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健康课程性质

体育健康课程性质

体育健康课程性质

体育健康课程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取向;中小学;体育课程;体育与健康;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6-0114-05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1)超重肥胖比率不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农村男生、农村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17%、9.71%、8.28%、4.48%,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4.84、4.07、0.45、0.7个百分点,相比2005年分别增长6.78、4.70、3.21、1.85个百分点。2)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2014年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86.36%,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4.82、7.03、4.08、1.64个百分点,相比2005年分别增长14.04、16.29、7.26、3.68个百分点。3)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全面下滑。19~22岁年龄段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均出现下降[1-3] 。伴随着体质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怕苦怕累,意志品质薄弱,自理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国民身体素质随之下滑,这会严重影响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实力。引起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4],来自学校体育方面的诱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在稳步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尚未能实现。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有必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体育课程目标究竟是什么,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与实现课程目标有什么关系,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目标取向是什么,如何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等。

1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的价值与可能

[JP2]体育课程的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5]。教学层次的课程就是“理解的课程”,是学习者能够在课程中获得体验的关键。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完善者,课程目标实现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尽管体育课程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但是受到地区条件、学校环境、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体育课程更需要中小学和体育教师根据学校条件、学情等进行科学设计、开发和实施。课程内容选择是课程开发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JP]

[JP2]体育课程标准给了体育课程内容足够的自主选择权。2001年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特定学习领域、某个水平的学习目标,各地区、各学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6]。2001版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7]。”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8]。”也就是说,体育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已经下放,地方、学校与教师已经具有充足的内容选择权利。这意味着,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没有对体育课程内容做详细的规定,也就无法像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按照固定的内容实施教学。学校和教师在享受课程内容选择权的同时,有义务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体育课程内容。[JP]

2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应然价值取向

2.1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解析

2001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实验稿)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目标[7],也就出现了五大领域目标形式。2011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修订版)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合并在一起[8],又出现了四大领域目标形式。不少学者表示这两种目标表述显得大而全。2011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修订版)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8]。如果从三维目标去描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就忽视了增进学生健康的首要任务。

200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性质概况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7]。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性质概况为:该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8]。从2001版和2011版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描述可以看出,“增进学生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首要目标。

2.2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取向:增进健康

课程内容选择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内容选择的目标取向与课程目标取向是一致的。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体育课程选择健康取向的课程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值得说明的是,这里强调健康取向并不否认体育与健康课程诸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维度的目标。

1)健康取向是以人为本时代的基本要求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应尤为如此。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和关爱学生的生命本性,关注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要以人的生命需要为基点,关爱生命的存在,尊重生命的本性,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与基石[9]。人的生命存在以人的健康体魄为载体,离开健康的生命存在是难以维持和发展的。对学生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命本性,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这就必须给予学生健康的体魄和生命体。在当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滑背景下,“增进学生健康”就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活》,确定了未来教育的宗旨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鲜明地体现了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10]。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生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这是个体能够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前提基础。可见,“增进学生健康”是以人为本的时代基本要求。

2)健康取向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全面发展取向的教育目的观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11]。这里的体力发展其实就是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智力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前提条件。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个体素质的完整发展,而非某方面素质的发展。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在“升学指挥棒”的指引下,“重视文化学习、轻视体育锻炼”的现象就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1999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12]。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改革,把“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身体素质是个体其他素质存在的载体,没有了身体素质,其他素质也无法正常存在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部分,理所当然要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首要目标。

3)健康取向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在:教育要服务学生主体发展,教育要公平惠及所有学生,教育要惠及学生的一生,教育要服务社会发展进步[13]。学生的发展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伴随着学生终身进行的持续过程,它是一个马拉松式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更不可能“立竿见影”。正是因为身体素质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前提基础,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身体保障。增进学生健康除了是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外,还是社会用人标准的首要要求。任何用人单位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人才招聘的首要条件就是健康的体魄,并且可以明确提出合理的具体要求。用人单位把健康状况作为评价人才的第一指标无可厚非,试想如果一个员工身体状况不好,即使业务能力再强,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良好的健康状况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它是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实上,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存在着巨大差异。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健康,但是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基本忽视学生的健康。要想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必须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健康取向下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框架构建

3.1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维度

由于运动项目是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这里讨论的内容选择主要是体育项目的选择。从这个角度讲,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主要有三个维度,即:项目选择、频次选择和时间选择。项目选择是选择哪些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频次选择是某一运动项目在一个学期内选择的次数,时间选择是指某一运动项目在一个学期中累计持续的时间。

1)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

按照项目的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对项目进行描述,即项目对增进学生健康的功效(简称“功效”)、学生对项目感兴趣的程度(简称“趣味”)。具体来说,功效性主要是指运动项目对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力量、速度、爆发力等身体指标的功能和效率;趣味性主要是指运动项目给学生心理上或身体上带来的愉悦感受。从这两个特性出发可以把运动项目划分为四类:类型I功效高且趣味强,类型II功效高但趣味弱、类型III功效低但趣味强、类型IV功效低且趣味弱。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功效性和趣味性是相对而言的,尤其是项目的功效性与练习方法密切相关。下面基于项群训练理论对不同类型项目的趣味性和功效性进行详细分析,可依据分析结果将运动项目划分到各个类别之中。

体能主导类项目一般属于单一动作结构:如跑步类项目属于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投掷类项目属于非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跳跃类项目属于混合性单一动作结构。这种单一动作结构的项目由于动作单调,需要练习者不断地重复单个或者一组相同的动作,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的疲劳甚至损伤,练习效果也不太容易提高,并且投掷类项目、跳高类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趣味性相对较弱。从运动项目的健康促进功效来看,跑步类和跳远类项目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一般较大,对健康促进的功效相对较高;而投掷类项目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较小,也有一定的风险,故认为其功效较低;跳高类项目虽然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但是其危险系数较大,因此这里也将其归为“低功效”项目。

技能主导类项目一般属于多元动作结构:如表现难美型项目属于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对抗类、拓展类、游戏类项目属于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这种多元动作结构的练习项目,由于动作变化丰富,练习者不仅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动作,而且可以对动作进行个性化的创新,练习效果也相对比较容易提高,同时练习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很频繁,因此趣味性较强。从运动项目的健康促进功效来看,对抗性项目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较大,健康促进的功效相对较高;而表现难美型、拓展类和游戏类项目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较小,因此其健康促进功效相对较低。

2)运动项目的频次选择

不同运动项目在课程内容组织编排中出现的频次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效果,它也是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部分。比如,在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师为学生选择了篮球、中长跑、立定跳远、拓展游戏等几个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篮球项目这个学期中出现7次,中长跑项目在这个学期中出现2次,这里的7次和2次就是运动项目的频次选择。

3)运动项目的时间选择

时间选择是指某一运动项目在一个学期中累计持续的时间,它也是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部分。比如篮球在某个学期中出现了7次,累计时间为270分钟;中长跑在某个学期出现了两次,累计时间为50分钟。这里的270分钟和50分钟就是运动项目的时间选择。频次选择和时间选择与所选择的运动项目相对应。

3.2中小学体育课程项目选择的原则

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可以看作是中小学和体育教师依据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个运动项目的功效特性和兴趣特性,从项目选择、频次选择、时间选择三个维度去组织课程内容。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倡导“特色项目优先、其他项目补充”和“健身功效优先、兼顾学生兴趣”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具有体育特色项目的学校,应优先考虑选择体育特色项目,其他运动项目作为补充;在此前提下,尽量选择那些对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功效高的项目,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兴趣。

1)特色项目优先,其他项目补充

现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刘延东,2008年在《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项目并逐步形成自身的体育特色[14]”,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15年1月,教育部决定:为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奠定中国足球发展的人才基础,至201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建设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30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中小学大力发展体育特色项目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发展学生体育技能、掌握体育运动本领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学校优先考虑将特色项目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其他运动项目作为补充,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学习体育的需要。

2)健身功效优先,兼顾学生兴趣

[JP2]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学校在选择其他运动项目作为补充时,或无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学校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既要保证体育教学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又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到底如何兼顾?在“增进学生健康”目标取向导向下,优先考虑健康增进功效高的项目,即把项目的功效性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兼顾考虑运动项目的趣味性。首先,选择类型I功效高且趣味强的项目;其次,选择类型II功效高但趣味弱的项目;再次,选择类型III功效低但趣味强的项目;而类型IV功效低且趣味弱的项目尽量少选或不选。[JP]

3.3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框架设计

既要支持特色项目的发展,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既要保证体育教学的功效性,又要保证其多样性和趣味性,这对中小学和体育教师来说是个难题,似乎很难兼顾。“一二三四”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矛盾。

1)“一二三四”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

借鉴“四分教学”的思路[15],提出“一二三四”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方法,即“一个特色、两个特性、三个维度、四个模块”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如图1所示)。考虑到项目的两个特性、内容选择的三个维度和项目选择的两个原则,给出一种内容选择的方法,即趣味强项目选择频次高、反之选择频次低,功效高项目持续时间长、反之持续时间短。也就是说,那些趣味性强的项目选择次数要多,但累计时间要看项目的功效性;那些功效高的项目累计时间要长,但是选择的次数要看项目的趣味性。

[TPZK3.TIF,BP][TS(][HT5"K][JZ]图1“一二三四”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

[TS)]

2)“一二三四”内容选择框架的优势

“一二三四”内容选择框架有两个优势:第一,功效高的项目持续时间长对增进学生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就拿中长跑来说,学生对它的兴趣并不高,但是它对增进学生健康有重要作用,如果将这一项目的教学以若干次中长跑竞赛的形式分散在整个学期,持续时间较长、选择频次较少,会取得较好的健身效果。第二,学生兴趣高的项目选择频率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对球类兴趣比较高,同时其健身功效也较高,体育教师选择球类项目的频次高一些、持续时间长一些;再如,学生对游戏类项目、拓展类项目兴趣高,但是其健身效果相对低一些,教师选择这类项目时频次可以高一些,但是持续时间相对短一些。[JP]

4结语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了体育课程内容足够的自主选择权,迫切需要体育教师增强课程意识和课程理解,根据地区特色、学校特点和班级差异,自主选择适宜的、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突出强调体育课程健康取向的课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目标、并不否认其他目标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特色、两个特性、三个维度、四个模块”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即在优先选择“特色项目”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健身功效高、趣味性强的项目。研究团队期望该模型能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课程内容提供参考;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提出的模型尚未正式在中小学实施,后续研究将进一步验证框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HT5"SS]

[1]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5(12):4.

[2]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06(10):6-8.

[3]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1(9):IV+1056.

[4]郑华,李淑芳,吴永存.城乡高中体育教学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9(5):124-126.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32-344.[JP]

[6]于晓东.新中国60年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4):55-58.

[7]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实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8]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9]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74(3):17-20.

[10]宾金生.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运动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4(6):105-108.

[1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5-97.

[12]刘道玉.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3):147-153.

[13]姜泓冰.教育视界: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N].人民日报,2010-10-08.

体育健康课程性质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将对健康的理解置于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分析中,认为健康是指向个体生命全过程的教育,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及体育文化的传递密切关联。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实践与探索,尝试提出从健康干预到健康促进教学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范式,从而推动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实践。

[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康促进 人本位 发展

[作者简介]曹勇(1978-),男,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湖北 荆门 448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118-03

“健康促进是一种融合了自然科学、健康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通过改善包括身体活动、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在内的生活方式,寻求与整个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提升生命质量的整体策略。在青少年健康促进发展中,体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学校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学校体育便承担起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任。然而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中,对健康促进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此,有必要在青少年健康促进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战略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与青少年健康促进实践历程,进行一定的理论梳理与探讨,以提高学校体育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中的有效性。

一、从社会本位到人本位: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课程价值的抉择倾向,这种抉择倾向受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哲学观念、个体对社会及儿童发展的认识等因素影响,因此课程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纵观课程发展的历史长河,课程价值取向不外乎知识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从价值主体维度看,历史上课程价值取向曾在很长时间内陷入非彼即此的二元对立模式误区,以至于‘缺乏人性’成为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隐忧。”人性的回归、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新时期课程价值取向的呼唤。实际上,课程价值取向不应该也不能割裂个人、社会与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以学生、社会与知识为坐标构建起和谐、平衡的三维立体课程价值体系。”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正趋向人本价值转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首先表现为从阶级性、工具性的角度来看待学校体育发展及界定学校体育的社会职能,强调学校体育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延续到60年代,强调社会的需求,强调体育教学以教师、课程和教材为中心的原则,过于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了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体系的学校体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1979年由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扬州会议”对学校体育价值取向进行了理性思考,以技术为主还是以学生体质为主的大讨论标志着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促进了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从社会价值取向逐步向人本主义价值转型。由素质教育引领的教育改革重视学生的健康与发展,重视社会需要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由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体、以竞技技术传授为体系、以追求学生体质发展为目标的生物体育观向个人、社会与知识的三维体育观转变。运动技术学习开始逐渐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竞技体育技术技能传授模式,注意运动技术对学生的应用价值,不断改革教材、教法与评价方式,“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人为本”等思想成为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价值判断的依据。

教育范围内的体育所具有的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全体性的,人本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课程凸显了人,但并不是在个人、社会与知识的三维中只凸显出人的因素。因此,人本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在课程设置与实践中更需要在学生、社会与知识三维间寻求制衡,不能舍本逐末、走向极端。

二、学校体育课程人本价值取向中的健康

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精神和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界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而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更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1.健康教育是一种指向个体生命全过程的教育。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不管哪个学科,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如此。就人本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育教育而言,对健康的追求应该是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在内的健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贯穿生命的全过程。那么学校体育教育就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也必须考虑到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动与健康和学生生活中的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考虑到学校教育阶段所实施的体育教育与学生未来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影响学生在课外校外是否从事体育运动、未来是否愿意终身喜欢体育运动,又与他们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技术技能紧密相关。

2.健康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及体育文化的传递密切关联。体育学科因其以身体练习为表现形式而异于其他学科,但就其机能而言,它具备其他学科所具有的普遍特征:知识与价值的传递,以及在此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体育作为一种实体的传递,是指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体育作为一种精神的传递,是指学生在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所形成的对其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实际上是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种种感受构成了影响其生活态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教育过程一方面需要学生通过操纵身体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即对运动技战术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运动的团体性氛围使得学生需要学习解决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必需的态度和方法(即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按照体育教育目的所组织的教学内容或者活动具有游戏的性质,能够唤起人类自身原初的运动欲望,进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热爱运动的情感倾向。只有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的传递紧密相关,只有将健康纳入个体、社会与知识的立体维度里,健康才具有贯穿生命全过程的指向性。

3.不能将健康与体质测试简单挂钩。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的不断修订实施,当前体质健康与监测已成为学校体育的一面大旗。在实践中,有的学校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被局限于可以测定的身体指标上面,并根据测量结果对照标准赋予其健康与否的意义和等级性价值,意在强化学校体育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体质监测,与测试指标高度相关的项目却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形态予以实施,体质健康所应具有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健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仅有身体健康被突出出来,基于这种理解所确定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以及其表现形态与我们所真正期望获得的健康谬以千里。

三、新时期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学校体育发展思路

在学生健康促进中,由于学校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改革和发展学校体育对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这一模式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中心,在横向上从学生健康分析、指导、监测、合作实施到评估,在纵向上从学生入学跟踪到大学毕业,以科学的范式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增进学生体育锻炼,在学生中倡导和实施终身体育活动。

1.多重数据采集与切实指导并行的健康干预。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主要是围绕学生进行,对于采集学生的体质健康信息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与意义,但以学校体育为实施主体且通过学校体育进行反馈的基于学生体质促进的健康检测,或者说数据采集,不应仅局限在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监测上,还应包括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和学校环境。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调查与数据采集,应主要包含学生体质健康、学生危险行为监控、学校健康环境。学生体质健康即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进行,每年测试一次。学生危险行为监控根据监测对象的年龄不同,监测危害学生健康的行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酗酒、药物使用、暴力行为等,旨在针对监测结果改进项目,制定更有效的措施。学校健康环境主要包含学校健康政策和项目、学校健康概况调查,学校健康政策与项目活动通过地区、学校、班级等不同主体评估学校的健康教育、体育教育活动、营养与健康服务、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教职员工健康促进、家庭和社区参与等,以监测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活动政策,内容涉及学校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外活动、校际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设等;学校健康概况则主要是当地教育或者健康机构调查获得的学校健康政策及实践活动方面的数据,评价预防、营养服务与实践、体育教育、体育活动方面的特征与趋势。具体调查诸如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情况、体育活动的量、体育课程的安排、个性化体育活动的制定与实施、教师的体育活动等,并以此指导学校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教育发展。

数据采集调查研究在有效率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发挥出反馈激励作用,用调查指标的等级性价值与奖惩代替不了由上而下的指导所带来的内生性驱动。针对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数据,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及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面的指南,以指导学校体育活动及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项目的开展。例如类似《学校与社区体育活动指南》帮助学校在与家庭和社区的联动中,针对不同的孩子能提供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体育活动的广泛选择,重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享受式参与等,从政策、环境、培训、服务、项目、评估等方面给予建议与指导;类似《学生自我评估与健康指南》提供评估指标、工具与资源,帮助学生、父母、老师等进行评估并指导改进,从而促进体育活动和健康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类似《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分析指南》,帮助学校基于国家标准实施体育课程,并对体育课程进行完整与科学的分析,以改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2.多元参与合作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我国关于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实践活动,直到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走向系统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以从不同层面支持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工作的推行多以教育、体育或卫生部门的纲领性文件引领,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学校体育独扛健康促进大旗。而健康问题涉及多个方面,身体干预、心理调适、营养保健、环境支持等在不同层面与学生健康促进紧密相联,有必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有必要在政府的组织与协调下,建立体育、卫生、教育等多系统广泛参与的协同机制。

推动非政府组织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国目前已有诸多与体育健康促进相关的实验室和研究会,借助实验室与研究会的力量长期跟踪学生健康状况,验证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方法、体系和标准的科学有效性,研究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掌握真实的学生健康状况,构建学生体育行为数据库,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支持,为政策与活动的制定推行提供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支持。

确立学校、家庭与社区体育多维联动的发展策略。个人、家庭与社区的共同参与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家庭与社区对青少年群体缺乏关注,学校体育的健康促进活动未能有效地迁移到学生生活中。应积极发挥家庭和社区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引导作用,构建体育、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机构共同参与、职责明确、资源整合、合作协调的机制,科学制定健康促进活动细则、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多元筹集经费、推动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育精神与运动兴趣的培养。

3.注重兴趣与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健康促进教学。学生健康促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学校体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健康是指向生命全过程的,且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的传递密切相关,因此注重兴趣与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体育课程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也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由健身功能向健康促进的有效转化。

用健身娱乐性课程项目引领健康促进教学。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应能满足学生终身性、生活化、个性化等需求,由以传授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转变到以传授健身娱乐性项目内容为主,内容涵盖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练习、个性化发展方面的练习。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增进健康的手段。根据不同情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项目的“兴趣点”所在,科学设置各项目内容所占课时数及课程时间分配。

体育健康课程性质范文第3篇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心理压力的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虽然国人已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方面都保持完美状态。但就全球而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呈现出令人堪忧的下降趋势。所以,体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国民健康维系着一个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课程改革之前,体育是指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技术、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活动。而体育与健康是“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不单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方面。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二)课程目标

1. 身体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心理健康。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一是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二是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 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 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根据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二、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实现从针对学生身体训练到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转变

过去的体育课程仅限于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训练,而课改后的体育与健康却融合了众多学科知识,重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实现通过体育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室内理论课,还是室外实践课,都应该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位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都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体育课教学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1. 运动负荷和性别差异是体育课教学独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等掌控好体育训练的运动负荷。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重视教、学、练、思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相长、练思互进;把发展学生体能、学习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的结合起来,实现健康、全面育人的目标。

四、多样性评价

1. 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相结合。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时候,教师可采用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2. 定性性评价和定量性评价相结合。在期末或期中评价中,教师可以采用定性性评价和定量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总之,教师要实施好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只有领悟好新课程标准,运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只有把握好教材,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只有学生注重评价的多样性,激发其体育训练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文桥.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中[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体育健康课程性质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的重任。但2006年9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反过来再检查一下体育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承认,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与公共体育健康课程设置具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质量。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关键因素是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的教材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教材体系不科学、教材的内容陈旧。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重点应该在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上。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些年,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人员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现了许多观点不同、结构不同、内容各异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从所了解到的资料和文件中,全国各地高校大都还在延用过去的体育教材,基本上是体育课程的名称改变了,但授课的内容没有变化。这些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教材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对加大;教材的专业性过强,公共体育的普及性削弱,学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教材的难度加大,公共体育课程竞收录了体育院校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其中绝大多数公共体育课程仍然是以体育运动项目的体系为主,以体育学为编教材的主导思想,主要以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为基本教学手段。但这些教材的根本缺陷就在于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没有与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没有更好地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教材的内容就势在必行。

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课程的本质是由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它用以指导学校教学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课程体系是由课程的内容、结构、形式等组成的,培养目标规定了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它是制订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所以,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综合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21世纪社会所需人才的能力是学习者自身去创造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所以,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反映体育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另外,体育健康课程的形式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教学,更要加强隐性课程的训练。如:校园卫生环境的维护、校园活动的组织、体育锻炼中的人际关系等。再有就是,体育学科教育中,健康知识、医学知识在体育课程中的比例及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2.2注重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应该是一名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独立健康生活的人。他们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了解基本医疗常识和必要的急救措施,能够运用所学运动知识指导日常健身活动,能够在运动中得到乐趣,保持良好的运动兴趣。

2.3对新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初步构想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健康知识:健康的概念、分类;健康的意识;性健康卫生常识

第三章医学常识:自诊与自救;基本的常规检查;常见的急救措施

第四章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第五章体育教育的任务:体育的概述;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

第六章体育教学实践:各个项目的简述、规则;技战术训练与教学;易受伤部位的处理;以及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健身锻炼的方法学

第七章娱乐体育:体育欣赏;时尚体育;传统体育该教材的篇幅字数不宜太多,使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容易理解,并且要突出高校公共体育的师范性、实用性和知识性。

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构建及内容特色

3.1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创新性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其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创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密切联系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是该教材创新的关键。如由于现代行为观念的不断改变,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已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把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健康理论充实到新教材之中。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创新的教师,体育教师的创新重点应该是教学方法、手段和全面的医疗健康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操作师范能力,这是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3.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基础性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从基础理论到基本技能,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常识和运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锻炼,学会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如: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常见的急救措施。了解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和健身锻炼的正确方法。

3.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综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知识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要有高度综合。知识的综合化趋势,反映在公共体育健康课上,就是涉及到体育健康课的各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师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伦理、哲学、艺术、环保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新的体育健康课中得到综合训练。特别是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刚毅的意志,团结协作的能力,良好的思想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以适应未来从事的教育工作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现状。

3.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实践性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理论,是灰色的理论。作为高校开设的体育健康课程,仅仅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学是不够的,体育学有它的特殊方式,就是理论课和实践课,而且实践课的比例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是非常大的。在新课程体系形成后,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理论课的内容有所加大,我们针对体育健康课程的实践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方法。体育课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去,为指导体育健康教学服务。

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另一重要特性就是实用性。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较强促进功能,同时也是体育健康教材在实用性上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教材的实用性,还要体现在与过去体育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将此书作为健身和医学常识手册永久伴随读者。

4.1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

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是体育思想上的改革。要着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但学会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体育技能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只要有了正确健康的体育观,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就更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具有了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够合理地设计体育锻炼计划,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主动参与体育健身和锻炼,从中获得自我发展。:

4.2运动兴趣的培养与运动技能的掌握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运动项目,但前提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学校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环境。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另外,运动技能的掌握也是促进终身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期间学会并掌握了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那将终身受益,并且还要将该技能传播。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必须在体育项目方面具有较强专业水平的教师,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健康课程性质范文第5篇

当代体育 课程发展 学科性质

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广大体育教师充满了期待,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出现了“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赶时髦,搞形式主义”、“体育教学虚无化”等倾向,甚至于一些优秀教师和老教师亦不知道怎么上体育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属性还未能做出科学的定位,造成体育课程性质不明确,致使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不应出现的盲目上课、随意操作的现象。

一、课程涵义的多重性

在我国课程研究的早期,对课程本质的理解已经有相当深度的认识,比较突出的是朱智贤在30年代给课程所下的定义,他认为,“学校的课程,是使受教育者在校里规定的期限内,循序继续得着各种应得的智识和训练,以求达到一种圆满生活的精密计划。”

施良方认为目前就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他对课程进行了词源分析,归纳了六种类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课程定义的方式,认为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二、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

什么是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它应区别于其他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类课程的固有特点,通过分析,我们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课程,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建设,笔者从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方面来反映和认识体育课程的性质。

1.综合性

体育课程是一门特殊的综合性课程。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相对独立于健康课程的体育课程内容;相对独立于体育课程的健康课程;体育课程与健康融合的内容。

(2)教学形式的综合性

体育课程本身又有“学科”、“术科”之分。“学科”即理论课,向学生传授体育方面与健康方面知识,教学场地为教室等空间;“术科”即技术实践课,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方面的技术、技能,教学场地为田径场、体育馆等运动空间。因此,综合性是体育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

2.活动性

体育课程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学和教育的,体育课程的活动性具体表现在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术。体育教学过程的身体练习的内容多种多样而且活动性较强,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竞技运动项目;经过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一些非竞技性体育活动,包括我国传统的养生运动、舞蹈与健美操、民族民间体育等。通过身体的实践活动,达到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并完成的,必须是以运动的学习和实践体验,通过运动中的本体肌肉感觉和记忆才能准确获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其学习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等的改变方面。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

体育实践课程的“活动性”与杜威所提倡的“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的“活动”相比较,又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体育实践课程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全面发展出发,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体育实践课程无论是技术性的知识还是健康、安全性的知识都是通过身体的活动来学习的,在“实践中学”是体育实践课的主要学习方式。第三,中小学体育课程虽然活动性较强,但它不是一个随便的课外活动或学生自发的活动,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评价的制定以及到课程的组织安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系统性非常强。第四,体育实践课“活动”的目标与学校整体课程目标一致,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3.体验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总目标可以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因此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身体体验目标,一类是心理体验性目标。

身体体验也即身体认知。“身体性认知”主要是指借助身体运动进行认知。体育课程应通过运动技能的获得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形成运动认知能力,因为“身体运动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体操项目的某一动作技能时,从表层上看是在对体操动作进行的身体练习,而在深层次上是在对作为客体的身体的时空、位移的认知和体验,进而实现身心一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应该作为形成认知能力的学科予以理解”。因此,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练习更是一种身体性认知。

心理体验。任何一种知识都内在地蕴含着一定意义的精神,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育知识、技能更是如此。因此,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对体育运动深层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这也是体育课程目标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结论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不同于其他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类课程的固有特点,我们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应该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课程,笔者通过对课程涵义的多重性、体育课程的诸观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当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和其自身固有的特性,认为体育课程基本性质是综合性、活动性、体验性,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齐.体育课程性质辨析.体育与科学[J],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