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述、板书和布置练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看成了接受器,课堂中的问答多半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师充当了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如在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时,课前预习1、你知道多少岳飞的故事?你知道岳飞《满江红》吗?2、南宋有岳飞、韩世忠等历史名将,为何北伐不能胜利呢?这两道预习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启发他们分析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仅仅靠教师灌输的学习的被动局面。上课时在沉郁激越的《满江红》背景下,学生的情绪异常激昂,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飞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在将军山拍摄的岳飞“还我河山”的图片。教学中师生互动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提出:“老师,不是说落后就要挨打吗?可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均落后于北宋的金为什么竞能灭宋呢?”学生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这样的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要求。

二、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课程(包括教材)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过问,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这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很容易使教师走上“照本宣科”的教学老路。新课程给了教师发挥的空间,倡导教师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的开发利用者转变,为基础教育改革又提供一条探索之路。如在上唐朝历史时,我们给学生布置的分析讨论题:观点一:“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杨贵妃足以败之”。观点二:说:“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学生必须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史实归类,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问题做出分析评价。经过深思熟虑,学生纷纷发言,说了很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令我很受触动。

三、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过去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教材、“教参”、试卷的“标准答案”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绝大多数的教师没有深入地思考,因为学校的评价体系就是教学升学率的多少。可见,教师成了完全游离于教学研究之外的旁观者,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作为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研究意识。研究重点和方向是:1、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得到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张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历史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开放式教学,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历史教学为基础,不拘泥于历史教材本身,打破学科界限,借鉴不同学科的教学成果,重新去体会历史、感悟历史。

如我们为了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历史”,布置了探究性课题“走进沙县小吃”,“中国古钱币”等。由于这种学习活动,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他们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与生活空间之中,通过迁移各种所学知识,把学习过程变成了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历史进行调查、收集、分析、研究、处理有效信息,从而形成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在展示成果时,学生做了课件并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成果展现出来,对学生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和培养。从收集到的学习成果来看,学生们涉猎面非常广泛,学生表述历史事实、整理历史事实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这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感知力和思维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The history takes the foundational long-line discipline, its employment prospect relatively so-called popular specialized is facing the major difficulty without doubt. This article present situation which gets employed in view of the present history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e, proposed that from the promotion specialized quality, the enhancement overall quality, the transformation employment idea, expands aspects and so on employment domain to begin, to improve the history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关键词:历史学 毕业生 就业质量

Key words:History; Graduate; Employment quality

作者简介:姚向峰(1981―),男,河南鄢陵人,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

自从1999年教育部决定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现有的就业率统计对高校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并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好坏。即使局限于就业层面本身,也应当将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平行考察,否则,就业率的实际意义就要打折扣。所以,我们研究、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还必须更加重视就业质量的理论探索,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的质量。

二、历史学本科生就业质量状况分析

历史学作为基础性长线学科,其就业前景相对所谓的热门专业来说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下面是一组北京某重点高校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006年,历史系共32名毕业生,其中有13名考上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0.62%。签约5人,用人单位证明2人,剩下的12位毕业生户口和档案虽然回到生源地,但大部分仍然留在北京一边寻找工作,一边继续复习,争取来年考取硕士研究生。截至2006年6月28日,共签约5人,单位用人证明2人,回省待就业者12人,就业率为62.5%。

2007年,历史系毕业生共76人,其中继续深造的2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7.6%,出国的2人,签订就业协议的11人,服务基层的2人,签订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证明的28人。截止2007年8月31日,签订就业协议的11人,签订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证明的28人,就业率为84.21%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貌似就业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实际就业并签约者并不多,多为单位用人证明,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就业质量不高。

三、切实加强历史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

1.历史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不足。

认知能力差。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金钱至上、待遇第一的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很多大学生把能获得多少经济收入作为选择单位的首要标准,片面地认为只要工资水平高、社会福利待遇好就是找到了好的工作。大部分历史学毕业生对于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和将来在哪些领域中发展还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不能冷静的分析自身所到之处的环境是否与自身的条件相适应,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顾眼前利益,不求将来发展。

动手能力差。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很多历史学毕业生都具有英语、计算机等级证和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有的还是优秀毕业生,学业成绩也都很好,但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太差,高分低能现象十分明显。

交际能力差。传统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加之近年来兴起的考研热潮,更是将即将毕业的学生卷入到茫茫书海,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毕业生往往难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各种交际,更不可能灵活处理。

表达能力差。部分毕业生缺乏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的甚至不能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控制能力差。很多大学生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各种心理情绪,遇事不沉着、处事不稳重。

2.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分析。要把学生教育成具有高素质的社会的主人,而不是把人训练成社会的工具,不仅要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且应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和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八会”,即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会合作、会选择、会适应。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就是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其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因而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应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及校园环境,使其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在社会上要营照出一种勇于奉献,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提倡个人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校园里,要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引导学生勤勤恳恳求学、老老实实做人;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政治思想文化,通过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文体活动等方式和途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师德水平、业务能力,树立广大教师尤其是政工队伍的良好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对学生政治思想产生良性影响,以利于其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培养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鉴赏等内容,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的思想文化陶冶。加强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的“科技、文化、服务”为主的“三下乡”活动,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使他们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积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明确良好的身心素质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极端重要性,掌握一些维护身心健康的方法。还应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意志,丰富情感,发展才智,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提高身心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科学地加强心理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从而笑对人生。

四、开阔思路,转变观念,拓宽就业领域

1.到农村,到基层,到最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去。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是成长成才的一种正确选择。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但多数人还缺乏基层艰苦生活的锻炼。如果不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就很难担当社会重任。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砺练人生的学校。

2.到企业去,同样发挥自己的才智。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企业同样也是一片广阔的就业天空。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一般具有较强的文笔功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工作踏实努力。而企业最需要这样的毕业生。现如今红色旅游、文化旅游比较流行,而这些历史历史学的毕业生就可以以自己扎实的历史知识,到旅行社、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景区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3.自主创业,打出自己一片天地。国家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给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一个可以创业的平台。

所谓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指在当今中国大学生真的过剩了,主要问题依然是存在着“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的结构性矛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本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与参与。历史学本科毕业生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到基层、到西部、到企业,敢于自己创业,才是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廖志成.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讨[J]. 教育评论, 2005,(03)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历史特级教师XX,XX年毕业于广西师大历史系,XX年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现任柳州地区民族高中教务处副主任。先后被评为柳江县“科技拔尖人才”、柳州市“学科带头人”、柳州市“教学能手”称号、柳州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能手”、来宾市直“优秀共产党员”;聘请担任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养对象导师。

所带的96届7班、XX届7班先后被柳州市教委授予“先进班集体”;团支部被共青团柳州市委授予“先进团支部”光荣称号。XX年和XX年这两个班分别有60多人参加高考,分别有28人上大专线,上本科线的有15人,创下柳江中学文科班高考最好的成绩。调到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后,0414班在XX年高考中本科上线人数达50人;0410班王馨同学以总分900分的好成绩勇夺广西文科状元。指导XX届文科班学生高考,历史成绩也非常突出。一是高分层人数多,800分以上有3人,上重点线有34人;二是本科历史上线人数达134人之多;三是平均分586分,名列全区前茅,被来宾市教育局授予“来宾市高考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XX年被柳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柳州市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为柳州市高中新教师上岗培训班主讲教师,事迹材料《历史特级教师先进事迹材料》。XX年受聘担任象州县中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指导老师。有论文《把握方向,科学备战》登在《广西教育》20XX年第1-2期;论文《运用心理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登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XX年增刊;论文《试论形象语言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登载在《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重视历史考试的讲评》登在《广西教研》,XX年第4期。

多次受聘参加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历史学科的命题工作,受聘参加编写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指南丛书《历史》(编写《中国近代史》部分);多次受聘参加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广西中小学辅助教材的审定工作;受聘参加柳州教科所主编分层递进教学实施手册《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审稿工作;XX年受聘担任广西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比活动评委;XX年,受广西教育厅邀请赴广西崇左给全体高三教师作XX年高考备考报告。是柳州市、来宾市高三历史学科教研中心组的成员、来宾市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历史学科分论坛会议分别于4月12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4月13日上午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论坛,会议由聂幼犁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主持。在前后两天的教育论坛中,各位代表们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

 

教育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

 

1、毕业生就业率低

 

叶小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都师范大学培养历史教师正处于一个危急阶段,去年就业率60%,历史系师范类毕业生40%找不到工作,除了北京市的客观原因外,学校的师范教育定位不确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下降,竞争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毕业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最近能走上中学历史教学岗位的比例在下降,最低的一次大约只有20%左右。

 

编者评述:实际上,中学人事机制的僵化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现在在岗的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不在少数。这就造成在岗的不合格,合格的没有岗位。农村中学仍需要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但是,有些大学生也不愿意到农村中学去。当然,农村中学的待遇较低也是客观原因,这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解决。

 

2、历史专业基础课不扎实

 

蔡坚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中学历史老师中的青年教师专业基础不扎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陈旧,有些还把过去学的很旧的知识教给学生。二是没有创造力,中学教师的创造力集中表现为对教材富有个性的把握,但是现在的老师做不到。

 

贝国梁高级教师(朱家角中学):刚刚毕业的历史系师范生,最先暴露的缺点就是通史知识缺乏。结合多年来在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现在中学最需要具备如下素质的历史老师,其一,必须有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其二,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比较扎实的通史知识、与通史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史学研究方法;其三,中学老师需要有比较强的口头表述能力;其四,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王斯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中学教师到底缺什么,恐怕主要还是缺学科知识,现在根本的问题是提高教师的学科水平。如果教师本身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没有比较高的水平,怎么能教好学生?

 

编者评述:专业基础薄弱是普遍性问题。年轻教师知识的短缺还是正常的,历史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大学全部完成,在从业过程中,持之以恒地阅读学习,慢慢提升,可能是必经之路。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部分中学教师思想僵化,不知学科发展的趋势,仍囿于中学的一套传统模式。教师是课改的关键之一。怎样提升整体中学教师的水平是一个大问题。培养的年轻教师如何具有新思想、掌握学科发展的新知识,使其很快成为适应素质教育所需的新型教师,是师范教育的任务。下面的发言针对这个问题。

 

3、师范教育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问题

 

陈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的一个教学弊端是,大学教师讲课是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的程度,讲什么内容完全凭个人的兴趣,不是根据一定教学计划。特别是两门通史和史学理论应该根据中学课改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在本科生的史学观念很陈旧。至于史观在中学中的应用,据调查,70%的老师说他们在大学里没有学过相关知识。

 

赵克礼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培养教师的课程体系和我们教给学生的教学理论、我们所给学生的知识,事实上很多时候是假的、空的,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的。我们要培养的是21世纪的中学教师,他们是肩负课改重任的中学教师,中学要实行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而我们大学的所有课堂都是在满堂灌,想要培养出能到中学去指导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师范生是很难的。

 

蔡坚副教授:现在师范院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和非师范类历史系的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多了几个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习的学分而已。师范类历史课程必须抓住“通史”,但是否增加了“通史”的学分就解决问题了呢?没有,还应研究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和非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有哪些区别。如果在大学里面学的内容和到中学里教的内容(包括基本方面和观点)基本不相关,学生的“专业基础”又何从谈起?问题还在于我们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和课程模式应该有别于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课程。现在有些大学老师的教学观念非常落后,他们的教学就是把自己研究的历史内容(结果)传输给学生,经过这样教学“师范”的熏陶,学生将来怎样到中学里面去教学?目前大学的课程是传输知识的课程多,培养能力的课程少。甚至像“原著选读”之类的课程,也变成了大学教师的“解读”课,是教师“读”,不是学生读。所以,改变师范类历史课程的形态、类型和模式很重要。

 

张元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我讲一个案例,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的入学率越来越低,比东亚系的入学率还要低,经过老师们的分析,发现整个系的教学设置出现了问题,教师们都是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改革教学,即以问题为主,讲这个问题是怎样得到的,这个问题根据的历史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怎样论证的。这样改革之后,历史系入学率又开始高了。所以,最根本的恐怕还是,学历史不是要知道过去发生了多少事情,而是要从这门学问里学到其所提供的学科能力。相应的老师就要有能力,要知道这个问题怎么来理解,应该怎么思考,怎么理解出一些道理。老师怎么有这个能力,就需要一个力量,这个力量能提供培养能力的一些资源。比如说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有用的东西。

 

聂幼犁教授:教师教育问题,固然与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有关,还应该包括这些课怎么上的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史学的诞生就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的。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权、人性、人文的崛起。历史教育本身也要改革,要有人,要有思想,要有道德,要有智慧。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都做史学家,而是要成为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学生们要面向未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新事物,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人生的道理、智慧和方法,通史课程要强调“通”,专史课程要强调“智慧”,教育课程要强调“务实”。

 

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大而化之的唯物主义高调,加上“灌输”模式的分析及其观点、结论,只要基本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就可能使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取得短暂的成功;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在信息社会中,如此做法,即使十分符合主流意识,就不可能成功。学生最喜欢、最需要的是在学习生动具体的、有史实的过程中学会实在的、可迁移的、基于唯物史观的观察社会、认识世界、内省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得再现实一点,在经济后发达国家,在一个精神文明、社会诚信、荣辱是非严重缺失的社会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所以,我认为在未来教师教育和当前教师在职培训中,加强唯物史观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方法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良好的、真诚的愿望中,在客观效果上走向自己的反面。

 

编者评述: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或许哈佛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能知道历史发生过多少事情?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有成就的“博导”,也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历史学科的其他领域他们也不那么熟悉。中学教师反而要中外兼通。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当基本掌握历史这门学问里的学科能力,要知道怎样理解历史,怎样思考,结论是怎样产生的。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引起广泛的注意。

 

4、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陈辉教授: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各方面诱惑很大,历史系的学生真正能够安心做一名中学教师的少之又少,据我们的调查,至少有80%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赵克礼副教授认为,我们师范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问题和专业技能问题,更重要的是专业思想问题。现在我们学校的情况是,免费师范生自己很茫然,作为一个免费师范生在报名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吗?知道这个职业要干什么吗?知道这个职业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不知道,很茫然的背后就是没有真正的动力。

 

编者评述:这是老问题。专业思想的稳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很多事实证明,展现历史学的学术魅力是使学习者发生兴趣的关键。

 

5、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

 

姬秉新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实行的师范生顶岗实习制度有一定问题。实习的作用是什么?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当老师,我们要手把手交给学生怎么做。教学法课程只是讲了一些方式方法,怎么做,要在实习中去学做。但是,目前师范生顶岗实习去了,规范的老师指导就没有了,规范的教案书写没有了,规范地试教也没有了,学生不会讲课,这样把学校的牌子也砸了。呼吁大家应该向教育部提意见,不要让师范生去顶岗实习。

 

叶小兵教授: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方面,实习尚要延长时间。现在教育部已经有明确规定师范生实习不能少于一个学期。现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想法是4+2模式。四年本科,两年教师教育,其中有一年把学生放在郊区的学校,既支边,又加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从理论上说,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教学法;第二个层面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教材研究,第二,强调现代化的教学成分,开设多媒体或者现代教学,但是在第一个层面还要讲传统的教学法;第三个层面,是应对中学的拓展型课程的选修课。从实践上说,分为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见习阶段,定位是了解教师。在大一大二进行,主要分为观摩、理解、模仿。在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情况的同时,让学生到学校做副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每个学期都会集中作一次交流,四个学期共四次交流,学生提供经验。第二阶段教育实习,这一阶段的定位是学做老师。安排18周,原先是6周。一方面,学会做班主任工作,另一方面是学科实习。第三阶段:研习阶段,定位是做好老师。把以前的实习小结延伸了,单独设了一个阶段,通过几种样式进行,不是每一个年级都是一种样式,第一,请特级教师为学生实习期间拍摄下来的交流课进行点评,因为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层次。不像在前两个阶段请的是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这样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接受。第二,我们要求每一个实习小组推出一堂学生提供一堂交流课,拍下来,然后选一两堂课,在特级教师点评的基础上,我们自己也点评,然后写出书面报告。同时在研习阶段我们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实习阶段的调查、研习,进而发展为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仅要对现象描述,还要对现象进行解释。

 

周巩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我们新的课程设置计划是这样的,通识课程是50学分,历史专业课是80学分,教师教育课25学分,一共155学分。通识课程除了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还有10学分的人文通识课。变化比较大的是为了适应免费师范教育,设置了25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这25学分的教师教育,可能会冲击历史专业教育。另外,在2004年开设了文科大综合课程。历史专业课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是历史专业基础课,第二大块是历史专业主干课,第三大块是历史专业系列选修课。东北师大的历史专业基础课是由9门文科大综合课程组成的。从2004年开始,文史哲每个院系开设三门课程,共同组成9门课程,形成文史哲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历史系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史学通论;文学院开设的有文学通论,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哲学系开设的有哲学通论,逻辑学,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这就共同形成了我们历史系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构成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32学分,专业专干课36学分,总之,必修课就达到了68学分,这样大大压缩了专业系列选修课的分量,只有12学分。去年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开设,为了传统历史学科的建设,开设了历史专业的非师范专业——全球文明史专业,这是为想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开设的专业。

 

王斯德教授:有这样几门类型课的设置非常重要:第一,两门通史课。这两门通史课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学好。要请最好的老师来上课,提高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二,选修课。选修课要进一步升华,主要侧重于学习方法,不要太多,要少而精,学那些有代表性的,而且要教学生学会怎样进行研究。第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讲中外的经典著作,让学生与古代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对话。第四,史家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开了一门课就叫史家讲座,有学分的。第五,史学理论。光有资料,没有理论分析、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长此以往,讲课讲不好,写文章写不好。史学概论这门课要开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六,实践性课程。有两门课很重要,一是毕业论文,这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考察;二是教育实习。第七,教育类课程。学生对这些课兴趣不大,但并不代表不重要,问题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还有问题。

 

张元教授:台湾的情况是把断代史加到了通史里面。中国通史16个学分,每周四节课,共上两年,这样,通史作为基础课就巩固了。关于经典著作,每两年在台湾大学开设一次“资治通鉴”课,鼓励学生如果对经典感兴趣,就去研究一部经典。据我了解,关于史家讲座,在香港大学历史系的每一位老师都要讲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很多学生转到了历史系,可见教学效果很好。

 

编者评述:师范教育的课程问题或许“具有中国特色”。据了解,发达国家没有那么多高等师范院校,美国似乎就是这样。在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中,各类师范性质的院校占一定比例。那么,研究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就很有必要。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一位历史教师同时教授4个班200左右学生的情况很普遍。如果参照发达国家学生与教师的比率,我国对教师的需求量还可能保持一个时期。师范院校要办出特色,取决于课程设置。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竞争教师职业,应当优于综合院校,但现在的实际不是这样。

 

三、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论”课程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朱煜副教授(扬州大学历史系):作为学科教师教育涉及的面很广,包括课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通常我们认为要培养一位教师包括三块,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还有学科教学论。历史教学论这门学科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但是发展至今停滞不前了,为什么停滞不前?因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两个方面,第一,是这门学科的归宿问题,这门学科是归在教育学门下的,是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下属的学科教学论,在教育理论的圈子里,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的人很少,研究教育的人不关注学科教学,瞧不起,认为搞的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所以,这门的学科归宿没有位置,学科发展处于一个游离状态。这门学科将走向何处?这可能是摆在所有课程与教学论同行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向史学方向去还是向教育学的方向去?第二,我们没有从技能技巧方面向理论方面进一步提升,我们搞的研究偏重于操作性,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历史教育的理论。我们需要有宏观的东西,要搞清楚诸如历史教学论是什么,历史教学论要研究什么等基础问题。

 

聂幼犁教授:我从1982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思考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是什么?哲学?科学?艺术?到现在悟出一个道理,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造好一座桥梁,物理学、地理学、化学、人文学……都要懂。我们就是造桥,就是要培养好学生,是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对历史教育论的学科歧视是肤浅的表现,没有道理,更不合情理。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比研究猫、狗、耗子更复杂、更高级。历史是超空间、超时间的智慧,是做人的智慧,不是流水账,关键是我们要自己拿出历史的智慧来,使学生变得聪明、成功,而不是考试后就还给老师。

 

任世江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大学的职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师范院校要培养能够承担历史教育职责的教师,另一方面,大学还承担着研究工作,学术研究体现了一所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水平。本次学科论坛,研究师范教学和教师的培养问题,适应中学教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怎样引领中学教学,研究的问题应该要影响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文件的制定。那么,我们就需要讨论,当前历史教育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现在我们的历史教育学不缺理论,纯理论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历史教育是应用的学问,不是纯学术范围的问题。历史教育要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有理性的公民,现在的历史教育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存在什么问题?师范大学应该研究历史教育的核心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历史教育的总体目标?这是我想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课程原先大家说是通史体系,现在改为主题式的、专题式的体例,但是在内容选择上并没有大的突破。教科书将通史中的相关内容拼在一起就是专题,然后再增加一些社会生活的专题,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中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有历史教育的基本标准。讲了很多年的课改,新课程也没有很大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和大学历史系的课程,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学是历史教育,大学是培养历史专业人才,师范院校不仅要使学生打下历史学的基础,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白历史学与历史教育学的关系,通过历史课程的内容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中学的特点。那么,中学历史到底应该学什么,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不明白什么是历史教育,不知道历史教育的特点,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如果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认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特质。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综合大学的历史专业完全可以从历史学发展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但是,师范教育似乎不可以。中学历史课程要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中学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同时也对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提出了要求。历史教育的时代性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我国有这个传统,发达国家也有同样的要求。课程内容怎么变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没有一个与课程理念相配套的、有中学特点的中学课程内容,那么新课程所提倡的目标就很难达到,就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历史课也就不会有生命力。要让学生爱学,就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选择内容、重新定位,要研究这个基础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就有了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也就突出了。

历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师历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师资力量;学生;教育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674(2011)05—0107—03“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思想教育.通过历史学习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培养全民意识.提高全民的人格素养、提升全民的人文精神”【115。历史专业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影响着民族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直接决定着国家的软实力。然而,目前,高校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高师历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从20世纪末以来。国家一直在探索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问题,多次提出加强素质教育,但是成效有限。步入21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尤其是历史专业学生的去向更加令人堪忧。如何增强其求业竞争力,拓宽就业的渠道,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化解难题的关键是历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更加合理与科学。

近几年,全国高师历史课程设置在不断地调整.最突出的特点是基础课的课时大为缩减,选修课占居了课程设置的半壁江山。针对这种现象,为数不少的专业教师曾提出过异议,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历史专业的健康发展,弊多利少。不过,这种课程设置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不容扭转。在现有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课程,进而确保中国史与世界史等两大通史的基石地位,同时开设一些与现实社会需要有关联的选修课,增强史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在多种学科交叉并用的时代,应提倡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目前,有些高校开设了以往不曾有全校公选课,以供学生选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学术视野.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在保证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取向与就业的现实需求,选修其他学院的课程,比如,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有关的课程。这种设想已经在部分院校付诸实施,但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还未实行。所以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为历史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实现资源融合打造一个平台,给予更多的方便.使学生能够多渠道地汲取知识的给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除了要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诸如:文化人类学、城市社会学、人口学等,还要x,-J-历史专业课程设置的顺序有所调整,应把历史哲学、史学史、历史文献学等放在大一、大二开设,使历史专业学生尽早地步人史学的殿堂。而不是高中那种循环往复式的应试学习,全面系统地接触史学方法与史学理论。增强史学理论知识的储备,提高史学修养。

在开设专业课与其他学科的课程基础上,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中学历史教材一直处在不断地修改与调整过程中,高师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如何适应这种变化.首先要开设介绍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最新标准.进而锁定自己学习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修课程;其次,历史教学法课程应多增加实践环节。尽量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练学生的说与讲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最后,要严把教育实习质量关,要求学生一定到实习学校认真地听课与讲课。从实践中获取有益的教学经验,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师资水平与力量有待提升21世纪的今天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有好的师资队伍。教师工作是传播人类文明,对学生启智、育德、健体、益能的实践活动,作为一个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来说,仅仅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责任心是不够的,理所当然还要具备以智力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的、肢体的)为主的基础能力。以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为主要特点的职业能力,以及思想、业务、人格不断趋于完善的自我完善能力[。当前,历史学作为基础专业,任课教师的学历层次愈来愈高。许多在职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博士学位。一般而言确实是充实了师资队伍的力量,使专职教师在学历、职称、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更为合理,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历史专业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改善。

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更新知识。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并不一定意味着专业水平的提升,因此建议毕业后的诸位历史学博士要继续秉持着读博时钻研史学的那份坚持与毅力,增强科研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专职教师要将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就不会就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与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与教学目标。能够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学术动态,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亦较有深度,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线索阐释史实。在此基础上,教师不能一味地重复陈旧的知识.他们要利用一切时间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保证教学内容能够紧跟学术前沿。

其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拓宽视野。

学校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向师生介绍史学界的最新动态,开阔学术视野。与此同时,历史专业的教师也要积极地到国外著名高校与科研机构访问进修,全面地开展学术交流,有效地利用时间获取知识。争取与国际接轨。抓住一切时机,参加各种大型的学术会议,了解史学最新的发展趋势。教师的学术视域开阔了,自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最后,潜心学术。投入教学。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历史专职教师不仅要苦心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要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思考如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改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同于昔El的填鸭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地思考问题,培育其问题意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与消化知识,逐渐地累积专业知识.提升理论素养。

三、学生自身的努力尤为重要目前,全国高校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不如前,高师历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所以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对此,学校与教师双方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改善学风、督促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做出相应的努力。

首先,积极地参加科研活动,培养创新意识。高一108一校要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开展学生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就是创新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f3。现在,高师历史专业的学生应主动地参与学校、学院举办的各种科研活动,譬如,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师生学术讨论会,等等。历史专业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对历史事件与人物有自己的见解与判断。在参与各种科研活动的同时。历史专业的学生应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科研作业,不能敷衍了事,要详细地搜集相关资料,用心思考,勾勒框架,按照学术规范撰写论文,培养其思考与写作的能力,使他们的科研素质得到提高。

其次,树立良好的学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今日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渐增强,而社会风气存在诸多隐患,特别是儒家思想中的诚信理念普遍缺失,这亦影响到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的诚信度,各个高校的学风日趋下降,也直接决定了未来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的素养。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的学习劲头大不如前,听课状态较差,个别学生甚至从不上课,长此以往,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的素质难以保证。如今的高校,为数不少的学生沉醉于除学习以外的各项活动.其社会实践能力的确有所提高,代价却是专业课的荒废。以上诸种现象的出现与学生自身有较大的关系,若要扭转此种局面,需要历史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刻的反省与付出努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历史专业的学生要经常地内省,在平常的生活中注重剔除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以诚待人、耐得住“寂寞”、苦坐冷板凳、勤学好思、懂得对己及他人的尊重,等等。不过,要真正做到如上诸点,并非易事,只有大学生主动、积极且真心诚意地去付诸实践,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相信会初显成效,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一改昔El大学生萎靡不振且懒散的尴尬状态,再次进发出勃勃生机与一往无前的闯劲。使历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成为历史专业合格的毕业生。

最后.踊跃参与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职业技能。历史专业学生在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同时,还要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平时注重“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的训练之外,学会如何备课、说课与讲课显得尤为重要。大学四年留给教育实习的仅仅几个月,这对锻炼高师历史专业学生授课能力是不够的,学生们应多利用El常时间练习演讲能力.例如。课前的5分钟演讲、学校的演讲大赛、讲课大赛,等等,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教学技能。有了好的输出方式,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历史专业的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汲取教师教授的知识,借助网络工具阅读大量的专业论著,扩充知识储备。历史专业毕业生若要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经过多次激烈的竞争,才能在众多淘汰者中脱颖而出,难度之大不难想见。如何让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在应聘中获胜。这需要与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使其潜在的职业能力得以挖掘,现实的职业技能得以改进”[,llz2。

四、改革教育实习模式

在大学四年的教学安排中,教育实习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决定着历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与技巧是否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成功就业。因此.高师历史专业要构建一个与现实接轨的教育实习模式,有助于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真正地成为中学需要的德才能兼备的历史教师。

(一)调整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而言,高师历史专业沿袭多年的传统,总是把历史教法与教育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在毕业生就业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这种安排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也无可厚非。不过,随着近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师历史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地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愈加困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此技能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日积月累中获得提升。因此,现在各个高师历史专业应该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并将其分配在各个学年,并将学生的授课能力与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例如,从大一开始开设历史教法课程,适当安排一些教育实践,使历史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然后,从大二到大四的课程安排中要充分合理地分配教育实习的时间,尽量让每位同学都能竭尽全力地练习备课与讲课,而不是突击式的应景敷衍。我相信,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严格的考核,大部分历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水平能够在各种职场招聘中应付自如,最终寻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二)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按照目前高师历史专业的教学计划。教育实习通常在大四第一学期进行,时间大约为两个月。较为短暂,为了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一定要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效果。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地对待此事。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严格地要求学生,规定出勤制度,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实习方案,使学生在实习过程充分地施展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安排,非常投入地聆听和学习一线中学历史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方法,从中吸取经验。详尽周密地设计教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实习。总之,经过实习使每位同学的教学水平得到程度不同的提高。

(三)教育实习方式的多样化随着高师历史专业招生规模的日益庞大,学生的来源地遍及全国各地,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如果仍遵循着陈旧单一的教育实习模式。那是无法满足历史专业实习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采取自愿的方式.高师历史专业应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实习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实践.一般可以采取微格、委托实习单位与建设实习基地。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J~i常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它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艾伦(D.Allen)教授等人创立的一种利用现代视听设备(摄像机、录像机等),专门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微格教室是在装有电视摄像、录像系统的特殊教室内。借助摄像机、录像机等媒体,进行技能训练和教学研究的教学环境。一般用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模拟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对训练某一种教学技能相当有效,师生之间通过共同观看探讨学生的优缺点。以便日后很好地改进。其中部分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母校作为接收单位.到全国各地进行分散实习,一般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还应利用各种人脉与各类中学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拥有亲自登台授课的机会,他们一定会从中受益的。

如上所述,当前中国高师历史专业作为长线的基础学科,要想摆脱就业的困境,就必需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教育实习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彻底的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履行传承人类文明的光荣使命.使国人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最终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