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术入门教程

武术入门教程

武术入门教程

武术入门教程范文第1篇

摘 要 武术运动已经进入到学校教学当中,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传播武术运动和弘扬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学校中开展武术运动,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众多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导致学校武术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 小学武术 课程教学 对策

一、提高学校及学生对武术的认识

首先,教育部门应对小学武术课程教学的实施与推广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颁布相应的政策制度,采用强制的办法,从根本保证武术课程教学能在大连市小学中良好的开展。同时需要建立专门的武术研究协会,以保障武术科研的发展,对现有的武术项目进行研发和创新,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运动喜好,尽可能的使武术运动在大众健身中得到普及,从而使武术运动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

二、增强武术师资力量

专业的武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武术课程的开展。武术课程在学校中的普及与发展依然需要体育教师来完成,体育教师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高质量的武术师资队伍,是在学校体育教学开展和实施武术课程的首要条件,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推动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武术文化的传播的必要条件。

学校方面要通过合理的渠道和形式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知识、技能以及综合教学能力的考核;同时应该定期开展一些武术教学比赛,例如武术公开课、示范课的评比,对成绩突出的体育教师进行鼓励和表彰。这样可以促使体育教师认真对待武术教学工作,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推动了武术教学事业的发展和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

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武术套路和技击技术两方面,既要有武术套路,也要有武术踢、打、摔、拿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于武术的学习提高兴趣。体育教师在对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时,可以适当降低动作难度,使其能够得到进步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培养其参加武术活动的兴趣。女学生对于武术的兴趣远远小于男学生,所以在武术教学内容中还要加入一些适合女生参加的武术项目,让更多的女学生体会到学习武术的乐趣。

武术具有健身功能,同时具有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中不但要有武术技巧的教授,而且要有武术精神的教育。武术精神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弘扬武术精神以及武术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进行武术学习时能够克服困难,勤学苦练,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把武术精神的内容加入到武术教学内容中,进行一定课时的武德教育,提高武术精神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得到身体训练的同时得到思想道德的培养,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武观念和道德品质。

四、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改革

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武术课程在学生学习及成长阶段的重要性,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武术教学的内容设置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环境和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在体育教学大纲武术内容汇编时,要遵循对学生的安全性、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和娱乐性等几个原则,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在满足学生追求武术美感的同时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方法基础上,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的运动能力有着很大的差距,对不同的武术内容有着不同适应能力和兴趣程度。目前,大连市几乎所有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武术课堂上采用的都是合班教学的形式,男、女生混合到一起,学习同样的武术内容,忽略了学生不同的需求,这样导致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加,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而且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男、女分开的教学方法,结合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男、女生各自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武术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加强武术硬件设施管理

学校的资金问题和重视程度,是导致学校武术场地和器材设备不完善的直接原因。所以,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校武术教学的资金投入,协助学校购买武术教学设备,确保武术器材设施的数量和安全性;增设专业武术场地,或修建适合学生进行武术练习的场地,以保证学校武术教学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鼓励各学校加大武术教学力度,提高学校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抓住武术项目的特点和功能,充分发挥武术教学作用,从而提升武术教学的地位,促进武术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

七、对于武术课程考核、评定进行改进

武术项目评价考核体系应建立为有科学性的和以人为本的评价考核体系,这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武术项目的发展以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武术教学的评价考核标准的制定,应该结合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多个方面对学生综合的评价考核,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学生自身信息反馈和对学生的激励等功能。武术教学的目标应以健身性和教育性为主,学生在学习武术知识和掌握动作技能的同时,要注重自身思想品质和情感意志的培养。所以在武术教学中不但要有对学生身体目标的考核评价,还要有对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核评价,从而提高武术教学考核评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武术入门教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云南省;中学;武术课程;现状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将武术列为中小学体育课必修教学内容。在中小学进行武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和谐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而且能够推动阳光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云南省地处云南省偏远山区,交通信息等闭是塞,教育教学落后,有关部门领导不重视,武术教育很不健全,甚至落空。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借武术教学来增强云南省青少年的体质,强健体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品质。

1.研究对象

以云南省12所初中的600名学生及18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对武术课程开展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12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从初一到初三年级,每个学校随机选起一个年级中的一个班,共计600个学生,并发放学生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83份,经整理后其中有效卷557份,问卷回收率为9712%,有效率92833%。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中小学武术课程开展规定:1961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了每学期武术课时数(小学6学时、中学8学时1957年,一些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系把武术列入教学计划;1999年正式启动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2000年7月~2001年2月间形成的课程标准初稿中,对武术都做了明确规定;2004年4月3日,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由此可看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武术课程相当重视,武术已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体育课程。

3.2云南省中学武术课开展现状

表1 武术课开展状况(N=12)

Table.1 Martial Arts Course in condition(N=12)

开设未开设

学校210

所占比例(%)16678333

在云南省12所中学调查发现,云南省中学开设武术课的学校占1667%,从未上过武术课的学校占8333%。进一步分析了解到,。云南省地方教育部门不重视、学校领导对武术课的意义认识不充分、是导致学校武术课程开展不了的直接原因。

其次,缺少专业的武术教师,一直是中学武术教学难以提高的一个瓶颈。

3.4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及兴趣状况

3.4.1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程度

表2 学生希望开展武术课状况 (N=557)

Table.3 students want to carry out martial arts class status(N=557)

希望无所谓不希望

人数483740

所占比例(%)867113290

从表2可知,学生对武术运动的态度有483人选择希望开设武术课,占8671%。无所谓的有74人选择,占1329%。不希望开设武术课的只有0人。由此可以看出,武术课程受到大多数同学的喜爱,同时也说明了武术课开展的可行性。

3.4.2学生对各武术项目的兴趣及对各运动项目的兴趣

表3 武术课学生希望开展的项目 (N=557)

Table.3 martial arts class students wish to undertake the project(N=557)

太极拳等养生类武术套路刀剑器械类散打搏击防身

人数5993101163141

所占比例(%)10601670181329262531

由表3得知,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是球类,其次是武术;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学生格外喜欢武术中攻和擒拿格斗动作。

3.5教师认为影响武术教学开展因素

表4 什么因素影响武术教学开展(N=18)

Table.4 Factors affecting teaching martial arts to carry out(N=18)

人数所占比例(%)

学校、家长怕独生子女出现伤害事故原因13722

新兴体育项目的影响8444

应试教育的影响11611

学校竞赛的影响6333

当地教育部门的不重视10556

从表4可知,影响武术教学开展因素很多,有8人选择新兴体育项目的影响,占444%。学校、家长怕独生子女出现伤害事故原因上有13人选择,占722%。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人11选择占611%。在学校竞赛的需要上有人6选择,占333%。当地教育部门的不重视上有10人选择,占556%。

3.6学生认为学校开展武术课受限主要存在的问题

表5 学生认为学校开展武术课受限主要存在的问题 (N=557)

Table.5 students that the school is limited to carry out martial arts class the main problem(N=557)

教育部门不重视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师教学不称职学校设施受限

人数15321310289

所占比例(%)2747382418311598

以上得知,云南省武术课活动开展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束缚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主管部门放任自流,轻视不管;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等各种因素,使得武术在云南省学校体育的地位很低,武术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场地设施不够完善,武术课教学实施不到位,缺少专业的武术教师等;影响云南省的武术教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4.结论

4.1专业武术师资严重匮乏,以及学校不开展武术内容,是影响武术开课开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4.2当地教育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有效的组织以及没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的辅导、培训,缺乏先进的配套的规范管理。4.3由于应试教育因素,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武术课虽然是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但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内容,所以既不受学校的重视,也不受当地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重视。

5.建议

5.1加强师资建设,引进专业的武术教师。5.2教育行政部门应督促各个中学严格贯彻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大纲》和《纲要》内容,增加武术课程比重,很好地组织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教学内容的辅导、培训。5.3教育部门,教师,家长,学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必须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很好促进云南省武术教育的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N].中国教育报,2004204203.41~47

[2] 周玉芳1,丛燕2,王爱珍3,马志刚3.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9,6(56):96~97.

武术入门教程范文第3篇

价值模糊,缺乏课程定位早在1956年国家教委编订并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就有关于武术方面的内容,1961年,根据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体现出教学大纲民族特色的精神,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之一,被列入同年编订出版的《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2000年《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武术列为必修内容。2004年和教育部从文化战略的高度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提出“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要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4],令武术界人士备受鼓舞。长期浸染传统文化的武术,其功能和价值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但是为什么设置武术课程,与其他运动项目有何区别?武术在学校中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武术与田径、球类、体操等课程一样,主要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无法凸显武术特色和课程的价值。武术与西方体育项目在学校教育中的本质区别在于,武术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武以载道”应该是武术在学校教育的正当定位,邻国日本、韩国的柔道、跆拳道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理解为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对内容未作具体的要求,只要能够实现学习目标,体育教师自然选择简单、易学、吸引学生的运动项目,武术在有意无意中成为了在实际教学可有可无的内容。

武术课程内容的文化批判与文化选择

受我国教育体制等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计划、课程大纲与教材研究、编写“一向是由政府组织教材专职编辑人员与学科专家具体操作、实施,形成‘上所定,下所行’的课程、教材研究体制”[5]。国家统管统控的课程研制体制,很大程度上将课程与教材两个不同的层面(范围)重叠起来,客观上造成了课程与教材层面、教材与教学层面不同问题的混淆。由于武术课程理论、武术教材理论与武术教学理论的匮乏,武术教师对教学大纲的制定基本是完全依照武术教材,教材与教学大纲基本上合二为一,在教学实践中,武术教材的实际权威远远大于教学大纲。于是,在教师的眼里,只有武术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概念,而没有武术课程内容概念。根据有关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及初级长拳、初级剑、简化太极拳,近年来在“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改革思想指导下,武术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面对博大精深、流派纷呈的中华武术,以什么标准将哪些拳种和技法作为素材进行教材化处理进入各级各类学校?显然,我们的武术教师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依然纠缠不清,体现出武术课程理念的混乱,造成实践中教师上课赶进度,学生基本上为学分和应付考试而记忆不同的套路。从总体上看,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武术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但在强调技术和技能的同时,武术教学内容又走向了竞技化方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学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及时纠正和厘清武术课程内容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文化之于课程改革的影响是内在而持久的,又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就会产生相应的文化行动。面对武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和课程实施的不稳定性,武术教育界的当务之急是争取教育部门支持,积极达成共识,构建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的武术教育文化体系,以适应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文化需要。

武术入门教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武术,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1 开发武术教学资源的意义:

1.1开发利用武术课程资源是武术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

武术课程资源与武术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没有武术课程资源,武术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武术课程资源决定了武术课程的外延范围,因为武术课程资源经过教育学加工后并付诸实施才成为武术课程,所以武术课程的实施水平和范围取决于武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

1.2开发利用武术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和老师的全面发展。

武术师资和学生都是武术课程资源,同时也都是开发武术课程资源的主体之一。在开发武术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使其教育观念、方法适应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培养高尚的人格。

1.3开发利用武术课程资源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传统文化的需要: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其发生发展中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武术就是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载体,开发利用武术课程资源,也就是拓宽弘扬民族精神的手段和渠道。

2 现有武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分析

2.1人力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益发挥的水平。现在中小学中武术专业教师在体育教师中的比例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蔡宝忠《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_有米难为无巧妇之炊》中提到根据云南的调查资料:在调查的441 名中学体育教师中不能掌握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有268 人,占60.8%;江苏的调查资料表明:对86 所大中小学的575名教师进行调查,60% 以上的人对武术不通或不感兴趣,只有10% 的有武术专长;山东的调查资料显示:对133 个市县、区所有的第一中学调查,有124 所学校没有武术专长教师,高达93.2%。这种师资现状,是很难承担起学校武术教育任务的。在翟少红的《试论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的出路———从课程、教材、教师、学生角度进行探讨》中浙江省问卷调查42 所中学173名体育教师武术教学情况, 有104 名教师上武术课, 占总数的60%; 有69 名教师从不上武术课, 占总数的40%。很多体育教师看不懂武术图解, 自身难以学习提高。徐培兴在“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许多教师无法胜任中学武术教学”。面对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三多”问题(1)动作多;(2)方向路线变化多;(3)每一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大部分体育教师由于自身武术技能的局限性,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因此而放弃了武术的教学工作,转向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导致了武术项目被边缘化。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没有教师资格证,进入学校教学的并不多,大多数进入别的行业或是从事运动训练,所以形成了现有的师资无法满足武术的教学,专业的武术师资却不能进入学校工作。

2.2物力资源:

大部分中小学都有体育运动场,少数学校有体育馆,但是其中针对武术而设置的体育场馆却非常少。武术的器材由于产品质量差,档次不高,而且损耗快,所以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购置。练习武术本应该穿着我们的民族服装,但是由于过去长时间意识形态对武术项目的认识和穿着民族服装的传统的影响,今天的武术服装始终局限于老年人健身服,服装款式设计观念陈旧,不受年轻人喜好。武建伟在《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提到在体育场馆、器材建设方面,大部分中小学都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和数量不等的场地和器材, 很少有武术专用场地和器材, 完全说是资金的问题恐怕很难说得过去, 应该说在人们的心目中, 西方体育项目的位置高过了传统体育项目, 掩盖了传统体育项目。李成银、刘蓬翔等人的《山东省城镇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中提到36.3%的中学没有任何武术器械, 建议武术项目应该加入体育中考之列, 同时建议中学应该有一定的武术器械做保证。韩林在《武术之乡徐州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硬件设施不足导致教师缺乏热情, 场地器械经费不足, 相应的对武术教学的建设与投入不足, 使得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遇到严重阻碍。毛伟伟在《中学武术教学问题的再研究》发现, 大多数中学没有相应的武术场地, 只是在室外随意找块地或者是在田径场上课。论文参考网。由于对武术项目的不重视,学校在进行体育设施建设时往往忽略武术的硬件设施和相关器材的购置,以致于中小学武术教学没有与之配套的服装、器材、场地。

2.3内容资源:现行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表明,翟少红的《试论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的出路———从课程、教材、教师、学生角度进行探讨》中提到近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武术运动主要开展了套路运动。论文参考网。中、小学校武术也主要是顺延着套路运动形式进行教材编写。随着时代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入门难,提高更难,同时动作中所包含的攻防含义不明显,甚至根本就没有,以单调枯燥的套路重复练习记忆为主要形式,强调对技术的掌握,缺乏对其内容使用的拓展,不符合现代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需要。(2)教学执行技术传授的单一模式,缺乏深层次的文化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培养。长时间计划经济下对人的惰性的培养,导致武术教学内容既没有继承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严重与时代脱节,缺乏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休闲性和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因此出现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好上武术课的这一奇怪现象。(3)在教学组织实施时,延续着竞技武术的训练模式,以“基本动作-基本功-套路”为主要教学技术路线。或者别出心裁的去掉基本动作基本功,直接进入套路教学,这样教学即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又严重打击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3 结论和建议

3.1人力资源: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益发挥的水平,因此加强对武术师资力量的培养是武术教学资源开发的重点。建议:(1)首先设立师资培训短期发展目标,教育、教研部门要加大对体育教师武术技能和理论的培训,使其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上得到切实的提高。(2)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体育教师的武术素质(包括武术理论、武术技术和教学效果) 进行考核,在中、小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武术学科带头人, 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3)加强督导评估,建立表彰奖励机制。论文参考网。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绩突出的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定期进行表彰奖励。要注意把在武术教学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工作作为表彰奖励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事迹, 推动武术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3.2物力资源:

建议:(1)建议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和正视武术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建设中为武术场地器材留出一席之地。或者在已有场地上进行进对性的改进,比如体育场可以开辟一块草地作为武术课教学用地。体育馆也可以布置一些武术方面的古训,设置沙袋挂架作为学生练习使用等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武术的环境和氛围。(2)必须明文规定武术课师生必须穿着武术服装。武术服装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统一制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以人为本”。

3.3内容资源:

建议:(1)改造现有武术内容,强调内容生活化、实用化,要多元化教学,不光教给学生武术技术动作,也要对动作的防身、健身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强调武术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要用武术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精神,同时也要培养尊师重道的高尚人格。(2)改变教学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培养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不能只走套路的单一路线,不能只让学生重复枯燥乏味的动作练习,要适当加入实战对抗以及配合对练的内容。同时也要结合生理学和解剖学进行武术养身,健身的讲解。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 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邱丕相. 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 武建伟.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7( 5 ) .

[4] 翟少红. 试论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的出路———从课程、教材、教师、学生角度进行探讨[J]. 中国体育科技,2005( 6 ) .

[5] 郭庆平,张月会,刘蓬翔,等. 山东省城镇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2( 2 )

[6] 蔡宝忠. 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_有米难为无巧妇之炊[J].中国学校体育,2007( 5 )

[7] 毛伟伟. 中学武术教学问题的再研究[J]. 内江科技,2007(7)

[8] 韩林. 武术之乡徐州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

武术入门教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普融合办学;合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24-04

从我国当前高中学段的培养目标来看,一方面基于国家需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基于家长学生传统思想的影响,希望孩子通过就读普通高中考上名牌大学,二者愿景的不匹配呼唤高中学段的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校要尝试办学模式的创新。为此,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称玄武中专)与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以下称玄武高中)尝试走职普融合办学的道路,为更多中考失利而又想通过努力获得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铺就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合作始于2016年,以美术绘画专业普通高考班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供给侧视角

中职学生想要获得与普通高中学生同等升学的愿景与自身学习基础现状的矛盾呼唤新的办学模式,职普融合办学一方面能为职校学生提供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获得升入普通高校体验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普通高中也有学生在学业中途转艺术类高考方向的情况,这部分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难以通过在校学习使得艺术类专业课学习成绩取得突破与提高,采取突击强化或选择培训机构取得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加之高中学段招生的校际间竞争愈演愈烈情况的凸显,共同呼唤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变革。

(二)基于职业学校现状

学校多元文化和多维度办学方向需要将“办最适合的职业教育”作为努力的目标与方向。玄武中专有数十年艺术类学生参与普通高考升学的办学实践,在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普通高中开设美术艺考班现状的冲击。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玄武中专美术专业普通高考班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相比,在美术专业方面学得扎实,但在文化课成绩上显然处于劣势,文化成绩的提高要求已经是个“刚需”了。

(三)基于办学模式创新需要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因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培养任务而各有不同,虽然二者在培养目标方面各有侧重,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兼有职教普教办学优势的合作办学以点带面,为人才培养开创出新的局面。

二、融合办学的实践

(一)管理模式

玄武中专与玄武高中职普融合办学以两校美术绘画专业(普通高考)学生单独编班组建成合作班,在玄武高中组织教育教学的方式进行。为保障办学效果达到最优,两校合作遵循“讲团结、讲大局、讲风格”的原则,追求合作共赢;以“多理解、多沟通、多交流”为基础,谋得携手共进。

合作办学坚持“三个统一”与“一保持”。即合作班与玄武高中普通班执行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统一的作息时间,师生参与统一的教学活动;考虑到美术专业高考的具体要求,合作班保持执行玄武中专美术绘画(普通高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标准、考核形式、评价标准等。

合作班在管理模式上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玄武中专委派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合作班的日常管理事务及两校合作的沟通问题,在玄武高中设立玄武中专玄武高中办学点办公室,由承担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一位副主任具体负责该办学点的人员、事务及协调等工作,玄武中专教学、德育、总务等分管领导根据需要对该点师生垂直管理,玄武高中对两个班级的管理采取“年级一体化”的模式。

合作班的任课教师原则上由玄武中专委派,如遇特殊情况由两校协商解决。

(二)课程设置

根据《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美术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通高考)》,合作班培养目标椋号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美术绘画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进入高等艺术院校深造的相关知识及技能,从事社会一般美术普及教育工作的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课程内容。合作班开设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3门公共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艺术概论、历史、地理;6门专业技能课程:图案、速写、设计基础、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

2.课程要求。合作班课程的课时分配、学分计算标准等按《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美术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通高考)》标准要求执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综合课程、专业实践教学周、毕业教育等均应按要求取得相应的学分。

3.时间安排。合作班教学时间要求与安排和玄武高中一致。为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除一天8节课外,学校鼓励学生每天放学之后、周六集中在校自习。

(三)教学管理

1.教学常规。合作班执行玄武高中的教学常规管理标准要求。任课教师执行玄武高中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规范要求,接受教务部门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和检查。

2.教学评价。合作班开设的课程教学评价遵循“同质异质相结合”的原则。文化学科成绩既与本市“同质”学校美术类高考班和玄武高中“异质”的平行班相比较;专业课成绩与“同质”的其他学校美术类高考班和“异质”的玄武中专单招美术班相比较。此外,针对美术学科考核的特殊要求,适时采取“教考分离”的阶段性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科教与学的水平兼修共进,确保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达成“双优”。

(四)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常规。合作班班主任由玄武中专负责委派,执行玄武高中的班级常规管理要求,接受德育管理部门对班级常规工作考核的检查和评定。

2.班级管理评价。合作班级一日常规管理与考核由玄武高中负责,接受玄中专的学期常规考核综合评定,参与两校综合评价和表彰。遇区、市、省级先进集体和个人评比时,合作班不占玄武高中指标,参与玄中专统一排名与评比。

(五)学生管理

1.学生管理常规。合作班学生管理由玄武高中的德育管理部门与玄中专玄武高中办学点办公室的共同负责.学生一日常规管理要求应遵守两校的学生管理规范要求。班主任具体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及考核工作。

2.学生评价。对合作班学生的综合评价依照两校的综合要求进行。给予学生的校级层面的综合评价由玄武高中德育部门负责,给予学生的区级以上的综合评价结合玄武高中给出的原则意见,由玄武中专给出最终意见。

(六)教师管理

1.师资安排。合作班级的班主任、文化课程、专业课程教师原则上由玄武中专委派。因班额差异带来的教师工作量超额或不足的问题由玄武中专负责调节,一般采取在玄武高中办学点与玄武中专校内均兼课的方式来补齐工作量的不足。

特殊情况下,经协商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也可以两校打通,玄中专的专业学科教师可以兼玄武高中同专业的教学任务。

合作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学科的教师安排视两校师资总体安排情况统一安排与管理。必要时可以师资互通。

3.教师绩效分配。共建班教师绩效分配按本校方案执行。特别的,为肯定共建班教师的付出和投入,承担合作班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均享受学校教研室主任的一次性绩效考核奖。在两校互有兼职的教师,其工作总量分别由各自学校核算,因服务于对方班级教育教学而产生的工作量费用统一由两校财务进行一次性结算。

4.老师福利待遇。两校教师原则上各自享受本校教师工会福利待遇。当有教师参加对方学校工会活动时,享受对方学校教工同等福利,学期结束后由学校一次性核算结清。

5.教师参加学校活动的方式。共建班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师与玄武高中教师融合办公,所有教师均编入相应的教研组并按要求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服从玄武高中教研组的统一管理。考虑到美术专业课程学习要求是与普高普通班不尽相同的,合作班美术专业单独成立教研组,与玄武中专本部的美术教研组保持业务管理关系。

玄武中专的教师原则上需要参加本校周三政治学习、重大集会、工会活动。遇春秋游、运动会、主题活动等情况服从玄武高中统一安排。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时需办学点负责人统一向学校请假,执行两校请销假制度。

(七)后勤保障

1.费用收支。合作班学生为中职学籍,学生代办费和实习材料费由玄武中专负责收取。学生所用教材、簿本、练习册、耗材等由玄武高中统一征订,专业课程学习所需的静物、纸张等物品因与玄武高中普通班美术课程要求不同在玄武中专领用。相关费用每学期由两校财务统一结转。

2.资产保管。学校专门设立玄武高中资产保管点,办公室主任为资产安全责任人,负责按要求进行相应固定资产的领用、登记、造册等工作,接受玄武中专对资产保管方面的管理要求和考核。

3.办公耗材领用。合作班任课教师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办公耗材从玄武中专领用。学生耗材除专业课程所需的在玄武中专领用外,其余均在玄武高中领用。特殊情况两校协商解决。

三、关于融合的思考

(一)教师的归属感问题

困惑:同一个办公空间中的职校的教师一方面被动接受着普高教师传递过来的“普教主旋律”主导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基于大局要抛开两校文化背景与团队差异,推进融合进程;第三,合作班教师们与本部同为升学导向班级的教师相比,工作时间长、课时多、工作强度大、要求高,个别教师因为工作需要在两校区间往复的,均倍感辛劳。

策略:针对教师身心压力很大的现状,一方面通过人文关怀化解;另一方面通过评优、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倾斜来鼓励。

(二)学生心理认同度的问题

困惑:相较于普通班,合作班学生入学成绩总分低于玄高学生一百多分,学生能进入普高校园读书心情是既兴奋又自卑的。不可否认,少数学生在个人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些个性化现象,因此也会被管教和批评,但这也会让其余学生产生一种被“贴标签”感,加之文化课程考试的结果与期望值之间有了落差,这客观上也加剧了学生的自卑心态。

策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组织、主题班会的开设、主题活动的参与、专业作品的展示等形式,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认可自己的实力,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三)学生身份认同感的问题

困惑:普通高中的教学管理主要是围绕文化课学习来组织进行的。这对于要参加美术绘画专业普通高考的学生而言,学校所营造的美术专业氛围自然是不够浓厚的。不仅如此,长时期的共处还造成了少数学生对美术高考学生身份辨识度的偏差,导致家长与学生产生重文化轻专业的误解。

策略:通过开设家长会获得家长层面的认同,树立“专业课程与文化课双抓共进”的发展思想。一方面利用玄高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凝神聚力,认真学习文化课程;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强化专业课程学习的意识,通过写生、参观、展览等方式组织学生“走出去”,引导学生建立“美术专业高考学生”的认同感。形成家长“督”教师“促”的合力,以“量”的积累求“质”的提升,实现文化专业的“双过关”。

三、融合办学的成果

(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模式

随着融合办学进程的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问题在不断的磨合中达成了一致。凡遇到学生、教师、学校等各方面的问题时,两校均能本着“互信共商”的原则协同解决,校校融合、生生和谐、师师共进,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办学关系。

(二)锻炼了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两校教师融合办公,互相学习相互影响。职校教师面对复杂生源给予学生无尽的包容与关爱,这种“不放弃”的精神给玄武高中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深深感染了他们;与此同时,职校教师专业成长得益于普教良好的学科教研氛围,获益良多。两校教师既是“伙伴”又是“对手”,不同学制班级取得的进步激励着对方教师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实现了师与师的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三)成就了学生进取的心愿

融合办学为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他们家庭带来了希望。合作班学生入学时均排名全年级400名开外,不仅文化成绩差,不少的学生专业课基础比较薄弱,水平层次差异很大。素描第一次M校摸底考试数据显示:18%同学基本处于零基础的程度,61%的同学仅知道些许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