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突发事件及舆情处理

突发事件及舆情处理

突发事件及舆情处理

突发事件及舆情处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舆情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47-02

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期矛盾、新媒介力量汇聚等急剧加速,使得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媒手段日益丰富,高校要在有限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决策面对着巨大压力。现阶段,传统的宣传说教和舆论控制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多元复杂的高校舆情变化。科学运用舆情监控,积极开展舆情引导,加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与控制显得刻不容缓。

一、高校突发事件与舆情管理的内涵

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骤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扰乱正常的教学、工作、科研、生活秩序乃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公共性紧急事件[1]。近年来发生的具有网络影响的高校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诸如学生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考试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等。舆情,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范围内,社会民众对关系自身利益或自己关注的公共事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对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所产生的情绪、态度、意见、观点等的总和[2]。在越来越开放的“网舆”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舆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微信、微博、博客等都是高校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这类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特点对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从典型负面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高校面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与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

第一,危机意识缺乏,舆情管理理念陈旧。当突发事件出现时,一些高校或部门往往采取消极做法,甚至用以“堵”封锁消息或者出现“失语”状态。

第二,舆论引导工作缺失,管理队伍能力不足。未真正建立舆情监控部门、缺乏专职从事舆情分析、收集与研判的工作人员,舆情收集的技术手段不够先进,这些都是大多数高校现阶段遇到的瓶颈问题。

第三,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往往由宣传部和保卫处主要完成,未能明确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责任人和牵头人,加上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获取、利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致使各职能部门缺乏整体联动、协同合作的渠道。

二、网络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特性

(一)高校突发事件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高校属于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旦引发高校突发事件,往往会成为国家、社会公众、媒体、甚至每个家庭的关注焦点。高校群体中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热情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社会阅历疏浅,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在网络舆论扩散发展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片面信息被广泛散布,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迷惑进而产生一些偏激行为。高校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相关舆情很容易演变为社会热点话题,高校由此置于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中。

(二)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发生,因而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事件发生前,很少有人能察觉或预料到事件先兆。而校园突发事件大多来源于潜在矛盾的慢慢积累,内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一旦爆发,在整个高校突发事件爆发的过程中,无论是爆发成因、爆发形式及应对处置都呈现出复杂性。爆发初期因为突发事件诱发因素的不确定性,很难找寻事件爆发的原因,无形中就增加了事件处置的难度。在高校突发事件的高峰期,对事件如何进一步发展无法预测,也导致了高校管理者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无章可循,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

(三)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不可控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使得高校舆情传播呈现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特点,舆情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展到网络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短短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便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具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学生“人人持有摄像机,个个拥有麦克风”,个体就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得知最新或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情况,并且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也导致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不仅在校园里产生强烈影响,还能通过网络平台从一所高校迅速扩散到其他高校甚至整个社会。

(四)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破坏性

信息社会,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群体极易受外界环境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与外在因素产生过激行为,造成高校突发事件的“放大”和“辐射”效应。加之网民的心理特征和W络社会的聚焦效应,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常常被衍化和丰富。蔓延的舆情发展,不仅会扰乱严重影响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对学生思想和心理造成高度恐慌,还会对事发高校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强烈冲击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

三、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与控制的实施路径

从高校突发事件发展过程来看,一般经历“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解决期”四个阶段。在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中,高校若能建立预警机制、预防机制、控制机制以及善后处理机制,往往能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最大范围内的不利影响。

(一)构建舆情预警机制,完善舆情监控体系

网络舆情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的预警可以把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危害。建立一套突发事件预警的管理机制,不仅能有效应对短期集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也能够形成长效应对机制。其中,收集舆情信息,监测舆情动态,是舆情预警的关键任务。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三种现代技术提高舆情管理的能力:

第一,人工浏览。这是发现和搜集舆情的基本方法。包括浏览各种新闻媒介的信息和具有社交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信息,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

第二,网络搜索。这是一种比人工浏览效率更高的舆情信息获取方法。舆情收集人员可以全天实时信息搜集,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从索引数据库中找到可以匹配该关键词的网页,并以关键词的相关性、更新时间、热度等为参数将检索结果呈现出来,开展危机预警信息收集。

第三,监测服务外包。即将舆情监测工作以服务外包的形式,通过与专业舆情监测机构签订合约,由其提供监测本地区、本部门的网络舆情的专业服务。这样可以密切关注网络舆情“风向标”,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危机,牢牢掌握了网络舆情的主动权。

(二)健全舆情研判机制,加强舆情信息分析

在获取了各种潜在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信息后,高校必须运用科学的舆情研判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准确及时地作出舆情预警并提供应对策略。在进行舆情信息分析时,可以构建多部门组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甄别与分级风险进行评估。一般而言,管理者可以减少对安全信息的关注,对潜在信息采取一般关注,但加强对于高度敏感信息的关注,对发现的预警性问题,要及时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重大舆情需要召开舆情研判会,并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宣传等部门通报。对舆情层级、扩散速度和预期后果进行实时分析、跟进研判、评估影响后,要提早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简而言之,舆情研判分析就是要对舆情信息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为舆情危机应对提供决策支持[3]。

(三)制定舆情应对机制,转变舆情管理思维

在突发事件爆发后,要把造成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就要求高校相关舆情管理部门转变思想,第一时间内启动紧急应对系统,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主动应对解决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其中,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是加强网络舆情控制工作的首要条件。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高校要根据突发事件舆情特征及本校实际,形成有效应对机制,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为高校处理突发事件舆情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体系。具体可由分管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协调处理网络舆情过程中遇到应急问题;由各院系负责党务工作的I导、辅导员做好学生网络舆情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由主要学生干部、教职工党员等组成网络舆情监督队伍,为舆情信息收集和网上正面舆论制造打开广阔渠道。突发事件应对中,高校需要得到师生、社会、媒体以及外部协作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这就还要注意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网络媒介平台有效沟通,主动从“维稳”走向“促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加速恶化。

总而言之,网络时代,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控制中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现今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情况下,高校只有深刻领会舆情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特点,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应对机制,才能科学有效地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带来的危机,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与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超群.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突发事件及舆情处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监测;舆论引导

DOI:10.3.969/i.issn.1008—0821.2012.05.034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5—0017—04

根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数量高达5.13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8.3%。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及网络舆情的形成创造了群众基础。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经媒体报道尤其是互联网迅速传播,在公众中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或观点,继而形成网络舆情。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网络舆情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张合斌(2011),把地区形象改善进程受到负面新闻事件阻碍作为攻坚点,从地区重大负面新闻事件网络传播有效应对、地区网络新闻发言人设立、地区网络舆情的监控、地区强影响力网络媒体营造、手机网民关注引导等五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网络传播时代如何有效面对地区重大负面新闻事件;肖文涛(2011)在剖析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原因的基础上,直面政府及其官员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的诸多困境,着力探寻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策略;史波(2010)在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对机制与演变机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体系框架,并从管理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4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演进规律基础上,系统研究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问题,从宏观角度为政府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1 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分析

突发事件一般要经历事件发生、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事件平息等阶段,所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一般分为潜伏期、扩散期和消退期,如图1所示。

1.1舆情潜伏期

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既有网民的“爆料”,也有来自其他媒体的第一手消息。网络上的消息经过小部分网民,尤其意见领袖的转发和评论,引来更多网民的围观,事件很快就能在网络上形成小范围舆情。在舆情潜伏期,政府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可大大降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即由图1实线到虚线的发展过程。如“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及时、持续事件调查和进展信息,很快使得网络上形成的事件舆情趋于平稳。

1.2舆论扩散期

随着小范围舆情的发展和扩大,关注事件的主体越来越多,新闻网站、微博、论坛、传统媒体及其他新媒体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多方力量汇合,不断推进事件升温升级,形成声势浩荡的网络舆情。在舆情扩散期,如果政府舆情引导措施不当,则舆情影响由虚线到实线的发展过程。如“瓮安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失去了第一话语权和主导权,最终引发,造成不良的社会负面效应。

1.3舆论消退期

在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压力下,政府部门会引导舆情过渡。权威信息会通过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流向公众。公众对事件的舆论逐渐趋于理性,民众的情绪开始平复,进入消退期。但如果政府舆情引导措施不当或者不及时,舆论就会出现反弹或出现衍生舆情,引发网络第二轮的舆论高潮爆发。例如,“温甬动车事件”后期未重视衍生舆情监测,高铁建设、铁道部债务、官员腐败等话题导致事件后续影响继续扩散。

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只有充分认识网络舆情演变规律,迅速做出反应,掌握话语主导权和主动权,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才能及时化解矛盾焦点,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2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策略研究

突发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新因素,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构建管理科学化、政府主导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以期形成新的工作格局和机制。根据网络舆情演进规律,本文从指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建设舆情应急保障体系、信息公开机制、网民舆情表达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及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等6个方面(如图2)研究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问题。

2.1制定舆情应对预案

制订预案是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我们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预案。可以用已经发生的同类事件对预案进行检验。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变动规律,按照敏感程度和影响大小,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预案的制定要实、要严密、规范、可操作,其内容必须包括应对媒体的策略、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根据危机所处的不同阶段,做好引导舆论和有效疏导控制,避免新危机出现等各环节工作。预案的最后落实主要体现在现场处置上,因此在制定应急预案中,现场组织指挥机构、通讯联络方法、现场处置小组责任分工、权限和范围等都要详细、周密。二是加强实战演练,提升作战指挥能力。不仅要制定危机发生后应对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多套行动预案,更要通过组织演练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反复修改,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既有利于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又便于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作战。

2.2建设舆情应急保障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确定“预防为主、及时应对、分级引导、科学管理”的原则。一是加强网络舆情应急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指定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执行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制定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置实施方案,统一规范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及舆论引导业务流程,明确引导、调研、分析、决策执行、反馈等分工,能够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交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二是加强舆情应急的法规保障。地方各级人大,应结合实际,加紧调研论证,推出与《治安管理法》、《刑法》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相互衔接配套的,特别是在舆情危机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三是加强舆情应急的纪律保障。将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内容,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进而形成有力的舆情应急保障机制。四是加强舆情应急财政保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经费预算中应预留用于突发事件舆情应急体系建设和工作保障。五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一旦发现快速散布的谣言,要及时删除和屏蔽,避免蔓延成灾。

2.3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建立通畅的信息公开制度,不但有利于树立高效和透明的政府形象,也能够充分体现政府对民众基本知情权的尊重,有助于政府与民众之间达成基本的信任。一是广开信息公开渠道。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采取传统的信息公开方式,如报刊、公告等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互联网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渠道,及时公开信息,使群众获取真实的相关信息。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网站的网民留言板,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专人负责答复网民的留言,建立良性互动的民意表达渠道。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应把所掌握的全部权威信息归集予政府新闻部门,召开新闻会。即使信息不完全,也要在第一时间以公平公正的姿态把事件正面舆论推到公众面前,赢得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

2.4建立民众舆情表达机制

建立和完善民众舆情表达机制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需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倾听公众的利益诉求,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意见、建议,积极排查和化解社会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众舆情表达的机制畅通了,才能缓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抗情绪,达成双方的谅解[引。因此,在突发事件预期预警阶段,畅通的民众舆情表达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建立舆情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贯穿于危机管理的始终,在危机处理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危机管理系统中居中枢地位。地方政府主动加强舆情收集的指导。多渠道汇集民众舆情信息,并进行仔细分析和动态跟踪,针对事件所处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对事件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二是政府应该建立政府和民众的对话协商制度、政府制度等长效机制,对于民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回复;对引起民众不满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设置专门性常设机构,让普通民众畅所欲言,及时听取民众意见,与民众保持好心理沟通,做好中间各方的利益调解。

2.5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是公众对某些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及观点,通过网站、博客、微博和论坛等传播并加以强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藏性,越来越多的网民愿意通过其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一是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针对网上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主流媒体不能丧失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要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快速应对,充分发挥新闻网站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以正视听。同时还应针对热点话题答疑解惑,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批驳,纠正认识偏差,反击错误言论,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引导网络舆论。二是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媒体不仅要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要强化耳目功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是对引发舆论形成的事件的关注与判断,如果媒体提供事件报道,就会引发关注与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舆论引导。三是建立网络评论员制度。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不考虑真实性及其社会影响的前提下在网上匿名言论。的滋生酝酿正是依托不分真伪的消息在网络快速传播,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数意见而成为“主流意见”。网络评论员就是要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在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络讨论,正面信息,处置不良信息,不断增加网上舆论支持度。

2.6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

全面及时地搜集网络舆情信息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做好舆情信息的搜集工作,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社情民意,灵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舆论危机。一是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了解网络舆论的动态并建立信息库,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和重大的虚假舆论,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这是应对网络舆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二是加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监测。此类监测主要是针对某一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相关网络舆情的监测,事件结束,监测也随之结束。由于此类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变化因素多、发展趋势难以预测以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如果不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产生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三是扩大网络舆情监测范围。目前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主要集中在农业、卫生、教育、交通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领域。但实际上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引起负面舆论,进而构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加大网络舆情监测范围,也是预防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四是加强衍生舆情监测。衍生舆情的产生是在原有舆情消退之后,由于事件解决不圆满或出现新的激化因素,使得民众的舆论焦点再次聚集,形成与前一事件相关的网络舆情。研究表明,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是由网民、媒体、社会问题和网络特征等多种因素而促成,随着各种网络载体的及时化、无缝化,各种事件、信息可在极短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各个角落;当舆情发展进入消退期后,有些网民或媒体会借助舆情热点,爆出更多类似问题,导致一系列衍生舆情的产生。所以,政府要加大衍生舆情监测,以及及时对突发事件衍生效应做出引导措施,才能避免由衍生舆情导致的社会压力增加、社会情绪累积和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突发事件及舆情处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25-02

我国当前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开始逐步集中释放。随着高教改革的大发展,我们看到,一方面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巨大转变,但另一方面,高校同样也面临着由于扩招、加快基本建设、学生管理和就业等诸多因素不断增加的不稳定因素。舆论引导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神圣职责,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且频率呈现增加趋势,舆论引导不利导致的危机日益引起社会关注,舆论引导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也不断凸显。可见,加强舆论引导,建立和完善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是化解矛盾和危机的关键步骤,也是摆在高校管理部门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舆论引导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意义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师生中,较短的时间内急速爆发的,对高校师生和社会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安全稳定危机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主体的特殊性、爆发的突发性、影响的广泛性和处置非常规性等特点。高校突发事件诱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由自然危机、政治事件、人际交往、学习、就业、心理问题、卫生安全等因素所引发。多年以来,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紧绷的一条弦,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新时期,高校面临突发事件时,如何进行正确舆论引导却是尚未开垦的“荒地”,需要理清思路加以研究。

我们知道,高校面向社会已实现全方位开放式办学,随时都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而现代媒介也已进入到“双向交流”互动时代,这要求所有要与社会媒体打交道的单位和部门必须具备必要的舆论意识和媒介素养,不能只知打压甚至封堵舆论。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舆情”‘和舆论引导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因为重视舆论引导,既可以通过媒体这个大平台,获取更丰富、更细致、更全面的社会资信信息,增益高校对社会、民情的了解,从而减少决策失误,有针对性地落实“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理念;更可以通过披览舆论对学校办学的评价、针砭,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自我总结、反省和改进。

突发事件舆论舆论引导的客观存在,是高校突发事件危机应急处置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科技、文化人口密集地,舆论引导的直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随着新闻传媒业的发展,高校的突发事件,更频繁地为公众所关注,迅速引起社会舆论围观,甚至可能被境内外不良势力利用,激化社会矛盾。所以,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否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心理援建,让学生消除心理恐惧,能否尽快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学习和生活秩序,是高校面临突发事件危机时一切工作的重心。因此,作为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重要部分,舆论引导机制的研究和建立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当前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运行机制现状

一般而言,危机管理学理论认为,突发事件管理过程包括事件前的预防、事件前的准备、事件爆发前的准备、事件结束期的恢复几个阶段,与之相应,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也必然要贯穿这几个阶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舆论引导在突发事件中重要地位,并尝试探索舆论引导机制的建设问题。但客观上说当前高校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认识和构建实践不同程度上存在很多偏差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突发事件引发的危机处置主要是就事论事,给实惠灭火就行,而舆论引导是“软”的东西,可有可无并不重要。也有的甚至把公众舆论“舆情”当“敌情”,把重视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控”变成了“重视控制舆情”。

二是缺少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预警系统。学校缺乏必要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处置的机构和人员,有的学校即使有相关职能部门,如成立有新闻中心,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从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同时,预警系统是否能够发生效力还取决于是否能够对突发事件各类潜在舆论因素进行科学的监控。但是,很多高校现在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监控往往流于形式。

三是舆论引导的相关制度规范保障不健全。从实际情况看,不少高校不同程度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缺少对师生在使用手机短信、微博、博客、QQ,以及应对新闻媒体方面的制度引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导致发生突发事件后,不能按照法律程序迅速启动,既增加了处理危机的投入成本,又降低了反应的速度。使得突发事件一经发生,往往各种流言、谎言自发的,没有经过筛查和过滤就通过这些途径四处扩散,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严重影响危机的有效处置。因此,把突发事件纳入学校制度管理程序,使其法制化、制度化是必须的。

三、整合资源,增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运行机制的实效性

如上所属述, 我们要正视危机事件舆论引导,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引导机制系统, 把舆论引导危机管理纳入到构建和谐校园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去。

首先,建立高效务实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组织系统。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普遍性决定了学校防控工作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私事,而是学校全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要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党政分管校领导具体指挥,学校主要舆论职能部门(如宣传部、新闻中心、学校办公室等)负责牵头,学校保卫、人事、学生管理部门、纪委、工会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运转的系统格局,形成舆论引导的合力。同时,要重视重视培训,结合常规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信息员队伍建设。

其次,强化舆论信息共享,构建舆论引导监测机制。要建立畅通的舆论信息网络,形成灵活、透明的舆论引导信息运行机制。因为一个反应灵活的应急机制中,及时、准确、充分的信息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的关键与前提。高校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特点要求学校在建立舆论反应机制的过程中,舆论信息的输入、分析、输出和反馈都要快。事实上,我们在长期高校突发事件引发的危机处置过程中,学校的反应机制在舆论信息分析方面做得比较好,但由于对舆论引导没有足够的重视,缺少有效的应急机制,组织系统环节过多,在舆论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方面往往发生滞缓现象。因此,我们要在突发事件舆论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各环节很下工夫,拓展舆论引导渠道,使学校危机处置决策部门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减少失误,最大程度减少负面效应。

第三,要注意提高研判能力,构建突发事件舆论预警机制。在当前信息传播极为发达的社会,各类媒介的发酵、扩散功能被空前放大。任何一个很小的事件都容易成为全国甚至世界关注的兴奋点。因此,学校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苗头和各种舆情,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好研判舆情,提前预警,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学校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法事件应对法》,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进行会商研判,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评判,及时预警,使舆情管理由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引导。

第四,优化资源,探索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科学联动机制。我们知道,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学校应本着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调动和整合校内外一切可能的舆论引导资源。学校危机处置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不同资源的优势,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力资源、公共关系资源等,才能实现舆论引导预期效果。一方面,要重视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工作同时推进,实现内外结合,彼此促进。另一方面,学校要大力做好舆论引导危机公关活动。尤其重视并发挥好大众传媒的作用,牢固把握“快说话、说真话、会说话”的公关原则,通过各种载体,利用各媒体及时新闻信息,抓住了信息的主动权,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鉴别能力。实现学校舆论公关与媒体新闻能有效结合,争取公众对学校危机处置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快速完成突发事件造成的不稳定中的整合、调与适应,进而促进解除危机。同时,还要要重视并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事后评估工作。要分析在舆论引导过程中不当和好的经验,对正面典型的人和事可以开展广泛宣传教育,以便为今后的危机处置舆论引导做好参考,并应逐渐将个案中形成的经验形成常规做法并逐步上升为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冯文全、吴虹瑶,《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8年第2期。

[2]叶皓著,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政府新闻学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3。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颁布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颁布,中国政府网:省略/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htm 。

[5]沃尔特.李普曼(美) 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

[6] 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学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7。

突发事件及舆情处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闻媒体;舆论导向;重大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022-01

新闻事件的传播主要是依靠新闻报道,新闻报道通过对新闻的传播,最终实现社会舆论的引导,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而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发生比较突然,而且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事故,主要有自然事故和人为的事故,这些事故会影响社会发展,导致社会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采访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要采取应急处理的方法,把握自身原则,建立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 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功能

新闻报道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站在客观地角度上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然后借助新闻报道,将积极地观念传达给受众,从而能够使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要将重大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报道出来,而且不能带有主观色彩,应该客观地去评价重大突发事件,要以一种积极地心态去引导观众,让观众能够客观地分析重大突发事件,而不产生过激的负面情绪,从而确保重大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运用不一样的舆论导向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而新闻报道运用积极地舆论导向,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1 展现事件真相,防止谣言出现

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群众会表现出高度的关注,也容易以一种主观的态度去评价重大突发事件,如果,这时散布不良的虚假信息,就容易滋生负面情绪,导致人心惶惶,而及时的新闻报道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发生的原委,将那些不真实的信息加以否定,让观众及时获取事件的真相,从源头上消除虚假信息对公众产生的不良影响,稳定公众情绪。

1.2 使公众情绪稳定,使社会秩序趋于安定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是比较突然的,而且其影响力比较大,覆盖的面积比较广,一旦发生后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会使社会利益出现不平衡的问题,所以,这时新闻报道要进行正面宣传,可以使民心安定下来,让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事件发展的情况,他们就不会对事件的进展无端的猜疑,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1.3 积极发动群众,凝聚群众力量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要想得到及时地控制,这离不开公众的支持,所以,新闻报道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使公众也可以为事件的解决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当群众的力量有效凝聚时,则可以促进重大突发事件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比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新闻媒体对汶川灾情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全方位报道,让社会各界在第一时间了解灾区的真实情况,在新闻报道的正确舆论引导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灾区救援工作,无数的群众自发为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反之,消极的舆论导向会对事件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要素,在新闻报道中如果出现了虚假甚至歪曲事实的报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公众消极负面情绪的激增。比如,今年6月底到7月初一则关于冷冻“僵尸肉”的报道被广泛传播,民众一时对冰冻肉制品谈之色变,但经过对新闻线索的反复核实后发现,这则关于走私肉长时间冰冻封存的“僵尸肉”报道却是一则虚假新闻报道,而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让人难以释怀。

同时,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媒体不能真实的将事件报道,或者采取封锁消息的方式,也会引起人们无端的怀疑,造成谣言滋生,而如果新闻报道过于主观,或者消息不完整,同样也会对公众产生误导,甚至使事件进一步恶化。

2 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存在的问题

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容易出现“失语”和“乱语”的问题。“失语”是指新闻报道中不能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新闻报道的话语权得到更加充分的表达,但是,一些新闻媒体仍然不能摆脱传统套路,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不能进行积极地舆论引导,或者存在报道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也就无法积极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乱语”的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很多新闻媒体在没有了解事件真相之前就开始报道,甚至歪曲事实,或者不能够完整的去报道事件,因此新闻报道应该是将事件准确地传达给观众,这样才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3 强化正确舆论导向的方法

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时,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应该及时地将事件的情况反映给观众,而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从业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引导舆论的能力。

3.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体现出新闻报道的价值。新闻媒体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舆论导向,从而能够在事件发生后还能够使社会稳定。新闻工作者在对重大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对一些情节严重的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之前,应该先向上级请示,在得到上级批准后再进行报道。

3.2 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环境

有效和及时地处理好重大突发事件是党委政府的职能职责,所以,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党委政府的作为会对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党委政府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应该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在处理事件时要本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从而能够确保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具有价值。在政府中,应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机制,强化与新闻媒体的联系,能够将事件处理的情况及时与新闻媒体沟通,使新闻媒体也能够及时地将信息报道。当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让统一的发言人来报道事件的发展,政府在处理事件中的问题也应该及时传达给新闻媒体。

3.3 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具有把握正确舆论的能力,在掌握事件的真实情况后再进行报道,不能歪曲事实。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

4 结论

新闻报道对引导舆论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稳定公众的情绪,使重大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所以,新闻媒体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道采访时把好关,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环境,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彭钊.浅析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9-20.

[2]刘申辉.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导向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2,9:19-20.

[3]张国彪.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3,18:14-15.

突发事件及舆情处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 突发事件 网络 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刘清生(1967- ),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SJD8600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46-02

一、引言

学术界对高校网络的概念尚无定论,但一般是指高校由于某一突发事件引发,网民群体集中围绕某一主题,通过网络聚集制造舆论,促使网民行动,对事发高校秩序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①近年来,高校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发事件频发,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网络飞速发展背景下,高校网络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切。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此,准确把握高校突发事件演变的原因及发生的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制度建设,规范高校管理行为,对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高校突发事件演变成网络的原因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对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的245个网络舆情热点监测,结果显示:“科教文卫领域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常发之地,占比15.1%。”②高校涉及腐败、意外伤亡、招生、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一些突发事件极易演化成网络。高校突发事件演变成网络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校的社会关注度高,容易引发网络。高校承载着亿万家庭的希望和梦想。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每一个学生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身上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甚至承载了一个家族的期盼。在数以千万家庭上亿人的眼里,关注高校就是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注。导致了高校的社会关注度高,高校突发事件极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从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进行分析,高校突发事件极易引起网民的关注,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重点。

2.缺乏与网络沟通的能力,往往酿成网络。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类网站、微博、论坛等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互交平台。突发事件发生后,面对网络强大的声音,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往往不太敏感也不太重视,固守原有的处置事件的观念和模式,不太适应网络的追问,网络舆情判断分析能力不强,经常处于失语状态,行动迟缓,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往往会导致局面失控,矛盾激化酿成网络事件,使事件的负面影响迅速放大,最终变得不可收拾,给学校造成极大的影响。总之,从高校自身层面进行分析,高校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总体上看还显不足,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待提高。

3.网络传播的特殊效应,极易演化为网络。第一,网络炒作推进网络舆情失真。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网民和网络推手往往借机发挥,肆意炒作,使突发事件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第二,网民情绪化助推网络舆情放大。由于网民身份的隐蔽,一些网民的言论比较感性化或情绪化,有时会将网络当成泄愤的场所。情绪化的言论往往相互感染,容易引发有害网络舆论,使得事实歪曲。第三,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网络舆情离奇。由于网络的开放和自由,一些网络推手缺乏基本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随意传播低俗信息,肆意夸大,片面追求点击率,以产生“轰动效应”。这也是从网络条件下突发事件容易演化成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突发事件演化成网络的机理分析

高校突发事件演化成网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价值累加理论”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都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即有利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结构性诱因;有社会结构所引发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社会控制力的下降等。③具体来说,事件的发生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具备一定社会条件。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招生、就业、意外伤害等都是激发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因素。由于网络是一个自由、多元的时空世界,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迅疾、涉及面广。所有的网民因互联网这一平台可以随时交互信息,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如同就在眼前,与己息息相关。高等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必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本身以及事件背后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必将加重人们的不满、怨恨、仇视、剥夺感或压迫感。

2.产生一般性信念。的参与者必须对共同的诉求达成共识,并取得大多数参与者的支持,才能产生一般性信念。“一般化信念很可能是出于愚昧和无知而产生的神话,但是对一个集体行为的发生来说,重要的并不是真实而是认知。”④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经过网络传播,公众可能对事件本身以及与事件相关联的其他问题更加关注,各种意见逐渐达成一致,出现一般性信念,最终导致的发生。

3.出现触发因素。触发因素是一个引发的导火索,往往具有偶发性,有时可能是一个极小的事件,但不容忽视这一导火索出现的时机。传统媒体的报道是有选择性的,传统媒体所进行的舆论监督更多强调把关和引导的作用,带有话语权的性质。而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谁都可以通过网络放大自己的声音”⑤的可能性,谁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谁都能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正因如此,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暴露出的问题可能一览无遗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各类不良触发因素随时出现。

4.形成网络行动动员。群体性行动必须要求参与者被组织起来。斯梅尔塞认为,快速的信息传递是社会运动动员的关键。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⑥简单地说,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人。人们根据此理论,创立了社交网络,即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社交网络让每个人的社交圈被放大,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增强了人们交往和信息沟通的渠道。“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舆情的隐蔽性给新兴动员主体提供了行动的机会和场所。”⑦

5.控制能力缺失。按照斯梅尔塞的理论,高校严密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遏制网络的关键,如果出现疏忽,网络可能随时发生。高校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平和安逸的环境,师生在心理上普遍对危机不敏感,对风险认识不足,往往心存侥幸,缺乏经受风浪考验的意识,对突发事件缺乏敏锐判断与控制能力,必然导致高校网络的发生。

四、网络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思路与措施

网络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变得更为复杂。高校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善待网络舆论,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发挥网络舆论在学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更需要努力提高在网络舆情下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

1.建立预警机制。高校处置突发事件最有效的方法是积极预防。目前,我国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许多高校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实际演练。为此,高校应当建立一套符合校情、保障有力、操作性强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要切实加强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网络表达的进步意义。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注重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校园BBS是大学生在面对高校突发事件时选择的最重要的信息源。”⑧要密切关注校园网络BBS,及时发现并收集广大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关建议要及时调查并尽快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有效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2.完善沟通机制。如果缺乏沟通,信息不畅,往往会出现针对突发事件的各种传言、猜测甚至谣言,对突发事件处置极为不利,从而失去处置问题的最佳时机,使突发事件变得更加复杂。沟通机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准确及时的信息,因此,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必须重视信息畅通,保持与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保持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信息畅通,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争取学生及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做好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的沟通,这样有利于及时得到上级部门的帮助与支持,更好更快地解决突发事件。

3.强化控制机制。突发事件的控制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艰巨工程,也是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精心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规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可以从制度层面保障突发事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准确判定突发事件的性质与程度,是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与依据。另外,要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事件发生的性质与原因,明确责任主体。重视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掌握网络舆情产生的真正原因和事态发展的趋势,注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牢牢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控制能力。

4.重视善后机制。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后,并不意味着整个过程的结束。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往往被忽视,而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是整个突发事件控制与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能否尽快恢复秩序。为此,需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建立突发事件的事后评估机制,对采取的措施及有效性进行评估,检验预案是否科学、措施是否可行,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二是要建立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机制,高校要尽快恢复正常的校园秩序,消除因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和负面影响,重塑学校形象和声誉。三是要加强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总结和反思,举一反三,消除突发事件的“后遗症”,必要时对部分师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总之,突发事件过后,高校要认真反思,汲取教训,抓住危机背后蕴藏着的机遇,完善预防与应对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注释]

①刘清生,张强,张宇.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2(3):99.

②丁俊杰,张树庭.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3.

③N.J.Smelser.Theory of CollectiveBehavior[M].NewYork:FreePress,1962:35.

④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1.

⑤张丽红.试析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7(3):55.

⑥J.watts.Duncan.Six Degress: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M].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