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一、青年文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和功能

(一)青年文化的内涵

青年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知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政治态度和精神追求等,具有文化的熏陶性、思想的感染性、教育的引导性、价值的取向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它的功能组成主要是对青年精神世界的构筑和统领,构成青年的文明行为和青年群体的有序发展,及与社会的合理“接洽”或说正确的社会定位。

(二)青年文化的特征

青年文化就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从参与的主体来看,青年文化最具成长性和可塑性;从文化的传承发展来看,青年文化最具创新性和先导性;从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青年文化最具多样性和个性化;从文化的传播规律来看,青年文化最具时尚性和流行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青年文化的特殊规律,把握好这二者规律的有机结合。

(三)青年文化的表现形式

新形势下青年文化的表现:1、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和对现代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的崇尚。2、对社会文化的冷漠与对群体文化的倾注。3、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与对未来个性发展的茫然。4、奉献与个人功利(索取)的双重人格。5、日常行为的随意性与效率唯上的不和谐状态。6、“法的精神”与道德的和谐一致。

(四)青年文化的功能

青年文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提高青年的文化素质,在满足急剧上升的青年文化需求中服务青年;二是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发挥某种先锋作用,充分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青年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开辟崭新的天地,推动文化的创新;三是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引导青年一代在先进文化的哺育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既要坚持正确导向,又要体现青年特点。坚持正确的导向,才能保证青年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体现青年特点,才能保持青年文化建设的号召力和吸引力。青年是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文化必须遵循先进文化的方向,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主流的文化、主流的价值观,引导青年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我们团结奋斗的强大思想基础。

二、青年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

青年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起着驱动作用。青年文化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深深打着时代的烙印,生动反映时代的变化和进步的潮流,不断奏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乐章。青年在网络文化、短信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就是生动的例证。

青年文化的创造性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起着引领作用。青年文化开风气之先,总是不断地提出新的文化理念,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不断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新的动力。

青年文化的开放性决定它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起着承接作用。它承上启下,没有太多的框框,善于包容各种文化现象,并且有很大的可塑性,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青年文化的这些特征,也决定了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如果沿着党指引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青年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一代人的成长就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对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三个面向,强调的是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前沿性和未来性。“民族的”,主要是指具有民族特色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科学的”,主要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科学精神;“大众的”,主要是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青年文化和这样的先进文化,在主导精神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

当代青年文化与先进文化也有矛盾。在基本价值导向上,两者之间有冲突。青年文化的基本价值导向,是个性和个体性;而先进文化则是集体意识和集体性。青年文化的非政治性与娱乐性,和先进文化的政治性与严肃性也不相容。当前,青年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矛盾乃至冲突不是很强烈,也没有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演化成对抗性的矛盾,但却是无处不在。

先进文化在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只要能够把握青年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就能够渗透到青年文化之中,得到青年的认可,并引导青年文化的发展。

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关键靠先进文化的熏陶,靠青年文化的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青年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青年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中的主导思想坚决肯定人格的尊严、民族的独立,强调个人的自尊心。正是这种思想意识促进了民族的复兴。举例来说,孔子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是肯定个人意志的独立;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肯定人格的尊严。自古以来,有“士可杀不可辱”的传统。

应该承认,中国文化确实具有优秀传统。正是因为具有优秀传统,所以中华民族能绵延至今,虽遇到挫折,也能奋发图强,虽衰复振。

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简单说来,有两项核心内容,一是奋发向上的思想,一是博大宽容的思想。《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即永远前进,“厚德载物”即兼容不同的见解。这两句正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集中表述。

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三道长城,一道是砖石长城,一道是血肉长城,一道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筑的精神长城,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体现,也是青年文化抵御“西化”、“分化”的强大武器。国家要强盛,民族要振兴,文化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不仅需要经济的原动力,更需要精神的助推力,民族精神是青年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青年文化建设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一要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青年文化建设的生命之源。二要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青年文化建设的发展基础。三要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青年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四要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青年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撑。五要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青年建设的锐利武

器。六要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青年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民族精神有两种表现形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从某个特定的时空坐标来说,传统精神就是这个特定的时空以往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以往的活动中形成的表现民族整体面貌的精神内核;时代精神则是一个民族在这个特定时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体现民族精神面貌的精神内核。我们要培育的民族精神,实际上就是指的是时代精神,是反映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民族精神。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是对立的两极,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时代精神离不开传统精神,传统精神必须接受时代精神的选择。

当今时展的潮流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内容,并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包括培育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自由平等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法冶精神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不竭的动力之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青年学生血气方刚、精力充沛,在崇高向上的民主精神的熏陶下成长起来,必能化为精神力量,成为今后民族复兴大业的生力军。

四、加强新时期青年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共青团能够引导青年文化

青年文化一般受青年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左右。其中,非正式组织或者说小群体的作用要大于正式组织。然而,如果正式组织的吸引力增强,它就能左右青年文化的发展。

(二)共青团在青年文化建设中的角色选择

政府或正式组织在引导青年文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有:监察者、操纵者、调节者、主办人等。共青团不可能成为监察者,而且如果以监察者的身份出现必然会导致共青团和青年之间的冲突。共青团可以与商家联合,通过影响商家的行为而成为青年文化的操纵者;共青团可以通过对所属各种传播手段的控制与影响,成为青年文化发展的调节者;共青团可以利用自身的阵地,以主办人的身份引导青年文化。

(三)共青团在青年文化建设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1、充分运用新闻宣传手段,重点发挥团属青年报刊、出版、网络、影视阵地在青年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文化的宣传和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青年文化氛围;2、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基层群众性青年文化活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促进青年文化的繁荣与活跃,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全国性的青年文化活动侧重于形成示范性和导向性,在重点活动上形成合力,打造青年文化的名牌活动项目;3、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团属文化事业和产业的作用,整合资源,创作、生产、推广青年文化精品。同时在青年中宣传推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品和世界文化经典,为青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充分发挥优秀作品塑造青年的作用;4、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推动优秀青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采取有效措施,发现并积极举荐各类青年文化人才,为他们的成长发展铺路搭桥,多办实事,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创造条件;5、将“青年中心”办成区域性的青年文化中心;6、利用青联的优势,选拔和培养能够引导青年文化潮流的人才;7、联合或参与商家活动,引导青年文化市场;8、不定期组织青年文化论坛;9、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整合青年文化资源,推动青年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四)发挥青年文化社团的作用

把青年文化社团作为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青年文化社团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青年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青年文化社团在培养文化人才方面的作用,通过社团活动发现、培养一批青年文化骨干。加强青年文化社团的管理,推动青年文化社团健康发展。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教育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明之魂,是民族素质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传统文化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吸取借鉴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的优秀思想,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是德育资源的一部分,德育资源是德育价值取向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价值取向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德育价值取向内容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等。它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载体。

1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各族儿女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不仅外显地表现在民俗风情、经典文献中,而且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民族的心理和性格,成为制约人们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为本位,将道德作为文化体系的核心,因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许多德育资源,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和青少年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二)倡导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所蕴涵的青少年德育资源举不胜举,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艰苦朴素、尊师敬贤等。 在青少年德育中,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赋予新的内容,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2我国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的交流在不断加深。目前,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还处于劣势地位,外来文化的渗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同时,在外出务工大潮的冲击下,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处于真空、半真空地带,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处于空白状态。在升学的压力下,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

目前德育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改革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也受到挑战,青少年德育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教育内容缺失、形式教条,人文素质弱化。其次,价值选择单一,基础知识不牢。最后,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

3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的导向作用

德育资源是德育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传统文化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的载体,对我们拓展德育内容和途径,改进德育方法,实现德育目标有重要作用。

(一)可以增强青少年德育的人文底蕴,提高青少年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以往我们在青少年德育中,对德育内容理解太狭隘,太过于政治化了,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德育内容空洞,形式单调。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在青少年德育中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善文化品格,增强人文底蕴,提高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可以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削弱市场经济的负效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勤于思索,勇于挑战,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受到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克服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冲击和影响是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三)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艺术。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形成了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体系,提出了有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内省、自讼、慎独、知耻、笃行等道德修养的方法对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传统文化提倡“修身为本”,激发了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注重道德践履,对我们改进德育方法,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艺术重要的启迪。

我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中,青少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中德育价值取向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获得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健康地成长,担当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参考文献】

[1]高乐.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完善与社会责任感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5―16.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一、当代青少年必须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判断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主要是看它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一个文化自信的国家,会积极地通过和世界各国相互交流从而自身得到丰富的发展。取外来文化之精华,填传统文化之不足。只有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才能有勇气去探索,有思路去创新。文化自信能够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只有通过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才能从根上达到文化自强,才能为当代青少年营造一个繁荣兴旺的文化环境。为了更好的加强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应当利用媒体、媒介的传播进行教育,充分的利用媒体传播使之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例如,增加中学生课外读物,弃离大众通俗文化及垃圾文化,在相应的教育书刊中介绍并发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此外,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语文课和历史课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们从小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其次,加强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当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感。再次,完善和创新中国的传统节日,充分发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日庆祝的作用及意义。只有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上升,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更加准确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精神及内涵。

二、整治社会不良文化,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我国目前面临着一份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为青少年净化社会环境,严厉整治社会的不良文化。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助于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商家经过经营网吧、游戏厅、出租各种书刊、贩卖盗版光碟等手段获得可观的利润。青少年在网络的海洋中不仅丰富了其对虚幻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且也极大地导致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下降,品行不得当,甚至更改了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这些恶劣的现象,我们一方面应当着力引导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多方面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自强自律的奋斗精神。同时,我们还应当加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社会不良文化的监管力度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以及思想保障。大力的弘扬主流文化,通过宣传主流文化来抵制社会的种种不良文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充分地调动当代青少年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正确的树立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包含的范围及其广泛,优秀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消极的流行文化会直接威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如今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必须对流行文化的传播加强重视程度。哈韩族、动漫族、追星族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重点。青少年在流行文化中表现出来了对张扬“个性”自由的不断地追求,对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及对虚幻世界的幻想。面对这些不良的现象,我们应当以正确的价值方向来引导流行文化,学校应当作为传播和弘扬流行文化的发展之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更新并完善教育方法和手段,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增强青少年的创新能力,青少年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代。此外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增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牢记八荣八耻,从小培养人格品德,完善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起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教导并拉近彼此的距离。家长应挖掘孩子们优点,帮助他们弥补不足之处。优化青少年流行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优秀的文化环境作为支撑点。在我国现阶段,应当利用能够反映国家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文化来正确的引导流行的文化,有效地提高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道德水平,不断的提升青少年文化内涵,落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青少年流行文化,抑制不良现象产生,有力的杜绝青少年犯罪、心理疾病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少年思想教育和流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前提下,我们要不断的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手段;我们同样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打牢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重要举措。

四、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它作为一种媒体直接融入到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它具有很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恰是这些优点和不足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它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模式等方面有着不可推脱的负面影响。很多青少年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这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业和人生观的形成;网络文化广泛的吸收外来文化的信息,将一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突,致使青少年价值观扭曲;网络文化中的不良文化会诱发青少年犯罪,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及时铲除,要深入实施“网络文 明建设工程”。加强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品质及控制力,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青少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借助网络文化这一有效工具,帮助青少年自觉地吸收网络中积极向上的信息,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我管制和教育的信念。加强青少年对网络德育方面的教育,围绕着学生们德育思想教育展开,创新德育形式,使学生们把握正确的方向,彻底的意识到“健康上网”的重要性。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阻止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增强法制力度,严格过滤非法网站,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抢占网络教育阵地,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有目标有特色的建立教育网站,大力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网络知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陶冶情操。

五、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蕴含着丰富悠久的历史。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拥有着不同价值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也遵循着前者的规律。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和世界各国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填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多元文化的促进下,能够做到取之精华,弃其糟粕。有目的、有前景的更好地发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举措中,我们还要有创造性的转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当代青少年在面对节日文化,服饰文化等问题上,越来越注重欧美风,哈韩风。一股时尚的热潮涌入到中国,青少年在这些问题上显得格外积极,往往忽视了固有文化的意义。因此,创新传统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媒介。正如之前提到的一样,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添加到教育大纲里。利用这一门课程让学生们培养创新思维,在运用创新思维考虑问题时,正确的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创新的基础,在这一稳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影视戏剧、文化交流、文学艺术之中,重新唤起社会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这样一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教育和宣传的过程中,也会逐渐的培养一定的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教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92-01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明之魂,是民族素质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传统文化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吸取借鉴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的优秀思想,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传统文化优秀思想是德育资源的一部分,德育资源是德育价值取向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价值取向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德育价值取向内容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等。它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载体。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各族儿女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它不仅外显地表现在民俗风情、经典文献中,而且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民族的心理和性格,成为制约人们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为本位,将道德作为文化体系的核心,因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许多德育资源,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和青少年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二)倡导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

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所蕴涵的青少年德育资源举不胜举,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艰苦朴素、尊师敬贤等。在青少年德育中,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赋予新的内容,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二、青少年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改革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也受到挑战,青少年德育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教育内容政治化、形式教条化,人文素质弱化。其次,价值选择“自我化、趋利化、短期化”,基础知识不牢。最后,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

三、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的导向作用

德育资源是德育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传统文化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的载体,对我们拓展德育内容和途径,改进德育方法,实现德育目标有重要作用。

(一)可以增强青少年德育的人文底蕴,提高青少年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以往我们在青少年德育中,对德育内容理解太狭隘,太过于政治化了,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德育内容空洞,形式单调。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在青少年德育中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善文化品格,增强人文底蕴,提高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可以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削弱市场经济的负效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勤于思索,勇于挑战,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受到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克服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冲击和影响是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三)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艺术。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形成了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体系,提出了有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内省、自讼、慎独、知耻、笃行等道德修养的方法对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传统文化提倡“修身为本”,激发了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注重道德践履,对我们改进德育方法,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艺术有重要的启迪。

祖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中,青少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善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取向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获得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健康地成长,担当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高乐.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完善与社会责任感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5-16.

[2]程京武,卢宁.对构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8,(5):119.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 传统文化 教育 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群众别是在青少年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塑造青少年完美人格的需要,是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研究和探索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一代新人。

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很有必要

首先,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民族自信与国家认同的核心,是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尤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强调技术乃至强调谋生的能力,或者更确切地说,现代教育教给人工作和生活的技巧,却很少告诉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怎样衡定。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不了解金钱的意义、不懂得该如何与人相处,社会公信力的丧失,善恶美丑的价值观的混乱乃至腐败猖獗,物欲横流……不可否认,我们已在一定程度上因一味追求享乐而异化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问题青年、校园暴力、自杀率的上升、青少年的犯罪乃至由此产生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已到相当复杂的程度。

一些西方学者甚至声称,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全世界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书,第一本是《圣经》,第二本就是中国的《老子》。国外的大街小巷中到处都是人们捧着《圣经》的影子,而在中国,又有几个人曾翻开过《老子》的扉页呢?显然,我们的教育应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不仅要靠科学改造世界,更需要以文化精神来修养、熏陶自身,培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提升心灵的觉悟。

第三,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来看,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很多青少年对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以致许多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反而被认为已经过时,而违背优秀传统文化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一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给养,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休养我们的品性,对我们自身素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这样说,这些散发着沁人清香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近,就越能给予我们温暖、感悟和力量。因此,我们应选择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在身边,种在心里。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强

1. 学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加强学校内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制订相应的计划,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相结合,通过组织社团、兴趣小组研究宣传传统文化,并指导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美德教育入手,以孝敬父母、立志勤学、勤劳节俭、爱国爱民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形成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搞好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骨干作用,这是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的保障。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一支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好的教育不是道德说教,而是让青少年不知不觉地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孝,就是唤醒他们对父母的爱的情感。改变枯燥的的说教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扶持力度。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五千之久,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宝库,我们不仅能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得到道德心灵的慰藉,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得到应有的启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领悟的重要问题。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发掘符合当今时展方向的积极因素。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注重弘扬优秀传统美德,陶冶性情,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

4.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抓好舆论引导。借助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形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浅显明了的方式,如童谣、民间故事、卡通等,将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青少年面前,引导、熏陶、感染青少年。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导向。创作更多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和视听产品,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