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83-01

随着手机电视、数字电视以及网络宽频为代表的新媒体相继诞生,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等传统媒体在传播领域的地位遭到强烈冲击,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融合,其传播主体、信息源、新闻载体以及组织结构等都出现了一系列改变,因此对新闻人员的素质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不能使这种要求得到满足,现有的教学模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本文指出目前新闻传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分析。

一、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理论依据

媒介融合趋势的形成,使社会对新闻人员的要求也更高。新闻人才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应具备传媒、策划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进行写作、拍摄与编辑。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采集早已不是新闻人员的主要工作,新闻人员应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媒介融合是新闻报道文体的融合,也是文字与图片、静态与动态的融合,并且体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与思考。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行业竞争,也是新闻人员新媒体策划及设计能力的竞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员应具备更强的传播、分析以及策划能力。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以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为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的需要,要想实现优秀新闻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对其教学进行改革。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现阶段新闻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媒介融合趋势下全面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就整体而言,需要使教学更加合理、新颖与高效。多数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比较传统,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未将相关科研成果及时地应用到教学当中,片面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却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并且,多数高校新闻传播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更新,从而使所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二)缺乏健全的学科结构

现今我国新闻院系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在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广泛应用之前制定的,该课程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广播技能,在媒介融合趋势不断推进的现在,早已不能使媒介发展的现实需求得到满足。目前高校各学科体系之间缺乏联系,单一的技术人才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明显不能完成新闻的采编工作。所以,高校应重新调整新闻的专业设置,使课程设置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上能够较好地适应。

(三)缺乏强大的师资力量

媒介融合形势下,新闻高校必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高校的教师基本上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其一般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行教学工作,并且其在高校均只接受单一型媒介的教育,只掌握某一媒介的技能与知识,在媒介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并且,具有先进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水平的教师十分稀有,媒介融合与信息全球化趋势下的科研教师更少。高校缺乏壮大师资队伍,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学必然难以实现新型新闻人才的高效培养。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改善课程体系

新闻工作者,需要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发出权威的声音,使得舆论的方向发生改变,应具备较强的识别及判断能力,对各种文化知识具有充分的了解。高校可凭借自身学科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以及跨专业融合,使新闻传播专业不仅具有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涉及到其他专业的知识,实现各学科知识的交融。应增加设置与网络新媒体有关的课程,并且,整合教学资源,在高校内建立功能多样、媒体融合的综合新闻实践平台。且基于该平台促进各学科的交融,使新课程设置有效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应充分了解媒体工作平台的概念、技术及流程,且应掌握语言表述的能力。因此,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必须整合现有的教师资源。可凭借举办先进水平的学术会议或者学者论坛,邀请权威专家、教授进行知识传授与交流,使师资队伍具有各学科、各媒体、各专业的知识结构,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全面。并且注重著名媒体人才经验的引进,使教师的新闻教育视野更加宽阔,实现新闻实践水平的有效提高。

(三)进行融合性教学平台的改造

新闻院校应满足媒介融合形势的现实需要,构建针对学生的技术平台,进行媒介融合实验室的建立,使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新闻采编与制作传播所需的知识技能,从而成为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全面性人才。高校还可与先进科技企业以及主流新闻媒体合作,打造学生校外实习平台,通过将学习、生产、研究三者有效结合,不仅有效提升师生的实践水平,而且也为企业输送了人才与技术,实现企业与高校的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周怡.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展望, 2014(22):63.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媒体产业电信业传媒业产业融合结构转型

大媒体产业概念的兴起与以新观点和新思想著称的《今日美国》专栏作家凯文·曼尼(KevinManey)的推动有关。“因为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汇可以涵盖横跨通信、信息、计算机和娱乐产业之间所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一切”,所以,他才称呼这个产业为“大媒体”。[1]他认为:“跨越通信、信息和娱乐业的公司一不留神就遇到了产业融合。这次产业转型早在1993年就已经开始。……人们推想电视业、电话业、计算机业和内容产业将会融合为一种技术,一个产业。”[2]

大媒体产业虽然在我国还是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尚未发展为成熟的产业形态,但是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可以预计,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对我国电信业、传媒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大媒体产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多方面,但是由于大媒体产业的形成与电信业、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密切相关,所以其对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影响尤为深刻。

推进传媒业产业结构向新的均衡演进大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整个产业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和转型,所以其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从整体意义上推动和明确大媒体产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产业融合的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产业融合的趋势仿佛是一阵洪流,正在冲击着产业分立时代所形成的各种壁垒和限制。产业融合的趋势正在为新产业形态的诞生寻找新的突破口,来为其发展铺平前进的道路。同时大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还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国内市场上,产业融合正在促使产业管制者和企业经营者适应新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借鉴国外大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研究我国大媒体发展趋势,我认为,大媒体产业将对我国传媒业产生如下影响:

1.管制体制从单一产业管制走向融合产业管制

随着传播体制的变化,传媒业的管制将逐步从单一的产业管制走向融合的产业管制,并使得整个管制体制的运作更为理性和透明。当前,美国已对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实行三网统一的管制体制,这三种信息传播网络都已纳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统一管制范围。

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媒业整体管制思路的调整是必然的。不过我国对于传媒业管制体制的演进采取了比较慎重的变革路线。大媒体产业的发展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传媒业管制体制的调整和改革。而美国信息传播产业管制体制的变化就深刻体现和回应了融合的必然要求。

2.传媒产业结构从旧均衡走向新均衡,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变革

从宏观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是世界范围内长期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从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一直在进行。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还存着企业数量多、产业结构失调、经济效益不高的弊端。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均衡的打破就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演进。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创新的结果实际上是一种产业突变。”[3]原有产业结构均衡已经被打破,新的产业结构均衡正在形成过程之中。从旧均衡到新均衡,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大媒体产业的兴起则可从根本上对我国传媒业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于传媒业的产业结构来说,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和改变。

3.传播方式从分离方式向融合方式演变,媒介融合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经历了信息大爆炸洗礼的美国已经感受到了融合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近二十年来,产业预言家们一直在预言数字技术融合时代的到来。但是这在以前一直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由于更快的芯片、更宽的带宽和更为通用的互联网标准的出现,技术正在迅速地融合。”[4]在我国,当前,深入开展三网融合政策和管理方式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已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可见,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网络融合将成为进一步促进当前各种传播方式走向融合的重要途径。

从历史角度来看,传播方式发展的趋势将更加人性化地体现人的融合传播需求,进一步摆脱传统的相互独立传播技术和单一静态传播方式的局限,进入大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而传播方式的融合必然导致媒介融合程度的提高。

4.传播内容呈现大融合和小众化的特征

当前,传播内容的发展存在两种鲜明的趋势:一种是随着传播媒介融合而生成的传播内容的大融合趋势,一种是随着传播主体日益细分而形成的传播内容的小众化趋势。如互联网的扁平式开放性结构,使得网络容纳了更多数量和类型的传播内容,这客观上使得传播内容呈现出更加小众化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这两种趋势同时存在,又相互交叉渗透。

从大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播内容的选择性没有因为大媒体企业的存在而从总体上变得缺乏多元性,而是通过其他主体对传播内容的创造而从客观上提高了其多元性和丰富性。

5.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多重性

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大媒体时代是多重和复合的。新的传播世界中,传播角色的交叉和互换几乎可以同时进行。这种大媒体产业的传播环境为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主体提供了空前自由的传播空间。这对于信息的传播、人际的沟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博客和维客现象兴起就体现了这一点。对于博客现象,人们就从这个现象背后看到了新的传播环境、传播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博客现象使得“出版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分界线消失了。这一切为大众传媒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属于大众的媒体诞生了”。[5]博客现象的兴起为满足个人传播需求提供了新的更为宽容的传播方式。

6.塑造电信业开放型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市场融合和服务融合的一种客观反映。电信业和传媒业在各个层面的融合推动了整个产业融合的实现。市场需求来自于电信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消费者,而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则是产业融合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基础出发点。正是这个需求的原动力最终推动了并保证了技术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实现。

世界电信业在近20余年,尤其是近10年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它已从一个社会基础设施的角色转变成为社会提供服务共享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基础之上,其对于产业融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都明显增加。正是基于这个意义,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简而言之,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重新塑造电信业的产业角色,并使其产业位置更加前移,更加贴近终端消费者。

借鉴国外大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研究我国大媒体发展趋势,大媒体产业将对电信业产生如下影响:

1.产业角色从电信服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

电信业从电报、电话服务衍生而出,但是随着产业的变迁,电信业逐渐出离传统的产业角色,而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进行历史性转变。电信业从技术型产业到综合信息服务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历史角色变革。同时它也经历了从垄断经营到市场竞争的历史变化;它还从一个社会基础设施经营者彻底转变为一个社会信息服务的提供者。

对于电信业和传媒业在大媒体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认为,电信业在大媒体产业中成为一个不可忽略、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在大媒体产业中,真正要使得整个产业体系和谐运转,离不开电信业的产业支撑作用。目前,在我国对于网络电视业务主导权的探讨还没有定论。广电业一方认为,网络电视是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在数字时代交互性的升级,而电信业一方则认为网络电视是从语音到数据再到视频的三重播放(triple-play),是基础电信业务的自然延伸。在IPTV的牌照及其运营主导权的争夺战中,虽然电信运营商被设置的壁垒排除在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在IPTV的业务拓展中无所作为。电信运营商正在尝试种种方式介入其中。可见电信业产业角色的转变也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2.产业结构完成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型

电信业中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遭遇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冲击之后,不管是市场,还是结构,都将进一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对于电信业来说,都是一种巨大而痛苦的转变。电信业的结构转型是为了适应整个社会发展和大媒体产业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我国电信业在经历了自1978年以来的飞速增长之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电信业自身体制改革来解决,一方面需要通过大媒体产业等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来逐步解决。有学者曾经将电信业和IT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1、IT业一直是充分竞争;而电信业却是垄断起家。2、IT业是高度的专业化经营,但是电信业的各个企业都是从物理网到应用层,上下游“通吃”,成为典型的纵向整合。3、IT业是以应用层为主,而电信业中,谁有物理网谁就是“老大”。[6]

在大媒体产业时代,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来自于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产业群集的组织空间结构是与产业融合要求不相符的。产业融合势必要打破产业群集的相对固定的边界,使跨产业、跨机构的联结与互补更大规模化与密集化”。[7]由此可见,产业融合对于传统的产业集群的概念也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对于原有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产业在战略层面呈现融合和协同的趋势

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关系在经历了“各走各的”产业分立时期之后,终于在大媒体产业时代走到了一起,并开始在战略层面尝试“齐步走”的产业协同。

对于电信和传媒业来说,基于融合基础形成的大媒体产业意味着一种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大媒体产业战略的选择涉及电信业和传媒业产业战略的设定。电信服务的最高境界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找到任何人进行通信联络和沟通。而传媒服务的最高境界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的传媒信息。这两者的最高境界是非常接近的,其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电信业所进行的主要是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传媒业进行的主要是传媒和人的信息传播。在未来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信息传播服务已经跨越了产业分立的界限而逐渐趋向融合。在这种环境之下,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战略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我国大媒体产业将逐步在电信业和传媒业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大媒体产业,将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给我国的产业体系带来全局之变,同时也将继续为信息传播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融合动力。

注释:

[1][2]Maney,Kevin.MegamediaShakeout:theInsideStoryoftheLeadersandtheLoserintheExplodingCommunicationsIndustry[M].NewYork:JohnWil-ley&Sons,Inc.1995.preface,p.1、2所谓“大媒体”,其实并非新词,也不是凯文·曼尼(KevinManey)的独家发明。凯文·曼尼对于大媒体这个词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论证。在1991年前后的美国,对于大媒体的评论就时有兴起了。杰西·杰克逊(JesseJackson)对此的论述就比曼尼·凯文早四五年。

[3]于刃刚《主导产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4]StephenBaker,HeatherGreen.BigBang[J].Busi-nessWeek.Jun21,2004,p.68.

[5]斯蒂芬·贝克,希瑟·格林,阮静,欧阳丽译《网络日志将改变你的生活》《商业周刊》中文版,2005年第6期。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体变革 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 万忠实读者、金网20 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传媒监管;对策;研究

传媒监管是传媒主管部门对传媒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性规定或规范,它实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行为。而传媒监管体制是对相应的传媒监管体系和基本制度的总称。传媒行业进入门槛高、技术性强,当前广泛应用的电脑技术和数字技术将传统传媒和计算机网络等新兴传媒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传媒模式,传媒创新也不断出现。同时,各个传媒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纷纷在传媒创新的过程中实行跨越传统领域经营,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目前,我国传媒监管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对传媒创新的监管收效甚微。传媒产业的良性发展呼唤传媒监管新秩序,以规范传媒创新不断发展的产业系统和链条。为适应传媒创新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发展,及时改善我国的传媒监管模式显得非常必要。我国的传媒监管体制不仅要适应传媒创新,而且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传媒监管体制。

一、新媒体时代传媒创新的概述及影响

新媒体时代传媒创新概述。传媒创新是引起新闻传媒领域发生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从广义来看,发生在新闻传媒领域的一切形式,包括传媒制度和传媒业务两方面的创新活动都可以称为传媒创新。一般来讲,传媒创新是指传媒工具创新和传媒服务创新等传媒业务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动因来看,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导致对传媒服务需求的急速扩张,社会新兴行业的崛起、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同时伴随的各种制度创新、规模变动,从根本上要求现代传媒业提供更宏观、更专业和更复杂的传媒业务服务。[1]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媒体的自我更新,新兴传媒技术的崛起为社会打造了众多媒介传播方式及媒介组织,引发了传媒业相对实体业务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传媒发展的加速提升。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传媒产品和传媒制度的改变都会对社会传播体系产生制衡。

从时间角度来看,创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旧有媒体而言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所有随时代变更而推陈出新的媒介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由于融合了大量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当前的传媒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许多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的创新传媒得到了迅速发展,创新传媒种类很多,而其共性基础均是利用数字技术,依托融合宽带信息网络,具有自身独特终端移动性。

从特点来看,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创新传媒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在自身运行制度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传媒拥有一些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海量的存储能力、立体的传播手段和个性的服务方式等。但二者根本性的区别不在这些表象特征,而是基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方面的根本性差异。传统意义的媒体传播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一对多的,受众被动接收信息,是绝对意义上的传媒消费者。受众在现代信息传播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会,与媒体传播者之间的关系转为互动,创新媒体的受众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由于进入门槛低,每个人都有说的条件,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传媒意图。也就是说,受众不单单是传媒消费者,还是传媒生产者。传媒权力由传统大众媒介扩展到受众群体,传播从单向变成双向,从一对多变成多对多,从精英制造变成大众制造。

传媒创新对传媒监管的影响。新传媒时期传媒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传媒技术创新促使传媒业务发生了变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传媒市场结构和传媒组织结构,突出的一点就是传媒创新导致传媒市场融合。和传统传媒相比,当前传媒机构提供着日益多样化的传播工具、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内容。新型传媒工具的发展,传媒业务的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传媒市场的内容与结构,信息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导致传媒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结构变化,打破了传播媒介的行业界限,使文字、电视、广播等传统传媒市场直接融汇在一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综合性现代传媒市场。当前,世界许多国家传媒业务构成中,传统传媒业务在传媒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不断下降,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而产生的新兴传媒业务的比例则在不断上升,创新业务在传媒业务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衍生产品业务和增值服务等业务已成为综合性传媒机构日益重要的收入来源。[2]

与当前传媒市场结构和传媒机构自身资产结构的变化相适应,传媒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一般意义上所认知的传媒机构的经营方式和内容,传媒业务交叉使得传媒机构出现集团化、综合化趋势,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增强,同时也使得传媒机构的市场化运行趋势不断增强。为了不断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下去,现代传媒机构往往会通过不断拓宽市场途径来拓展自己的规模和业务范围,这促进了传媒机构之间跨行业、跨地域的合作,也促进了集团化全能传媒机构的兴起。典型的模式之一就是成立综合化的传媒控股公司,以打破传媒行业界限和地域限制,将各种传媒业务融合起来,打破传统传媒业务的界限,突破传统业务界限的限制,使得各种传媒机构和业务以及传媒市场之间的差别日益模糊,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可以提供各种传媒业务的综合传媒集团。

整体上来看,传媒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传媒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而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模式上的创新又不断完善传媒机构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得新媒体发展突出强调市场机制的主导运行。正是由于客观上传媒发展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不断对我国传媒监管体制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逐渐暴露出传统监管模式在把握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上越来越“力不从心”。在全新的发展环境下,传媒产业出现若干新的问题,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旧有监管的能力和范围,使传媒发展受到影响。

二、当前传媒监管发展中的问题

传媒监管制度建设滞后。从制度发展角度看,法律是监管体系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和方式。在当前媒体创新快速发展时期,传媒监管滞后直观表现为我国传媒领域相关立法较少,规范作用较弱。纵观我国传媒监管发展过程,各种行政手段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相应的传媒法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关传媒管理的法律文件中,大多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实施,一小部分是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颁布实施。同时,每年颁布的有关传媒管理法规文件中,一半以上是以“通知”“意见”或“办法”等行政文件的形式表现的。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行政手段有自己独到的优点,如权威、严肃,但是灵活性和实用性不强,而且体系不完善、前瞻性较弱,长久来看不利于政府传媒管理职能的有效实施。常见的一种现象是面对传媒发展中的问题,不断用禁令、叫停的形式来禁止,这样的监管手段不仅单一、简单化,而且往往导致规范措施流于空泛。尽管监管禁令不断,但往往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更为关键的是,行政手段的本质在于保证传媒发展的稳定,但在实际执行中,行政手段的过多运用却在客观上忽视了促进传媒业务创新发展的可能,尤其是当二者之间产生目标冲突时更是如此。传媒创新发展强调市场机制,核心是按照各种法律规章、规范办事,目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制度规范体系来达到发展的目标,而传媒监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相关法律规章的缺失,从根本上阻碍了传媒产业的良性发展。

传媒社会公信力降低。公信力是传媒导向作用的保证,拥有良好公信力的传媒往往能使舆论导向发挥积极的社会促进作用;反过来,良好的舆论效果又能有效促进传媒的发展。在当前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中,由于传媒机构自身受利益驱动和过度竞争的影响,加上社会性监管的缺失,出现了某些传媒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一些传媒机构为追逐收视率和商业效益不顾社会影响,导致传媒公信力降低。传媒创新强调市场化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传媒产品的资源配置,但是市场并不能完全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以满足社会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因无利可图或者收益偏低而被某些媒体忽视甚至抛弃,而那些无聊、乏味甚至不良的内容由于能够吸引受众,带来较高的收益,则受到很多媒体的追捧,并大肆传播。可以说,由于外部监管措施对传媒机构内部建设不力,传媒机构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降低了传媒的品质,也降低了传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传媒创新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传媒机构自身建设需要加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我国传媒产业市场化过程中社会性管制职能的缺失,亟须强化与传媒市场化发展相适应的、以标准和规则为基准的各种社会性管制措施。严格限定传媒产品、传媒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着的各种传媒活动,可能危害公共利益、社会道德或者社会秩序的传媒行为,通过这些具体措施以实现标本兼治、有的放矢的监管目的。

传媒监管条块分割。历史上世界各国传媒监管制度实行的均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各种传媒立法对传媒机构的业务范围乃至经营地域均作出了明确的限制。[3]但是随着新传媒摆脱传统的单一媒介形态,逐渐发展成全能化和集团化的媒介融合体系,传统的传媒监管体制已经无法针对传媒的融合现象来进行有效的规范。尤其是2000年以来,传媒创新进入高峰期,众多传媒创新打破了传统传媒行业界限,分业经营的限制被突破,混业经营成为传媒业的发展趋势。这种混业经营模式以及传媒集团的崛起,对传统的单一型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一直以来,我国传媒产业都是按照技术特性划分的,各个传媒产业都以自身的传输平台向各自的媒介终端提供不同的业务形态。相对应的是我国以传媒介质为标准成立监管行政主体进行分类监管,各个传媒行政主管单位各自管理着不同种类的传媒,和传媒业务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都有权进行各自业务监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条块分割、以块为主、分级管理”的监管结构。这种分业监管模式在传媒业务分立时符合整体经营格局,各监管机构可以进行差异化监管。但是,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增强,分业监管模式分类较细,层次过多,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协调的缺点就暴露出来,同时容易出现监管缺位或监管重叠的现象。

三、我国传媒发展过程中传媒监管对策分析

首先,传媒监管制度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从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及各国监管制度效用发挥来看,传媒监管制度政策要有相应的提前性和前瞻性,监管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我国传媒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为有效防止传媒风险,传媒监管相关部门在制定传媒制度,特别是制定有关稳定性的政策和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里传媒创新的变化趋势。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传媒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制定。长期以来,我国传媒政策的制定以保障稳定、化解风险为主,然而,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及今后传媒市场发展的要求,我国传媒政策的制定应以促进传媒发展为主,相应的传媒立法应当注重构建公平环境及平等竞争平台为目标,突出市场约束机制在传媒监管中的作用。另外,传媒政策制定的视角也应更广泛,要从先前的局限于国内监管转向为着眼于国际范围的监管。从本质上来看,在世界传媒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具有前瞻性、能促进传媒市场高效发展的制度是促进传媒行业快速发展的基本和前提。

其次,加强传媒机构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强化传媒社会性管制。我国传统上相对更加注重传媒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因而反映在控制手段上,就是更加注重外向控制,强调从外向内的控制手段。但是,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及创新,世界各国传媒监管的防线不断提前。当前,各国传媒监管机构对传媒机构的自我内部管理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传媒机构自身健全的管理结构、完善透明的运行制度是监控传媒机构风险的有效保障。尤其是对于尚未建立健全良好社会环境的国家而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并不完备,传媒机构要想在强大的市场化竞争下快速地发展壮大,内部管理和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另外,在重视传媒机构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传媒社会性监管,强有力的、全面的社会性监管是保障传媒机构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性管制依靠行政手段,社会性管制更多的是依靠各种标准进行,实现由行政手段向法律、标准的转变,存在一个传媒机构信息披露、自身监管和程序规则公开的问题。通过社会性监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也是配合传媒监管手段转型的有效约束和保障。

最后,以加强监管协调为目标,有效改善当前的传媒分业监管体制,建立以职能监管为核心的混业监管体系。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传媒监管体系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4]这种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曾对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在传媒机构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下,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多头领导、职权重叠对综合化、多元化传媒机构的监管收效大大降低,甚至起到反作用。传媒行业进入门槛高,技术性强,有必要设立权威的独立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独立监管机构不仅要独立于传媒企业,而且要独立于政府部门,这样才能不受干预进行监管,同时当产业发展和监管职能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可以避免由于混同于同一部门管理而导致的管制冲突。

(本文为2010年河南省软科学课题“广告传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红祥.英美传媒监管模式变革的动因考察[J].传媒观察,2011(3).

[2]樊娜.新媒体对广电传播模式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1(10).

[3]柏杨.我国传媒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5).

[4]宋建武.我国传媒业规范转制的路径选择[J].新闻爱好者,2012(3).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一、手机媒体处于低级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我国手机媒体无论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业务模式上,尚处于探索阶段。

首先,手机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所办的多采取合作的运营模式。目前,手机媒体主要采取如下方式运作。一是传统媒体+SP(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所兴办的手机媒体,目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在这种运营模式中,传统媒体提供内容、SP提供应用服务、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相应的收入一般按照内容、SP、电信运营商25%、25%、50%的比例分成,当然,相对强势的内容提供商获得的分成比例会高一点。目前,很多报业集团旗下报纸的手机报总订户在几十万的数量级上,一年的收入在几百万元级别上。二是传统媒体直接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手机媒体,如新华社、CMMB(中广移动)等。这种运营模式直接跳过SP运营商,或者传统媒体收购SP运营商,或者电信运营商直接跳过自己的平台进行运作,如中国移动旗下有卓望科技、中国联通旗下有新时刻公司。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传统媒体的分成比例略高,但是一般不超过40%。三是3G门户网如空中网等专门化的手机媒体网站,他们致力于打造专门的手机媒体平台,并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获得收入,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四是门户网站的手机媒体业务。目前,门户网站的手机媒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门户网站自身提供SP业务,通过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分成,这些业务主要包括铃声、图片、文字传情、新闻、游戏、短信等;另一方面是门户网站设立专门的频道专门提供相关的手机媒体业务。

其次,目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中手机媒体的定位都是附属业务,而没有把其定位为独立的业务。当然,由于作为从属业务,尤其是传统媒体重点扶持的业务,手机媒体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既有的内容资源,不需要投入大量的采编费用就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因此,目前传统媒体的手机媒体业务多为盈利项目。但是一方面收入规模小,远远不足以成为新的业务增值点,另一方面如果和现有的业务采取交易的方式来获取内容资源,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状态。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新的业务尤其是发展前景巨大的新业务必须作为独立的业务来发展,采取相对分权的组织模式,否则就会受限太多,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导致业务得不到发展,或者出现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的局面。

第三,目前,手机媒体在表现形态上,主要采取的是手机报、WAP网站、手机电视和手机视频等表现形态。如CMMB采取的是手机电视形态,传统媒体多采用手机报形态,3G门户网站多采取WAP网站产品,门户网站多采取WAP网站产品和手机视频网站形态。

最后,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尚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二、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有着巨大的手机用户群且手机具有的自身特性,手机媒体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未来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首先,手机媒体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手机媒体已经有巨大的用户,而且潜在的用户市场更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4738.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6.3部/百人。全国网民数达到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其中手机网民数净增1.2亿人,达到2.3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0.8%。因此,有着庞大用户群的手机媒体必将要迎来黄金发展期。

其次,手机媒体的自身特性更符合读者阅读趋势的变迁。当前,从读者阅读趋势上看,一方面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将更善于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主要由等待和无聊时间构成,等待的时间包括等车、等人、候机等时间,无聊时间包括乘车、如厕等空隙时间。在这些时间获得信息,需要相应的媒介具有及时、易携带、展示性好等特性。另一方面人的需求可以分为娱乐需求和信息需求。在娱乐需求方面,年轻人有着更强的需求,也更为电信运营商和广告主所看重,广告主看重的是年轻人所具备的庞大的潜在消费能力,电信运营商看重的是年轻人所钟爱的手机视频能够带来大规模流量的消费形态;在信息需求方面,这部分人群多为消费能力强的中产阶层,这部分读者需要个性化、量身定做的信息,这部分读者也更为广告主所看重。由于手机媒体具有易携带、及时、迅速、展示性好的特点,这些都完全符合读者阅读趋势变化的要求。

第三,从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手机报、WAP网站都是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将以网络媒体的现有架构为基础来发展。无论是手机报、WAP网站还是CMMB提供的信息依然具有标准化、信息量少等缺陷,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这也注定这些形态只是手机媒体的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然以巨型的娱乐信息平台为基础,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为驱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分层娱乐信息收费。

第四,手机媒体将采取“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由于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一样,具有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较小的特点,可以在基础业务平台方面利用免费的优势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巨型平台。由于其平台的空间是海量的甚至是无限量的,成本低廉,手机媒体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而且由于其存储空间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具体说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其巨型平台发挥长尾效应,把各种个性化和小众化的用户吸引到巨型平台上来。手机媒体“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可以具体为: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用,利用免费优势吸引巨量的用户,进而搭建大型平台进行资源协同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增值业务。在具体的盈利模式上,手机媒体将多采取交叉补贴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付费的给不付费的提供补贴,一方面,同质化的信息变得免费,而客户定制化的信息则要变得昂贵;另一方面,第三方给获得免费信息和服务的用户付费。

第五,电信运营商和新技术公司将大力进入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更大、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电信运营商拥有渠道优势和巨大的用户群,又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值点来实现转型。从电信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将从通话消费为主转变为以流量消费为主。据国外媒体报道,思科首席技术官帕德马锡·沃里奥(Padmasreewamor)日前表示,到2013年,全球互联网流量将达到560亿GB。而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这一信息服务业新兴形式,以带动自身流量的大幅度提升,才能保证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电信运营商必将大力发展手机媒体业务,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下一步将是人力、物力的大规模投放。另一方面,google、苹果、微软、腾讯、新浪等以技术起家的新媒体公司正在虎视眈眈手机媒体业务,由于手机媒体业务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这些新技术公司将在未来的手机媒体业务领域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三、传统媒体发展手机媒体的关键

当前,传统媒体意识到手机媒体的良好前景和潜在的市场规模,纷纷采取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多种方式进入手机媒体领域,但是囿于观念、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成效不大。传统媒体要想真正发展新媒体,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包括手机媒体的发展思路观念、利益观念以及合作观念。

首先.要加深对新媒体本质的认识。一些新闻人还只是把网络当成一个既有内容分发的工具和渠道,这种思维的缺点在于:首先,没有认识到传媒业巨型信息终端的趋势,未来任何媒体的内容只能是巨型信息终端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信息终端必须符合互联网理念并以互联网为平台。其次,没有认识到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阅读趋势的变化,原创的内容无论其渠道怎么变化都依然是统一、标准化的信息提供,和读者的要求相差悬殊。第三,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媒体业的改变:一是网络媒体可以通过提供平台使自媒体成为可能,这就大大拓展了信息源,也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专利转变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权利;二是可以利用技术提供及时、深度的信息分析,例如,和讯、东方财富网等可以通过相关分析软件为你及时提供各只股票的各种技术分析;三是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分析读者的信息阅读偏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四是网络技术也可以解决信息的筛选,解决互联网现实存在的泥沙俱下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利用众包理论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对信息的求证中;另一方面可以设计评价机制,一旦信息者假新闻就把他的等级大大降低,这就能保证信息者为了自身的声誉而自身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思路决定出路,传统媒体要想真正发展手机媒体,就必须按照互联网的要求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这就要求首先意识到网络媒体平台化的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内容优势充分利用巨型信息平台对内容进行优化和分类,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找到需要自身内容的个性化读者,并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因此,在未来,信息服务和内容服务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会更快发展,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变自身对内容的认识,从“传统媒体的内容认知”快速转变为“互联网基础上的内容认知”。

其次,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对手机媒体进行倾斜和扶持。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利益的变革和调整,尤其对于手机媒体战略这样的重大变革,改革中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以及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决定着手机媒体战略的成败。在传统媒体中,向来占据利益最为重要部分的是传统业务的采编部门,但是要想成功实施手机媒体战略,就必须把资源向手机媒体业务倾斜,而当手机媒体业务尚未成为企业的主要增值点或者规模很小时,这必将会影响传统业务人员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的高层要充分体现实施手机媒体战略的决心和信心,一方面下定决心矢志不渝地把利益和资源向手机媒体业务倾斜;另一方面要做好传统业务员工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传媒业的发展趋势,以达到能够平稳过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