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范文第1篇

近年来,乡村旅游或者是乡村生态旅游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周末游的重要场所之一。人们利用周末时间,去乡村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山山水水,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很多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古村落村貌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对于水域这一块,目前开发较好的景点还为数不多,尤其是在乡村就更少。

1 研究理论及方法

1.1 旅游资源的概念 2002年,保继刚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2]。肖星在《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具有对旅游者的吸引向性、区域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3]。还有杨振之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以及旅游设施[4]。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所有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和事物;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吸引游客前来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体[5]。

1.2 旅游?Y源的分类方法 旅游资源分类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前期主要工作,只有在分类准确科学且适用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更加合理的评价,从而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关于旅游资源分类,旅游理论研究的初期工作已经开始,伴随着旅游开发开发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因各自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我们在研究旅游资源时,选择一种合适的分类方法是一项必要工作。

1.3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为了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类后就是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实际的评价,这是分类的价值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为了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来支撑,避免克服在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时的盲目性,是为了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性,评价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开发程度和远景的发展,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江景区位于六盘水市境内,距离六枝特区行政中心40km,六盘水市中心90km,301省道、水黄高速、六六高速、六镇高速、六毕高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景区的通达性和可入性。同时,景区的道路在不断扩建,改善了景区的交通位置,进而凸显景区的区位优势。景区源于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江风景区包括:????江景区、回龙溪景区和溪耳景区,面积约259km2,总共112个景区。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风景名胜区,该区域平均海拔在600~2172m,这里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民族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文化悠久,是考古、观光、度假的理想圣地。

2.1.2 自然优势 研究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5℃,年均日照时间在1252h左右,降水量在1476mm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矿物储备丰富,已经探明的煤炭量达33亿t,理论储量为180亿t左右,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量达51亿m3。

2.2 社会经济状况 2016年,全区着力做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生态文明持久战和转型升级突围战,经济形势稳重有进、稳中向好。2016年预计生产总值165.3亿元,同比增长13%。然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195.98亿元,同比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40.9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GDP完成33166元。2017年,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2.8亿元,同比增长13%,一、二、三产业同比增长7%、12.4%和16%。

3 ????江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就目前来说,我国相关学者在对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时,无论是专项旅游资源调查,还是区域性旅游资源调查,主要依据是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本次六枝特区????将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依据任然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表1、表2)。

根据《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相关规定,????江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江景区的旅游资源极具特色,比如: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夜郎文化以及优美的水域风光。

4 ????江景区旅游资源评价

4.1 资源总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目前,????江景区已经开发的单体旅游项目有54项,在2016年,整个景区实现旅游收入90余万元,接待游客6000多人。还有在2017年的春节,整个景区到处充满节日的氛围,听山歌、品美食、看美景,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欣赏点。

4.2 资源特色鲜明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贵州省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处于毕节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和结合部,从而看出本地区的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在整个????江景区,所呈现的54个单体旅游项目中,红色旅游资源占30个,占比例为55.56%。虽然????江景区给游客的直观感觉可能是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这一类型,但是整个景区的主色调是红色旅游。相关的红色旅游景点,比如有:????古国、夜郎古国、梭戛长角苗风情、水落洞歪梳苗风情、????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阿女寨、木城村;子王坟、摩岩石刻、古驿道、石驿站、古城墙、郎岱古镇、茅口古镇。

4.3 丰富????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大力倡导和逐步改善革命圣地、陈列馆和纪念展览馆的内涵,将单一、传统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变为富有人性化、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活场景展示。景点场景的设计应利用声、光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展示的信息,尽量再现当年的实际情境,适当考虑旅游者参与性的内容。提高展馆的趣味性,贴近旅游者的生活,激发旅游者的动手动脑热情,吸引旅游者参与,使旅游者更乐于接受红色旅游的革命精神和文化精髓,形成独具一格的????江红色旅游品牌。

4.4 突出生态资源,促进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以及原生态发展道路,是????江景区旅游发展战略自始至终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开发理念。??柯江景区旅游发展的特色颇多,既有自然特色,又有人文特色(包括红色旅游、古遗址、古建筑等),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必须坚定信念,集中打造鲜明的大特色。对于????江旅游来说,生态旅游是??柯江旅游的最大特色和景区开发的主要目的。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宗教学;佛教文化;旅游体验;层次性;自性回归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旅游与宗教之间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上的第一次火车旅游亦是托马斯·库克为了基督教禁酒之目的而组织出游的。再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旅游”二字本身就与宗教密不可分,按照龚程鹏的观点:“在中文中,旅游两字,本身就都和宗教有关”2,如今又值体验经济时代,因此,选择宗教学的视阈对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宗教本质的层次性

目前学术界对宗教本质的理解如同旅游的本质一样皆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标准。尽管如此,本文考虑到旅游本身具有文化性质,便选择文化层次论的角度来阐释宗教本质的层次性。根据文化层次理论,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那么,宗教本身也可以看作一种文化,宗教也同样可以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可以摸得着,看得到的物质文化;所谓中层文化即是指行为文化;所谓深层文化是指摸不着、看不到的精神文化。

基于文化层次理论,段德智教授也阐释过宗教的本质,“既然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宗教体验是的直接显现,则它们势必处于同心圆1的位置上;而宗教行为和宗教活动作为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的外在表现,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作为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以及宗教行为和宗教活动的外在表现,无疑便因此处于同心圆2和同心圆3的位置上了”。同时,段德智还提出了宗教的文化本质,即宗教的建筑艺术等。宗教有自己不同于其它意识形态和社会群体的特殊本质,即信仰。宗教也有与其它社会意识和社会群体相同的本质,段德智将其称为宗教的一般本质。为了便于论述,不妨把信仰归于深层精神文化领域,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归于中层行为文化领域,而宗教的寺院建筑艺术等则属于表层文化了。它们之间也同样是一种同心圆的关系,即宗教组织与制度是围绕着信仰展开的,宗教寺院建筑艺术同样也是的外化。

通过对宗教本质的论述,可以看出,宗教不仅有其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体和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也有与其它社会群体和意识形态相同的普遍本质。并基于文化层次理论阐释了体现了宗教的深层文化本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恰恰彰显了宗教的中层文化本质,而宗教寺院建筑艺术揭示了宗教的表层文化本质。

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

论述了宗教本质的层次性,再来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就相当明确了。所谓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信仰者和旅游者,引起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发生与佛教有关的旅游行为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佛教的信仰、教义、理论、制度和组织等非物质文化,也包括了佛教的寺院建筑、艺术、器物等物质文化。如果根据宗教本质层次性理论来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话,会发现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也同样具有层次性,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包括了可以摸得着、看得到的物质性旅游资源,同样也包括了摸不着、看不到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如同宗教本质的层次性一样,佛教的本质也同样具有层次性,不妨把佛教的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看作佛教文化的深层信仰对象,而佛教的丛林制度、活佛传世制度、僧团组织、水陆法会等皆是围绕着佛教的信仰——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展开的,没有了对佛、菩萨等的信仰,就不会有佛教的礼仪、组织与制度。而佛教的寺院建筑、不管是汉传佛教的对称式寺院格局还是藏传佛教的曼陀罗建筑格局,包括佛教的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造像以及法器等皆是佛教信仰的外在形式。为此,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旅游资源两类,物质性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佛教建筑、雕像、器物、法器、壁画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佛教的信仰、教义、理论等。而佛、菩萨、罗汉、护法神等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也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殊性的体现,其体现了佛教文化资源资源不同于一般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在,没有了这个硬核,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就不可能存在,也就不会有佛教文化旅游行为的发生。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是由宗教本质的层次性决定的。将佛教作为旅游资源,尽管增加了佛教功利性的一面,但是佛教之所以为佛教,其出世的一面依然存在。世俗性与出世性之间的张力依然存在,如果没有了出世的佛菩萨,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就不会产生。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理解,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与宗教本质的层次性是吻合的。

三.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层次性

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在客观上是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性决定的。游客旅游行为的发生与旅游资源是息息相关的,旅游资源能不能作为旅游的吸引物是至关重要。没有旅游资源就不会有旅游体验的产生,不管对一个旅游个体还是旅游群体来讲,旅游行为的发生都是离不开旅游资源的。当然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也不例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客体,而佛教文化旅游者是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主体。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继而分析了湿地旅游资源现状及其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湿地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以期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湿地建议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3.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9).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引言

旅游是一项涉及经济因素的人类活动,当然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文化因素,而旅游行业是集合两者于一身的综合产业。旅游业的主要特性是经济和文化,可见文化是旅游的精髓和根本。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上升,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追求对精神世界的丰富,人文旅游便日益成为人们的热衷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含义

人们在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积累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逐渐建立起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文化根基,这就形成了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以来而形成的文化精华。人文资源的主要构成成分是人文旅游资源,利用文化吸引人们。人文旅游资源结合文化和历史而形成,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风情特点。人们在进行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了解文化和历史,产生独特的文化感受。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有实际存在形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没有实际存在形态的人文旅游资源。建筑物、交通设施、部落房屋、工艺品、庙宇甚至墓地都是有形可见、实际存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实在物质的方式存在,旅游者可以直观地观摩和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信念信仰、歌曲民谣和传统舞蹈都是人们时代相传而形成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者可以通过具体的重现而感受到。人们虽然看不到曾经在历史真实发生的事件,但能通过旧址古迹和历史文物来了解过去的情况,还能了解到哲学思想、书画文化等精神方面的文化资源。开发人文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促进对民族历史国家的认识,得到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体会美妙的自然风景。对旅游者有好处,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好处。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1.独特性

人文旅游资源大部分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可能复制的资源。它们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就算是同一时代,同一位置创造的人文资源,也可能根据本身的特点而富于变化。比如圆明园,虽然宏大而壮观,但每一个建筑,甚至小到每一片瓦砾都别具匠心。清明上河图作为我国历史的名画,也是独特的,代表了具体历史文化的特点。不管后来的科技多么发达,人们想复制这些人文资源,或者重建一模一样的人文资源,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使外表看起来一样,但就其内在价值和独特的历史风格来说,都不可能一样。所以人文旅游资源是独特的。

2.丰富性

人类的文化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文化各异,也存在很多差异,各种丰富多样的文化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就像动植物界存在许多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失去任何一种动植物,整个大自然都会失去平衡,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同样的,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各种各样的文化,整个文化系统才会协调稳固,世界才会和谐发展。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它们想要利用文化渗透来入侵其他国家,利用自己的文化,吞噬本土的文化,这是令各个国家都十分担忧的问题。因此,正因为人文旅游资源的多样丰富,更应该保护好,开发好。

四、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

1.有利于保护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和精华,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有效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如果不开发那些条件有益的优质人文旅游资源,就会浪费旅游资源,但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力度也要控制得当。

2.有利于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化世界

根据旅游现状的调查可知外国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大多数人把大量的金钱花费在文化旅游上。文化是旅游的中心,旅游业的精髓在于文化。风景只是旅游资源的表面美,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内在美,只有文化充实了旅游资源,这样才能更加吸引知识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人们。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让旅游者了解文化、增长见识见闻、培养情操,在浓厚的人文气氛中,体会文化的内涵,得到一定的文化提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旅游者得到了心灵的享受,也会促使旅游行业走上一个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

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吸引更多的国内和国外的旅游者,增加当地的客流数量,拉动当地旅游行业的消费,同时而且还增大餐饮住宿购物消费等其他多个行业的收入。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并不高,但产出高,是一种消耗少但效率高的产业模式,大大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人文旅游资源不像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不可以再生,很容易被越来越多的旅游客源所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质的变迁,也很可能日益失去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人文旅游资源则可以再生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很大,投入不高,也不破坏环境。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文旅游资源发挥更多优势。

五、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1.完善人文旅游资源的评估体制

人文旅游资源的评估工作应该由中介机关开展,评估者将结果交付中介机关,中介机关与政府进行直接联系。政府不是主导的责任人,而把权利下放和分发,评估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时,不会受到利益等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增加了评估的客观有效的效果。在评估过程中,根据专家的科学判断和客观依据得出评价结果,而改变了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评估体制。地方政府应该对评估过程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制度化,从而约束中介机关的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正确有效。

2.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设立一个高的出发点,然后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与国内外的旅游发展动向一致,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现实情况,分析自身的各项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规律。针对每个人文景点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开发策略,有整体开发规划,也有局部开发规划。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与其他资源的开发协调一致,而且要突出重点,有先后难易之分。在开发方案的实施方面应该有近期和远期的安排,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3.政府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依托角色

政府在过去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总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政府通过宏观的手段来调节旅游业的运作,但这并不说明政府能够完全决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政府只是起着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对旅游行业进行控制和规范,在人文旅游资源开放工作中应该扮演依托和支撑角色。

4.加大人文旅游资源的普及活动

虽然人文旅游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但很多人对人文旅游资源并不是很了解。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价值,通过学者、政府和社会舆论等各个方面的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人文旅游资源。

5.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做好保护工作

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固然重要,而且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有利于其保护。但如果不合理有效地开发,就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再开发是不利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权衡好保护人文资源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地位,不要因小失大。

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注意事项

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注意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能在无限制的开发过程中以以破坏人文旅游资源为代价。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增加人文旅游资源的魅力。注重开发的科学性,提高开发的效率和效益,但不要纯粹以经济利益为有效考虑原则,而不顾及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

正确发挥政府的角色,政府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角色中至关重要。政府既不是唯一主导者,也不是被动的参与者。政府需要作为督促和引导的角色参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开发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注重人文旅游资源评价的公平、正确、科学。充分发挥人文旅游资源的人文内涵,有些旅游资源本身具有人文价值,但正式因为没有合理的开发,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人文特色,导致人文旅游资源的浪费。

七、结语

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旅游界和相关人士只重视旅游的经济因素,而不看重文化层面,忽视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旅游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含义和特征,认识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峰.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为例[J].对策研究,2007(10):82-83.

[2]蒋才芳.基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大湘西民族旅游业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06(01):33-34.

[3]谢大伟.试论浙江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开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05):43-44.

[4]黄成林.黄山市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1995,15(03):101-103.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产品战略;旅游产品

【Abstract】In business strategy, product strategy is the core of planning.In this paper,Based on foresees situation of Shijiazhuang market in the ambient.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of strategic elimin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timely adjustment of product strategy,adapt to market demand, and seek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Strategic Management;Product Strategy;Tourism Product

0.引言

对顾客来说,产品是流通与市场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一切东西的集合。产品战略是指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在竞争中取胜。产品战略与市场战略密切相关,也是经营战略的重要基础,产品战略直接关系产品的胜败兴衰和生死存亡。分析目前石家庄旅游产品战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的旅游产品战略开发对策。

1.石家庄旅游产品开发战略存在问题

石家庄观光旅游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且比邻京、津两大客源地,潜在客源市场广大。但是旅游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其旅游产品与京津地区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产品开发显现出许多弊端,对石家庄旅游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1.1缺乏联合开发

旅游资源在各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居于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景区之间没有在开发战略上进行协调与联系,区域内产品类型设置分工不明,竞争关系明显、无视战略协作关系。在石家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的基础上,因为各个景区没有区域合作的概念,未能把握好机会借势将综合开发、联合开发的优势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

1.2缺乏深度开发

石家庄各个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策划,缺乏前瞻性及可持续开发的意识,随意性开发严重,产品开发起点低,无法形成整体优势,不能达到规模效益。主要是因为开发者缺乏可持续开发观念,单方面的追求近期利益,仅从商业的角度追求利润最大化。

1.3季节局限性造成旅游产品供需不平衡

石家庄现有景区、景点的旅游产品大多是为该区旅游旺季设计的,其他季节,尤其是冬季的旅游产品种类稀少、质量低端。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性,使得石家庄旅游市场的季节局限性较大,不能在淡季提供足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1.4生态旅游产品的可持续性差

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但该区有平原、丘陵、山区的多种地理形态,尤其是在地质过度地带生态环境较差,因此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更要注重产品的可持续性。然而目前,石家庄旅游产品开发并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意识和理念,追求短期利益、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现象普遍存在。

2.石家庄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2.1区域整合联动,形成旅游产品品牌

在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趋势下,区域内的旅游发展未形成合力与联动机制。京津冀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又具有互补性和差异性,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为合则共赢,分则抱憾。以区域整合战略指导石家庄的旅游发展,大力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各种类型的景区资源优势互补,在合作的前提下竞争,联合促销,区内的竞争也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共同发展。将区内和区外的旅游产品进行全方位、开放的衔接,形成区内封闭型的旅游线路体系,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石家庄旅游精品的辐射功能,而且可以实现石家庄与其周边京津冀以及环省会等大区域旅游的聚合效应。

注重与京津及周边省市景区的合作开发与营销,加强区域内各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的联合,竭力构建一个一体化的旅游空间和畅通的旅游信息交通网络,从总体上使石家庄形成以整体带动局部,南北互动的旅游空间格局。

2.2发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精品

旅游资源丰富和所处区位优越是石家庄发展旅游业的两大优势。石家庄典型的红、绿、古、新四大类旅游资源,虽然在种类上与京津冀具有重复性,但石家庄的旅游资源种类齐全,资源等级高档。在2006年的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河北以2644.89的高分位居全国第七,作为河北省会的石家庄旅游资源质量亦排在河北前列。但最重要的而且真正需要落实的是如何把石家庄旅游资丰富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并真正的融入到代表石家庄旅游的特色精品中去。

因此要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统一规划,推出、出若干不同类型的旅游线路,以旅游者的视角评价市内的旅游资源,在充分科学的发掘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石家庄的特色旅游精品。

2.3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产品多样化

首先在设定旅游产品前需要明确客源市场的旅游需求种类,旅游需求来自旅游动机,而旅游动机主要有健康、娱乐、好奇探索、审美、社会交往、、商务五类动机。从旅游动机出发,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类、不同档次的旅游需求。应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准确选择目标市场,据知来石家庄旅游的主要市场群体中男性游客居多,占旅游者总人数68%,25-45岁的中青年游客较多,占旅游者总人数73%。需要了解目标游客的需要和期望,从旅游者的整个消费过程加强旅游体验,借以提升来石家庄的旅游者的重游率。

休闲旅游与商业旅游是全球旅游市场新兴的旅游增长点,而石家庄拥有北京、天津两大休闲和商务旅游市场,可见商务休闲旅游是石家庄旅游淡季的一剂良药,有可能成为活跃淡季的主打产品,弥补淡季无游客的缺口。

2.4保护生态环境,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旅游产品的价值依附于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质量取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且生态旅游资源是有限的,石家庄域横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类型。生态旅游同其他类型的旅游不一样,首要目的不是注重经济效益,而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保障人类生存的条件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为了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需要在石家庄的旅游开发进入实质性的建造之前做规划蓝图,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适度开发,明确最大可接受的旅游者容量,加大力度保证不超负荷接待。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此时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产品战略在绝对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成败。再好的产品设计如果一开始的战略和市场定位是错误的,只能让产品向更加偏离市场的方向发展。战略层是产品设计的第一层,说明了产品战略的重要地位。目前对于石家庄发展旅游关键而紧迫的是了解其旅游资源构成以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石家庄的旅游产品策略, 设计特色旅游产品,让旅游业成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