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学习内容 设计策略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培养团队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

一、城乡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差异

“研究性学习属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但它的开发和管理属于学校。每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不同,可以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①。因而,城市学校与乡镇学校关注的主题不同,在内容的选择上所体现的特点也不同,在目标的定位上也各有侧重。

城市与农村实际情况差异对比如下表所示:

一般来说,普通乡镇也属于农村,研究性学习是否适应乡镇高中的语文学科呢?带着这一问题,近两年来,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实验。这两个班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所有任课的教师普遍感到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较差。但实施研究性学习后,学生焕发出从来没有过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我的做法得到校领导肯定和表彰。因此,我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上海可以开展,大城市可以开展,只要用心去思考积极想办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乡镇高有的优势,乡镇高中可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只有在语文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只有在乡镇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才能提高乡镇高中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综合素质,最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是乡镇高中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关注与乡镇相关的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活动。特别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乡镇高中指的是经济不是很发达乡镇的普通高中。这样一种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一)凸现语文学科的特质

1.树立“言语本位”的语文意识

关于语文的性质,有人主张“工具性”,也有人主张“人文性”,此外还有“实践性”、“言语性”等。本人更倾向于“言语性”,因为语言是工具,语言被运用和被运用的语言便是言语,可见“言语教学观”是符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要求的;同时,“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运用语言便是传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承文化,“言语教学观”同样符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不用说,运用语言就是语文实践。以上说明“言语性”具有理论上的包容性,是语文最基本的属性,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以言语教学为本位,语文科的研究性学习也当然应该体现这一点。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要以言语教学为本位,否则,就不能区别于研究性课程,就不能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2.体现人文关怀和文化关照

语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征,这在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1)选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2)在课题评价上实行动态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研究能力差异进行评价。(3)研究与语文相关社会生活和文化专题,不仅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化品位。

(二)凸显乡镇的地区特质

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三、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因此,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就成为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问题。

(一)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的内容很多,如作品的题材、思想意义、人物形象、表达技巧、文化心理以及作品中所展示的风土人情等。并且还可以分得更细些。如研究某一部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风格等,就选修课《红楼梦》来说,可以研究它的人物形象及意义、语言特色、思想意义、塑造人物的技巧、诗词的研究、服饰、饮食文化等。

(二)作家研究。

可以研究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对作品的影响,作家的思想观、人生观,作家的语言风格等。如学习余秋雨的《听听那冷雨》,可以自读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研究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风格。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自读鲁迅的杂文集,研究他杂文的语言风格。当然中学生对作家的研究,不同于专家们的研究,例如一位学生的选题为《我看鲁迅》,从一个现代中学生的角度来谈及对鲁迅的看法。

(三)语言运用。

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要以言语教学为本位,这里语言运用指的是社会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而不是指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新课改所配套的苏教版新教材,为了培养社会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设置了许多专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提问与应答

提问与应答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目的,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善于倾听,敏捷应对,应答准确、简明、得体。

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写作实践”采访身边的对象,设计问题,倾听并整理他们讲述的生命的故事。

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调查与发现”板块,安排“访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口头形式向调查对象搜集信息资料的研究方法,创设便于沟通的谈话情境,提高发问的技术,耐心倾听并记录。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得体简明地回答问题,是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问答之间”板块活动设计的出发点,记者们精心设计的问题,杨立伟倾听口语信息的素养与应对作答的风格,给同学们的提问应答以示范。

2.演讲

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的效果。③

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积累与应用”安排“读书报告会活动”,“报告”是“演讲”的形式之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积累与应用”安排举办以“我的家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英名与事业”板块,安排“演讲”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著名的演说词体会其鼓动性与感染力;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演说词在表达方式上的特色;分析不同演说家的风格差异,体会演讲者的个性与风度。在“写作实践”中,安排学生写演讲稿,要求根据演讲特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在演讲厅”板块,集中安排“演讲”与“倾听”实践活动。选择了两篇经典的演说辞,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作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能力。

3.讨论与辩论

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方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④

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体悟人生”板块设计了两项“讨论”活动。选择“分析两代人矛盾的成因”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组织专题讨论会。要求学生采用记录发言要点等方式学会倾听,在交流中捕捉信息。

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感受碰撞”板块,召开模拟法庭听证会,控辩双方展开辩论,其余同学倾听记录。

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交锋时刻”板块,活动形式是辩论。两个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分析、借鉴辩论基本规范与一般方法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了展开辩论实践的背景与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倾听”与“表达”两方面素质的机会与条件。“交锋时刻”是思想与语言的交锋,更是去度与修养的展示。相信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儒雅风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辩风,更会影响学生的精神。

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同学们研究的问题。如口语交际中如何做到“得体”?在演讲中如何使用肢体语言?同时,还可以延伸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现代生活中“日新月异”的生造词:“帅呆了、酷毕了”,应如何看待?关于歇后语的研究等。

(四)文化现象。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因此,文化现象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就是指过去和现代的种种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包括民俗、服饰、饮食、园林、建筑、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甚至包括文化审美心理等。在学习必修三中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根据我们乡镇的实际情况,带领同学进行“端午节在不同地区的过节习俗研究”、“乡镇赶会场的研究”、“小商贩吆喝的研究”等。

四、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原则

研究学习学习的内容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基调来进行选择和组织。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在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关心学生个人经验的原则。

关注学生个人经验是指从学生的兴趣、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个性心理出发,选择学习内容。因为,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浓厚兴趣,不仅是进行学习和探究的直接动力,而且是挖掘他们创新潜能的前提。只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才能使学生倾注全部热情,认真地进行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小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的问题,中学生则逐渐重视社会性强的问题。例如,“青春期生理与心理”、“人际关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中学生心目中的家长研究”、“中学生心目中的老师研究”等。

(二)关注社会生活的原则。

关注社会生活是指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以社会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剖析、寻找规律、寻找对策。选题力求把握社会发展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思考和活动有较大的空间。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例如“燃料与生活”、“水资源研究”、“植被研究”、“风土人情演究”、“乡镇农产品的研究”等。

(三)关注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原则。

关注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原则是指在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的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的途径和机会。应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试验,少一点书本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思维训练。因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必须参与实践,在获得某种体验的基础上,内化成个人的心理特征。

五、乡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设计策略

(一)先扶后放,选择课题内容。

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问题的产生,可以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中学生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高昂的兴趣爱好,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志向,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激励,这就需要为问题的产生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引导工作。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研究趣向,分析研究后,精选出可以唤起学生心灵深处蕴藏的求知欲望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若干主题或课题,建立课题“超市”,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引导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然后逐步扩大选题的范围,或者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心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变“厌学”为“乐学”。课题的设计要避免成人化、理性化,避免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神秘感和畏惧感。

(二)因地制宜,选择课题内容。

“因地制宜,选择课题内容”,是指在选择研究性学习内容时,不能脱离当地实际情况,要结合当地人文地理、自然风情实际,兼顾学校的软、硬件以及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地化”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比如,地处横溪镇的陶吴中学附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甘泉湖度假村”,那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还有能体现各民族风情的民族村,带领学生游览后,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民族与服饰”、“傣族风俗习惯”等主题,从而引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千万不能只从“易”、“简”入手,既不进行必要的投资,又不开发当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更不能只翻翻资料,写写文章了事。要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的材料的利用结合起来。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的资源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来源和母体,没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也就没有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就成了研究性学习的重大问题。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要面向社会,拓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渠道,开发校内外的各种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注释:

①邹尚智编著.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56.

②高民等.研究性学习的差异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5:11.

③丁帆,杨九俊主编.高中语文培训手册(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122.

④丁帆,杨九俊主编.高中语文培训手册(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123.

参考文献:

[1]胡永生主编.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升主编.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3]高民等.研究性学习的差异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5.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思想前提;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可以为研究性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切实有效地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得以推广和深化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评价

    引言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研究性学习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这里的“学习方式”不是强调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技能的思考,而是关于学习的价值思考: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研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自此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程的地位已牢固确立起来。本文结合自身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历,谈谈对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认识。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生尽力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考试单一的评价体制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质量”,为了努力保障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教师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而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学生的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乐趣,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的这些理念促使广大一线教师对以前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和总结,借新课程改革的良机,更新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念是当前教师面临一个重要任务。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和抛弃了不可传授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实际亲历了认知的道路,才能获得知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直接面向简单规则和知识结论转向面向“复杂本身”,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悟知识、生成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用大量的附着知觉等隐性知识系统作支撑。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喜悦,而不是传统数学学习中直奔主题的简单结论的记忆。表面看知识是简单的、清晰的、可言传的,但传统教育、教学所言传的所谓“焦点知识”,其实是 干枯的、僵化的知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的。今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旁观者的地位。

二、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传统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育。教师是教材的“奴隶”,是教材、教参的“忠实的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接受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信息化的社会里,课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参与者等角色转换。当然,长久的“权威者与传授者”的思想还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

    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群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在这一框架下,学生可以质疑教师的权威,通过共同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的潜能将逐渐被激发,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师生关系的交往不再体现教师居高临下的命令者,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应体现平等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和观察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的心理,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建立起一种新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好奇、喜探究的天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教师倾听的意图,不在于证实学生的见解和观点的正确性,而应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地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探究过程中悟得知识。当然,学生也有惰性,心理、生理还不成熟,在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中遇到困难时,逃避困难、选择玩乐的弱点就会充分暴露出来,这也是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是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心头之患吧。

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不但应在资料信息来源、思路点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还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协调者,创设轻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共同求知过程中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当学生真正体会到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时,学生就会敢于面对问题,迎难而上。在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参与,努力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当然,教师不可能做到全能全知,事事都懂,碰到实际问题,应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找答案,教师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做到既培养了学生,又充实了自身,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我个人认为,在实施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怎样学会思考和怎样学会学习。 三、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知识特征,合理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

    初中学生恰好处在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青少年时期的初期,这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心理发展的节奏很快,情绪波动起伏的落差很大。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生活是个体存在的基本方式,由经历和阅历所得的体验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体验塑造了人的性格,并进一步制约人的命运。丰富的生活体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见多识广,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课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取得可贵的进步。因此研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不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更能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目的。虽然,数学新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课题,但这并不完全适合于所有学生。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不仅要使学生力所能及,符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也就是说通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于数学学习,使之拓展和加深。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十分淡薄,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当欠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教师不能简单、一刀切地将教材中提供的课题掷给所有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作为教师应认真分析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认知差异和兴趣爱好,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所处社会环境及家庭背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设置结合学生实际的研究内容。

    如我校外地籍学生较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结合这个有利条件,我让学生收集父母亲友的身份证号码,研究身份证号码的编排方法,让学生通过走访派出所、上网等途径搜集身份证号码编排方式的信息,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和喜探究的天性。使学生明白数字编码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邮政编码、车牌号码)。又如学习认识几何体时可以让学生去研究:为什么酒瓶、热水瓶、饮料中的易拉罐、矿泉水桶等容器大都是圆柱体的?这些容器为什么设计成圆柱体的形状?它们有哪些优点?圆柱体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之间的比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商家是如何选择易拉罐的形状、大小的?等等。这样课题既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又紧紧围绕着数学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设计中的重要性。再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的知识后,结合我校的各个小花坛,让学生去研究从数学美的角度设计花坛布局的方案,让学生充分体会平移、对称、旋转的几何知识在建筑标志中的设计应用,通过对美的欣赏,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四、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评价的客体地位,受制于教育管理者的强制性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从而导致扼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倡导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在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学习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从计划的制定,资料、信息的收集,解决问题方案的确定,到最后探究结果的呈现,都能折射出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因此,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提问,怎样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怎样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要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不管结果是否正确,有多少社会价值,我们首先应给予积极肯定的形成性评价。评定的价值去向不仅应停留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更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能再演绎过去僵化的评价模式,要坚决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鉴定式评价。大力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充分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同时,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体现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体现于学生在非学校情景中的表现,体现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充分体现真实性、情景性,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结束语:

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它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否真正有效转变,关系着国家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扬起改革之风帆,屏弃僵化、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践行,奋力创新,配合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保障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华、李雁冰的《研究性学习的理想与现实》(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涵义;原则;方法

实施新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理论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并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涵义

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涵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1)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认识的全过程;(2)学生的认知活动应当是探索性的,具有发现或发明性质的活动。研究的知识经验既可以是间接经验,也可以是直接经验。研究的方法注重过程,不单单指向结论。当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的环境中进行的,有别于个人自发的、个体的研究活动。而教师则主要担当阅读教学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提出问题,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高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是:(1)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过程。(2)研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通过这样的学习能极大地满足这种心理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动机与求知欲望。(3)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因为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对外界尝试探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索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进行因势利导,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4)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由探索、自由创造,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以及表现、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开放和充满新意的想象,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和释放。

二、研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实践体验是学生获取信息、自我完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点多,探究欲强,因此阅读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新颖有趣的实践机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阅读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

2.指导性原则。教师辅导在前,学生实践在后,不仅有利于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的盲目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成功率并从中获取自信和动力。

3.激励性原则。由于小学生好动、兴趣点多但往往没有持久性、耐挫力弱,这些特点会使一部分学生在研究的半途中失去兴趣或信心。因此,在实施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关注和鼓励。

4.基础性原则。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重在体验,而非结果,教师不应强求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方法

1.科学定向。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一般的学科目标相比,呈现综合和全面的特点。因此,它更强调通过阅读问题的探索实践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具体地说,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要强调以下几点:(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阅读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研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阅读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展开。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等。(3)学会分享与合作。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和同学、老师、家长等建立多种联系,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并从中养成欣赏和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

2.严密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1)小组合作研究。研究性学习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本文下面提到的“研究性学习”形式即是这种)。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学生自己推选组长,通常由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2)个人独立研究。这种形式通常采用“开放式长作业”的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然后由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的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一学期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3)全班集体讨论,全体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研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分享初步研究成果,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二语习得;视觉学习;研究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1-0027-0006

1、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语言学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二语习得研究有助于揭示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智力活动的特性。纵观国内关于二语习得综述、综论、概述之类的研究,成果颇丰,各家都在试图归纳、分析、探索某一历史时期该学科的发展轨迹。“根据对论文研究方法的分类统计,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前10年,非实证研究方法占主流地位;而近10年来,文献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的使用接衡。但实证研究量从第一阶段的13%跃升到第二阶段的51%,说明实证研究方法进入了应用普及阶段,已成为目前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特点(戴炜栋、周大军,2005)。”目前,二语习得的有关研究基于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拓展,产生了语言习得“天赋说”、“习得说”、“关键期假说”、“结构学说”、“联通学说”、“社会文化建构说”、“情感说”、“内在说”等,注重研究语言的运用;语言习得机制研究注重习得知识与学得知识、陈述知识与程序知识、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知识的表征和控制,形成了二语知识表征的心理机制(Susan&Selinker,2000:330-369)。

然而,Ellis的二语习得理论或模式、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假说等,受当时技术发展和认知研究的局限,并没有解释当今信息时代的认知方式和信息知识的表征,也没有解释基于技术语境下的二语习得机制。今天的网络技术似乎颠覆了人的认知方式,改变了知识的存储、呈现、加工和获取的方式,“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囊括了语言或语言教学的所有内容,为语言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前提条件”(胡加圣、陈坚林,2013)。现代信息技术和认知理论拓展了二语习得学科研究的空间和手段,学习信息的视觉化已呈现出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在视觉化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与学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研究是语言学习研究发展的逻辑必然,视觉化二语习得开辟了语言与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其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未来前景不言而喻。

2、二语习得研究视觉化发展趋势

刘浩(2013:29-33)认为:二语习得作为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同时也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不可能仅从单一学科出发就完成对其的认知,而是需从不同学科中吸取营养。二语习得研究不仅要研究语言本体,关注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和技术化过程,还应该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及其技术形态之问的关系,这是二语习得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

文秋芳、王立非(2004)依据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概述了国外35年来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现状;同时对1967-2000年TESOL Qua~edy刊登的量化和质化研究论文进行统计,总结出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呈现两个最新发展趋势:(1)运用微变化研究法来探究二语习得机制;(2)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新手段。Rosamond&Florence(2004:49-51)指出:二语习得自70年代至今,主要关注的是:(1)内部机制的作用;(2)第一语言的作用;(3)心理变量的作用;(4)社会和环境因素的作用;(5)输入的作用。然而,正如人类文明源于读图时代一样,人的认知也首先源自图像符号或者说语符,因为语言与图像存在着一定的互文性、解释性和技术的表意性。技术的物化和形态的技术,其表意丰富性是原具象所远远不能比拟的,技术突破了时空和语言的限制,视觉化的语言和语言的视觉化以其直观和直感性更有利于语言文化的交流、共享和语言的习得。图像正受到技术的物化,越来越多地侵入文字的领域,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变得不可或缺。尤其是智能媒体在知识表达形式上的巨大突破,使知识的表达从简单抽象的符号走向模拟仿真。技术既可以虚拟世界的对话性和虚拟世界的自律性,也可以虚拟世界的表现性与临场感,因此技术给学习提供类似真实的情景,同时对多种感官进行刺激,弥补了文字表达形式的不足。据此,笔者认为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正在发生大的“技术”转变。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人类学习、学习与技术、人与学习及技术之间展开了一场新的对话与变革。在这场对话中,二语习得的视觉化发展最具特征。

目前大量的网络公开课、微课均采用录像技术,形成了免费的影像资源大数据库,视觉学习工具、学习网站、学习资源及视觉学习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美国MIT、哈佛、耶鲁等高校教育资源(网络公开课)、youtube、网络电视、优酷网、爱奇艺、土豆网、搜狐视频、乐视、Facebook、Twitter、MOOCs等影视资源,丰富多样,囊括了文本、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各类大数据学习资源。根据http://,Youtube的收视观看者为每天4亿人次,Myspace、Facebook每天的访问量在2.5亿人次,这些视频网站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鲜活的资料。有的国家如英国的伯明翰大学还成立了专门的视觉学习研究实验中心(http://not-tingham.ac.uk/visuallearninglab),促进优质教学。

文化技术化将产生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人类文化已经近乎于全方位地被技术“视觉化”了。视觉文化,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和人的认知,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我们正处于一个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或者是eCuhure,而非仅印刷文化。影视、图片、形象符号化的书写形态和表达技巧正日益成为人们必要的生存手段和生活方式。在今天的“视像化时代”,知识的可视化和教与学环境的虚拟化、人机互动化和智能化是人类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方式。技术改变了信息结构、表征和传递;基于技术语境的视觉文化成为二语习得视觉化的发展趋势。相对而言,二语习得研究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技术与二语习得的对话与变革将产生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二语习得必须研究“读图时代”的语言习得方式和视觉化教学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探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社会环境,顺应时代的要求及语言习得和教学规律,体现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3、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视觉与视觉学习

视觉不仅仅是一种“看”颜色、形状的感知活动。从语言学的视角看,视觉是一种语言,让我们产生和交流对现实的思想。交流过程和图像与符号的转换过程是思维活动过程,即视觉学习过程。就现代技术而言,视觉学习是一种教学和学习风格、理念、概念、数据和其他信息与图像相关的技术(Leite&Svinicki等:2009:2)。视觉学习涉及的问题很复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通过大脑皮质视觉区控制的感官学习,是一种视觉智能。从教育理论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看,视觉学习是教所有成年人如何思考和学习最好的方法。从学习风格看,视觉、听觉、动觉是常见的三种学习风格。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技巧有一定程度不同。识别和区分学习者风格有助于教师和学习者适应差异,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适应多种学习风格并从中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的性质决定了人的认知风格。就外语教学过程而言,“这些信息源按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影像等。根据对信息本质的解释,信息的产生、传输以及接受等,离不开基于听觉和视觉的‘双通道’系统,所以,其实最后所有教学要素都是始自声音和图像符号,并以之为结束,学习者在逼近真实自然的条件下掌握学习内容。这就是外语课程的信息化处理过程”(胡加圣,2012:97)。显而易见,视觉学习是外语教与学的必然路径,视觉学习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实现高效的视觉学习,需要科学的视觉学习策略指导。视觉学习策略,如图像、影视、动画、漫画、图标、图表、轮廓等普遍用于教与学,学习者通过译解言语形式的信息或被要求评价和解释各种来源的信息,包括新的知识,这种学习就是围绕某种特定的图式、情境来展开思维活动。今天的教学和学习的视觉化是借助视觉整合教学手段(Kleinman&Owyer,1999:53-56)。图像和空间关系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学习资源和模式。视觉学习技术使学习者能清晰、快速地获取信息。学习者可以瞥一眼地图或图表,便立即产生新的思想。简单的技术,如格式、空间关系、文本的大小和位置,最接近一个人原有的理解水平。一些常见的视觉学习策略包括勾勒、创建图表、思维导图等。也可以用其他技术(包括图像、图片、颜色、地图的使用等)来组织信息和与他人沟通。我们也可以把这些优点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发视觉学习技巧,可以大大减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3.2 视觉素养与二语习得

视觉素养是图像化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从视觉对象、符号及其他图像中获得意义时对其进行区分和解释的一种能力(Kimberly,2004)。换言之,视觉素养是语言学习者读图、解图、译图、“话”图及与图像、图符进行交流协商的对话能力。“在完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学习任务时,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面对一系列的技术操作环节。从基本的多媒体播放功能,到稍微复杂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通信、数据处理等等,都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不得不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当代所有大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胡加圣,2011:97)。因此,视觉素养是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视觉学习的概念基于视觉通信使用的类型和一个人的视觉素养。一个典型的视觉学习者必须拥有记住细节的能力,包括颜色和空间的安排,因为他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心灵。“我们不都是视觉的思想家(虽然我们都有潜能)。然而,我们都是视觉型学习者”(Kelly,2009)。资料表明:约85%的人与生俱来就是偏爱视觉学习者。随着通过媒体刺激视觉,许多人认为自己是视觉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已经适应了信息接收的主导模式,这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学习行为,这些学生已经忘记了他们的真实性。如今,学生大都偏爱看视频资料而不喜欢阅读纸介文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语习得视觉化有助于改变教与学的形式:视觉化的教学媒体有助于将学习信息以更具表现力、更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二语习得视觉化揭示更敏捷高效的信息加工、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规律和特征。因此,二语习得视觉化理论体系、模式或假说揭示视觉媒体的教学设计、媒体与学习者之间的认知过程规律(如渗透性、整体性、序化性、协调性和定向目标)并构建其模型分析,实现技术、信息与学习者的最优化组合,对视觉智能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可以解释媒体与学习者之间的认知过程,其核心概念是:“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功能是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中介来沟通个体和社会物质世界的关系的。他认为,正如人不是直接作用于物质世界,而是通过物质工具这样的辅助手段进行生产劳作一样,我们也是运用符号(心理)工具(symbolic/psychologicaltools)作为辅助手段来控制和重组低级生物的心理过程,物质工具负责对自然的控制过程,而心理工具负责将自然的心理过程转化为高级认知功能,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掌握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过程。物质工具和符号(心理)工具是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的人类文化的产物,符号工具包括数字、计算系统、音乐、艺术成果、文学作品,尤其是语言(Lantolf,2000:80)。”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构成人思维基础的生物机能不足以解释我们自觉并有意调节心理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特别是语言内化的结果。“语言内化是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核心概念。内化指社会成员把交际活动中的符号产物转化成心理产物以反映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Lantolf,2006:90)。因此,语言符号是社会互动中的交际单位,也是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内化的思维单位。在社会互动中,语言符号有助于社会交际和思维的统一。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内化过程形成了人的高级认知功能。Paivio(1991:255-287)提出了双重编码理论,这一理论的命题是“人类心智运作于两个不同类别的心理表征的口头陈述和心理图像。”以两种形式(视觉的及文字的)储存,信息更容易提取。因此,人类的记忆包括两个功能独立的(虽然相互作用)系统的言语记忆和形象记忆。

3.3 视觉学习的类型

视觉学习是指学习者从文本、图片、图表、电影、电视、计算机、虚拟技术等视觉信息载体互动中建构知识。学习者凭借着各种视觉信息载体来增强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能力,来澄清自己的思想、与先前的知识对接、组织和分析信息。视觉学习是自主构建和整合新的知识的学习方式。然而,从认知的角度看,视觉学习是一种基于视觉感官和视觉智能的学习,是多重心理活动和认知机制的过程。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机制作用存在个体差异和偏爱,一个人对环境反应、行为或适应方式的差异和偏爱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类型。技术化的视觉学习满足了视觉学习偏好型的学习者,同时也在改变其他学习偏好的类型,有益于多模态、包容型的学习类型。笔者倾向采用视觉学习能力来划分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那么如何界定视觉语言学习能力?如视觉读写能力包含:观察的技巧、口译技能、分析能力、了解构图元素的能力,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响应的颜色、图片的情绪反应等。Kolb(1976:38-53)提出人们根据如何感知及如何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其独特的学习风格。Keefe认为学习风格除了包含信息加工方式外,还体现出个体的感情因素、心理行为以及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方式的偏爱。Kate认为学习风格指的是个体自然的、习惯性的、持续的对新信息技能获取、加工和吸收的偏好方式,它不随教学方法和内容而改变(Keefe,1979:170-194)。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很多,尤其是知识可视化、大数据、MOOCs时代,学习的类型也随之产生新的变化。目前而言,二语习得的视觉化学习活动被分为:视觉性学习、蕴含性学习或潜伏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模仿性学习或接受性学习、创造一创新性学习、运算性学习、思维性学习、综合心理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群体性合作学习。

3.4 学习内容的可视化及学习者的认知

教育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视觉学习是教所有年龄的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最好的方法。就目前而言,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探讨视觉化语言习得理论体系及其解释力和实践意义。语言输入应该是多通道和多样性的,其输入形式和语言表征形式是可以优化的,优化了的语言输入形式具有可视化、虚拟化、智能化和易感知、易理解、易得、易学、易读、易用性的特点。因此视觉语言把这种关系转化成一种或多种形式表现(知识的可视化),如下图:

学习者在“看”图时,能把在同一个空间获取的信息有序表达,它具有概念性、关联性、抽象性、特殊性和选择性,具有符号视觉语义的特征。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读图”或发生知觉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图”、“符号”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这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信息获取的习惯。

(2)构建视觉化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的模型群及其有效性分析,构建视觉化外语教学模式。设计基于英语听说读写课程的语言知识可视化、大数据、人机互动、智能化,以及自主构建、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的教与学策略。通过模型群进行基于观测、观察、访谈、问卷等有效的实证分析,阐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可控性、可优化性等。

(3)开展视觉化语言习得与教学的设计与实验。对视觉意象进行更多的操作,对各种感觉和情绪进行更多的联想。它要求开发者具备将图像按线条、形状、颜色、纹理或者构成等元素进行组织的能力,并尽可能使这种组织在满足教育目标的同时满足学习者的视觉心理需求,提高语言学习者和教师的视觉素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4)从发生学、现象学、模型分类学、视觉技术学、语言习得与教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探索视觉化语言习得理论模型及其关联特征,揭示影响视觉化语言教学内部和外部的重要因素的本质特征,挖掘视觉化语言教学主体信息加工的认知过程,如眼运动、交叉视觉、综合感知和信息的获取、解码、输入等过程。学习者运用视觉信息,将更快地获取信息,更准确地解释信息。各种视觉表达形式具有不同的表征方式和感知特征,借助于这些形式可以准确地对各种知识进行视觉化表达,提高学习者的六种认知能力(符号表征能力、对量的认知能力、概括分类能力、记忆和预见能力、联想推理能力、声音、形状及颜色的辨别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5)从视觉学习心理学、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及后人类主义等多个维度,探讨视觉化语言习得与教学的对话域中教学的主体性,教学内容、方法、资源与技术所产生的价值理性,构建一个“视觉化教学模型群”并通过教学实验分析其有效性。且不论各种外语资源点播平台、语言技能训练平台、数据语料库平台、网络新闻、视频电影等,单是目前流行的概念地图软件工具就有15种,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MindMan,Brain,Cmap,SemNetResearehGroup,CoCoSystems、ActivityMap,SMARTeas等等,将这些工具整合到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中去,可借鉴的先例不多,需要突破和创新。

4、二语习得视觉化有待突破的难点

二语习得视觉化的学习过程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问题。从学习者与视觉化技术的过程看,需要研究人与技术的认知机制,如学习者通过何种通道或模式对视觉信息和言语信息进行同化、顺化和异化,如何解构与重构;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机制在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组织信息,包括:选择媒体与技术、选择文本与技术、选择意象、组织视觉意象与文本、组织意象和技术整合。从交叉学科中优选、梳理适应视觉化语言习得特点并具有逻辑解释力的理论模型。视觉感知、视觉想象、视觉认知、交叉视觉、视觉形象的重组,涉及认知心理学、视觉艺术学、神经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目前二语习得本体的研究忽视了视觉认知、视觉技术、知识表征等认知过程的作用要素,学界应加强相关研究,尝试解释多媒体能促进学习的机理。视觉化二语习得理论模型的建立极具挑战性。

二语习得视觉化涉及主观、客观、环境与技术等诸多因素,如何使其具有可控性或可优化性且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通过实验来分析视觉化语言习得与教学的有效性和特殊性?视觉观看的过程是眼睛运动的选择、组织和重新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神经活动和认知活动。对象元素、技术元素和环境因素均对视觉产生影响。实现眼、脑、手三位一体与客观和技术的协作与配合是获取信息和信息加工最有效的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使用计算机处理方式进行认知标记和可视化表征,这对于人的大脑及人与技术的认知模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视觉学习在挑战着学习载体以及学习模式与技术载体的整合。技术发展总有其局限性,物化的技术和语言的技术物化如何融入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风格、思维特征和批评特征,在技术上还有一些瓶颈。国外教育技术界一直致力于建构一个针对多媒体学习的认知学习理论,以对多媒体学习过程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关于多媒体设计的一系列预测,并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对这些预测进行检验。但预测是否得到合理的解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高效性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鉴于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预习课本――课前自测――合作交流――答疑归纳――当堂检测这种探究模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发现影响研究性学习高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刚开始接触研究性学习方式,对研究性学习往往表现为兴趣浓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随之淡化,直至没有什么兴趣,有的甚至厌烦或害怕进行研究性学习。

2.在研究性学习中,有些学生与他人相比,常常表现为“后悟”或“不悟”,自以为不是学习的料子,与别人相比,感觉永远是弱者,因而参与研究性学习时,缩手缩脚,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3.研究性学习需要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但有的学生怕麻烦,缺少耐心、恒心和毅力,常常会被问题或困难吓倒。

4.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不同,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或感悟也就不同,使思维在某一个环节遇阻而受挫,从而影响研究性学习。

5.在实验研究性学习中,一些学生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方面较差,从而影响研究性学习。

6.在小组性的研究性学习中,有的学生不注意合作,或不会合作导致无收获的研究性学习,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所提的要求过高,学生因不能实现预期目标而受挫。

2.教师为求在单位时间内尽量多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味求快,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以至在质的方面“夹生饭”,学生因没有学习成功感而受挫。

3.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或所用方法不科学,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不科学因素,使得学生受挫。

三、鉴于上述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搞好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要让他们喜欢物理,了解物理的探究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翻阅书籍或者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物理资料,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设激励性的探究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期待,让学生获得充盈感来巩固、提高学习兴趣,由此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决心、恒心、毅力进一步得到加强,从心理上达到拒挫的目的。另外物理学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教师还要善于将探究问题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因为学生对这样的探究活动兴趣盎然,必然想探究、爱探究。例如在向心力的教学中,可以把探究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高速公路转盘,观察各种桥梁,制作“水流星”视频,照片等,通过这些走出课堂的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会觉得物理鲜活、实用,而不再抽象、枯燥了,研究性学习物理的兴趣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先重形式,后重效果,逐步深入

学生学习了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并不代表已经会探究,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需要经过量的积累。特别是对高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一开始训练时,可先重形式轻结果,而不必求全求深,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各个要素都易于操作和实施,如果在探究之后再让学生谈感受,讲收获,学生可以说出许多,并能从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由此也就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趋向。学生从类似这样比较简单的探究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再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就能初步形成技能。学生掌握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并具备了一定技能之后,就可以进入实质性的研究性学习,以求质的发展。

3.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加强训练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会学习会思考会探索,这一思想,必须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要落实到具体学习行为中,防止由于方法不科学而受挫。对于不同类型的研究性学习,要有不同的方法。要结合研究性学习的5个要素,把不同类型的研究性学习,归纳设计成不同的模式化的学习流程,让学生明白按什么样的流程进行研究性学习是科学有效的。加强训练,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技巧、规律,增强他们耐挫和抗挫的能力。

4.既要放手也要引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探究性教学中提倡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这种放手绝对不是放羊。放羊式教学必然会导致大面积学生的学习受挫。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做好指导者和帮助者,及时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并在恰当的时候给受挫的学生以指导和帮助,掌握技巧,控制分寸,点到为止。

5.兼顾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发展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充分了解个体能力水平与整体的差距,使之和谐发展。受挫的往往是少数,且是学能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应多予关注。在分组安排上要科学搭配,以优带差,以优促差,达到“1+12”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时,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都能按要求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通过研究性学习,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对于学习中思维反应慢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不设置过多过高的学习壁垒。有些学习任务对于“后悟”的学生可适当放宽时间界限,并给予适当的知识铺垫,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探究任务,从而实现了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积极调控,防止优生侵占差生的学习资源,防止优生干扰差生的学习,防止优生剥夺差生体验过程的越俎代庖等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