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90-01

一、前言

小麦在我国北方是比较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小麦的种植面积非常广,如果有病虫害入侵,极易导致大面积的感染,从而给种植户带来损失。现在尽管对于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缺乏科学的防治措施,这加大了小麦感染病虫害的几率。

二、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而小麦由于气候和水分的影响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整体分析,2013年河南省小麦的病虫害情况是正常水平的。通过统计全省的数据,发生了小麦病虫害的面积一共为1920万km2,其中,910万km2发生的是小麦病害,1010km2发生的是小麦虫害。由此可以看出总体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面积是不大的,并且发生虫害的面积要比发生病害的面积要大,小麦病虫害发生几率有降低的趋势。同时,在入春时虫害发生较早,病害发生交往,这也是一条规律。

三、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1.1病虫害种类

在小麦播种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是最有效果的,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也可以针对多种病虫害一网打尽。小麦播种期间常见的病虫害为小麦吸浆虫、黑穗病、蛴螬、小麦纹枯病和地下害虫蝼蛄等等。要针对这些病虫害进行集中治理。

1.2防治措施

在小麦选种阶段,要针对常发的病虫害种类选择抵抗力比较强的品种。在播种过程中合理布局,防止播种过密而导致小麦不能正常生长,抵抗力下降。

播种之前,可以预先在土壤中施放一定的农药去除病虫害。在耕地插秧前均匀释放在土壤中。结合经济性考虑,可以使用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者是50%辛硫磷颗粒剂,加入20kg细沙或者煤渣,再加入3kg水制作出平常所称的“毒土”,可以消灭土壤中残留的病虫害。

在小麦播种之前除了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以外,对即将要播种的种子,也要进行相应的除病虫害工作。要使用规定的药剂即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没100kg的种子进行拌种,这能够很好地杀死残留病虫。同时也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胺磷对每50kg种子进行拌种,拌种的药物以及比例可以根据地区的实际病虫害灾情决定。这样的流程对于预防小麦黑穗病和枯死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2.返青拔节期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2.1病虫害种类

小麦的返青拔节期是小麦茁壮成长的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病虫害高发时期,比如说纹枯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在这个时期作用得相当频繁。因此这也是一个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针对这些常出现的病进行专门的防治,如果这个阶段小麦受到感染将很容易导致低产的情况出现。

2.1防治措施

针对纹枯病的防治应当重视返青拔节时期小麦的喷雾工作。喷雾不仅仅要按照相关规范来操作,同时也要尽量早来进行此项喷雾工作。在药物选择上,建议每亩使用5%井冈霉素200mL兑水1500kg左右喷洒在麦茎基部进行防治,喷药需要重复多次,每两次之间的间隔为半个月左右。

麦蜘蛛的清除可以选用每亩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在返青拔节时期喷洒在小麦上。这样能够有效地治理麦蜘蛛。同时在种植工艺上,不仅仅要重视药物的喷射,同时也要进行合理的农业栽培。比如说定期对小麦田拔出杂草,浇水和施予肥料等。只有小麦长势良好,才能充分的抵抗外界病虫害的干扰。这样也就能保证小麦产量的上升。

3.孕穗和抽穗扬花期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3.1病虫害种类

在孕穗和抽穗扬花期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红蜘蛛,白粉病,赤霉病等等。由于此时期是小麦成熟时期,因此也是病虫害防治最为关键的时期,因为病虫害往往在这个时期最为高发。在这个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利于小麦顺利结穗。

3.2防治措施

对于红蜘蛛的防治应该趁早进行。药物喷洒可以使用扫螨净可湿性粉剂大约50ml加入500kg的清水进行,这样能够有效的在红蜘蛛还没有长大时杀死幼虫。

在孕穗和抽穗扬花期要对小麦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感染状况进行密切的关注。要杀害小麦蚜虫,应该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入40kg的清水进行喷洒,当蚜虫数量较多时,可以酌情增加药物的量。而对于小麦在这个时期高发的白粉病和锈病等,可以采用20%三唑酮乳油或者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加入60kg清水配成喷剂喷洒在小麦上。注意喷洒时期越早越好,这样治疗效果也就非常明显。

为了提高小麦的质量,要对小麦进行施肥,喷药,去除杂草等措施。而孕穗和抽穗扬花期更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特别关注,一旦不幸在这个时期感染了病虫害那么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同时关于药物的浓度和使用量要按照基本的规范来配置,不过当病虫等比较频繁严重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药物浓度。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不仅仅是喷药可以做到的,在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孕穗和抽穗扬花期要结合农艺基本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四、结束语

要达到成功的预防小麦病虫害的效果,需要在小麦的病虫害高发三个阶段,即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孕穗和抽穗扬花期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再加之药物预防来防治小麦病虫害。农业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小麦病虫害防治当做工作重心,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农民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克祥;姜洪涛:浅谈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业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特点;原因;对策;山东文登

中图分类号 S4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48-02

文登市地处胶东半岛东端,地理位置特殊,常年种植小麦2.8万hm2,全市麦田有害生物年发生11万公顷次。受近几年气候条件、结构调整、栽培措施等因素影响,麦田有害生物种类较20世纪70—80年代有显著变化。笔者结合开展山东省农业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课题,采取系统调查与普查相结合、定点观测与定位调查相结合、一般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登市麦田有害生物种类进行全面普查,基本摸清了目前文登市麦田有害生物种类;同时对小麦防治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优化配套了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在保证小麦生产安全的同时,减少了防治次数,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1 麦田有害生物发生种类

文登市麦田有害生物种类有123种,其中病害14种,虫害24种,草害82种,鼠害3种。病害以小麦纹枯病、小麦叶枯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叶锈病为主(图1),虫害以麦蚜、麦蜘蛛等为主(图2),杂草以繁缕、看麦娘、荠菜、播娘蒿为主,鼠害主要以黑线姬鼠和大仓鼠为主。

病虫害种类变化情况表明,新增小麦叶枯病、小麦黑颖病2种病害,灰飞虱、八字地老虎2种虫害,棕色田鼠1种鼠害。小麦全蚀病、小麦秆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霜霉病、小麦线虫病、小麦秆黑粉病[1]等6种病害,麦秆蝇、麦茎谷蛾等2种害虫,黑线仓鼠1种鼠害等9种有害生物已不见其危害小麦。

麦田杂草种类变化不大,主要危害种由40余种变为以繁缕、看麦娘、荠菜、播娘蒿、野燕麦、稗草、马唐、藜等优势种为主。

2 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文登市小麦病虫害返青拔节后开始活跃,穗期危害最重。小麦纹枯病整个生育期均可见到病株,拔节后以水平发展为主,病株率上升迅速,抽穗期前后垂直发展为主,病指上升最快,严重的后期出现白穗;小麦叶锈病冬前可见病叶,春季5月1日前后可见到病叶,严重的地块病叶率达100%,严重度达40%以上,是小麦生产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白粉病较前几年略有下降,冬前很难见到病叶,春季一般在5月上旬以后始见病叶,灌浆期达高峰;叶枯病上升为中后期特别是穗期以后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后期的光合作用;小麦条锈病作为一种暴发性、气传病害,近几年在文登市发生较为频繁,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始见病叶,发生区域以小观、泽库南部沿海为重点,沿宋村、张家产、大水泊、文登营一线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离轴线越远越轻。小麦散黑穗病于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达高峰。

文登市小麦虫害以穗蚜为主,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上穗,为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灌浆期,一般持续7~10 d。麦蜘蛛发生有冬前和返青拔节期2次小高峰,5月1日后开始自然消退。

3 原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

2000—2012年13年间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 ℃以上的有7年,偏低的5年;其中2010—2012年连续3年出现温度偏低现象,造成早春物候期推迟,病虫害发生盛期也随之推迟;2001—2004年连续4年温度偏高现象(即暖冬现象),增大了小麦病虫草害越冬基数,加重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3—5月正值文登市小麦起身至灌浆初期,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时期,适度的降水对小麦的生长极为有利,但雨量过大、过于集中会影响温度的回升,形成低温寡照,不利于作物生长,还会加重一些喜湿性病害如纹枯病、白粉病等的发展。

3.2 栽培措施

文登市已连续多年实施配方施肥,但仍未彻底改变农民偏施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忽视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肥习惯;播种量偏大,造成植株密度偏大,养分过度消耗,群体结构不合理,田间通风透光性较差,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扩展。小麦、玉米连作有利于纹枯病等根部病害的积累和发生。

此外,小麦机收高留茬,把大量植株病残体留在土壤中,为翌年病虫害的繁殖与发生提供了大量的病原菌。另外小麦跨区作业也有利于纹枯病、散黑穗病、杂草等病虫草害的横向传播。

3.3 品种抗性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普及,文登市小麦良种实现了全面覆盖,品种杂而乱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目前主推广品种包括烟农5158、青丰1号、烟农24等,抗叶锈病,不抗纹枯病,青丰1号感条锈病。从小麦大田调查情况看,病虫害发生特点与品种特性很吻合。

4 防治对策

针对近几年文登市麦田农业有害生物种群变化及发生特点,因苗因地因天,结合控旺促壮、防冻防倒、科学合理运筹肥水等管理措施,以小麦纹枯病、小麦叶枯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等重大病虫害为重点,全面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技术指导,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4.1 选用抗、耐性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一方面要选择抗、耐性较好、高产,兼抗条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纹枯病等当地主要病害的品种,以增强群体抗病性。另一方面,在一个县域内统一供种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合理搭配不同的品种,防止品种单一,造成病虫害大流行[2-3]。

4.2 加强栽培管理

在适期晚播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播量,以控制群体数量,确保基本苗不过多,有效穗数不过大,努力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虫发生而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实行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中微肥,控制大水漫灌,注意锄划保墒,提高小麦自身抗逆性[3]。

4.3 优化筛选防治集成技术

农业、物理防治是基础,化学防治是关键,在抓好病虫监测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优化筛选,集成了”一拌两喷”技术。“一拌”:即播种期拌种。用2.5%适乐时(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300 mL/hm2加水1 500 mL混合均匀拌种,晾干后播种,防治纹枯病、根腐病等。地下害虫及苗期蚜虫等害虫可用70%锐胜(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10 mL拌麦种5 kg。“两喷”:即返青拔节期、穗期2次喷雾。返青拔节期(4月10日前后)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以防小麦纹枯病为重点,兼治麦蚜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600 g/hm2+20%吡虫啉150 g/hm2+15%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 g/hm2对水450 kg喷雾。穗期(5月15日前后)进行“一喷三防”:以穗蚜、白粉病、锈病为重点,同时预防赤霉病,促进灌浆,提高产量,防止倒伏,抵御后期早衰和干热风的危害。用22%阿立卡150 mL/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12.5%欧博(氟环唑悬浮剂)300~450 g/hm2或30%爱苗(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FA旱地龙750~1 5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以播娘蒿、荠菜、繁缕、藜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5.0~22.5 g/hm2,对水450 kg喷雾防除。以野燕麦、看麦娘、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4.5~7.5 kg/hm2对水450 kg喷雾防除。也可2种药剂混合喷雾[4-5]。防治适期为小麦三叶期后至起身期前。

5 参考文献

[1] 杨奉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11.

[2] 2011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山东农药信息,2012(6):45-48.

[3] 2012年山西省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J].农化市场十日讯,2012(11):41.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麦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89-01

根据现状来看,小麦种植已经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准,与之相应的田间管理也正在逐步完善。小麦的成长阶段具体包括了播种期、小麦拔节期、抽穗和扬花期、小麦灌浆期等不同的阶段;针对各个的阶段,农户都需要重视麦田的病虫害防控以及日常管理。这是由于,只有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管理麦田,才能够获得病虫害防控的良好效果[1]。结合小麦的不同类型,做好差异性的麦田管理。这样做,有助于在最大范围内防控病虫害的蔓延,在此基础上确保小麦的高产性和优质性,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1 田间管理的要点

针对田的前期管理:通过培育壮苗的措施,能够确保越冬的小麦顺利成活。由此可见,初期栽种小麦时就有必要培育小麦的壮苗。具体而言,培育壮苗的关键就是设计均匀的间距,对此可以选择疏密补稀的栽培手段。在检查麦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移出较大密度的麦苗,然后把它们填补于稀疏的部位。经过麦苗的移植,就需要补充麦苗必备的水分。如果旱情较重,则有必要在初雪到来前再次为麦田浇透水[2]。在追肥的过程中,关键点在于地力较弱或者基肥不足的区域。如果需要施加氮肥,那么通常选择20%的氮肥用来确保小麦越冬。

针对麦田的中期管理:小麦生长过程中,麦田的中期管理应当构成关键的要素。做好中期的麦田管理,能够在根本上确保小麦具备优良的光合作用,在此基础上达到丰产目标。具体的措施为:针对小麦返青期,需要选择中耕松土的措施来促进麦苗的早发;对于田间的裂缝需要及时密闭,通过这种方式来防控麦田遭受冻害。在春季的时期,通常需要追加三次或者更多次的氮肥,每公顷至少需要追加20千克的尿素。到了小麦生长期之后,农户有必要注意麦田灌溉,确保分次追肥。同时,针对麦田还需要确保适当的灌溉,麦苗到了拔节期后就需要保持通风并且注意浇水,确保地温的适中。

针对麦田的后期管理:后期管理具体包括了小麦抽穗直到麦苗成熟这段时间。在这个阶段内,田间管理包含了麦田灌浆、小麦授粉、小麦开花和后期的抽穗等。做好后期的麦田管理,有助于在根本上确保产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也提升了小麦的整体质量。到了后期的小麦灌浆期,土壤应当具有适中的含水量。通常情况下,到了开花期就不需要增加过多的灌溉水分。针对籽粒灌浆和受精结实这两个阶段,农户有必要格外予以重视。

2 防治病虫害的具体策略

近些年来各地都着手调整原有的农业结构,面对新的趋势,小麦栽培也更加重视麦田的高产性,以此来确保增收目标的落实。然而,生长中的小麦如果遭受严重的病虫害,那么通常就会表现出减产的趋势。在防控麦田病虫害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从全面的角度入手,杜绝病虫害对于小麦作物的伤害。然而,田间管理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有必要依照小麦作物的真实情况来确定必要的防治措施。具体而言,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对策和措施包含了如下:

2.1 小麦播种时期的防控

在播种阶段内,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点就在于减少病虫基数。一般情况下,播种期经常出现的病虫害包括了吸浆虫、地下害虫以及小麦纹枯病等。通过药剂拌种或者土壤处理的措施,就可以有序防控播种期的小麦遭受病虫害。例如:针对播种期的小麦可以选择200克三唑酮的湿润粉剂,通过拌种的方式来杜绝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和黑穗病。如果麦田频繁遭受金针虫的危害,那么需要选择磷乳油来拌种,这样做还可以防控蝼蛄的虫害[3]。

2.2 小麦拔节期的防控

在小麦返青和小麦拔节的时期,有必要针对麦蜘蛛和纹枯病加以重点的防控。近些年来,小麦遭遇病害的主要类型就包括了纹枯病,纹枯病能够直接导致麦田的整体减产。对于此类病虫害,通常选择每公顷3000毫升的井冈霉素用来预防,也可以选用每公顷700毫升的辛硫磷喷洒于麦苗的基部。针对容易发生吸浆虫的麦田区域,可以增加适量的水,加入磷乳油然后制作毒土,这样做就可以把药剂混合于土壤内部,进而起到杀灭病虫的效果。

2.3 抽穗扬花期的防控

麦苗到了抽穗扬花期之后,通常发生叶锈病和白粉病等各类疾病。然而,抽穗扬花期属于很重要的麦苗生长期,如果突然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病虫害,那么将会带来无法估测的损害。为了保障丰产,在消灭麦蚜虫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生物防控的措施,善于运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虫害[4]。农户如果选择了药剂防控,则可以优先选择混合施药的措施用来杀灭麦田的害虫。

结语

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下,小麦栽培的整体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小麦在生长中,通常会遭受病虫害的干扰,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麦田的减产。由此可见,田间管理的根本宗旨就是防控麦田的病虫害,在此基础上为麦田的增收提供必备的保障。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点在于重视预防,确保小麦的优质和高产。然而截至目前,小麦田间管理的相关策略并没有达到完善,有待长期的提高和改进。未来的实践中,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摸索实践经验,从而服务于小麦田间管理的整体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少周.小麦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北京农业,2015(15):95.

[2]贾广卿.旱作小麦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 福建农业,2015(06):132.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措施;河南泌阳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12-01

泌阳县是小麦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7.33万hm2左右。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新及机械化联合收割、秸秆还田、种植制度、气候和小麦抗性的增加,泌阳县小麦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改变,利于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积累,麦田病虫害呈逐年加重态势。病害发生种类主要演化为纹枯病、锈病、全蚀病、赤霉病等混合发生的趋势;虫害以蚜虫、麦蜘蛛为主,还有部分土传虫害;草害则以野燕麦、猪秧秧等为主,对小麦的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小麦病虫草害一旦发生即很难控制,常造成严重损失,但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也有明显的阶段性,因此控制小麦病虫害要大力推广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草害技术,即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综合治理,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虫草的危害,确保小麦安全优质丰产。

1 整地播种期防治

泌阳县山岗丘陵薄地较多,土壤保水能力差,灌溉条件落后。每年小麦播种期间,时常高温干旱,土壤墒情差,农民整地质量差,又认为“有苗不愁长”,播量普遍偏大,甚至达300~375 kg/hm2。近年来,通过农技人员的大力宣传,播量大幅下降,但一般仍在150 kg/hm2左右。如此大的播量虽然干旱年份能保存一部分麦苗,但一般年景都会造成田间群体过大,个体生长弱,易感染病虫害。此外,泌阳县麦田氮肥施用量大,易造成田间郁蔽严重,引发各类病虫害。同时,泌阳县小麦全部实现机械收割,麦秸高留茬为小麦根病、赤霉病和叶枯病等弱寄生性病害的菌源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小麦根病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纹枯病对高产优质小麦危害更重,小麦纹枯病已上升为主要病害;小麦全蚀病、黑穗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小麦条锈病连年流行。另外,农民出外多,劳动力少,土壤处理、化除不到位,土传虫害也在不断增多。因此,整地播种期是预防小麦多种病虫草害的关键时期[1-2]。

1.1 播前整地

尽量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播种前将残留在田间地头的杂草、自生麦苗清除,深翻土壤,平整土地,增施腐熟有机肥,实行配方施肥;推行精量半精量播种,适当晚播,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

1.2 土壤处理

一是野燕麦防治:用40%燕麦畏3 L/hm2对水600~900 kg/hm2在犁后耙前均匀喷洒垡头,尽快犁耙使药剂混入10 cm土层中,整好地即可播种;二是地下害虫防治:用3%辛硫磷颗粒剂、3%甲基异柳磷30~45 kg/hm2,或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4.5~6.0 L/hm2拌细土375~450 kg/hm2制成毒土,充分搅拌均匀,于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或耕后撒垡头,随后随耙地混入土中。

1.3 种子处理

1.3.1 虫害防治。没有进行土壤处理的麦田,防治地下害虫和吸浆虫可采取药剂拌种。以金针虫为主的,用40%甲基异柳磷100 mL加清水稀释拌100 kg种子;以蛴螬为主的地区,用50%辛硫磷100 mL加清水稀释拌100 kg种子,充分拌匀后,堆闷2~3 h后播种。

1.3.2 病害防治。全蚀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纹枯病等可选用2.5%适乐时20 mL拌种10 kg进行小麦种子包衣,或用2%立克秀10 g拌种10 kg,或3%敌萎丹30 mL拌种10 kg,同时可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3-4]。

注意: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以上杀菌剂和杀虫剂可以混合拌种,起到病虫兼治的作用。

2 苗期防治

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的小麦苗期一般进行化学除草,此时杂草幼嫩,药液可与杂草充分接触,有利于杂草吸收。因此,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3 返青拔节期防治

小麦返青期是补充防治杂草的时期。此时杂草已深、大、壮,抗药性强,药剂使用量小杀伤力减弱,使用量大则会伤及麦苗,但此时是防治杂草的最后时期,苗期没有进行化除的麦田,一定要赶在小麦拔节前化除1遍,否则麦田一旦封垄,化除就失去意义。

小麦越冬进入返青拔节期时,也进入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时期,此时重点是防治纹枯病、麦蚜、麦蜘蛛。预防纹枯病,在年后气温回升,病株率达15%时即开始防治,可用本锈宁、三唑酮,每隔7~10 d喷药1次,连防3次;蚜虫防治分为苗蚜和穗蚜2个阶段,主要防治措施是“挑治苗蚜、主治穗蚜”,若年前干旱,4―5月温度平稳上升又没有大暴雨冲刷,将有利于麦蚜暴发危害。当每1 m的小麦行麦蚜数量达1 500头时,即达到防治标准,可用阿美菌素防治;麦蜘蛛数量达200头/百株时,即达到防治标准,可用1.8%虫螨克150 mL/hm2对水600 kg/hm2喷防。

4 抽穗开花期防治

4.1 病害

一是条锈病。大力推广以烯唑类、三唑类为主的高效低毒内吸杀菌剂进行喷药防治,如用25%烯唑醇粉剂450~600 g/hm2、15%三唑酮粉剂1 200~1 500 g/hm2、12.5%烯唑醇悬浮剂600 mL/hm2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二是白粉病、叶枯病。要采取“发现一点,保护一片,点片防治与普治相结合,群防群治与统防统治相结合”的原则,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集中进行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三是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受天气影响较大,一般流行年份可引起5%~15%的产量损失,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绝收。应在10%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喷施80%多菌灵超微粉750 g/hm2、40%多菌灵胶悬剂2 250 mL/hm2对水600 kg/hm2,感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7 d后再喷1次,注意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若在喷后24 h内遇雨,应补喷1次。

4.2 虫害(吸浆虫)

吸浆虫密度大时,可食空全部麦粒,造成绝产。1代吸浆虫密度大时,可食光小麦叶片,造成严重减产。用手扒开麦垄,1个视野内看见2~3个成虫即可开始防治。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750 mL/hm2+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视发生轻重,隔3~5 d喷1次,共喷1~3次。喷药时间应选择无风或策风晴天,在7:00―10:00或16:00―19:00成虫活动盛期进行,无雨无风阴天可全天喷药。

5 灌浆期

灌浆期是小麦全生育期中病害发生最多的时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时期,此时为多种病虫害高发混合期,要根据防治标准,主攻一种,兼治并防其他,可采取“一喷三防”措施。“一喷三防”技术是指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喷药可以达到防病、防虫、防倒伏(防干热风、防早衰)效果。各类杀虫剂、杀菌剂可各计各量,混合喷药。也可在药剂中加入磷酸二氢钾补肥,但应现配现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注意粘虫调查。中后期注意防治时机,听取农业部门病情通报,在正规门店按产品说明书配药,忌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灌浆后期忌使用高毒农药。

6 参考文献

[1] 满红.小麦病虫害防治要抓好播前的处理[J].新农村,2012(11):22.

[2] 王青松,王红梅,李传红,等.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2):82.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麦种植 病虫害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047-01

1 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1.1 小麦灌溉

我国受到季风影响比较严重,在学习地理的时候都知道我国自然降水是由东南向着西北逐渐递减的,因此分布不够均匀。东南部相对降水量比较多,在小麦生育期水量能得到相应满足,但是西北干旱地区需水量明显不够,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依靠灌溉来完成对水分的需求。相对于华北半干旱地区,小麦在生育期的降水量也仅仅能满足需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都需要适当进行灌溉来对其生长过程中的水分进行补充。由此可见,灌溉是我国北方地区小麦种植并且保证高产的主要措施。

在灌水的过程中,对小麦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和降水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少雨年份,灌水不仅能有效提升小麦籽粒的产量,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2] 。

1.2 灌水技术

良好的运用灌水技术,使得灌溉的田地受水更加均匀,减少地面流失和深层渗透的现象,就要合理运用水资源对土地进行灌溉。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小麦灌水技术有喷灌和沟灌。

喷灌也称为喷洒灌溉,这种方式主要是借助专门的设备,将水喷到高处,从而散落成细散的水珠,让水更加均匀的散落在田间,模拟降雨的情景对土地进行浇灌。这种灌溉方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点:1)省水。喷灌不会出现深层渗透和地面径流,因此灌水过程中比较均匀,能节省很多水量,在节约水量的同时,还能起到扩大喷洒面积的作用。2)喷洒水点小,不会对土壤结构起到破坏,对小麦的种植和生长更是不会受到影响。3)减少了渠道占地面积,大大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在一些不太平整的土地上,这种喷灌方式更能发挥其技术上的优势。但是这种喷灌方式也会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受到风力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3] 。

1.3 优化耕作方式

在对小麦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小麦种植对土地进行优化耕作,也就是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土地进行响应轮作。这种方式需要种植者间隔一定时间后在对小麦进行种植。因此在对小麦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如果一片土地的使用次数过多,那么对小麦的质量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是较为固定的,当种植者在一片土地中过分种植,那么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将难以吸取有效养分,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者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运用,进一步保证其产量和质量,有效将种植技术进行提升。

2 小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1 药剂拌种

对小麦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进行防治,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病原发病的概率进行降低,药剂拌种对重病区的病虫害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药剂拌种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较为高效的杀菌剂进行应艳红,药效时间需要控制在八十天到九十天左右。对于不同的病虫害感染区,所要选择的拌种药剂也要有所区别,比如在对金针虫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就可以选择质量分数为百分之四十的甲基乙硫磷乳油和水、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拌匀,通常选择的比例为1:8:800~1000。将其堆闷处理两到三个小时以后,在进行正常播种。

在对小麦种植中病虫害进行相应防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这对其实际病症展开针对性治疗,选择更为恰当的方式,通过病虫害的防治,进一步提升小麦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2.2 春季小麦病虫害的防治

春季不仅是小麦病虫害的高发时期,也是众多农作物的病虫害的高发时期。春季作为小麦返青拔节重点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时期,应该对小麦的纹枯病、吸浆虫等病症进行重点加强。其中,纹枯病是近年来影响小麦种植产量最主要病害之一,因此需要对这种并征得防治更应该早早引起重视,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在每年的三月份上旬就对小麦进行第一次用药,中间每次间隔10天到15天左右。在第二次对药剂进行喷施的过程中,每0.067hm2麦田需要用质量分数为百分之二十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对麦田进行释放,在对药剂进行喷洒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将药剂施放在麦子的根部,顺着麦垄均匀展开,并且适当进行浅锄,将药剂翻进土中,最终在适当浇水,即可完成。这种方式将使得药剂更好更快被吸收,对发挥药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4] 。

2.3 灌浆期

灌浆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因此在这个实际进行方式也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这个阶段对其进行防治的重点就是白粉病和好锈病等。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适当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分析,按照适当比例对药物进行喷洒,才能保证小麦在灌浆期不受到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小麦种植技术更是得到极大提高,但是病虫害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现阶段我国小麦种植的产量提升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技术的研究,并不断将防治工作切实落实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作为一项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小麦的种植和生长不仅关系着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还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本文对小麦种植和病虫害技术的研究,希望对进一步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起到更大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蓉,韩晓蓉,贾海丽等.小麦种植管理及有效病虫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6,37(5):24-25.

[2] 周增莲.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82(16):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