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旅游文化

乡村旅游文化

乡村旅游文化

乡村旅游文化范文第1篇

休闲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体现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美国专家弗瑞戈比提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张惠娣(2004)指出“休闲文化是将休闲上升到文化的范畴,指人在闲暇时间内,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通过渗透、融合、凝聚、熏陶、感知等多种形式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的动力源泉。张祺等(2009)提出休闲文化在大多数农村尚处于自发萌芽状态,但农村休闲文化蕴涵着强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应重点发展农村休闲经济,其包括休闲农业、休闲旅游、休闲体育三个方面领域。吴建华(2009)认为乡村旅游文化可以分为健康的饮食文化、特色的田园文化、民俗文化及乡村市场文化。林雪涤(2013)认为农村休闲文化主要有四种类型:民俗民乐型、休闲娱乐型、农庄采摘型、主营经济型。因此,众学者认为通过各不同的休闲方式,激发并提高人的生活热情和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休闲文化就是人们在休闲时间所创造出的休闲观念、态度、方法和休闲方式。乡村休闲旅游能够强身健体、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动农民回乡建设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都有巨大的作用。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的研究还可以从主体、客体与介体的角度来分类,从主体来看,包括旅游者休闲旅游的行为文化、消费文化、参与文化等;从客体来看,旅游产品文化、企业及经营文化、生态文化等,如浙江富阳的龙门古镇孙权故里,有老街文化、厅堂文化、弄巷文化、宗祠文化、古镇庙会、砚池文化等;从介体来看,包括民俗文化等,因此,在研究休闲旅游文化过程中,尤其是浙江省,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还有城市文化的冲击、杭派文化的熏陶、浙商文化的影响等。

二、智慧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我们的社会正从信息时代步入智慧时代,新的应用技术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使对旅游者旅游信息与文化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乡村旅游文化的体验都得以改变,因此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对于游客来说,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包括乡村的方言、着装特点、生产生活方式、老的建筑、特别的饮食、不同的节庆与礼仪、千奇百怪的禁忌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最具的潜力的旅游资源。比如浙江桐庐的环溪村,作为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坐落在著名的天山岗山麓,清澈的天子源和青源两条溪流汇合于村口,其素有“门对天子一秀峰,窗含双溪两清流”的风貌写照,作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古村落之一,拥有著名的爱莲堂、尚志堂、安澜桥、保安桥等众多古建筑。休闲旅游文化在智慧旅游时代将更深刻地影响着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而旅游文化是乡村旅游业的精髓与核心,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强大引擎,也是乡村旅游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乡村居民和旅游者也日益感受到文化要素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乡村休闲旅游的整个过程中,无时不渗透着文化因素。旅游的宗旨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断追求与满足,没有文化介入、没有真正参与休闲旅游活动的休闲旅游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休闲旅游。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不再是乡村旅游的附属品,而是决定着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对于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可以弘扬中华传统、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

三、智慧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的宣传的重要意义

随着大众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在对乡村休闲旅游需求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潮流下,游客越来越需要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和文化服务,更多的乡村自驾、散客、个性游客将成为潜力较大的旅游市场,旅游产业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对信息查询和信息共享有着根本性的需求。智能移动客户终端的APP应用如客房预订、机票预订、线路预定已经十分普遍,随着现代无线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云技术、数据处理已经被运用到旅游产业的之中且越来越普遍,可见,信息技术是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智慧化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悉知,智慧乡村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智慧化的文化宣传不但有利于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更加方便于休闲旅游地形象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对于休闲旅游地的形象产业属性定位与价值提升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潜力。

四、智慧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的宣传平台建设

最早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引用数字化技术在古迹保护上,使用数字化产品,包括图片、文化场景展示、3D情景体验、互动游戏等。数字化是将各种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读取的数字数据,这样一来,存储和处理数据变得既方便又容易,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的数字化,不仅能够方便了行政管理部门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利用、也方便学者们的挖掘与研究,最方便的是能够促进乡村文化的本土性保护与传播。信息采集过程中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为了准确地采集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信息,必须建立本地专家团队和独立专家团队,以确保休闲旅游文化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对各类乡村休闲旅游文化进行归类,包括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及介体文化。遵循保护文化原始性、科学性的原则来建立休闲旅游文化资源库,同时也必须明确这些文化要素的变化规律。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宣传平台的建设,首先要体现在设施设备方面,各乡村旅游地要建设乡村基础网络工程,包括无线宽带网络工程、室内WIFI覆盖工程;架设气象、交通、信息等旅游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电子宣传牌。基次是在软件技术方面,各景区及所在乡镇、村要建设乡村休闲旅游门户网站、并开通官方微信微博平台,除传统户外宣传牌、指示牌,配以电子显示器、电子讲解平台。官网应主要展现乡村地方历史文化、休闲旅游设施文化、特色乡村景观文化、休闲饮食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信息,其中节庆活动影像资料应该注意原创性、真实性,而景区景点文化介绍视频与音频资料要注意科学性、应用性。核心是打造乡村旅游地形象口号标识并配以图文介绍。民俗活动项目和相关文化性旅游项目的内容建应建立专门的链接网站,并做到网页内容实时更新。设计开发乡村休闲旅游App应用,支持微博、微信等视频信息的共享,让游客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休闲旅游文化体验。通过引进人才、统筹规划、科学管理、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拉动文化资源信息共享。

五、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功能

(一)休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休闲旅游文化保护要突出乡村特色和当地民族特色。发展智慧乡村休闲旅游,就是要协调乡村文明、城市现代文明的和谐。文化宣传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休闲旅游文化保护是是智慧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休闲旅游文化利用与共享的重要前提。休闲旅游文化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智慧乡村发展也要秉承“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的理念。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让人类更加理解智慧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感受高质量的休闲旅游体验同时保护后代的资源。借助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以保护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游客对文化要素的不必要的破坏。

(二)休闲旅游乡村形象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

乡村旅游地的形象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每一个乡村有其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旅游形象是向游客传达乡村品牌描述性和说服务性信息的高度概况,是用于向大众传递乡村信息和资源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所以对于在发展期、成熟期的乡村旅游地来说,有必要进行旅游地形象的定位和形象的传播,促进乡村旅游地得的发展。乡村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首先接触到的有关休闲旅游的信息,在目的地宣传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更是乡村营销活动组织过程中所离不开的中心。在旅游竞争日益激、旅游信息海量增长的今天,一个特色鲜明、意境优美、过目不忘的优秀乡村旅游形象,对乡村的休闲旅游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三)休闲旅游乡村产业属性定位与形象价值提升

乡村旅游文化范文第2篇

一、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与现状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家乐凭借乡村的优美环境和低廉的价格蓬勃兴起,已形成规模效应,如安吉、临安等地的农家乐,满足了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和放松心情的需求。但总体而言,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客源单一且数量有限,而且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软硬件水平较低。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遭遇瓶颈,乡村旅游亟需新业态形式,“洋家乐”凭借其创新的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始抢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家乐市场。

根据《2014―201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 000亿元;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之大吸引大量的人群开始着眼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伴随乡村旅游开发而引起巨大变化的乡村文化变迁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二、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变迁的概念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是在乡村环境中长期孕育发展的,渗透在乡村的建筑及居民的思想言行中,因此乡村旅游文化也渗透在吃、住、行、游、娱、购的各环节,渗透在旅游的全过程。

张晓萍等提出文化变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大规模变异的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乡村文化变迁是指发生在乡村环境中的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乡村旅游文化变迁则是指依赖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变迁现象。

三、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特征

1.传统性。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农村是社会的根基,农民是社会的基础理论。农村有着最传统、最原始的中国特色文化,不论是历史悠久的农耕五谷文化、精雕细作的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还是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都依附于乡村文化而存在,这些乡村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依旧能历久弥新,在于乡村文化的传统性特征。

2.原生性。乡村旅游地区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村民相对朴实,人口分布集聚,农业化程度高,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因为乡村地区的相对封闭性,乡风民俗在乡村地区也能得到完整的继承和延续,而且乡村建筑文化和社会文化也能得到继承和延续,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3.脆弱性。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排斥或融合。城市游客本身所携带的“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由于文化本身的价值趋向性,旅游目的地就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吸收了旅游者所携带的“强势文化”,因此,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具有脆弱性。

4.亲缘性。费孝通在其论著中形象地指出了我国农村文化血缘性的家族观念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传统乡村社会“乡村”不过是“家族”的一种放大而已。村民的社交网络呈现由点到圈的过程,“点”即小家庭,“圈”则是所处的乡村。对于中国的乡村农民来说,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民家庭,每个家庭就成为单独的、互相孤立的细胞。

四、以三九坞为例的乡村文化变迁

1.乡村旅游发展的建筑文化变迁。乡村建筑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结晶,我国的乡村建筑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如土楼、竹楼、吊脚楼、窑洞、徽派建筑群等。就三九坞而言,乡村居民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摒弃了原有的古村落建筑风格的房屋,选择乡村所特有的二至三层的小洋楼,而三九坞“洋家乐”秉持的理念是古色古香的乡村气息的建筑群,偏好选用木头、石头、竹子等天然建筑材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乡村发展的同质化进程,恢复和保护了乡村建筑文化。

2.乡村旅游发展的旅游景观文化变迁。乡村发展前,三九坞与普通的村庄一样,植被景观顺其自然生长,景观特征不突出,而乡村旅游发展后的景观更多地满足了旅游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适应外国游客及高端游客的需求,突出了强烈的乡村旅游景观特征。三九坞在维持原有的乡村本色基础上,构造小溪、流水、石板桥、石子路、木板凳等乡村特色以及维护莫干山特色的原生态竹林,与“洋家乐”的理念相辅相成。

3.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变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三九坞”洋家乐“乡村旅游的嵌入使得乡土社会的生活圈扩大,村民逐步与外界建立联系,并且他们本身的生活圈子因为游客的加入,尤其外国创业团体的出现而被打破,至于他们本身,也建立起团体、协会之类的社交圈。

4.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文化变迁。“三九坞”在乡村旅游发展前,乡村发展速度缓慢,老一代村民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桃花源生活,年轻人则选择外出。“洋家乐”吸引外地游客入驻与消费的同时,也吸纳着当地村民从事经营活动,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德清西部山区受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限制,产业发展滞后,“洋家乐”发展依赖,“洋家乐”坚持就地取材的理念,水果蔬菜全取自当地应季时蔬,使得当地农产品有了出处也卖出了好价钱,如莫干山里茶园会所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水果用于酿酒,促进了农户水果种植的积极性,三九坞还聘请当地村民从事“洋家乐”各种工作,如管家、家庭厨师等,这为村民人均增收人3万多元;且每年约2万~3万元不等的房租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5.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文化变迁。三九坞在“洋家乐”席卷而来之前,过的是世外桃源般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归,偶尔向往城市生活和泛滥的城市加工品。2007年以后,“洋家乐”提倡低碳环保的设计经营理念,对村民原有的房屋进行租赁后对其改造,对自然物如木头、木桩、竹子等进行个性化创新,让其物尽其用。而在此游玩的游客则被建议摒弃大城市中的电器设备和喧嚣,回归原本的生活方式。就村民而言,村民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也逐步增强,在村民的交往过程中,方言不再是唯一的语言,普通话、甚至简单的英语都很常见。

五、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1.区别对待“显在文化”和“隐在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文化是人类环境的人造部分,它包括显露在外的、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所谓“显性文化”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所谓“隐在文化”。乡村旅游的商品化现象和同质化现象破坏了乡村原有的传统和封闭性特征,也造成了游客的乡村旅游的审美疲劳。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区别对待“显在文化”和“隐在文化”,对“显在文化”进行提炼和加工成旅游商品提供给旅游者,而对“隐在文化”则要好好地保护和继承,以保持乡村旅游的独特性。

2.乡村旅游开发实行差异化战略。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就目前来看,农家乐依赖其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价廉质优的服务而占据了乡村旅游的大多数,但农家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可开辟一条“中西”模式,以优势资源为吸引,鼓励国内外创业者、文化创意者投资乡村旅游,融合当地民俗与西方文化、传统理念与现代文明,开发新业态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品牌化、国际化。

3.理性对待乡村文化变迁。乡村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至一定时期的产物,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文化变迁而言,是催化剂的作用,即便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变迁中,文化变迁无法用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因为无法确定文化变迁的基数。不能断言乡村文化变迁是不利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进程势必会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乡村文化的变迁,并尽量引导文化变迁往利好的方向。

4.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旅游社区参与是典型的变迁策略,因为通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群体、国家三方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协调,从而实现了文化的指导变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是指社区旅游发展事务由居民选举的代表与居民直接参与共同决定。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利于让社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甚至弘扬本地文化,又能够接受、享受外来文化以及其成果,也是保证社区参与文化资源的延续性的必然途径。

乡村旅游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旅游业也迅速兴起,其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带动性作用。乡村旅游主要是指以当地的自然风光为基础,通过浓厚的乡土文化来吸引游客进行各项休闲活动。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

1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1.1田园景观文化

田园景观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条件。我国地大物博,地形相对较为复杂,气候类型也较为复杂,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会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田园景观。根据各地所处纬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热带田园景观、亚热带田园景观、水乡田园景观、畜牧草原景观等;而根据经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原田园景观、丘陵田园景景观、高原田原景观等。且在同一个地区,也会出现不同的田园景观,如竹林园、花卉园等[1]。

1.2民居建筑文化

由于我国地理方面的差异,使得我国乡村居民居住环境千姿百态。如:沿海的骑楼、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包以及青藏高原的碉房等民间建筑。并且在人们精神意识逐渐提升的现今社会,很多相对古村景观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较为出名的有江西乐安县的流坑古村、江苏的周庄、客家围屋等。

1.3乡村风习文化

我国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在广阔的乡野间形成了斑斓的乡村风习文化,这也是我国最宝贵的旅游资源。如: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藏族的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且不同的节日中还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如踏青、赛龙舟、登高等,这些乡村的风习文化也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2]。

1.4乡村艺术文化

乡村虽然没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但是却有很多民间艺人,如一些田园诗人、书法家、作家等,其所创造出的画作、诗词歌赋等都具有非常独特的意蕴,游客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感受,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光,陶冶情操。此外,乡村还流传着很多手艺,如泥人工艺、剪纸、刺绣等,很多游客在看到这些工艺时都非常喜欢,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游客到当地游玩[3]。

2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策略

2.1田园风光与生产相结合发展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并不是“一次性资源”,而是具有生产性,因此,为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要统筹兼顾,以生产为本,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战略内容,不断丰富生产文化内容,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乡村旅游产业的脆弱性,同时也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由此可见,若是想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就必须要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与生产相结合,获得生产与旅游的双重建设[4]。

2.2民居建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发展

在旅游文化资源中,民居建筑文化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其中“硬环境”主要是指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环境等,而“软环境”主要是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文化活动的质量等。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感觉”往往是游客的主要追求,若是乡村旅游文化的“软环境”以及“硬环境”建设的不好,则会为游客带来不好的感觉,进而影响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双重建设。第一,“硬环境”的建设。“硬环境”主要包括田园风光、具有特色的乡村农舍、文化古迹、交通设施建设等,在田园风光方面,由于现代人较为注重景色宜人、宁静的风光,因此,乡村田园风光除了要注重地方特色外,还要融入复古式风光建设,融入更多大自然充满魅力的景色,让游客的感官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在乡村农舍方面,除了要具备地方特色外,还要注重乡土人情的融入,建立充满现代化元素与地方特色元素相结合的乡村农舍,吸引更多游客;在文化古迹方面,应当在保留文化古迹原始状态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现代化旅游基础设施,让游客在参观文化古迹的同时享受到更舒心的设施服务,同时也要注重文化古迹的宣传,让更多地游客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发展历程;在交通设施方面,当地政府应当与人民联系起来共同建设交通,积极完善交通设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第二,“软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当地居民对待外来游客友好等,逐渐丰富文化活动。

2.3乡村风习文化与游客基本需求相结合发展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是要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要求,同时也以当地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等为主要目的。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很多都是以当地居民为出发点来发展乡村旅游,如美国、肯尼亚等。因此,只有让当地居民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到一定的益处,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人们热情好客的态度,也才能够让游客真正达到休闲的目的。因此,当地居民可以在旅游旺季举办一些以当地文化为主要依托的活动、节目等,吸引游客参与到活动、节目中去,使其体会到更多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能够将当地文化宣传出去,使更多游客来此休闲度假,以实现游客休闲与当地居民文化建设的双重发展。

2.4乡村艺术文化与自然相结合发展

第一,注重自然的保护。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自然方面主要是指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了能够让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下去,当地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控制游客的规模,避免过多的游客对当地的土地造成伤害,避免采摘过度、草地枯死等现象的发生,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应当适当对游客加强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宣传,通过一定的强制性规定来限制游客的过激行为,保证当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人文艺术方面的保护。主要是指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以及文化等。很多外来游客都会携带一定的“强势文化”进入到乡村地区,导致乡村地区的“弱势文化”受到影响,逐渐失去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方式。因此,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强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逐渐提高当地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并鼓励当地居民自觉维护地方文化,保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6]。

3结语

总之,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是苍白的,若是想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保证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将旅游与生产相结合、“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建设等方式,加强自然与人文的双重保护,建立更加适合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庆颖,丁晓蕾,吴小爽,等.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探析[J].旅游纵览,2014(7):225-227.

[2]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15):136-140.

[3]马丽敏.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J].农业经济,2014(11):64-65.

[4]严丽,程丛喜,刘保丽.基于扶贫开发视角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4):92-96.

[5]邓广山.乡村旅游发展中民俗文化资源的配置和保护[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6(1):41-43.

乡村旅游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农耕文化 生态环境 “公地悲剧”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大为增加,乡村旅游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兴起的。所谓乡村旅游,就是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特有的乡村文化和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如何保持“乡村”的持久魅力,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问题。本文从乡村的原生态文化和环境特色保持入手,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乡村”是一个相对于城市地域而言的概念。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紧张,身心受到极大的压力,需要放松紧张的情绪。在这样的心理因素驱动下,重返大自然,向往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必然更多地引起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向往,从而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游客的“乡村体验”。游客到乡村旅游就是暂时从都市喧嚣、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和现代社会淡薄与疏离的人际关系中逃避和解脱,与传统和自然近距离“亲密接触”,享受宁静祥和的氛围,体验和体会“怀旧”的感觉,即完成“乡村体验”。所以,吸引游客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首先要有乡村场景“真实性”,游客第一印象就是乡村;其次要有满足游客好玩、好奇和放松的文化和环境,使其进行切实的“乡村体验”。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成为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地大致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优美的风景。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的整体,游客置身于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二是别致的风俗。保持完好的农村传统习俗,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民居、宗教、仪式、歌舞、服饰等。三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民族特色系自然传承下来的,而不是像现代社会那些“做出来”的民族村、民俗村,或那些经过人为“设计”出来的景区和景点。较为完整的“异文化”知识体系,能使游客观察和了解与自己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构成,即地方的风土人情,不仅包括有乡村物质存在的外部环境,更包括乡村传统文化在内的乡村人文内涵。这种具有原生态特征的风土人情,自然就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特征的体现

人们习惯把传统赋予农耕文化,乡村自然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乡村,农耕文化最具有旅游价值的是民俗文化。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其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而流传于现实生活中。它主要由物化民俗、制度民俗和精神民俗构成。物化民俗是指当地人们模式化了的物质产品和创造方式,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等;制度民俗是当地社会组织体制和运作方式,对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规范性意义,如婚丧民俗、节庆民俗、礼仪民俗等;精神民俗主要是当地集体性意识形态,如道德观、伦理观、宗教信仰等心理习惯和语言习惯、民间文学等。

乡村旅游作为民俗文化性产品,其内容涉及民俗文化中的所有层面。一是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二是制度民俗的参与性;三是精神民俗的感知性。同时,更重要的是乡村旅游本身的民俗文化属性使游客从整体上了解、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由体验“俗文化”到理解“雅文化”的牵引效应。将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底蕴,会使此类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大大提高。目前一些旅游地开展得非常红火的乡村旅游方式,都日益显示出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旅游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产品,原始性和田园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特有的农耕文化生态理念的体现。现代的人们习惯把城市作为现代的标志,乡村的原始、自然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理念诱导下,乡村的原始性和田园性就充当了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因而原生态文化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特性。

乡村旅游开发中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

当旅游经营者将乡村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时,必然赋予了其“变异迎合性”的文化特征。这是市场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无奈,破坏乡村原有的文化内涵,出现文化变异。这些乡村旅游的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正在危及乡村旅游的持续魅力。

(一)乡村文化“失真性”的表现

1.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称采借。文化采借大多是相对落后的社会采借发达社会的先进文化元素,而相反的情况十分少见。就广大的大众型旅游者而言,他们同当地人的接触时间短,接触的范围也十分有限。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却是长期不断的,是持续不断前来访问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乡村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往往极易使旅游文化资源所在地区的本位文化产生变异,与外来的客体文化发生趋同性。若不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文化特色加以保护,文化渗透造成的传统文化变异将是无法修复的。

2.不良的“示范效应”。当旅游者来到乡村地区时,不仅仅带来了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不同的行为。旅游者的行为可能会动摇旅游地居民长期存在的基本观念,彻底改变当地的社会习惯,对乡村旅游地社会产生“示范效应”。“示范效应”常常通过当地居民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表现出来,并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从而在各方面进行盲目模仿。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乡村旅游地简单地模仿城市,因而出现了城镇化、过度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这使得最受游客青睐的原生态乡村风貌和野趣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3.文化丧失本义。乡村旅游是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与冲撞的窗口,旅游活动本身就有“消灭文化差异”的作用。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农民缺乏“跨文化能力”,极易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封闭保守,不善于利用现代文明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方便,使游客感到隔膜;二是文化趋同,丧失乡村文化魅力。另外,旅游活动的组织化,旅游者需要一种文化快餐,以体验当地的“异国风情”,于是产生了文化的前台表演。这种前台表演为迎合旅游者的兴趣,内容被压缩和改良,节奏也明显加快。由于一切服从于经济的原则,变成以从欣赏角度来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将可能最终导致特有传统的逐渐丧失。

(二)乡村文化“失真性”的原因

在旅游开发中,参与式乡村旅游由于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符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初衷,肯定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流形式。但是,在参与式乡村旅游中,“公权”与“私权”的混杂,导致乡村旅游资源产权属性复杂。其中,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但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这很符合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

“公地悲剧”是经济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被用来指理性地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在没有相应制度约束下,其短期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原生态文化“失真性”是典型的“公地悲剧”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乡村环境的退化、资源使用的过度,进而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的退化和潜在毁灭等问题,使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原生态特色的“乡村性”被削弱,从而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原生态文化保护策略

原生态乡村既是乡村旅游者所向往和追求的对象,也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所提供的“商品”,它维系着乡村旅游活动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经济利益上对立的乡村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共同旨归。营造和保持“真实性”的乡村产品和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与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和适度的管理,因此必须制定规则,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挖掘、整理和保护当地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塑造旅游地独特的文化形象,也只有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来实现。

“政府主导”机制的实现,一是通过对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估,掌握可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传统文化资源,找到本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及核心吸引力;二是通过综合评估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围绕主要目标市场的需求,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的特色,规划、设计和开发乡村旅游的辅助产品,使乡村旅游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二)旅游开发中实现市场保护

乡村旅游为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提供了平台,使之在共时条件下体会传统与现代的分异。现代化城市与典型的传统农业社区,构成了乡村旅游的两个端点,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异质文化群,通过食、住、行、游、娱、购等具体的旅游项目,在物化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用现实的经历理解传统与现代的概念体系。

乡村旅游将文化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发展价值。因此,在乡村旅游兴起的同时,各地具有文化传统和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积极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的效应是牵引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乡村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三)实行乡村文化和环境的生态保护

乡村旅游所关注的“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乡村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研究有关生存于民众中间,与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现象。当前,就总体而言,许多乡村旅游地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还是乡村原生态环境中传存的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神秘和独特的魅力。所以,传统文化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对乡村文化生态的保护,从根本上改变视传统文化为“封建迷信”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也要纠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念。在做好乡村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再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这种传统文化转变为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影响;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调控对策

一、引言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四)合理布局和完善旅游开发的产业要素

乡村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重点突出三方面的功能特性,即居住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其实质是旅游产业的城市化。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除了产品体系服务功能外,还包括支撑体系服务功能,如游客的休息坐卧、游客安全保护、标识导引服务等。产业要素的完善应立足乡村实际,例如针对游客住宿问题,乡村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民宅,改善用电、用水及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建造一些农家客栈以满足游客住宿之需。另外,乡村旅游地的不断发展会使其功能组成日趋多样化,比如一些商务、会务活动可能进入旅游地,这些设施的空间布局与要素体系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有序开发。

(五)建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平台

资本市场对乡村旅游的兴趣源于投资规模和产业政策两方面的因素,资本的逐利行为往往会背离投资初期的要求,外来投资者鲜有详细调研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投资项目和旅游商品,多是模式化的套用和泛商品化经营,这种集中式的商业形态显然不是对乡村旅游的有益补充。此种情况下,政府应对旅游投资加强监管,可以成立旅游开发股份公司,股东包括地方各方利益主体,充分体现乡村居民意志。统一规范乡村地区的旅游投资行为旨在避免过度的商业化行为,使之能够真正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目前困扰乡村旅游开发成效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的匮乏。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应具备引导、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的能力,为此,一要多方吸纳专业人才,在“量”的基础上注重“质”的提升;二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符合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对游客负责、对保护乡村资源负责、对乡村社区负责的态度,促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