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改革;新趋势;措施

一、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1.国际贸易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目前国际贸易亦随之高速发展。据调查,全球贸易出口逐年上升,贸易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对全球经济崛起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升等复合作用下,促使全球贸易高速提升,促进世界生产发展。

2.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级化进化。国际贸易结构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走向高级化,其主要现状有以下表现:

(1)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快速。近几年来,各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使全球服务业占全球GDP比重逐渐加重,而服务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也在经济中得到相应的重视。在全球国际贸易中,以资源为基础的初级产品与低技术产品比重逐渐下降,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相应上升,并且这样的情况在信息技术日益进步的环境下还会继续。

3.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仍在继续。世界经济还是以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为中心,仍是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当前,以美、日、欧为主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货物出口与服务贸易的比重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除此之外,发达国家还以开拓区域贸易合作与控制多边贸易体制等方式掌握国际贸易秩序,并且从中得到了大金额的利益。

二、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下教育改革的措施

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让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具挑战力,不稳定因素加强,只有加强国际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有效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保障。对此,国际贸易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必要的趋势,这也是适应我国外贸发展的脚步,提供合理的外贸人才。以下就是笔者通过一些材料对如何有效促进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与思考。

1.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掌握一门外语已是时代的趋势。并且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国际贸易业务的完成均涉外,对此,唯有熟悉外语的人才才是交易成功的基础。故而,在国际贸易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强化外语学习为首要任务,也唯有如此,国际贸易教育教学培养的人才方能与国际接轨。对此,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依据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双语教学模式。例如,在商品品名、品质、数量、包装等基础知识教学中,以外语授课,而课件可以使用母语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国际贸易术语、国际支付等重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母语授课、外语课件的模式进行。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外文编写信函、合同等基础知识,看懂外方询盘还盘等,促进学生的涉外交际能力。

2.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如今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了,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故而,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丰富国际贸易教学内容。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对国际贸易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有了积极性,愿意投入到国际贸易学习过程中。当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了魅力指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世界贸易组织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世界贸易组织发展历程的图片、视频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3.强化实践教学。要想真正有效地进行国际贸易教学,只进行理论教学是绝对不行的。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是笔者对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的一些看法。

(1)与理论内容相结合,开创与其相应的实训课程,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以促进学生今后的就业几率。

(2)开展国际贸易综合业务实训。在授课之后,让学生以学习的知识内容为基础,通过实训课程的训练掌握搜集信息、市场调查与分析、与客户交流等基本技能。

(3)引入案例讨论式教学。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基础在于外贸业务实践,对贸易术语、支付方式等抽象的重点内容若仍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对其的掌握与理解难度极大。故此,笔者认为通过引入案例讨论式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对学生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着促进作用。

以上就是笔者对在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分析与思考,尽管不够全面,但仍希望对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 改革 趋势 路径

随着时代的急剧变迁,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发展壮大的互联网,将我们的世界逐渐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同时,对我们的教师高校教育的内涵和手段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改变。于是,关于教师高校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做好课程改革工作,不仅是顺应时展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本着对全国高校学生负责的必然选择。

一:当代学生现状的分析

当今,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更为严峻。要让学生实现应有的社会价值,并适应就业的严峻形势,需要学校及教师引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校学生正处于由学生向社会角色转变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开始独立自主的过程,往往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自我认知仍不全面。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有很高的期待值,但是学生在职业素质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自我认知不足、规划意识淡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降低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对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甚了解,更是无法对未来制定全面客观的规划,以至于毕业时会手忙脚乱,毫无准备。此时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不能正确的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盲目择业甚至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就业问题很多变成了凑合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不是一份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

⑵职业素质不良。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所必须的心理品质。很多学生入学后,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只需要学好技术即可,便忽略了对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并且现在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但是在学校中又没有做好基础工作,难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实中不免会受到打击。当自己的期望值与现实状况相差太远就会产生自卑、自怨、迷茫的心理,无法承受挫折和失败。

⑶专业能力较弱。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不足、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拓展面窄,计算机能力缺乏,与人沟通能力欠缺,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精神等问题。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

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本文针对当代学生的现状做出几点分析:

1.高校教育的课程理念要创新

教师在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翻转课堂”等,突出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积极思考,真正的起到教师授课的目的,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高校教师教育理念趋向能力本位,理论、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具有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理念,将专业教育和职业工作相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统一,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企业的时间,用实践来巩固基础专业知识,并且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教训。

3.高校教师团队的建设趋于教学手段趋向多样化与现代化

随着知识大爆炸的网络时代的来临,旧的教学方式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各高校在求存求变的同时,纷纷将目光瞄向网络世界。因此,改变过去单调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更新颖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学生造福,这已经成为所有大学职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发展的今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各国教育理念得以交流与互补学习。而向西方先进的高等院校学习,正是我国教师高校教育的一个良好发展契机。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路径

1.课程创新。高校课程理念要与时俱进,追求创新。可借鉴“翻转课堂”等先进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实体课堂变成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加深内容理解、提高应用能力的场所。这种创新性方式改变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顺序,突破性地转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传统角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但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的创新性授课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面对问题与挑战并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校企结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地方高校要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高校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密切、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仅要满足学生全面、终身的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还应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校应该主动与企业沟通互动,让学生进入企业,将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使其更快的掌握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自己的岗位。并且此举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旺季解决工人不足,生产量达不到的问题。这样不管是对学校、学生还是企业都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上方法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重点放学校与企业灵活结合上来,才能使职业教育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高校教师更要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德育水平和教学专业水平的培养提高。高校教师要注重终身学习,通过多种途径,充实精品课程的资源库。大力使用与推广国家精品课程,实现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教学方法与手段要与时俱进。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评估机制,能够保证教师的培养质量。要全力下好“全国一盘棋”,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好头,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有关高校的评估机制,通地各项量化的、可操作性的指标,来保证教师培养的质量。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机构,要统筹规划,并协调指导,积极地支持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工作。加大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加强同国内外先进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学习质量和教学水准,从而造福学生。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3篇

课程变革自身需要深厚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思想作为奠基石,更需要先进的课程理念作为支撑。今天,科学知识整体化更成了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向(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发现几乎无一不是科学知识整体化的结晶),这一趋向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之间,而且更加突出地表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知识门类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上,并以此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科学研究的生长点。可以这样说,当代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就是出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这种既相互交叉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体现在高等教育的课程领域内,也就出现了课程变革的综合化趋势。出现这种趋势,一是对现代科学发展趋向的认同,二是因为有相当多的人对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出疑义,认为这样的课程结构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单一课程模式,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是相距甚远的。当然一个支离破碎或条块分割的课程体系必然和其落后的课程理念密不可分,而一个符合时展、尤其是符合人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也一定是在先进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当今世界几个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一种什么样的课程理念指引下进行课程改革的。

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以1986年11月1日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发表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为发轫。该基金会提出一种综合课程计划,这种课程计划不仅要把学生引入基本的知识领域,而且要使他们明了各学科之同的关系,最终把知识应用到校外的生活中去。这种综合课程关心的是所有人共同的普遍经验,关心的是那些人类共同参加的活动,如果没有了这些共同参加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削弱,生活的质量也会降低。该基金会提出了可供探讨的7个领填,(1)语言——关键的联系;(2)艺术——审美的经验,(3)传统尸—活着的过去,(4)社会机构——社会的网络;(5)科学——自然畀,(6)劳动——职业的价值;(7)自我认识——意义的寻求。这7个领域都是可交叉、融合的。由此可看出,在强调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未来变化的‘通才’方面,综合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9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专门人才质量方案》要求在课程改革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造新型的综合课程。该方案导致许多新兴边缘综合课程的产生,如环境工程学、教育工程学等。实际上,笔者以为,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领先于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各大学能够开出大量的课程,包括综合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智力平台。据有关资料记载,近年来哈佛大学开出的各类课程总数高达1万门,而同期北京大学开出的课程总数仅有3000门。

设置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也是二战以后英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因为许多具有远见的教育家认识到,现代社会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都不是单一学科能解决的。而高校的分科教学,使各学科相互割裂,不利于解决工业化社会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更何况要应对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要为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作出贡献,那么就必须扫除高等教育机构中机械划分学科的障碍,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为此,英国战后创办的新大学为了避免英国旧大学学习过分专门化的弊病,扩大了学科范围,开设了新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一些大学废除了传统的学科。设置了多种学科群,围绕学科群来安排课程,从而使学生把专业学科的学习和一般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

作为近代大学理念发源地的德国,其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模式,至今仍极其深远地影响着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今天德国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课程改革中。为了避免学院课程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近年来德国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力图走综合化的道路,着眼点在突出大学课程与高等专科学校课程的综合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他们在传统型大学中开始开设理工科课程,在高等专科学校中则设置了经济、法学、自然科学、语言学、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课程,以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另外,德国的工业大学在打破旧的课程隔阂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加强了文科课程的设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教养的、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的高质量的工程师”。这种人文学科与理工科课程的综合,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面,充实了他们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职业适应能力。

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以符合时展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程综合化为课程改革的先导,形成了文理相通、理工结合、综合优势明显的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达到现代化水平,课程开发体现了一流的校园文化。那么,面对这种改革和发展趋势,反思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课程理念来指导课程改革呢?

在英文中。“理念”和“观念”均由“idea”一词表达,于是人们往往把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理念是同时包含着观念和信仰的涵义的,比观念更为本质和抽象,其核心表现在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上。实际上,人类教育史就是课程价值取向上的“人本化”和“实用化”这两种教育观的辩证发展史,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以人本身为目的”的课程理念与“有用性“为目的的课程理念相互冲突与整合构成了课程理念发展的历程。在课程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不断变化对课程理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尤其今天在唯科学主义和市场经济甚嚣尘上、“以人为本”纸上谈兵的时候,如何谋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便成为衡量课程理念先进与否的试金石。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曾深刻地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形成的‘技术社会’,在这个社会,工具理性已渗透到社会的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这个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控制和奴役的基础。”那么,在这种渗透面前,我们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或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课程理念常常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其职责、使命就在于传递被社会认可的所谓现实的主流文化,教育就是通过课程这种文化的负载工具及教学这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使个体社会化。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即要通过何种方式、采取什么手段才能教会学生获得足够多的与理解世界真实生活相关的知识、概念和技能。特别是如何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去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世界,更是一个课程认识与研究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至高无上之处在于它给人们提供了改良文化、创造文化、延续文化和保障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智力平台。而目前,我们的课程发展与文化之间始终沿袭着单一的、线形的、“工具一实体”性关系,却完全漠视“人”自身发展的丰富性、复杂性和非线形性。在对功利的过分追逐中,课程的整体过程已由一种理想的、对真理的追求蜕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的灌输知识的操作活动。特别是在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课程驱逐了人的欲望、需求、情绪、情感、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纯粹的工具化窒息了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使它更倾向于如何使人服从于一种“工真的逻辑”,进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道德规范等。而更不容乐观的是,课程逐渐丧失了文化加工、整合、升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现有的课程迷失了“人”的方向。雅斯贝尔斯就认为:“今天的大学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这样的现实与我们的许多大学所提倡和所追求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么追根溯源,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课程改革意味着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创造,而课程文化居于学校文化的核心地位。但在一个急功近利或目光短浅的社会中往往只能孕育出一种功利的课程文化,功利的课程文化只能导致“目中无人”的课程理念的确立,最终这种课程理念指导下建构的课程体系孕育、分娩出的只能是“失我”的人或“单向度的人”。课程综合化实际上就是对被束缚的人的主体意识的反叛与抗争。尽管目前课程综合化还谈不上全面,更谈不上尽善尽美,但为什么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都把目光投向了综合课程呢?事实上,课程变革的趋势绝不仅仅是课程综合化,本文仅以此为例来阐释课程变革和课程理念的关系。综合课程从本质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教育文化而非学科文化;而从更本质、更深层的角度讲,综合课程实际是目前课程体系及其运作的一种反动,因为它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的挖掘至少代表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发展方向。说简单点,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等地步,科技先进到何等程度,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人的综合发展和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最佳发展模式。这告诉我们,不管是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它都必须深深植根于“人”这片沃土中,以“人”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全面发展为依据。应该明白,课程改革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美国的后现代化课程理论家多尔曾精辟地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自身。而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现代课程理念必须实现人性的真正回归,并以此来完善面向“人”的教育。如果违背了这个宗旨,课程改革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 国际化 工商管理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与之相对应,我国面临的世界竞争越来越严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工商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随着远程教育、联合办学的开展,工商管理教育应对国际化发展形势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化意识,并深入了解国内、国际工商管理形势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

首先,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和要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适时调整了课程内容和形式。其次,师资体系逐渐完善。许多高校都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积极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构建原则。借鉴吸收、引进聘请国外优秀工商管理教育者,并组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国家化培训。再次,课程体系更加科学。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大部分高校都构建了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例如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或全外语教学,还对工商管理专业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积极开设国际化课程内容,并引进外文原版教材。最后,实行常态化国际交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革新传统工商管理教学模式,一方面加强与地区、部级单位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借鉴吸收国际先进工商管理教学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以提升自身的工商管理教学水平。

二、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改革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都根据国际形势,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新,但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不符合当前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内在要求,反而严重阻碍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的特点,改革工商管理教育模式。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国际化培养途径

首先,应当适时课程国际化。高校应当积极引进当前世界最新的工商实践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各种新知识、新观点,以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化思维。与此同时应当重视基础专业课程,深入探究我国工商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引进、吸收有机结合。其次,要开展国际化工商管理论坛。高校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周边地区与国家的国际化教育成果,并与相关国家高校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论坛。当今社会,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都已取得显著成绩。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国际化工商管理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高校与这些国家的高校不仅文化特征相似,而且地缘接近,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论坛成本相对较低,且操作起来更加便捷。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与工商界展开交流沟通,工商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积累专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储备。深入了解工商行业的发展规律、发展现状。因此,我国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利用本地区的国际企业、外贸企业、企业家协会等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化工商管理者参与论坛探究,进而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工商管理动向与问题。

2.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

首先,高校应当引进和聘请国外著名管理学院的学者或具有国际工商管理经验的从业人员,为学生讲授国际化管理理念与经验。其次,高校应当排遣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安排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管理和决策,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案例、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在参与国外培训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能够接触和了解最新的专业教育理念,进而更新知识储备,引进国际化管理知识。再次,高校还当鼓励教师不断拓宽自身视野,进行跨学科研究,丰富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当前的国际化趋势。最后,高校应当设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要根据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积极引进不同专业和学科的高级人才,加强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3.构建国际化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价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根据学术论文和课题情况进行评比;二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评估。很少有针对工商管理教育的评价标准和制度。因此,若要应对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就必须根据工商管理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与制度,根据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市场化程度、生存能力。以及工商管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霍国庆.台港地区工商管理教育的特色及发展走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台港考察记录[J].管理评论,2003.

[2]姚福生,王磊,张志伟,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08.

[3]杨芙蓉.面向国际,处理好工商管理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2.

[4]李兴华.试析欧盟内部语言纷争的经济因素[J].法国研究,2008.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5篇

一、新型工程教育分析

1、新型工程教育理念

工程系统性和大工程的教育理念。工程与科学这两个方面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关键,科学则是对存在于世界的各方面事物的解释,工程是对未来世界有效创造。工程本属多学科综合体,工程分析研究与教育过程中则应重视各方面知识综合。实际上掌握系统性知识的通识型人才优于掌握专业学术的专业型人才,也更能充分适应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工程实践性和回归工程理念。培养合格的工程师需要经过科学知识学习及各项工程训练等阶段,通常是要历经七到九年的时间。从科学探索性及人文艺术表现性角度来看,工程学科的本质就是注重实践。应使得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得到工程问题处理的具体经验,特别是各项设计和制造与科研等具体实践活动的参与。

2、新型工程教育改革趋向

改革学制及教学管理。工程教育关键是对工程科学研究型人才和工程技术型人才以及具备工程背景的其余领域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构建非常灵活和健全的机制才可以有效完成多样化培养目标。这需要对本科学制进行调整,应从单一化四年工科学制转化为灵活的学制体系。编制整套独特且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以便实现选修制、导师制与学分制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科学核心课程逐渐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的缩减了知识更新周期,诸多专业知识可以在极短时间之内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诸多理工科大学逐渐增加了对科学核心课程方面改革程度,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余地,让学生们可以得到更适应于个人背景及兴趣的知识。现代化科学技术问题综合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对各项技术背景的分析及跨学科思考,因此对工程教育课程各方面内容要进行人文扩展,从而使得工程及人文有机结合。调节专业设置且增强学科交叉。现代化社会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构架具备极强的综合性,未来的工程师应具备经济学和生态学与社会学等视角下处理各方面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系统的、全方位的考虑问题。并且,现代化企业及社会还要求工程专业人士具备专业知识及跨学科知识,工程教育不再只是工程专业知识方面,而更加重视综合化及交叉化发展。

二、国际化办学策略分析

1、国际化办学培养目标

西方国家诸多知名大学培养目标及办学理念等具备普遍性,却也包含着国际化内涵,也明确提出了和国际化素质相匹配的各方面要求。比如哈佛大学及耶鲁大学其目标则是造就具备全球意识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的目标为培养领导世界主流的工程技术人才,波士顿大学的办学理念则是学生及课程之间视野面向世界,学生全球化。总体来讲,各大学院培养目标国际化特征极为显著。结合国内大战略需求及国际经济发展主流趋势,根据国际各项标准而培养人才。借鉴国际上各类先进教育方式,编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国际竞争力和适应于各方面要素的国际化人才。

2、国际化办学课程体制

高校国际化组成部分和核心就是国际化课程体系,此类体系主要是注重国际观念指导,根据国际标准而使得课程内容及结构和教育方式,加上各类课程资源均符合培养跨文化国际型人才课程的要求。利用国际化课程体制提供接收国际化教育的机会给国内学生,这样也能吸引境外留学生,使得高校可以跻身于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竞争中。国际化课程体制应确保课程结构国际化、教学方式国际化、课程内容国际化、课程资源国际化这四个方面。

3、国际化师资队伍

师资所呈现的国际化程度关乎世界大学排名,也是一项极为关键的指标,更是培养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优秀工程师的主要因素。国际化诸多大学教师队伍有着国际化教育理念及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于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培养需求及要求。应确保师资队伍构架国际化、国内教师的国际化这两个方面,国内教师应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及理念和视野,需要掌握一门外语,更应具备极强的国际交流及合作能力。

4、国际化学生交流

世界上的诸多大学均是极为注重学生出国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交流水平。学生出国交流应注重校际合作和学分互认等方面的机制支持,以及学生去海外学习提供奖学金等方面的支撑。应充分丰富交流项目,要为学生们提供各类不同的出国交流项目,时间可定为半年或四年;提升学生出国比例,让学生出国比例不断上升;重视双向交流,国际化学生交流应确保双向交流,要将学生派出去,还要接收海外优秀的学生,充分推进本土教育水平提升。

5、国际化实习实践

实习实践可以说是学生和工程师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国际化实习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了解国际各项通则,以便增强国际视野,这也为学生国际竞争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实习实践国际化应确保实习平台国际化、实习过程国际化、实习管理国际化。

6、国际化职业发展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属于检验学校培养人才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持续加深,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务必可以进入世界人力资源市场中,国际化高水平就业也是主要发展趋势。

7、国际化质量保障

根据国际通行人才培养标准,学生的学历应得到国际认可,这也是国际化办学质量的主要体现。世界上诸多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具备整套科学合理的认证标准,而国内工程师属于职业水平评定的一种,也是从事工程建设及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标准规定,不是学历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