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精选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的“和合”思想,实现统战工作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社会各界的和谐,形成最广泛的团结的工作目标。“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极力主张“和为贵”,把在变动中寻求和谐、稳定的处世之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把这种思想方法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国语•郑语》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由于有了“合而不同”,也就有了“兼容并包”“和”的思想是构建和谐统战,促进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宗教信仰者之间人们的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化基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实现统战“团结联合”的思想主题。。这一思想对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需要求同存异,才需要建立统一战线;也因为异与同共存,才有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中庸》认为,凡事要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并强调用“持中”的原则,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道与天道之间的和谐。以中庸之文化推动区域内统一战线工作,则既要反映统一战线人士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又要从地方党委的角度考虑问题;既要帮助统一战线人士和组织开展工作,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恰到好处,不“过”也非“不及”。

(二)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统一

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利益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引导各阶层人士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分裂祖国,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尽管后来有分有合,但在中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人民反对分裂,抗击入侵者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正是因为这种崇尚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历经侵犯,仍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儿女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共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最后实现祖国统一。

(三)通过繁荣少数民族灿烂文化,凝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口语;中华传统文化;营销策略

1 引言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可以选择一个短片、一张图片、一首音乐作为文化营销构造的主要元素,也可以选择具体的文化人物事迹、名人故事作为导入素材,剖析中西文化间的差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既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积极性,又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循序渐进地提升英语口语能力,实现跨文化培养的目的。

2 英语口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营销的意义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

职业院校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是对另外一种文化进行宣传工作,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优化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效果[1]。

(二)语言共同性引发学习的正向迁移

利用中国文化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正迁移,能把中国传统的语言习惯有效地应用到语言教学中,这样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供正确的指导,为学生创设专属的链接,提高学生正向迁移的效果,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更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学生学习质量的保障

职业院校的高素质的人才,肩负着伟大祖国发展的重任,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中,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学习一门语言就应该深入到真实的环境中,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感悟和探究。利用直接的生活经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应该基金项目:本文系宜兴市学科微课题2020年度学科组专项课题《活动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YW-x/2020/052)、无锡陶研会青年微课题《职教德育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实践性探究》的基金项目。把英语口语教学和中华文化结合,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熟悉感,降低抵触情绪,确保他们有话可说、愿意去说。

3 英语口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营销的现状

第一,传统文化传播意识的不具备。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忽视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英语教师应该不断优化个人的能力,增加传统文化的储备量,深切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第二,课程设置模式的不完善。为了让学生学习到地道的英语知识,保障英语发音的精准性,学校的英语教材一般都节选西方国家的文章片段[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教授语言,还应该肩负文化引领者和宣传者的重任。但部分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不足,对自身缺乏自信心,所以无法在口语教学中准确地传达文化。第三,英语口语考试中缺少中华元素。考试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过少,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予有效重视,学生也不能积累与本土文化相关的英语口语表达技巧和模式,逐渐降低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视度。

4 英语口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营销的策略

(一)完善教材选编

(1)保障口语训练的内容能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课服务,让大家明确口语训练的重要意义,只有提升口语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这一前提下,再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代入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学生在应用英语进行语言交流时,存在无法精准表达和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从而导致“失语”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应该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在编撰英语教材时附带一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材料。应该让学生从简单的阅读开始入手,逐渐提高他们复述和交流的能力。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料。比如,古诗词、二十四节气、武术、美食等,增强他们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

(3)教师在编撰教材时对难易程度进行考量,从简单的阅读能力入手,逐渐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保障口语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3]。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实施的保障,能引导教师制定科学的英语口语教学目标,并且它的内容和教学安排直接影响英语口语教学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足,不能随意照搬其他学校的教材内容,应该结合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发展目标明确教材编撰的方向。

(二)利用网络资源

现阶段,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职业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进行有效助力,为传统文化提供融合的切入点。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教师配置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平台。学生能随时随地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口语练习。(1)教师采用微课的模式,以视频为载体,其中再融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这样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口语训练中。例如,教师带领导游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为学生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把大屏幕设置为兵马俑的图案,播放相关的音频。这时教师邀请学生充当导游向其他的游客们介绍我国的历史遗址和其中蕴含着的文化。这时学生需要把中华的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英文进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也能逐渐掌握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2)学生可以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增加英语口语练习的机会。例如,在课后学生可以把英语导游词的口语练习音频上传到平台中,系统会自动进行评定,并找出其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学生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

教学前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交流,明确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事物,在英语口语训练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探究。把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和探究,这样能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教师提前把第二天英语口语学习的内容和与它相关的传统文化主题交给学生,然后让他们进行预习和探究,明确英语口语训练的重难点。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预习,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之后再使用英语进行翻译,最后形成系统的口语对话,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分享自己获得的知识。课后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训练的成果进行总结,积累宝贵的口语训练经验。

(四)优化执教观念

在传统的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西方情境的口语练习,缺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好,认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其他教师的责任。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英语口语训练中有效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错误观念,不能盲目地崇拜西方的文化,但是也不能盲目地自大,要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五)掌握文化间差异增加实践机会

因为从小到大学生一直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在进入职业院校时学生已经形成固定的语言表达模式和逻辑思维惯性。所以经常回忆中国式的思维进行探究和表达,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感觉。文化比较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发展规律,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只有对本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达到平等充分交流的效果。

(六)增加实践机会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只有教师和学生进行通力配合,才能有效完成英语口语训练的目标。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练习,掌握大量的口语表达技巧和语法,但是英语课堂的时间有限,无法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口语交流的机会,不能深入地把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有效的碰撞。例如,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安排英语教师和语文教师进行合作,带领学生阅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号召他们以英语的模式翻译过来分享给同学们。或者在周末、节假日的时候,与同学们一共观看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引导学生模仿主人公交流和对话的模式。此外,学校也可以举行一些中西方交流沟通的讲座,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探究中西方的文化,以便在口语交际中能够有效地应用。

5 结语

职业院校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充分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能帮助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口语生活化水平。职业院校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配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提高英语口语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在就业中展现自身的口语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春辉.《实用英语听说及读写》选修课中的跨文化交际——中国茶和电影艺术文化融入口语教学[J].福建茶叶,2020,42(08):196-197.

[2]王晓跃等.基于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9(03):48-53,117.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策略

一、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振兴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工作,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摒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合当今时展的部分,从而让中华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活力,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要想保持先进性,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任何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凝聚人心,让全体国民为了同一个发展目标而奋斗,并且还能够让全体国民具有拼搏精神和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振兴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让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振兴中华传统文化是重新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全体中国人民对自身价值观去重新审视,最终形成独一无二且顺应时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二、秦皇岛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一)完善传统文化阵地建设。完成秦皇岛市博物馆、海之蓝非遗传习馆主体建设,市非遗展示推广中心于2017年底对外开放,集中展示宣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肯定和好评,2018年改建了“互动体验厅”。完善市群艺馆、图书馆、玻璃博物馆等阵地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建立“雷锋志愿服务站”,展示文化良好形象。

(二)丰富文化活动。结合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庆日,年均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5万余场次。秦皇望海祈福旅游文化节、山海关“龙抬头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影响广泛,宣传推介秦皇岛历史文化内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2017年开始组织“月末戏院”“四季音乐会”剧场常态演出,受到广大市民欢迎。广泛实施“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戏曲公益性演出,中央电视台曾播出我市经验。普及传统文化艺术,开展“故宫大讲堂”“道德讲堂”“科普讲堂”等公益讲座800余期,自2017年重点实施“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学校深耕传统艺术。

(三)繁荣文艺创作。为繁荣发展戏剧艺术,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持续开展戏剧公益性演出的实施意见》。展示秦皇岛发展历程,创作了交响乐《秦皇岛序曲》和评剧《灯塔》。以舞台艺术形式弘扬沈汝波精神,故事《好人沈汝波》在全国故事展演大赛中荣获最高奖项。组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昌黎地秧歌”改编的群舞《炫舞奤风》,参加第九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受到好评。组织《抚宁剪纸》等优秀非遗项目参加了京津冀非遗精品联展。

(四)加强非遗保护传承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发展部级传承人6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0人,市级传承人125人。举办“非遗展演进万家”活动150余场次(其中传统戏剧演出50场),受益群众30万余人次。出台了《关于振兴传统工艺实施意见》,建立了市级振兴目录20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优秀非遗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断档。随着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冲击,尤其是我国一些青少年盲目推崇外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断档的风险。一些青少年不仔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却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缺乏完善的文化传承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在传统文化挖掘、弘扬、振兴方面还缺乏科学整体的规划。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也并无清晰的解释,国内缺乏完善的文化传承体系,针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哪方面开始入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如何在社会广泛宣传等还存在有力的保障举措。

四、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顺应时代需求,深耕传统文化。一是顺应快节奏时代下的文化需求。新时代下人们渴望通过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知识,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视频、线上展示推送给互联网用户,增加互联网音频App开发和宣传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加深中国人民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二是繁荣传统文化精品创作。要积极开展话剧、小品、歌曲和舞蹈等文艺作品创作活动,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与时代属性相映衬的内容,以文艺的形式,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二)创新展览展示,宣传传统文化。一是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是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中每一件藏宝都蕴含着一段历史,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因此,要深入挖掘每一件藏宝的历史文化价值。博物馆中的文物讲解员通过细致讲述文物的历史和涵盖的文化内容,来向公众体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展现古人的智慧,给参观者以启示作用。二是做好传统文化展览工作。通过老物件、老事件、老故事展览展示,让普通民众能够直观、清晰且准确地把握其涵盖的文化历史价值。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把图形、图像和视频以及新兴VR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相结合来展示,摒弃以往枯燥的文字性描述。增加多媒体浸入式体验,让参观者能够对馆中的文物有更准确的了解和体会。

(三)发挥科技优势,打造文化平台。一是打造传统文化宣传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是需要长期努力和坚持的,要善于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宣传平台,在提升自身社会公众知名度的同时,提高普通群众对于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二是增加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开通官方微信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与文章,并鼓励用户积极转载。在官方微信账号上,设置互动板块提供与社会公众交流的平台。开通传统文化直播平台,通过直播这种新颖的互动方式,吸引民众在线交流和实时互动。

(四)丰富文化活动,渲染文化氛围。一是丰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依托“我们的节日”系列传统文化节庆日,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应当组织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到感受传统文化和振兴传统文化的进程中,采用多种形式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举办“快闪活动”,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娱乐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取感悟,树立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二是举办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让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关注国学经典并努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激发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在整个社会形成文化传承的氛围。为增强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效果,可以通过聘请国学专家或国内优秀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借助国学专家和知名教师的影响力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公众认可度,真正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经典诵读活动成为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驱动力。

(五)加强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一是开设艺术培训班。通过开设艺术培训班来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班包含民族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和国画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些培训项目既能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向社会公众展现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社会大众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应当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从外在表现到内在涵养两个方面,共同推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要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吸纳更多热心公益的文艺能人、爱好者加入进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活动,志愿服务本身就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无论志愿者还是服务受益者,在活动实践中均能体会自身价值的实现、无私奉献的愉悦。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直接孕育了中华民族在自身人生实践中的基本价值追求。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说,“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首要的文化精神。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是中国人最鲜明的国民性的表现。正如有学者指出:“一个孝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总体特征。从一个孝字入手,也就可以认识、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被尊为“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外,其他三个古国的文明传统或因异族入侵而中绝,或因部族冲突而衰落消亡,文化传统被中断,甚至有些文字至今仍是无法识别的死文字。唯有中华传统文化,虽历经磨难,却能数千年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汇聚了中华民族统一体内的各民族文化,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甚至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仍然是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家邦”式的国家社会结构保留了原始的血缘关系。于是,在古代中国,血缘关系成为国家社会的基本关系,血缘关系的结构方式成为国家社会的结构方式,血缘文化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古老的中华民族以家族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血亲意识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呈现出一种伦理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并内化为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民族性格。古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价值取向,告诫人们:每一个人都要敬重生命的来源,爱护生命本身,长大成人后要处世立身,践行道义,扬名于后世,而使得父母荣显。这段语言用现代话语来阐释,就是在倡导彰显生命的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创造继起的生命,它实际上是对生命价值的全部肯定。因此,长久以来,追求生命的意义成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人生态度。而“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篇》)的古训,把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作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表现,成为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所奉行的行为规范和为人准则,并且长久以来成为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教育内容。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是第一个实行“以孝治国”的王朝,西汉王朝不仅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孝道的社会化。始于西汉的“孝治天下”的政治伦理思想,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以后各王朝的重视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导、强化了孝道民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年至1398年在位)更是把“孝”看做是“风化之本”、“古今之通义”、“帝王之先任”,认为“世之治乱,本乎人情风俗”(《明太祖宝训》卷二《厚风俗》)。他十分重视对士子的培养和教化,并为士子们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在学生员,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本,必先隆师亲友,养成忠厚之心,以为他日之用。敢有毁辱师长及生事告讦者,即系干名犯义,有伤风化,定将犯人杖一百,发云南地面充军”(黄佐:《南雍志》卷九《学规本末》)。明王朝大力倡导“家识廉耻,人知礼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九)的社会风气。满清王朝虽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聪明的满清皇帝对孝道、孝治更是有着清醒的认识。如康熙(1661年至1722年在位)认为,“孝为万事之纲,五常百行皆本诸此”(《御制文选》第五集卷三十一)。清朝还数次在宫廷内开设“千叟宴”,在皇宫宴请全国70岁以上的老人,彰显社会尊老、爱老之风。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定历史阶段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始基础和社会基础,并由此促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伦理本位的鲜明体现。中华传统文化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张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尊;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本。中华传统文化自孔子时代起就有超越宗教、“敬鬼神而远之”的基本文化精神。因此,与西方出现过漫长的神本主义宗教历史不同,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宗教神学从未占居主导地位,而且诸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无一例外地被中国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所同化。正如西方哲学家罗素(Russell)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宗教偏激或宗教迫害现象,不宽容的心态或做法一直为中国人所摈弃,养成了中国人温良敦厚、揖让有序的风气。”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心性修养问题,从而形成了一种伦理本位的人文精神。“人文”一词在我国古代经典中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人文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儒家经典《孟子》《大学》《中庸》《论语》,以及《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是对儒家思想和人文精神的系统而又完整的阐述。人文的核心是“人”,其实质内涵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实际上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文关怀、生命关怀。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这种精神把对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弘扬人的文化生命,开拓人的文化世界,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人文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突出表现,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以及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形成初期,或者说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前,即原形文化时期,就显示出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圣人文化”的姿态体现个人的价值追求,以成圣成贤为最终目的,注重人的德行修养,即所谓“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中国文化“肯定了人的内在潜力、内在资源,重视人的情感需要、意志自由以及自我超越的目的追求,从而显示了人的内在价值和人生意义。”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型文化,文化中体现的伦理价值观念都是在封建专制制度和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会表现出其落后的一面。所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其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此,需要现代人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实践的检验,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发挥文化的陶冶作用。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正是精神空虚、心浮气躁的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和健全人格的社会良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像一条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一个民族理性、智慧的积淀,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有着多方面的启迪。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正日益呈现出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倾向,而“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否具有吸引力、感召力,要看它是否能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价值支撑。”在现代社会,当人类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冲突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危机、人与人的冲突所造成的道德危机、人与自我心灵的冲突所造成的精神危机,以及世界上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价值危机的时候,很多人在试图从睿智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而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体现、伦理价值的追求、人类关怀的倡导正是其魅力所在。

作者:杨凤霞单位:绥化学院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民族特色现代文明个性特征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建设好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

我国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包涵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我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指我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包括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法家严赏罚,兵家重谋略,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同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爱岗敬业,凝聚企业的向心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历史需要并将造就一批具有“国士”之风的现代企业家。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说,“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培育我国现代企业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吸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从六方面建设我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讲仁爱关怀。重视人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

树立合作竞争的“双赢”竞争理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即合作竞争,实现“双赢”。“双赢”模式是我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我国现代企业要继承和发展我国“和”文化,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双赢”的竞争理念。

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素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宝贵箴言,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秉承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人诚实守信的传统,把诚信作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和团体主义精神。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精神、整体为上的集体主义道德,强化敬业乐群的团队意识,创造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发挥出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

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要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我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把发展现代企业同振兴中华民族联系起来。

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一定要融入现代意识,要融入市场经济意识。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体现现代文明的成果。企业文化本身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管理新潮,是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成为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现代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最重要的基本观念,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和保障。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西方企业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并要将其“本土化”。同时,西方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各有特色,如美国企业重视的是创新精神,日本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个人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而团队精神是企业作为有效率的科层组织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综采众家之长,把个人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建设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组合和文化重构的创造性过程。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存在一些差别。比如,英美国家的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而东方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在是以理性为本,还是以情感为本的问题上,英美企业管理和东亚企业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些都值得我国企业借鉴,以取长补短。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弥补我国传统文化中缺失的基本价值和思想观念。我国传统的等级制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使企业缺乏服务意识;官本位倾向和论资排辈的思想影响了人才的成长;法治精神的缺乏和对言传身教的重视给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带来难题;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组织的内耗;求稳怕乱的思想影响了企业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的发挥;片面的群体观念影响了个体才智的发挥;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淡化了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要强调法治精神,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治企”、“加强制度建设”,追求科学管理,这必然要求企业要从习惯的“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强调“法治”,并不是否认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经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关键是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跟上全球化的步伐,首先就需要在思想文化上“补课”,必须接受那些全人类共同的和现代化最需要的基本价值,补上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缺失”的部分。所以我国文化在与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积极有效地接受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让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系更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继承、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共性与个性的和谐

企业文化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是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体现个性特征。企业对自身共性与个性的认识与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根本。认清共性,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找准了立身发展的根本,而认清个性,就是找准了差异化发展的竞争之路。企业文化的共性内容应包括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环境标识等。

企业文化建设要符合时展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能较好地反映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应当体现共同理想、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责任感以及服务奉献精神、科学精神等,要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是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这是共性的东西。但由于企业行业不同,或同一行业所处地方环境不同、历史传统不同、体制模式不同、员工素质不同、承担的社会职能不同、规模大小以及追求的企业目标不同,进入市场的时间不一样,因此企业文化也有不同。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缺乏鲜明的个性。许多企业文化存在口号式、公式化、雷同化、概念化现象,缺乏鲜明的个性,不能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达,过于抽象,使人不知如何操作。

目前我国企业的理念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组词语,如“求实、奋斗、团结、创新、拼搏”等,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也就是使某个行业、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不能反映不同行业的独特传统、独特风格和独特追求,给人留下千篇一律的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构不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个性化原则,要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精神的生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拥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很难凝聚职工并焕发职工斗志的。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要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在表达上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例如,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杭州胡庆余堂的“戒欺”,大家都知道这是胡庆余堂的企业精神;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灵气,取本田精髓,创世界一流”的企业精神,使企业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既有行业特点,又体现了员工的奉献精神。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精神就独具强烈的个性色彩,如硅谷精神:“容忍失败,鼓励成功”;松下精神:“把干毛巾再拧出一把水”,不但有特色,而且语言十分形象生动,让人过目不忘;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因为有不少发明创造而蜚声世界,它的管理之道是“无为而治”四个字,真正体现了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色,因为真正的科技发明什么时候出现是很难预定的,“无为而治”反映了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比较符合科学研究的特点;IBM的文化则是24小时到位的服务文化。

总之,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而又细致的建设工程,要循序而进,因势利导,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可能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不要急于求成地提出口号化、雷同化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要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现代文明成果和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李玉泉.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