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的概念范文第1篇

概念视频里的技术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有多远?

美国时间2月28日,苹果公司正式向媒体发出3月7日新一代iPad会邀请函。几个小时之后,就在对新版iPad功能的猜想和预测扑面而来时,位于旧金山的3D动漫工作室Aatma在YouTube上推出iPad3概念视频,视频中展现一些极为酷炫的新功能。这不是Aatma工作室第一次“造假”,去年8月他们了iPhone5概念视频,其中超薄机身、激光键盘、全像投影引发果粉的无限遐想,许多人一度以为这是苹果公司流传出来的视频,掀起以假乱真的传播效应。

Aatma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4月,它的创始人是三位苹果粉:Pramod shan Lharam.ChrisBernal和Pmshanth shanthamm。在聚首创业前,他们分别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从事动漫视频工作10余年,为世界各地的品牌公司制作3D动漫视频,提供影像技术。工作室成立之后,他们依然主要为电视、电影和互动媒体制作影像视频,提供各种后期加工服务。

苹果的创意义工

两个多月前,在人们开始期待iPad3时,Prashanth Shantharam.Aatma工作室的CBO,和他的团队决定再次为还没有正式的iPad3献上“惊喜”。“去年,我们了关于智能手机iPhone5的概念功能视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很多关注。这一次,我们决定如法炮制,在iPad3之前做一个平板电脑的概念视频”。

回忆最初创作这些概念视频的初衷,Aatma工作室的伙计们都非常激动。“我们是苹果产品的超级发烧友,我们热切地期待真正的iPhone5。当我们听到有消息称iPhone5正在研发中并且即将了,我们觉得是时候为万众期待的iPhone5制作一份‘见面礼’。”Prashanth表示。于是,一部超现实的iPhone5概念视频诞生了。视频中展示的特性全部是在Aatma工作室看来iPhone5以及其后的智能手机可能会拥有的功能,该视频在YouTube上的点击率高达5000万次。而在最新的iPad3概念视频中,Prashanth表示视频展现的内容是他们对所有平板电脑功能的设想和创意。目前,iPad3的创意视频在YouTube上的点击率高达5600万次。

“开始制作这些概念视频之前,我们不断地问自己,对于未来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人们究竟最期待什么样的功能?”Prashanth说,“在进行iPad3概念视频头脑风暴时,不断地有新创意闪现在脑海里。最终,我们选择了自己觉得最有意思和最吸引人的创意设想。我们的技术经验和对新科技的认识帮了大忙!”在这些视频的制作过程中,Aatma工作室运用绿屏抠像技术首先拍摄了一系列手部动作,然后再和视频中看到的激光键盘、液晶屏幕、图片等进行合成。从而展现出人们在视频中看到的人手控制设备,与激光键盘、3D全息屏幕进行互动的影像。

梦想照进现实

Aatma工作室的作品并非只把重点放在展现产品外形上,他们展现得更多的是产品的内部功能。此前的iPhone5概念视频中,他们展示了智能手机应该具备的强大功能。人们在使用这款手机的虚拟激光键盘时,能够将其从机身里拉到桌面上进行打字输入等操作,并且支持手动伸缩控制;同时,全像投影能让iPhone5将显示屏上的图片信息投影到墙壁上,一个简单的智能手机就能为人们带来影院的感觉。

现在,他们又为未来的平板电脑配置了“边到边”视网膜显示器和应用于多人游戏的3D全息屏幕。“在iPhone5概念功能视频中,3D全息图显示概念是个热点,我们希望将这个功能也延伸到iPad上。”Prashanth说,“在iPad3的概念视频中,我们自己最喜欢的也是3D悬浮全息屏幕。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可以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悬浮于空中的3D液晶屏幕。这对于iPad的玩家来说,必将是一次更加惊艳的游戏之旅”。

在iPad3的概念视频中,Aatma工作室有了新玩法:将一个iPad放在另一个iPad旁边,两个iPad的画面拼在一起,就像一部台式电脑的两个屏幕。工作室利用NFC技术和内部磁铁设计来实现这个功能。想象一下,人们通过相连的多台iPad体验3D悬浮全息屏幕,同时在多个iPad屏幕上播放视频或观看电影,这可能对未来大屏幕消费电子形成冲击。

尽管这些概念视频的构想非常炫目,但Aatma工作室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过任何一家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制造商的邀请或者咨询。Prashanth表示:“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有设备制造商来实现我们设想的功能,并将产品投入市场,就太好了!”Aatma工作室也很期待能有机会和所有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制造商合作,分享他们的创意和设想。

智能制造的概念范文第2篇

在2014中国家电博览会召开的前一天,三星在上海展示了其包括黑电、白电在内的全线产品。在会结束后,腾讯家电采访到了三星电子大中华区生活家电营销副总裁谢辉。谢辉表示,家电行业不缺概念,三星不会制造、刻意包装概念,只要消费者有需求,三星已经拥有足够的实力在迎接白电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对高端白电市场认可度有信心

在本次会中我们看到,三星携众多高端白电市场集体亮相。而对于中国市场而言,面对着众多的强劲对手,三星的高端白电产品将如何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谢辉表示,三星目前更加关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高端白电产品的需求,只要有需求,将会在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

而至于如何赢得消费者认可,谢辉非常有信心,他告诉我们,三星在这方面将分为三步走策略:1、从产品设计、性能方面做到极致,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2、探寻适合的推广、营销渠道,以进一步接近高端消费者;3、对于沟通的途径和办法上,三星也将会采用更加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方式来让更多的关注目光聚集到三星的高端白电产品上。

有实力迎接白电智能化时代到来

此外我们也看到,三星今年推出的许多高端白电产品中,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在今年的CES上,三星面向欧美市场了一系列应用创新科技的高端白电产品,并且展示了理想中的“互联家庭”构想三星智能家居。而本次,三星的WW9000系列智能滚筒洗衣机正式在国内,也宣告了三星在中国智能化家电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谢辉表示,三星白电的智能化之路将在今后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虽然目前只有WW9000一款智能洗衣机产品正式在中国市场亮相,但家电行业向来不缺概念,三星也不会制造、刻意包装概念,只是要看准目前所身处的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到什么程度,如网络环境等各方面客观硬件条件有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未来三星将会有更多智能化白电产品推出,如智能冰箱等。

谢辉提到,三星已经足够具备技术实力来迎接白电市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而且不仅仅只是白电产品,更多诸如扫地智能扫地机器人这样的小家电产品也会进一步跟进。

智能制造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英语智力谜语 修辞解读 隐喻认知

1.引言

英语智力谜语,作为英语谜语的一种,长久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迄今为止,从民俗、修辞、历史、文化,认知心理学等视角的谜语研究林林总总,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英语智力谜语形式和内容的客观观察和静态描写,不能有效地揭示英语智力谜语的内在机制。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结合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智力谜语的意义构建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智力谜语矛盾修辞和双关修辞的理解机制加以分析和阐述,以期对现有的英语智力谜语研究作出有益的补充。

2.概念整合理论简介

概念整合理论的英文术语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是由Fauconnier在其专著《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1997)中正式提出,此后的研究中又不断将其完善和发展。

简单地说,概念整合涉及四个心理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及一个整合空间。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简称CIN)。如下图所示:

输入空间之间的对应映现关系,我们称之为跨空间映现(cross-space mapping)。要实现跨空间映现就必须找出输入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我们称之为“关键关系”(vital relations)。关键关系包括因果、变化、同一性、时间、空间、角色/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类比关系等,概念合成就是不断压缩这些关键关系,从而产生整合过程中的突生结构及其意义。

简言之,“合成就是将两个空间中的部分结构整合为第三空间带有层创特性的一个结构”(汪少华,2002)。该理论的出现对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研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词汇、句法、数学推理、幽默、修辞及文学作品的分析阐释之中,本文将运用该理论来分析英语智力谜语。

2.1依据概念整合理论解析双关型英语智力谜语

英语智力谜语的谜底和谜面之间需要一个接合点,这也是谜语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结合点就是双关语。英语双关(paranomasia)俗称pun,源于拉丁语paronomazein,意为call by a different name(以不同名称称呼)。该辞格巧妙利用英语许多词谐音、多义的特点,在同一句话里同时表达两层/不同意思,以营造语言活泼、幽默或嘲讽的修辞效果。

传统修辞学对双关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关的结构、功能、类型、范围等方面,注重对已经成为语言事实的修辞成果的描述,而对主体创造双关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关注不够。因此,运用现代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结合英语智力谜语双关实例,从认知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对双关辞格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本文认为智力谜语中的双关语所表达的概念就是整合后构建的层创结构。谜面的谐音现象或同音异义现象涉及的双重语境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心理输入空间,由共有的图式结构将两个空间连接起来,通过概念映射,形成了复合空间,在这两个空间里将两个心理空间输入的内容加以整合以产生层创结构,即双关语的概念内容,这个过程反映了进行智力谜语游戏的思维运作过程。

我们举个语义双关的英语智力谜语来说明。

(1)谜面:What mouse can’t eat cheese?

谜底:A computer mouse.(董眉君、胡之琏,1985)

图1模拟了该智力谜语的概念映射和整合过程。

图1 语义双关型智力谜语解析

按照上图所揭示的过程,输入空间1是由谜面设定的语境构成的显性语境即我们熟知的老鼠,输入空间2是mouse的另一意义,即a computer mouse――电脑鼠标构成隐性语境,二者的共性就是读音相同,即mouse构成二者的类属空间,最后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出来的合成空间结合背景知识就产生了新的意义即只有电脑鼠标不能吃奶酪,谜底正式揭晓。该谜语利用的就是mouse的双重意义。

2.2依据概念整合理论解析矛盾型英语智力谜语

Oxymoron(矛盾修饰法)源自十七世纪中期的古希腊,意为“pointedly foolish(明显的荒谬)”。《新牛津英语词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把“矛盾修饰法”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terms appear in conjunction”(2001:1327),即“两个截然相反的词相连的一种修辞格”。根据概念整合理论,矛盾修辞在人们头脑中建立两个输入空间及一个类属空间,这两个输入空间投射于合成空间。但构成矛盾修辞的两部分为反义词语,在二者建立起的输入空间相互映射时势必会产生冲突,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成分(counterpart elements)相互矛盾,无法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合成过程陷入僵局。语境分析(contextual analysis),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有选择性地“激活”(activates)两输入空间的对应成分。被激活的对应成分因此失去了矛盾特征并在两个输入空间建立了一些联系。这些联系使得所有对应成分投射入合成空间。总之,语境分析通过“激活”对应成分,消除了两个输入空间的矛盾关系,从而使得整合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举个矛盾双关的英语智力谜语来说明:

(2)谜面:What has teeth,but can’t eat?

谜底:A comb.(汪榕培,1999)

图2模拟了该智力谜语的概念映射和整合过程

图2 矛盾型智力谜语解析

按照上图所揭示的过程,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teeth所提供的显性空间(人的牙齿),一个是teeth提供的隐性空间(梳齿),二个输入空间所具有的共有特征(都是具有与牙齿类似形状的事物),及它们共享的类属空间。但是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成分相互矛盾,一个可以吃东西,一个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看似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建立联系,然而语境知识即人的常识激活了二者的对应关系,常识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牙齿的形状而不具备吃东西能力的事物只有梳齿,这些联系使得整合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谜底就此揭晓。

以概念合成理论为视角,将系统性地探讨猜制智力谜语过程中意义常规化的心理表征和英语智力谜语在线理解中的幕后认知和隐喻意义构建。由此丰富了该理论对英语智力谜语现象的解释力。

3.定量分析得出智力谜语中隐喻与认知的内在关系

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隐喻就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早在1936年,隐喻相互作用论的创始人理查德就曾指出:“好的语言是一种圆满的实现,能表达人的感知本身所不能表现的事情。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但这两种事物是怎样共存于一个隐喻中的?

致力于谜语相关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如Taylor(1951),Christian(1958),Virtanen(1960),Georges(1960)和Dundes(1963)等,他们把重点放在谜语中谜语形象即谜面的研究,或者是将谜面与谜底分开来单独研究。而本文则试图将谜语形象与谜底结合起来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联系。本研究将收集的140余条英语智力谜语整理、分类后,统计出语料中谜面和谜底涉及的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及出现频率,发现智力谜语中任何谜底的获得都不是任意的,而是与人类的隐喻认知存在密切的关系。见下表格:

表 1

对数据的初步统计观察可以得出,智力谜语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谜面与谜底的并置是human与cultural object的对应,总计46条。其次是cultural object 与cultural object对应的智力谜语占14条,接着是natural object与cultural object对应的智力谜语共计12条。其它相对应的智力谜语情况如上表。

通过对以上数据中谜面和谜底出现的频率分析,可以得出具体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认知能力源于对两个概念的“相似”的认识。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它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人们认识事物通过各感官的共同作用,使人们在日常经验中发现不同事物(包括具体与具体事物、具体与抽象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由此可以得出英语智力谜语猜谜和制谜过程与隐喻认知活动内在机制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得出智力谜语中潜在的认知规律及意义构建的过程。

4.结语

本文利用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角度对英语智力谜语的猜谜与制谜进行了动态的分析。概念整合是一种意义构建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智力谜语有强大的解释力。通过对智力谜语意义建构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深入仔细的描写和阐释,期望能找出猜谜与制谜的内在规律,了解智力谜语的语言结构,丰富智力谜语的创作过程,提高猜谜者的创造性,增强智力谜语的娱乐效果,为智力谜语研究拓宽新的思路,而且对以后教学过程中的词汇教学、句法教学、幽默语言及各种文学作品的分析提供更为丰富的理据。更为重要的是,希望该研究为以后的语言学提供更丰富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刘正光.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2]苏晓军,张爱玲.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J].外国语,2001,(3).

[3]汪少华.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4]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2001,(3).

[5]董眉君,胡之琏.谜语一千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智能制造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力;直觉;非理性;逻辑智慧;生命智慧

智力(intelligence)与直觉(intuition)是人类生命的两种形式。智力属于逻辑智慧, 是一种小智慧或狭隘的智慧,是一种以追求因果律为目标的智慧。分析、判断、推理都是这 种智慧的基本形式。直觉则是非逻辑的生命智慧,是一种大智慧,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注视 。联想、想象、类比、移植、灵感、猜测、体验、创造等都属于直觉的范畴。在理论界,人 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对这两种智慧类型进行严格的区分与研究,常常混为一谈,给实 际运用造成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心理学界,西方的智力测验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编制的 ,因此它们不能真正反映智力或智慧的本真,从而歪曲了智慧,使智力概念长期在狭小的 范围内使用。所以,西方的智力测验长期用判断、推理、分析等标准衡量人的智 力,而把直觉、想象、创造、体验排斥在智力或智慧之外。西方心理学的智力观及智力测验 观大都是以这种狭隘的智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种智慧或智力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常 常 称谓的“小智慧”。小智慧只能徘徊在生命的表面,而不能走进生命的深处,真正能够走进 生命深处的是直觉智慧。

西方早期的经典智力测验大都是基于逻辑智慧即小智慧或狭隘的智慧编制的,因此,普遍与 创 造力的相关都比较低。因为按照狭隘的智力观,创造力是不包含在智力的内涵之中的。在 教 育界曾经将培养学生的智力看成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可是所持的智慧观却是逻辑智慧观 ,最多只能使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得到某种程度的训练,而联想、想象、创造等 直觉智慧非但没有得到开发,反而因理性的强化而受到遮蔽。本文试图就智力与直觉的区别 以及各自在生命中的价值进行一些探讨,以引起理论界对该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智力是理性的产物,直觉是非理性的范畴

智力与直觉的关系是智力与本能的关系。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本能与智力是动物王国 进 化的两个分支。他说:“动物王国的全部进化(除了向植物生命的退化之外),出现在两条 分支的道路上,一条通向本能,另一条通向智力。”[1](p116)在传统的理解中, 人们将本能看成 智力生长的基础,本能是智力成长的前提,它与智力是一种承接关系。但柏格森认为,智力 与本能属于不同范畴,二者不存在相互承接的关系。“智力与本能同样是相互对抗又相互补 充的。”柏格森认为,本能围绕在智力的边缘,“本能总是带有几分智力性”,因此被许多 人误解,认为“本能与智力属于同一类,两者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复杂性和完善性的程度不同 ;而最重要的是两者都可以用对方的术语来表达。实际上,智力与本能之所以相互伴随,是 由于它们相互补充;而它们之所以相互补充,则是由于它们彼此不同,本能中那些本能性的 东西,恰恰对立于智力中那些智力性的东西。”[1](p117)智力沿着理性的方向发 展,直觉是本能 的意识化。柏格森说:“实际上,一切具体的本能当中全都渗透着智力,而一切真正的智力 当中也都渗透着本能。况且,无论是对智力还是本能,都不能做出严格的界定:它们是两种 趋向,而不是两种事物”。“是将智力和本能看作生命放在其进程中的两种表现形式。”[1](p118)“毫无疑问,凡是能够做出推论的动物都具备智力”[1](p119)“ 总之,从似乎是其原初的特征看,智力就是一种制作人造对象(尤其是制作用以制作工具的 工具)的机能,就是一种对这种制造品进行无限变化的机能。”[1](p120)在柏格 森看来,制造和使用器官化工具或非器官化工 具是智力与本能的根本区别。“完善的本能是一种使用、甚至是制造出器官化工 具的机能;完善的智力则是一种制造和使用非器官化工具的机能。”[1](p120-121)本能具有自行制造 、自行修复,同时具有奇迹般简单的功能:“其完美常常使人惊叹。同样,这种工具也保留 着几乎不可更动的结构,因为结构一旦改变,物种便会改变。所以说,本能必须是特化的, 它不是别的,仅仅是利用一种物种工具以达到物种的目的。与此相反,通过智力制造出来的 工具就不那么完善了。只有做出努力才能制造这种工具。”[1](p121)柏格森推测 智力与本能起初 相互渗透,原初的心灵活动同时产生了它们,但是“在这种初级条件下,智力与本能都是材 料的囚徒,他们尚不能控制材料。”同时因为生命固有力量的有限性,因此本能与智力不可 能在同一肌体上不受限制地同时发展。于是生命便出现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创造一种器官化 的工具,去直接影响行动;另一种是用无机材料亲自做成那种天然并不具备的工具。柏格森 说:“只有在人类身上,智力才获得了完全成功;人类所掌握的天然手段不足以抵御敌人、 寒冷与饥饿,而这种不足恰恰证明了智力在人类身上的成功。我们若设法衡量这种不足之处 的意义,这种不足之处便获得了与史前文件相当的价值;它是智力与本能之间的最后告别。 ”[1](p112)柏格森认为,本能可以确保直接成功,而智力则要冒险才能成功,“ 而一旦成为独立 的智力,就能无往而不胜。”[1](p123)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柏格森认为本能是一 种无意识状态, 而智力则是一种意识状态,所以二者无法在同一层面进行讨论。为了能在意识层面讨论本能 问题,柏格森用直觉代替本能,他将直觉定义为意识状态的本能,或本能的意识化。理智同 人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需要分不开,它可以为满足人们的实际利益服务。应 当说,理智和以理智为基础的科学虽不能获得关于真正的实在的本质的知识,但它在实践范 围里有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柏格森认为,理智认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关于实 在的内在的和形而上学的知识,而纯粹是为了使用实在。”[2](p30)“使一个概念 适应于一个 对象,不外就是问我们对于对象能作些什么以及对象能为我们作些什么。在一个对象上标上 一个确定的概念,就是以精确的名词表明对象使我们想到的行动或态度。”[2](p19)理智的方 法对人的行动有好处,因此它是有用的。但是那种纯逻辑的分析推理在生命哲学家看来非但 没有意义,反而会破坏生命。按照柏格森的思路真正符合生命的做法就是引导人们学会将自 己置于认识的对象之内,使认识者与认识对象达到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才是直觉 。柏格森认为,直觉是生命中普遍存在的力量。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因为受到 了理智的遮蔽。

二、 智力是一种逻辑智慧,直觉是一种生命智慧

智力是一种逻辑智慧,这种逻辑智慧是一种小智慧,这种小智

慧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 分析等形式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人类发挥作用。对于生命整体来说,这种逻辑智慧仅仅是 生命的表层,或者说它只徘徊在生命的表层,它对生命的表达是极其狭窄和有限的,无法走 进生命的深处。但不能否认,人类正是借助智力“才看到了意识的其他种种形式。”在柏格 森看来,智力远不是生命中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心理内容,它根本不能“阐明生命本质” , 它只能表达生命的表层意义,只是一种纯逻辑的活动,因此它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仅仅适 用于无机物或确定的事物,人类个体无法通过智力走向生命的深处。但是,智力可以帮助我 们认识其他形式。

生命哲学家认为,智力不能阐明生命的本质,真正能够阐明生命的本质的是直觉。直觉才是 超越狭隘智力的大智慧。直觉智慧包括直观、灵感、联想、想象、体验、猜测等。创造力是 直觉的一项重要内容。柏格森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智慧观,但他对狭隘智力观的批判,以及 他对直觉与体验价值的深刻认识,足以表明他是一个大智慧观者。因此,直觉的价值还在于 它能够把握语言无法把握的东西。语言虽然对人的生命是重要的,但语言并不是生命的边界 ,语言并不能达到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在语言达不到的地方只有依赖直觉和体验。

语言仍然是理性的产物,语言只能表达浮现在意识层面的东西,所以对于非理性的生命内容 或对于意识层面以下的深度内容,语言是无能为力的。《人论》说:“有些事物由于他们的 微 妙性和无限多样性,使得对之进行逻辑分析的一切尝试都会落空 。而如果世界上有什么东 西我们不得不用第二种方法的话,这种东西就是人的心灵。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 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此,数学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学说、一个 哲学人类学的工具。把人说成仿佛也是一个几何学命题,这是荒谬的。”[3]直 觉之所以 长期没能引起人类的重视,其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往往将直觉看成神秘的自在之物,它最多只 是某些天才的偶然闪现。也就是说,它并非是生命的必然存在。生命哲学家的贡献就在于打 破了这一神话,发现了生命与直觉的密切关系。柏格森就认为,直觉并非神秘的自在之物, 也不是某些天才的心灵所特有的禀赋,它是在任何生物中都能想象得到的一种精神力量。也 就是说,它与生命本身是同一的,以致凡有生命之处也就有直觉意识。在动物植物界直觉是 以本能的面貌出现的,而在人类它却能够存在于意识层面。所以,生命哲学家常常将直觉界 定为“本能的意识化”。柏格森认为,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本能。它是生命活动极其简单和普 遍的存在。但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那是因为受到理智的遮蔽,只有在极少数时刻 ,在十分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才能体验到与生命存在的这种同一。按照柏格森的观点,就直觉 与生命同一来说,本能同生命冲动向上发散的方向一致,而理智是同下降的惰性的物质同路 。直觉之所以能把握生命,原因概出于此。就直觉与时间有关而不是与空间有关这一点来看 ,直觉是当下的内心体验,它是一下子置身于具体绵延历程中的那种努力,总是有机地把握 事物而不分割它们。柏格森说:“我们在这里所指的直觉尤其同内部的绵延有关。它把握没 有位置并列的演替,从内部而来的增长,把握从过去向已渗透着未来之现在的不间断的对心 灵的直接注视,无物插入其中,没有通过折射棱镜而来的折射,这棱镜中的一面是空间,另 一面是语言。”[1](p35)

在生命哲学家看来,人类要走向生命的深处,要展示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能够依凭的 决不是理智或理性所体现的逻辑智慧或智力,只能是直觉。正因为如此,直觉在生命哲学那 里成为最具生命价值的概念。在生命哲学家看来,直觉与体验不仅是走进生命深处的工具和 方法,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生命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生命哲学家对直觉与体验的重新发现与 阐释,使我们有幸窥探到生命更丰富的内容和价值。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正是借助这两个概念 开始从表层进入深层。所以直觉与体验受到许多生命哲学家的青睐。生命哲学的杰出代表柏 格森曾以自己提出和运用直觉为自豪。他甚至认为从柏拉图开始,哲学和科学就采用理智的 方法,这只是顺应人类心灵自然的结果,它使几千年来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 把握实在;而只有从他开始提出直觉的方法,才一反传统和习惯思维,教人认识真正的实在 。

但令人遗憾的是,柏格森在一百多年前所指出的智力局限性却在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那里 流 行百余年。现代心理学中流行的智力概念约有150多种,但绝大多数都是从狭义的层面上理 解这一概念,西方许多经典智力测验(如,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 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都是从狭义上理解智力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这些智力只是一种知 物的智力而非知人的智力。正是凭着这种理解,导致心理学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也正是这 种理解使心理学偏离了生命的轨迹。这种智力观念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负面影响。教学中长 期倡导的智力开发,实际上就是开发这种狭义的智力,即教学在要求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智力开发的倡 导者之一的布鲁纳也非常重视直觉在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并把直觉的培养看成智力开发的 重要的组成部分,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许多科学家、艺术家 也从自己的创造生活或创作生活中体验到直觉的可贵。著名科学家凯利洛夫就认识到,直觉 是“创造思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4 ]著 名物理学家波恩认为“实验物理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5] 爱因斯坦 也曾自省到,他创立相对论主要也是凭借想象和直觉。被誉为文学上拿破仑的法国著名作家 巴尔扎克曾以自己创作的亲身经历意识到直觉思维的重要。他说:“在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 或作家身上出现一种不可理解的、非常的、连科学也难以明辨的精神现象,这是一种透视力 。它帮助他们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测知真相;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一种难以明言的, 将他们送到应去或想去的地方的力量。”[6]但由于这些见解大多是指向科学研 究本身, 甚至将其看成智慧的偶然闪现,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真正 重视,在所谓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始终将直觉能力排斥在外,因此,在教学中并没有采取切 实可行的措施去开发学生的直觉能力。多年来教育界的所谓智力开发,不过是对处于生命边 缘的因果律的追求,对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句话,是在科学主义思维的藩篱 之中去探讨所谓智力开发,这种智力开发抑制了学习者直觉与体验能力的发展,将真正 有生命价值的东西排斥在生命之外,这就是我们在长时间的智力开发中没有真正开发到智力 的根本原因。所以,仅仅开发狭义的智力是不能满足生命的需要的,甚至还很有可能背离生 命。

三、 智力追求的是因果律,直觉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注视

现代心理学中广泛使用的智力(intelligence)是一种以追求因果律为目标的智慧。亚里士 多德(aristot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7](p5)。同时,他提出“不以官能的感觉为智慧”,这是因为“官能总 不能告诉我们任何 事物所以然之故”[7](p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智慧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探测事 物的原理和原 因。也就是说,智慧等于原理与原因的探求。再换句话说,智慧就是对因果律的追求。 由此, 他将学术分为“高级学术”与“次级学术”。高级学术就是那些探讨原理和原因的学问,自 然探讨人类普遍原理和原因的哲学被视为最富智慧的学问,而一切应用的或实用的学科则被 视为非智慧的学问。他说:“高级学术也较之次级学术更接近智慧。”[7]亚里 士多德的 智慧观对西方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长期以来,西方都在十分狭隘的范围 内使用智慧一词。智慧或智力等同于对因果律的追求。按照亚里士多德一派的观点,直觉、 创造、艺术似乎都不在智慧之列。亚里士多德的智慧观最终成为西方文化传统。18世纪德国 生命哲学家柏格森将这种智力称为狭义的智力。他认为,狭义的智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他说:“我们的智力(就其狭义上说),其作用就在于确保我们身体对其环境的良好适应, 就在于在外部事物中表现外部事物——总之,就是去思考材料。”[1](p2),显然 ,柏格森所指 的狭义的智力,就是在因果范围内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这种智慧传统从哲学界一直延伸 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许多的心理学家、心理测验家以及教育家也都是在这一层面上理解 智慧或智力。而直觉却不同,它不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相反,它还千方百计 摆脱这种形式。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柏格森不肯给直觉下一个单一的几何式的定义。在他看 来,直觉这个词的意思是不能用数学的或逻辑学的方法从另一个词里演绎出来的。直觉这个 词的多义性就像斯宾诺莎的“本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叔本华 的“直觉”和谢林的“直觉”不一样,柏格森自己的直觉就更不一样。但是,在柏格森看来 , 直觉有一个基本的意思:直觉地思维也就是在绵延中思维。理智通常从不动之物开始思维, 尽可能地并列地以不动性来重新构造运动。直觉从运动开始思维,像实在自身那样来安排和 想象它。“在直觉中,我将不再从我们所处的外部来了解运动,而是从运动所在的地方,从 内部,事实上就是从运动本身之中来了解运动。”[2](p1-2)直觉就是直接意识, 是把自己置身于 对象之内,它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注视,因此它不需要其它中介物的干扰。用柏格森的话说 ,就是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不需要插入“棱镜”进行“折射”。换句话说,直觉是心灵与心灵 的直接交流,或者说交流者将自己对象化到交流对象中去,因此它不占有空间,也不需要语 言,是一种“物我同一”或“物我两忘”的状态。

四、智力只能把握外在的、静态的、凝固的、确定的事物 ,直觉才能把握内在的、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

首先,智力指向外部世界,直觉却是指向内心世界。因为智力是指向外部世界,所以它 更多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甚至以无机物为材料进行加工。正如叔本华认为,人的智慧所用之 处,只局限在自然所指定的场合,也就是理解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认识个体的意志和事 物的关系而已[1](p467)。当人们把这种指向外部世界的智力不适当地运用于人内 心世界探索的时 候,各种困惑或弊端也随之而至。所以要走进生命世界,特别是要走进人类的心灵世界,不 能依赖智力,而要凭借直觉。因为只有直觉才能使研究者将自己置于研究对象之内,置于他 人的心灵之内,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直接注视,心灵与心灵的直接?交流。?

第二,智力只能把握静态的、凝固的、确定的事物,而直觉才能把握动态的、流变的、不确 定的事物。智力属于理性的范畴,理智只能把握静态的、凝固的、确定的事物。理智不能把 握生命、理智不能把握流变,理智只能外在比较事物的异同而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理智 具有实践价值(理智能够满足人们的功利需要)。柏格森认为,智力仅仅适用于无机物,适 用于确定的环境,作用于确定的事物。直觉可以把握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他认 为,这种狭义的智力只是生命的一个侧面,只能表达生命的部分意义、表层意义。但柏格森 同时认识到:“我们以纯逻辑形式出现的思维,却不能阐明生命的本质,不能阐明进化运动的全部意 义。”[1](p2)他又说,“我们的智力对无机物时是那样自信,却在这个(生命) 领域一筹莫展 。”[1](p2)柏格森说:“只有在人类身上,智力才获得了完全成功;人类所掌握 的天然手段不 足以抵御敌人、寒冷与饥饿,而这种不足恰恰证明了智力在人类身上的成功。我们若设法衡 量这种不足之处的意义,这种不足之处便获得了与史前文件相当的价值;它是智力与本能之 间的最后告别。”[1](p112)他说,“善于计算的智者却无法了解运动的节奏,以 及内在形式。”纯 逻辑的思维形式最多只能适用自然科学研究而无法把握生命。在柏格森看来,智力属于纯逻 辑思维的形式,所以他说,“对于无机界,尤其是对固体,人类的智力感到游刃有余,在这 个领域内,我们的行动找到了它的支点;我们的勤劳找到了它的工具;我们的概念在固体模 型上形成;我们的逻辑首先是固体的逻辑;因此我们的智力在几何中获得了胜利……” [1](p1)。但是,在“几何中获得了胜利”的智力在生命面前却无能 为力。在生命哲学家看来,要把握内在的、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只有靠直觉。

智力作为理智的产物,具有抽象性和固定性。它同物质一样具有惰性,它习惯于按照形式, 机械地对待每一事物,期望在量的分析中找到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答案,这样它就根本不 可能把握流变。由于理智在空间方面起固定作用,根本不适用于认识以绵延为本质的生命, 所以柏格森说:“理智的特征就是天生不能把握住生命。”[1](p165)理智的抽象 性和固定性与它 借助于语言来活动有关。柏格森认为,我们的语言用同一个词语来称呼许多不同的东西,这 是语言的一大缺陷,不仅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而且世间每一样事物都是彼此不同的 。但是,经过语言的处理,理智抹杀了事物的个体性,它从来就看不透个别事物的内部本质 ,只是外在地比较它们的同异,通过归纳上升到概念、范畴。他说:“按照我们的理智的自 然倾向,它一方面是借凝固的知觉来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又借稳定的概念来进行活动。它从 不动的东西出发,把运动只感知和表达为一种不动性的函项。它利用现成的概念,并且竭力 企图好像在网中一样在这些概念中去把握实在(它在其中通过)的某种东西。”[2]( p29-39)总之, 人类愈是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活动,它离开生命的本质就愈远。柏格森承认直觉的思想通常开 始于不确定,不论我们的思想有多大力量也无济于事,因为诸如绵延、质的变化、无意识的 概念等等,不象理智所能定义的概念那样直接明白。但是他指出,有两种不同的清楚明白: 一种是用已有的基本观念组成一个新观念,把它组织得清楚明白。在这里,我们的理智只是 把 新东西拆开以发现旧东西,再重新组合它们,因此这样的观念虽似全新实乃陈旧。另一种是 全新的绝对单一的观念。由于它不可能从分析中得到,是不能用先前存在的因素来构成的, 它的清楚明白只存在于当下直接的察见或体验中,绵延、生命等观念就是这样得来的。同样 ,直觉这个观念本身也是这样得到的。概念把对象复制出来,用的是符号。每个理性的体系 都可以采用自己的符号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个对象。这样,对事物统一性的理解永远是任 意的。柏格森由此得出结论说,简单的概念不但能把对象的具体统一性分割成若干个表达符 号,而且能把哲学分成若干个派别,每一派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选择自己的筹码,与其他 派别进行永无止境的。哲学如果要成为一种严肃的精神工具,就必须超越概念,达到直 觉。

五、 智力只能获得社会功利性知识,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内在知识

柏格森认为,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是直觉的方法。理智由于其空间性和社 会功利性,所得到的知识是相对的。只有去掉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的面纱,我们才能回到直 接当下的东西,达到绝对。直觉就是不带任何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的思维方法。认识外在的 世界和外在的自我,我们只须服从理智的思维习惯,按照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就 可以达到。而认识内在的生命、绵延,或真正的自我,则必须摆脱理性思维的习惯力量,走 一条相反的路,即直觉之路。柏格森说:“理性的工作是依靠科学向我们愈来愈完整地表达 出物理操作的秘密;……它只在生命的周围打转,从外部对生命提出尽可能多的看法,把 生命拖到自己这边来,而不是进入到它里面去。但是,直觉引导我们正是要达到生命的真正 内部——我用直觉是指那种本能,它是已经脱离了利害关系的,有自我意识的,能够反省它 的对象并无限扩展对象的。”[1](p176)直觉是艰苦的劳动,它需要意志的努力。 只有使人的心灵 从理性思维的习惯方向扭转过来,超出感性经验、理性认识和实践的范围之外,抛弃一切概 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甚至不用任何语言符号,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一切固定、 僵滞的认识的可能性。由于形而上学必须使用直觉的方法才能达到绝对实在,所以柏格森又 把它称之为不用符号的科学。理智只能外在比较事物的异同而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理智 具有实践价值(理智能够满足人们的功利需要)。直觉可以获得实在性知识,理智仅仅获得 功利性知识,直觉与生命具有同一性。叔本华认为,“天才”与“干才”的区别,就在于前 者 是用直观或直觉思维理解事物,而后者是用概念理解事物。叔本华认为 “所有深刻的认识 ”,其“根柢”都“在直观的理解中”[8](p455)。他认为“一切不朽的思想和真 正的艺术品,受 其生命的火花产生出来的过程,也是在于直观的理解之中。相反地,从概念产生出来的东西 ,只能算是‘干才’的作品,只不过是理性的思想和模仿,或者是以当前人们的需要为目标 。”[8](p455)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仅仅强调开发学生的智力是远远不够的,开发 智力只能使学生 获得一点表层智慧(小智慧),要获得深层智慧或生命智慧(大智慧)就必须依赖直觉。在 教育教学中开发直觉,给直觉留有充分施展的空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 。?

[参考文献]

[1][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16 .

[2][法]柏格森. 形而上学导言[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0.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20.

[4]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

[5]波恩.我这一代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84.

[6]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37.

智能制造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机电一体化;现状;展望;863计划

1当前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主要伴随着“863项目计划”而开展,我国的智能机器人等项目也在该计划的支持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整体处于“工业3.0”左右的阶段。(1)数控技术方面:截止2016年,我国数控技术经历58年,目前国产数控机床可供品种达2000左右多种,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拉动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进而推动机电一体化进程。(2)工业机器人方面:目前,国内机器人销量以百分之四十五以上速度增长,并且我国计划有系统地攻关,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更上一层,后期能立于世界先进行列之中。(3)激光术方面:近年来,激光技术发展很快,我国自1985年以来,更以每年25%以上速度增长,最近又扩大了紧凑型的高功率激光器的应用的范围,例如,用于激光制造、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或用于空间探索的推进器系统改造。(4)互联网应用方面:推行互联网思维下的智能制造,苏州纽威阀门有限公司和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运用CAX系统和SPC工具进行智能制造,提高了效率,建立了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通过这几方面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有着很大发展,但是离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1.2国外研究现状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研究在国外最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九十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并出现了“机电液”和“机电光”等一些新的分支,现阶段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已经达到了“工业4.0”,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2未来建立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意义

未来建立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意义深远,在新的技术不断冲击下,机电一体化会不断提高,能提高我国的机械工业化水平,也是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能在追求特定价值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系统的最优化,能很好地代表当今机械工业主要趋势。

3未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展望

未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机械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必将注入更多新的内容,各个学科将继续相互交叉、相互支持和互相发展,并且机电一体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微型化、系统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并且我国今年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概念,并且在一些高等院校举办“互联网+”创新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效果,让机电一体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化不断升级,加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下一阶段我们将运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实现大型大型工程系统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更好利用机电一体化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促进中国工业化发展。

4结语

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推动下,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和相关领域必将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结合的技术(机电液和机电光)很多,相信未来在机电一体化的促使下中国工业将迈向“工业4.0”。

作者:于志业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孙彦广。工业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