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安全产业前景分析

信息安全产业前景分析

信息安全产业前景分析

信息安全产业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对策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信息的传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在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

一、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商业行业、生产行业和各行各业逐渐普及,也逐渐实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巨大价值及其在工作实践中的显著作用。此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各个行业、组织甚至政府机构都在用相应的软件建立或连接它们自己的数据库。利用网络和软件技术收集与自身相关的数据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条件,用可靠的数据和事实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使得相应机构运行的精准性得到提高,间接提高服务的质量,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中,研究和提取巨大数据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核心工作内容,将数据中包含的巨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归纳和总结,以确定具体方向,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企业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来完成分析用户的购买记录、消费能力和隐性消费的意图,计算更可能购买的产品,并使用销售人员扩大这种商品的推广,以提高销售效率,从而提高收益。大数据时代推动了社会整体生产力新趋势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影响力和价值大大提升,实现了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最大化,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大数据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具备相应的数据采集能力目前,大数据系统收集数据的能力还相对薄弱。由于大数据系统还不完善,所以收集数据往往有时间差,不能做到及时收集;二是大数据系统捕捉典型数据的能力较弱,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信息或者新形式的信息,;最后,大数据系统一次能够收集到的信息是有限的,数据的收集量受到技术限制,并没有达到大数据的真实水平。

(二)传输效率无法满足需求目前为止,大数据传输系统速度相对缓慢。一方面,大数据系统的机器设备技术水平有限,不具备高速的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同时接收和处理大量传输的信息的任务无法完成。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限制,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对较慢,单位时间内的信息传输量受到限制。因此数据分析人员很难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三)信息安全不能保证信息安全对于大数据的发展来说极其重要,特别是实际应用时,黑客和病毒等不利因素会对大数据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因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的安全与稳定应当重视起来,是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研究人员的重要工作。只有将计算机软件应用效果的不利因素消除,才能促进计算机软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除此之外,信息安全还面临外部威胁,一些大数据相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不高,利用职务之便出售信息,给用户造成问题和损失。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往往是人进行操作,但是容易被主观能动性支配,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重重。如果操作用户自身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能力不够,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并不能正确的指挥操作,将会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大数据系统中的应用

(一)虛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作为一种资源管理技术,通过虚拟管理实现实用化从而使得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作用得到发挥。通过对大数据中的资源加以优化利用,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使得用户满意度得以提高,使操作更加便捷。2015年以来,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许多企业单位对虚拟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例如,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正在往“数字城市”看齐。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虚拟仿真、GPS、RS等优势进行,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和日常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数字城市”的发展还包括商业区、学校、医院、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涉及的数据信息庞大,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来满足请求的“数字城市”的发展目标,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快速安排和分类数据信息。通过立体、直观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利于城市的战略发展筹划目标的完成

(二)云存储技术加速了信息资料收集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数据存储过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较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速度较慢,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无法保证。特别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存储的数据量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不断增加存储量,相对成本和费用都很高。云存储技术与一般的存储方式相比,有着存储容量大和存储效率高的优势,提高了人们直接管理和使用的效率。通过网络及相关服务器设备,可以有效利用数据信息。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全性和可靠性。在目前的情况下,云存储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使得数据处理的效果提高,也加快了工作效率。传统的数据收集都是根据需求的特定的信息收集,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通过查找各种书籍或者调查和访问的形式收集信息,从整个数据收集过程,不仅时间长,过程非常繁杂,与此同时,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准确性不能保证,甚至参考价值较低。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背景下,人们收集数据信息的方式得以改变,便于收集数据和信息的同时,数据收集的方式增多,可以根据要求收集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使得信息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得以提高。此外,企业在收集数据信息时需要收集客户、市场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也必不可少,大大丰富了信息内容和数量,大大促进了企业发展。

(三)在信息安全技术中的应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种种数据之间存在着一种明确的相关性,数据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干扰,对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整个数据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调整十分必要,使得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得以保障。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是也正因为其开放的特性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网络病毒和木马的存在,破坏了数据的存储和分析的安全环境。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安全技术的发展来提高大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在建立大数据安全体系时,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要积极学习,实现快速赶超的目标。构建大数据信息安全体系也需政府部门着重关注,为信息技术人员提供政策和资金保证,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对外依存度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四)在商业运营中的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企业经营中举足轻重,不仅提高了企业收集、分析和存储数据信息的能力,而且大大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例如,随着智能图书馆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查找图书信息已经非常普遍,传统的查找方式不仅浪费人力和时间,而且效率低下。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偏好,将目标产品推广给用户,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的有效性。大数据的有效应用是一种高层次的服务,提供高效、舒适的产品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提高合作创新和创造科学,智能服务平台还可以为读者提供高效、准确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存储在企业的数据库中,为企业以后正常查找和使用提供便利。因此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有效应用有利于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了高层次的服务,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

(五)对数据的分析计算机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的能力也十分必要,分析数据也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从而使得经营活动更加高效。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分析客户的信息的任务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数据分析功能来实现,从而找到与客户合作的最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达到维护客户的目的,还可以对更多的客户进行了解,从而多他们进行开发。设计产品的过程调查也是如此,通过对当前市场中潜在客户群体的数据分析,市场定位更加精准,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在销售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每个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精准的分析,为下一个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从而使得销售策略更加科学合理,提高销售量和效益。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分析可以运用到每一个环节中,科学运用计算机数据分析,可以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促进企业全方位发展。

三、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大数据系统中的应用对策

(一)对大数据信息采集进行优化信息获取能力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大数据收集信息的能力并不能达到社会需要的目标,尤其是离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应加强对大数据信息采集研究的强度,使得数据收集信息的得以提升,促进企业与社会的稳步发展。

(二)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信息限制在企业竞争是关键,有时获得关键的信息甚对于企业的生存有着生死攸关的作用,所以信息传输的效率尤为重要,高效率可以使得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需要改善的信息接收设备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效率,加强信息网络传播的效率也不容忽视,使信息能够快速地传递,使得业务分析师和决策者帮助企业做出决策。

(三)加强网络安全研究传输的过程中信息安全、信息存储空间对于用户来说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大数据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印象,提高用户大数据系统的使用频率,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研究,使得用户信息的安全得以保障,尤其需要加强政府网络安全,政府的网络安全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安全,离不开技术人员努力防范,应当对于系统进行定期维修。提高大数据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从业人员的信用以及道德门槛,建立相应的处罚制度,降低容错率,窃取用户信息的从业人员将被开除,处以罚款和严厉惩罚,以减少从业人员掩耳盗铃情况的发生。

四、总结

信息安全产业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阳煤集团)由阳泉矿务局改制而成,拥有阳泉煤业、山西三维和太化股份三个上市公司在内的502个分子公司,总资产1001亿元,职工17.6万人,位列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10位。当前,阳煤集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增值,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全国最大的煤电铝基地、全国最大的磁材加工基地,成为“中国的鲁尔”。为实现这一目标,阳煤集团不断借助管理创新实现跨越发展,而围绕安全生产促进两化融合成为阳煤矢志不渝的发展方向。

围绕安全生产进行系统架构与实现

阳煤集团信息化建设,以管理应用系统向工业监测监控系统延伸、地面信息系统向井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延伸、业务系统向企业综合应用门户延伸,在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信息化的规范运作和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规划、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化、自动化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这一主题开展才有发展前途和生命力。阳煤集团首先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据阳煤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杨义林介绍,围绕安全生产进行系统架构与实现,阳煤集团主要通过搭建集团三级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立隐患收集排查、调度日报及相关安全生产业务系统,集成工业视频监控、井下通讯、广播系统、人员定位、大动力设备监控和瓦斯监测等子系统,以及其它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面参数、备品备件、图纸资料、推进度等信息。以回采工作面、掘开工作面及其他重要工作场所为纽带,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联动,实现集团公司、管理公司、基层单位三级管理层次分层管控,方便集团层次随时掌握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发挥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整体控制、宏观调控和指挥协调作用,进一步促进生产、保障安全。

作为首批部级“两化”深度融合项目,阳煤集团安全生产信息化三级管控系统建设项目,面向产业服务与行业管理,达到了国家安全生产整体控制、宏观调控、超前防范和指挥协调的要求,对全国煤炭企业安全发展有着良好的保障、促进和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行业示范性和较高的现实推广价值。阳煤集团安全生产信息化三级管控体系,以回采工作面、掘开工作面及其他重要工作场所为纽带,接入、完善和整合井下人员跟踪定位、产量监控、大动力设备监测监控、瓦斯监控、调度生产指挥、井下视频监控、地质测量预测预报等系统,使各子系统之间信息联动,实现集团公司、管理公司、基层单位三个管理层次的分层管控,从而与生产紧密连接切入两化深度融合。

以三级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切入两化深度融合

据统计,我国煤矿巷道掘进主要采用爆破方法,机械化掘进尺只占5%,所以安全物资在煤矿井下应用数量大,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状况。目前,煤矿井下物流管理仍以经验管理、人工管理为主,灾害、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此外,井下多尘、潮湿等恶劣环境因素造成人员、物资缺乏可靠的跟踪管理手段。针对这种情况,利用RFID非接触远距离识别、多目标识别、环境敏感性低、标签数据容量大、标签可读写等特点,以其为关键技术并且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有效结合的井下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人员、物资的动态实时管理,改变矿井安全管理状况。

新景矿隶属于阳煤集团,这家位于阳泉市西部,以出产优质无烟煤为主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目前借助RFID打造出可视化的安全生产。在新景矿的调度指挥中心,几十个大屏幕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煤炭洗选等工业视频及监控信息纳入眼中实时显示着矿井下不同的区域,这是新景矿人员定位系统定人员在井下信息跟踪的显示屏。

在新景矿井下,通过RFID技术,根据“一人一卡”的制度,包括考勤登记、井下工时计数、上井人员查点、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等实现自动化,确保了安全生产维护的高效率和准确性。矿工带着内含芯片的安全帽下井,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每个工作区域,有哪些人在岗,带班的领导是谁,每个人下井时间是多少,一旦某个人下井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没有及时返回地面,系统就会报警,调度会及时与此区域的负责人联系,直到落实排除安全隐患为止。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阳煤集团在下属的开元矿、新景矿、一矿、二矿、三矿、五矿完善了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实现了对井下任何指定区域的人员跟踪和定位的管理,对于实施掌握入井人员信息,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新景矿等多个矿还通过井下安全生产调度系统,围绕安全生产的流程,使矿井实现了对生产作业系统和“一通三防”系统进行全程监控和透明管理,将生产作业现场的各种原始信息完整地传输到信息化平台,经过整理、优化后,进入数据库系统。通过对井下有害气体监测信息的采集和超限的信息,构成了安全生产防护体系。

阳泉煤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所以安全生产就更时刻需要把监控列为头等大事。为此,建立动态实时的“数字煤矿安全”监管系统是重中之重,目前阳煤集团已初步实现了对矿井瓦斯的多级安全监管。据了解,该系统以所属各矿井检测系统为基础,以各个矿井检测系统检测数据为来源,实现全集团全部检测系统的矿井检测数据的联网。

有了这样一套系统,建立的不仅是地面矿-集团公司-省局三级管理机构对煤矿井下现场作业环境的全面动态实时监测监控,同时为井下瓦斯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为预防瓦斯事故,超前正确决策提供了及时的技术数据分析信息和资料。现在通过系统,一旦发生瓦斯浓度超过标准的情况,瓦斯超限的地点和浓度数值都能够实现风电闭锁,并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到相关各级责任人,从而保证了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

信息安全产业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随着宽带网络和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用户对宽带接入业务的高可用性要求不断增强,对电信运营商在IP城域、接入网络和支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本文从信息安全管理的理念、方法学和相关技术入手,结合电信IP城域网,提出电信IP城域网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和加固的实践方法建议。

关键字(Keywords):

安全管理、风险、弱点、评估、城域网、IP、AAA、DNS

1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普遍意义上,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保护信息系统和信息,防止其因为偶然或恶意侵犯而导致信息的破坏、更改和泄漏,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所以说信息安全应该理解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活动来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得到持续满足。这些安全需求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抵赖性”、“可追溯性”和“真实性”等。

信息安全管理的本质,可以看作是动态地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即要实现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标准ISO15408-1(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评估规则),给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模型,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模型

既然信息安全是一个管理过程,则对PDCA模型有适用性,结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标准BS7799(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就是PLAN-DO-CHECK-ACT(计划-实施与部署-监控与评估-维护和改进)的循环过程。

图二信息安全体系的“PDCA”管理模型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

如图二所示,在PLAN阶段,就需要遵照BS7799等相关标准、结合企业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建设适合于自身的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构建包含以下主要步骤:

(1)确定ISMS的范畴和安全边界

(2)在范畴内定义信息安全策略、方针和指南

(3)对范畴内的相关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a)Planning(规划)

b)InformationGathering(信息搜集)

c)RiskAnalysis(风险分析)

uAssetsIdentification&valuation(资产鉴别与资产评估)

uThreatAnalysis(威胁分析)

uVulnerabilityAnalysis(弱点分析)

u资产/威胁/弱点的映射表

uImpact&LikelihoodAssessment(影响和可能性评估)

uRiskResultAnalysis(风险结果分析)

d)Identifying&SelectingSafeguards(鉴别和选择防护措施)

e)Monitoring&Implementation(监控和实施)

f)Effectestimation(效果检查与评估)

(4)实施和运营初步的ISMS体系

(5)对ISMS运营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

(6)在运营中对ISMS进行不断优化

3IP宽带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实践步骤

目前,宽带IP网络所接入的客户对网络可用性和自身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且IP宽带网络及客户所处的信息安全环境和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又在不断变化。IP宽带网络的运营者意识到有必要对IP宽带网络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以使得能够动态的了解、管理和控制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由于网络运营者目前对于信息安全管理还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人才队伍,所以一般采用信息安全咨询外包的方式来建立IP宽带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此类咨询项目一般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项目实践:

3.1项目准备阶段。

a)主要搜集和分析与项目相关的背景信息;

b)和客户沟通并明确项目范围、目标与蓝图;

c)建议并明确项目成员组成和分工;

d)对项目约束条件和风险进行声明;

e)对客户领导和项目成员进行意识、知识或工具培训;

f)汇报项目进度计划并获得客户领导批准等。

3.2项目执行阶段。

a)在项目范围内进行安全域划分;

b)分安全域进行资料搜集和访谈,包括用户规模、用户分布、网络结构、路由协议与策略、认证协议与策略、DNS服务策略、相关主机和数据库配置信息、机房和环境安全条件、已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件信息等;

c)在各个安全域进行资产鉴别、价值分析、威胁分析、弱点分析、可能性分析和影响分析,形成资产表、威胁评估表、风险评估表和风险关系映射表;

d)对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风险等级综合评价,并按照重要次序,给出相应的防护措施选择和风险处置建议。

3.3项目总结阶段

a)项目中产生的策略、指南等文档进行审核和批准;

b)对项目资产鉴别报告、风险分析报告进行审核和批准;

c)对需要进行的相关风险处置建议进行项目安排;

4IP宽带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实践要点分析

运营商IP宽带网络和常见的针对以主机为核心的IT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不同,其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异性。所以不能直接套用通用的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资料。在项目执行的不同阶段,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4.1安全目标

充分保证自身IP宽带网络及相关管理支撑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客户的业务可用性和质量。

4.2项目范畴

应该包含宽带IP骨干网、IP城域网、IP接入网及接入网关设备、管理支撑系统:如网管系统、AAA平台、DNS等。

4.3项目成员

应该得到运营商高层领导的明确支持,项目组长应该具备管理大型安全咨询项目经验的人承担,且项目成员除了包含一些专业安全评估人员之外,还应该包含与宽带IP相关的“业务与网络规划”、“设备与系统维护”、“业务管理”和“相关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人员。

4.4背景信息搜集:

背景信息搜集之前,应该对信息搜集对象进行分组,即分为IP骨干网小组、IP接入网小组、管理支撑系统小组等。分组搜集的信息应包含:

a)IP宽带网络总体架构

b)城域网结构和配置

c)接入网结构和配置

d)AAA平台系统结构和配置

e)DNS系统结构和配置

f)相关主机和设备的软硬件信息

g)相关业务操作规范、流程和接口

h)相关业务数据的生成、存储和安全需求信息

i)已有的安全事故记录

j)已有的安全产品和已经部署的安全控制措施

k)相关机房的物理环境信息

l)已有的安全管理策略、规定和指南

m)其它相关

4.5资产鉴别

资产鉴别应该自顶向下进行鉴别,必须具备层次性。最顶层可以将资产鉴别为城域网、接入网、AAA平台、DNS平台、网管系统等一级资产组;然后可以在一级资产组内,按照功能或地域进行划分二级资产组,如AAA平台一级资产组可以划分为RADIUS组、DB组、计费组、网络通信设备组等二级资产组;进一步可以针对各个二级资产组的每个设备进行更为细致的资产鉴别,鉴别其设备类型、地址配置、软硬件配置等信息。

4.6威胁分析

威胁分析应该具有针对性,即按照不同的资产组进行针对性威胁分析。如针对IP城域网,其主要风险可能是:蠕虫、P2P、路由攻击、路由设备入侵等;而对于DNS或AAA平台,其主要风险可能包括:主机病毒、后门程序、应用服务的DOS攻击、主机入侵、数据库攻击、DNS钓鱼等。

4.7威胁影响分析

是指对不同威胁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定,作为下一步是否采取或采取何种处置措施的参考依据。在威胁影响分析中应该充分参考运营商意见,尤其要充分考虑威胁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和信誉影响。

4.8威胁可能性分析

是指某种威胁可能发生的概率,其发生概率评定非常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应该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制定出一套评价规则,主要由运营商管理人员按照规则进行评价。

信息安全产业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能视频分析;智慧黄山;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72-03

Smart Mt. Huangshan Famous Scenic Site Security Precau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Based on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Abstract】Video monitoring system is a tremendously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mart scenic spot in security precau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and challenge of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reference architecture?of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Then, it emphasis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which are applied on smart famous scenic sit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 can be realized. Finally, the intelligent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of Mt. huangshan famous scenic site is analyzed as a cas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nified security precau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latform in smart scenic site .

【Key words】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smart Mt.Huangshan famous scenic site, security precaution

1 引言

“平安和谐景区”一直是旅游景区建设的重点内容,旅游安全不仅关系到游客的生命财产,更关系到一个景区的旅游形象,由于受景区容量和接待能力所限,景区在旅游高峰期频繁出现道路拥堵、管理混乱、体验不佳等现象,加强景区的安全防范管理已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视频监控技术作为指挥调度、安全管理、治安防范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在银行[1]、校园[2]、轨道交通[3]和民航机场[4]等公共场所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机构的安全防范和管理服务能力。

景区视频监控系统能够给管理机构指挥中心提供实时、动态的监控场景图像和历史录像,有利于管理者实时动态的监测景区境况,并根据突发事件提供及时的应对措施。通过录像回放或画面盯守才能发现问题的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已无法满足景区安全防范的管理要求[5-6]。景区急需建设具有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新一代IP视频监控系统,它可以通过对采集图象的提取、分析,做到事前智能预警,事中快速处理,事后高效调阅,为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依据。本文首先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然后提出基于智能视频分析的技术参考架构,最后以智慧黄山风景区为应用背景进行案例分析。

2 智能视频分析基本原理

视频监控分析是指通过对视频图像中的人和物体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基于特定规则对监测事件进行识别,并自动显示出监测到的事件,一旦预设的报警规则被触发,则发出报警信息。其主要目标在于在监视场景与事件描述之间建立某种映射关系,并构建事件规则库[7-10]。旅游风景区的视频监控需求主要集中在行为跟踪、人流统计、车流统计、古树名木保护和森林防火等安全防范方面的监测,景区管理人员可通过视频监控平台预设相应的监测规则,主要包括可疑行踪人员、可疑物遗留、可疑防火点、车辆停靠、物体移走、超速、逆行等监测内容。

智能视频分析的技术原理是对输入的视频流进行目标检测、跟踪、分类以及内容挖掘等处理,并利用各种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机视觉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匹配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项技术,完成从视频信息到事件处理决策的全过程。智能视频分析算法分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背景模型为分析目标,主要包括周界防范、聚众检测、滞留和盗移检测等;另一类是以特征识别为分析目标,主要包括红绿灯识别、车牌号码识别、人脸识别、火情识别等。智能视频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3 技术参考架构

智能视频分析单元主要是由图像采集的视频源、目标判别的扫描器、规则演算的服务器以及视频操纵动态展示的客户端浏览器等4个主要部分构成。具体包括运行在视频监测设备(BW2004或Trigger)上的视频源和Scanne(r扫描器)、运行在中央服务器上的Cortex服务器和Cortex策略管理器、运行在不同计算机上的Cortex Viewer。其系统参考架构图如(图2)所示。

(1)视频源(Video Source):视频源模块从DVR, IP摄像机,NVR,捕获卡中捕捉视频,并将其传送给BW Scanner 来进行分析。

(2)扫描器(BW Scanner):BW Scanner程序是视频分析引擎,使用规则文件来对每个摄像机图像设定报警规则。根据它们来判断和分析从视频源中接收到的视频是否符合设定的报警条件。

(3)Cortex 服务器(Cortex Server):Cortex 服务器是应用程序的通信和管理中枢,启动后本程序自动在后台运行并且最小化到系统托盘。

(4)规则管理器(Rules manager):规则管理器用来定义和管理报警规则,这些规则设定事件的类型、区域和其他关键参数,设定完成后规则会上传到Scanner上。

(5)Cortex 策略管理器(Cortex Policy Manager):Cortex策略管理器是用来配置系统授权等级的工具。对每一个授权等级,都有严格的操作权限。获得授权的用户(例如管理员)可以增加或删除系统用户,也可以为每一个用户指定或修改其权限。

(6)Cortex 浏览器(Cortex Viewer):Cortex Viewer作为主要用户界面,用于查看视频监测设备(VDU)的状态、报警和叠加了目标跟踪轨迹的实时视频图像。

(7)Cortex搜索器(Cortex Searcher):Cortex Searcher可以搜索和回放以前的报警事件。在列表中显示已记录的事件,也可以查看报警前后带叠加图像的视频内容,以便更好回顾事件原因和特性。

4 智慧黄山景区视频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案例

4.1 视频监控平台设计

景区视频监控平台主要通过与前端视频图像采集设备的整合与集成,并满足与相关业务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以及系统间的互联互控,以实现监控视频、图像资源的统一管理、应急指挥调度、负责重点区域接入点的监控资源实时统一管理,同时调用所有前端接入点图像,实现图像资源相互协作共享,为相关业务系统(如GPS、GIS等)对接预留相关标准接口,用户可通过统一门户,集中调用各接入应用系统功能,统一协调、分步实施,真正实现有效的应急指挥与调度,确保重点区域与地方的安全与稳定。

视频监控平台主要部署如(图3)所示:

4.2 视频监控平台的体系结构

智慧黄山数字视频安全防范管理平台采用基于J2EE和SOA架构的四层体系结构,高度模块化的应用服务设计,通过应用服务组合,构建支持不同网络和业务环境的安全管理模式,集成了视频监控、区域报警联网与设备监控、IDC机房综合监控等所有与安防业务相关的技术系统,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和智能联动。该平台以服务为核心,全面采用B/S架构、FLEX界面设计;服务与应用分离,保证系统在长时间工作下的稳定性;支持Windows、Linux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浏览器平台迁移,适应于不同的IT环境,支持标准的SIP信令和RTP/RTSP媒体协议,非常方便系统自身的扩展和与其它业务平台的信息整合和业务融合,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支持平台的多级联网与分布式布署。视频监控平台的四层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4.3 视频智能分析服务

智能视频分析能将传统的被动监控转化为主动监控,由系统通过先进的分析算法,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实时的分析和判断,对可疑事件和行为进行实时提取和筛选,并发出告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视频的利用效率,提升了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1)人流量密度检测

视频监控平台人流统计利用安装在出入口、重点区域上方的摄像机获取客流视频图像,利用高级视频分析算法,将人与背景分离出来,不但不会混淆进出人次,更可以分辨多人并排同时进出(图5)。

(2)车流量密度检测

视频监控平台车流统计利用安装在出入路口、重点区域上方的摄像机获取车流视频图像,利用高级视频分析算法,获取准确的进出客/车流量信息,在车流高密度的公共场所或出入口,管理者可以利用客/车流量统计工具实现判断流量状态、评估市场活动的成效、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图6)。

(3)去雾化管理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某些监控区域雾天较多,系统能够提供对视频监控信息的单幅图片或局部进行去雾处理,使得图像更加清晰,使用户能更加快速的识别图像细节。通过与去雾摄像机的结合,可以对图片进行优化,使抓拍下来的图像看起来更清晰(图7)。

(4)烟火早起检测

烟火早期监测功能能够实现无人值守不间断工作,自动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及时发现监控区域内的异常烟雾和火灾苗头,以最快、最佳的方式进行告警和提供有用信息;能有效的协助消防人员处理火灾危机,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同时还可查看现场实时图像,根据直观的画面直接指挥调度救火(图8)。

5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优劣性

随着安全防范要求的不断提高,视频监控无疑成为预警和防范的最佳手段,但在视频监控安装愈加普遍的同时,大量的图像信息完全依赖人工操作已无法适应。由于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可以使用户轻松地获取重要的视频信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代表着安防监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其具有很多优势,较为典型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自动监控和实时追踪。其二,降低运营成本。实际运行过程中,运用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管理部门的运行成本,将大量监控人员从耗费精力的盯视工作中解脱出来,并做出更有效的监视安排。其三,提高快速的反应时间。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使得报警触发反应时间达到毫秒级,极大地提高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响应时间。

目前,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产品功能与客户需求相差甚远,客户往往过于高估了智能化系统的便利功能;同时也可能受到环境的限制,导致产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还无法准确实时判别和分析;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往往需要配备高端的配套设备,甚至对设备的安装要求也较为严格,导致产品价格仍然较高,投入产出比不高。最后,智能视频分析欠缺一个定义智能的标准化概念,市场上的产品功能参差不齐,行业相关的标准规范有待加强。

6 结论

对于旅游景区而言,创新保护管理与安全防范的方式和方法,必须做到提前预警、预判、预处,不断提高旅游管理的层次和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是管理者始终追求的目标。随着旅游景区游人数的逐年攀升,景区管理难度增大,给景区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因此,根据景区管理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目标,运用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系统深度开发显得置关重要。黄山风景区对智能分析技术探索性的应用,将对全国风景区视频监控系统的提升,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侍术干.智能分析技术在银行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安防,2011,(12):47-51

[2] 陈怀霞.视频智能分析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7981-7982

[3] 纪文莉,洪翔等.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S1):39-43

[4] 王易志.视频动态分析技术在民航机场应用的可行性[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7):171-173

[5] 宋涛.视频监控系统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法分析[J].技术研究, 2011,(12):76-79

[6] 张琳.分析视频监控系统的干扰原因及解决办法[J].广东科技, 2012, (9):186-187,181

[7] 王骏.基于计算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分析[J].信息通信, 2012,(2):187-188

[8] 武文斌.智能视频分析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1):168- 171

信息安全产业前景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转型升级

1智慧旅游时代到来

自1969年互联网始创至今,互联网已从最初的军事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全球网民数量已经高达30亿,中国网民规模约占总人口数的50%,其中使用手机的用户占网民总数的39.1%,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行,人类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升级改造有序进行,旅游市场散客化进一步推动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在线旅游交易规模以超过年均3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

2智慧旅游时代的市场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旅游景区是旅游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滞后于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要求,为实现旅游景区吸引游客、优化游客体验和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中应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智慧旅游时代旅游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散客、自助游客比例上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发展,团队游模式不再具有优势,目前国内团队游比例已降至20%左右,自助游客和散客比例约占80%以上,散客时代全面到来,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制式的旅游产品依据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分拆为独立的旅游产品,再由游客自行在网上选购重组,自主安排出游路线、内容和时间,以更精确的方式满足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充分挖掘旅游市场潜力。

2.2旅游方式向个性化、自由化、休闲化的方向发展

当今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更加强调个性化、自由化和休闲化,在旅游方式上游客更加倾向于通过网上咨询、私人订制等智慧化手段出行,目前中国有超过80%的游客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旅游信息,以提升与旅游景区沟通的顺畅度及获取信息的便捷度,优化旅游体验。

2.3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难以与智慧旅游方式形成有效对接

随着智慧旅游方式的普及,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与智慧旅游方式形成有效对接,一系列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例如,对景区游客数量的管理不当使得客流量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造成景区的植被退化和环境破坏。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进行智慧化升级,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统筹管理、优化资源分配的作用,可以帮助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感知景区状况,引导游客行为,降低负面影响。

3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

对于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多位学者做出过相应的阐述,姚国章认为,“智慧旅游主要有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四种表现形式”[4];刘军林、范云峰认为,智慧旅游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可以“加强景区的监督安保工作、增加景区的互动体验质量、推动景区引领趋势与潮流、改变旅游产业格局”[5]。刘利宁将智慧旅游的综合应用指标归纳为“公共安全管理、景区环境监测、景区能源管理、办公管理、景区票务管理、景区医疗、旅游交通、公共平台、智慧酒店、旅游购物、虚拟旅游”等方面[6]。本文主要研究智慧旅游在综合应用及外部表现层面的构成要素,因此,笔者将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智慧政务四个方面。

4智慧旅游视角下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

基于智慧旅游的视角,结合智慧商务、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智慧旅游构成要素,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出发,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4.1外部经营

4.1.1宣传方式僵化传统的旅游景区宣传模式包括宣传海报、电视广告、节会活动、旅行社营销等传统媒体和宣传方式,宣传方式渐趋僵化,不但成本高昂而且效果有限,严重限制了景区的经营效益及发展潜力。4.1.2客源渠道狭窄传统旅游景区过度依靠旅行社客源渠道和“门票经济”,随着旅游市场由团队游向散客游转化,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产品信息,传统的客源渠道和盈利模式已无法支撑旅游景区在现代旅游市场条件下的健康发展。

4.2内部治理

4.2.1服务水平较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例如在旅游安全保障领域,配套的安全防护基础设施涉及层面多、技术领域较广,容易造成安全保障不完善,遗留下安全隐患。旅游景区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企业文化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7]。4.2.2旅游资源保护能力较差个别旅游景区存在破坏性建设现象。例如景区建设城市化等现象易造成资源破坏和资源退化;对于客流疏导的不力和对顾客行为的规范缺失易造成环境污染、植被退化和文物古迹的破坏。

5智慧旅游视角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转型升级的途径

基于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等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出发,分析智慧旅游时代的时代要求和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必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的结合程度,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智慧化转型升级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5.1外部经营

5.1.1旅游产品新媒体营销充分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拓展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加强与旅游专业网站、大型旅游论坛、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合作,利用微博、淘宝、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大范围推广,依托大数据锁定客户群,有针对性地实现精准营销。5.1.2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使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实现网络选购。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行程和完成旅游消费的首选工具,搭建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迎合消费者消费习惯,提高景区经营管理效率。

5.2内部治理

5.2.1景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保障景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保障是进行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发展基础。具体包括无线网络和手机信号全覆盖、景区智能终端配置、门户网站建设、移动软件推广等内容,以提供通信、信息查询、电子商务、信息化管理等服务。5.2.2智慧化办公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景区经营管理日常工作中的运用,运用纹考勤办公系统、景区可视对讲系统等智慧化办公系统进行办公业务处理、信息管理、辅助决策和无纸化办公,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办公条件,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5.2.3景区电子导览服务借助自助导览移动终端、固定导览终端、移动智能终端等多种设备及设施,以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电子影像、图片、音频等媒介,为游客提供电子导游服务。通过自助导览移动终端为游客提供电子导航和地图定位服务,为游客规划旅游路线,合理配置出行时间。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软件为游客提供周边购物信息,介绍特色产品、传播风俗文化,并提供电子商务服务,支持游客进行在线选购、在线支付。5.2.4景区客流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景区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对景区客流的实时管理。运用电子门禁、智能监控、人员定位、车辆追踪、停车场管理等多种技术设备进行游客信息采集、客流统计分析,以及时导览信息、公告交通状况、引导客流走向,保证景区客流量在各个区域的合理配置及旅游线路畅通。5.2.5景区运营电子监控系统对旅游景区内进行视频监控全覆盖,对景区内部环境质量、能源管理和娱乐、游览、交通、机电、消防等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电子监控,及时感知景区运行状况,建立信息化保障和应对机制,确保景区的安全运营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5.2.6景区公共安全管理系统通过红外视频监控、电子巡查、火灾自动报警、食品安全检测等景区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对景区公共安全进行实时保障,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游客提供便捷迅速的电子紧急援助、卫生服务、远程医疗、远程监护、移动医疗等服务。

6结论与建议

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互相渗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进入智慧旅游时代,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一系列弊端逐渐显现,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智慧化转型升级有利于构建智慧型景区,达到整合需求、优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实现旅游业与互联网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创新融合,推动旅游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掘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产业中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革新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等作用,进一步紧密旅游业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程度,面向市场需求,从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实现新的时代背景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叶铁伟.智慧旅游: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上)[N].中国旅游报,2011-05-25(11).

[2]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C].2011旅游学刊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3]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05).

[4]姚国章.“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5]刘军林,范云峰.智慧旅游的构成、价值与发展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1(10).

[6]刘利宁.智慧旅游因子分析评价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