加强课程建设。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要精益求精,在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教学时数要充分保证,课程内容要充实及不断更新,使大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风,遵守学纪和校规,不逃课旷课,勤奋读书。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将来能有用武之地的关键,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强化大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为大学生走上社会,经得起选择创建基础条件。最后,提高师资水平。对教学敷衍、长期旷课,脱离教学脱离学生,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教师要给予适当安排和妥善处理,以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规则,严肃教学纪律。坚持全面质量工程,把大学教育推向更高层次,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