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播理论 媒介 网络传播 危机 危机公关

因为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比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快、接收方便、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它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网络传播过程中把新闻事件定位报道以后。往往还能左右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网络传播过程亦有舆论“扩大器”效应;另外,通过网络人人都可能成为媒体或意见领袖,网民除了可以满足个人好奇心和成就感外,还影响着整个网络世界舆论。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不仅可以自由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受众自己也可以决定:同时因为针对网络监管的法律不完善,在网络中负面新闻报道随处可见。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快,所以网络传播的危机比单纯出现在网络上的负面新闻危害程度大得多,网络危机公关亦变得艰巨而复杂。网络危机公关该如何来运行,才能更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网络媒体带来的危机呢?本文将结合一些传播理论与危机公关原则来探讨网络传播的危机公关。

传播的相关理论

“把关人”理论指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把关人”如杂志社、电视台、广播台等,它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然后决定传播给受众的内容,它是有意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传播内容。“把关人”理论主要用以描述新闻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过滤与控制过程。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最终让受众会因为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沉默的螺旋”理论指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使用和满足理论把受众看做是具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它强调受众的积极性,指出受众根据自身的需求积极主动地选择与使用媒介,而媒介在满足受众需求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其功能。

两级传播理论指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它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网络、网络传播

简单地说,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这一特征也决定网络这个媒介是一个多对多的传播渠道,比传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渠道复杂。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介,它有人际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三种特性,所以网络媒介是一个混合媒介。网络传播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2.海量性,网络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3.多媒体,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4.即时性,网络传播载体是光纤通信线路,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网络传播危机公关

网络危机公关是指利用互联网对危机进行公关,尽可能地避免相关事物在网络出现负面信息或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不利影响。以下我们将运用危机公关5s原则:1.承担责任原则;2.真诚沟通原则;3.速度第一原则;4.系统运行原则;5.权威证实原则,来分析当网络危机出现时,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性与传播理论,进行网络传播危机公关。

速度第一原则:当网络危机发生后,我们应该在第一时伺对危机进行公关、控制和回应,若能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网络媒介因为其传播快。多对多的传播渠道,当我们发现危机时很多时候已进人危机扩散期或爆发期。“把关人”理论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过滤与控制过程。网络媒介是一个进出容易,不易监管的虚拟空间,虽然控制难,但是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跟现实社会一样,存在影响力较大的媒体机构,如知名门户网站、网上论坛、搜索引擎等,它们就是网络世界的信息传播“把关人”。通过跟它们合作,让媒体机构帮忙做好“把关人”来进行控制危机传播。如与搜索引擎公司合作屏蔽负面消息,与门户网站、网上论坛等合作禁止或减少负面新闻的报道和传播。人们都有好奇心,使用和满足理论中已提到,人类传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事件的好奇。网络媒介下,人类这种对事件的好奇被放大,根据传播这一特点,我们要通过网络媒体对危机事件及时回应满足受众好奇心,从而达到消除危机的目的。同时两级传播理论也道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级传播的模式,当网络危机出现时,我们要第一时间追踪意见领袖的动向,采取公关手段,改变意见领袖的看法,进而改变意见领袖对受众的影响,达到化解与公众之间的矛盾。

权威证实原则:危机公关的最重要一点是对危机采用权威证实公关手段,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减少危机伤害或化解危机,而不是改变事实,任何欺骗受众的危机公关,最终会伤及自身。发生网络危机时我们可以通过官方书面文件和新闻会等方式,与媒体合作,第一时间报道事件真相。在官方媒体机构和网络影响力较大的媒体机构的媒体上正面的新闻,及时让公众知道事件的发展动向,化解公众误解消除危机。

承担责任原则:按传播说服模式。若

说服者能给网络民众好的印象,网络上的新闻理由充分,论据确凿,对危机事件带着负责任的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事件明白地表达出来,并强调自己负责任的立场,一定能获得好的说服效果,同时假新闻等负面消息也就不攻自破。说服的前提是对事件负责任,在对事件负责任的前提下我们可进行感情引导,通过网络媒介的互动特点与网民进行情感交流,利用我们的智慧来应对,因为与网友能够直接互动,很容易在危机出现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达到消除危机的目的。情感公关是个低成本、高回报的手段,选择用情感化解危机,有时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真诚沟通原则:这里的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危机出现后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而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的沟通中出现机会及影响力不及传统媒体,因为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在网络上发言可随心所欲,我们可以赞同任何一个人的观点,亦可自己提出新的观点成为意见领袖影响受众。这对网络危机采用真诚沟通公关原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沟通的对象不可能只是一个,我们除与所有的网民沟通外,更应该对主要的意见领袖,采用分而击之的方法引导和说服他们,进而让他们说服和影响他们的受众群体,除此我们还可利用“议程设置”理论,通过沟通安排比当前危机事件更能让人们关注的事件,转移公众的好奇心,达到淡化危机、消除危机的目的。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经典理论;新闻传播;冲击;解构

一些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所论述的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曾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媒体的种种现代神话。然而,网络传媒诞生以来,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垄断与控制地位被打破,任何网民都变成了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许多经典的新闻传播模式与理论已无法解释网络媒体新的传播现象了,这就使那些形形色色的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一、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他认为在信息传媒中有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存在,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新闻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之后,传播学家怀特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他认为,社会上到处都是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能只是“有闻必录”,而要有选择地传播新闻。“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介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作用于他人。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所把的“门”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然而,网络传媒的兴起,其数字化技术特性决定在网络传播中没有控制新闻信息系统的“门”,传统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被网络非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所取代。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其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呈现的新闻信息模式,网状结构使信息流动路径变得多样化,网众只要利用服务器等技术就可以避开各种控制与障碍,选择不同的路径交互随意、随时随地与接收新闻信息。因此,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是网众的“公共领域”,网络传媒中信息处于自由的状态,网众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互联网中而不经中间环节新闻信息,网络媒体已没有了“把关人”或是把关已困难重重,传统“把关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与控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变成了自由的传播空间。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后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帝国逐渐瓦解。网络将按照个人的独特需求分门别类地进入一个个家庭,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驰骋。权力从传播者那里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有学者认为,网络依然存在“把关人”,理由是网络把关人变成了“隐形化”的“资讯人”或“引路人”。除大型门户网站还保存了传统媒体的机制外,人际交流网站(如BBS)也有版主,他们有权删除不合适的帖子,对网上信息进行监管,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其实,这些所谓的版主是难以承担传统“把关人”那样的角色。其一,网络新闻信息的海量而难以把关。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出,网上新闻一般寿命只有15分钟,编辑、版主是没有精力与能力编辑与删除网络海量信息的。其二,在网络某些单一的社区、网站也许能删除、封杀一些新闻信息,但互联网是一个根状相联延展性的网络,你过滤、封杀了这个网站,其他网站又出现了;国内网站把关了,国外网站又渗入。加之网民自由度极高,他们可以不断地拓展“栏目”、“版面”,可以在不同的站点新闻信息,网络“把关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三,网络传播是一个复合、整合式传播系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网络中的BBS、社区通讯、手机短信等这些传播领域,传者与受者处于松散的传播环境中,那些在传统媒体中被“把关人”删除、修改、过滤的内容与形式,在网络空间里却能大行其道,广为流传。其四,传统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信息“把关人”的水平,而在网络传媒中已把传媒的权力分给了网民,新闻信息的质量往往取决于网众整体的水平。因此,网络时代,要想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接受进行严格的控制,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实,网络传媒已无法承担“把关人”的角色了。

二、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冲击

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1972年和1976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总统竞选研究中,通过定量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在随后的30多年中,有美国的芬克豪泽、丹尼利恩、瑞斯等众多传播学者作了进一步地研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理论认为,受众不仅是从媒体上去认识公共的论点,而且依据媒体对传播信息进行渲染的程度,形成对某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即某些话题经大众传媒的宣传后,会对受众产生暗示作用,从而使受众认同这些话题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媒体宣扬的导向中。也就是说,媒体强大的掌控能力使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一种主流性、严肃性、重大性和导向性。因此,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受众在判断某一个新闻是否重要时,最主要地取决于媒体对这个新闻的重视程度。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传播;阶段划分;特征;启示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长期累积,较易产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严峻形势”[1]4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重大突发事件总是对社会舆论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舆论焦点和热点。突发事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通常包括政治突发类事件、涉外突发类事件、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灾难性责任事故等。

进入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传播阶段,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是近年来的热点议题,常常呈现出即时快速、非理性强、互动性强、容易引发网络谣言与群体性事件等特征。“西安11·14爆炸事件”的网络传播在延续以往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的特点之外,在网络信息公开和网络谣言控制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阶段划分

作为典型的突发事件,“西安11·14爆炸事件”的网络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

阶段一,观望期。由于事故发生在周一上班的早高峰期,地点在人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牌附近,在事故现场附近的网友用手机拍摄视频及图片,率先通过微博发到网上,类似于“公民记者”的行为。随后有人在天涯网首页聚焦板块发帖发图,但并不确定信息与图片是否真实。通过微博与论坛的信息,进入网络传播的第一个阶段,观望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有大量网友已经关注这一事件,但由于网络传播中的多种不确定因素,比如信息本身可能是谣言,照片可能是合成或借用其他事故的照片等。受众非常关注自媒体中信息的传播,但参与程度比较低,通常只是非常简短的询问或者评论。“特别是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和初期,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人们往往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性质、强度、发展趋势以及危害程度等缺乏明确的把握,见仁见智的情况就更加难以避免。”[1]42

阶段二,公开期。在事故发生5分钟之内,西安各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秦华天然气公司人员均已到位。陕西本地的门户网站华商网在事故发生一小时内已经有新闻,打开新闻链接后进入专题网站,最新新闻更新以分钟计算。搜狐网在当天上午9点多有图片新闻,三天内相关新闻的数量近150条;凤凰网下午2时有视频新闻,三日内相关新闻近300条。信息公开期的特点表现为借助传统门户网站的权威性事件真相,除文字叙述外,辅助以图片和视频,全方位报道事件,满足网络受众对信息真实客观全方位的追求。

阶段三,问责期。当受众从震惊转向反思时,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由公开期转入问责期。问责期要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通常为三到七天。其特征为门户网站的相关新闻居高不下,内容以追问责任、安全检查、赔偿金额、居民善后、爱心捐款为主,自媒体在这一时期作用巨大。新浪微博中有关事件的讨论非常热烈,天涯网站在聚焦板块中置顶“西安沙井村商铺爆炸”的讨论帖,并发出“是天灾还是人祸”的讨论。网络谣言传播与网络舆情均易形成于问责期,“网络舆情是指公众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所持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态度和情绪,并且通过互联网和传播”,容易造成负面情绪的扩散与现实群体性事件。“西安11·14爆炸事件”的问责期,并未出现谣言盛行与偏激言论扩散的现象,相反大多数网友对恶意夸大死伤人数、恶意推测事故原因的谣言非常排斥,将其称之为蛊惑人心的“阴谋论”者,从而使网络谣言自然消亡。

阶段四,沉寂期。事件发生两天后,作为门户网站的搜狐网与凤凰网、作为论坛型网站的天涯网与本地门户网站的华商网都将头版头条的位置让位于“甘肃幼儿园校车被撞”的新闻,只在专题中持续更新,表明该事件已经逐步进入沉寂期。沉寂期通常发生在门户网站传播的五天之后,论坛传播的一周之后,只在网站的评论板块借助一些有深度的、反思型的文章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度。其特点是受众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其他重大新闻上,参与程度逐渐降低。各类网络传播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只有与事件关联性较强的受众在博客与微博中保持热度。网络谣言已无迹可求或无利可图,也同时进入沉寂期。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新特征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通常呈现快速性、广泛性、互动性、群体性、非理性等特征,“西安11·14爆炸事件”除具备以上特征之外,还展现出以下新特征。

其一,新媒体传播真实快速地引发受众关注。与“7·23”事故类似,“西安11·14爆炸事件”也是率先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的。3G平台的搭建,使手机超越电脑成为最随身、方便的传播媒介。网友在现场即时手机拍摄利用无线网络迅速传播到微博或论坛上,微博的巨大影响力与人气网站的关注度促使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受众视野,引起受众持续关注事件进程,并等待权威网站的最新报道。有学者提出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即新媒体(微博、论坛社区、博客或手机等)提出议题—媒介关注—全社会参与—政府行为的模式”[2]60。这种新型的议程设置模式肯定了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网民个人能够通过博客、微博、BBS帖子、电子杂志、SNS社区、网络视频、手机视频、DV短片、手机照片、网络相册等多种方式实现信息的大量和广泛传播,成为突发性事件的信源”[2]59。微博等自媒体与论坛不同,博主通常非常重视自己形象的树立与身份认同,信息的草根性、原创性很强,并且在不断的转载中传播开去,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群体性热点事件。

其二,网络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满足受众知情权。“面对网络谣言,主流网络媒体是最合适的辟谣媒体。相比于网友言论,它是权威的;相对于政府,它是第三方,更容易被网民接受;相对于电视、广播和纸媒,它的快捷性、互动性为其他媒体所难以企及。”[2]59网络媒体在“西安11·14爆炸事件”中的应急措施比较到位,包括大量图片、视频的上传,专业记者的跟踪采访,都表现出传统主流网媒的专业性。同时,正是因为信息公开透明的实现,这一突发事件在网络上并未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谣言,也没有在当地公众中造成恐慌,网络舆情与现实中的群体事件均未形成。

其三,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的辨识度增强。由于转型期社会各种伦理观念正在重新塑造,在以往突发事件的网络论坛传播中,很容易形成群情激愤、谣言四起的状况,与所发生事件相关的负面情绪集结于突发事件之中。这种现状的产生与受众对网络信息的辨识度不高有关,在门槛较低、缺乏把关人效应的网络信息中,很容易产生极端的言论和态度。而这种言论经过网络论坛蝴蝶效应迅速外化,可能形成强有力的舆论,进而引起现实社会的群体事件。“西安11·14爆炸事件”表现出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辨识度增强的特征,在传播的四个阶段,观望期与问责期最容易出现谣言与极端言论,并造成恐慌。而在此次事件中,虽然在观望期有网友提出恐怖性爆炸的说法,但几乎无人跟风;问责期同样有各类对事故起因、伤亡人数的猜测性言论,不但无人响应,反而在论坛中受到很多批评,形成交锋型的舆论,有助于推进事件更加公开透明。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新启示

“西安11·14爆炸事件”作为诸多突发事件中的一例,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点在于这一事件并未在网络上形成大范围谣言,也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群体性恐慌。以此可以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谣言控制形成以下新启示:

首先,事件本身的特点制约谣言散播。突发事件基本可以分为自然事件与人为事件两类,前者诸如地震、洪涝灾害等,后者诸如矿难、大型交通事故等。自然事件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天气恶劣,媒体很难介入而形成猜测型谣言;人为事件可能由于救援迟缓、问责制度不健全而形成发泄型谣言。“西安11·14爆炸事件”虽然是一起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但由于操作者自身也是受害者之一,公安、消防、天然气公司、医疗卫生与政府部门到达现场的速度非常快,救援及时而有序;在事故刚刚发生后,很多群众便自发救助伤者,一位摩的司机免费将一名浑身是血的受伤女性送往医院救治,久违的人间真情也深深打动了公众;陕西省省长、西安市市长都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慰问伤员,省长在媒体中公开表示歉意。因此,此次事件因为反应迅速、救援及时而得到广大网友的肯定。

其次,政府媒体信息即时公开消解谣言散播。“西安11·14爆炸事件”通过官方门户网站不断更新图片库,从现场到医院,增强现场感;不断更新死伤人数,表现出新闻敬业精神与真实性;不断细化事件原因,用以平息恐慌;不断增加超链接,如救人的摩的司机、遇难小女孩同班同学的捐款事件等等,从纵深角度展现事件的方方面面,使受众看到伤痛,也寻找希望。信息不公开、知情权的缺失成为网络谣言滋生的温床,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获取信息使受众易于相信模糊的信息;相反,即时开放的态度促使受众相信这一事件已经得到控制,进而持续关注事件原因的调查,从而理性地看待突发事件。

最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阻止了谣言散播。“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网友素质参差不齐,在遭遇突发性事件时,如果信息传播不够公开有效,则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有网友刻意制造危言耸听的言论,又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西安11·14爆炸事件”集中反馈了中国网络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在事件发生的观望期,已经有网友散布是恐怖式袭击的谣言,由于缺少权威的信源,这一谣言基本没有得到响应;在情绪最易被煽动的问责期,虽然有网友恶意质疑,但没有盲从的受众与暴戾的情绪,谣言不攻自破。这一事件反映出网络传播的受众对于网络信息、言论的选择、质疑、评估能力不断增强。

网络媒介是把双刃剑,“互联网既是真相披露者,也是情绪煽动者;既有为建构所必须的解构,也有勇猛不能掩饰的粗暴”[4]。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网络舆情与谣言也从侧面显露信息公开滞后的恶果以及中国现阶段网络状况的复杂性。但是,通过“动车组小伊伊事件”、“广东小悦悦被撞事件”以及“西安11·14爆炸事件”的网络反馈情况可以发现,随着自媒体对公共信息的参与增强和主流网站信息透明公开的不断实现,对于突发性事件,网民的暴戾之气与谣言的盲目散播均有化解的倾向,理性健康、真心真情的网络舆论氛围有望形成。

参考文献

[1]徐敬宏,李欲晓,等.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J].当代传播,2010(4).

[2]谢耘耕,徐颖.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源管理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4).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范文第4篇

对于日渐兴盛的网络媒体来说,网络信息表现出来的非线性特点注定了以前旧模式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缺憾。构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新模式能简洁、直接、有效地给接受者展现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能把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看到的信息传递以及接受者反馈展现出来,有利于其他相关网络理论的形成。

为了较好地区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方面的异同,本文由二者的传播特点着手,经过比较构建起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报纸、广播、电视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尽管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有不一样的工具、途径与传播形式,不过也有共同的传播特点:1.传播与接受关系明晰。也就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之中,报社、电台、电视台通常掌控“发言权”,是唯一的新闻信息源头,即新闻传播的掌控权是在媒体之中,而普通民众是信息的接受人。2.接受者之间互相孤立,联系不紧密。报社、电台以及电视台表现出星之构造往外传输新闻信息。与此同时,所有接收到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正常情况下不会运用相同的途径把新闻信息重新传递给别的人。并且,接受新闻的民众是不会再运用媒体来再次传播新闻信息,仅仅是运用谈话和对话等方式来进行。3.传统媒体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却不能运用相同的途径来反馈信息。就是安排设置“读者反馈”、“民众热线电话”甚至是邀请民众亲身参与到节目中来,都无法切实有效地变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接受者之间“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因此,接受者的反馈信息却是时间晚的,或信息量少,或运用其他的工具展现出来,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那种“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在新闻媒体与接受者之间树立了一面隐形之墙。

根据以上观点,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在新闻信息资料的传播中,传统媒体的最大缺憾是不能给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都提供一个相互对等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接受者对某个新闻信息的反馈情况与需求状况都无法迅速传递到传播者那里,传播和接受之间没有交互性。和传统媒体来作比较的话,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输在交互性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每次技术层面上的创新都会推动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向前大步跨越。网络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是以因特网为基础,运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方便人们阅读等方面全面做了改进,有很强的立体性信息传播功效。和传统的新闻传播作比较,网络新闻一是经过内容的设置、结构的取舍等方法,让新闻报道有了“最好状态”,方便人们获取立体认知,能更清楚更深层次了解新闻信息;二是接受者的建议和态度能马上传递给传播者,传输与接受间有了某种互动关系,进而让新闻立体传播功效在网络的氛围中有更加深入的展现。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构造中无固定新闻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无明显界限,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全部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所有环节都能向其他环节传输信息,与此同时所有环节也都能向传输信息的环节传输所反馈的信息。全部网络传播展现出那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网状构造,并且伴随网络覆盖面的拓宽而持续拓宽。

在实际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有着一个信息互换平台。此信息互换平台包含计算机、终端机以及信息交换设备,它事实上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中枢。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能运用这个途径做传播和接受的活动,传播者把新闻信息汇总于此平台之上,接受者能通过这个平台随意挑选相关新闻信息。

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所有特点于一身,相互交流与双向流动是它最突出的特征。伴随网络技术持续提升与完备,接受者的反馈信息慢慢变成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传统媒体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不一样的是,使用网络的接受者对网络新闻信息的反馈依然运用网络来传输给传播者;把自身的反馈信息传输给传播者的时候,使用网络的人还能运用信息互换平台与其他客户作建议、思想、观念之碰撞,相互碰撞的结果一般会最终形成全新的信息与建议。

接受者运用网络媒体看新闻的时候,他们反馈信息常常会与所阅读的网页一同进行,有多元性、时效性、同步性的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网络新闻在页面上仅仅展现出相关新闻的标题,把重要的、有可看性且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新闻标题留在第一层面上,把相关内容以及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留在第二或者第三层面。唯有第一层面的相关新闻标题牢牢吸引了普通民众,人们才会慢慢深入去了解,并会不停地点击相关的新闻信息链接,进而了解相关新闻信息的全部过程。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有下面一些形式:1.对新闻第一层面毫无兴趣,不想点击接着阅读,和传播者也无交流沟通。2.被新闻标题所深深吸引,慢慢去看新闻的所有内容,乃至去点击相关链接看相关的新闻信息。例如在攻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没有开始之前,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伊拉克局势之时,新华网在其网页的首版《最新播报》中专门开设了“伊拉克局势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报道”栏目。对伊拉克局势有兴趣的民众能够先进入“滚动新闻”,走进第二层次,且由“美军动态”、“伊拉克时局”、“联合国态度”、“核查行动”、“大家评论”、“相关时局图片”等栏目上挑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进入,在第三层次上挑选其非常想知道的相关新闻信息。此种传播和接受模式极大地强化了网络客户挑选新闻的自主和自由性,符合接受者接纳相关新闻的内心需求,很大程度上吸引接受者运用网络去看新闻信息。3.接受者能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运用电子邮件,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要求很快反馈到传播者那里,有利于传播者迅速知晓新闻信息传播状况以及功效,改善与完备采访、编辑等相关工作。4.接受者可把他对某个新闻或者某个事情的意见发表在网络相关论坛上,和别的网络客户能马上作一些讨论,达到横向建议的反馈目的。另外,人们还可以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推荐给朋友,也可以发到BBS上面。5.接受者能通过聊天的形式与网络新闻的记者和编辑们相互交流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意见,或者是通过网络与嘉宾们就一些新闻热点和焦点问题作“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在技术上以及运用上展现出来的特点,我们在构建模式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怎样展现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和接受者间的新闻信息的相互传递、反馈、互相交流、结合、意见和建议相互碰撞?把现实生活中虚拟的信息资料交流平台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运用它的媒介作用展现网络新闻传播各个方面的信息互动是此模式非常特别的地方。2.怎样把实际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及反馈途径展现出来,表现出传播者的主导性以及接受者的独立自主?依照接受者的内心表现与阅读方式,我们把接受者的反馈分为三种类型:不作反馈型、点击阅读型、相互交流探讨型,将接受者通过相互交流的平台与传播者的互动一同构建起来。3.怎样强化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在刚开始构建此模式时,我们没考虑到接受者与传播者的个体要素,没把二者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可是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所有传播信息者在对新闻信息传播时会或多或少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且会受到自身价值观与倾向性的束缚。与此同时,众多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传播者与接受者,致使他们对有些新闻信息是不是有兴趣,程度深不深,是不是展现出其兴趣,他们的反馈展现到何种程度。在此模式最后成型的时候,我们专门考虑这些因素对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影响。

根据上面问题综合考虑,综合互动和互向交流性为一体的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展现如下。以人民网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时局的报道为例,来了解新闻信息怎样在接受者与传播者间相互产生互动。2003年4月12日头版新闻大标题是《美国军队扑克牌通缉令:萨达姆是“黑桃A”》。普通民众若对此条新闻不感冒,也就不可能点击相关新闻,更不会对这个新闻发表任何评论,仅仅会在《最新报道》与《深入阅读》中挑选其他战争新闻信息。有些接受者对此头条新闻出现“心理忽视”,隔断了反馈途径;若接受者对这有兴趣,则能点击“深度报道”去进一步了解情况,且在子页中还能够点击“相关评论”去了解别人对此新闻信息的一些看法,或者表达其本人意见,实现网络交流沟通。与此同时,接受者还能够在子页中去看“其他新闻报道”,进入其有兴趣的第三层、第四层信息;另外,接受者还能通过“人民论坛”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建设谁买单?》中和学者、网友相互交流。

从接受者接受新闻信息的视角来审视,接受者每遇到一则新闻,大都会呈现出没有实际反馈、阅读新闻、相互讨论等几种情况。接受者不管选择什么信息都会对别的信息造成短暂的内心忽视,对别的信息表现出不作反馈的态度。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接受者对那么多信息的一个综合排队的过程,排在第一位的新闻信息首先被接受者阅读以及相互交流和探讨,排在第二、第三位乃至后面的新闻信息唯有等下一次的接受者挑选——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

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和优点

综上所述,此模式很好地处理了我们在刚开始建立时所考虑的因素,契合了具体应用过程中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凸显了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现代网络新闻传播能在接受者和传播者乃至大众传媒等外部氛围之间作自由连通与信息相互交流,不能离开信息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本模式将它的桥梁作用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注重信息的双向相互交流。此模式把现代网络媒体和原来的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互动性运用不一样的反馈类型展现了出来。注重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综合和社会性。

麦奎尔与温德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适合所有目的与所有分析层次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因此,在构建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中,把研究难点放在接受者的反馈与传播的互动方面,由实用视角去勾勒出新闻信息的相互交流,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供大致结构。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网络技术的持续提升,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日臻成熟,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也会持续提升、创新与完备。

参考文献: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平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效路径

引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实现路径。借助先进的传播工具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要掌握的新方法。

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现状分析

依据《2020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洞察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度,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4.5%,移动网民的占比达到了9.93成。回溯分析可知,到了2019年,我国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了9.04亿,是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数字经济现阶段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状意味着网络信息系统的应用广泛性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要求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不仅是客观上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必然选择。而根据CNNIC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随着网民规模的扩大,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了更加坚实的用户基础。而经济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用户的思想认知水平和政治觉悟得到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方向才能得到有效导正,而且借助网络信息系统和平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当代思想教育的科学方向。

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挑战分析

从网络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入手进行分析,可知网络信息技术一方面具备具体应用维度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存在信息流通多元化和其本身丰富性较强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要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规避这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是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2〕。

(一)应用优势分析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和技术,其自身的出现和生存必然是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所具备的一些典型优势。从具体的应用优势的角度上分析,可知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进行广泛传播,且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可以依托不同的载体和形式进行适当的转换,对于受众来说,这种传播形式较之传统的传播形式本身就具有新鲜性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大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相关的思想文化学习工作中去〔3〕。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切入点,包括了高校大学生和政府、企业工作人员两部分。以高校大学生为例,相较于传统组织形式下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教学的开展,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转变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呈现状态,这会直接起到激发学生主观上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另外,由于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共享性和普及性较强等特征,在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不容易造成受众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所带来的知识传播层次和理解效果的差异,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在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结构上是具有高度统一性的,这避免了在针对不同地区或生长环境的人群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播时可能出现的效果差异问题。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开展本身的角度上来讲,有了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的支持,意味着文化内容的传播途径也得到了有效地丰富和发展,这也是促进传播工作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除了传统的通过图书、杂志、新闻等传统的途径达到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目的外,有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一些基于多媒体工具形成的视频、纪录片形式,也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且利用视频或纪录片的形式开展传播工作,本身其在呈现形式的丰富性上就更强,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4〕。

(二)主要挑战分析基于网络平台的先进性和技术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这种技术和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和挑战。首先,网络平台上信息流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会导致一部分带有负面思想引导作用和色彩的信息流入到大众文化的内部结构中。这种负面信息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思想的认知和理解带来一定的误导和障碍。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其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支持力量,正处在思想意识和文化认知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关键阶段,负面的思想引导和文化内容干扰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认知的偏差。至基于网络信息系统和技术为载体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化传播工作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5〕。其次,基于网络渠道实现文化传播的实际效果存在问题,这一点主要是指在基于网络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虽然从形式上来讲大众化文化传播的工作得到了执行,但实际的执行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员群体中,有超过60%的受众都表示通过不同的渠道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但其中有近30%的受众表示其对于理论知识内容存在一些基本印象和理解,但对于联系实际运用这一指导思想的方法并不能做到有效掌握。这意味着虽然部分工作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得以完成,但实际的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

三、网络传传播视域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路径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知,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作为一种具有现代化色彩的技术和平台,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规避这种技术和平台的负面影响,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要求寻找合理利用这种先进技术的有效路径。

(一)传播过程中灵活坚持传统与创新结合的方式在传承中创新是理论知识学习和文化传播中应当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经过了创新的理论知识才具备在新时期发展并稳定的生命力。而从传播工作的开展形式方面来讲,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本身就是不同于传统传播方式的一种新形势,必然能够更好地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状态相适应。为了切实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效果,关于相应的理论知识框架和内容,要注意尊重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针对部分理论知识的普及在内容标准方面,还需要依托传统的理论知识框架作为参照,这也是为了从根本上保障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方向不发生偏差。另外,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文化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变化后,其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的文化发展史,把握住这部分传统层面的框架结构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6〕。另外,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上来说,理论的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平台和技术可作为理论创新的载体和传播途径进行应用。关于创新工作本身的开展方面,理论的创新在新时期是以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主的,在进行文化传播时,应当重视依托网络平台和途径,一方面通过系统党课或者“学习强国”软件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这种基于开发定制的软件开展相关文化传播和学习的方式一方面具有客观上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习的过程起到监督、管理、考察的作用,是有效规避负面信息干扰的传播和学习方法。

(二)传播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中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理论是实践工作开展的重要参照标准,实践是验证理论知识科学性的有效途径。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需要得到充分重视的核心原因。所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指不仅要基于上文选用专门的、具有系统性的理论学习软件和工具开展相关的学习,同时也要针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进度和效果加大考核和评价的力度,合理的考察和评价一方面能够便于掌握大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相关进度和学习效果,从而提高相关理论知识和传播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还应当从实践活动的开展角度入手,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获得更加有效地实践支撑〔7〕。例如,在社区范围内、企业员工内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酌情开展爱心义诊、为独居老人献爱心或者基于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志愿活动等。只有让受众通过社会实践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方法进行全面的体验和掌握,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工作切实取得在受众的思想上和行动上起到促进和提升作用的效果。最终引导受众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现全民思想认知水平和政治觉悟的逐步提升。

(三)规范网络信息技术在传播中的应用流程这一点主要是指在基于网络实现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规则制定给传播工作的开展从客观上提供有效的依据。另外,除了开发利用具有针对性的系统UR软件外,建立专门的宣传网站或者在政府官网上设置专门的学习栏目也是规范文化大众化传播模式的有效途径。首先,关于网站建设的问题,可依托新闻网页、社区论坛网页或者企业官网以及用于商务娱乐活动的网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时期理论内容作为文化宣传专栏进行设置和融入,这会在感官上给受众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让受众从精神和思想层面对这方面传播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另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依托网络舆论氛围,将这方面工作开展的意义和性质提升到一个较高的高度上。例如,基于的核心思想,利用政府部门和官方网络舆论的引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学习提供更为充分地条件和契机,网络舆论的特点在于传播速度快、普及范围大,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来讲,这种传播载体的优势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最后,为了促进传播工作的开展在稳定且绿色的网络环境下开展传播工作,政府部门还应当及时根据网络传播环境的现状以及传播工作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工作规范和制度,确保传播工作的开展所处的网络环境尽可能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

(四)利用网络系统和平台搞好宣传工作网络系统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广泛性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从宣传工作的特征角度分析,可知这部分工作的开展在重点要求上包括了广泛性、准确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在利用网络平台和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系统这一特征和优势的过程〔8〕。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信息的宣传工作也是大众化传播工作开展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为了取得更好地宣传推广效果,政府方面可依托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适当对社会舆论主题方向进行引导,以社会层面上的议题为切入点,筛选其中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价值的议题,通过辅助引导人民群众参与讨论为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触和学习提供契机。另外,可针对党的精神加大宣传力度,明确宣传工作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重要基础作用,引导民众立足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和个人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状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义进行初步理解。在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传播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网络平台上的反面素材,避免一味地规避负面信息刺激民众的好奇心,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发挥出负面信息和资源在正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呢。这也是对宣传工作开展手段的一种有效创新。最后,合理有效地宣传工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的作用。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