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度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度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度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度范文第1篇

序言

一、“十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简要回顾…………………...1二、“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3

(一)指导思想………………………………………………...3

(二)基本原则………………………………………………...4

1、科学发展原则……………………………….……………...4

2、大胆创新原则……………………………….……………...4

3、稳步推进原则……………………………….……………...4

(三)总体目标………………………………………………...4

三、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5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5

1、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5

2、围绕实现政府职能,构建区、街分工合理,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城市管理框架………………………….……6

(1)城市管理部门的改革………………………….…………6

(2)专业作业部门的改革……………………….……………6

(3)街道办事处的改革……………………….………………7

(4)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7

(二)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8

1、科学民主决策机制………………………….………………9

2、工作协调机制……………………………………………….9

3、信息公开机制……………………………………………….9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9

5、市场运行机制……………………………………………….9

6、社会参与机制…………………………...…………………10

(三)进一步探索城市管理新方法…………….……………10

1、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11

2、加快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11

3、加快推进电子政务………………………..………………11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2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落实工作………...……12

(二)建立适应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体系…….……12

(三)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和市民对城市管理的认识…….…12

(四)改革创新,搞好试点……………………...……………13

朝阳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规划

(修改稿)

根据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精神,从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深入调研,制定《朝阳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规划》。这是今后五年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对我区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未来一段时间城市管理的发展将发挥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十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简要回顾

“十五”时期,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化四区”奋斗目标,抓住筹办奥运、重点功能区建设、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三大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良性循环机制,城市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结合我区道路交通系统布局和特点,统筹规划道路交通组织建设,加快实施路网和交通枢纽建设,构筑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支持重点地区发展,方便百姓出行。五环路、京承高速路、朝阳北路等10多条城市高速路、主干路相继建成通车,朝阳路一期、广渠路一期等将于年内完工,对100多条区属道路进行了大、中修,维修、改扩建一大批社区道路、农村道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加大对解决停车难问题的调研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停车场的建设,已对307个机动车停车场进行了备案。

按照“深化环境整治,消除脏乱死角,提高生活质量,美化首都环境”的要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设398万平方米,规范、整顿、取缔各类市场320个。进一步加强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先后完成高安屯卫生填埋场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启动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主体建设工程;新改建城市公厕240座;酒仙桥地区、大屯地区的粪便处理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在202个小区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36。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20__年研究制定了朝阳区垃圾长效管理办法,实现了全区生活垃圾密闭式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率100的目标。20__年底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顺利通过了市爱卫会的4次专项检查验收、国家爱卫会的综合检查和国家、市爱卫会组织的多次明查、暗查,已经达到国家卫生区标准。

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和专业作业的市场化、企业化进程。进行环卫体制改革,成立了朝阳区环卫服务中心和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剥离了 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方向迈进。建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成立了宝嘉恒基础设施投资公司,负责朝阳区的市政道路拆迁、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市政道路建设,启动了亮马河北路等道路建设工作。采取公开招标形式,选择有资质的建设队伍参与城市主、次干路建设和区管道路大中修工程。提升户外广告设置水平,运用市场运作形式,整合广告资源,对朝外大街、东三环路、京顺路、望京地区、CBD地区的户外广告进行统一规划,组织招标拍卖工作。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建设。落实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条专块统”,推进重心下移,强化城市基层管理,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了街道办事处工作重点向城市管理的转移。全区21个乡全部设立了地区办事处,强化了农村地区城市管理工作。街道、地区办事处的服务职能得到加强,全区上下城市管理意识明显加强,初步搭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基本框架。

二、“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我区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管理工作将立足于“三个优化”,立足于以人为本,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着手基础建设,研究理顺体制,调整完善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努力建设完整统一、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灵活有效的现代化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为“三化四区”和“新北京、新奥运”建设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清城市管理思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

2、大胆创新原则。国内外城市对城市管理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取得的很多经验,符合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规律。要大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城市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稳步推进原则。坚持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的连续性,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处理好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确保工作不断、正常运转,收到良好效果。

(三)总体目标

坚持城市管理工作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带动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水平、环境建设水平、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快推进“三化四区”进程,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逐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框架,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主体在首都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工合作的公共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使城市管理工作适应我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三、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总体目标,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要在综合研究、综合决策、综合协调上下功夫,实施“统一协调、各负其责、强化基层、发动群众”的管理方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十一五”期间,要下大力气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力争我区的城市管理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较大提升,适应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1、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

从城市管理工作看,政府职能主要是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区要进一步加大的城市管理工作的研究力度,理清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界限,解决好政府职能错位、缺位和越位问题,为从根本上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首都城市的安全运行,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围绕实现政府职能,构建区、街分工合理,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城市管理框架。

对现有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进行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起“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模式。

(1)城市管理部门的改革。

20__年底以前,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朝阳区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全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各专业部门开展工作。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根据工作需要,20__年,对城管监察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现城管分队的人、才、物统一由城管大队直接管理,区政府统一调度使用,分片包干执法,形成事权与财权一致、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机构要继续向社区延伸,专业管理部门可采取在社区设立办事点的办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2)专业作业部门的改革。

城市管理的作业养护工作逐步推向社会,走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道路。研究推动区环卫服务中心、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市政管理所等作业养护部门的体制改革,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将上述专业作业部门全部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3)街道办事处的改革。

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为民服务为主题,建设服务型街道。

梳理街道职能,使街道集中精力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利用2至3年的时间,将该回归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回归专业管理部门;该由市场和社会办的事情,尽快剥离出去,交给市场和社会。街道办事处内设科室改为专业管理部门的站所,担负基层专业管理和服务的责任。

改革街道机构设置,创新为民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准确摸清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围绕解决问题,改革原有的街道管理体系,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实现为民服务的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工作的细致化。

代表政府统筹、组织、监督政府各专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实现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切实履行好对辖区工作“负总责”职能。

(4)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

剥离社区承担的行政职能。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从抓好居民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积极研究和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多类所有制企业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建立社区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培育社会服务市场和服务体系。

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切实解决社区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社区建设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鼓励社区对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制约。建立社区评议考核街道和专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制度,研讨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考评体系,评议考核的结果作为考评工作以及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学习型社区。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让社区人了解社区建设情况,参 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社区大事的决定。

(二)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围绕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城市管理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等运行机制,建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的公共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中政府职能的到位,市场功能的入位和社会功能的归位,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公共管理框架。

1、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群众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成立朝阳区城市管理专家学者顾问团,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和科学决策力度。制定完善城市管理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决策责任制,优化政府重大决策的规划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信息反馈和决策后评估机制,实现城市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城市管理工作定期协调制度和例会制度,由城市管理综合部门牵头,对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难点问题进行调度和协调,确保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能够进行高效、及时的协调,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

3、信息公开机制。

尊重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知情权,积极利用群众热线、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广大市民知晓并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演习、演练,加强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5、市场运行机制。

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实现形式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继续将目前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性的、群众性的、技术性的职能向市场和社会转移,鼓励市场和社会积极投入城市管理领域。对于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公共服务项目,要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更多的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政府不再单独包揽。对于准经营性项目,建立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有机结合的投资运作机制,在政府资金引导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6、社会参与机制。

进一步畅通城市管理部门同市民的沟通渠道,建立双向传递和交流机制,形成市民关注和踊跃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鼓励和培育市民的自主性。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舆论等途径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市民的自主性,主动参与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参与各种维护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的活动。特别是要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积极营造和谐社会。设立城市管理基金,对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先进行为给予奖励。

积极培育、发展和健全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政策支持、税收减免、资金资助等方面,大力培育并引导社会组织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向政府献计献策,提升城市管理质量。

(三)进一步探索城市管理新方法

围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

1、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

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落实力度,加强工作协调,解决好管理与执法配合问题,同时更多地发挥好司法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加快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

学习和借鉴东城区万米网格城市管理经验,搭建区级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两轴两中心”体制和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我区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20__年上半年完成CBD地区和望京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20__年底以前在全区实施网格化管理。

建立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管理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建立各专业数据库,达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效率高”的信息数据化城市管理的要求。

3、加快推进电子政务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方便群众参与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各部门对外网站建设,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及时更新公开内容,推进政府城市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难度很高,关系到整个城市的运行和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全区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城市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领导,下大力气做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建立适应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体系

一是要加大财政对城市公共事务的投入,增加公共财政对城市管理的支持,建立起合理的公共财政体系,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要给足、到位。二是要切实按照“费随事转、事随责走、责随权变”的原则,调整条块之间的资金分配。三是要加强对基层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财政、人员、组织等各个方面并给予足够的保障,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解决一些地区财力不均衡的问题。

(三)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和市民对城市管理的认识

一是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全区各级干部进行培训,通过系统深入学习城市管理的有关知识,切实提高全区城市管理干部关于管理现代城市的理论素养。二是要加强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发动新闻传媒大力宣传城市管理工作,使每名群众都能感到自己在城市管理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维护城市管理的行动中。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度范文第2篇

丰台区城市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行政区划设置情况。丰台区总面积3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2.4万人,下设3乡、2镇和16个街道(地区)办事处。基于区域城乡结合部特征和历史原因,形成了街道、乡镇交错的管理格局。这一格局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有利于实现整建制农转居和农民过渡期管理,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中心城区的功能提升和布局优化,对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迫切,现有的行政区划难以实现无缝化管理和跨区域统筹,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城市执法体系情况。丰台区的城管执法体系采用的是区政府和街乡镇联动的管理体制,现有专项执法编制650人。其中,区城管执法监察局负责街乡镇城管执法人员的招录和培训、人员调配、干部任免、重大执法活动的指挥调度、指导监督和考核督导。属地街乡镇负责为基层城管执法队提供办公条件,负责队员相关福利待遇等事项。基层城管执法队作为区城管执法局的派出机构,以区城管执法监察局的名义,负责本区域的日常执法工作。现行执法体制的优点是条块结合,既保持执法的灵活性,又保留执法的统一性。然而,新形势下,随着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非首都功能疏解、城乡环境整治任务对城市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管理体制在属地协同和精细化执法方面存在欠缺,也需要深化改革,做到与时俱进,适应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对城市执法的更高要求。

社会治理情况。多年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丰台城市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所有社区完成规范化建设,建成52个市级社区规范化示范点。全面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了90%。网格系统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数据平台,也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载体。丰台区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已经逐步建立,但对网格数据的整合利用仍然不够,信息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还没有对科学决策、预警管理形成坚实支撑。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丰台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宽带丰台”初步建成,政务信息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政务信息化应用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显现成效,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有限,仍需提高覆盖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举措

特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对于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要实现智能、高效、无缝的管理格局,需要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智慧城市建设、网格化社区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通过优化配置、盘活资源、强化调度,形成系统、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整合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综合管理体制。为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丰台区政府要结合区情,承担自身对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明确城市主管部门职能和权责划分,研究区级职能整合方案,组建区级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城市管理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需要搭建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监督考核于一体的强有力的工作平台,将供热、供水、排水、燃气、环卫、绿化等区属国有企业纳入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统筹区域各方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服务。

科学布局,优化调整街乡镇行政区划。丰台区要集合城市管理无缝化衔接的需要,按照“拆分过大街道,划清街道乡镇界线,明确管辖范围”的原则,科学设置街道、乡镇辖区规模,优化街道、乡镇的空间布局,使其适应高效管理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街道管理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服务与城市管理工作重心的下移。需要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管辖面积和人口数量,探索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进行分级分类考核,并完善区政府与街道、乡镇之间的上下互评机制。

多级联动,深化城市执法体系改革。在北京市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大背景下,丰台需要结合区情,对城市执法系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革。首先需要明确责任,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区级部门主要负责组织落实全区执法工作,负责街道、乡镇城管执法人员的招录培训、人员调配和重大执法活动的指挥调度与指导监督。街乡镇城管执法队作为区城管执法部门的派出机构,管理体制调整为以街道、乡镇管理为主,以利于实现配合联动,确保执法活动及时高效。其次需要搭建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平台,探索建立城管综合执法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

稳步推进,全面建设智慧城市。丰台区需要落实关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数据整合利用、智慧惠民工程等任务。要实现全区所有行政单位光纤接入,构建相对完善的、互联互通的市、区、委办局(街乡镇)、社区村四级政务光缆,搭建全区政务专网。要促进各委办局将相关业务系统部署在数据中心云平台,建立信息化项目统筹建设模式,成立数据资源管理专业机构,加强区级层面信息化实施机构力量,全面建设起支撑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社区工作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要求“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据统计,当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约为1.3亿人,每年新增约600—800万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城市融入问题的定义

1、新生代农民工及其特点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农民工数量在迅速增长。而当今的农民工内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分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出现了与80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农民工”。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2)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多数人不再“亦工亦农”,而是纯粹从事二、三产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工作勤奋,仍是吃苦耐劳的一代。(3)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

2、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城市融入是移民社会融入的具体表现,社会融入的概念比较宽泛,具有多重概念。从移民社会融入的角度出发,所谓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确立经济地位,适应城市社会互动规范,并获取市民身份、享受市民待遇,最终实现在城市舒适生活的融入过程。

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来说,主要可以分为新生代农民工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等四个维度的城市融入进行架构:经济融入是最基本的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确立在城市地位的前提条件,具体体现在职业融合、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居住条件等方面;社会融入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习得市民的生活方式和获得城市社会支持网络。体现在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方式、获取工作的方式、维权方式、参加社会组织情况等;制度融入标志着新生代农民工结构融入的完成,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城市社会管理、享有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参与城市政治;文化、心理融入是最终的融入过程,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核融入。该融入进城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文化、具有较满意的感情生活、较高的城市认同感,并获得心理舒适的城市生活。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

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度依旧很低。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民工进城受到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城市对农民工来说实际上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新生代农民工依旧在经历这样的遭遇。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工作适应、人际适应等都处于中等水平,而生活处于较低水平。他们虽然进了城,但并没有在城市“生根”,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隔离。其他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仅仅处于市民化过程中的中间阶段,距离实现城市融入还有很长一段路,目前仍面临很多障碍。有学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村社会,从而形成了“游民化”的社会认同尴尬境地。总之,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制度融入、文化心理融入等四个维度上的融入状况均较差,他们在城市中处于一种综合困境中。

2、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

(1)户籍管理制度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最大障碍

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民流动的最大制度成本和城市融入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以及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城市各类制度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城市农民工虽然通过职业非农化的过程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换,但从身份上看,他们依然是农民,享受不到城乡一致的政策待遇。

(2)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难,就业保障不到位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就业竞争压力巨大,不仅要和老一代农民工竞争岗位,还要和大学生群体来竞争就业岗位。从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来看,主要以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在从事脏、累、重及危险性高的工作同时,其工资收入并不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不到位:一是就业促进与服务制度缺失,新生代农民工通往城市的就业岗位缺乏有序引导。二是就业保护缺乏。三是失业保险保障缺位。

(3)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缺位

政府规定的农民工应该享受的相关待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其中既有用工企业的原因,也有农民工自身及务工流动性特点等原因。一些城市的公共服务部门也尚未把农民工纳入进来,使他们不能像本地的市民那样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必要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

还有其他诸如对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健全的培训体系,以及农民工自身的一些因素也阻碍着他们的城市融入进度和质量。

三、完善社区工作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制度性因素是的制约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但由于中国改革的渐进性策略和社会结构大大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客观背景,短期内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约难以有根本性、实质性的改变,而约1亿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在城”和农村新增劳动力继续“进城”也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和趋势。因此,可以从改变结构性因素入手,在一定时空中运用规则和资源,推动相关的制度创新,并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发挥自身优势。笔者认为,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纳入社区工作中,完善和创新社区工作,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的一条路径。

(一)社区及社区工作介入策略的优势

社区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第一场所,人们参与社会生活首先要从社区开始,新生代农民工每天生活的社区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场域,政府应当充分重视“接受社区”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重要作用。而社区工作包含了人们在城市中生活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方面面,从医疗、卫生、教育到社会保障、失业、养老等一系列问题,社区工作的介入都将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被纳入到一定组织和体系中去,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在不公平的制度架构一时难以破除的情况下,社区工作的介入可以优先推动他们在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城市融入,使他们能够在城市扎根生活;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存权得以稳定,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表达权会进一步得到体现,从而在城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互动中,去找到制度障碍的突破口,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在心理层面的城市融入,真正成为城市市民。

(二)完善社区工作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1、把农民工聚居区纳入城市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体制

据统计,在各城市的农民工有一个多亿,每年的流动人口是1?4亿。由于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以及经济因素等原因,他们只能居住在地价和房租较低的郊区或“城中村”,有的城市形成了面积庞大的棚户区。把农民工聚居区纳入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应给予他们平等的国民待遇,对遇到困难的农民工要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帮助。政府要加大对这类社区的投入,把社区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财政预算。

以户籍制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固化了城乡身份分野,在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应切实改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利益出发,把为他们服务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在将农民工聚居区纳入社区建设的同时,我们可以在街道办事处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各个社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做到属地化管理。

2、社区协助建立农民工工会,增强其社会公平地位及劳力竞争性

农民工工会可以沟通与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社区服务当中来,增加了与市民的互动,让市民真正了解他们、认同他们。以组织化的形式号召他们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使他们分散的参与意愿得到实现,资源整合的结果是使社区公益事业得到发展,让市民感受到他们是可以对社区有所贡献的,最终促使市民接纳他们。

在农民工政治意愿通过相应组织得以整合和表达的同时,农民工工会组织可以帮助其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性。目前,教育、劳动、扶贫、农业等部门均有培训资金,但使用分散、缺乏统筹;培训补贴上,基层急需的设备和师资经费全靠地方政府自筹,而劳务输出大县往往是财力紧张、投入不足,导致培训结果与实际企业需求差距较大。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城市社区这一组织平台,整合城市社区现有培训资源和渠道,着力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3、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较为薄弱,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保的参保率也较低,现行的社会保障实行的是区域统筹,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发生流动时各种社会保险的衔接。由于其就业具有不稳定性,流动性较强,务工时间不连续,经常中断社会保险的缴纳。因此他们是一个严重缺乏社会保障的群体。考虑以社区为依托,将他们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和再就业体系中,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城市建设者一分子的农民工理应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将其纳入社区的管理体制必然要求在社区保障等方面考虑他们的利益。可以为他们申请公共援助计划,同时,加强对社区用人单位的监管,改革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保证他们的参保率。

社区的公共服务对象也应扩大至包含新生代农民工,使其享受到和城市市民一样的居住待遇和条件。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特殊性,社区工作者也应注意加强服务意识,鼓励新生代农民工挖掘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着重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度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做好“*”开局之年的城市管理工作,加速提升城市形象,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一)城市管理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能,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的有效途径。*区作为中心城区,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而且影响全市的对外形象。要从促进生产力发展,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城市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目标,全面增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二)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坚持“抓重点、攻难点、扫盲点”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市容环境整治为载体,坚持以“治脏、治乱、治破、治暗”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方式和管理模式,实施城市管理精品工程;进一步加大城管难点和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强化市容环卫和市政绿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城区更美、更靓。

(三)*年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主干道、重要节点、重点区域和窗口地区的日常管理与综合整治,着力实施好以解放碑、较场口、朝天门为重点的城市管理精品工程;进一步攻克难点,加大占道经营、游摊等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开展强有力、多层次的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进一步扫除盲点,全面开展背街小巷市容综合整治,着力解决管理空档、执法空白和环境卫生死角;进一步强化市容市貌、市政绿化、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和规范执法工作,创新执法方式和管理模式,推行执法人员弹性工作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定奖惩的“五定”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城管工作氛围,让更多的社会单位、城区居民成为城市管理的参与者,全面提高城市管理质量。

三、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城区市容市貌综合管理

(四)坚持城管长效检查机制,全面落实城管目标责任制。要继续落实“117”检查制度,各街道办事处、综管处和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坚持每天对辖区或系统进行城管工作检查,区市容委办公室每天对全区市容环卫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区政府领导每周对城管工作进行检查督办。要通过情况分析、经验交流等形式,认真总结推广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城管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确保市容环卫检查评比工作科学、客观、公正,有效发挥责任主体、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城管工作深入开展。要做到“问题发现早、巡查记录全、情况处理快”,促进城管快速处置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五)规范户外广告的审批和管理工作。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白天美化、夜晚亮化”的要求,始终坚持“减量提档”原则,严格广告审批程序,严禁设置占道灯箱字牌,在广告制作上力求美观、艺术和多样化。加大对非法设置广告的整治力度,对未经审批擅自设置和不按照审批规定设置的户外广告要进行重点整治,切实维护行政许可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继续按照“峰会”工作要求,强化对主干道、繁华地区、重要通车干道两侧经营门点不规范灯箱广告牌、店招、门楣字牌的专项整治,实现管理长效化。进一步完善户外广告、临时占道行政许可项目通报制度,相关街道办事处、职能部门要做到信息互通、共同监管。

(六)强化灯饰建设与维护。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支持,创造条件在现有亮灯区域的薄弱处建设灯饰;以维修代改建方式,保持现有灯饰效果,提高节日灯饰质量。区灯饰办要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对维护公司的管理,做到“责任明确、奖惩逗硬”,确保灯饰亮灯率和完好率在95%以上。

(七)加大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的管理和执法力度。各街道办事处、综管处和区级相关部门要按照“源头治理,规范管理”的要求,与施工企业和责任单位签订防止尘污染责任书,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对带泥上路、脏车进城和沿路冒装漏撒车辆,要依法进行教育或处罚,确保我区空气质量指数有新的提高。

(八)加强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和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主次干道、社区、两江河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推进环卫作业机械化,大力整治城区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积极推进垃圾袋装化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卫设备档次。*年,完成20座公厕、3座压缩式垃圾站的建设(设置)改造工作,合理配置垃圾运输车辆、垃圾箱、果皮箱等环卫设备。进一步强化社会单位化粪池的检查监督,建立健全社会单位化粪池管理办法和检查长效机制,确保全区化粪池的安全。

(九)加强市政道路设施和环境绿化工作。着力实施一批道路改造。*年完成*等10条道路改造工作、*巷街等20条(段)梯便道的整治任务。大力实施城区排水畅通工程,改造8处排水沟道,逐步实施交通街等三级管网建设。全面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实施牛角沱滨水公园等绿化重点工程;新建、改造*村102号等50处社区绿点;实施鹅岭正街1号等10处立体绿化建设、正阳街68号等10处屋顶绿化工程;建立道路鲜花长效管理机制,对主干道绿带实施复合性绿化。继续加大对损坏绿地、树木等违法行为的巡查执法力度,完善投诉举报制度,通过抓典型、抓个案、抓苗头的形式,全面减少市政设施和城市绿地的人为破坏。

(十)整治占道摊亭。按照“总量控制、逐步减少”原则,采取疏堵、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方针,管死严管路段,管住控制路段,管好背街小巷,将解放碑、较场口、朝天门街道的部分路段纳入主干道管理,提升解放碑窗口地区的城市形象。坚决取缔非法占道和影响市容环境的占道摊点,全力推进摊区摊点入室经营工作。针对一些占道经营影响较大,“回潮”较突出的区域,要继续坚持区街、片区、街街联合整治的执法机制,认真落实路段责任制,确保整治成果。各街道办事处、综管处和相关部门不允许再以任何形式审批经营性占道摊点。

(十一)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城市“顽疾”。进一步强化对影响市容市貌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要将整治工作重点放在主干道、窗口繁华地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各大宾馆周边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进一步加大“牛皮癣”、发卡族的整治力度,继续采取“清、查、停、呼”等手段,严厉整治“牛皮癣”、发卡族等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以点带面,推动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继续加大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摸清全区违章建筑基本情况,加强违章建筑的查处和清理工作。

四、严格执法,不断提高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水平

(十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形象。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和《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执法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深化业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区、街、大队三级培训体系。完善法制学习培训制度,通过行政执法理论研讨会、执法大讨论、集中考试、案卷评查等形式,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不文明执法和各类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不断提高全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文明、公正、廉洁、勤政的新形象。

(十三)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巡查执法制度,加强执法督查。区、街城管行政执法队伍要严格执行综合行政执法巡查制度,保证日巡查不走过场、不留于形式。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认真作好记录,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监管,并将解决问题的效果纳入全区执法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管理中,坚持静态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定奖惩的“五定”网格化管理与巡查执法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日常管理水平。按照“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的原则,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采取错时执法的方式,推进执法工作无缝衔接和整体管控。进一步健全城管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投诉举报、结案、办理、反馈等各项工作程序,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使人民群众投诉问题和媒体关注的问题能够得到迅速解决。

五、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城市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区市容管理委员会要加强领导,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部署考核城市管理工作;要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及时沟通情况、督促落实各项工作。各街道办事处、综管处和相关部门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各项城管措施,在全区形成较为完善的城管组织网络体系。

(十五)强化沟通协作。各街道办事处、综管处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沟通协作,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健全城市管理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确保城市管理整体合力的充分发挥。

(十六)加强考核监督。实行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城市管理目标责任书,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建立完善逐级监督制度,对工作不力、久拖不办的单位、部门和责任人,实行通报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实行城管工作“三纳入”制度,将完成工作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振奋精神、争创一流”竞赛活动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评价内容。

(十七)加大经费投入。各街道办事处、综管处和有关部门应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各街道办事处要在财政返还财力中给予重点安排,保证城管工作经费。区政府城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也将对重点工作项目予以经费支持,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度范文第5篇

一、城市管理对城市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城市管理与城市化具有统一性。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管理则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是城市运转的根本动力,是城市载体功能和运转效益的重要保证。城市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城市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服务于市民,加强城市管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市民生活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城市间经济发展速度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城市管理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城市领导者和普通市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强城市管理与推进城市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是一种有机的统一,二者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二)加强城市管理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城市的文明程度、社会秩序、环境质量和品牌形象,也是一种生产力要素。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仅应该有繁荣的经济,而且应该通过强有力的城市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城市建设、管理的投入就可以增加,城市管理水平也必然会相应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既可使城市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又可提高市民素质,必将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带动城市所在地区的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也是生产力。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城市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城市文明程度越高、品位越高、形象越好,整个城市就会升值,就越能够凝聚人心,吸引人气,从而形成招商引资的的凸显效应,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后劲,使经济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城市管理摆上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高度,树立“加强城市管理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城市管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外来人口的快速集聚,城市的薄弱环节日益显露,加强城市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追溯历史的渊源,城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而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又对城市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总会要求一种与其相匹配的管理方法,城市管理正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等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出现,就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产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不仅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可以提供重要保障。

二、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城市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从我市的城市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市城市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城市面貌得到大幅改善,城市品位快速提高,但城市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城市管理的条块职能不明确、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市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城市管理基础薄弱等,造成我市的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定位极不相称,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到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管理体制不健全。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初步的,不系统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亟待解决。一是从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看,城市管理责权不统一,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基层管理难以落到实处。二是从城市综合监管执法方式上看,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范围和执法权限划分不科学,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任务不明,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配合,往往造成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不作为”与“乱作为”现象并存既影响城市管理的效能和效果,又削弱了城市管理的权威性。三是从城市管理体制重心下移的实施来看,社区居委会自主功能较弱,城管进社区没有发挥应有成效,社区服务发育不够,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够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城管工作与社区工作在衔接上缺乏规范化制度和稳定机制。

(二)缺乏科学的城市管理机制。我市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固然有城市基础设施“先天不足”等客观因素,但更为主要的是,机制不健全,全市城市管理没有形成“一盘棋”格局。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联席会议没有形成制度化,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部门愿意主动牵头负责有交叉职能的工作,创建办工作开展不正常,各部门仍存在难事推着转的现象。城管局为了完成经济指标,任务层层分解,造成以罚代收、“办假案”等现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三)城市管理物质基础薄弱,外部环境、队伍素质尚存不足。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城市管理需要恒定、持久的财力支撑,但有时资金投放未能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步增加,致使城市市政、环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综合服务功能不高;城市管理条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含量较低,管理效能不高。二是管理难度大,执法环境恶劣。城市管理涉及千家万户,难、热点集中,管理对象多是下岗人员,进城农民等,易得到市民同情。执法管理易引起围观、起哄,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被动和负面影响;有时管理对象暴力抗法,使执法人员的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公安等部门对此只能用调解民事纠纷的方式处理,影响执法权威;不少市民文明程度较低,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三是执法人员素质参质不齐。有些执法人员不能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服务意识淡薄。有的语言、行为不规范,态度蛮横;有的责任心不强,办事效率低,作风松懈;有的不遵守队容风纪建设规定,损害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管理的持续发展。

(四)市容秩序管理不规范。占道经营、乱摆摊点,马路市场等影响市容秩序的现象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短缺,环境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疏堵结合没有硬举措,城市“牛皮癣”清理一次又恢复一次;沿街门店缺乏有效的责任制约束措施,店主对门前影响市容环境和秩序的行为熟视无睹,城市管理陷入突击、疲于应付的不良局面。

(五)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社区居委会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应在城市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社区居委会事务繁杂、琐碎,有责任,无权利,未能发挥参与城市管理的应有作用,导致辖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在城市管理体制中,对社区居委会如何更好的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未能很好地解决“看的见的管不着”的问题。

(六)市民文明素质不高。城市管理向思想道德领域和科学文化领域拓展的力度不大,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环境卫生意识淡薄,许多人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普遍存在。同时,市民对参与城市管理不热心,主动参与城市管理者少,市民整体文明素质亟待提高。

三、城市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方法与对策

城市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面对城市间经济发展激烈的竞争,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用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指导,强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机制。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有利的切入点是推进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和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从周边城市的实践看,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不可能完全解决现有的城市管理矛盾,但可以迅速解决部门间的推诿扯皮和依法执法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同样,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仅能高效地清除管理盲区、盲点,还能有效解决管理人员沟通能力差造成工作难到位、社会形象差的问题。完善管理机制,就要从完善责任机制入手,确保工作责任的落实。淮安市实行保证金制度,规定各区交纳200万元年度保证金,各部门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交纳2万元和1万元的保证金,年底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决定返还保证金,发放奖金,扣除保证金。使个人业绩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不仅强化了各层面的工作责任,而且“四两拨千斤”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严格依法行政。城市经济要活,但城市管理要严。城市“三分建、七分管”,一层意思是说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另一层意思就是说明城市管理的难度。因此,城市管理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严管重罚。严格管理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严在制度上。要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要能够基本覆盖目前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规章制度这个源头上堵塞各责任单位之间管理脱节的漏洞,减少扯皮,做到事有人管、职责明确、权责一致。二要严在落实上。法律法规贵在落实,再好的法规不能落实到位也等于一纸空文。城市管理就是对正常有序行为的服务,对违章违法行为的惩处。管理的作用就是遵法、守法、护法,有章必循,有法必依,管理出秩序,管理出成果。要通过严格依法管理,坚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的权威,为城市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三要严在监督上。城市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由于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不同环节地存在一些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如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工作衔接,必须靠强化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切实解决各种有法不依、执法不到位、以罚代管和扯皮推诿的具体实施行为,保证管理的落实力度。

(三)创新管理理念,坚持文明执法和严格执法相结合,构建和谐城管。积极主动适应城市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思路,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念,扎扎实实的构建和谐城管工作。一是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城管理念。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全面推行人性化管理,转变过去“管理就是审批、执法就是收费、处罚就是罚款”等错误理念,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城管工作的根本指针,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民本意识,切实把“刚性管理、柔性执法”等理念,融入到城市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二是树立和谐城管理念,推进市容责任区制度更好的落实。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是做好市容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城市管理水平、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要依托树立和谐城管理念,破解城管工作难题,深入推进市容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队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城市管理的和谐发展。三是大力推行亲民式执法,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实现城管执法与管理相对人权利的相统一、相和谐,是构建和谐城管建设的基础。执法管理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为宗旨,推进城管执法工作理念的进一步转变,提高全体城管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创新管理方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是坚持堵疏结合,破解占道经营难题。全面贯彻堵疏结合科学管理思想,以市民满意为宗旨,使市民在城市管理中得到实惠。坚持“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排出一些路段作为疏导地点,实行规范管理,提高市民满意度。二是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社区,在社区设立城管服务站。利用社区这一社情民意的交流中心,及时掌握辖区内发生的各类事项并妥善予以处理,有效降低执法难度,提高执法效能。三是大力推行“廉勤告知”制度。要求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向管理对象发放“廉勤告知”卡,如执法人员在履行公务过程中有吃拿卡要行为,可举报投诉,时刻接受社区居民、单位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