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振兴论文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精选

乡村振兴论文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商业模式的日臻完善,电子商务在乡村的资源发掘、农产品销售、城乡融合、农民增收等多方面展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以电子商务为抓手的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也面临着人才短缺、供给端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关键词:乡村振兴;电子商务;一二三产业融合

自2015年我国首次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写入中央1号文件以来,截至目前已经连续8年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写入中央1号文件,并在全国范围积极推广,由此可见一二三产业融合对于乡村经济振兴、促进乡村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互联网经济以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位于世界的前列。电子商务通过重新塑造信息对接、物质流通、资金流转等形式大大提升了生产力水平与生产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乡融合与乡村经济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行政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了99%,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为乡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信息化桥梁,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销售农产品、宣传乡村生态环境、展现休闲农业度假村多重功能,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变现、资本下乡、农产品供给侧优化、农民增收等,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政策与现状

1.1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与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不仅对提高农村民众生活质量与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更是为深化电子商务在农村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的振兴发展,全方位提升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性发展势在必行[1]。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产业形成提供了重要保证。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指出要发挥“互联网+”在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高效协同和产业化运营中的作用,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级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2020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强调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夯实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加快实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5G网络到2022年底实现区域性覆盖,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加强农村资源要素信息化管理,深化农产品电商发展和就业创业信息服务,推动农村消费升级。2022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村电商的发展,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加快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建设,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对接关系,加强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民工创业就业相关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就业。

1.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人民日报的消息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6年的0.89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1%;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电商达1520.5万家,综合示范带动农村就地创业就业3600万人,累计带动618.8万脱贫群众增收。同时商务部202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市场销售同比增长5.6%。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大量买家和卖家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聚集在虚拟的平台上,进而产生各种即时信息和过往记录,形成大数据[2],对于农户来说,能够有效突破信息与渠道的短板,对收入提升、生活品质改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消费互联网浪潮中崛起的各个领域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也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到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布局农村供应链体系,助力农产品供给侧优化,协助农村场景内容化,同时给予农村电子商务展示位流量倾斜,加大农村电子商务的视频推荐频率及相关补贴。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运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村空心化问题,由于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农户返乡创业与就业,进一步促进资源发掘与产业融合发展。

2电子商务对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分析

2.1电子商务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电子商务不只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而是从单一行业向多行业模式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电子商务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完成农产品交易,提升信息传播与渠道流通效率,实现农民市民的双重获利;通过电子商务形式对乡村资源禀赋进行展示与宣传,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产业化融合发展会吸引外部资本进入,促进三生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村民自信心与责任感,进而有利于生态产业的形成。电子商务在其中发挥了纵向、横向、多向衔接的桥梁作用,有助于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增强了三产间的凝聚力,让农户更容易做大做强农村综合产业[3]。

2.2电子商务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2.2.1山西省阳城县山西阳城交通便利,盛产蚕桑与瓷器,具有优质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2020年山西阳城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在县域范围内进行各个乡村的资源发掘与整体规划,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大平台和高流量的特点,加强线上推广、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赋能,入驻携程旅行、飞猪旅行等各大互联网平台,积极推广阳城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红色研学游等个性化旅游线路,利用网络平台邀请网红参与旅游产品的宣传,聘请旅游博主拍摄视频、撰写旅游心得及攻略,积累流量,鼓励消费。山西阳城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将乡村美景、人文历史、生活方式制作成内容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推送,对于当地经济增长、年轻人回乡就业创业、乡村长远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2三瓜公社三瓜公社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半汤街道汤山村,分为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村和西瓜美食村,通过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形式深度发掘与经营体验式农业新模式。“南瓜村”为乡村特产的主基地,联动各个文创基地及乡村特产门店,开发各种特色商品和纪念品,通过线下门店树立品牌、线上直播转化、多平台运营等多种形式实现乡村产品销售多元化。“冬瓜村”为民俗文化体验村,设有民俗展览馆、传统手工制作馆、客栈、民俗、温泉度假等旅游服务业,打造以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为主的第三产业模式。“西瓜村”由村集体共同出资,目前有80户民宿、60家农家乐、10家客栈,主打温泉民宿与美食经济,构成了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三瓜公社充分发掘乡村资源,通过电子商务模式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农村资源保护、农产品附加价值增值、服务业繁荣发展、农民增收及就业创业率提升等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全国乡村的学习与借鉴。

2.2.3对门沟村对门沟村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具有距离大连市区30min以内的都市近郊优势,通过资源发掘、品牌打造、节日策划成功将该村塑造成具有600万消费人口的大连市城市后花园。对门沟村首先确定樱桃与葡萄的精品农业定位,在此基础之上打造研学田、民宿、农业技术创业园等体验项目,通过“电商+文旅”的模式打造成大连的网红村。充分运用多矩阵的全网流量宣传本村农产品、文化及环境,对场景进行分享,与客户互动增加黏性,并对其进行服务跟踪和消费数据分析,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确定本村的品牌定位,从而加强核心功能区域、文创基地、手工坊的打造,不断创新村庄各种文化节与活动,实现了流量的转化与供给,实现互联网社交价值最大化。对门沟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的从业村、乡村振兴的探索村,为巩固脱贫成果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3电子商务助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人才短缺问题严重近些年来乡村人口持续流出现象较为严重,人才短缺与人口老龄化并存的问题则更为明显。乡村的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有文化、会技术、懂营销、善运营与精管理的多种人才,在成果产出不高的大部分乡村地区该问题则更为严重与难以解决。3.2农产品供给端效率低下电子商务与互联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供给与消费的信息流通与匹配,特别是对于消费端的数据收集与精准投放技术日趋成熟,但是农产品供给端的产品优化与效率提升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农民与农产品从业者的产出与收入仍需持续提高。3.3政府财政扶持薄弱202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新型特色农村产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资金投入上,政府更倾向于产出价值更高更快的城市,使得乡村特别是较为落后的乡村发展滞后。

3.4缺乏特色产业大多数乡村对地域内的资源禀赋缺少挖掘与发现,难以找到适合本村域的特色产业形成良性发展,绝大部分乡村总会出现盲目跟风、照搬照抄、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自我成长中难以长远可持续发展,不易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

4农村电商助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4.1吸引人才入驻与培养强化加强在脱贫攻坚后兴起的新农民的技术培养,丰富理论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各地村两委可根据具体情况,营造吸引人才入驻与资本进入的良好环境,培养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多类型后备力量,并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同时积极进行乡村治理,为其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与创收平台。只有打造出适合人才成长的空间与环境,才能够吸引人才入驻并且扎根生活,才有可能共同打造出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乡村。

4.2提高供给端效率,积极打造新型集体经济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中应坚持以农业作为基础,围绕充分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挖掘农业多重价值的核心,将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产业发展中[4],同时积极收集消费端信息与需求,根据需求改造和重塑供给端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方法。根据我国大国小农的现状,可以适当发展多种类型的新型集体经济,探索合理的商业模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可能性。

4.3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财政扶持新型特色乡村产业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扶持政策,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资金、技术以达到产业稳步运转。乡村旅游、农村养老等新型特色农村产业,在医疗、道路、网络、电力、安全设施等各方面要求较高,需要政府重视农村的建设,在资金上给予农村更多的支持,制定更优的财政扶持政策扶持乡村并加以实施,并且在招商引资方面,政府要给予帮助,帮助其将更多资本引入乡村,实现资本转移,确保互联网经济在农村顺利发展。

4.4开发特色产业乡村开发特色产业,要发掘村域资源禀赋与人文环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围绕创造优质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打造出具有自己乡村特色的新产业,提升产业附加价值,突出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带动村民形成合力,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的构建形式,形成内驱力才有可能吸引人才入驻与资本进入。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平台赋能,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互联网架构,提高特色产业的价值与效益,实现产业振兴。

5结语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应对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前所未有重大挑战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的压舱石,以农业农村本身为主体,电子商务赋能,发掘乡村资源、培育特色产品、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乡村长远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今后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高飞 佟若铱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范文2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电子商务可以创新农产品的营销模式,打破农产品交易中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为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赋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生活着大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居民,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同时各地经济联系密切,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返乡创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成为民族地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1],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遵循着“主线—结构—平台—补充”的内生逻辑[2]。近年来,东北边疆地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速明显,农产品网销规模不断扩大,提升了东北边疆特色产品的品牌效应,吸引了部分人才返乡创业,为东北边疆地区的人们带来了较大增收,推动了东北边疆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东北边疆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逐渐成为东北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东北边疆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东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人均收入较低、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较少,制约了其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因此,东北边疆地区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针对性地发展电子商务,顺应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1现状与问题

防范金融风险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经济新要求[3]。东北边疆地区毗邻俄罗斯、蒙古和朝鲜等国家,是我国重要的贸易枢纽,具有战略价值。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与普及,大大促进了东北边疆商品贸易的快速性与多元性增长,外资利用效率提高,交易额逐年提高,增速快,意味着东北边疆地区仍具有巨大的国际贸易潜力。平台生态化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核心趋势,具体表现为众多行业性小平台依托某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所集聚的海量用户资源,快速打通行业上下游,改造并形成新的行业生态系统[4]。但是,东北边疆电子商务总体发展较为缓慢,与有些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大多利用现有的电商平台,缺乏自身的创新性,并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在销售过程中,由于物流成本较高,制约了其销量的快速提高,上下游产业未能形成良好的对接模式,导致效率较低。此外,在开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活动中,一些农民仍秉持传统观念,无法接受新兴变革,不少人仅将其作为实现盈利收入的手段,缺乏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电商发展难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突破。由此可见,东北边疆电商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仍然出现了困境及薄弱环节,导致难以快速推动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东北边疆电子商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发展滞后及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由于长期重视重工业的发展,东北边疆地区巨大的农业生产力与消费潜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农业经济无法与电子商务发展有机结合,发挥强劲动能。一方面,东北边疆处于中国边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体量与增速落后于很多地区,发展未能有效融入国际格局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滞后状态。从城乡协同发展视角来看,东北边疆未能充分与东北中心城市协同发展,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北边疆经济体系的运转。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电网基础设施开发难度大,核心技术相对落后,电网覆盖面积有限,部分地区信号较弱,已有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制约了其构建高效的电商国际化发展模式。

(2)地缘环境复杂且缺乏完备的交通运行体系。东北边疆地区相对偏远,快递存在不包邮现象,电商的起步阶段受阻,难以实施进一步的国际化发展。东北边疆地区存在物流设施断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较东北中心城市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东北边疆地区相对落后,甚至存在缺乏基础物流设施现象。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此类问题得到缓解,但仍存在功能和布局方面不合理的问题,物流网络无法协同发展。由于东北边疆在交通与物流方面的弊端,难以实现供应链的有效整合,厂家配货成本较高,产品采购及发货困难且缺乏专门的电商仓储基地。在产品流通上,物流运输时间长,缺少完善的冷链技术,无法保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和环保要求。

(3)人才流失严重及国际商务人才极为短缺。由于传统农业收入相对较低且农业易受天气和市场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东北边疆农业方面专业人才数量较少。那么,如何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成为互联网+农业电商模式的关键抓手。首先,农业电商基础薄弱,农民并不具备专业的电商知识与技能,对互联网+电商模式的关注度不够。一些农户即便自行开始直播电商的运营,也会由于直播配套设施硬件条件不足、技术技巧匮乏和直播方式单一等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有关部门对国际商务人才培训扶持力度有限。培训开发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使用大量资金,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相关人才培训的数量和要求远超预期,造成对培训工作经常是一次性和快速性工作,缺乏长期规划与执行力度。最后,针对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更是人才缺口较大,实操性较弱,国际商务能力不足。

2国际化发展策略

(1)强化东北边疆的国际化信息网络建设,形成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加大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扩大电网设施规模,解决东北边疆电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保证电商国际化发展的开放性与快捷性。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对原有设施的更新换代,智慧化改造原有电商服务中心,符合电商基础设施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作要求。根据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秉持长期思维,合理运用资金,有针对性地构建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东北边疆信息化建设落地并见效。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农产品的销售,灵活应用现有的电商平台,将传统的农产品线下交易转至线上进行,凭借各大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产品的滞销问题。此外,抓住直播电商契机,加强电商的国际化发展培训,提高国际商务能力,强化东北边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扩大销售范围,衔接中心城市,对接农产品供需情况,应对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有效保证相关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及时供应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东北边疆的国际化信息网络建设,是满足东北边疆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推动地区电子商务国际化的多样性升级和创新性发展。

(2)推进国际化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我国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严重[5]。为满足效率高、成本低和服务好的需求,建立东北边疆电子商务仓储基地是应对方法之一,商家通过批量运输的方式,实现对商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运输,可以缓解配件成本高而效率低的问题。在加大对国际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注重提升数字化水平,针对供应链中的诸如仓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都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有助于促进东北边疆电子商务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农业电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为了在互联网+农业电商模式中使农产品在长时间物流运输过程中保证质量,满足电商服务中的标准化要求,应提升冷链运作管理水平,需要在物流运输的全过程加大对冷链技术的监管[6]。在互联网+农业模式中,绿色供应链的建立是其最为关键的一环,在生产制造、消费流通和物流循环等环节都应形成绿色循环的经济模式[7]。绿色供应链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更准确更快速的信息交换,还有助于对东北边疆地区供应链中的各个问题“对症下药”。互联网+农业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建立绿色供应链的举措,满足东北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经济、循环经济和电子商务三者之间的交互促进,迎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东北边疆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基于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与绿色供应链的应用,更能满足东北边疆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新农人”与“网红经济”规模化齐头并进,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新农人”是指能够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工具进行高质量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并能够起带动、引领及示范作用的农业经营管理主体[8]。在瞬息万变的数字经济时代,“新农人”可以更好地抓住电商机遇,成为互联网+农业电商模式的领军群体。顺应时代的“新农人”群体,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民收入,推动电商直播规模化的发展。通过电商网络培训,使“农人”转变为“新农人”,甚至是“国际化新农人”,竭力打造一支懂得国际商务和善于经营的东北边疆电子商务人才队伍。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优化人才结构。科学规划培训开发经费,避免不合理运用,对农户实行分类分批培训,按照培训效果,表彰优秀“新农人”代表,提高农户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嘉奖优秀电商示范点,组织农户亲身学习实践,真正理解互联网+农业的电商模式,在一轮培训结束后组织二次培训,实现人才培养与扶持的长期性与系统性[9]。另一方面,针对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培育其全球视野和长远认知,可以与高等院校对接,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并组织实践活动,提升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通过“新农人”队伍的打造,将“网红经济”引入东北边疆地区,“新农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自家的农产品展示给消费者,适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吸引“粉丝”,增加销售量和销售额,在“新农人”的影响下,形成“网红经济”的规模化。“网红经济”有助于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力,增加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形成更多农业人才内生动力,投身乡村振兴,为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构建高效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10]。

3结语

为推动东北边疆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需要对现状及问题进行客观分析,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发展对策,保证电子商务发展的协调性与长期性。实际上,这不仅是基于东北边疆地区发展的现状而言,还是当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代所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的发展需要变革,东北边疆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存在缺口,国际化的基础并不牢固,这就需要强化东北边疆的国际化信息网络建设,形成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推进国际化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新农人”与“网红经济”规模化齐头并进,培养国际化电子商务人才。由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东北边疆地区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高国际商务能力,通过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作者:周波 郑世林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电子商务范文3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电子时代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跨境电商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我国跨境电商在1999年开始萌芽,并且迅速发展。2013年之后,跨境电商呈现“井喷式”发展,交易总量逐年上升,增幅较大,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近两年来,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外贸发展缓慢,而跨境电商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呈现“逆势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统计,2020年,跨境电商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成为货物贸易增长的有力支撑;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1.98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3.2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6万亿元,年均增长26.3%,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巨大,关于跨境电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跨境电商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这样不仅能对当前跨境电商的研究现状有基本的了解,还可以从中找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做出判断。本文将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对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希望能发掘有待研究的问题和领域,提出未来研究的新方向,为学者们研究跨境电子商务提供参考。

二、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本文选择使用CNKI数据库来检索文献。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数据库之一,涵盖资源丰富,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CNKI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准确性,具有广泛性、权威性和操作性。因此,本研究在2022年5月使用CNKI数据库中的中国博士、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之所以选择此两类数据库,是因为研究们一般都具有更高的学识,研究能力更强,研究结果更准确且令人信服。通过对关键词“跨境电商”的检索,共有1052篇学位论文,其士论文19篇,硕士论文1033篇。其中主要主题是“跨境电商”的论文有457篇,主题是“跨境电商平台”的论文有67篇,主题是“电商企业”的有51篇,主题是“影响因素”的有29篇,主题是“营销策略”的有29篇,主题是“商业模式”的有51篇,主题是海外仓的有23篇,主题是“发展战略、策略、优化研究”的有144篇,主题是“电商物流”的有22篇,主题是“消费者”的有23篇,主题是贸易便利化的有15篇。这说明研究者们已经从各种角度对跨境电商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从学位授予年度来看,跨境电商的研究始于2014年,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20年达到峰值(见下图)。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近年来国家各项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逐渐扩大,学者们越来越关注跨境电商,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是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却不降反升。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预计未来对跨境电子商务研究的文章数量仍会持续增加。由于有关“跨境电商”的学位论文文献数量较多,笔者从中筛选出与本文研究关联度、可信度更高的文献。通过将主题锁定在“经营策略”、“发展战略”、“优化研究”,“影响因素”,并将学科选定在贸易经济领域,得到101篇学位论文(见下表)。根据学位授予年度排列论文数量,分别是2021年(9篇),2020年(22篇),2019年(29篇),2018年(22篇),2017年(19篇)。为了确保研究的前沿性,本文进一步缩小研究范围年限至近三年,通过全文筛选和质量评估,排除“供应链管理”、“消费者行为”、“运输优化”等研究,最终得到36篇期刊。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最终从研究区域、研究视角、影响因素、现存的问题和发展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研究区域(1)国际区域所选文献中,国际区域主要集中在东盟(宋海霞,2021,丁元龙,2019)、俄罗斯(ANNA,2019)、日本(Yukakimuca,2010;冯萌,2019)和吉尔吉斯(Nurislam,2021)与跨境电商C的发展。宋海霞(2021)对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2013年-2019年东盟各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中人口数以及双边交易距离的变动情况进行计算,得出中国与东盟各国未来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巨大。ANNA(2019)剖析了中俄跨境电商贸易模式和贸易特点,探讨了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发展对策。冯萌(2019)认为中日跨境电商作为中日贸易的新增长点,正以标准化、规模化、集群化趋势高速发展,并提出了发展模式和发展措施。Yukakimuca(2010)对中国和日本跨境电商消费者行为选择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平台运营模式的选择进行研究。Nurislam(2021)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吉跨境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并提出发展策略。(2)国内区域在中国国内研究区域中,研究的省份有广东省(黄娟,2019)、浙江省(韩珠林,2020)、辽宁省(张丹,2021),研究的城市有广州市(郑纯丹,2019)、杭州市(徐慧淋,2019)、宁波市(钟睿,2020)、重庆市(詹川,2021)。黄娟(2019)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构建了区域跨境电商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韩珠林(2020)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浙江省跨境电商与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协同实证分析,得出其协同关系还有较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张丹(2021)实证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等因素对辽宁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郑纯丹(2019)采用跨境电商发展综合指数展示了广州综试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并为加快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徐慧淋(2019)通过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的影响,据此为杭州政府扶持跨境电商行业提出针对性对策。钟睿(2020)分析了宁波市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问题,从中央与地方两个层面提出政府创新经济管理职能的意见建议。詹川(202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因素,并为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科学的对策建议。

2.研究视角大多数学者们都是从中国宏观角度分析跨境电商该如何发展,也有少部分研究者们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的企业的在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剖析。一些研究者们以某一家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中小企业为例,研究其发展。通过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和波士顿矩阵等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对外部环境、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劣势等做了详尽分析,并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李宇航,2019;黄霞,2019;刘玲,2020;林淑理,2020)。毕馨予(2019)创建了跨境电商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桑国荣(2019)提出传统贸易模式下小微企业面临四大困境,并对中国小微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的发展对策建议。

3.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因素研究(1)跨境物流李洁(2019)利用软件对影响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的因素进行筛选,得出我中国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度有序度不断增加,但协同性较低,并给出了相应建议。刘治甫(2019)认为跨境物流服务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通过京东商城的代表性案例,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丁元龙(2019)认为,跨境电商下的货物贸易具有订单分散、批量小、批次多的特点,更是需要完善的物流体系支撑。李思怡(2020)和王心雨(2021)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复合系统协同度低的原因,并为跨境电商与物流合作发展提出对策建议。(2)政策与监管郭建平(2019)和丁元龙(2019)认为跨境电商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引导跨境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周马玲(2020)将政府在跨境电商发展中的行为分为规划引导、资金扶持、政府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最后从引导企业、优化支撑体系和完善发展环境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周东城(2020)分析海关在监管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以期推动监管标准化,提高业务的确定性、科学性、安全性和高效性。钟睿(2020)从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详细分析了鼓励和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房淑慧(2020)认为跨境电商给海关监管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粵港海关协同监管制度体系,才能为粤港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营商环境。(3)商业模式一些学者对跨境电商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B2B模式和B2C模式,B2B的研究相对较多。李宁(2019)通过贸易增长数据分析,指出B2B是我国跨境贸易的新增长点。他对Alibaba.com与AmazonBusiness的B2B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我国B2B发展的建议。郑纯丹(2019)对我国B2B出口贸易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B2B出口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企业战略定位、服务配套成熟度、监管方式的创新改革。李锦(2021)总结出数字化时代下我国B2B跨境电商平台发展主要存在物流、网络安全以及人员服务三类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平台发展策略。孙悦(2020)指出,B2C模式是中小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国门的重要渠道。通过分析全球速卖通(中国最大的B2C跨境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为优化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此外,徐慧淋(201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源、产品、物流、支付等诸七个因素都对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詹传强(2021)运用实证分析,得出贸易畅通、人口总数、人均GDP这三个变量对中国跨境电商增长有正向显著影响。杨涵钦(2020)运用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六个最主要因素: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数字贸易基础设施指数、物流绩效指数、商业环境指数、法律政策环境指数、数字治理竞争力指数。

4.跨境电商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尹思凝(2019)认为跨境电商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物流风险、竞争风险、网络风险、法律风险和政策环境风险,并分析了产生风险的原因,最后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和政府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郑纯丹(2019)研究了跨境电商B2C出口发展的主要存在的问题,从提高产品质量、优化行业管理和市场秩序、构建跨境物流仓储体系、培育综合服务企业等方面,提出加快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詹传强(2021)提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增长的对策建议。陶艺敏(2021)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来总结目前我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杨德军(2021)研究了跨境电商在物流、支付、监管以及跨境电商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区块链技术给出了解决方案。

三、讨论与总结

从研究区域上看,学者们对跨境电商的研究不仅涉及到与国外某个国家或者某个经济体的发展研究,而且也对国内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较好的区域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将为跨境电商与其他国际区域的发展,以及国内某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建议。从研究视角上来看,微观研究的研究者们选择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结论有针对性。从商业模式上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商业模式是B2B,这也是目前研究领域的主流模式,也有少量学者对B2C模式进行了研究。此外,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分析得出,针对跨境电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遇到的阻碍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这些研究结果为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虽然研究者们对跨境电商展开区域性研究,但是笔者认为研究范围还不够广泛,研究数量也相对较少,导致结论的可信度不够高。在未来,应该有更多的区域被纳入研究,从而为某区域跨境电商如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供具体路径。并且,在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研究中,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小型企业,其发展策略能否推广至所有类型的跨境电商企业,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跨境电商虽然目前是以B2B模式为主,但不能忽视对B2C模式的关注。

特别是近几年在政府和资本的支持下,B2C也在快速发展。同时B2C也是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渠道,未来研究者们需要对B2C模式进行更多的研究。在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们的研究观点重复,缺乏创新。发展策略大部分是宏观方面的政策、制度,很多研究者提出的解决方法理论可行,但在实践中还有待验证,使得研究结论的合理性、有效性、真实性较低。此外,本文的研究局限性在于所选文献仅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三年的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进行分析,文献以中文为主,缺乏对期刊、书籍等资料以及国外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纳入更多优质文献,以期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建丰,靳聪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文献综述[J].商业经济,2021(11):100-104.

[2]马静.中国跨境电商的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2018(11):273-274.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农业;创新教学;乡村振兴;大学生培养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全产业链的“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效率,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1-2],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施智慧农业工程”,而且明确了“智慧农业引领创新工程”的农业现代化实施战略[3-4]。但是,当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学生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涉农工作的意愿都不强烈,再加上他们对乡村振兴和智慧农业发展认识不够深入,使得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中的智慧农业人才需求不符[5]。面对乡村振兴急需的智慧农业人才缺口较大的现实问题,涉农高校积极探索适应智慧农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涉农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迫切任务。

1科学设计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智慧农业涉及信息科学、农业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据此,本文针对培养适应智慧农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设计了课上创新启发式教学和课外拓展实践相结合的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课上创新启发式教学重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外拓展实践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人才培养过程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否则,教师讲课就会带有盲目性,难以调动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智慧农业”课上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发创新思维,对于信息学科的“GPS、GIS和遥感”等主体内容,侧重应用部分的讲解,多举实例,多展示实际应用中的图片或实物,以专家讲座、多媒体等声音、影像信息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兴趣,对于GPS定位原理等难度较大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基础,适当补充涉及的高中、大学物理及地理知识,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实践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比如,在“智慧农业”课外拓展实践教学设计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和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使学生深入了解农业领域,提升学生对智慧农业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写作能力。

2逐步夯实智慧农业人才专业知识

培养适应智慧农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因此,课堂专业理论教学要有启发性、逻辑性和生动性,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

2.1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在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好的开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饱含兴致地学完一节课,据此,理论讲授时采用提问式或背景介绍式等方法。如在讲绪论、GPS、GIS和遥感时,开头以多媒体录像、三维动画等形式,通过背景介绍智慧农业、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视、听等多种感受激励学生。又如在讲授其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提问学生,“哪个国家还有可能构建汽车、轮船和飞机的定位系统呢?”,学生自然会想到俄罗斯、欧盟等先进国家,由于我国对北斗导航系统做了大量的报道,学生们也会提到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北斗导航系统,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北斗导航与GPS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的优势。

2.2适当重复,突出重点在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用已知知识去认识未知知识时,可适当重复已学知识。比如,由GPS卫星信号结构图去理解GPS基本原理,用GPS基本原理认识测距码测距的观测方程等。而且,对于重要概念需要多次重复。例如,讲授绪论时,多次出现GPS、GIS等概念,讲授GPS应用时,强调应结合GIS辅助测量。2.3留有余地,课下思考在每次课结束时,提出一些问题讨论,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这些问题或者涉及基本知识和方法,或者是本节课所讲内容的延伸,或者是下节课内容的引出;而且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问题可以越来越具有综合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内容和时间不能安排太“满”,给自己和学生均留有余地,与学生交互所擦出的火花会很精彩。如第一次授课时,提出本节课所讲的“智慧农业的特点”“智慧农业的体系”等基本知识和方法的问题;第二次课讲授“GPS的发展及特点”时,提出让学生思考第三次课的内容“GPS的原理与误差源”。

3创新培养智慧农业人才综合能力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因此,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3.1实践性启发教学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的要求。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更新,紧跟现代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在讲授智慧农业的技术应用课中,将教师所做的研究工作———奶牛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充实到教学中,通过该实例使学生理解,智慧农业不仅包括种植,同时也包括精确养殖,理论联系实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实际问题探索的能力。

3.2探索讨论式教学为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摸索探索求证、讨论评价、归纳总结的方法。例如:在讲解GPS测距方法时,教学中按照“方案比较———可行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规律,应用探索求证的方法,由浅入深,进行对比分析,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例如,在电磁波测距时,发射端在t0时刻发出电磁波,在t1时刻接收目标物反射的电磁波。通过波速与时间差的乘积,可求出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距离。GPS测距时,发送波谱信号的同时发送时间信号t0,进而由波速与时间差的乘积得出距离值。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引导学生得出不同的适用场合及优缺点,进行GPS测距的可行性分析,最后解决GPS测距原理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遥感章节讲授时,定性分析之后,针对具体物质定量研究,加强对不同物质的反射特性的理解,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和总结规律,将“一般”到“特殊”之间构成紧密的联系。例如(如图2所示),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中,首先,定性分析沙漠、湿地和绿色植物等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光谱曲线。其次,对具体的绿色植物———松树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受病虫害后的遥感图像。然后,再分析几种典型的植物,通过学生讨论评价,得到“一般”到“特殊”之间的关系。

3.3开放性学习方式针对“智慧农业”课程和涉农院校学生的特点,采取了专题讲座和开放式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如“智慧农业的发展和最新技术”章节学习时,由学生们分组,通过上网、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资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变灌输式教育为探索式学习,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扩展了知识面,为今后撰写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作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今年教授的3个班共查阅80篇文献,150条网上信息,同学们进行了国际、国内的分类总结。通过开放式学习,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加强了班级凝聚力。最后,我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或制作网站。

3.4自主研发式实验教学对于“智慧农业”这种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至关重要。比如,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了两种创新:一是开放实验时间,在完成某一章节后,学生自由分组,每组与老师预约实验时间,这样,可以合理分配实验教学资源,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二是开放实验内容,每组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实验内容,甚至可以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如GPS、GIS和GSM实验教学中,一组学生在现有实验仪器和功能的基础上,向老师申请,由学校购买一些低成本的器件,同学们自主组装,扩展了仪器的测量功能。为便于野外测量,同学们研发、组装了新型电路,在不影响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缩小的仪器体积,便于携带。通过自主研发式实验教学,大力提高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

3.5多种考核方式考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技能等方面进行总结检查的主要手段。针对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本门课程所学内容。(1)成立考核小组,事先精心设计口试题目,如智慧农业的最新技术,遥感的应用实例等,口试采用学生抽签的方式,在同学准备之后,通过教师提问,师生互动的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广度、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检查,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能力。(2)采用设计实验(30%)、开放式学习(30%)及笔试(40%)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们反映这种考核很新颖,且非常合理,侧重于对素质的考查,具有灵活性。

3.6教学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创建班级科技创新小组,鼓励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将自己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与“智慧农业”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和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比如,针对智慧农业特点,将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或项目,指导学生精心准备参赛内容,动手制作参赛作品,使学生在实际参赛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创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4改革效果

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智慧农业”课程创新性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通过教学改革,采用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启发式、开放性、讨论式、教学与科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智慧农业高新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理论联系实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实际问题探索的兴趣。(2)通过“智慧农业”课程的创新性教学实践,打破了学生认为农业与高新技术关联性不强和传统农业平均投入的陈旧观念,使学生深入了解了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价值和可行性。使学生对智慧农业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3)自主研发式实验教学,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现代农业的实践,促进了社会与学生的良性互动。(4)学生通过学习“智慧农业”这门课程,深刻体会到现代农业需要一批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的新一代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经营者,学生懂得了作为涉农高校学生,参与农业就业创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树立了涉农高校学生在现代农业、乡村振兴领域大有可为的信心。

结语

智慧农业的实质就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作为一所涉农高校,面对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和乡村振兴形势,应当培养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教学研究在分析学生和“智慧农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设计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夯实智慧农业人才专业知识和创新培养智慧农业人才综合能力,使学生在鲜活的案例和实践中牢固掌握“智慧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高新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智慧农业人才培养课程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道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J].当代农村财经,2019(1):16-18.[2]李晓华.数字经济新特征与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形成机制[J].改革,2019(11):40-5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政府网(www.gov.cn),2018-09-26.

[4]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国政府网(www.gov.cn),2016-10-20.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建设人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已从精准扶贫走向全面振兴。中国共产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就意味着乡村全面繁荣不仅包括经济、社会的进步,还包括文化振兴、文明振兴、环境振兴,这些都离不开环境艺术设计的助力。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1]其中指出:“要坚持服务导向。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需求,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产教融合。”因此,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是响应时代的号召,是责任的担当,是培养高素质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乡村振兴的意义

1.1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全国已有多所高校设计专业参与乡村振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通过持续十几年的“新通道”“花瑶花”精准扶贫项目,共筹集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建立了7个非遗传承基地及特色农业合作社,孵化多家农村合作社及小微企业,帮助文坡村和白水洞村顺利脱贫,帮扶389名贫困户成功摘帽,[2]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师生坚持十余年,和土沟村村民一起,以艺术引进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方法,将土沟村建设成为台湾地区第一个农村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宋建明通过“农村文化礼堂”项目,成功地建构了当地乡村文化,丰富了村民精神家园;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的“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四校联合公益设计项目[3]荣获国内外四项大奖,获得社会广泛关注,改变了人们的居住观念;同济大学娄永琪的成功案例“设计丰收”,为中国“三农”问题和城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策略;华南理工大学的风景园林“校企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景观设计教学质量;[4]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与多家校企签约,联手共建重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联盟,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高校环境设计类专业课程融入“乡村振兴”,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重塑衰败村落,提升乡土文化竞争力,助力乡村发展。

1.2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意义

1.2.1有利于加强民族身份认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民族身份认同、文化寻根是世界性的、普遍性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回归土地,重塑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从生活中找回属于当代中华民族自己的身份。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乡村文脉、民俗风情延续的关键载体。这里蕴含着先辈们久远的记忆、古老的智慧,这里有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与艺术,这里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这里有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保护和继承。1.2.2有利于优化设计课程知识结构。以往的设计课程基本以城市环境为模板,环境设计以居住区、广场、公园、道路等城市环境设计为主,设计的课程显得片面且程式化,脱离了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乡村和城市同样需要发展,然而传统的教学大纲与乡村建设发展需求脱节,无法满足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乡村振兴实践人才的需求。乡村振兴融入设计课程多以实际项目来驱动,实践平台内容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将乡村振兴写入教学大纲,融入课程体系,将其作为环艺系学生的必修课程。

1.3加强人与土地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资源进一步集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土地的联系日益减少,城市面貌走向趋同化,失去了风土特征与人文价值,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也与土地相割裂,青少年对农业农村有距离感,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就业。让年轻一代重新建立起与土地和社会更多的真实联系,重塑大学生“大我”的责任品格,成为当下教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5]教师将大学课程内容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拉近了大学生与农村的距离,加深了他们对农民、土地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建设乡村的热情。提高文化自信、坚定家国情怀,是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社会多以无偿的、公益的形式来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而学校发动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振兴模式研究

当前,在设计类学科介入乡村振兴实践的过程中,国内高校按照介入方式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振兴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见表1)。

2.1高校直接介入

高校师生通过设计介入乡村,根据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改造设计乡村现有的环境。例如:2002年,中央学院的张绮曼在硕、博士课程中,安排了生土民居调研设计课程,广泛调研了陕西省、甘肃省、山西省、福建省等地的生土民居,并且指导学生进行设计;邱晓葵指导了两届本、硕毕业生以生土窑洞为研究对象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2009年,中国美协环境艺术设计艺委员会联合中央美院等四所高校的环艺类专业,在陕西省、山西省等地开展农村生土住宅调研工作,无偿为当地村民设计改造传统生土窑洞。师生团队在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共完成了10组地坑窑院设计和7组窑院改造施工。

2.2地方自发、高校帮扶

地方自发是指“自下而上”的村民自发模式;高校帮扶是指高校作为帮扶的力量介入,提供专业支持和技术支持。这种介入方式的目的是,以本地特色文化和艺术资源为本,发掘和宣传当地的艺术文化,改造乡村人文风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让乡村村民受益。2002年,台湾地区台南市土沟村的年轻人自主发起环境改造运动;当地村民成立的文化营造协会以“水牛精神”为号召,带领村民从“空间改善”开始了社区营造。[6]自2004年起,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的社区营造组师生和营造协会的村民一起,提取本土文化元素,发掘乡土艺术魅力,对整个村落环境进行空间艺术改造。经过几年的精心营造,村落环境空间艺术团队于2012年提出了“农村美术馆”的概念。这里的美术馆非传统意义上的某一栋建筑,整个村庄即是一个开放的大型美术馆,大量闲置的私宅、仓库、合院被改造成展览空间,展场与艺术品散布于村庄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艺术与地域文化交融,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大学生与艺术家、当地村民共同创作(村民一直是建设的主要力量),“自下而上”地推动社区的营建。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院专家及学生自入驻以来,全程参与社区改造的每一项营造计划,对土沟村的艺术乡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2.3“校企地”三方合作

学校、企业、地方政府三方合作,统筹社会企业与地方资源,有利于高校基于产学研合作平台培养乡村建设人才。2009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地方政府及诺基亚中国研究院的支持下,发起了“新通道”项目。通过暑期夏令营、设计工作坊等多种方式,设计团队与当地农民、手工艺人合作完成了大量的包括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文创产品等文化艺术作品。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课程采用“校企地”三方合作模式,学校承担“理论教学”、企业指导“实践教学”、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实施”,多方协作、共建课程、共育人才。从2017年开始,华南理工大学先后联合怡境景观、普邦园林等知名企业与地方政府,以大学生夏令营、暑期学校等方式,组织学生与地方政府、村民一起探讨乡村建设与规划,开展研究与设计工作。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与黄花镇、新兴县等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协议挂牌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进一步扩展了乡建教学实践平台。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在高校环境艺术专业介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校师生都应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及村民的实际需求,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主体地位,调动村民参与设计的积极性,促进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的发展。

3实施路径与教学创新

3.1跨院校、跨专业、多学科协作,实施综合项目教学

乡村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实施乡村建设项目需要多专业协作。在新工科背景下,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振兴,跨院校、跨专业、多学科协作,有利于院校间的协作与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湖南大学“新通道”项目组建了一支500多人的国际化跨学科师生团队,由来自本校以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香港理工、米兰理工等15所院校的工业设计、环艺设计、建筑设计、环保、信息、影像、传播等多个领域和学科的硕博研究生、教授、高级研究员组成。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在广东省清远市沙岗村乡村振兴项目教学中,组建了经贸系、艺术系、环艺系等跨专业、多学科师生团队,助力乡建营造;经贸系与艺术系师生合作设计文案广告、产品包装,并且在各电商平台推广沙岗村清远鸡,成功吸引客户关注清远碧绿合作社淘宝店,促进订单销售,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环艺系与艺术系师生与当地村民一起制作彩绘墙,共同开展“四小园”(花园、菜园、果园、公园)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上海理工大学针对“乡村振兴”融入设计学范畴,采用“全局链”教学模式,弱化各个设计学科边界,明确各学科教学责任目标,分层推进并扩散知识;将环艺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教学体系深度融合,以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并实现各学科知识体系互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有效提出乡村问题解决方案。[7]高校应与企业、地方政府密切合作,采用跨院校、多学科联合项目教学的方式,多维度扩展教师人才队伍并重视师资能力培养与建设。在合作项目中,各方专家应为学生提供指导。高校可聘请行业专家、非遗继承人、民族技艺大师、乡贤、设计师、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开讲座、授课,参与教学科研,将行业最新的技术、理念、方法引入课堂。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设计行业一线知识,结合教学深入乡村地区调研、考察,并且为乡村地区提供科技服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寻将专业与地区发展需求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8]

3.2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与专题课程联动教学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以环境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采用工作室模式开展项目课程、设计竞赛、课题研究,参与者以硕博士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为主,乡村振兴未系统地融入基础课程内容中,仅有部分在校学生能够真正参与乡村振兴,低年级学生参与度较低。因此,高校应将乡村振兴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写入教学大纲,融入专业课程(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与专题设计课程)与通识课程,让乡村振兴教学面向更多的学生,让学生关注和学习相关内容。专业课程以项目实践方式参与乡村振兴,通识课程将乡村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乡村建设内容的兴趣。中国传统村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具有神秘性、复合性、特异性、原真性等特点,值得保护、探究与开发。学校应将乡土文化、传统村落保护、非遗传承等内容融入大学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通识课程中,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学生对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加入乡村建设,培养学生建设乡村的能力。教师应在专业基础课程(如制图与表现、建筑构造、绿色生态设计等课程)中加入乡土建筑与环境等知识;在效果图表现、模型制作等课程中加入以乡村环境艺术的设计表现、模型制作等课程任务;在手绘速写课程中,带学生到乡村、田野考察写生;在建筑构造课程中,系统地讲解传统地域性乡村民居(如传统夯土建筑、竹楼等)的建造方式,从专业知识层面来加深学生对乡村环境的了解。

3.3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共享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帮助学校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乡村振兴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以丰富多样的、求新求变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尤其在疫情期间,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开设云课堂,让学生在线汇报设计方案,专家、教师线上交流指导,实现跨地区、跨院校的多方交流。教师应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短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乡村振兴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各地区农村典型场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广袤的乡土大地。

4结语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非遗”是未来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资源;同时,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要注意“非遗”传承与保护。二者协调发展,既完善了“新常态”下乡村经营制度,又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据此出发,旨在通过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机理分析,检视发展困境,探究破解路径,消弭发展中的矛盾,进一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旅游文化产业;“非遗”保护;

协调发展随着大众旅游转向个性化旅游,以农村为目的地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欢迎。乡村旅游发展中,在不断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特别是“非遗”文化融入,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要素,并由此催生乡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这些都提高了乡村就业率,极大推动了农村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但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实践中,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也令人担忧。如何在经济发展和“非遗”保护之间取得平衡,这是从业者和学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机理

(一)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密切

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密切,依托“非遗”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具有双重效益:一方面,它有助于增强乡村旅游的未来潜力,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文化认同和文化保护。简而言之,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和“非遗”保护相结合是明智的。可以说,“非遗”是塑造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面镜子,反映了这个时代乡村的社会和人文环境,也关系到乡村过去的历史、现在和未来。[1]同时,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技术、人口和经济变化,对“非遗”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非遗”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可以随着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而动态地转化与深化。

(二)乡村旅游文化产业铸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础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反映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价值。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如果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生命和灵感来源,包括建筑物群以及具有历史、美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考古遗址,[2]那么,在旅游领域,超过一半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社区、群体,在某些情况下的实践、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物品、人工制品和文化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第2条第1款)。[3]非物质文化可以通过产品、表达方式和洞察力来体现,这些产品、表达方式和洞察力有助于改善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正确认识“非遗”,“非遗”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让旅游业成为传播“非遗”的广阔平台,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近年来的乡村旅游及其文旅产业的大发展就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相得益彰,彼此促进,收到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果。

二、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

发展对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性随着国家“三农”工作不断推进,在解决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上,乡村旅游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和保障。乡村旅游是目前乡村发展中增长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对乡村新工作岗位的增加有积极的影响,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4]在实际中,不同地区的游客的涌入,取决于乡村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价值、数量和质量,以及文化及文化的外在表现水平。因此,对乡村旅游来说,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基础之一,它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一方面,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必须适应乡村旅游需求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应对现有结构以及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挑战。在这方面,“非遗”提供了一个支持乡村旅游文化发展的机会,同时,乡村旅游文化发展也为“非遗”提供了保护。

(一)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有利于振兴乡村文化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不仅要关注村民的经济发展,更要关注村民的精神发展和文化发展。“非遗”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传统”、“包容”、“具有代表性”和“以地区为基础”。[5]这四个基本特征让“非遗”与当地村民的精神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是当地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然而,“非遗”随着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而遭到破坏,例如说书人、杂技演员、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等,在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浪潮中,这些艺术形式都失去了它们的辉煌。由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很多“非遗”濒临灭绝。对于当地村民而言,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不仅让濒临灭绝的“非遗”得以传承、保护和发展,更是让他们在更大的社会关系和背景中,实现了“非遗”认同,间接地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生活方式、宗教、娱乐、装饰、自我表现等角度来看,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有助于振兴乡村文化。

(二)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有利于振兴乡村经济

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的提升,游客对“非遗”的兴趣越来越浓,对“非遗”产生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一点是,在网络革命和数字娱乐的时代,在“短视频”和“流量为王”的时代,当“现代观众”厌倦了现有的单一娱乐形式,他们必然要寻找那些失落的非物质文化宝藏。[6]因此,通过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的协调发展,不仅得以搭建面向社会的“非遗”平台,促进“非遗”的保护,而且对于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对当地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大有帮助。究其原因,一方面,附加的文化属性会为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增添独有的特征,这将进一步启发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对“非遗”的保护,进一步增加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从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作为非常罕见的文化习俗不但让游客着迷,而且进一步实现了传统工艺的愿景,更是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简而言之,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有助于更好地振兴乡村经济。

三、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困境

(一)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认知偏差

现阶段,虽然“非遗”在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缺乏对“非遗”的适当保护和适当推广。究其原因,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存在较大的认知偏差。一个影响是许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时,遵循以经济为主导的议程和主题,不仅导致乡村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千村千品千篇一律”问题突出。另一个影响就是,还有一些地方,在保护“非遗”的同时,没有做好对“非遗”的再开发,保护工作全靠地方财政支持,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还加重了地方财政的压力,无益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这两种错误的做法,都是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割裂开来,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正确认知。

(二)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投入不足

毫无疑问,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这两个概念都有足够的合理性,一方面,它将促进现有的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另一方面,它将以友好的方式帮助“非遗”的保护发展。因此,两个分支都需要专门的平台和资金的支持。然而,受到错误认知的影响,地方政府在这两个分支的投入方面,没有采取适当的策略、行动和决策,换句话说,没有有效地执行关键项目活动,包括采用可持续发展方法,协调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矛盾等。具体表现为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落后、“非遗”利用率不高、乡村旅游引发治安问题增多、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突出等。

(三)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粗放

农村地区十分依赖专业经济基础,在其发展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越来越多地被视为增强农村地区吸引力和活力、缓解人口挑战、减少移民以及促进一系列当地资源和传统的一种手段,同时有助于振兴剪纸、木石雕刻、竹编、花边制作、民间歌舞、地方菜谱、酿酒和传统疗法等当地“非遗”的保护。这种双程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取长补短”,是“交互合作”。然而,现阶段大部分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粗放,表现为相关项目开发主要集中在同类型项目上的开发,缺少将多种“非遗”整合性开发。如此,这种开发模式体现出形式单一、项目单一和低层次,不能很好地体现“非遗”的价值。

(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创新力度不足

在融合“非遗”和乡村旅游的进程中,“非遗”文化内涵的发掘应予以重视,游客的参与程度应予以增加,使游客能够与遗产、环境相融,“非遗”的吸引力得以提升。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创新力,游客只能简单地看到众多的项目展示,诸如川剧围鼓、闹年锣鼓、桂陶制作技艺等,但是游客对其文化的内涵了解较少,这使游客的迷惑和乏味感油然而生。“非遗”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作为遗产是很宝贵的;然而,在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本末倒置、注重“外表”和忽略“内在”的现象,导致游客难以达到“依依不舍”的效果。

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路径

(一)正确认知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无疑,推广这种融合的旅游品类(乡村旅游文化+“非遗”)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因此,当前的战略推进同样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旅游业复兴,在乡村旅游和“非遗”保护中创造生态友好的就业选择;“非遗”保护,“非遗”修复,重新引入和普及乡村历史和鲜为人知的民间娱乐,再利用受欢迎的乡村遗址和传统工艺,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村民赋权和自尊等等。简而言之,通过对这种组合式旅游的刺激,最终实现落后地区的基层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为落后群体和国家带来可观的收入。对此,地方和主管部门要给予应有的重视,正确认知到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工作中以此作为基调和原则,从各个阶段实现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和“非遗”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投入加大对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的投入,要做到有的放矢。首先,增加建设基础设施投入,如道路、卫生设施、茶点中心等,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可达性和更好的招待;第二,增加政策法规的投入,如限制“非遗”的破坏性开发;第三,增加网络推广的投入,如在驴妈妈、抖音、快手、B站上,结合高科技,推广“非遗”和乡村旅游文化。第四,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系统,以实现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的互补依附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涉及建立创新的综合设施,包括酒店、博物馆、度假小屋、工作空间和文化中心,为游客提供服务,从而有助于推广当地文化,为游客提供难忘的体验,同时为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提供孵化器。第五,增加治安智能化投入,乡村文旅发展必然带来系列治安问题,加大智慧警务建设,增强预警预测预防能力,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良好机制。

(三)创新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模式鉴于“非遗”的特殊性,传统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或者独立的“非遗”保护举措,都是不足以满足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和要求。为此,要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协调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的矛盾,创新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模式。具体参考以下步骤:第1步,政府启动“非遗”示范村项目,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第2步,示范村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第3步,地方行政部门的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第4步,精准扶贫乡村贫困户;第5步,对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协调的总体目标和对象的培训;第6步,确保“非遗”的可持续性和保护的举措以及当地机构的监管;第7步,项目网络推广;第8步,与区域旅游部门合作,构建“非遗”保护标准规章制度;第9步,依托“非遗”,设计文旅产品并提供低价旅游套餐。这种综合的模式既可以提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又能保护“非遗”免于过度开发。(四)优化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内容要让“非遗”在推动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从而成为“灯塔”一般的存在,就必须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同时,对“非遗”的保护,又为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计划提供远见和领导力。然而,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并非单纯地将两者在形式上联系在一起,而是以营利为动力,考虑当地利益的基础,将两者在内容上进行融合,围绕融合后的统一主题进行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保护挂钩,通过结合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环境层和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社会层来补充和扩展,以形成统一品牌。在统一品牌下协调乡村旅游文化产品,可以通过减少单个服务组件的故障来提高游客和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刺激“非遗”保护和创新方面的作用,以形成和维持与外部参与者的组织间关系。这种融合代表了一个参与者网络,构成了一个涉及组织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这对于优化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的价值创造能够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五、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在乡村全面发展背景下,对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非遗”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非遗”对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又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下去。二者协调发展,可以很好促进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又弘扬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侯利敏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企业审计监督论文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经从小众走向了大众化,把中原文化作为河南省旅游业的资源,将民俗、自然等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业,将文化创意与旅游文创产品相结合,将为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本文对旅游文创产品现状进行分析,从市场、受众需求、营销形式以及旅游文创产品质量、价格、档次等方面,总结文旅融合背景下河南特色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

一、河南省的地域文化背景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形象地说明了河南省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它所孕育出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中处于重要地位,文化底蕴深厚。河南的古都文化、佛教文化与历史名人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中原传统文化为河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资源,也是河南省旅游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根本。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创产品所激发的消费力是其价值的量化,可以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交融共生,是连接消费者与旅游市场的桥梁。人们通过旅游文创产品认识、了解、记住河南,提升了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利于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形象,传递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繁荣艺术市场,促进文化交流。同时,旅游文创产品对促进多产业的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升级与融合发展。

二、河南旅游文创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的旅游业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文旅、体验旅游转化,文创产品与旅游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一契机下,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中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发掘,可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而文化资源也可以依托旅游业有效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转化。旅游文创产品是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产物,结合地域文化运用多种设计手法进行创意提取,从而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它就像一座城市的名片,能够把城市的记忆、形象以文创产品的形式保留。消费者在欣赏、购买、使用文创产品过程中,能够感受其地域文化特色,潜移默化地增加自身对当地文化的感知力与认同感。河南省旅游文创产品起步晚,其经济效益与其他发达的省市存在一定差距,市场占有率不高,资源的整合方面不完善,能体现河南省文化内涵与特色的文创品较少,开发水平略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体现为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特色不鲜明。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空间,部分旅游文创产品缺乏对河南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开发停留于表面,对文化元素稍作修改便印制在产品上,不能体现文化的内涵,使其应有的艺术文化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开发的文创产品内容较为单一且同质化严重。不同的景点、纪念馆等看到的旅游文创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不能彰显各景区的文化特质。文创产品设计上系列化不足。独立性的旅游文创品的影响力与生命力远低于系列性的文创品,因此要避免孤岛化的设计,要注重成系列、成套组的设计。设计上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会使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滞后,设计出的旅游文创产品的工艺水平与实用功能不能很好地和现代生活融合,难以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旅游文创品的传播与营销方式相对滞后,品牌意识缺失,没有重视品牌的建设与保护。因此,开发设计富有河南特色的文创旅游产品势在必行。河南省应借鉴旅游业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升本省文创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优化文创产品结构,推动文创产品与旅游市场相结合,总结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方法,探索旅游文创产品传播文化、传播知识的可能性,打造明确的富有河南特色的有温度、有体验、有品质的旅游文创产品,以进一步传播推广优秀的中原传统文化,促进河南经济的发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

(一)深入挖掘旅游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日渐注重精神消费,在关注产品实用价值的基础上,更注重其体验感、个性化、品位等文化价值。文化创意产品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文化为基础开发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自身就是地域文化的宣传者,将中原文化融入文创品设计中,开发具有文化内涵与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本身就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符合当前的消费环境。在把握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同时,要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结合河南物产资源实现旅游文创产品形式的多样化设计。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当地的旅游文化底蕴,提炼其文化内涵,挑选有代表性的元素,凝练其精髓,结合文化中的理念、文化符号与特征进行开发与完善,运用在旅游创意产品设计上,从而设计出文化识别度高、有时代特征、有独特魅力与内涵的旅游文创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消费者对当地特色文化的认知,让游客在体味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对旅游业进行了宣传推广。

(二)注重旅游文创产品的美观性、实用性与纪念性

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期待,美观的旅游文创产品能够美化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设计者应从消费者的感受出发,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在满足日常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文创产品,带给消费者美的享受。设计者也要注重旅游文创产品的实用性,消费者在购买旅游文创产品的时候,会更愿意购买有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因此,设计者要注意旅游文创产品的实用功能,使其便于携带,方便使用,增加文创产品的使用频率,提升消费者的复购率。旅游文创产品的纪念性是游客记忆与情感的承载,在设计上要体现出其纪念性,帮助消费者唤起记忆,回顾过往。要在文创产品的表面与造型上增添特色纹饰、建筑特征、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纪念日等元素,将文创产品的纪念意义加以体现,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时候能唤起记忆。

(三)注重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生活化

旅游文创产品的生活化、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设计旅游文创产品时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为导向,关注文化创意产品与现代生活的连接,使文创产品回归生活,开发与社会生活需求相关的适合现代生活的旅游文创产品。利用产品良好的体验感加深消费者对河南文创产品的好感,提升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兴趣,从而达到促进旅游文创产品销售的目的。

(四)注重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

创新的设计能够增强河南特色旅游文创产品的竞争力,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延长其生命周期,从而使文创产品焕发活力。

1.地域创新

地域文化根植于特定的地域生活环境中,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使其具有地域特色,能够避免文创产品的同质化。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和分析河南的地域特色,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核。可以将形态明确、符号感强的中原文化元素重新整合,将文化的特性以实体化、具象化的形态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2.差异化创新

设计者要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进行设计,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从而实现旅游文创产品的个性化与差异化。设计过程中要设计不同档次、不同品类、多种规格的旅游文创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价格上也要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使消费者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提升消费者的复购率。在材料的使用上,设计者要熟悉材料的特性,可以选择有地域特征的材料,发挥材料的艺术性。制作工艺方面,可以保留传统工艺的内核,使设计的旅游文创品体现出河南的文化特征,也能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形成差异。

3.系列化创新

旅游文创产品系列化设计是以其丰富的功能,多变的组合方式,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设计时要以产品的系列化、品牌化为导向,使其有规范统一的形象,以加强文创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强化其认知度,拓宽旅游文创产品的覆盖面,扩大其适用范围,延长其生命周期。

(五)注重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品牌开发

文化品牌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价值体现,是文化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体现,能够体现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水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了旅游文创产品品牌化发展,旅游文创产品树立品牌,可以提高其知名度,推动旅游文化输出,也能更好地对旅游所在地进行宣传。品牌塑造要立足于市场,统筹规划,注重文化品牌的表现形态,并深入挖掘其内涵。利用文化元素丰富旅游文创产品,深入开发旅游文创产品的独特之处,设计出富有特色、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文创产品,从而强化河南旅游文创产品品牌建设,明确文创产品的品牌定位,提升其品牌形象,努力培育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品牌。河南省旅游文创产品品牌建设,应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相结合,从而拓展其艺术表现力,为文创产品增值,提高文创产品的销量。

(六)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要有环保意识

设计旅游文创产品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意产品的环保性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减少文创产品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设计中要注意旅游文创产品的可重复性利用性、可拆卸性、可维护性等性能,使其能够循环利用,并方便分类回收。对外包装的设计也要考虑运输等因素,减少无用的装饰,使其便于运输与拆卸,减少资源浪费,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七)与高校合作开发、联合设计

旅游文创产品除与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也可以与各高校联合设计,高校师生在设计过程中可吸收中原文化带来的设计灵感,提取其精华,进而开发出具有创意的旅游文化产品,使文创产品实现创意多元化,在锻炼高校师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师生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八)注重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营销与推广

传统的旅游文创产品多在旅游地的实体店销售推广,消费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实物产品的魅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多样性,消费者的生活与网络连接得更加紧密,旅游文创产品的营销与宣传渠道也发生了改变,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从实体店向网店倾斜,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线上销售也成为重要的销售方式。网络线上营销可以在专业的B2B、B2C平台建立旗舰店,使产品服务网络化,利用网络进行旅游文创产品的推荐、预定、评价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的多元化运营,能够提消费者的复购率,从而扩大旅游文创产品的收入。旅游文创产品的信息、现场交易、网络营销都影响着消费者的体验感,所以要注重各个环节的宣传与推广,除了传统媒介的宣传推广,还要结合新媒体进行传播,使其传播覆盖面更大。注重电脑、手机终端的运营推广,利用快手、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网络宣传,积极策划文创产品的推广活动。新媒体与旧媒体相结合,多平台、多渠道地推广文创产品,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互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使文创产品更快速地传播推广。

四、结语

有内涵、有活力、体验性强的旅游文创产品进入市场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的契机,并且能加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本文对河南省旅游文创产品进行分析、总结,探索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模式,从而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为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为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初春 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

企业审计监督论文3

“三农”问题作为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借助乡村独特的地域优势,风土资源,充分满足人们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使其成为人们度假、旅游、观光的休闲场所,以此全面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这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与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众多实践表明,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相互促进,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耦合协调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路径,因此,深入分析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协调发展路径具有现实的时代意义。

1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关系

1.1乡村文化振兴党的明确将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乡村振兴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5个层面,在共同发展的格局下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然而,乡村振兴不仅要塑性,更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底蕴,增加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跃乡村文化市场。

1.2乡村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并不陌生的旅游名词。学术界虽然未对乡村旅游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是,作者认为乡村旅游不应该仅指单一的乡村旅游活动,其概念应从景点、客源、主体等方面延伸。也就是说,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特色的景点、产品、民俗及风土人情为内容,以不同生活习俗的大众为客源群体,并有本地居民参与其中所产生的乡村旅游活动。

1.3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关系第一,社会关系: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旅游规划中心原主任石培华博士曾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能够迅速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其次,乡村振兴与旅游业耦合发展,能够促使部分农村地区以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独特品牌价值;最后,在推进乡村旅游的同时,要落实中国科学发展观,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统筹的最佳载体,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第二,经济关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推进,村民能够基于乡村资源和特色的风土人情,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较低的门槛限制、较小的经营风险获取收入[1]。在这种村民直接参与下的乡村旅游,能够快速改变村民自身的生活环境,重塑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三,现实关系:乡村大多数村民在以独特的地域魅力和文化传承为核心,将文化元素注入乡村形象的过程中,将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品牌优势,此举能够打破传统的旅游模式,使村庄不再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乡村田园,激发了乡村的生命力。这种深入挖掘各项旅游文化元素的举措,能够实现脱贫致富和农村振兴的目标。

2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以乡村旅游促进扶贫的举措开始逐一落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日益增长的经济效益促使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此举在扶贫策略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并对此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以此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走进乡村田园,体验“鹅湖山下稻粱肥”的乡村生活。目前,很多综艺节目都以真人秀的形式向大众展示乡村秀丽的景色和自给自足的生活。例如,近年来较火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以明星助阵,走进乡村“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向人们展示在承受城市巨大生活压力背后身心愉悦的放松,以此吸引更多的人们走进乡村。现今,对于这类引导人们对乡村生活渴望的电视节目源源不绝[2]。从本质上看,此类节目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很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然而,仅仅通过节目进行宣传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各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利用乡村特色的自然资源,打造出具有自身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旅游景点,带给游客身心愉悦的旅游体验,促使游客“喜欢来、愿意来、推荐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聚集于此,共同体验乡村独特的生活魅力。其次,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在短期内为乡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较为明显的行业优势,但其弊端也十分显著,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淡季和旺季的区分较为明显。旺季期间,村民能够通过旅游来获取经济收入,而淡季期间,村民基本处于入不敷出的态势之中。这就需要各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此确保问题的解决。比如,在旅游旺季向游客推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对于处于城市的大多数居民来讲,这种保质保量又纯绿色天然的农产品很容易获得其青睐,这就为农产品的生产获得了有力的优势。

3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方式

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乡村文化的支撑,以特色的乡村文化打造旅游行业的核心卖点,能够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乡村名片。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能够更加快速地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3.1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很多乡村在未经开发之前,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较为薄弱,处于衰退的困境之中。然而,怎样将这类乡村发展成为旅游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难题。对于一些拥有丰富传统文化遗产的乡村,可以通过将历史文化底蕴实质化的方式,打造出集旅游、度假、观光为一体的休闲综合体,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有效手段。

3.2政府扶持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地方政府对乡村经济发展必须给予大力扶持,在其中扮演引路人的角色。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为乡村旅游提供政策支持;通过降低贷款门槛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通过简化登记、税收流程为乡村旅游提供服务支持,以此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之中。首先,地方政府应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村民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路线进行规划,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并从中受益,以此吸引村民愿意长期投资农村振兴项目[3]。其次,政府应呼吁民众继承古镇文化,组织相关部门修复当地古旧民居,以此扩大乡村的影响力。

4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制度管理体系不完善乡村旅游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行业,在管理上暂时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主要原因在于,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村民大多文化素养较低,占用道路摆摊、占用公共区域经营、经营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为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也将因此受到污染。

4.2人员流失问题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有志青年到城市发展,而停留在农村的村民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定的拼搏和管理意识。这种形势下,村民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资源的利用来获取最大的效益,即使将良好的机会放在面前,大多村民也难以进行项目的启动[4]。

4.3过度开发及管理不当目前,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关注经济利益的获取,对各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再加上乡村旅游建设中缺乏先进技术的引用,其资金也主要源于政府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村民只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的破坏,农村原有的生态风貌就会遭到破坏,造成文化损失、资金损失、生态破坏等问题。

4.4乡村旅游发展缺乏创新现如今,旅游活动很容易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再加上缺乏创新,将致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失去有利契机。对于一些不善于运营市场和资源的乡村地区,旅游形式长期处于单一化,为增加经济效益不断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却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长此以往,乡村旅游将丧失对大众的吸引力。

5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协调发展路径

5.1构建完善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基于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乡村旅游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服务等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然而,通过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发展,能够有效地引导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开发、管理和运营服务,在满足游客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第一,各地政府部门应构建出完善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强化对村民的引导,协助村民对旅游资源实施正确合理的配置,高效开展乡村旅游管理活动[5]。第二,政府应重点掌控乡村旅游文化建设,发挥主导作用,对乡村旅游产业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如:休息室、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的修建。

5.2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第一,面对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村民,应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的方式,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大部分农民在文化素养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能够有效弥补村民自身文化素养欠缺的短板,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其更好地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中去,以此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第二,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专业人才带动村民的全面发展,以此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5.3利用乡村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旅游文化的天然优势,将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和地区的文化色彩进行有机融合,能够为构建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链提供重要动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以建设特色乡村建筑为基础,以弘扬乡村民族文化为主导,以此在奠定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基础的同时也起到了弘扬特色文化的作用。乡村旅游举措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富裕生活,也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因此,在乡村旅游项目资源开发时,应尽量保持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原有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关注生态环境的平衡,弘扬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5.4创新多元化的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往往都涉及其中。旅游业与其他行业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面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差、生活工作压力大、精神状态差等紧张情绪,乡村旅游应通过高效整合旅游产业链,将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集旅游景点、休闲度假、酒店餐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综合体,以此满足城市居民需要缓解紧张情绪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深入挖掘各地区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历史特色,构建出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业链,进而推进现代化乡村旅游文化建设。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多元化的旅游文化让游客切身感受到乡村的魅力所在,还要满足游客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塑造乡村旅游的正面影响力。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提升乡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其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对乡村振兴起到决定性作用。虽然,在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协调下,我国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需要对其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使其能够更加充分利用农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快速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农村各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振兴和获利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向延平,陈友莲.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0-44,95.

[2]冯勇.休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乡村科技,2020(18):23-24.

[3]王世军.体育旅游驱动河南乡村振兴策略与实现路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6):87-89.

[4]蔡克信,杨红,马作珍莫.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8(9):22-27.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新农村;交往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步加速。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建筑在城市大规模发展,受现代主义影响,城市建筑的现代化的审美模式使得新农村的建设在现代化的功能主义及形式主义等的影响下,逐步丧失了其本真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中国人的根本,是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期望和家乡记忆的空间。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的政策,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主战场在农村。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探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空间环境设计及场所精神设计是重中之重,本文就建筑现象学下,结合河南郝堂村为实例,探讨传统自然村落交往空间的更新设计的指引意义。

一、河南信阳郝堂村建设案例

(一)河南信阳郝堂村的背景

河南信阳郝堂村,位于河南信阳平桥区五里店镇东南部,地处偏僻。虽然依山傍水,山水相映,自然环境优越。但并无特色产业,一产二产不够发达兴旺,村落衰败破落。2009年前呈现衰败凋敝景象。村落房屋凋敝,田地以及果园的荒废,荷塘没有治理,污水臭气熏人,垃圾遍地,基础教育医疗设施缺乏,只有老人与孩童留守。

(二)河南信阳郝堂村的现状

自国家颁布乡村振兴政策,乡建院以郝堂村进行设计改造,建立村社共同体重建实验,后又邀请了以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君为主导的设计师团队,对乡村进行设计改造。团队本着以“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设计理念,深入农村生活与感受,撇开城市化,现代化,功能主义等现代主义影响,在郝堂村创造属于郝堂村的新农村改造。目前的郝堂村,村落干净卫生,邻里互助友爱,村口的大树上总停着几只咕咕叫的鸟儿;荷塘的水池中开着美丽的荷花,清澈的水中鱼儿欢腾,路边的前亭中老人们叽叽喳喳地讲着笑话,家家户户有坚实优美的房屋,像极了我们乡愁中那家乡的样子(图1—图3)。

二、郝堂村交往空间设计更新

(一)建筑现象学简析

建筑现象学基于现象学的哲学理论,结合建筑学的思考是在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再思考中诞生的。现象学基于生活科学的探讨,即生活世界的理论。哲学家海德格尔研究在拓展为“回归事物本事”的思考,即回归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来。结合到建筑领域的研究上,结合为建筑现象学。本文就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为小支点进行解析。场所,在建筑中理解为自然环境和建筑空间所组成的环境空间里供人们使用和活动的有意义的空间。生活的故事即发生于人们之间的活动,而作为提供特定的活动下的特定场所,往往就会留存于人特定的记忆空间,这种记忆空间下,赋予不同的场所以不同的意义,反之给人留下认同感及归属感,使得人在相似的场所下产生同样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产生场所精神。“场所”不能以具体或固定的形态去诠释,它可以大到一整座城市,也可以小到街边小店的木板凳上。重要的是,在不同意义的空间中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精神和心理上能够建设的虚拟情感得到认同。“场所精神”则是人对场所的使用之后产生的场所氛围,是人对场所赋予的价值和意义,追求场所精神,即是人们在使用场所的时候,追求的一种对场所氛围形成的精神上的情感共鸣以及认同感受。

(二)郝堂村场所精神的塑造

郝堂村,前文叙述到它符合乡愁形象中家乡的样子。而符合乡愁形象则是建筑现象学最终所形成的场所形象的最终情感状态。简言之乡愁情感和场所是密不可分的,乡愁这种状态的形成,源于我们生活世界中对于农村场所的理解。“具体的现象”表现为郝堂村村庄的肌理很好地被规整了但没有被破坏,记忆场所中的形象元素的保存使得人在记忆中提取出很好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具象在身处各个场所的景象当中所产生的具象的情感记忆。但村庄肌理被规整之后,很好的重新塑造了场所精神,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创新。

1.环境

郝堂村,地处偏僻,离城市中心较远,环山围绕,水路贯穿,景观生态资源突出且保有大片的农村田地。悠闲自得的自然环境创造,恬静闲淡的生活样貌,单纯古朴的村民笑脸的人文环境,良好的延续了村庄的肌理,这都是场所精神,是我们乡愁记忆中的乡村样子。重新改造的房屋,在不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最大程度的规整。

2.空间

有了建筑、环境和主体人,我们的场所自然就形成,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空间,主要是建筑内的室内空间,建筑外的外部空间,以及建筑部分打开的地方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交融空间。在交融空间中,人使用来进行生活交往的空间被界定为交往空间。建筑现象学强调回归事物本身。交往空间的需求,来源于人必须进行的生活交流方式,如生活本身必须进行的类似采买,所以存在有集市,街边小店铺;农作及养殖,所以存在有农耕的空间农田,果林之类及养殖的鱼塘,荷塘等。但更多的交往空间的需求来源于精神的需求,街边、农田边、水池边、池塘边、村中心大树下,以及村中挨家挨户中的院子里的藤下小蓬,都是我们精神下,人与人交流及休憩的场所以及村中小溪流中嬉笑玩乐的娱乐场所。而这些场所正是我们所探讨的交往空间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正是形成场所精神的主体场所。

3.郝堂村的交往空间塑造

郝堂村的交往空间的塑造,在建筑现象学中场所精神的指引下无疑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源于建筑现象学中场所以及场所精神的指引之下,主要是以两种模式诠释“乡愁记忆”。一种是宅邻田+市,也就形成了上文中我们看见的室外的田间以及集市上的交往场所。这种场所充满着生活的气息,从早到晚贯穿于村民的生活中。在农村建设中,农民是农村的主体,而集市就是农民生活的主体,这是每天必需的场所。在设计中,我们要区别于城市区域功能规整的设计思想,而是尊重村落肌理自然形成邻街长边两边分散状态。宅院、农田与集市,这种布局很好地加强了建筑与自然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街道是集市的场所,我们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溶解出规则的街巷界面,自然创造空间场所,这样的交往空间场所既很好地保留了场所精神记忆中的乡愁情感,也很好的完整了乡村的界面,街道与宅院相接的界面融合,使得界面变得更加灵动却也不失规整。乡愁中赶集的故事,依旧在乡村上演着(图4—图6)。另一种是亭邻街的模式,有了集市,有了主体农民,完备了生活户口的基础需要,情感需求上的场所精神就更是完备。我们总说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贫穷及落后确实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我们常常发现纵然是经济还算不错的农村中也少见年轻人。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满足情感需求的场所精神在破旧的传统村落中得不到实现。老旧的村庄在环境的营造上,以功能为主,忽视了精神空间的释放。孙君老师在建设新农村中宣扬要让鸟回村,让年轻人回村,让民俗回村。追求环境的整治,就是对场所精神的重塑。民俗回村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完整民宿场景的重塑。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悦的场所,总是会比平淡压抑的场景更加的深刻的存在在人的记忆当中,也使得人更加向往这样的场所。这就决定了交往空间设计往往偏向更加轻松的场景,街边的交往空间的场景重塑的主要手法有:1,改造,比如中国乡建院和莲湖艺术中心等;2,新建,比如街边岸芷轩的植入。除了继承了传统的当地建筑形式,主要是使用农村常用的“青瓦黄墙坡屋顶,院落门楼合院居”,也是从中衍生的使用新的材质和样式对村庄的环境进行规划和整治。传统的材质唤醒触发乡愁记忆,彰显地域精神,新材质的运用彰显时代精神适应时展(图7、图8)。

三、交往空间设计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交往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是城镇化的缩影,村庄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是不同于原本就规划设计好的城市的。村落的交往空间承载着各种形式的社会关联,同时也是人际关系交往的结构方式。这种村落的交往空间深深植根在村落的自然肌理当中,是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上最本质的区别。按照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结合建筑现象学的回归事物本事的思考,交往是人生活本质的需求,正是交往空间的存在,才聚集和发展了村落和城市。

(二)交往空间设计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引意义

传统村落的交往空间其实并不缺乏,自然村落的形成,往往规模并不巨大,交往空间多是环绕水系布置形成村中心,而后村居宅院围绕其布置。这是自然形成的完整社会形态衍生到和建筑具象的形态,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性的,这样的交往空间富含着村落的凝聚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蕴含这样的意义的交往空间是最本质区别于城市社区的交往空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无法去走城市化模式的原因。所以当我们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候,最先需要重视的就是交往空间的延续和创新,设计师最先需要做的就是整理村落自然肌理,沿着村落原本的肌理,从交往空间的梳理入手。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们能做的绝不是完全的重建,而应该理解村落原有的交往空间,去梳理和改造,保留原有的村落居民的生活观念、理想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农村已经更新,必须梳理出新的功能需求的交往空间,进行改造和创新。

四、总结

新农村建设中,交往空间设计影响着村民的精神诉求和现实需要。这里的“新”不是简单形式上的全新,更是一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我们在继承和创新,要时刻把握回归事物本质的初心,巧妙融合场所精神,回归农村这独特的本质去建设。每一个农村,都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每一个农村的建设原则都应只有这一个,就是回到农村的本质上。

参考文献

[1]黄河.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场所设计研究.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诺伯特•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台北: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6-22

[3]陈青雷,张舒,李长奇.新农村建设中的场所精神探析.城市地理,2015(02).

[4]陈觐恺.乡愁视角下闽中村庄“记忆场所”特征研究.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朱静辉.秩序与整合:村落多元公共空间的型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