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旅游资源分析报告

体育旅游资源分析报告

体育旅游资源分析报告

体育旅游资源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旅游产业;投资进入;经营管理

近几年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而房地产的调控和股市的不稳定使得投资资金无的放矢。在此,本人研究分析了新兴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投资可行性,供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又无确定投资意向的公司企业作为参考。

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体育旅游产业的界定。目前,国内外体育界、旅游界都还没有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有统一的定论,不过有些学者从体育旅游的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广义的体育旅游指主要内容为各种体育活动的旅游,可以是在旅行中所参加的各种娱乐、锻炼、竞赛等体育文化活动以及与体育旅游企业、所处的旅游地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可以是以体育为目的或者内容的,也可以是旅游者游玩时以体育为载体的活动。从狭义上讲,它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各样的体育需求,通过多样性的体育活动来使得旅游者的身心得到愉悦,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上的体育旅游一般来说都是以体育为目的的出游,比如游客专门赶到洛杉矶观看湖人队的比赛,或者想要体验滑雪乐趣而去滑雪场学习滑雪等。但是,不管如何界定体育旅游,体育旅游都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前往目的地,为了达到健身、休闲、娱乐的目的,参与各种各样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活动。

通过上文对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从体育和旅游的特征和属性出发,我们可以把体育旅游分成五种:(1)健身休闲型,即利用城市中建成的体育场馆及旅游度假区完善的运动体育设施来开展体育旅游健身。(2)户外探险型,即在著名旅游地开展的户外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比如山地游乐活动,包含山地车、摩托、登山、攀岩、蹦极等活动;还有近几年流行的海滨水上游乐活动,包含潜水、游泳、摩托艇、水上自行车等活动;当然不可缺少类似滑翔、热气球、空中游览等的空中游乐项目和野营活动。(3)观看比赛型,这类体育旅游都是以通过观看诸如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网球公开赛、斯诺克、全运会等体育比赛来体验观赏乐趣,欣赏运动的魅力。(4)体育文化型,它通过体验外国的体育文化、观赏有意义的体育历史古迹来获得欣赏的满足体验:到瑞士洛桑--奥林匹克总部去领略全世界最庞大的体育组织,感知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到以前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感知后奥运会时代的运动气息;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去体验当地独有的民族特色,从而感受不同体育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力量。(5)竞赛培训型,它一般指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为参加某个体育赛事而在某地培训相关的一些旅游活动。

接着,我们来了解下体育旅游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776年,雅典就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当年就有超过4万名观众去雅典参观旅游,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体育旅游了。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得到改善,人们的工资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体育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即使在国外,真正得到快速发展还是在20世纪后半期,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涌现出大量的大型体育赛事。而我国则是在08年奥运会与10年亚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体育旅游才得到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还处在初创期和成长期之间,①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和空间。

步入正题,我们分五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产业。

第一,企业进入的可行性分析。

先进行简单的市场结构分析。根据中经网和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博览会的数据,目前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4家体育旅游企业分别是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中旅体育旅行社、广东省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仅根据09年的数据,四家企业年经营收入约为13亿元,而全行业年经营收入约500亿元。由此可见,CR4=2.6%,远远小于30%,可见该行业集中度较低,数量较多,竞争比较充分。当然,由于体育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质,所以四大体育旅游公司具有较小市场份额也属正常。从结构上分析,由于几大体育旅游公司几乎不具有垄断力,所以市场进入还是比较容易的。此外,虽然大企业利用其垄断力阻止新企业进入该行业几乎不可能,但是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也使得新企业进入存在某些障碍。

因此,本人对该行业进行进入壁垒分析。体育旅游监管市场运行中法规缺位与体育旅游资源的产权形成该行业的进入壁垒。体育旅游资源的产权让渡壁垒使得企业开发体育旅游资源要付出巨额的沉没成本。由于旅游景区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体育旅游之间相关产权的法规缺失,把体育旅游产品的经营权作为对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成员变相的权益补偿,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场壁垒。所以,企业需要具备相对雄厚的资本能力,需要具备能够承受高额代价获取体育旅游资源的能力,同时还需有合理补偿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成员的补偿能力。当然,具备对相关政府部门公关、尤其是当地政府公关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说,虽然进入壁垒的存在使得新企业进入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新厂商进入体育旅游行业还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的。

第二,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分析。

2009年12月,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发出了《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吹响了进一步联合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号角。随着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有序,作为一种全新休闲方式的体育旅游必将成为人们全新的消费热点,以健身休闲、户外探险、运动体验等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显然,这对于行业发展与企业进入是一个利好。

根据2002年至2012年的旅游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产业的总收入与旅游消费人数都逐年增加,而体育旅游占总的旅游收入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因此,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正在产生,这种需求的增加更需要有能够承担相应风险能力又资金雄厚的公司企业进入提供供给。

根据需求分析,体育旅游产业需求急剧增加,非常利于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公司企业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企业进入后的经营策略分析。

首先是定价行为的分析。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定价:一种是竞争导向化的定价方式,即价格竞争;另一种是市场导向化的定价方式。因此,新进入企业可以相应借鉴在位企业的定价策略采取相应合理的定价方式,可以节省很多麻烦。

其次是创新行为的分析。目前,我国大多为"模仿创新",资金投入非常的少。大家都是利用别人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来进行开发和经营管理,这样是不大利于该产业长远的发展的。而且参与体育旅游经营的企业大多规模很小,远远未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因此,对于准备进入的新企业而言,可以"模仿创新"的策略。在初期,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可以相应仿照在位企业的开发经营方式;在具备一定的经验之后采取创新,争取获得行业领头地位。同时应该建立比较大的规模,从而获取规模经济,并且开发相关的其他产业或者使经营的产业间得到互补与修养,从而达到范围经济。在此基础上,再花更多的科研经费进行创新。

再次是营销管理的分析。根据行业研究报告,在体育旅游产业中,广告费用支出较高的企业投资回报率高于整个体育旅游产业的平均利润率,由此可见,广告投资在营销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所听到见到、搜索查找到的体育旅游广告却又非常有限。我们只能在一些高速公路和极少数的电视频道在极少数的时间点播报先关广告,如央视早间新闻之前的各地旅游广告。而查找相应的体育旅游网站时,由于各旅游网站包含其内容,单独的体育旅游网站很少,内容不全且数据非常陈旧。而大多的体育旅游网站,如携程网,也没有单独的体育旅游板块,只是在某些旅游中有相关介绍。因此,对于准备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而言,在广告营销方面一定要花足够的精力去做好,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企业的信息通畅而为人熟知。

此外,该行业中还存在种种弊病。首先是营销意识与能力缺乏,企业不熟悉体育旅游产品策略、体育旅游价格策略、体育旅游销售渠道策略、体育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不懂得根据消费者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推广和促销方式。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都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做到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第三是体育旅游品牌建设不足,很多体育旅游企业只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标,而非长期的塑造品牌目标。

第四,企业的管理策略即人员管理的分析。

目前,我国对旅游资格认证主要采取"认证制度"。而对体育旅游作为一项特殊旅游产品类别,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既要求有旅游方面的知识,也要求有一定的体育技能与教授能力。对攀岩、速降、滑翔、潜水、漂流、滑雪、赛车、冲浪、蹦极等体育旅游项目还需特殊的职业技能要求。但是,我国又缺乏相关的资格认证,所以在从业人员考核、招募与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并在筛选和培训缺乏

专业知识技能的企业员工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高校只有四所,在校生总和也只有200多人。新进入的企业在吸引这些高素质人才方面就得多花心思,提供诱人的工资和丰厚的福利,竭尽所能吸引行业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司,从而提高本公司员工的平均专业素质,在行业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相关的从业人员大多职业素质较低,非常缺乏相关的训练和考核,新进入的企业更应该重视员工的招募与培训环节,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使企业各个团队都具备行业优异的素质,能够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五,其他相关事宜分析。

对于处理好之前四项要求之后,还必须谨记体育旅游的安全问题。体育旅游中例如登山、蹦极、探险之类的旅游项目,尤其应该注意安全管理。搞笑的是,我国体育旅游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但是作为体育旅游的提供方,还是应该给予旅游安全足够的重视,不应小觑。企业内部应加强安全教育,令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此外,我们不能忽视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其中产业管理政策、产业调整政策、竞争法规、资格认证与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都会对体育旅游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在投资该行业时也得认真学习研究。不过,总体政策法规的导向与发展方向都是市场化、合理化,更有利厂商在该产业的投资、开发和经营,所以还是非常利于新厂商进入的。

本文结论

因此,作为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又无投资目标的企业而言,投资进入体育旅游产业是明智的选择。首先,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备很大的潜力;其次,该产业的消费需求急速增长,具有投资的空间;再次,在遵循并掌握相关的经营管理策略可以事半功倍;此外,运用自身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可以使企业具备竞争力;最后,切记安全守则,掌握相关安全法规以免在阴沟里翻船。总之,体育旅游产业是企业投资的最佳选择。

注释:

①杨明、王新平、王龙飞《 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37-45

参考文献:

[1]张卉,朱永亮.基于SCP分析框架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8).

[2]刘庆余.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7).

[3]于素梅.中国体育旅游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浙江体育科技,2004(10):1-4.

[4]戴光全,朱译.体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5):22-25.

[6]2001年旅游主题体育健身游[N].光明日报,2001-01-20.

[7]杨佳文.浅谈体育旅游兴起和发展之路[J]旅游学刊,2002,(01).

[8]谭曙辉,刘成,张河清.体育旅游研究的国内外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

[9] 李香华,钟兴永著.体育旅游与健身[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体育旅游资源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旅游市场营销 课程教学 职业能力本位 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型发展的深入,围绕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高职发展的关键环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学理念、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考核等方面全面考虑,整体推进本课程教学改革。

1 课程理念高职化

课程理念指导课程教学。旅游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也应在高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高职课程理念主要有:职业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能力本位。服务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导向。在对旅游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根据营销人员岗位能力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以企业一线旅游营销人员岗位技能培养为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并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情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旅游产品营销能力。

工作过程导向。针对实际工作任务,以旅游产品营销过程为序重组与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企业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通过定期与旅游行业企业交流及反馈情况,动态了解岗位需求变化,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设计等多处着手,对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地进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

2 理论教学简明化

旅游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强调营销实践。理论教学应按照“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原则,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技能所需一致,参考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培训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岗位技能所需, 确定理论教学内容。从教学实践来看,在理论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重点讲透市场营销的核心思想、核心概念以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强化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宣传、销售等工作等营销岗位群所需知识与技能,立足学以致用,不求面面俱到,不做知识堆砌,力求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富于启发,简明实用。

3 实践教学社会化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特色所在,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实践教学应瞄准旅游行业企业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实训、校外兼职、开设讲座、企业实训等多种途径,以社会化、企业化的实践方式训练学生实际营销能力。

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专题实训,课程结束安排综合实训,如配合“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这部分内容,可安排学生就旅行社拟推出的某条新旅游线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 通过查找资料或现场调查访问等途径了解企业内外环境,做出SWOT分析报告;就“市场调查”内容的学习,可安排学生分组调查不同项目,如,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某旅行社开设饭店的可行性分析等,这种专题实训项目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熟悉旅游营销各工作环节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旅游企业这一实训基地,理论教学中穿插企业实训,拟定实训项目,安排专门的实训时间到企业参观考察,实地熟悉企业营销岗位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等,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使旅游营销教学活动更贴近旅游企业营销实际。

4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学生普遍所具有的学习基础较差、兴趣不浓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务驱动法。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寻找资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作出评估。跟随课程教学进度,初期可设计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通过参观访问、查找等方式即可完成,随后可布置一些信息收集与整理分析等任务,在学生掌握了大量营销知识后可布置一些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任务。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历经项目确定、布置、实施、评估、总结应用几个环节,与任务驱动法一样,对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有重要作用。安排项目时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可安排专题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能有效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配合旅游市场营销相关教材,精选旅游企业营销经典案例,在各部分内容中适当穿插,以案例的具体详实架设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弥补知识讲授的不足,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5 教学资源立体化

伴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生学习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建设中有必要建立纸质教学资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教材、教学参考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学习指导书、实训指导书、试题库、案例库、经数字化处理后的网络课程、与课程相关的电子图书、旅游期刊杂志、旅游营销网站以及其他电子教学资源等。立体化教学资源以其更大的信息容量和多媒体试听效果极大地丰富了课堂信息量,拓宽了学生视野,而网络课程、专业营销网站等电子资源为学生课前课后学习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内容,为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主动学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6 教学考核全面化

由于本课程的学习既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营销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际营销技能,因此,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考核,应坚持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考查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理论考试,期末集中进行,主要考查学生理论学习情况,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平时考核,主要考查学生上课出勤、参加班级教学活动的情况以及平时作业情况;实践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实践态度、实践能力、时间保障、实践作业以及实践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根据实践记录给予评分。

总之,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事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得失,以高职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教研教改,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旅游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体育旅游资源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缙云山作为首批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旅游资源、区位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该景区旅游产业发展滞后,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显现,存在一些劣势问题。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缙云山旅游业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缙云山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缙云山;旅游业;SWOT分析;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全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重庆市缙云山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不少学者对缙云山旅游业发展问题做了相关研究,如贺小群进行了缙云山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潘英武对缙云山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蔡洁等进行了缙云山旅游市场营销研究;敬洪飞等的缙云山旅游商品开发与营销研究等。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缙云山旅游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业发展仍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旅游竞争优势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发展。基于此,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缙云山旅游业发展进行较详细地分析,有助于明确其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及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与措施,以提高缙云山旅游业开发层次,提升其旅游综合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区域是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风景区、白云竹海景区以及北温泉风景区。

、优势(Strength)(一)旅游资源优势缙云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沙坪坝区、璧山县境内,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起被评为首批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保护区内又设有缙云山风景区,坐落于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缙云山距重庆市中区约60km,距北碚城区约15km,总占地面积76km,平均海拔750~830II1,最高海拔1030m,森林覆盖率达96.9u,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缙云山同时是重庆市植物园所在地,与四川青城山、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缙云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旅游景点众多,分布广泛,集山、水、峡、泉、洞、石、林、寺、观于一体,具有巴山蜀水幽、险、雄、奇、秀的突出特征。

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越的温泉资源、良好的佛道文化养生资源以及众多的人文景观资源奠定了缙云山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见表1。

(二)区位优势

缙云山位于素有“重庆后花园”之称的北碚。北碚是重庆市著名的花园城市,1997年被命名为部级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是重庆市唯一的部级山水园林城区,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园林城区;同时还是国家卫生区、国家环保模范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重庆市优秀旅游城区。2003年,北碚获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获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范例奖”。此外,北碚还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抗战时期,机关单位、社会名流、文化名人汇聚北碚,被誉为“陪都的陪都”。

9卷第9期俞亮源等:重庆缙云山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7全山体缺少瀑布、山泉、溪涧、水库等地表水体,少了许多灵气。旅游活动内容单调、旅游项目少,缺少体验性的活动项目等是缙云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劣势。

(二)旅游客源市场小,辐射效应不足尽管缙云山景区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开发规划,加上长期缺乏资金以及营销观念淡薄,导致缙云山的知名度很低。

同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之一,缙云山的名气却远不及青城山和峨眉山,其旅游形象定位也不鲜明,不为世人所熟知。再加上缙云山景区仅具有观光游览功能,导致其客源市场范围狭小,缺少“回头客”。据调查,到缙云山旅游的多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居民,每逢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天气晴好的时候游客就多一些。其中,45为北碚当地居民,35为西南大学的学生,10来自重庆除北碚以外的区县,其余极少的部分为外地游客。并且缙云山的游客多为半El游,基本不在景区过夜;景区接待的大多为散客,极少有旅游团光临。再者,景区各处健身梯道的建设,使得市民更多地是到缙云山登山锻炼,导致节假日及周末人流量较大,但为景区门票和相关服务的贡献却不足。

(三)特色发挥不明显,核心价值不突出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有三点: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其中历史文化价值是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是其灵魂,也是旅游业的灵魂。缙云山景区已经开发了观光和科研价值,但是其文化、教育及启智价值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

拥有1600余年历史的缙云寺和温泉寺、500多年历史的绍龙观和禅岩寺,以及白云观和多处民国历史建筑、伟人故居等,都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同时,其佛道养生文化、历史人文资源都是景区的核心价值所在。但是,由于景区解说系统不完善,这种无形的资源未得到有形化,没有展现其文化内涵,从而不能加深游客对缙云山的识别和记忆、不能树立清晰的旅游形象。

丰富的植被资源为景区提供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而景区独特的温泉资源和佛道养生文化资源则是缙云山的核心资源,为缙云山打造“中国养生文化名山”和开发核心旅游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对缙云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却还处于游览观光的低级阶段,并未将休闲养生游和度假旅游作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使得缙云山景区的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

(四)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管理缙云山景区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严格、统一的管理。第一,目前的开发项目只处于山门这一块,对景区西南部的关注与投入不足,使得景区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第二,景区用于开发、管理和保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景区门票收入和政府拨款,而景区内交通、住宿、餐饮和旅游商品等旅游服务的收入则很少。这导致用于景区保护、资源开发、广告宣传和产品促销等方面的资金紧缺,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经济效益。第三,景区缺少环境保护标语和应有的环境治理措施,对游客的宣传教育不足,使得景区内部分景点垃圾随处可见。第四,由于管理不到位以及保护、修缮资金的缺乏,出现如缙云古寺香火不旺、建筑多有破败之处以及文物建筑荒废、年久失修等问题。第五,缙云山景区与区外的白云观、绍龙观和北温泉景区形成独立单元,各自独立发展、独立经营,缺乏一个大区域的广泛合作和有效管理。第六,广布山麓与山腰的农家乐、度假村和酒店处于无序的发展状态。它们的大量涌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景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但也导致了景区用水高峰期的缺水现象。从水文资料分析,供水不足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必将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宣传力度不足,缺乏市场营销缙云山风景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颇负盛名的“川东佛教圣地”,出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景区目前的旅游宣传不足,导致其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不高。通过调查发现,整个景区周围以及北碚城区范围内都很少能见到风景区的宣传广告和招贴画,除了交通道路指示牌以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宣传性资料与广告了。并且,景区营销手段单一,没有自己专门的旅行社和网络系统,也不举办大型宣传促销活动或进行联合促销;营销手段陈旧,景区门票价格单一、不灵活、无针对性;没有专业的营销队伍开发市场。缙云山景区缺乏整体的策划包装及整合宣传,没有自己突出的核心价值品牌和竞争优势,使得本来很具备市场前景的旅游体系未能得到发展。

三、机遇(Opportunity)

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假Et经济”的发展以及成渝经济区的联动发展和“西三角经济圈”的逐步实施,都为重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外,“五个重庆”的提出、“一小时经济圈”的快速推进、“两江新区”的建设、“中国温泉之都”的成功申报,都为北碚区缙云山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资料来源:缙云山风景旅游休闲区规划LS]和作者调查所得。

此外,缙云山的旅游交通方便快捷,风景区紧靠212国道、渝武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重庆市二环高速公路出口、嘉陵江航道,还有襄渝铁路、渝遂快速铁路穿境而过。景区距重庆市核心区60km,距北碚城区15km,有北碚一一缙云山旅游专线大巴直达山门,缙云山索道直通山门,各处健身梯道也可通往景区。规划中的三环高速可将北碚提升至“--/b时经济圈”范围内,轻轨六号线、地铁一号线也在建设之中,可使主城各区直达北碚,使得缙云山旅游交通日益畅通,可进人性极强。同时,嘉陵江小三峡、金刀峡、金果园、胜天湖、磨滩瀑布、偏岩古镇等6O多处人文、自然景点以及雅舍、老舍故居、张自忠烈士陵园等100多处文物景点,还有在建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十里温泉城等均位于北碚,有利于其旅游资源优势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竞争力。

(三)市场条件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旅游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作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具有特别丰富的旅游资源,它正在将旅游产业培育和发展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缙云山位于重庆市西北,是重庆市旅游规划北线的重要节点,是重庆市北大门的绿色屏障和主城区附近的天然氧吧,具有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养生度假游、生态观光游、温泉疗养游等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同时,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衣带水,形成了良好的客源市场互补优势。依靠重庆市旅游发展的良好辐射效应以及北碚区内旅游资源的互补整合优势,缙云山景区未来将形成与北碚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静观——金刀峡探幽访古休闲区、水天城时尚运动休闲区、龙车寺佛家文化生活体验区、歇马生态农牧生活体验区等五大特色旅游片区客源互补的优势。此外,便捷的交通也为都市核心区以及周边地区游客的流入创造了优越条件。

二、劣势(Weakness)

(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缙云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动植物资源、地质地貌水文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都具有极大的科学考察、观赏和教育价值。但是,部分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首先,在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中,几乎所有景点仅具游览观光功能,其参与性、娱乐性、文化性都未得到开发和体现,存在开发层次不高、仅停留在观赏层面的问题,也因而难以吸引大量游客。其次,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资源开发主要集中于景区东部,位于景区西南部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并且,一些历史名人故居未得到修缮与开发,历史文化内涵未得到深层次发掘,出现开发利用“头重脚轻”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缙云山旅游的发展。再次,8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网址http://xbg]xt.SWU.an2011年9月四、威胁与挑战(Threat)(一)外部竞争21世纪,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就北碚地区而言,本区景点的不断开发,势必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同时,来自周边地区如合川钓鱼城、大足石刻等景点的外部竞争也必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内部忧患

除了来自外部的压力,还要看到景区内部存在的问题。由于政府主导的旅游业发展存在一系列机制与管理问题,使得景区建设与开发投入不足、营销宣传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没有自己主打的核心资源优势品牌和核心旅游产品。这导致缙云山景区旅游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其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无法形成良好的外部竞争优势。

五、缙云山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观光游向度假休闲游过渡观光游是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活动。而度假游是利用假日外出、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进行精神和身体放松的康体休闲活动。与观光旅游等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度假游具有以下特点:目的地相对固定;更加强调休息;在一地停留时间较长;回头率较高;无需导游陪同;对娱乐设施要求较高。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800美元时,观光旅游开始发展;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度假旅游逐步兴起。200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00美元,到2008年超过了3000美元,2O10年增长到4400美元。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人均年收入已突破9000元;2009年重庆人均年收人为6527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l_9万元。由此可见,观光游向度假游的转变已经进入发展期,以度假休闲为主的客源市场将非常广阔。缙云山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环境资源、空气质量好(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1000~2000个/cn13,是重庆少有的几个空气负离子含量如此高的地区)¨,且是离主城区最近的天然氧吧;是开发“森林浴”、森林保健、森林养生、森林探险的极佳地区。

此外,道教、佛教的养生秘笈,温泉资源的养生功效都极大地丰富了缙云山的核心价值。因此,深度开发其独特的体验价值,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提升其体验性、休闲性和娱乐性才是景区的创新点所在。

{二)科学宣传促销,打造核心品牌缙云山拥有优秀的旅游资源,核心价值资源突出,但是广告效应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运用营销策略打造“缙云山——中国养生文化名山”的品牌,提升其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广告效应,举办佛事节庆活动;接人互联网,设立旅游网站;与旅行社、酒店合作以多种有形方式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手段、多层面的科学营销进一步确立缙云山在市场中的品牌魅力和广泛影响。

(三)统一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运作随着度假休闲游的进一步发展,游客必然提高对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接待质量的要求。而缙云山景区的农家乐、度假山庄和酒店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缺乏统一管理。且8O以上的农家乐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没有明显的特色。应对缙云山片区的服务业进行统一管理、规范经营,由政府主导,提升其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让游客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最终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产业的协调、有序发展。

体育旅游资源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2009年6月20至21日,2009’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学科专业组和中美两国大学旅游院校联盟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美国普渡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内华达大学、夏威夷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湖北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外9所院校应邀作为论坛的协办单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芬兰、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内地高校、出版社、杂志社等机构的1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国际化:旅游教育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通过大会报告、专题讨论和热点对话等形式,分析了国际旅游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总结了旅游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模式,讨论了旅游教育国际化的领域和途径,并深入探讨了旅游教育国际化的热点问题、主要瓶颈与发展趋势。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旅游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分享中外旅游教育合作的国际经验,共享国际化合作资源,对推进国际化背景下中国旅游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背景――国际化:全球旅游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跨文化沟通是大学的第四项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大学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明确的定义: 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杨卫武先生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旅游高等教育为什么要国际化”,认为具体到师生发展层面,旅游教育国际化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国际就业竞争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进而提出旅游教育国际化的一般框架,包括办学理念国际化、合作伙伴国际化、学术科研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学生来源国际化以及活动平台国际化,并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为例进行了详细阐释。普渡大学消费与家庭科学学院副院长Liping Cai教授从“旅行的本质”的角度,介绍了美国旅游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新趋势及效果。乔治•华盛顿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主任Larry Yu教授研究了知识转移在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并从组织文化、师资能力、创新学习以及国际合作4个维度,初步构建了一个知识转移与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系模型。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旅游学院Noel Scott博士等学者简要分析了澳洲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而指出了目前的热点问题,包括对教育的国际化需求、旅游教育项目的增加、对关键技术环节的解决、教学项目的国际化以及实习项目开发等。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商学院Kate Morse女士认为,旅游教育国际化有内外部两种推动因素,内因主要包括质量、教学和评估方法、学生活力和交流方式,外因则包括全球化流动、高等教育的新体系、研究与知识合作、跨区域合作等。

与此同时,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们也指出,业内人士要紧密关注全球化给旅游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例如,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饭店和餐饮管理学院教授Hailin Qu博士在题为“《应对变革》(Shift Happens)”的主题报告中分析了饭店和旅游教育的新趋势,并提出了面临新挑战的具体对策:理解、关心、指导和激励学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做法;推崇以服务和质量为导向的师资及教学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开发重点不同的教育、培训项目;在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泰国The Winning Edge公司总经理Bert van Walbeek先生在题为“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天堂还是流行病?(Global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Paradise or Pandemic?)”的主题报告中也指出了旅游教育国际化的可能误区和新使命。澳门旅游学院Leonardo Dioko博士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全球化给从业人员和旅游专业的学生带来了综合影响,这种全球化改变了大学教授的角色和师生关系;研究成果的首要客户不再是杂志编辑,而是利益相关者。泰国Suan Dusit Rajabhat 大学Niramit Kunanuwat博士也提出,要把全球化带来的威胁转变为机遇,并在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上

努力。

三、主题――国际化:中国旅游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旅游业在国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加速国际化,旅游业界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在中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培养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是促进这一转化成功实现的重要条件。2009’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高峰论坛正是在此背景下召开的。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学科专业组组长、湖北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的主题报告从分析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切入,进而明确提出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质量提升工程的创新对策,即高起点的战略定位规划、打造部级系列精品课程、构建国际特色化体系、建立优秀教学团队、编写出版高水平教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构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在论坛第二天热点对话板块,国内外具有丰富旅游教育国际化经验的8位嘉宾就旅游教育国际化的热点问题、主要瓶颈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旅游学院丁培毅博士提出,国际化是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各高校积极举办的合作办学是走通旅游教育国际化道路的良好开端,但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国内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院校自身的具体情况;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副院长梁文慧教授则认为,全球化特别是资源要素的灵活流动为旅游教育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旅游教育国际化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校是否有创新的思路。

为保证国内外与会代表有充分的时间和平台深入探讨旅游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立了三个专题研讨会三个分会场的主持人分别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院长宋德利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黄福才教授和重庆旅游学院院长罗兹柏教授。

主题分别为旅游教育国际化的领域和途径、旅游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旅游研究国际合作的前景与方式。经过深入热烈的讨论,中外旅游学者一致认为,过去三十年,中国旅游教育在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渠道和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任务将是“面向国际,依托行业,加强合作,不断提升办学的内涵”。

四、热点――中外旅游合作办学的模式与瓶颈

国内高校与境外院校的合作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到80年代中期,教育部于1995年1 月正式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受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和旅游业迅速发展双重因素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国内旅游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国内相当一批院校以不同形式与境外院校或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为让与会代表彼此分享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本次论坛特别设立了“中外旅游教育合作的国际经验”板块,并邀请7位嘉宾演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酒店管理系主任刘静艳博士总结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三种模式,即独立学院或独立专业、嫁接合作以及松散合作(包括师生互访、交换留学生、海外实习等),并以中山大学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云南大学田里教授从外部环境、内在动力、合作机制、合作内容以及合作成果等方面,介绍了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情况。

部分演讲嘉宾还简要介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运作模式。天津商业大学TUC-FIU合作学院院长王文君介绍了与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经验,该项目基于中国特点,整合美国优质教育资源,学习美国教育理念,借鉴美国教育及管理模式,成为中外旅游合作办学的一面旗帜。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院长肖星教授剖析了本学院创立的独特管理和运作模式――理事会制,即双方政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和办学实体共16个成员单位组成理事会,对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办学模式、教学计划等共同进行研究、审议及监督执行。这种新颖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宏观管理政策优势、企业对市场敏感性以及大学先进办学理念的优势。

因为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多种原因,在开展合作办学过程中,理所当然会存在许多瓶颈。肖星教授为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合作教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推进体制创新,加强合作方之间的沟通机制和履约意识;适当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尽快克服学生外语水平不高的瓶颈;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产学研有机融合。内华达大学新加坡分校校长Andy Nazarechuk博士在分析该校发展情况时也谈到了合作办学所面临的挑战,并认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双方的教育法规、公司结构、法律问题、技术管理、市场营销与招生、时间安排、教学方式、设施设备、职业机会等。

五、核心――旅游教育国际化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本次会议无论是主题演讲还是专题讨论和对话环节,专家学者们都一致认为,作为一门多层面、应用性的学科,旅游教育应该将课堂讲授和学生的从业技能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同样,旅游教育国际化必须与旅游业国际化的规律相呼应。

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Juanita C. Liu博士从产业发展的高度,提出旅游教育正从本土走向全球,“教育”应该成为实现平衡旅游业三重底线的钥匙。内华达大学William F. Harrah饭店管理学院的Billy Bai教授以培养全球旅游业领导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涵盖师资、产业和国际知名度、课程设计和新设施的教育发展模式。他指出,应该通过聘请兼职教授、行业演讲专家和创造就业机会等途径,整合行业资源。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饭店管理学院Raymond Wang博士从旅游教育的基础和专业方向出发,分析了培养企业家领袖对旅游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邹统钎教授详细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全球产业领袖”培养模式,具体包括师生树立全球领袖意识;与国际服务集团公司、国际一流高校、各国大使馆深度结盟;引进国际学术领袖、国际产业领袖做导师;从模拟走向真实――强化实践环节;与首旅集团合作建设实习酒店;试行产业问题导向学习法与现场体验教学模式;加强校友关系网络建设;深化导师负责制等。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商学院Kate Morse女士还针对国际化问题为旅游教育提供了具体对策:有效管理促进旅游教育国际化的内、外部因素;制定与就业能力更相关的课程;发展和维护院校与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研究的产出以及适用性;运用问题导向法,开发超越学科发展的旅游和饭店管理知识体系;对旅游知识应用及知识结构进行管理。芬兰腾应用科技大学Helena @kerlund教授从学生竞争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大维度)角度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问题,她认为,旅游教育的变革来源于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可喜的是,国内已经有一批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例如,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与万豪集团、波特曼丽嘉酒店合办万豪班、丽嘉班;天津商业大学TUC-FIU合作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始终以国际旅游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等。

体育旅游资源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旅游教育就是要面向现代化旅游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硬的旅游经营和管理人才。学校要强化办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完善的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向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

一、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增加了高职旅游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在高职旅游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生实践的需求

面对旅游专业的独特性,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基本上分为认知实习、校外实习以及校内实训三个方面。旅游专业涉及不同的工作岗位(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工作岗位),所以在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就必须注意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有差别的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的比例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对于高职旅游专业而言,其实践操作性更强,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不管是偏向于旅行社专业还是酒店专业的课程,实践课的比例都应该超过理论课。

3.没有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统一的规范

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大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在组织过程中缺乏系统,在实践之前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动员,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关注学生的工作和心理动态,在实践完成后不能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效果的总结,导致实践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旅游教育实践体系中的重点工作

高职旅游教育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建立一个适合本校发展的旅游教育实践体系,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制定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旅游教育要根据旅游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贴近生活、注重实际,在进行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同时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1)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高职旅游教育实践中,学校要在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同时加强适应性教学,要以实践内容以及实践方法为主线,制定一个基本实践、实际经历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实践计划,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的装换,实现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

(3)加快校企结合的实践计划的进行,把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进入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又可以完善教学实践体系。

2.加强实践指导老师的师资建设,确立实践教学的专业实施方案

旅游专业的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历,实践老师师资力量薄弱。

(1)学校应该加强老师的实践经验,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和培训,鼓励老师在业余时间去相关单位挂职,探索生产和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鼓励老师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在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同时成为一个专家型的名师。

(2)不定时邀请旅游行业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了解最新的专业资讯,开阔老师的视野;根据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利用学校的优势吸引专家教授来学校工作,让他们为学生讲授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经验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专业教育。

(3)加强教师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意识。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假期旅游,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旅游者的经历后,评价自己经历的各种旅游服务工作,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经验。

3.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制度,以实习报告和综合测试的形式形成实践教学的考核

(1)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要进行实践考核。学生在参加校外实习的过程中,要分派专业的教师在实训实习阶段全程陪同,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工作随时进行评价和引导,注重学生实习期间实习报告的完整性。

(2)在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实习后,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测试,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根据经验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进,让学生进行多岗位的交替实习。

4.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

(1)在学生的实践教学告一段落后,寻求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讨论和总结,把讨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时地引导和指正,进行实践的学生是交流的主体。

(2)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要总结讨论的结果,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

高职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方式,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挑战,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对旅游教育的实践体系进行探索和改革,才能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实践体系,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邱家明,李扬林.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几点思考[J]. 成人教育, 2010,(04) .

[2] 徐端娥,蒋丰伟.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消费导刊, 20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