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1篇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厚滋养

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动力持续不断的激发和推动,必须要有好的文化成果不断滋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博大。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至今的“根”和“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素养。正确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梳理领会其中的文化精髓,为更好地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做好精神文化上的准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思想来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和绵延不断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发展和巩固文化自信的最根本依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注入了最为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必须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与当今时代特征高度融合的因素。在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思考时,最为首要的就是界定清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本质特征。在学术界,有观点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相比较有着突出的独特性,它以物质为载体,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和观念等精神性要素为内核。个人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和历史选择而逐渐形成的被绝大多数民族成员自觉内化于心并且外化于行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形成,对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形成,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对于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明都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自身的强大发展能力是极其突出的。今天,我们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化自信,可以对其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片沃土滋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情怀和当今中国时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厚重的历史沉淀。正如所强调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不断适应社会历史环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又具有文化发展本身的特殊规律。这就决定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说,继承好、研究好永远是更为优先的工作。这才是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核心特质的最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之后,基于自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客观现状,提出来一系列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创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过往的尊重与传承,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探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即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要求的前提下,自觉的对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扬弃。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可替代的强大支撑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在踏实有规划的构建中才能完成,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多方合力才能有所作为。在这其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民族優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对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天然诉求,它所具有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特点只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才能具有时代精神。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应该坚守的价值方向恰恰就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坚守。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过程是复杂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在这样漫长的征程中,只有坚持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价值方向才能保证始终不背离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文化的发展深受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文化又以更加深刻的方式记录和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我们构建社会化主义文化自信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价值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才能更易于人民群众理解、认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和选择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和外在体现,其中真正蕴含中华文化基因的是文化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仁礼和义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哲学精神是我们民族看自己、看世界、看宇宙的基本价值立场和价值观点。只有在坚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构建才能坚持正确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2篇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古代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虽历经沧桑却始终不曾中断。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经过曲折的探索,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展,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留存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时事热点链接】

2011年7月至1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国务院侨办联合举办“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和“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通过诵读经典和书写经典,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两岸四地及全球华人学生热爱中华语言文字,熟悉、亲近经典,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

分析: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国家有关部门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

【典型例题分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点等知识。“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反映了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故选A。③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④与题干的指向性不一致。

二、从内容的角度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1.从不同文化形式上看,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特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2.从不同地区看,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1)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从不同民族看,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1)关系: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有中华文化的共性,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表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是这种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时事热点链接】

以“兴海护海,舟行天下”为主题的2011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浙江舟山隆重举行。会议强调,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和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举办航海日活动的意义在于贯彻和宣传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推广和普及航海和海洋文化,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和蓝色国土意识。

分析: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求同存异要求我们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和谐海洋,共同发展和谐海洋文化。③我们要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即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同时,要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典型例题分析】

2011年8月25日至29日,第四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沈阳举行。展会重点打造具有浓郁东北地方民族民俗风情的文化品牌,突出文创、动漫、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优势,大力推介原创文化产品、服务项目及数字文化产品,以展现东北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这表明 ( )

A.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独立形成的 B.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C.中华文化是各地地域文化的综合 D.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第四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主要展示东北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这体现了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故选D。A、B、C说法均存在知识性错误。

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①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在国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②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中华民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③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英勇顽强视为重要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业绩。④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①爱国主义的地位: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②爱国主义的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1)理论依据: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现实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民族精神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4)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时事热点链接】

2011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李长春强调,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继续努力奋斗。

分析: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③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

【典型例题分析】

2011年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请你选出下列能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名言警句 (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可采用对照法。题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题肢中①、②、④都是包含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诗句。故选C。③是对一种自然景色的描述。

四、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

1.正确认识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①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2)消极影响: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味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2.对待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时事热点链接】

2011年8月9日,、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新闻战线要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分析: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利于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②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③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典型例题分析】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有利于 ( )

①创造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②公民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③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④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分析: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有利于创造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也有利于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故选C。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对公民的行为无必然联系,故排除②、④。

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理解: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共同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时事热点链接】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分析: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典型例题分析】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下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②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③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等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故选C。不选③的原因是,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时事热点链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阐述了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明确了体制改革的要求。《纲要》指出,今后10年我国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分析:①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典型例题分析】

2011年8月28日,总理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因为 ( )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 ②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③教育在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作用等知识。从作用上看,教育在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从精神文明建设角度看,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故选B。①与题意不符。②说法错误。

七、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

1.理论依据。

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由思想道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决定的。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重要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3.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①核心:为人民服务。②原则:集体主义。③重点:增强诚信意识。④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⑤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⑥“四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⑦树立“三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时事热点链接】

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他强调,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分析: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②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精神生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汇聚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汇聚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强大力量。

【典型例题分析】

在路上看到老人跌倒,有人主动扶起跌倒的老人,却反被诬陷为撞人者。生活中的类似事件使我们遭遇道德上的“两难选择”。解决上述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必须 ( )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基本道德规范 ②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③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④强化经济、政治、法律的强制力量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作为其内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对于整个民族的成长壮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认识、领会和把握其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扬,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文明历经兴衰荣辱,依然绵延不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培养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繁衍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些优秀文化成果的诞生、融合和传承,伴随了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并在华夏子民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整个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基本精神,最终培育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视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其既可以表现在特定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等抽象领域,又可以表现在建筑风格、文学艺术、器物工具等具象领域。就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则是指导和推动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内核。

简而言之,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则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其内核实际上是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集成。从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从表现形式而言,它蕴含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之中。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集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身是文化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从华夏文明诞生之日起,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发展、壮大,

奠定民族精神的基础的,正是在传统文化长期演化、融合、提炼、萃取的过程中那些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在推进传统文化传递衍生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可以代表民族独特气质的精神因子,并最终支撑起整个民族的精神天空。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的重要社会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总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其实,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体系,而是早已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潜意识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选取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因子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大体的描述和概括。

1.“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思想认识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为代表。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数主张天人协调,而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而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循环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之相区别的,西方文明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自然世界的不同理解,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内涵。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这里的“礼”是天经地义,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按照天经地义的“礼”行事,就是天与人可以相通、可以按照同样的法则运作的思想。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他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更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张载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长期以来,中国各种传统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孔子的弟子问孑L子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是将现实的人事、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将侍奉鬼神、人死后的情况等放在无所谓的地步。而这种以儒学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并最终奠定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基础。

3.“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进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已经提出了“刚健有为”的思想因子,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这里“刚毅”指坚定性。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固就是强调知识分子要有担当、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孔子本身的经历即是积极践行这一理论的生动写照,他饿陈蔡、游列国、倡仁政,作春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长卷来看,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和文化繁荣有重要意义。刚健有为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时期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我们民族危难之际,外族人侵、政权易手之时,也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且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式的感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雄心,这些无不是民族自尊自信而表现出来的自强精神。所以,才会有文天祥的那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其根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所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胚胎,其本身具有无法比拟的积极性、先进性和优越性,而这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相契合,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和规定内容的同时,也必然地成为其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意识、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都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意味着必将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但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已经不可避免地形成自发的盲目的力量,为减轻其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科学认识自然,培养人文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因子正恰如其分地契合了这一要求,显示了其不朽的伟大生命力。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4篇

“精神”一词的广义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归属之地。

家是一个温馨的概念。对于常人来说,家是人生的起点和栖息地;家意味着安全、舒适和放松;家意味着和谐、幸福和满足;家意味着牵挂、责任和担当。幸福之人一定有美满之家,痛苦之人莫过于有家难归。有了这样的家,人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才能有充足的动力,才会有无畏的勇气,才会感到生活的安心、舒适、自由、放松。

个体的生命需要有“心灵之家”,群体的民族更需要有“精神家园”。有了这个“家园”,一个民族才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活力。个体的人一旦失去了这个“家园”,就会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就会陷入焦虑、痛苦、彷徨、忧愁的境地;群体的民族一旦失去这个“家园”,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四分五裂,就会落后,就会挨打。因此,在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今天,我们必须用先进文化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现代西方社会之所以成为一个“焦虑社会”,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抑郁症患者,之所以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幸福指数没升反降,根本原因在于西方人丧失了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同步规划精神文明建设,一个物阜民丰、安居乐业的中华大家庭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指日可待。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科学精神、大众基础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地表现在其先进性的时代趋向上。从时空坐标和历史方位来说,先进性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展要求,又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特性。从基本性质和价值取向来讲,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社会主义文化,既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又延续人类智慧灵光,同时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代表人民群众要求,为人民服务。从基本功能和发展指向来讲,先进文化是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它的前进方向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人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取向,决定了它能够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因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规范特征。这是先进文化的核心特征。一个文化系统中,对文化分子的思想、行为,甚至情感,规定其应当或不应当的是非、善恶标准,就是规范特征。伦理和道德是规范特征的总汇。文化的规范特征常透过社会控制、传统力量、奖励、惩罚、批评等展示出来。

艺术特征。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歌唱、装饰等等,都属艺术特征。在文化的一切特征之中,艺术特征是最富于特殊色调的一种特征,它是最直接呈现于感觉的表相。因此,当不同的文化因子接触时,最易引起彼此注意并且藉以识别彼此文化类别的就是这一特征。

认知特征。它是文化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辨识的标识性符号因子,更是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等。

器用特征。它是一个文化因生存或求知等需要而应用或采用的工具特征,是文化实用性的具体体现。人类自出现在地球上以来,第一件大事就是求食以维持生存,这就必须借助工具的帮助。今天,人们要提高生存质量,对文化的器用特征会更加依赖。

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先进文化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导向作用。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而且包含着对现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它不仅包含着这个社会“是什么”的价值支撑,而且也蕴含着这个社会“应如何”的价值判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一种旧的制度、旧的体制无法进一步运转下去的时候,文化对新的制度、新的体制建立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蕴藏在新制度、新体制中的文化精神,一方面为批判、否定和超越旧制度,另一方面又以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新的价值世界为蓝图,给人们以理想、信念的支撑。因此,人类历史上新的制度战胜旧的制度,文化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规范作用。先进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如果说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新的体制代替旧的体制的过程,是社会处于非常状态的表现,那么,新的制度、体制建立后,社会在一定秩序中运行发展就是社会常态的表现。由于社会是人的社会,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自身素质和精神物质需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常态中的社会仍然会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矛盾,而且还存在人自身的情感欲望和理智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妥善解决,这个社会的常态就会被打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人们解决这些矛盾常常采取多种手段,而依靠文化的力量去化解这些矛盾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方面。这是因为法律、理想、道德、礼俗、情操等文化因子,内含着社会主体可以“做什么”和“哪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那样做”的意蕴。所以,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种种矛盾,就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整合作用,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方式,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只有这样,一个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凝聚作用。先进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文化虽然说是属于精神范畴,但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也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驱动作用。先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政策的制定,无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决策者文化水平的制约。文化给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思想、理论、舆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二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人作为文化的单元,不仅受文化熏陶,而且也依一定的原理相互感通,相互认同,从而形成社会整体。文化的这种渗透力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它能够促进社会主体之间相互沟通,保证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三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先进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

动力作用。先进文化的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是精神信仰、理想与信念的动力。一个没有内核、没有元素、没有细胞的文化遗存是灼干的木乃伊或苍白的符号。文化的力量是经典的力量,是巨构与丰碑的力量,是文化大家风范与精神巨臂境界的高度,一个没有瑰宝奇葩的文化超市是被泡沫和喧嚣窒息的路边地摊;一个缺乏大师巨匠风骨支撑的文化偶像是站不起、立不久、走不远的泥足巨人。文化的力量是传播的力量,一个读不懂、解不开、说不清的文化钩沉是锈迹斑斑的古董,一个在信息和科技时代大潮中绻翼自囿的文化永远是一只没有生命张力的蓬间燕雀。

精神家园重在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区分精华与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核心价值观是灵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能否永葆青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特色的精神品质,必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充溢着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被充分理解和认可,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充满家园。人们认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主导趋向。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体系构建 当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精神既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推动力,又是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精神指引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必须明确其拥有的基本精神。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贯穿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讫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数千年不倒的主要原因。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民效仿日月星辰的刚健运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民本精神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精神独树一帜,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国家领导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民本精神要求民为贵、君为轻,要求领导者坚持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民为邦本思想的外在延伸。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社会礼仪,重视社会道德,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和睦相处。正是这种人文精神创造了中华民族坚韧、勤俭、救国、进取等美德。

(四)和与中的精神

这种精神要求坚持中庸之道,肯定事物发展的多样性,要有海纳百川的气概,促进不同事物的共同发展。这种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求同存异,维护集体的利益,进而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

(一)加强传承方式的建设

传承方式在传承路径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做好传承路径的建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其传承方式具有如下几种:(1)当代民间传承,包括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等,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间传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间传承的方式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必须加以改变,如实现民间传承与现代方式的互补,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1];(2)学校传承,具有稳定性、完整性的特点,但是其文化传承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如文化传承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连贯性,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考试环节设计中涉猎过少等。为此可以采取强化措施,发挥学校传承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根据学校的类型、地区特点选择不同的传承方式,在进行文化传承中坚持与时俱进,注重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等。

(二)建设文化传承的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对文化传承内容的保护,而文化传承保障体系涉及各个方面内容,包括认知、政策、法规等,为此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认识,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化对文化传承的规律的认识;其次要完善文化传承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如名村、名居等。完善传承人保护法规,保证文化传承的经费供给;最后是激发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共同制定文化传承的具体措施,树立文化传承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传承氛围。

(三)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文化传承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传承工作开展较早,经过多年探讨,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文化传承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例如法国在1840年就颁布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法以促进文化传承,如《历史古迹法》、《景观保护法》等[2]。二战后,法国又通过了一系列遗产保护法。统计数据表明,法国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遗产不足6%,其中一半以上由私人管理。法国又设立了遗产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已经多到100多处并免费向公众开放,这种保护手段无疑会促进法国传统文化的传承[3]。再如国内的台湾地区,实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修建博物馆、成立民间艺术团等,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思想为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的社会理想,精髓是爱国主义精神,其核心是改革创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都来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其提供精神指导。

(二)促进中国人民精神家园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建立既有的文化的传承的基础上的。如果否定传统文化,人为地阻断历史发展的继承性,则会造成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人民精神家园的缺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中国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为保障中国人民精神家园的建设,也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具有多样性的属性,文化要素的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高,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刚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高,统计资料表明,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进展国民经济的18.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歌舞、医药、工艺等均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均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

(四)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中华民族认知的基础,是海内外及海峡两岸统一的基石。只有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基石。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否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仅是昙花一现。当代,要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必须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民族风格,展现民族气派,体现民族特色,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基本需求和发展的基石。

国际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多元的文化及文化价值观不断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出新挑战,正在改变我们的三观。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必须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当代的价值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溧,余应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2(4):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