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1篇

在传承、发展中医药的当下,树立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打造中医药文化的典范,才能更好地复兴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

树立中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根本是要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道路上,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不妄自菲薄,不厚此非彼,对不同文化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能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促进各国文化间的友好对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学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认为,中医药两千多年来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医药关于生命健康的理论方法,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医药博大精深,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治疗观以及几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是一套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

关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柳长华教授表示首先要有文化自信,树立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就是要在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明确中医药的独特性,认清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结出的瑰丽果实,是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东方智慧,有了这种文化自信,才能挺直文化传承的脊梁,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智慧。

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有了文化自信,就要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解到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简称《纲要》)中指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对于如何传播中医药文化,《纲要》指出,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只有积极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播,使中医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文化认知与日常生活中去,才能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消费者对于中医药的消费习惯,提高中医药在健康消费中的比重。

此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是中医药企业的发展要义,只有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才能增强中药企业的文化竞争力。诞生在内蒙古的百年品牌鸿茅药酒,始终坚持“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这一企业责任,通过举办鸿茅文化节,投资兴建鸿茅文化馆,筹备鸿茅文化书籍等,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实体资料,展示企业历史文化、鸿茅药酒的配制技艺传承和药酒文化等内容,让受众直观感受到企业文化与历史,向社会弘扬鸿茅药酒文化,唤醒公众对药酒文化的记忆。

打造中医药文化典范

文化传承需要具体的文化载体,打造中医药文化典范,就是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树立典型、打造载体。

中医药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诞生了许多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形成了许多珍贵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中医药文化,首先就要梳理这些老字号品牌的宝贵财产,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保护。

鸿茅药酒从1739年诞生于内蒙古,到如今成为“CCTV国家品牌计划行业领跑者”,近三百年的历史传承本身就是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见证。在振兴中医药的当下,鸿茅药酒这样的中医药老字号品牌理应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典范。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2篇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教育的内涵

文化作为一种基因和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影响广泛而深远。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

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他还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也是彰显中国软实力的基础,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文化自信教育是指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旨在传承创新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与学术,培养国民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健全人格与品德修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二、文化自信教育的人文价值功能

《易经》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具有某种文明规定性,如伦理之道或法律条文。广义上讲,“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文化是人类或一个民族共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国学教育,体现了一种“以文化人”的人文教化功能和价值取向。

(一)文化自信教育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

当代的医学生,缺乏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传统文化;不足的不是临床技能,而是人文精神。由于我国医学教育培育的特殊性,以及医学院校偏重基础研究、重视实验的特殊性,片面追求专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造成医学生普遍缺失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文化自信教育就是要从五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精粹,用以提升医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文化自信教育有利于唤醒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当代的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不足,崇洋媚外心理突出。在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背景下,医学生对外来文化缺乏辨别能力,难以抵抗西方价值观对其输出,从而丧失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中华文化有自己的根基,再现中华文化价值是涵养民族意识、维系民族精神的关键。医学院校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唤醒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三)文化自信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品德修养

当代的大学生,责任感和道德素质缺失,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缺乏学习规划,往往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和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正是对症下药的良方,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人的道德熏陶与人格培养,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因果轮回、儒家的忠君爱民等思想都是宝贵的传统道德精神。古人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等,都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医学院校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对医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教育中去,致力于培养出人格健全、意志品德优良的医学生。

三、文化自信教育: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策略与价值实现

大学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但是在高校中往往有不同的侧重,特别是偏重科学教育的医学院校,对人文教育体系的建设缺乏创新和力度。人文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环节,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普及。医学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教育,通过研究文化自信教育教学的途径策略,聚焦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价值实现。

(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课程是实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和载体。在?t学院校中开展文化自信教育,首先要解决文化课程的开设问题。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学校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十三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文化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学校还审批通过了《传统文学文化》等课程的建设,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

(二)创新文化自信教育手段,调动医学生人文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医学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在文化教学课堂中,运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以达到生动形象、身临其境的效果,让学生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调动医学生人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举办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加强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大学学术讲座是最重要的知识传播、人才培养途径之一。医学院校举办人文社科类主题的讲座,能开阔医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其人文素养。一场高质量的学术讲座是令人愉悦的,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彩魅力,直面历史的终极意义与现实的价值选择,从而体验传统文化的无穷力量。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医学职业素养;医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如同各个行业需要职业素养,培养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对于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各医学院校仍是以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职业素养教育相对仍然欠缺。如何对接受了较少职业素养培训的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目前尚无具体措施。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先秦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是教化和约束人们的最佳社会行为规范。学习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素养。我科室自2008年以来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传统文化学习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梳理如下:

1医学职业素养的定义

1994年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首先正式提出"医学职业素养"一词(medical professionalism ),此后开始了关于"医学职业素养"概念的探讨。国外学者认为医学职业素养是一个能够解释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和态度的理论结构,可以指导医务人员的行为。2011年我国学者提出这样的定义:医学职业素养,即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它是医德医风、人道主义、专业水准三个方面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是个人或组织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反映[1]。医学职业素养是指导医疗人员从业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医疗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特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医学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2]。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医疗人员才可能真正担当起其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2学习传统文化对医学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

医学职业素养是为了完成医疗服务工作,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3]。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很复杂的过程。系统规范的医学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医患双方受益。尽管目前尚无标准的职业素养培养规范及措施,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准则,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学习同样可以在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培养正确的医德观念 《左传》书:"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即做人,立功即做事,立言即做学问。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最重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人之根本。"立德"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所托的行医人员,尤为重要。魏晋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书:"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人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如果医务人员人员懂得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并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及追求,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医乃仁术",只有具备仁爱精神的人才可以做医生,古今中外,亘古不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现代人很多不懂或不重视传统文化,失去了对最佳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缺失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造成的是素质教育的缺失。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4],但在医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中仍然普遍缺失。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将有益于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树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及根本的观念,对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会有重要的影响。

2.2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努力提升专业水准 唐朝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者必备的素质,一是精,二是诚。有关"精"的解释:"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要求医务人员有精湛的艺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明朝裴一中在《言医。序》中写道:"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下,才不近仙,心不近佛,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做医以误世"。医学泰斗裘法祖老先生竭其一生,献身医学事业,其座右铭是:"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职业,必须医术精湛,否则即便有仁爱之心,也枉为庸医。德才兼备是对医务人员的根本要求,医务人员有责任努力学习、认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努力做到"笃信好学"(《论语。泰伯》),"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2.3传统文化学习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有作者认为,现代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越演越烈等,主要原因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医学教育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弥补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5]。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发,实现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6]。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提到"医家十要" ,如:一要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等,对医务人员的德才有明确的要求,辩证应用于培养当前医学职业素养,将有重要的作用。《万病回春》中关于"医家、病家通病"的论述,更是可以对当今医患关系有很好的启示[7]。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其核心是医学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道德,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提升。

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务人员应具备实效的治疗技术及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8]。清朝王旭高言曾这样说:医,仁术也。其心仁,其术智。爱人好生为之仁;聪明权变为之智。仁者余而智不足,尚不失为诚厚之士;若智有余而仁不足,则流为欺世虚妄之徒。作为医务人员,具有仁者之心尤为重要,只有发自内心尊重生命、不被利益驱使的医务人员,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自本土,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有益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道主义情怀,提升医学职业素养,有益于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

[2]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4.

[3]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 34(4):573-576.

[4]袁纲,李和伟,张荣兴,等.在德育中融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1078-1080.

[5]潘秋平.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传统文化的救赎[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291-293.

[6]段振东,张前德.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267-270.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4篇

陕西华县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有数十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遗址,无不印刻着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的丰碑。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为桓公,在此建立了郑国;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秦国在此设郑县,为本县设县之始;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郑县设东雍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雍州为华州,此后直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州府,改华州为华县,沿袭至今。

华县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发祥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人文环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技艺,千百年来,她们在华州大地上生生不息,在一代代艺人手中传承、发展与繁荣。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术就是在这一丰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而出的,它发源于西岳华山脚下杏林镇,是劳动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逐渐探索出的极具价值的康复治疗方法。其法一直散落在华山脚下,在历代医师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并长期进行临床实践后,形成了一门独到的康复医学。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术祖上曾祖太爷为清光绪年间举人,对散落民间的推拿正骨之术进行整理和临床研究,形成了杏林许氏正骨的雏形。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术的传人自幼学上正骨之术,年轻时就被乡政府重视并推荐入伍,后安排其到北京中医学院系统学习,由当代中国正骨泰斗冯天有收为弟子并潜心教导,医术成熟后,被安排在总政治部负责总部军委首长的治疗与保健工作,在这期间拜访了不少京城名师,广猎医学文献资料,并对华县杏林正骨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临床实践。

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的独特

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是在继承及发扬祖传切摸查病、提拿牵引、敲按复位等诊疗手法的基础上,以循经络、推穴道的方式矫正骨结构的平衡、调整脏腑功能,使人身体的气血及经脉恢复畅通,并融入了道教妙查因果、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用于治疗相关脊柱疾病的一门民间传统医学。“妙察因果”,即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诊察病理,注重通过“切”摸骨查病,手摸心会,“妙察因果”,通过医者的手感能准确快速的找到病源;“大道至简”,即仅用独特的矫正复位,整脊拨筋,疏通经络等手法治疗疾病即可巧除病根,疏通经络,调整脊椎的内、外平衡,有“大道至简”的疗效;“道法自然”,即正骨推拿手法,采用自然力学疗法,一般无需吃药打针,没有副作用,通过绿色的力学疗法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此外,在继承祖上保健工具的基础上,许氏传人融入了道家养生思想,开发了两套自我保健工具,造型方圆流畅,使用方便,功效卓著,能够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杏林许氏正骨术的主要医治器械有骨折固定绷带及夹板、矫正脊椎骨关节结构平衡的竹制楔子、特制正骨锤、疏通经络用的槌子、拍子、整脊平衡辊、关节牵引床及固定带等。早先,杏林许氏正骨术只用于整复骨折及关节脱臼等病,随着历代族人的逐步完善,慢慢发展到在脊椎上通过正骨、拨筋的方式,达到能够治疗心脏疾病的效果。例如可用正脊推拿的方法,治疗因脊椎引起的常见病。如由颈椎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健忘失眠及肩臂麻木、酸痛等;由胸椎引起的功能性心肌供血不足,心慌、胸闷等;由腰椎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等。

在医德医礼方面,杏林许氏正骨技艺受道教文化影响深远,历史悠久,手法独特,形成了治病救人、造福桑梓的道德追求,并把它作为其继承人必须遵守的准则,教育学习杏林正骨者要尊师重道、有仁爱之心,也是传统医学非药物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方面,杏林许氏正骨从雏形到成熟经历了上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它见证了历史,并在历史中升华,承载国医的历史传统;在科学方面,许氏正骨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诊治方法及理论,坚持“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科学思想,很多不明原因的内脏病,均可在脊椎上找到根源并施以独特的治疗。

华县杏林许氏正骨不仅仅是一门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医学理念,是对我国劳动人民朴素的创造性和传统道教思想的继承和升华,它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文化特征。奈何岁月沧桑,这门口耳相传、代代延续的技艺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被西方先进的治疗手段所冲击取代。曾几何时,本着继承和发扬中医正骨这一中华传统国粹的思想的许氏正骨疗法的传承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

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主要分布在华县、西安等关中区域。解放后,杏林许氏正骨术在当地农村老年人手中有部分传承,但之后经过及西医的冲击,现在当地已很少有人从事此项职业,目前仅有西安平周椎体病研究所等分支机构在传承,该研究所在西安拥有一套200余平米的治疗场所,床位12张,培养学员30余人,目前已为祖传的两套保健工具申请国家专利并注册了商标。近十年来,该研究所培养的学生已在上海及北京开展推拿正骨治疗。如今,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己成为陕西省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陕西对外宣传和科学发展的文化名片,其积极参加多项“非遗”传承活动,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2010年,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代表陕西省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唯一项目参加了上海世博会, 在多家新闻媒体中均有详细报导。同年10月,该项目应邀赴杭州参加了中国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并被评为博览会优秀参展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

目前,杏林许氏正骨技艺传承人许平周已被评为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扛起了传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的大旗。许平周现为西安平周椎体病研究所所长,中医主治医师。他自小深得祖父教诲,掌握了许氏正骨绝技。入伍后深受首长重视,被选送到北京中医学院深造,先后负责韦国清、杨白冰、傅全有等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从医三十余年,一直致力于脊椎相关病的治疗和临床研究。在继承祖传正骨术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所长,潜心研究,完善了杏林许氏正骨医术。本着振兴祖业的思想,许平周于2003年成立了西安平周椎体病研究所,开始挖掘、整理、保护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术,为数以万计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西安平周椎体病研究所已面向专业院校及社会招收学员,同时,定期免费开办杏林许氏正骨专题讲座,在省内报刊杂志上刊登相关理论宣传的文章。

自从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被批准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后,西安平周椎体病研究所作为此项目的保护单位,传承人许平周大夫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带出三十余个徒弟,在全国各地独自开展正骨推拿工作,本族子弟许杨、许科、许亮杰已掌握许氏正骨要诀并在正规中医院校进行学习。陕西省电视台及西安市电视台报道了杏林许氏正骨疗法,并制作了讲课资料,同时走进社区、学校、党政机关办公室,宣传脊椎病的预防与治疗误区。

作为关中不可多得的传统医药类正骨技艺,传承人许平周心中有着自己更为宏伟的目标:许平周计划对已申报成功的专利保健器具进行包装,使之进一步制作完善,如拍摄使用光盘,并配套说明书等。深入社会各界宣传保健器具的使用方法,对已申报成功的专利保健器具,通过广泛宣传后,使之成为人人可用的保健礼品,用传统杏林许氏正骨保健器具为当今老龄化社会服务。对已注册的研究所商标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参加社会宣传活动,利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扩大社会认知度。建立杏林许氏正骨网站,加深公众对该项目的了解和认知,促进社会共识与共享,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继续整理珍贵资料并重新编写杏林许氏正骨宣传册,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等多媒体手段,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完整地建立和保存文字影像档案,对杏林许氏正骨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把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从医理医术的层面总结出来,同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此外,加强对传承人进行实践培训及功法训练和杏林许氏正骨传承人的梯队建设,在学员中注重培养提拔骨干,做到每个施术者必须手法规范;通过传统的师带徒等途径,让骨干学员继续培养新学员,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并在北京选择比较符合中医传承发展的地方,建立正骨推拿传承基地,为今后的传承与发展打造更广泛的空间,为更多百姓的健康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单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薪火相传迎美好未来

华县杏林许氏正骨技艺传承一直延续家族式传承的方式: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袭。据许氏老人记叙,在高祖之前至少还有五代以上,但因许氏家族无族谱记载,具体传承人的姓名及生卒已无处查证,目前,可查明的脉络传承谱系如下:

第一代传人许易阁(1852―1906),以正骨技艺为主;

第二代传人许昱堂(1876―1938),以整理文献为主;

第三代传人许全兴(1905―1978),以临床治疗为主;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药学 中医药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模式 创新

1.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合称,其侧重反映的是中医和中药两者是共同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在肿瘤、病毒性疾病、老年病、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领域保持优势。

1.1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史

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疾病和伤痛自然就需要医药知识和医学技能来治疗伤痛和疾病,那么就有了后来的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当然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远古时代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而晋至隋唐,则是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宋至金、元时期,则是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到了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是中医学从低谷中向更高的地方飞去。历经远古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清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是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辨证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最早的医学巨著就是《黄帝内经》,而最早的药学巨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1.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人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普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这种机体的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整体观念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所谓的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1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最早就是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的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和发扬。如此强烈的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这种寓创作于解释,寓创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医文化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的模糊的整体直观的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进步。中医文化是有机的自然主义。有机的自然主义即“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经久不衰。

2.2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代表的养生学,以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各种传统理论融合而成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中医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结合,便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体系是由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构成。这其中的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致中和、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的创新模式

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和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呢?

3.1自学――指导式

主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3.2目标――导控式

主要是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程序化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到最好。主要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要的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会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课,使同学们掌握所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查漏补缺。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充分的备课,分析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3.3传递――接受式

主要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比较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步骤:第一步,复习所学知识;第二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三步,教师讲授新课;第四步,巩固练习,提高熟悉程度;第五步,检查评价;第六步,间隔性复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但相反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并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3.4问题――探究式

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做出假设,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对应的设想;第三步,制定计划;第四步,验证假设,资料式的验证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收集的关于假设的资料,经过分析、概括得出结论,而实验式的验证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果,看看做出的假设是否成立、合理。第五步,根据验证的结果,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教训。这个模式是比较适合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