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财政政策

绿色财政政策

绿色财政政策

绿色财政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环境保护;能源消耗

为了更好的进行能源管控以及环境保护,我国大力推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等政策的落实,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确保经济、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大幅增强人们的能源节约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一、节约型社会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概述

(一)节约型社会

节约型社会属于目前社会发展的侧重方向之一,具体内容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社会所有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中,将现有资源充分、合理运用,避免资源无效浪费,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解决型社会的主旨是废物重复利用与资源高效利用。在节约型社会中,实施起来有两个方向,首先是杜绝浪费问题,后是确保经济增长不受影响,尽可能的重复利用某资源,减少资源消耗,降低能源开采力度。

(二)绿色财政税收

绿色财政税收是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加强能源管控及环保力度出台的政策,该政策是通过加强相关领域的税收,对企业或个人的能源消耗进行控制,以更好的落实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包括这些要素。政策主题: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因此在实施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企业与个人是落实方,同时是政策落实的主要力量。政策客体: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能够确保绿色财政理念与计划得以落实。政策内容:节省资源消耗、保护环境、使社会环境、经济趋于可持续性。财政的政策包含有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政策目标:确保社会经济持续拔高,人民对于环境对于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实际的政策落实中,人们最直观的就是生活、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有所保障,长久生活不会受到影响。政策机制: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经济、能源以及生存环境等,二是确保经济与生存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节能型社会视野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意义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实,首先带来的改变是人们的生活环境比之以前有较大改善。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资源等都是人们必不可缺的自然资源,若是空气中充斥着污漫,水源中漂浮着各种垃圾与油污等,那么人们如何生存便成为了难题。绿色财政税收利用经济管理手段约束工业工厂或化工工厂等的污染排放,来实现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的管控工作,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另外环境遭到破坏,农业与畜牧业也会受到波及,食物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加速了人们生活环境的恶化。其次绿色财政的落实推动经济发展。财政税收政策可以从线性生产技术、外溢效应、人力资本三个方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思想进行发展,那么经济的增长应有创新力与自主发展力,这也是我国绿色财政实行的根本。通过绿色财政税收来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借助其经济杠杆能力,使相关企业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方向转变,在集约模式及节能键盘技术的约束与“帮助”下使自身经济可持续、良性发展。

二、绿色财政实收政策推行的现状

现阶段实行的财政税收政策主要有政府环境补偿性政策、生态税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三大政策体系。政府环境补偿性政策应用于征收排污费。我国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年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规定了企业排污标准,对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密切关注,共设有113项标准。为解决征收税费太低无法起到约束作用,在2003年修订的《排污费用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增加了大量需征收税费的类型与数量,并且将这部分的税收全部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并接入政府财政预算系统。此政策一经,我国企业污染排放量急剧下降,各地的生态环境开始回温。生态税政策有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等,这些征收的税费意在强调相关企业科学利用资源,促使工厂企业格局优化,对于现有资源能够最大化合理利用。其中的资源税是节约型社会中最为关键的税种,它强调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调节能源极差收入。优惠政策有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增值优惠包括该税的即退、免税与折扣等优惠政策。免税政策一般用于煤炭等行业原材料的企业,折扣政策大多用于资源回收的相关企业。消费税则是对不可再生或者稀有资源特立的一个税种,另外某种能源在消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环境产生污染因素的,也可以适用于此税种。增加资源、能源使用的成本,限制资源的消耗量,迫使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征税企业包含有烟花爆竹、工业油等。企业所得税是我国政府为了鼓励集约型企业发展,对其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一项政策。《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规定对讲废水、废渣等废物进行回收利用的企业课免征或减征五年企业所得税。

三、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遇到的问题

(一)政策存在缺陷

部分地区的政府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着力于提升当地经济,对于能源开采、消耗不管不顾,对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同样置之不理,大搞粗放型经济,在此情况能源大量消耗、环境趋于恶劣。例如制定税种及相关条例时,未与能源相联系,政策的制定无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工业企业、化工企业等综合节约意识低,资源利用得不到重视,这些依然在政府提倡解决资源的环境下,依然在排放大量的污染源,导致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无法起到效果,并且资源消耗持续亮红,节约型社会发展缓慢,甚至进入困境。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为了经济发展,走后门情况依然存在,给能源高耗企业一路绿灯通行,同时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并不能给当地政府带来实质性收益,在缺乏引导与强有力的坚持情况下,节能技术未能获得发展契机,这种一心为业绩,却对能源污染排放缺乏管理的思想,成为了节约型社会建设道路上的绊脚石。

(二)政策标准存在疑问

截止目前,我国已存在较多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很好的推动了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但是在这些政策执行标准方面存在疑问,它们之间的执行标准有不统一、不具体、收费难、落实程度低等问题。我国现阶段还未有统一的资源经济指标,节能减排工作与发展连接不紧密,地区的节能减排实际工作虽然在明面显而易见,但是无法量化。另还有部分地区政府积极地相应上级政策要求,制定了许多地方相关规章制度,以帮助节约型社会建立,但是在配套法律方面却施工无法跟进,政策没有法律的扶持,在一些层面的落实效率便无法得到保障,逃税漏税等情况频繁发生。除此之外,很多的工业企业、化工企业等没有制定具体的节约减排方案,能源消耗问题得不到管控,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正是政策在很多方面缺乏统一和全面的执行标准,一再阻碍了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三)宣传不到位

节约型社会理念有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实施、推行办法等详细构思,但是政府采用时间较短,并且宣传力度较小,知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不被大众人们所知晓,只有一些相关的高耗企业与个人了解还有绿色税收政策的存在。例如一些资源回收企业对减免征税方面缺乏了解,甚至不知道还有这类政策的存在,也就无法参与其中,无法向节能型企业转变。究其原因,没有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大力的宣传,没有进行相关的教育,同时也未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当地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换代。这些问题还使一些节能型企业出现财政危机,最终不得不停止营业,当地政府未及时提供支持,使粗放型经济依然活跃于当地市场上,而节约型社会的集约型经济没有发展契机,经济体制改革受到较大阻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无从下手。

四、节约型社会视域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行策略

(一)加强宣传

如何构建健全的绿色财政水税收政策,首先应针对政策进行着重宣传,增加宣传范围、宣传力度。目前我国出台的绿色税收有财政支持与税收优惠这两种政策,由于缺陷宣传、宣传不到位的情况,使政策的作用无法展现,很多企业人或者机构对此政策没有认知、不清楚、甚至还未听说过该政策,使得绿色财政的引导与激励作用被埋没。故而目前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应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当地政府的影响力,带动当地众多媒体的社交平台诸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共同宣传,从有效提高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被关注度,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中,使其能够得到政策的“照料”,同时也会有众多的高耗或者高污染企业积极进行运营模式的转变,降低自身对社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环保收费应进行优化

环保收费应进行优化。自1979年开始,我国通过税种来实现对环境保护与管理。积极构建生态的“有偿”使用体制,面向对空气、水源、土壤产生污染的企业企业征收对应的“污染处罚费”。只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经济利润与之前相比有较大提升,但是税收标准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过低的税收使企业产生轻视,环保问题不再被摆在桌台上,使政策的落实成为空谈,因此应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税收的标准,并且工业、工厂、先关企业的发展一些新式、新方面的材料投入使用,税种范围也应进行扩大,例如固体垃圾堆,也可纳入排污费征收项目中。地方政府对于排污费的税收资金管理应给予重视,专款专用使其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以投入在水土污染治理工程、或者绿化建设上。除此之外,可将污染管理纳入市场中,交给专业的污染处理企业来进行管理,并且将排污费收取的一部分资金按比例分成给该管理企业,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管理积极性。

(三)提高节能减排项目资金注入

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各方面都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但是对于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方面一直存在问题,很多节能减排工作因后续资金无法跟上,这需要政府逐步加大节能投资预算。同时政府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来对企业的耗能行为进行引导,比如投资抵免、税收折扣等,这些方式都可以从侧面帮助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并且能够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节能环保,共同建立节约型社会。

(四)通过补贴弥补企业损失

因节约型企业从事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全过程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投入资金来源于企业的备用资金或者流动资金,全程的高投入,使的资金回流较为缓慢,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风险。因此政府应通过各项财政补贴对企业提供援助,财政补贴具有针对性与灵活性等优点,当地政府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亏损补贴、实物补贴等。实物补贴多是设备援助,一些环保设备、节能减排设备等。而亏损补贴主要是企业在研发中投入过多资金产生的连锁反应使企业本身经济发展受到了冲击,带来的经济亏损。

(五)做好配套措施建设

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分配制度。绿色财政税收是由中央整理好统筹规划后,向下各级筹备实行,一直到各地区的直接管理政府部门,统归国税部门进行管理,将各地的实施概况进行记录,同时把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财政税收中,可有效提高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落实税收政策,为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添砖加瓦。协调其他财政政策的执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应和其他相类似的财政进行协调,在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要协调好使用的比例,在使绿色财政税收政策顺利落实的情况下,不应成为其他政策落实的阻碍。进一步提高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及加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思想。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非短时间内某个势力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及时宣传绿色癌症税收政策动态,让人们能够了解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加深节约环保意识,做好自己可以做到的事,逐渐的提高自身的节约环保意识,最终共同促进节约型社会对建立。

五、结束语

绿色财政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节约型;绿色;财政税收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随着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进一步明确,迫切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灵活高效的“绿色”支持与优惠政策,增强全社会的绿色节约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节约意识,还要通过财政、税收等行政手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为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积极转变。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主要内涵与作用

“绿色财政税收”,是为了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得到绿色发展而提的一项政策,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地运用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上世纪7O年代至今,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西方发达同家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这表明他们的绿色环保意识更加强烈。我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时间还不是很长,其中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环节,但其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具有盲目性,有时会为了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出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所以他们在利用社会资源赢取利益时,未必能够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经常现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全社会效益功能的实现。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发挥财政和税收对市场的杆调节作用,可以促进投资主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协调统一,促进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研发,让经济主体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重视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我国绿色财税体制的问题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不够健全

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快速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到位,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不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再利用。具体到财政税收政策上,各项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制定没有同资源的节约进行有效的结合,政策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在社会范围内也没有形成节约型的生产形态和消费形态,所以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南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建设上的滞后,在社会范同内没有形成强烈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也无法形成对资源浪费等行为的有效约束,不利于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例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盲目审批和引进高耗能产业,有悖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方向,脱离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此外,与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问题相关的政策建设也严重滞后,也影响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绿色财政税收的政策标准不够具体

在大力建设节约型社的大背景下,虽然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都是在具体的执行标准上却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税种不健全、收费政策不合理、征税难度大、财政政策执行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具体一点讲,很多资源节约的政策标准等配套制度的建设还没有得以及时的建立和完善,如高耗能产业的节约标准、家用电器的节约标准、办公设备的节约标准等还不够完善,阶梯电价、阶梯水价、阶梯气价等相关政策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始实施,导致全社会范围内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社会节约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进和落实。有些地方政府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建立了一系列的地方性规章制度,以此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但是由于起步晚,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例如很多耗能产品还没有完整的设计方案和使用规范,浪费社会资源;社会节约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统计制度不健全,参考价值较低。

(三)财税政策的激励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并且在逐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功能,但是由于我同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对相关政策存在宣传投入不足,执行不到位等情况,这些管理功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对浪费资源、严重消耗能源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大,使得绿色财政税收制度对资源节约的激励职能没有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促进资源节约、科技的进步的企业,没有提出相应的奖励措施,打击企业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财税政策,绿色财税政策更是如此,一旦行政手段消失,绿色财税政策没有着力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也成了空谈。

三、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提高政府认识

政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绿色财税政策发展的主导者。因此各级政府要统一认识,明确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做好绿色节能工作中的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工作,采取有效手段切实提高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提高资源使用率;同时还要不断健全有关绿色财税政策的法律法规,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主导地位,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完善绿色税收制度

目前,我国税收政策的绿色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尚未形成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绿色”税收体系,所以绿色税收政策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还非常有限。对此,今后我国要加快绿色税制的建设进程,实现绿色税收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方面,在资源的开采环节要合理征收资源税,除了要对水资源、化石能源等常规资源征税外,还要扩大资源征税的范同,资源税的计征方法要尽快实现从量征税向从价征税的转变,进而更好的发挥资源税对节约资源和降低浪费的促进功能。另一方面,在生产环节,要开征污染排放税和垃圾税等环境税税种,对于实现污染物净化处理或回收再利用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从而降低生产环节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在“消费”环节,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消费税的征收,对高耗能产品和高污染产品要重点征收,引导社会多生产低能耗的产品,树立更加健康的绿色消费观念。

(三)实施灵活高效的“绿色”财政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中,虽然有了很多关于资源节约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常常因为适用范围小、宣传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绿色化的财政税收政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激励职能。因此,在出台和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时,一定要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降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阻力。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适用范闹,对各种资源节约行为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并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取消或调整不利于环保和资源节约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抵免、加速折旧、提取特定准备金、投资抵免等各种间接优惠方式,都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激励作用。

(四)合理消费

消费者是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的观念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度。首先,要通过提高税率的方式提高一次性产品的价格,从而减少消费者对一次性资源的消费;其次,要加强技术水平,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加大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后,要完善奖罚措施,鼓励研发和生产一次性产品的替代品的企业和政府。

四、结束语

近年来,世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资源和能源的数量逐年减少,各国纷纷采取政策,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我国作为世界大国,保护资源义不容辞。绿色财税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通过这种政策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蒋少华,储德银.构建我国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

绿色财政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财政政策

近年来,绿色经济浪潮席卷世界,我国经济也开始融入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并已将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小康社会目标之一。探索如何运用和发挥财政政策的特有功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

(一)是我国顺应世界潮流的客观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绿色经济浪潮迅速推进,促使工业文明和传统经济向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在绿色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很多国家都提出以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对此,我国必须顺应世界潮流,明确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定位,把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

(二)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要素的高强度投入来推动,其结果是在保障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加重了资源浪费、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致使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近年来,我国资源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长,这在全球绿色经济变革的背景下,将使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走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发展为支撑和特点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才能使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和赢得较强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是我国增强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重化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增长缓慢。这既导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不强,又造成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加大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从产业升级来看,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上还严重不足,多数企业仍集中在传统加工制造业,产业发展低碳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还缺少重要支撑。从企业自主创新来看,目前我国企业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创新能力不足与核心技术缺失,企业利润的取得主要靠扩大规模和增加投入,缺乏竞争力,也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矛盾。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难得机遇。

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支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是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重点和主要突破口。财政政策应大力支持以低消耗、高效益、高科技为方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整个产业体系的绿色化。一是有效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加大对传统工业的绿色化改造。通过征收重税、取消财政投入等办法,促使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重化工业逐步淘汰,同时实行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高耗能行业加快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素质。二是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助、降低税率等方式,鼓励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研开发、信息咨询、 创意设计、产品营销、品牌管理、现代物流等生产业,提高其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抑制重化工业产能扩张过快现象,从源头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三是通过资本金注入、财政贴息等手段,支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发展绿色化和智能化。

(二)支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修复

现有的财税政策在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社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如资源税征收范围过窄、税率过低、征收方式为按产量计征等,为此,应加快资源税税负改革,构建与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相配套的财税政策。一是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其覆盖到一切可以计量的不可再生或再生周期长、再生难度大的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动植物资源、草原资源、地热资源、滩涂资源、河流湖泊资源、地下水资源等,同时将现有的某些资源性收费并入资源税,以约束和限制企业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二是以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为方向,尽快全面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完善矿业权价格形成机制。三是改进矿产资源税费的计征方式,将现行从量征税改为从价征税,使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以促进资源开采率、回采率的提高。四是实行资源税税负向上调整的改革,按资源储量或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率及不同矿产资源的级差收益等实行差别税率,逐步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特别要对不可再生、稀缺性的资源实行较高的税收标准,加大资源使用成本,以激励经济主体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转化为努力研发可替代资源和新技术的动力。

(三)支持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前提。财政政策应积极支持调整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一是支持改善能源生产结构。切实加大对风能、水能、光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直接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发放风险补偿金、给予贷款贴息等,鼓励大力挖掘和发展各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等,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二是支持加快清洁、高效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大财政对节能与提高能效技术、清洁煤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二代生物燃料技术、先进核能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氢能技术等研发创新和产业化的投入力度。三是调整完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使其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等因素,引导消费者合理和节约使用能源,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同时实施绿色导向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自觉运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循环利用及生态文明,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这是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和核心内容。财政部门应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引导、激励、规范和调节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促使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一是财政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循环经济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推广项目等,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低碳、生态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对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费用,如:对生产和使用节能、降耗等循环经济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对企业购买循环经济设备而增加的费用允许一次性摊入成本,或实行投资抵免当年新增所得税;对循环经济发展设备的研发费用加大税前抵扣比例等。三是探索设立新的特别税种,如碳税、污染税等,加大二氧化碳和各种污染物减排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五)支持消费和使用绿色经济产品,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广

一是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奖罚等方式,激励企业自愿承诺减排指标,支持企业推广利用各种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生产节能环保型产品,并积极推行产品的碳标识或节能标识。二是利用价格补贴、消费信贷、奖励以旧换新等形式鼓励公众自愿高价购买日常绿色、低碳产品,如绿色家电、新型燃料汽车、环保型建筑、节能灯具等。三是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积极安排和确定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的法定比例,扩大政府绿色采购产品的范围,规范和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的认证标准及实施过程等,从而带动绿色经济产品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①王一鸣. 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

绿色财政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财税金融意义背景

1绿色经济的内涵分析

绿色经济最早从环境经济学角度提出的,源于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绿色经济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影响力的。我国的绿色经济按照我国的国情发展绿色经济,将绿色经济纳入到国家的社会主义规划中。绿色经济主要是将环境、资源纳入到生产中,主要把自然资源的价值与经济价值形成产业链,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绿色经济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是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为子孙后代留有生活资源。绿色经济主要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一种不完全否定,其实纵观整个经济发展状况来说,绿色经济是有一定历史发展背景的,同时也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会引导未来经济的一种管理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国内,不管是任何企业都应该符合时展的脚步,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

2绿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2.1能够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重视

绿色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保证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处于和谐的关系,对环境资源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合理的使用,尽可能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同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国家的经济。现阶段,信息时代各种消息传播的速度之快,我们在各大网站上都能够发现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工作中。由此可见,人们对环保的重视,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是企业发展中,有意识地重视环保问题,这对于绿色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2.2倡导绿色经济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被人类使用完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就算是有可再生的资源也需要经历千万年的历史才能形成,但是我们的子孙等不了,所以国家针对经济发展的形式,也为子孙后代着想,倡导绿色经济。短时间内因为绿色经济的提出给企业、个体以及很多人带来短期经济利益的影响,但是就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节约能源如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意识,那么人人献出一分力,世界将拥有美好的明天,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平衡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有更多的光明。

2.3有利于倡导产业经济的发展,优化市场的竞争环境

绿色经济政策的提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大家在经济发展中向着绿色经济发展,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虽然企业在生产中增加了短期的绿色成本,但是省去了一大笔处理污染的费用,这么一平衡,企业也是走可持续的道路。能够提高生产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转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引导工业企业向着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整体上优化了市场的环境。

3绿色经济发展中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绿色经济概念最早在国家上提出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以至于我国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主体,我国也开始重视绿色经济,并且对绿色经济的发展也进行过很多的尝试,但是因为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点,而且绿色经济的倡导对于很多企业单位来说,短期内是看不到经济利益的,所以在国内全面推行绿色经济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我国虽然已经在重大国家会议上提出绿色经济政策,但是相关的法律条文还不完善,尤其是财税金融政策不健全,国家法律政策的缺失影响绿色经济的发展,因此就缺少了约束力和法律依据,同时也阻碍了财税金融政策方面对绿色经济的作用。

3.2金融信贷等政策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持力不足

绿色经济体制下,应该倡导绿色信贷,但是绿色信贷的标准高,绿色信贷应该是综合性的。但是现阶段在绿色经济中像金融信贷政策缺少的内容就很多,主要是具体的绿色信贷申请要求不全面,缺少对风险的评估机制,国家金融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所以银行在进行信贷管理的时候,不能对企业的绿色经济作出准确的判断,为此银行就会选择减少绿色信贷的支持,降低了绿色信贷的操作,增加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问题,这种财政政策不利于企业推行可持续的绿色经济,降低工作动力。

3.3绿色经济的发展周期长,对绿色经济认识片面

发展绿色经济产业,从原材料的选择、生产环节到加工、销售等环节,事无巨细的都应该重视环保。所以需要更换现有的基本设备,而且投资巨大,同时更换绿色经济的周期时间长,看到利润的时间也就长。因为时间的问题,导致很多人不愿意选择发展绿色经济,尤其是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这么快,他们怕一经发展绿色经济,很容易被市场淘汰,他们这种思想是片面的,没有认识到绿色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只是以短期利益为主。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财税金融政策,尤其是银行信贷一定会选择那种见效快的传统产业进行贷款等业务,对于投资人来说,也会选择投资收益快的项目,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等,这都不利于绿色经济政策的推行。

3.4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缺少绿色经济配套扶持财务政策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进行投资多元化,主要是企业能够扩展自己的经营规模,实现收益最大化。现阶段绿色经济在企业中还处于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很多人对绿色经济不重视,除去政府财政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很少有人把资金投入到绿色经济项目中,所以绿色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缺少投融资的支持,更加缺少社会财力。现阶段传统企业的产业结构已经有所转变,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能”的传统经济转变为“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企业在转变的过程中,短期内的盈利成本会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加上财税金融等政策是有限的,绿色经济配套扶持的财政力度小,满足不了一些企业绿色经济转变的要求。

4加快我国财政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建议

4.1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作用,构建法律条文

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需要有法律基础,尤其是涉及到财税金融政策,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对绿色经济的背景、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等做好分析,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以便于在发展绿色经济的时候有国家法律的依据。完善绿色经济体系制度,有利于绿色经济符合时代的发展,实现绿色经济良好基础。绿色经济的提倡现在是政府行为,政府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经济的转型,并且按照一定的要求,不断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企业的发展重视财政政策,因为它涉及到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资金,政府财政的支持,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减少风险的损害,减少税收,保证企业走向节约型的发展。

4.2发挥“绿色信贷”的调控作用

绿色信贷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的信贷控制,针对的是不符合绿色信贷的企业,主要能够遏制高消费、低产能、高污染的产品销售等,满足社会环保的要求,符合节能减排的工作。制定绿色信贷对银行的发展来说,会失去一些传统工业的企业用户,银行短期的经济利润会受到影响,但是银行也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按照长远计划来说,银行需要积极的进行转型,利用信贷等金融政策引导企业用户发展绿色经济,最终建立起环境友好型和节能减排的绿色企业内部发展机制,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生产结构,建立长效机制发展。

4.3改变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认识,完善绿色财政政策

企业的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计划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认识,尤其是对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影响力。企业管理者首先做表率,因为管理者的决策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认识到虽然企业的绿色经济发展周期长,但是对于长期生存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同时企业建立绿色的“GDP”核算体系,优化绿色补偿领域,鼓励绿色消费,提升绿色消费理念,促进消费者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完善补贴措施,制定合理的补贴方案。对现有的绿色税种进行管理,重点在于资源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上,重视财政和税务的改革。

4.4扩展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加大对绿色经济配套设施的服务政策

绿色经济的发展改变现有的绿色融资渠道单一的状态,加大对绿色经济的宣传,让整个社会认识到绿色经济的发展作用。对绿色经济配套设施进行管控,进行循环企业和生态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氛围,国家的经济资金投入有限,倡导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促进企业向着低消耗,高效产能的方向发展。企业的财政资金以及一些财税金融等政策可以减免一些绿色配套设施投入的纳税金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重视绿色经济的特点。

绿色财政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政府;政策

传统的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始料不及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是依靠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技术。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大、风险高,很难满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所以,企业自发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不足,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

1、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单一地追求经济价值的技术创新观一直主导着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传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害了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传统技术创新进行生态化改造,转向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充分考虑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和作用,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到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中,既注重经济发展,也注重社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既要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又要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既讲究经济效率,又要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绿色技术创新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稳定与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的活动。由于目前大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还处在初级阶段,导致企业自发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不足。此外,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大、风险高、短期收益相对较少,这些因素无论是从企业创新意识还是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方面都不能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有效的驱动力。因此,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向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变,使企业摆脱绿色技术创新成本高、风险大的困境。所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对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目前还未形成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严重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政府未能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政策扶持与鼓励不够。缺乏对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扶持以及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的支持,导致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很少。政府并没有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动力不足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的解决措施,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政策不完善,灵活性和针对性不强,手段单一;没有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比率;没有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机制;没有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风险基金等。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用于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政策、税费征收政策、配套服务政策等不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上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一些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上,往往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不注重环境效益。绿色技术创新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绿色技术项目主要是依靠政府的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或者是国际机构的贷款或捐款,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银行贷款方面对企业绿色技术改造和绿色科技型项目的政策倾斜也不明显。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地理位置封闭,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地区本身而言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上还是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唯一衡量标准,还未形成绿色技术创新价值观,不注重环境效益,因此,直接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很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导致外来投资少,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就更加紧缺。第二,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不完善。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手段主要体现在排污收费和税收上,其刺激效果取决于实际收费额及相应法规措施等各种因素。现有的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有环境税、差别税收等。差别税收是指对不同的征收对象,采用不同的税率或不同的起征点。差别税收本应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差别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在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排污收费方面也明显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主要表现是收费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在权衡排污收费额和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创造的经济效益后,宁愿接受排污收费也不愿意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还有的地区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是当地的支柱型企业,一旦对这些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短期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收入,使当地政府处于两难的境地。

3、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3.1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就要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上,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第一,政府要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力度。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开发和推广不仅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而且具有高风险,因此在资金筹集上有很大的困难,需要政府在投资上的支持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政府应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对绿色技术创新给予优惠政策。税收已经日益成为国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之一,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能合理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增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这种激励性税收优惠尤其适合鼓励企业推行绿色技术创新,因为它能合理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增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可以说目前税收工具几乎就是国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

第二,政府要通过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等手段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等通过市场而起作用,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刺激效果取决于实际收费额及相应法规措施等各种因素。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标准很低,有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由于收费低,大大削弱了对企业的制约作用。应调整有关政策,对污染严重的产业、企业和工艺

系统实行生产工艺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促进严重污染工艺的改造及老化设备的淘汰。应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使那些生产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产品的厂家无利可图,迫使其开展绿色技术创新。

3.2 健全绿色技术创新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3.2.1 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着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等特点,而常规的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或不敢贷款,企业因缺乏资金没有创新的动力。资金短缺是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机制是把社会大量的分散资金聚集起来实现资本化,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风险投资是一种动态投资行为,它既能满足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又能参与到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中来,注重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从而加大了绿色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

3.2.2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金融协调机制

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与其它政策的协调机制。金融政策主要有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绿色技术创新基金等。财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投入、财政贴息、补贴、税收优惠等,它们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上、政策目标上、政策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必须进行协调配合。资金短缺是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又需要风险投资、科技贷款、创新基金等金融政策间接引导。因此,要协调好财政、金融政策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中的协调配合。除了政策本身的协调一致外,还要加强政策主体之间的协调性。中央银行是金融政策制定的主体,金融监管主体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而财政政策制定主体的是财政部。为了提高政策效果,需要相关政策主体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不能只重视单一部门的调控效果,忽视国家绿色技术创新政策的总目标。

3.3 政府要建立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传播和咨询服务,一般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中介机构提供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进行节能环保宣传,向企业提供有效快捷的绿色技术创新信息,加快企业对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信息的获知速度,以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对策,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绿色技术创新市场服务体系。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绿色需求,引导绿色消费。要引导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开发生产适合市场的绿色产品,建立绿色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淘汰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产品,大力发展低消耗、无污染、节约资源的绿色产品。整合环保部门、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建立以资金、技术、咨询、人才、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技术创新市场服务机构,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咨询服务和人才、技术培训等,为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服务。同时还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国家重点扶持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政府要加快研究清洁生产的合格评定与市场驱动机制,为绿色技术创新的项目推广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的主导力量决定社会对技术创新的需要的类型和范围。政府要整合市场现有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并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体系,大力培育绿色技术创新市场,鼓励与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对接,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开发方和需求方提供技术信息。

3.4 政府要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持

技术创新对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绿色技术创新,通过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对于成熟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通过组织、引导和扶持等手段鼓励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匮乏,政府要引导资本、人才向绿色技术创新领域流动,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持。政府要鼓励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推进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交流合作,特别要加强与欧盟、美国的绿色技术创新合作,并在引进国外先进绿色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3.5 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比一般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要差,因此,依靠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自然发展,速度必然缓慢。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措施之一是成立绿色技术服务和示范中心,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至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这样的组织可由环保部门、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主要进行环保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污染严重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适用环保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以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成为绿色技术的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还应建立高效的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了解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对于环保部门而言,不仅要加强法规、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而且也要积极起到中介、协调和服务的作用,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