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域外法律 语境差异 本土化

一、引言

美国法学家阿兰・沃森曾说,法治后进国家推动法律发展主要是通过法律的移植或借鉴。中国近代以降的法律近代化过程,也是域外法律不断引进与融合的过程,日渐葳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需要借鉴域外优秀法律制度。域外法律引进最大的阻碍就是语境差异,如何清晰认识语境差异,以我国惯有的行为习俗和特点将域外法律本土化是我国域外法律引进的重要内容,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我国域外法律引进的语境差异

“语境”一词最先在语言学研究中被应用,它和英文里“context”一词相对。英国学者R.R.K哈特曼与F.C斯托克在《语言和语言学词典》中,对“context”一词界定了两种概念[1]:

1.语词的上下或者前后关系;

2.话语意义所表明的外部特征,如说话方式、事物境况,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和联系。

上述语境的含义也可归纳为是与言语相关的环境,域外法律引进的语境差异主要体现在法律文本中,因法律文本的不同而有差异。本文将从词汇、语义、句子结构以及制度差异探析我国域外法律引进的语境差异。

(一)词汇差异

以“法”字为例,从规则这一角度来看,汉语中的“法”与英文中的“law”相通,但仅就这一词而言,英文中的表述却有多种,如“law,jurisprudence,legal science,legal studies”等等。又如“法人”一词,在汉语中义指法律人格化的社会组织,在英文里却有十多个词来表示这种含义,如“juridical person,legal entity,coporation,legal person,artificial person”等等。虽然英文中的这些词都可指代为“法人”,但这些词语在含义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在不同语境下所代表的“法人”义也是不同的。

“法”字在德语中为“Recht”,在法语中表述为“droit”,拉丁语中则为“just”。它们除了包含指代“法律规则”这一含义之外,还具有“正当――right、权利――power、正义――just”等含义。可见,在词源问题上,“法”字在欧洲大陆国家从产生之日起就带有“公平正义”的含义,而在中国,“法”字虽然也是历史久远,古代中国“法”之偏旁“水”是具备功能的,按照蔡枢横的观点来看,是指将罪犯置于水上,漂流而去,即驱逐[2],虽然其含义也是与刑和律相关,但却是为维护封建皇权,而不是为了人民的权利。

(二)语义差异

同一词汇,不同国家在词汇意义上可能存在差异。以刑法中的“杀人”一词来说,我国《刑法》只有“故意杀人”和“过失致人死亡”两个罪名。

在美国,“murder”可以区分为“故意杀人”(manslaughter)和“过失杀人”(negligent homicide),而行为人在抢劫、绑架等行为时导致别人死亡,则被视为极度轻率(recklessly)或冷漠(indifference)下的杀人。在判处刑罚时,后者则不会被判处死刑,即使判处死刑,又被区分为“murder in the first degree,murder in the second degree”等。在英国,犯罪(crime)分为“arrestable offence”(可逮捕)和“unarrestable offence”(不可逮捕),对两种不同murder在判处的刑罚上也是不同的。对于可逮捕的murder,被害人在行为实施后一年内死亡的,也要被判处最高life imprisonment的刑罚[4]。

可见,即使是同一词汇的“杀人”,在不同国家因其法律文化发展的路径的差异,含义也是不同的,而要真正理解其差异,简单的依靠工具书进行翻译显然是无法领会的。

(三)句子结构差异

以中英文立法语言的复句为例,英语中复句的句子成分更加明显,句子结构判断更为清晰,但在汉语中句子结构就比较复杂,语法学家们大多各自为阵,莫衷一是。从条件复合句来看,英语中的假设句一般带有明显的标记,如“if、where”等词汇,如:

(1)Where an entity can demonstrate that the removal of a barrier under clause(iv)is not readily achievable,a failure to make such goods, services,facilities,privileges,advantages,or accommodations available through alternative methods if such methods are readily achievable.(301―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1990)

(2)This Convention applies to contracts of sale of goods between parties whose places of business are in different States:

(a)when the States are Contracting States;or

(b)when the rule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lea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f a Contracting State.(1―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1980)

从《联合国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来看,可以发现条件句数量很多,仅仅一个条文就有两个条件句。而中文的条件句则不那么明显,一般是以“……的”或者“有……的”来表示。如:

(3)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我国《公司法》第7条)

(4)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我国《刑法》第102条)

(5)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是签章的效力。(我国《票据法》第14条第2款)

(四)制度差异

域外法律的引进一般是对应制度的引进,但因各国在制度设计上的差异,许多制度或机构甚至是没有对应功能的。[5]

以英文中的“preliminary inquiry”为例,我国多将其译为“预审”,或者“初步调查”等等,从译文来看,在我国这一含义应该是指由警察进行的,是为促使案件的侦破。但是根据Duhaime's Law Dictionary的解释来看,这一词的含义是“An initial inquiry that occurs at the demand of an accused wherein a judge screens the proposed criminal charge against the available evidence.”也就是说“preliminary inquiry”的意思其实是由法官进行的,法官对已被警察控制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司法审查,目的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

可见,如果缺少对两者法律制度文化的深度了解,就无法准确理解域外法律制度,也将难以依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域外法律本土化。

三、语境差异的应对

法律的借鉴是我们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制度选取,而后根据自身国情进行适当改造,并最终融入自身的法律体系的过程[3]。面对与域外法律存在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语境差异,我们要积极借鉴,合理应对。首先,需要挖掘我国传统的法律制度中所确立的含义和思想,避免对西方“外来语”的过分迷信;其次,能够厘清域外法律所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背景和语境,在此基础上吸收其有价值和积极的一面;最后是实现两者的交互,将域外法律本土化,在对域外法律的适当调整后融入我国的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和体系。

四、结语

英国哲学家休谟曾言:“法的世界肇事于语言”,而法的语言总有各自本土的痕迹,在域外法引进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理解法律规则的语境,才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立法原意,保持意义的一致性。而无论是哪一国语言的翻译,都要注重不同语境的差异,以忠实地表达原语思想和风格,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域外合理的法律制度[6],促进我国的法律完善和健全。

参考文献:

[1]苗金春.语境与工具――解读实用主义法学的进路[M].济南:山

东人民出版社,2004,(1).

[2]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李晓辉.中国式法律移植之反思[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

(1).

[4]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曲艳红,娄琦,马成慧.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及其对法律翻译的影

响[J].法制与经济,2014,(7).

[6]高国庆.谈英汉文化语境差异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J].咸宁学

地域文化的含义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前言: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 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 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 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2)“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地域文化的含义范文第3篇

通过对区域水文状况、区域构造、区域地下水补径排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含隔水层特征等因素的分析,总结了矿床的充水因素,为矿山开采水害防治提供了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矿床水文地质;充水因素;铝、粘土矿;河南

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区域地处华北地台南部嵩箕台隆嵩山复背斜北翼,按照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属偃龙岩溶水系统,该系统西起平乐宜阳断层,东至五指岭断层,南至万安山、马鞍山地表水分水岭,北至奥灰深部滞流区,总面积566.18km2;五指岭断层把东部荥巩岩溶水系统和偃龙岩溶水系统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水文单元;嵩山复背斜为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地表分水岭。

1.1自然地理

区域位于巩义市南,西接偃师,南隔嵩山与登封相望。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切割强烈,沟岭相间,纵横交错,相对高差400m左右。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根据巩义市气象局多年资料,年平均气温14.6℃,最高气温42.3℃,最低气温-21.7℃。年最大降水量990.6mm,年平均降水量604.7mm,年平均蒸发量2136.2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春季干燥多风少雨,夏季炎热多雨,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两个月。年平均无霜期242天,12月至次年3月为霜冻期。

1.2地层

区域内地层为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南部基岩出露,北部黄土覆盖;地层走向东西偏北,倾向北,倾角10°~30°,自下而上依次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灰岩;上古生界石炭系含铝岩层,二叠系(含煤)砂泥质岩层;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冲积层等。

1.3构造

区域内构造断裂发育,大型褶皱有嵩山复背斜,展布于登封、巩义、新密等地,构成了嵩山山脉主体,展布方向近东西,轴部由基底岩系组成,两翼则为中—新元古界和古生代地层构成,是一个比较宽缓的大背斜,其间被五指岭断层、嵩山断层两次左行错断,总体控制了区内主要煤田、铝和粘土矿分布。主要大断层有以下几种。

1.3.1五指岭断层。

属区域性大断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北西端起于南山口附近没入黄土层下,南东端止于登封市的黄花岭以东,延长达15km以上,断层东北为仰侧西南为俯侧,断层面倾向为南西,倾角60°左右,属高角度的正断层,垂直断距约1000m,且有平移性质,将嵩山山脉东部向北西方向平移达5km;是东部荥巩岩溶水系统和偃龙岩溶水系统的分界线。

1.3.2嵩山断层。

此断层与五指岭断层近于平行,位于登封市城之西北,走向北西—南东,东南端起于登封市之中岳庙,西北端没入巩义市张庄附近之黄土层下,延长达18km,断面倾向南西,倾角70°~80°,为—东仰西俯的高角度的正断层,垂直断距为400m~500m,东西两侧位移达2km,断层带硅泥胶结,以往曾有钻孔揭露此断层,但未发现涌(漏)水现象,断层两侧太原组灰岩水水位相差大约150m,判定此断层含水性和导水性弱,属阻水断层。

1.4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

偃龙岩溶水该系统特征为一单斜顺置型,岩溶地下水流向与地层倾向相同;区域南部为嵩山,有约176km2基岩于地表,雨季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为岩溶裂隙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区;受地形和构造等影响,岩溶地下水总体由南向北向径流,局部受沟谷切割以泉的形式排泄,如凌沟泉、申沟泉、罗汉寺泉等,另外,区域内人工开采和矿山开采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

2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处于小秦岭-嵩山东西向构造东段,嵩山复背斜北翼,五指岭断层和嵩山断层之间;属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矿区呈一单斜构造,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嵩山是黄河和准河的地表分水岭,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只有矿区北部(矿区外)有一条涉村河自东南向西北流入坞罗水库,再经伊洛河,最后在巩义北部汇入黄河。

2.1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

矿区所在区域属偃龙岩溶水系统,受中部近南北向嵩山断层(阻水断层)的切割,偃龙岩溶水系统又补分割为东西两个亚单元,即东部的瑶岭-上庄岩溶水系统和西部的龙门-夹沟岩溶水系统。巩义粘土矿区正处于瑶岭-上庄岩溶水系统东南部涉村-凌沟水文地质段。属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区。

2.2含水层、隔水层

2.2.1寒武-奥陶系(∈-O)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由寒武系中上统和奥陶系中上统地层组成,广泛出露于南部山区,在矿区隐伏于石炭系含矿地层以下;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层状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岩溶裂隙、溶洞发育,含水层富水性较强,但不均匀,属岩溶裂隙承压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及HCO3-Ca型,矿化度350mg/l~600mg/l,水温14℃~16℃,pH值7.3~7.55,水位标高在360m~426m之间,泉水流量2l/s~117.3l/s;涉村南沟泉、凌沟泉和涉村粘土矿厂的自流井均属此含水层;凌沟泉为区域内大泉,流量50.58l/s,泉水四季不断流;涉村自流井为20世纪80年代粘土矿厂施工的生活水井,施工中揭露到此含水层时,承压水头冲出地表约15m,现在水井仍在自流,开始时流量4000m3/d,现在流量500m3/d,附近煤矿多次较大突水均源于该含水层,此含水层是矿区地下水最主要含水层。

2.2.2二叠系太原组(Pt)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广泛分布在矿区中南部山前、山前丘陵,岩性主要由4~5层灰岩组成,厚度在10m~60m之间,岩溶裂隙、溶孔、小溶洞发育,富水性中等,但不均匀,属岩溶裂隙承压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矿化度300mg/l~400mg/l,水温14℃~22℃,pH值7.35~7.90,水位标高在361.40~366.00之间;一般情况下此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但局部构造断裂发育地段,富水性较强,其中申沟泉、罗寺泉和河南煤田地质二队在30年前施工的CK84涌水钻孔,均属此含水层,申沟泉和罗汉寺泉为区域内大泉,泉水四季不断流,泉水流量20l/s~45l/s,CK84涌水钻孔,单位涌水量16.259l/s.m,渗透系数154.20m/d。

2.2.3二叠系山西组(Ps)砂岩裂隙含水层。

广泛分布于矿区大部,主要由山西组中粒、中粗粒和粗粒砂岩构成,多发育于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附近,加上泥岩、砂质泥岩、碳质泥岩等相对隔水,为地下水的赋存创造了条件,形成层间水,但由于基岩山区地形起伏、沟谷深切,降水入渗形成的地下水总是速来速去,因此显得较为贫乏,属弱含水层,泉流量多小于1l/s,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KNa型水,矿化度160mg/l~300mg/l,水温14℃~15℃,pH值7.3~7.5,水位标高受地形影响,变化较大,钻孔单位涌水量0.003l/s.m~0.008l/s.m,渗透系数0.007m/d~0.04m/d。

2.2.4第四系(Q)含水层。

第四系的冲积、洪积地层仅分布于河流和沟谷两侧,属孔隙潜水,厚度0~27m,此含水层透水性强,含水较弱,为弱含水层。

2.2.5石炭系本溪组含铝岩系隔水层。

本隔水岩层由铁质泥岩、铝土矿、粘土矿、粘土岩及炭质泥岩等组成,在矿区广泛发育,厚度一般在0~50m之间,厚度受古地形控制,构造影响微弱,岩体结构完整,具良好的隔水作用,不过矿山开采的即为此层,因此矿山开采后,直接揭露下部寒武-奥陶系灰岩,因此,此层也失去了隔水意义。

2.2.6二叠系含煤岩系、砂质泥岩、泥岩隔水层。

主要由炭质泥岩、煤层、砂质泥岩、泥岩等组成,分布比较稳定,厚度不均匀,是将太原组含水层和石盒子砂岩含水层分割开来的隔水层。在无构造断裂影响的情况下,隔水性能良好。

2.3矿区充水因素分析

影响矿床充水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大气降水。

矿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地表大部分为黄土覆盖,雨季大部分大气降水都沿各沟谷顺利排泄出,只有一少部分垂直向下入渗补给了矿区地下水,因此,大气降水对矿床充水直接影响比较小。

2.3.2地表水。

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只有矿区北部涉村河自东南向西北流出,涉村河流量受季节影响明显,且对其切割的基岩含水层补给量非常有限,因此,地表水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

2.3.3地下水。

根据区域和矿区地下水特征,矿区第四系孔隙水和二叠系砂岩裂隙水,水量都非常有限,基本不会对矿床充水构成影响,对矿区矿床充水构成影响的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和二叠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其影响如下:①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属矿区矿体间接底板水,位于矿体下部,其间一般赋存铁质泥岩、菱铁矿等具有一定隔水性的岩层,局部也会出现缺失;矿区采矿过程破坏了本溪组隔水层,直接揭露下部寒武-奥陶系灰岩水,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具有明显的承压性,且在矿区中北部其水位标高明显高于矿体赋存标高,因此,其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大,此含水层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其特点是:富水性强,且极不均匀,如遇突水,一般突水量大,稳定且持续时间长,危害大,是矿区矿床充水主要预防对象。②二叠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属矿区矿体间接顶板水,位于矿体上部,其间存在碳质泥岩、粘土岩等隔水岩层,矿床开采时受其直接影响,此含水层也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其特点是:一般富水性中等,但不均匀,附近煤矿多见此含水层突水,不过单就此含水层突水,一般突水量不是特别大,易于控制;但是在构造断裂发育地段,特别是该含水层与下伏的寒武-奥陶系含水层产生垂直水力联系时,富水性明显增强,局部富水性极强;其突水危害相当严重;因此,二叠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也是矿区矿床主要充水因素之一。综上所述,矿区矿床主要受底部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和顶部二叠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影响。

3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属侵蚀型低中山地貌,属于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矿区矿体多赋存在侵蚀基准面以下;其中矿区南部矿体赋存较高,高于寒武-奥陶系灰岩水水位,中北部矿于寒武-奥陶系灰岩水水位以下;矿区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区地下水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和二叠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是未来矿床开采的主要充水因素。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以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顶底板间接充水、南部条件简单,北中部中等偏复杂类型矿床(第三类第二型)。

4结论与建议

①矿区位于偃龙岩溶水系统东南部,由于地形和构造影响,矿区地下水补给充足,矿床充水主要是矿体间接顶、底板岩溶裂隙水,其中最主要的是底板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因此,要做好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动态水位观测,特别是矿区中北部(寒武-奥陶系灰岩水水位高于矿体部分),要加强观测,确保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水不影响矿山正常开采。②根据矿区矿体特征和地下水特征,可先对南部埋深较浅进行开采,并对南部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水进行疏排,再通过中北部寒武-奥陶系灰岩水水位观测结果,确保水位降到安全水头以下再进行中北部开采。③虽然目前矿区内未发现大的构造断裂,但由于区域构造断裂发育,矿山开采过程中也应多重视小的构造断裂影响,坚持“有疑必探”,在确保查清其影响后再进行施工。④根据矿区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矿区及周边矿井,寒武-奥陶系灰岩水和太原组灰岩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雨后各水位观测点观测情况,往往是寒武-奥陶系灰岩水水位变化滞后期要短于太原组灰岩水水位变化滞后期,也就是说寒武-奥陶系灰岩水雨后补给路径较短,推测为雨季降水先补给下部寒武-奥陶系灰岩水,然后下部寒武-奥陶系灰岩水再通过导水通道补给上部太原组灰岩水。

[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的含义范文第4篇

一、艺术的形式与内涵

艺术是我国文化市场中的重要表现类型之一。作为文化和社会领域范畴的概念,对于艺术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并没有统一的结论。艺术是什么?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形式多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的外延和内涵一直都在发展。美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艺术作品有不同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艺术的概念是社会赋予的。有的学者会按照需要界定艺术一词所涵盖的范畴,以便研究。艺术并不是对客观的世界的刻板描述,而是艺术家饱含自身情感和个性进行创作的成果。笔者认为,艺术是某一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一类表现形式,在这些表现形式下,人们对现实社会和世界、事件等的主观认知和情感的主观表达。这种对世界的主观描摹,便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其结果是艺术品的产生。

二、布迪厄的艺术理论

(一)场域、惯习、与实践

布迪厄对艺术领域有深刻的理论阐释。笔者在此首先对布迪厄的理论做简单阐释。场域是布迪厄对社会结构的见解。场域是指不同社会类型的社会结构,在不同的场域中存在不同的结构与规则,构成了不同特性的“力”,这种“力”便是不同社会场域中的惯习。惯习是不同社会场域中人们行为的倾向性。处在相关社会场域中的人们会受到惯习的影响和制约,会不自觉的按照场域中惯习的要求进行活动。惯习既是场域中的规则,同时也内化成场域中的个体自身的一部分。场域与惯习通过实践相互联系。惯习作为场域结构的一部分,影响场域中的个体的实践活动;而场域中个体的反复实践则不断对相关场域进行修整或构建。艺术场域的构建过程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相符的。艺术家,艺术鉴赏者,中介人,大众,文化服务公司,博物馆,等个体或组织与其相互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艺术场域。所有在场域中的个体都必须按照艺术场域中的行规和相关制度行事,由此体现出场域的独特惯习;同时,艺术场域是在人们的反复实践下,不断发生变化,其结构与相关制度、规则也在不断调整。艺术场域随时间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模式,艺术鉴赏者和大众的审美标准,拍卖公司对同一艺术产品的定价,都随着艺术场域内的惯习和文化标准而变化。由此,艺术家们选择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窥视艺术场域内部结构、规则与运作模式。

(二)布迪厄资本理论对中国艺术场域的解释

中国的艺术场域和其他的社会场域存在交叉。其中,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对艺术场域的渗透最深。同时,其他文化场域对艺术场域也有不同程度的渗透。不同场域的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其他社会场域的“力”同时也或大或小地作用于艺术场域,由此构成了我国艺术场域的现状。不同场域对艺术场域的渗透,从客观上影响了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少其他领域,如经济、政治资本对艺术场域的渗透,从一定程度上盗用了艺术场域中的文化符号,并借用艺术场域中的艺术资本,为己服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少艺术博物馆中并未展示最优秀的艺术家的作品;有时,艺术博物馆中展出的是拥有较多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艺术家;拍卖市场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一些书法或绘画作品,可能并未有较好的创作技法,也未必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但是在市场上有时却有一定的卖价,这有可能是政治场域对艺术场域的渗透和作用。一些艺术家在经济活动场域的侵蚀下,将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的艺术符号投向市场。不同行业和领域对艺术形式的使用和利用,虽然从客观上丰富了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推动了艺术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不同行业对艺术领域的渗透,也影响了艺术行业符号内在价值。艺术创作从客观上说需要纯粹的环境,并需要减少其他社会场域的负面干扰。

另一方面,我国民众对艺术品与不同的艺术形式并未有足够的包容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可能欠缺对应的品位。大众对于艺术品的消费可能存在盲目性,对于艺术欣赏有时仅是跟随潮流,并没有自己的主见。正是由于普通民众艺术品位的欠缺,才给了其他社会场域可乘之机。低端艺术做品借助其他场域的力量,在艺术场域中抢占有利位置,由此影响了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当今中国艺术的现状

当今中国的艺术场域,包含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国的艺术场域呈现出多元状态。但是艺术领域与大众存在多方面的隔阂。同时不同的艺术形态也存在自身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对艺术场域的了解,主要探讨以下三类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现状。

(一)传统艺术

中国的传统艺术有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现今的艺术文化市场中,传统艺术文化面临以下两项困境。首先,传统艺术形式并未得到很好地传承。当今虽然有很多艺术家从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但是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很好地把握了传统艺术绘画的精髓。在资本场域和政治场域的影响下,许多并不出彩的绘画作品流入市场,广泛流传,并被高价拍卖和出售。这无疑对传统艺术的进一步传承有不良影响。其次,传统艺术的不被认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由于其存在文化符号上的积淀,传统艺术有其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包含特殊含义的文化符号。但是,这种传统艺术中内含的文化符号,仅仅存在于艺术场域的中的特殊位置。因此,普通的大众对于传统艺术中的优秀文化形式和内容并不能作出足够充分的理解,大众的审美情趣有待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艺术符号的理解和欣赏,对于传统绘画艺术的 认可和发展是必需的。

(二)流行艺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流行音乐,特别市hip-pop等音乐类型对国内流行音乐影响巨大,国内流行音乐对其时尚元素进行了吸收。歌曲中的节拍感显著加强,对节奏更加重视并显著加快。快节奏的流行音乐迎合和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特点,使得许多年轻人从中找到了共鸣和情感倾泻的渠道。影视作品同样也是如此。国内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因其题材,剧本,拍摄技术,等方面的不足,逐渐失去了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对此笔者认为,流行艺术和文化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流行艺术形式良莠不齐,糟粕与精华共存。流行艺术迎合大众口味,追求创新和潮流,在形成流行趋势的同时,其中必然会包含糟粕与低档次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被大众消费与接纳,可能会造成消极后果。其次,流行艺术受到较多大众的认可。流行艺术作品由于迎合大众口味,包含当今时代所认可和接受的文化符号,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求,契合了大众情感和休闲喜好。各种流行艺术形式,包括电影,流行音乐等充斥文化消费市场,可以说,当今的艺术文化市场主要被流行文化所占据。

(三)后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与传统艺术相互对立的艺术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传统的美学标准已然失去效用。传统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对话,展现了现代社会艺术领域的现状。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社会现状的体会与反思。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对美的表达和展示,除了积极情感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主要倾向于对消极情感的表达。焦虑,恶心,不安,恐惧,愤怒,蔑视,抗争,等等,所有传统艺术所不接受的情感表达在后现代主义艺术里都可以找到。不过,后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才刚刚兴起,不为大众认可。同时,后现代主义艺术包含内容过于繁杂,我们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应当批判地接受。

(四)当今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方向

当今中国社会,由于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并起,中国的艺术社会领域呈现出非常多元的趋势。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呈现出不同的生存状况。笔者认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使传统艺术形式重新焕发青春是改变中国艺术文化市场发展必须要走出的一步。笔者认为,如今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艺术产品并不能代表我国艺术的最高水平。一方面,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全部力量;另一方面,大众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缺乏应有的感悟与欣赏能力。在此笔者认为,传统艺术对流行艺术的吸收与接纳,传统艺术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的对话,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方向。(1)流行艺术形式由于较为准确地传达了普通大众群体的情感需求和精神世界,受到大众的喜爱。中国传统艺术同样可以做到这点。在发挥自身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力优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社会元素,说现代人的故事,表现现代社会的现状,努力体现时代气息;(2)传统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对话,展现了现代社会艺术领域的现状。通过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对话,传统艺术应当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四、结语

本文在布迪厄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当今艺术行业和相关领域的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对传统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在政治、经济等其他场域的影响之下,传统文化艺术并没有在文化艺术场域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同时,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艺术并未得到普通大众足够的认可。在现今这种状态下,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应发挥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的积极作用,并借此尽量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同时,艺术家应积极吸收流行文化中时代元素,积极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等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进行对话,不断发展自身。作为普通大众,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时激励和催生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最后,社会应当给予传统艺术更宽松和适宜的创作环境,促进传统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

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教学与研究,1998(02).

地域文化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德 个性意识 伦理规范 实践关系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1-0034-05

一、当今道德发展的某种征兆:道德的碎片化及边缘化

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社会的道德发展状况似乎都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并且有可能面临着传统道德逐渐消解、而现代道德尚未完全建立的“失范”状况。无疑,许多学者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今力图要回到亚里士多德以恢复德性的麦金太尔,在其著作《德性之后》的一开始就切中要害地表达了对现代社会道德现状的不安,首先他让我们思考了一幅自然科学遭受一场浩劫后的可怕情形,结果造成自然科学的很多语言虽然继续在使用,但是却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状态。麦金太尔提出这一可怕状况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我们身处其中的现实世界的道德语言同样也处于严重的无序状态,其表现诚如他指出的那样,当今“我们所拥有的就只是一个概念框架的诸片断,并且很多已缺乏那些它们从中获取其意义的语境。我们诚然还拥有道德的幻象,我们也继续运用很多关键性的语汇,但是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已极大地(如果不是完全地)丧失了我们对于道德的把握力”。但其实,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已经准确地预言并描述了现代性的发展给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的影响。他在我们所熟知的《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现代性的发展逻辑和悖论(理性、科技的进步和道德的退步)不仅遍及西方社会,同时也影响到了我国。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中到处都闪耀着道德的光辉,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要素。例如:儒家伦理思想中孔子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以及孟子详细提出的“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的道德规范,都表达了以“仁义”为核心、主要内容是“爱人”和“忠恕”的道德思想。不仅如此,道德还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具体领域中,如孔子谈到的政治就是以道德为根本:“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这可以说是道德化的政治的一个典型应用。除此之外,后来的秦汉至清代时期的文化中尽管存在着许多在今天看来阻碍个人自由发展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但也包含着一些积极的道德要素。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传统社会中,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大多数人都能够去遵循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各项伦理规则,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是迫于外在的压力,或者说是外在的各种道德规则强迫他们去遵循,否则人们就会受到各种舆论的压力而无法抬头做人。但是在今天,尽管我们仍然被各种适合于我们发展的伦理规则所约束,尽管随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我们也能够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些规则的存在并且应该去遵循这些规则,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愿像过去那样被动地遵守各种伦理规则,这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二、道德是各种规范的总和:一个亟待反思的概念

无疑,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中呈现出的道德缺失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追溯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方面。众所周知,以“礼”治秩序为核心的伦理本位传统文化极大地限制、摧残了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和创造欲望,严格的社会等级剥夺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因为礼治秩序只是承认人伦关系网络的存在,并不肯承认个体的独立价值。在这一秩序中,个人是被规定、被组织的对象,人的主体性与个性消融在贵贱有别、尊卑有等的名分之中。的确,在现代社会个性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道德植根的传统文化根源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很多学者也意识到了这一视角,所以有的学者就指出:“今天人类的道德危机不是人们不知道应该遵循以‘金规’为核心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是人们对‘底线伦理’的无知。而是早已丧失了自觉遵守起码道德规范的习性,失去了遵循基本道德规范的社会、文化基础。”我们还可以寻求现代化的工业文明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互碰撞后使传统道德资源受到削弱这一原因。但无论如何,当今随着各个民族国家交往的不断加深,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这一趋势已经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因此,除了要反思和寻求道德缺失的以上原因之外,还可以追溯到理论上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道德本身的理解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解,正是某些理论上的误解才致使人们的行动“失范”。

如今通行的伦理学书籍中对道德含义的理解通常是大同小异的。如:“道德就是由人类社会现实经济关系所决定,满足社会实践中人的需要,主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价值取向,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和社会意识形式。”“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正在被人们奉行的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情操等。”

通过以上列举的道德的含义,我们可以将现行的道德含义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第二,道德属于由现实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上层建筑,更具体地说是狭义的文化结构中的一个部分。从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角度出发,这两个方面固然包含着一定的道理,但是仍然有待补充。

关于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本质,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这种要求的借口是,道德的世界也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之上的不变的原则。相反地,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的产物。”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说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无疑,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要素,其根基还在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也强调;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又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一点就说明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必然能对各个领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价值多元化、个性多样化的今天,这一作用无疑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普遍。但是按照现行的很多伦理学书中对道德的理解,道德被归于狭义的文化结构的范围内,它是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之一,虽然人们也强调文化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但是却更多地关注了道德与文化结构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不同点,而较少或者没有强调道德在所有要素中的更为重要的地位,更进一步地,人们在强调上层建筑的独立性以及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时也没有强调道德在所有领域中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道德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进一步远离,这种偏离一旦被边缘化,就会使人们在行动中可以片面而又极端地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政治权力,道德也就失去了规范的作用,要么成了束之高阁的空头理论,要么成了冠冕堂皇的装饰,道德本身随之消解。另外,人们大多谈到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即强调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这一点本身毋庸置疑。但是在今天随着个体意识的逐渐觉醒、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和各种伦理规则的不断丰富,人们对道德的理解不应该仅仅限于外在的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制约,更重要的应该是内化的问题,即各种伦理规则从他律转化成自律的问题。只有这样,人们在知道各种道德规则时才能够自觉地践行,而不至于对通行的伦理规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知而不遵。

三、道德:所有生活领域的共同场景

对道德含义的这种理解,我们比较赞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的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的表述。她认为:“首先,我并未把道德视作一个分离的或独立的领域,而是内在于所有领域的人际关系。其次。不能把道德视作意识形态。我们将看到,道德包含有意识形态要素,意识形态被投射到和勾勒到道德之上……可以把道德定义为‘个人’的态度和决策同价值和规范期望之间的实践关系。”这里,虽然我们并不赞同她的“不能把道德视作意识形态”的观点,但是我们绝对赞同她所说的道德并不是一个置身所有领域之外的独立存在的东西,而是内在于我们的生活,与每个个体紧密相关,构成了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共同背景,对道德这样理解同时也说明了道德绝不仅仅是空头的理论和教条,同时它也是一种实践关系。随后,赫勒又在《一般伦理学》中对这种实践关系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她指出,现代社会中伦理道德(morals)可以被描述为:“个体与伦理(Sittlichkeit)的关系,‘个体的关系’代表着主观道德(morality),伦理(Sittlichkeit)代表具体/抽象准则、具体/抽象价值(抽象准则和价值也包含着普遍的准则和价值)之间的同一性和非同一性的同一。”这一对道德内涵描述性的定义表明,道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从客体来说。包括各项具体和抽象的准则和法则、原则、格言等,它们可以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从主体来说,随着人们的个体和主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可以反思和自我反思,也可以用自认为道德的理由来违背现实生活中的他们认为已经无效的各项规则,这意味着动态正义和自由的出现。简而言之,偏重客观的伦理与偏重主观的道德共同构成了完整道德的本真含义,其内在的两个部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内在地统一于每个具有个性的个人中。

首先,作为所有生活领域共同场景的道德可以与每个现实的个人及其行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与纯粹的、形而上的道德概念区别开来。我们知道康德在其《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构建了一个纯粹的道德理论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全部道德概念都先天地坐落在理性之中,并且导源于理性,它们绝不是经验的,不是从偶然的经验知识中抽象出来的,只有这样,全部道德概念才能获得尊严,同时,康德所说的道德规律也应该同自然规律是一样的,其约束性的根据完全要先天地在纯粹理性的概念中去寻找,以经验为依据的准则等永远不能够称为道德规律,否则永远不可能对一切有理性的东西有普遍的效力。正是在此基础上,康德在其道德框架中,对责任、善良意志等具体概念含义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先天的、非经验基础之上的。对道德理论的这种理解,虽然因其纯粹性的特征可以保证其德性的崇高和尊严,但是人一旦被完全剥掉情感、欲望、本能等非理性的因素,仅仅被称之为“有理性的东西”,那么人也就不再成其为人。所以正像有的学者评价的那样:“先天论的德性论,宛如一束断了线的气球,高人云端,五彩斑斓,熠煌耀眼,但永远落不到实处。它对一切时代有效,对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效;对一切人有效,对任何一个人都无效。它要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因而永远得不到任何可能得到的东西。”正是基于此,西方哲学中自从康德之后,其哲学发展的主流路径便从天上回到了人间,我们提倡的对道德含义的理解亦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前行,立足于生存于现实中的、能够进行物质实践活动的、社会性的个人,道德应该是经验的个体与同时代的各种伦理规则之间的实践关系。

其次,作为所有生活领域共同场景的道德既“在”叉“不在”某一领域,从而与泛道德主义区分开来。学者金生曾经详细地阐明“泛道德主义”的含义,所谓泛道德主义伦理主要是指,“以道德奠定生活的意义、个人的价值、政治与社会的组织方式,确定日常生活的方式与标准,道德成为判断一切世俗生活行为的神”。同时,他认为,泛道德主义一定得依靠强大的政治权力才能实现对全社会、全民、全部生活的道德监督与控制,而这样形成的道德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对于个人来说,道德并不是出于自己的自由选择,而是在外在压力下被迫的选择。泛道德主义的实施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方面会产生道德独断和专制,另一方面会产生普遍的道德焦虑。的确,他的这一分析切中了问题的要害。在很大程度上泛道德主义能够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起到很强的约束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是,如果这种约束不被个体所承认,即便是在外在道德压力下选择了其伦理规则,但最终一定不会使人成为真正的“好人”,而是一个虚伪的“好人”。就其实质而言,个体在选择中是否是出于自愿,或者是个体自愿、自由的原则在道德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而作为所有生活领域共同场景的道德是在回应今天人们所面临的选择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时

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与泛道德主义虽然有表面的相似,即虽然两者都是与所有生活领域联系起来,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并没有强制性,并不依靠强大的政治权力迫使每个个体遵循其伦理规则,当然它会在“善”的关照下提出各种伦理法则、准则和格言等,但是这些伦理规则的施行并不依靠外在强大权威的压制,要求个体在具体的行动中必须执行,它们的权威来自于自身向善的力量,而且它们仅仅是指导性的,至于在具体行动中如何做事,每个个体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方式。所以说,这是两种道德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同时,两者之间的区别还在于:前者只是作为各个领域中的共同精神或者共同背景存在,它既“在”某一领域,也“不在”某一领域。说它在某一领域,指的是它需要跟每个领域联系在一起,但是起引导性的作用,它只是要求各个领域要以道德中所蕴含的善的精神为指导;说它不在某一领域,指的是它不会固定于某一领域、化解各个领域,从而走向了其反面,造成反道德的严重后果。诸如道德化的政治、道德化的经济等。

最后,作为所有生活领域共同场景的道德更强调人们行动中的反思和良好判断力的作用。当今工业文明的转型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但同时工业文明蕴含的理性因素,特别是“工具理性”也渗入到了我们的文化中,进而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会导致人们在现实行动中只考虑理性算计,更可怕的是也会导致“平庸的恶”的现象。对此现象,英国思想家鲍曼和美国的阿伦特都曾经作过深刻而冷静的阐述。鲍曼认为,二战期间的大屠杀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社会“完美地”进行,既是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文明化进程中的另一张面孔。大屠杀只是揭露了现代社会的另一面,而这个社会的我们更为熟悉的那一面是非常受我们崇拜的。现在这两面都很好地、协调地依附在同一实体之上。或许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它们不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且每一面都不能离开另外一面而单独存在。虽然这听上去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而且,“文明化进程是一个把使用和部署暴力从道德计算中剥离出去的过程,也是一个把理性的迫切要求从道德规范或者道德自抑的干扰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提升理性以排除所有其他的行为标准,特别是使暴力的运用屈从于理性计算的趋势,早已被认定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因素――大屠杀式的现象就必须被看成是文明化趋势的合理产物和永久的潜在可能”。即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市场的规则和理性的计算全面而深入地侵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理性算计”的考虑已经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首要原则。道德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在此背景下,只要有利可图,人们就可以践踏原来约束其行动的各种伦理规则,而且通常不会受良心的谴责。尽管这种现象在西方已经全面展开,但同样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毕竟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进程已经势不可挡地进行着。西方人当今的道德状况也许将是所有人面临的状况,面对这些,我们无法逃避,所以我们现在亟须做的就是要重新将道德与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联系起来,这样的道德虽然与各个领域相连,但是它却不会化解某些领域,导致各个领域道德化的后果,而是人们在各个领域中的行动要以“善”来引导。

作为与每个人相连的道德又是与个人的反思、良好的判断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个人缺乏辨别善恶的能力,或者毫不思考而仅仅服从某种权威及其规则,那么人们就容易走向道德的反面。对于这一点,汉娜・阿伦特在其著作《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和论文《认知心与道德心》中进行了反复的强调。阿伦特在对二战中的纳粹分子艾希曼屠杀犹太人的思考中提出了“平庸的邪恶”这一概念,她认为,艾希曼之所以能够做出这么邪恶的事情,不仅仅在于制度的原因,也不仅仅是他本人天生就是个恶魔,是个敌视犹太人的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本人是一个无思想、失去了辨别善恶的能力的人。正是思想的缺乏,才导致邪恶的发生,同时也使引发邪恶的人可以心安理得地逃避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责任。所谓思想,其实就是在具体的行动之前,自己与自己进行交流和谈话,在交流中审问、辨明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其实每个人均有这种能力,每个人为了避免痛苦,也可以丢掉这种能力,正如阿伦特所说:“思考活动若不是非认知、非专门化的意义,如人生命的自然需求,而是实现被赋予意识里的异别性,那么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毋宁是每一个人时时刻刻表现出来的能力;同样地,无能力思考也并不是那些丧失脑机能的人所有,而是时时刻刻表现于每个人――科学家、学者、特别用脑力的专家――只要一个人摔掉自己跟自己的交谈(而苏格拉底首先发现这种交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无论怎样,人们一旦运用了这种能力,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保证人们不犯错误,但是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邪恶的发生,从而做一个真正的好人,所以说当今随着人们个性意识的觉醒,我们所理解的道德不应该仅仅强调外在的规范,更要强调个人的思考、反思和判断力,人们只有在经过这一过程后才能够自愿地认同外在的各种伦理规则,也才能够使道德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3]卢风,普遍伦理的三重障碍[J],求索,1999,(6)

[4]刘可风,伦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

[5]骆祖望,黄勇,莫家柱,伦理学新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5

[6]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8][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76

[9]Agnes Heller,General Ethics,Oxford:Basil BlackwellLtd,1988,p,48

[10][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8-39

[11]金生,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