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经济的作用

自然经济的作用

自然经济的作用

自然经济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2-0122-02

1 概 述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大致会出现三个走向。

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进入了经济温和增长、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常态[2]。我市需要调整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创新调整引领新常态,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二是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相关领域的改革深入展开,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新格局初步形成。盐城处于“一带一路”国家开放战略交汇区域,是国内重要的“韩资密集区”,具备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和条件,但也面临着加快机制创新突破、重塑新优势的挑战。

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核心战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在科技创新体制、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为盐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创新竞争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各地创新要素、资源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应该说在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尽管面临三期叠加与融合的复杂形势和挑战,但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盐城发挥资源、生态以及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越。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意志,纳入“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江苏正在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盐城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为盐城打响生态名片、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加快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的新要求。在这个变化中,自然保护区将对盐城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首先分析湿地地区的基本经济功能,然后基于湿地的基本经济功能,分析盐城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如何与盐城地区在经济方面实现协同发展。

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盐城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与盐城经济发展

盐城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属于滨海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海岸带类型保护区。它能够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海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对于盐城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能源视角下珍禽自然保护区与盐城“供给侧改革”的 协同发展

由于我国产业低端化严重,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数据显示,我国从能耗强度看,2014年每万元美元GDP能耗是美国的2.2倍,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超高的能耗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污染了环境,诱发雾霭肆虐,影响了公民健康。

鉴于盐城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能、潮汐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在保护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建立起能耗的产业链,给盐城及周边地区提供廉价优质能源的同时,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二是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发展风电产业,盐城地区是我国风电发展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但风电发电电压不够稳定,产电成本高,需要研发出相关的技术以有效发展风电,避免仅能依靠政策扶持才能生存。

2.2 生态旅游视角下珍禽自然保护区与盐城“供给侧改 革”的协同发展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第三产业,旅游者除了直接在景点的花费外,还可以带动当地上下游服务行业的发展,且能耗低,是盐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一环。

盐城地区旅游业发展比较晚,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①合理利用“互联网+”。

由于盐城目前旅游业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需要合理将“互联网+”与盐城旅游结合起来。首先是利用互联网做好宣传,在微信、微博、门户网站、贴吧等平台进行宣传,必要时可进行相关的一些活动,制造一些热点事件提升影响力。但更重要的是利用“互联网+”将“互联网+”和旅游深度结合起来,如开发微信服务号(或APP),提供旅游产品推荐服务,旅游线路规划服务等,最终利用“互联网+”以更低的成本,服务更多的用户。

②开发高品质旅游产品。

能否吸引住游人,最关键的还是是否有优秀的旅游产品。自然保护区内已经有天然的优良景观,还需要设计相应的人工景观将之串联起来,两者形成合力,吸引住游人。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盐城特色的旅游文化,制作相应的小工艺品,满足游客各方面的需求。

③生态文明视角下珍禽自然保护区与盐城“供给侧改革”的协同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使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形成良性循环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远期目标均是人类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具体路径表现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循环经济;通过开发具有经济效益的生态环保投资产品;开拓新的绿色生态消费空间;地方做好生态环境,可以增强人力资本的吸引力。

结合当下供给侧背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制度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盐城地区而言,应当依托珍禽保护区、麋鹿保护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旅游精品线路、精品工程,规划建设沿海湿地旅游经济带,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

④海洋产业视角下自然保护区经济开发。

盐城保护区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江部沿海地区,因此,保护区的经济开发同样属于海洋产业,自然也就有着海洋产业发展的一些共性,主要体现在滨海湿地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存在矛盾。

海洋经济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海洋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给沿海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盐城自然保护区中,人口增长、过度围垦造田等不合理开发带来了面积减少、环境污染等不良结果。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区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自然保护区两次面积调整。

就盐城自然保护区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第一产业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发展海水养殖,开发出比淡水养殖更加优良的品种,则一方面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湿地环境;第二产业方面,在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时,应当以环境保护为第一前提,升级产业结构,避免生产低端重复竞争性的产品,而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第三产业方面,在保护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开发旅游资源,做好规划。

3 自然保护区对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对盐城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点意义。

3.1 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压器”

盐城保护区对盐城地区可以提供功能,如空气净化、污水处理、水汽调节等,这些功能可以持续地改善区域的环境,使得适宜人类居住,可以作为吸引人才的有力条件,支持当地的发展。

3.2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业态

“绿色”作为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必定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更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盐城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已成为盐城市政府“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民生工程,对盐城市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起飞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盐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 政策建议

江苏盐城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对盐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盐城保护区直接经济价值高达30多亿,其间接经济价值更大。无论从形势发展需要,还是保护区自身价值体现,要求我们必须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看待盐城保护区改革与发展,主要政策建议如下:

①完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全面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实施源头保护,提升生态红线区管控和保护水平,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②盐城“好空气”+盐城保护区+其他旅游景点,形成盐城旅游组合新品牌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同时发挥保护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功能,挖掘保护区文化价值。

③正确看待江苏盐城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与产业转型升级关系,在项目审批上把握住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不动摇,核心区禁止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缓冲区禁止非相关产业发展,其他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保护区发展相互兼容,对生态环境具有破坏性的产业严格限制其发展,尤其是实验区工业用地项目,其发展要考虑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④协同发展盐城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部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积极申报世界湿地自然遗产。

⑤开展盐城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机制,完善环境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系统完整、实施有效的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 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

15-19.

[2] 顾海良.经济思想全新内涵[J].人民论坛,2015,(9):39-42.

[3] 王培玲,张北平,袁焕.物流出海通道优选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11):58-59.

自然经济的作用范文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作用。并由此产生了“资源优势论”和“资源诅咒说”发展经济学中堪称经典的两个理论学说。而有着丰裕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路径,则分别提供了与“资源优势”或“资源诅咒”相吻合的案例。传统经济学理论一直强调自然资源在一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自然资源充裕国(如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与自然资源匮乏国(如日本和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使得人们重新审视自然资源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Auty于1993年首次提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的概念,以Sachs和Warner为代表的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速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没有从丰裕的自然资源中受益,反而因为“资源诅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找出“资源诅咒”现象发生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抑制是学术界和决策层普遍关心的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也愈加严峻。在国内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或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许多地区不得不将目光转向“自然资源红利”,对煤炭、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我国资源丰富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契机。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资源诅咒”现象。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而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从发展现状来看,有着丰裕自然资源的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经济增速还是发展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东部沿海地区。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国内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资源丰裕地区不仅没有因此而致富,反而变得越来越贫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出现了“富饶的贫困”。一方面,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约束作用不断凸显。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自然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自然资源颈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很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从人均数量看又是一个资源小国。长期以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面临着国内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对外依存度明显升高,国民经济难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状。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我国内陆许多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似乎进入了资源诅咒陷阱,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本文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资源的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资源思想,有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观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当代人探索解决自然资源危机的出路,以缓解无限的人类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资源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一部分。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就是现实的生产生活,而人要进行生产又必须以结成社会关系为前提,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开始就被纳入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成为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自然界是人的实践对象。马克思在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把自然界的客观性进一步发展为自然界的从属性。认为自然界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就是供人进行加工的对象。他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第三,自然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不仅从观念上把自然界规定为人的实践的对象,而且认为“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这样,经人加工和改造的自然就成为人的实践的产物。从长远的整体上看,“人能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在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哲学观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了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这些自然资源的产品才能存活,不论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物等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形式表现出来。在现实世界中,人的普遍性正是通过这种普遍性表现出来的,它将整个自然界首先视为人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外界的自然资源从经济的角度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社会资料的自然资源,诸如鱼类资源丰富的水域、有着很大肥力的土壤等;二是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比如可以借力的奔腾的瀑布,可以用来航船的河流江海,可以作为生产资料的树林、金属和煤炭资源等。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类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之后,第二类的自然资源就开始变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恩格斯在其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也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更为确切的说,劳动和自然资源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原材料,而劳动则进一步地将自然资源转变为财富。不难看出,马克思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可见,马克思很早就以强烈的前瞻性思想而深刻地预见到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经济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紧张,甚至会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类必须节约自然资源,注重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还要反对资本主义高消费、高浪费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引发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紧张,甚至爆发更为严重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只能是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将它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要依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的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特别是在他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时,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排泄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明确提出了与循环经济相类似的观点,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一些原则。对于自然资源开发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系统资源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第一性的,人文社会资源是第二性的,经济资源在人文社会资源主导下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资源,从而构成人类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因而,系统资源理论完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自然观、实践观中找到理论渊源,应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系统资源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比如,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人文社会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应用劳动价值论的原理分析人力资源价值也很有意义;应用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关系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从有目的的需求角度而言,人类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都会处于未被满足的状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将这一问题视为无限状态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并无大的不妥。但是,如果考虑到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用来满足人类目的性需求的手段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人类对于每一种满足目的性需要的手段的需求又具有有限性,因此,对于具体商品和服务出于占有和使用的需求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这一有限的需求经常成为经济活动的约束因素。另一方面,尽管自然界的资源对于人类活动而言几乎处于无穷状态,但是在任何一个时期,由于人类需要的有限性和人类使用自然资源能力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资本积累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任何时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都是事实,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另一个约束因素。

自然经济的作用范文第3篇

摘要:自然资源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保障,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重要物质来源。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与失衡。我国环境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日益凸显,自然资源的稀缺已经阻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看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文章主要探析不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之间的差异性。

关键词:自然资源类型;经济增长

引言

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几十余年,我国虽然获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巨大的环境代价也同时存在着。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78倍。在我国自然能源利用率低下,转向高效率利用资源发展途径的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1.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概述

自然资源,即为天然资源,其对应的概念是人造资源。自然资源就是不以人工制造为前提而自然存在与自然界的可利用的物质[1]。自然资源主要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以及可耗竭资源。可再生资源中存在相对意义与绝对意义两种,相对意义下的资源包括水能、风能,绝对意义下的资源包括自然风光美景等。可耗竭资源主要分为传统类型的可耗竭资源以及开采成本较高的可耗竭资源[2]。其中传统可耗竭资源有煤炭、石油等物质,而开采成本较高的可耗竭资源有天然气等。本文所研究的不同自然资源主要包括传统可耗竭资源、开采成本较高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

经济增长是全球各个国家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其在国家发展过程各项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具体的来说,经济增长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国家的国民经济收入实现持续的增加。

2.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2.1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人类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初级加工与深加工两种不同的形式。初级加工的加工对象主要就是资源资源,而深加工的加工对象就是经过再生产的半成品。然而初加工与深加工对象的初始原理都是自然资源。某一区域中的自然资源相对充裕,其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获得质的飞越,该区域容易形成以该种自然资源为主的链接馋呀,形成稳定更多地区发展氛围,带动当地经济增长[3]。

2.2影响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就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则劳动生产率越高[4]。自然资源的富裕程度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耕地、森林、矿产等都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

2.3影响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对国家第一产业的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的工业想要得到发展需要长时间的资源累积,而这一过程就需要自然资源给予支持与保障。

2.4影响资本积累

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都是选择自然资源来作为资本累积的基础,不论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亦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压缩初级产品价格来扶持工业发展的行为都是自然资源在资本累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不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

3.1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历程

3.1.1经济增长较低时期

在经济增长初期的时候可耗竭资源的相对更为充裕,煤炭与石油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贡献,是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正相关。天然气属于开采成本较高的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技术与资金的限制,其经济利益甚至低于投入成本。因此天然气在经济增长初期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综合来说,在经济增长交期时期,经济增长对煤炭、石油等传统可耗竭资源的依赖性更大[5]。

3.1.2经济增长较高时期

在经济增长较高时期煤炭与石油的利用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已经消枯竭。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提升了其消耗的成本。同时,其不断枯竭的现状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现状产生矛盾,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与技术来进行开采,因此开采成本显著提升,资源的价格也随之上涨。此时,可耗竭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而该时期,由于经济增长已经相对成熟,天然气的技术成熟,投资成本相对更小,并且天然气资源存储丰富,边际使用成本上升。当天然气的总边际成本低于煤炭与石油的时候,则天然气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关系更加显著。综合来说,在经济增长较高时期,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天然气资源的投入。

3.2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2.1国家

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可耗竭资源更加充裕,没有必要大规模的投资可再生资源,因此在经济增长较低实践可再生资源对经济的负相关十分显著。在经济增长较高时期,可耗竭资源的枯燥让人们转而重视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量逐步上升,但是由于受到技术与投资限制,其仍然无法实现大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的优势,因此在经济增长较高时期可再生资源依然无法发挥其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

3.2.2地区

在经济增长较高时期天然气虽然能起到一定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其仍然是开采成比较高的可耗竭资源,相对于绿色、环保、循环的可再生资源来说劣势十分明显。因此在经济增长的更高资源,天然气的利用成本也将不断上升,同时人们更加趋向于开发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并且在可再生资源的总边际成本比天然气等可耗竭资源的总边际成本更低的时候将会取代可耗竭资源的使用。

4. 结束语

从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自然资源的情况对国家的经济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对国家经济在资本累积阶段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就世界范围来看,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工业进程都与其国土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资源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实现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就需要对其加以深入探析。(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建雄 , 赵春玲.不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4):1-13.

[2]屈燕妮.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诅咒还是福音:一个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 2011, (04):61-65.

[3]李瑞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财贸经济, 2009, (03):96-100+137.

自然经济的作用范文第4篇

一、本质特征和趋势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当前世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有着明显的生态化趋势,而表现出这个趋势的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从知识这个概念本身来发现的,知识本身具有的客观性和环境局限性直接的影响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人类经济的增长方式因为知识本身所带有的特征而显示出了生态化趋势,也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本质内涵表现。第二个特征则是从知识性的角度来看的,人们自从有了智慧之后就不断的利用本身的知识对世界进行探索,知识其实贯穿了人类整个文明社会的始末,从各个方面都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阶段的每一个发展都是知识的变化在推动,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到现在的知识经济始终有着知识的力量在推动,这种现象表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在趋势。

人们在探索前进的过程当中,对于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已经开始有着越来越明朗的了解,从最开始的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接着到了重视资源,以资源推动经济活动发展到最后的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这些都表明了一个对推动经济本质认识的突破。人们对资源重视的时候,资源是推动经济的最重要能量,然后社会发展到现在,知识的作用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预示出人们创造财富和推动经济的方式出现了一个本质上面的变化。知识能创造出来的财富是无穷的,它本质上是能够实现对一项效益成果进行低成本的投入并且不断的提高收益的,这种经济模式的确立,让人们摆脱了对资源的单纯依赖,不再无止境的对资源进行掠夺和滥用,能够对保护自然环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这一点就是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生态化趋势表现。

二、知识经济生态化趋势

1.知识经济演化趋势

人类经济社会踏入知识经济阶段以后,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在按照知识经济作为基础的,全球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趋向于生态化,例如提出来的低碳管理理念、绿色经济理论还有我国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被知识经济大环境影响之下才有的崭新的管理模式,从本质上面来说都可以归类到知识经济的范畴之内。但是这些理念其实是对知识经济更进一步的阐述,它们将知识这个经济基础更进一步的演化为将生态规律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将生态发展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动力。虽然上面所提出来的这些理论是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环境之下提出来的,而且内容上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提出来的目的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能源的开掘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一起为了建设一个能量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社会而努力。

虽然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最后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了同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取得了生态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因为这些理论当中或多或少都将生态规律作为一个中心理论,人的经济建设活动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必然是会有这样后果的出现。这种经济发展的演进,正是生态化管理理论所带来的影响和推进。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基础的推动力的,上面已经说过知识本身带有着实践性的特征,知识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的趋向于生态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其实更接近知识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一种管理模式。生态经济管理模式的出现,让我们对于经济产业发展的规律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人们首先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艰难的对自然进行改造,接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走到了自然的对立面,毫无限制的对自然资源进行挖采,而后到了现今却开始向自然达到回归,提出和谐统一的理念。传统的经济产业是对资源的重视,也就是“凝聚资源”的中心概念,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是不用也是不敢那么强烈了,所以转向“凝聚知识”其实是一件必然的发展,而以知识为核心演变出来的生态化管理模式则更是应验了这个规律的发展。由此可见,生态化管理创新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的理念产物,它的存在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必然能够很好的推动经济生态化的良好发展。

2.生态化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鉴于生态化管理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必然会对经济的前进起到客观的良好推动力,要对生态化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就要把握它的本质,也就是必须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发展这个事实,让我们在完善这个理念的时候变得能有所追寻。人与自然的关系到现在已经确定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生存,而自然也需要人类活动改造变得更有生机,这个是生物体和自然之间互动的关系决定的,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缺一不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是向自然索取资源来进行自己本身需要的改造,另一方面则是向自然界反馈自己改造成果所散发的物质和智慧等方面的能量。这其实就是说明了人类改造社会除了要依靠自然的养育的同时又要对自然进行反哺养育,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人类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这是一个双方互相的经济型模式,这也是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发展历程所使然。

自然经济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政府“生态转型”;循环型企业;可持续消费观

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被提上日程。虽然这些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循环经济,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下探索其发展路径。

一、对循环经济的重新审视

(一)循环经济的社会功能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扩大就业。首先,自然资源作为社会公共品,它的配置公平问题成为社会公平的突出问题。资源配置的公平不仅包括群体间、地区间、国家间的横向配置公平,还包括代际间的纵向公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的不公平问题。[1]其次,发展循环经济为促进社会就业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重要路径。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它要求对既有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对现有的关联产业也提出了以实现生态效益为前提的重新排列组合的要求,对企业从投入到产出都提出了更高的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限制的增多,而是催生了更多新型产业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为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循环经济下的政府职能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即引导、支持和规范。第一,政府的引导作用体现在:政府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政府通过绿色采购行为,引导全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为符合生态规律要求的模式;政府通过宣传和推广,引导全社会价值观、发展观实现转变。第二,政府的支持作用体现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支持。政府提供各种政策支持,通过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实现资源节约和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可再生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通过在制度创新方面发挥直接承担者和主导者的作用来解决循环经济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政府的规范作用体现在:政府通过完善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并规范市场,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沃土,同时对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主体实施惩罚,以规范各方的行为。

(三)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

循环经济在物质循环的表象下进行着价值循环,利润大于零依然是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形成前提及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运行中价值链运动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价值投入—价值物化—价值实现”。价值链的伊始是价值投入阶段,即投入各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第二个阶段是价值物化阶段,通过对投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将自然资源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将劳动力价值物化在新产品中;第三个阶段就是价值实现阶段。循环经济的价值运动过程同样也要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个价值链运动的过程中,传统经济只追求价值的单一循环,而循环经济则以生态规律为基础,旨在实现价值循环和物质循环的统一。循环经济的物质循环过程是指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利用过程,从而达到资源节约、污染减少、生态保护的目的。

(四)循环经济下的文化诉求

文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落后的文化则会抑制经济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强化它的落后状态。文化领域对人与自然关系探讨的不同结论,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天人合一”思想便是最好的体现。所谓“天人合一”,即人与大自然的合一。先贤智者的诸多作品(诸如《庄子》、《易经》、《孟子》等)中都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社会也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他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无论是生命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将人类的道德关怀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发展循环经济,只有在全社会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在观念上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正确指导实践,使循环经济真正发展起来,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自身具有整体性、循环性、再生性的特点,它通过“生产—消费—分解—再生”的循环过程以及自我调节机制,实现物质循环并使自身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传统经济只注重经济系统内的增长,大量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肆意地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导致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分解—再生”循环运动链条断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难以修复的破坏。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经济系统内部循环实现资源节约、废弃物减少,把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从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生态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循环经济致力于实现更高层面的目标,即通过协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在两个系统间建立起“生产—消费—分解—再生”的链条,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循环经济实质是一种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五维整合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西方国家较早进行循环经济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以德国和日本最为典型,这两个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都是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切入点,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且重视技术创新和进步。由于资源匮乏这一劣势,德国人非常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自1972年开始,德国相继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物质闭合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废弃物回收、资源循环利用等具体过程以及相应行为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二,建立废弃物回收和处理机制。通过建立双元回收系统这一非政府组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和处理,建立起从企业到区域的物质循环管理模式。[2]日本通过建立以“静脉”产业为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来发展循环经济。所谓“静脉”产业,是指依靠资源再生利用而形成的产业。日本非常重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自1997年开始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每个园区内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并且都有自己的主体循环链条;每个生态园区均承担当地环境保护事业的职能,通过承办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知识讲座、支持各项科研活动以及组织市民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发展园区所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循环经济。对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日本主要采取自治为主、国家和地方政府辅助管理的模式。我国循环经济实践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引入循环经济这一概念。本世纪初,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学界掀起了研究循环经济的热潮,发展循环经济也被提上了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的日程。当然这个时期的循环经济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从2006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试点,随着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全面展开,在辽宁、山东、江苏等多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并逐渐发展壮大;同时,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实践经验,重视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在多地建立了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在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虽然这些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对循环经济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过于狭隘;第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相关权责尚未明确;第三,目前仍然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相关技术有待开发。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我们将循环经济的发展只局限在经济领域内,而忽视了循环经济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忽视了循环经济实质上需要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维整合的格局下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做出相应变革,应该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维整合的视野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

(一)政府的“生态转型”

政府作为政治体系的核心,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支持、规范的作用,引导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循环经济所需政策制度支持、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才能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良性发展。那么,政府怎样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呢?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之一就是实现政府的“生态转型”。政府的“生态转型”,是指政府在开展工作时,要在生态优先的价值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生态管理,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统一。生态优先作为价值目标,是指政府应重视环境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在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发生冲突时,以不损害生态效益甚至优先考虑生态效益为前提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绿色采购行为和投资引导等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正确指引,通过财政税收手段、制度创新等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生态管理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考虑生态环境代价,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即政府的绿色绩效评估体系),把资源环境成本和收益纳入这一核算体系,以弥补传统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GDP核算体系的不完善,强化政府在环境监管方面的应尽职责;同时,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市场和各方行为,从而实现经济稳态增长、社会持续进步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也有助于改变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避免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政绩,盲目地实现GDP增长而为此付出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

(二)发展循环型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就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之二是发展循环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应尽之责,同时也是为了顺应时展要求,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的必然之举。企业必须将其经营目标由传统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统一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转换,企业就必须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型成为循环型企业。一方面,循环型企业重视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这可以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循环型企业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还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其工艺流程要符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律,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绿色产品”的循环。[3]发展循环型企业,就要求关联产业进行以实现生态效益为前提的新的排列组合,必须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也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相一致。在产品设计方面,循环型企业应尽量设计减少资源消耗或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工艺;在成本—收益计算方面,应将环境成本和生态收益纳入核算体系,通过在成本中计入生态环境价值来计算产品的绿色价格,将生态约束内化为企业的成本约束;这种包含生态价值的成本计算,也就降低了进行生态监管的各种成本,进一步实现节约。

(三)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消费既是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活动的归宿。消费作为经济运行中与生产同等重要的核心环节,消费者的行为和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发展循环经济,消费领域也应做出相应转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之三就是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起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应当指出,当前盛行的“消费主义”与循环经济发展背道而驰。所谓“消费主义”,是一种将消费作为人生追求目标的价值观,这种消费观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不节约、不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应当摒弃盲目的消费主义,而代之以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进行绿色的、适度的消费,使消费不仅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危及到后代人的发展。这种可持续的消费观的建立,也是一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的生态伦理观的体现。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变革。发展循环经济,不应将目光只局限在经济领域,而应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整合统一的视野下来探究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政府“生态转型”、发展循环型企业以及转变消费观,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统一。

作者:吴迪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建珊.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