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交互式智能平板;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37-03

一、引言

交互式智能平板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媒体,它以高清液晶屏为显示和操作平台,具备书写、批注、绘画、多媒体娱乐等功能,融入了人机交互、平板显示、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那么如何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进行教学才能发挥出它的优势?本文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角度,探究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

二、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教学功能

交互式智能平板集成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音箱、电视、电脑等诸多教学装备,相比于传统的电子白板,其特有的教学功能如下:

(1)交互式智能平板无需投影仪,当老师需要靠近投影幕布进行指点和讲解时,投影画面不会投在教师身上,以免妨碍教学。

(2)交互式智能平板具有高清晰度、高亮度、高对比度的显示特性,解决了传统投影仪设备在显示上对光线有过多依赖的不足和限制。

(3)教师可自由站于交互式智能平板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学,与学生互动。手指轻点,借助系统软件即可完成图片局部放大、聚焦显示、图片缩放、视音频播放等功能,就像操作智能手机一样简单、方便。[1]

(4)具有方便的导航栏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随时操作导航栏来调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避免操作不便造成教学停顿现象。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指的是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E-Learning的不足。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随后国内很多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做了深入研究,加深了教育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四、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传统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因此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应包括教师课堂讲授中所需资源以及为学生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本文探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所依赖的资源主要包括交互式智能平板以及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学习终端和相应的学习资源,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构建了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1)。

如图1所示,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主要分为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两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1.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的混合

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包括了多个方面的混合,例如:多种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混合等等,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课堂教学与基于学生学习终端的线上学习的混合。利用二者的混合教学,能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媒体、学生”之间的互动

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互动效果是其一大亮点,然而如何利用它进行交互使其有效地辅助教学则需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综合考虑各种教学资源的优缺点以及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兼容性,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与教师交互,展示个人学习成果,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媒体、学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

3.学生利用学习终端在线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上台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这时学生可以利用学习终端在线学习。课前,教师需将教学所需的内容存储在学生学习终端中,以便学生在课上利用个人学习终端中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予以引导,并观察学生的反应以及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五、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笔者以某幼儿园的中国民间剪纸欣赏课为例,对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具体实践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阶段

交互式智能平板可以展示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而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所带给学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教学资源的优缺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同时,对于各种教学资源应该何时利用,以何种方式利用以及用多长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内容。[3]

在中国剪纸欣赏课中,教师应能合理安排各种剪纸图像、视频、教学ppt、剪纸实物等各种教学资源的顺序,同时能够熟练地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信息素养还不够,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从而让其能够熟练地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与个人笔记本电脑。另外,教师会提前将所需的教学资源存储至学生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中,从而为上课时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2.课中授课阶段

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既充分发挥了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教学功能,又不离开传统课堂实物教具,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将传统教学与线上学习融为一体,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引导,口头表达

在本节剪纸艺术欣赏课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多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同学们观察到了哪些类型的剪纸?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喜欢这幅剪纸的原因是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同学们都踊跃回答问题。另外,在有的同学用语不当或者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会及时地给予提示引导,有效地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声像并举,细致观察

在剪纸艺术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伴随着音乐声展示各种类型的剪纸,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地观察着剪纸图片。同时,在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剪纸以及观看剪纸的制作过程时,教师熟练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将图片视频任意放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细致、方便地观察。

(3)课堂展示,互动操作

交互式智能平板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交互性,在本节剪纸艺术欣赏课中,教师也充分利用了交互式智能平板的这一特性,有效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课堂上,教师熟练地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在合适的时间顺畅地切换各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使教学能够自然流畅地进行。另外,教师在交互式智能平板中安装了相应的教学软件,在将剪纸归类环节,让同学们亲自用手触摸交互式智能平板,拖动各种类型的剪纸,将其归入相应的类别。交互式智能平板会在学生归类之后自动作出判断,给出相应的评价。同样,在学习剪纸“帧弊值娘慰詹糠质保也采取了类似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物教具,各有所长

混合式学习的思想是通过选择“恰当媒体”,找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4]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是一味地依托交互式智能平板来进行教学,而是根据不同教具不同的特点,合理地利用实物教具与交互式智能平板。如在观察中国剪纸的“镂空”特点时,教师使用了剪纸实物,让同学们回答透过剪纸能否看到自己,从而明白中国剪纸镂空的特点。与交互式智能平板相比,此时实物教具就显得更为直接具体。在本节中国剪纸艺术欣赏课的最后,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剪纸工具,让学生根据上课所学的有关中国剪纸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剪出自己喜欢的剪纸,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剪纸,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动手能力。

(5)小组协作,自主探究

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个人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小组协作探究学习也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师提前将相应的教学内容存入每位学生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中,在课堂教学的相应环节,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个人笔记本电脑上协作探究相应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教师所教的内容。

3.课堂效果评价阶段

通过课上对学生的观察,笔者发现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与教师频繁地进行互动,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也非常愿意动手实践观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六、结语

交互式智能平板具有众多的教学优势,但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还是要依靠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将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优势与教学内容合理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师、教学媒体、学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商长刚.交互智能平板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2012(1).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范文第2篇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能源[2016]3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中央企业:

“互联网+”智慧能源(以下简称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能源互联网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的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重大决策部署要求,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着眼能源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需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智能化为基础,紧紧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和推进能源革命,为实现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基础开放,大众参与。发挥互联网在变革能源产业中的基础作用,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合理开放,促进能源生产与消费融合,提升大众参与程度,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

探索创新,示范先行。遵循“互联网+”应用发展规律,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多元化的技术、机制及模式创新,因地制宜推进能源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模式先行先试,形成万众创新良好氛围。

市场驱动,科学监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驱动形成能源互联网发展新业态。适应新业态及大数据应用发展要求,完善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下的安全监管和市场监管机制,保障信息安全和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深化改革,推动革命。适应能源互联网“三分技术、七分改革”的发展要求,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推动能源消费、供给和技术革命。

(三)发展目标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相关技术、模式及业态均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为促进能源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近中期将分为两个阶段推进,先期开展试点示范,后续进行推广应用,确保取得实效。

2016-2018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能源互联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催生一批能源金融、第三方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市场主体。探索一批可持续、可推广的发展模式。积累一批重要的改革试点经验。

2019-2025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建成较为完善的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并推动实现国际化,引领世界能源互联网发展。形成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环境,能源综合效率明显改善,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提高,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大众参与程度大幅提升,有力支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二、重点任务

加强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能源生产消费的智能化体系、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与能源系统协同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建立新型能源市场交易体系和商业运营平台,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和增值服务、绿色能源灵活交易、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等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核心设备研发和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和模式的国际应用与合作。

(一)推动建设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

1.推动可再生能源生产智能化。

鼓励建设智能风电场、智能光伏电站等设施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云平台,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生产。鼓励用户侧建设冷热电三联供、热泵、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综合能源利用基础设施,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生产,推动对散烧煤等低效化石能源的清洁替代。建设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的计量、交易、结算等接入设施与支持系统。

2.推进化石能源生产清洁高效智能化。

鼓励煤、油、气开采、加工及利用全链条智能化改造,实现化石能源绿色、清洁和高效生产。鼓励建设与化石能源配套的电采暖、储热等调节设施,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增强供能灵活性、柔性化,实现化石能源高效梯级利用与深度调峰。加快化石能源生产监测、管理和调度体系的网络化改造,建设市场导向的生产计划决策平台与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化石能源的污染物排放监测体系,以互联网手段促进化石能源供需高效匹配、运营集约高效。

3.推动集中式与分布式储能协同发展。

开发储电、储热、储冷、清洁燃料存储等多类型、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储能产品及系统。推动在集中式新能源发电基地配置适当规模的储能电站,实现储能系统与新能源、电网的协调优化运行。推动建设小区、楼宇、家庭应用场景下的分布式储能设备,实现储能设备的混合配置、高效管理、友好并网。

4.加快推进能源消费智能化。

鼓励建设以智能终端和能源灵活交易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和智能工厂,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普及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加快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以多能融合、开放共享、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为特征,各类用能终端灵活融入的微平衡系统。建设家庭、园区、区域不同层次的用能主体参与能源市场的接入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

(二)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

1.推进综合能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与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交通网络等多种类型网络互联互通,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加强统筹规划,在新城区、新园区以及大气污染严重的重点区域率先布局,确保综合能源网络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建设高灵活性的柔性能源网络,保证能源传输的灵活可控和安全稳定。建设接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促进灵活互动用能行为和支持分布式能源交易的综合能源微网。

2.促进能源接入转化与协同调控设施建设。

推动不同能源网络接口设施的标准化、模块化建设,支持各种能源生产、消费设施的“即插即用”与“双向传输”,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及多元化负荷的接纳能力。推动支撑电、冷、热、气、氢等多种能源形态灵活转化、高效存储、智能协同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覆盖电网、气网、热网等智能网络的协同控制基础设施。

(三)推动能源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1.促进智能终端及接入设施的普及应用。

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智能终端高级量测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实现电能、热力、制冷等能源消费的实时计量、信息交互与主动控制。丰富智能终端高级量测系统的实施功能,促进水、气、热、电的远程自动集采集抄,实现多表合一。规范智能终端高级量测系统的组网结构与信息接口,实现和用户之间安全、可靠、快速的双向通信。

2.加强支撑能源互联网的信息通信设施建设。

优化能源网络中传感、信息、通信、控制等元件的布局,与能源网络各种设施实现高效配置。推进能源网络与物联网之间信息设施的连接与深度融合。对电网、气网、热网等能源网络及其信息架构、存储单元等基础设施进行协同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复用,避免重复建设。推进电力光纤到户工程,完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通信设施基础上,推进电力通信网等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设施建设。

3.推进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与智能化调控。

推进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在量测、计算、控制等多功能环节上的高效集成,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实时感知和信息反馈。建设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相融合的智能化调控体系,以“集中调控、分布自治、远程协作”为特征,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响应与精确控制。

4.加强信息通信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能源信息通信系统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信息重要程度、通信方式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科学配置安全策略。依托先进密码、身份认证、加密通信等技术,建设能源互联网下的用户、数据、设备与网络之间信息传递、保存、分发的信息通信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能源互联网安全可靠运行。提升能源互联网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

1.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体系。

充分利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迭代创新能力,建立面向多种应用和服务场景下能源系统互联互通的开放接口、网络协议和应用支撑平台,支持海量和多种形式的供能与用能设备的快速、便捷接入。从局部区域着手,推动能源网络分层分区互联和能源资源的全局管理,支持终端用户实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平等参与和能量共享。

2.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市场交易体系。

建立多方参与、平等开放、充分竞争的能源市场交易体系,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培育售电商、综合能源运营商和第三方增值服务供应商等新型市场主体。逐步建设以能量、辅助服务、新能源配额、虚拟能源货币等为标的物的多元交易体系。分层构建能量的批发交易市场与零售交易市场,基于互联网构建能量交易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交易平台间的竞争,实现随时随地、灵活对等的能源共享与交易。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微平衡市场交易体系,鼓励个人、家庭、分布式能源等小微用户灵活自主地参与能源市场。

3.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

搭建能源及能源衍生品的价值流转体系,支持能源资源、设备、服务、应用的资本化、证券化,为基于“互联网+”的B2B、B2C、C2B、C2C、O2O等多种形态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平台。促进能源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与业务交融,培育能源云服务、虚拟能源货币等新型商业模式。鼓励面向分布式能源的众筹、PPP等灵活的投融资手段,促进能源的就地采集与高效利用。开展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金融租赁业务,建立租赁物与二手设备的流通市场,发展售后回租、利润共享等新型商业模式。提供差异化的能源商品,并为灵活用能、辅助服务、能效管理、节能服务等新业务提供增值服务。

4.建立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机制。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内能源互联网先进技术、装备、标准和模式“走出去”。

(五)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新模式

1.发展储能网络化管理运营模式。

鼓励整合小区、楼宇、家庭应用场景下的储电、储热、储冷、清洁燃料存储等多类型的分布式储能设备及社会上其他分散、冗余、性能受限的储能电池、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充放电桩等储能设施,建设储能设施数据库,将存量的分布式储能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管控和运营。推动电动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在储能电站等储能系统实现梯次利用。构建储能云平台,实现对储能设备的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接入、梯次化利用与网络化管理,支持能量的自由灵活交易。推动储能提供能源租赁、紧急备用、调峰调频等增值服务。

2.发展车网协同的智能充放电模式。

鼓励充换电设施运营商、电动汽车企业等,集成电网、车企、交通、气象、安全等各种数据,建设基于电网、储能、分布式用电等元素的新能源汽车运营云平台。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应用电池能量信息化和互联网化技术,探索无线充电、移动充电、充放电智能导引等新运营模式。积极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业务,探索电动汽车利用互联网平台参与能源直接交易、电力需求响应等新模式。

3.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运行新模式。

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城市、景区、高速公路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充放电站等基础设施,提供电动汽车充放电、换电等业务,实现电动汽车与新能源的协同优化运行。

(六)发展智慧用能新模式

1.培育用户侧智慧用能新模式。

完善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用能交易平台建设。建设面向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小区、智能工厂的能源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多种能源的智能定制、主动推送和资源优化组合。鼓励企业、居民用户与分布式资源、电力负荷资源、储能资源之间通过微平衡市场进行局部自主交易,通过实时交易引导能源的生产消费行为,实现分布式能源生产、消费一体化。

2.构建用户自主的能源服务新模式。

逐步培育虚拟电厂、负荷集成商等新型市场主体,增加灵活性资源供应。鼓励用户自主提供能量响应、调频、调峰等灵活的能源服务,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进行动态、实时的交易。进一步完善相关市场机制,兼容用户以直接、间接等多种方式自主参与灵活性资源市场交易的渠道。建立合理的灵活性资源补偿定价机制,保障灵活性资源投资拥有合理的收益回报。

3.拓展智慧用能增值服务新模式。

鼓励提供更多差异化的能源商品和服务方案。搭建用户能效监测平台并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提供个性化的能效管理与节能服务。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面向用户终端设施的能量托管、交易委托等增值服务。拓展第三方信用评价,鼓励能源企业或专业数据服务企业拓展独立的能源大数据信息服务。

(七)培育绿色能源灵活交易市场模式

1.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绿色能源灵活交易平台。

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绿色能源灵活交易平台,支持风电、光伏、水电等绿色低碳能源与电力用户之间实现直接交易。挖掘绿色能源的环保效益,打造相应的能源衍生品,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绿色能源套餐。培育第三方运维、点对点能源服务等绿色能源生产、消费和交易新业态。

2.构建可再生能源实时补贴机制。

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实时补贴结算机制,实现补贴的计量、认证和结算与可再生能源生产交易实时挂钩。进一步探索将大规模的风电场、光伏电站等纳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实时补贴范围。

3.发展绿色能源的证书交易体系。

探索建立与绿色能源生产和交易实时挂钩的绿色证书生成和认证机制,推进绿色证书交易体系与现行排污权交易体系相融合,并通过合理的机制,将绿色证书交易作为碳排放权交易的有益补充。推动建立绿色能源生产强制配额制度,实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绿色证书交易与结算。推动绿色证书的证券化、金融化交易。

(八)发展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

1.实现能源大数据的集成和安全共享。

实施能源领域的国家大数据战略,积极拓展能源大数据的采集范围,逐步覆盖电、煤、油、气等能源领域及气象、经济、交通等其他领域。实现多领域能源大数据的集成融合。建设国家能源大数据中心,逐渐实现与相关市场主体的数据集成和共享。在安全、公平的基础上,以有效监管为前提,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各类数据资源整合,提升能源统计、分析、预测等业务的时效性和准确度。

2.创新能源大数据的业务服务体系。

促进基于能源大数据的创新创业,开展面向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新业务应用与增值服务。鼓励能源生产、服务企业和第三方企业投资建设面向风电、光伏等能源大数据运营平台,为能源资源评估、选址优化等业务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发展基于能源大数据的信息挖掘与智能预测业务,对能源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精准调度、故障诊断和状态检修。鼓励发展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专业化服务。鼓励开展面向能源终端用户的用能大数据信息服务,对用能行为进行实时感知与动态分析,实现远程、友好、互动的智能用能控制。

3.建立基于能源大数据的行业管理与监管体系。

探索建立基于能源大数据技术,精确需求导向的能源规划新模式,推动多能协同的综合规划模式,提升政府对能源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科学决策水平,推进简政放权和能源体制机制持续创新。推动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监管模式创新,发挥能源大数据技术在能源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覆盖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透明高效的现代能源监督管理网络体系,提升能源监管的效率和效益。建设基于互联网、分级分层的能源统计、分析与预测预警平台,指导监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九)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攻关

1.支持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设备研发。

研制提供能量汇聚、灵活分配、精准控制、无差别化接入等功能的新型设备,为能源互联网设施自下而上的自治组网、分散式网络化协同控制提供硬件支撑。支持直流电网、先进储能、能源转换、需求侧管理等关键技术、产品及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港口气化、港口岸电等清洁替代技术。加强能源互联网技术装备研发的国际化合作。

2.支持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低成本、高性能的集成通信技术。研究信息物理系统中面向量测、电价、控制、服务等多种信息类型、安全可靠的信息编码、加密、检验和通信技术。研究信息物理系统中能源流和信息流高效融合的调度管理与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信息-能量耦合的统一建模与安全分析关键技术。

3.支持系统运营交易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多能融合能源系统的建模、分析与优化技术。研究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计算、控制、调度与自愈技术。研发支持多元交易主体、多元能源商品和复杂交易类型的能源电商平台。研究支持分布式、并发式交互响应的实时交易,互联网虚拟能源货币认证,互联网虚拟能源货币的定价、流通、交易与结算等关键技术。探索软件定义能源网络技术。

(十)建设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

1.制定能源互联网通用技术标准。

研究建立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优先制定能源互联网的通用标准、与智慧城市和中国制造2025等相协调的跨行业公用标准和重要技术标准,包括能源互联网的能源转换类标准、设备类标准、信息交换类标准、安全防护类标准、能源交易类标准、计量采集类标准、监管类标准等。推动建立能源互联网相关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努力争取核心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2.建设能源互联网质量认证体系。

建立全面、先进、涵盖相关产业的产品检测与质量认证平台。建立国家能源互联网质量认证平台检测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国家能源互联网产品检测与质量认证平台及网络。鼓励建设能源互联网企业与产品数据库,定期测试数据。建立健全检测方法和评价体系,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互联网+”行动实施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下,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设立“互联网+”智慧能源专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切实推动行动的贯彻落实。加强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组建国家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能源互联网专业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各地发展改革(能源)、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牵头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能源互联网行动落实方案,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科学组织实施,杜绝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务实有序推进能源互联网行动。

(二)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能源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正在制修订过程中的能源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应适应能源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需求。加强电力与油气体制改革、其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以及碳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市场机制与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协同对接。积极开展能源互联网创新政策试点,破除地区配额、地方保护、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易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壁垒,研究制定适应能源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特点的价格、税收、保险等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能源互联网技术、产品和模式等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加强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

(三)推动市场改革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能源市场交易体系。建立健全能源市场的准入制度,鼓励第三方资本、小微型企业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平等、协同发展。加快电力、油气行业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信号能从时间、空间上反映实际成本和供需状况,有效引导供需。允许市场主体自主协商或通过交易平台集中竞价等多种方式开展能源商品及灵活性资源等能源衍生品服务交易,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

(四)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现代互联网技术与能源系统的全面深度融合,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因地、因业制宜地开展各类能源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总结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能源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创新产业扶持

将能源互联网纳入重大工程包,加大中央、地方预算内资金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分步骤组织实施能源互联网重大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专项作用,支持开展能源互联网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依靠金融创新探索企业和项目融资、收益分配和风险补偿机制,降低能源互联网发展准入门槛和风险。支持符合条件的能源互联网项目实施主体通过发行债券、股权交易、众筹、PPP等方式进行融资。积极发挥基金、融资租赁、担保等金融机构优势,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能源互联网产业。

(六)共享数据资源

开展能源公共数据分级利用改革试点,研究制定能源数据使用管理和交易共享规范。从国家安全、系统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需求出发,推进能源信息的分级分类。加强能源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共享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加强能源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立贯穿能源全产业链的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和数据库,加强上下游企业能源信息对接、共享共用和交易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能源企业合作挖掘能源大数据商业价值,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应用创新。

(七)强化创新基础

推动成立能源互联网创新产业联盟,配合有关政府部门严格能源互联网产品准入管理,开展标准、检测和认证相关工作。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形成支持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智力保障体系。吸引能源互联网领域国际人才在我国创业创新和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跨学科的能源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探索设立能源互联网相关专业或培养项目,大力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

(八)加强宣传引导

各有关部门、企业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能源互联网政策机制、发展动态、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新兴业态等的宣传,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能源互联网,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能源互联网的研究建设与创新发展,形成广泛、活跃、持续的能源互联网发展氛围,为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孕育兴起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5)09-00-03

0 引 言

随着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自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以来,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城市都希望通过信息化发展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美国、瑞典、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纷纷起步。

我国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各大城市都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优化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管理、提升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纷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截至2014年,有300余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对智慧城市的内涵有一定共识:其一,智慧城市的基础是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相互融合;其二,智慧城市的主线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运用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其三,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信息资源为居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手段,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发展能力、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城市达到“智慧”状态。

1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1.1 政策支持

政府是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引导者、推动者,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应用在上层建筑层面的延伸产物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促进政府与城市管理的协调发展,对城市的转型起着关键作用。从2010年开始,国家及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其中,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很多城市未来建设的重点。在国家的政策文件中,智慧城市经历被包含到独立的过程,政策涵盖的内容也从总体架构到具体应用,并在鼓励政策方面日趋明确和具体,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化,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红利”仍将延续。表1列举了部分国家智慧城市相关政策。

1.2智慧城市内容与规模

一般来说,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概括为四层架构,两类保障体系。四层架构包括网络基础层、基于感知设备采集数据、网络传输数据的数据整合、共享、处理中心和公共云支撑平台。在基础平台的基础上,构建面向公众、企业、政府提供智慧化的一站式应用。公众服务平台涵盖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保和智慧社区建设等;企业服务平台涵盖智慧产业发展、智慧企业服务、电子商务提升及智慧园区建设等;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涵盖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环保建设等。保障体系指政策标准保障体系和制度安全保障体系。政策标准保障体系包括组织领导、项目管理、投融资、创新交流等机制建设。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监管、测评、应急处置等体系建设。图1所示是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架。

图1 智慧城市的基本架构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自2010年开始推进,至2012年底,全国有超过180 个城市投入智慧城市建设,通信网络和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接近5 000亿元。2013年初,国家住建部公布了90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配套了包括国开行、商业银行在内的4 400亿授信额度。从整体投资规模来看,“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近1万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望超过4万亿元。图2所示为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及同比增速柱状图。

图2 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及同比增速柱状图

1.3 商业模式

目前,智慧城市投融资和商业运作的模式主要有表2所列的7种常见商业模式,包括:政府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运营商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和运营、政府牵头BOT 模式、运营商/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运营、联合建设运营和公司化运营等。由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共属性较强,政府对于项目的所有权较为看重,国内投资通常呈现为政府直接投资和运营(BT 或者直接支付),或者政府投资,由运营商进行建设运营(BOT)的商业模式。

具体来说,前四种模式中政府主导或参与,但差异之处在于参与程度的不同。相比较而言,政府主导或参与,在融资、建设、共享等方面更容易推进,运营商/第三方专业建设和运营便于实现专业化运作。后三种模式政府参与程度较少,更多的是由一家或者几家通过联合或公司化运作模式承接智慧城市的建设任务。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是浩大且长期持续的工程,不仅仅需要政府的牵头和参与,更需要动员产业链上的成员共同参与。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模式逐步从政府主导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

2 智慧城市的未来趋势

(1)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逐步成为智慧城市基础信息平台。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2014年5月的《云计算白皮书(2014)》估计,2013年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约为47.6亿元,增速较2012年有所放缓,但仍达到3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云计算模式将成为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的基础信息平台,同时也成为城市大数据汇聚、交换和共享的平台。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涵盖基础设施云、平台云、数据云和应用云的建设。城市基础数据库、视频数据库、语音数据库等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形成基础设施云;通过城市大数据中心数据云实现数据资源统一交换平台,整合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等,实现了基础数据库的互联互通以及专题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形成数据云;通过提供政府治理、民生服务、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应用,形成应用云。

(2)大数据成为城市运营与管理的新资源。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中国大数据整体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4-2017》显示,中国大陆2014年进入大数据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将接近30%;预计2016年大数据市场规模总量将突破100亿人民币。大数据驱动行业成长,需求持续增强,应用逐步落实成为软件产业链的核心,企业着力培育自身的数据资产。在互联网上的数据、移动互联网上的数据、社交网络的数据和物联网的RFID、传感器等数据,这些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并与城市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实现了连接,并建立起政府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实现政府数据开放,进行城市大数据分析,深化大数据行业应用,繁荣大数据交易市场,数据将成为城市的养料和血液,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新资源。这些大数据资源,深化应用到电子政务、健康、党建、城管、信用环保、交通、舆情等领域,将形成大数据政务、大数据健康、大数据党建、大数据城管、大数据信用、大数据环保、大数据交通以及大数据舆情等新模式和新手段,更好的实现城市的精确化运营、管理与决策。

(3)民生云、互联网经济将改变智慧城市应用结构。

在往年平安城市、应急管理、数字城管等建设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应用结构将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进行调整,民生、经济转型、依法治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将成为应用重点,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民生应用、互联网金融、智能工业等经济应用、简政放权的智慧工商、智慧政府、智慧党建等将成为应用热点。

(4)互联网、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应用物联网装置于2015年可达29亿元,而2020年更可达到132亿元,将成为带动未来智慧城市衍生出来的新商机的主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现阶段,智慧产业的核心是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上下游将围绕互联网应用进行产品升级和转型,如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非结构化数据库等技术和产品的升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逐步成形,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流。互联网传统行业加速形成新型产业业态,如互联网金融、智能工业等。

(5)智慧城市投资建设与运营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智慧城市平台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商业模式日渐清晰,围绕智慧城市的投资和建设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产业投资平台,成立合资的智慧城市平台运营公司,进行智慧城市顶层涉及和运营,整合上下游资源,建立智慧城市平台的生态环境,各种增值应用以商业模式实现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服务。这将成为一个阶段主流的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

3 结 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商业模式等技术和商业应用的不断成熟,智慧城市的建设落地速度不断加速。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空间、前景和影响力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徐静,陈秀万.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7):23-26.

[2]杨礼茂,李文静.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4(6):2-6.

[3]张振刚,张小娟.智慧城市系统构成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7):88-93.

[4]罗尚忠.大数据点睛智慧城市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14(8):1.

[5]胡佳艳.智慧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4(17):155-159,170.

[6]陈博.我国智慧城市群的系统架构、建设战略与路径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4):29-31.

[7]张振刚,张小娟.智慧城市的五维度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41-45,75.

[8]李健.新城发展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战略与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3(11):66-71.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范文第4篇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目录

一、全球互联网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二、中国互联网汽车产业现状及格局

三、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概况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五、中国互联网汽车交易发展概况

六、中国互联网移动出行产业发展概况

七、中国互联网汽车资讯服务发展概况

八、中国互联网汽车后市场发展概况

九、中国互联网汽车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一、全球互联网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二)中国互联网汽车发展概况

中国有望成互联网汽车产业发展引领者

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从国家层面规划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始于2002年,起步相对较晚,但产业发展迅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相关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加入,预计未来十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将进入加速成长阶段。

制造业加速转型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企业产业正式拉开了帷幕。60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汽车工业逐渐进入成熟稳健发展阶段。但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缺失,自主品牌企业发展受困,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有限,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

新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前所未有的快速“进化”,传统汽车产业迎来第四次颠覆性变革,传统汽车核心技术逐渐边缘化,汽车产品、汽车产业,乃至汽车文明将被重新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抢占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汽车产业将进入定制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时代。而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也察觉到汽车产业发展领域这一历史性机遇,中国作为汽车制造大国之一正在制造业的升级变革中加速转型,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智能交通信息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中国汽车制造产业开始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

政策连续推动

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的重点行动领域,加快了“互联网+”向各个行业的渗透,“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

2016年,产业转型升级最迫切的一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将《中国制造 2025》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强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聚焦智能制造,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也将支持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壮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抢占先机、赶超发展的突破口,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

技术趋向成熟

经过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等信息技术渐趋成熟,在国际TOP500组织最新出炉的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中,基于国产众核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再次斩获第一名,荣获世界超算领域的三连冠,而以华为为代表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早已投入全球市场竞争,跻身世界第一阵营,阿里、腾讯等中国领军互联网企业更是数次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10名,目前中国支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在产业链各环节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此外,作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强大市场需求的驱动和便利的互联网环境也不断推动着传统汽车产业的全面升级和变革。汽车与互联网技术、数据的深度融合,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技术不断落地,加速了互联网汽车产品部署和产业布局,汽车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传统制造业的加速转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国信息技术的领先,使得中国互联网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了天然的优势,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契机。随着互联网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新常态”,未来中国互联网汽车市场行业规模将继续扩大,用户数量也会随之继续增长,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互联网汽车产业的引领者。

二、中国互联网汽车产业现状及格局

(一)中国汽车产业市场规模

中国汽车市场面临压力和挑战

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持续增加。2016年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10152万辆,同比增长15.5%,但相比之前增势有所放缓。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2万辆和2888万辆, 同比增长3.2%和3.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一方面,产销量和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中国消费者仍有较强的购车需求和购车意愿,汽车相关行业未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而另一方面,增速的逐渐放缓也预示着汽车产业市场正在接近饱和,中国汽车产业开始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六)互联网汽车产业链分析

互联网汽车产业链持续延伸,生态圈初步形成

互联网与汽车的深度融合,使得安全驾乘、便捷出行、移动办公、本地服务、娱乐休闲等需求充分释放,传统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使得汽车生产方式向充分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新的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也不断涌现,产业价值链持续延伸。目前已初步形成包括智能生产,汽车交易、移动出行、咨询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在内的从制造端到服务端的互联网汽车生态圈,其中汽车后市场服务用户体验成为影响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社交圈对消费的导向作用逐渐增强,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老龄化和新生代用户比例持续增大,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成为互联网汽车发展重要方向。

三、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概况

(三)中国无人驾驶发展预测

无人驾驶市场短期无较大变化,未来或迎大面积爆发

目前虽然百度、谷歌等行业巨头都投身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究领域,但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的限制,短期内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变化不大。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预测,中国预计在2020年左右实现无人驾驶,销量可达6万辆,随后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到2035年,估计销量可达400万辆,将在全球无人驾驶市场占据较大份额。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行业整体处于内部测试阶段,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但前景可期,未来或将迎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大面积爆发。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规模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向好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以各类型电动车为主。

从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产销量表现顽强,2014年和2015年分别实现了上年的3倍多增长,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9.4万辆、77.7万辆,在整体车市呈微增长态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逆势上涨的局面,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持续增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是并将长期是行业重点发展方向,未来随着车型产品不断丰富,市场需求逐步增强,以及长期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产销将持续向好。

目前中国众多主流车企均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如上汽将在新能源领域专项投资超过200亿元,投放3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超过60万辆。同样,比亚迪也定下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0万辆的目标,预计同年新能源汽车在比亚迪总汽车业务中将占到90%,未来待时机成熟将达到100%。而广汽集团则全资设立“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计划2018年至少有7款新车型,挑战2020年20万辆销量的目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非常乐观。

五、中国互联网汽车交易发展概况

(二)中国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市场概况

二手车电商为互联网汽车交易电商主战场

在新车电商火热开启的同时,二手车电商也开始引起业界的关注。且相比新车电商的较低渗透率和缓慢扩张,二手车电商在二手车整体交易中的市场份额比较乐观,从2011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二手车交易量保持相对稳定增长,2017年二手车总成交量达1240万辆,环比增长率达19.3%,整体增长量开始呈现向上态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限迁政策全面取消,以及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将调整到70%,二手车交易市场将迎来新的成交量高峰。

(四)中国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市场动态

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动态频繁

人人车同滴滴达成战略合作

2017年9月25日,人人车获得滴滴2亿美金战略投资,且在滴滴APP中增加“二手车”栏目,直接嵌入人人车的前端主页。

人人车与滴滴的合作将给人人车带去对汽车交易平台而言巨大且精准的业务增量,滴滴平台的4亿多用户和2100多万车主皆能直接享受由人人车提供的汽车交易服务。

二手车电商2017年融资200亿,新一轮疯狂融资期到来

优信二手车在2017年1月完成D轮融资,金额达到5亿美元;大搜车也在1月完成D轮1.8亿美元的融资,11月1日,大搜车宣布完成由阿里巴巴领投的3.35亿美元E轮融资;瓜子二手车在2017年6月完成B轮融资,金额超过4亿美元;车置宝在2017年3月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6月完成C+轮超5亿人民币的融资,2017年总计完成近2亿美元的融资;2017年10月30日,天天拍车获得C2轮8000万美元融资;迈迈车在2017年3月进行1000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5月完成2亿人民币的 A轮融资。持续大额融资显示二手车交易行业进入新一轮疯狂融资期,短期内仍是持续竞争的局面,但长远来看,行业终将进入整合期。

央行出台车贷新政,二手车贷款比例提高20%:2017年11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将二手车贷款的金额最高发放比例从50%提到了70%,贷款年限不得超过3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二手车贷款比例提升能促进二手车消费,但对二手车交易平台来说同时也意味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即将到来。

(五)中国互联网二手车交易模式分析

互联网二手车C2B、B2C和C2C交易模式各有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二手车交易模式主要划分为优信二手车为代表的B2C模式、以瓜子二手车为代表的C2C模式和以车置宝为代表的C2B模式,对比分析这三种互联网二手车电商平台交易模式,发现三者各有优势。B2C平台运营模式在车源量、车辆检测定价和售后服务上更具优势,但运营模式较重;而C2C平台运营模式能更好压缩中间环节,使买卖双方获取更高利润,但对于具有低频高价属性的二手车交易行为,C2C平台用户择车成本高昂,平台具有天然交易弊端,另外目前市场信息不透明问题还较为严重;C2B的优势在于跨区域交易,能帮助C端用户卖出更高的价格,而且C2B模式整体效率更快,卖方市场更优于C2B模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三种运营模式的发展是协调统一的过程,未来三种模式会整合发展,而C2C平台在交易端存在天然弊端,且市场信息不透明问题仍有待解决, B2C运营模式较重,现阶段优先发展C2B模式较为适宜。

车置宝:二手车跨区域交易居行业领先地位

车置宝,C2B 模式二手车交易平台代表企业,成立于2012 年。二手车行业在各个区域的发展现状不同,存在车源供需不匹配的痛点,二手车经销商的交易效率需要借助平台,实现对全国一手车源的快速提取。目前,车置宝已实现对全国车源保有量200万以上的城市全面覆盖,拥有50座车源城市,以及来自300多座城市的3.5万名二手车经销商。经过5年多的发展,车置宝具有完备的线下基础设施建设和覆盖全国城市的规模,其跨区域交易的支撑体系已形成网络化壁垒,跨区域交易价格及交易占比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二手车物流体系建设上,车置宝推出了数字化整车物流产品“置车物流”,该业务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可实现匹配现有车源城市和二手车经销商所在地区的二手车物流需求。同时,“置车物流”整合全国物流资源池和碎片化车源,建立了一套二手车标准化物流经营、在途定位、全程监控物流数据的联通体系,扩大了二手车的流通半径,降低了二手车物流的运营成本。

车置宝的大数据+AI也提升了跨区域交易的效率和转化。通过大数据驱动,车置宝改进优化线下交易服务,大幅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其研发的“天眼”系统能够做到深度数据运营、精准获取客户、降低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实现规模效应下的健康可持续经营。

二手车行业车源量、交易流通半径和服务效率都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点。面对行业居高不下的流量成本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车置宝依靠完善的物流体系布局、技术壁垒,通过数字化服务流和大数据驱动,具有比行业更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利润获取能力,同时增强资方信心,提升融资能力。

(六)中国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用户调研

互联网二手车用户接受度较高,车辆质保为发展关键因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8.6%的受访网民会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二手车平台进行车辆交易。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用户接受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而用户接受度的显著提高一方面缘于近几年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大量地投放广告,培养了用户认知;另一方面是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已经开始习惯,为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车置宝在受访用户中知名度最高,达到37.7%,随后是优信拍(29.2%)和天天拍车(15.9%)。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车辆有质保成为受访网民选择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时最为看重的因素,以64.1%的占比居于首位;此外,有权威检测报告(42.0%)、价格合理(41.6%)和车况好(40.1%)也以较高的占比排在平台优选因素前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对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突出了建立信任体系的需求,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提供了信心,但要让消费者放心还需要企业自身严格把控车辆质量。

九、中国互联网汽车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一)互联网+智能驾驶

无人驾驶将长期是互联网汽车发展大方向

由于市场需求、资本投入、技术发展、政策法规推动等综合原因,智能驾驶将迎来飞速发展。作为汽车智能化的终极形态,无人驾驶已经成为工业届和投资界共同的焦点,未来将长期是互联网汽车发展的大方向。而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能力的提升则是加快智能驾驶进程的决定因素,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环节的发展,并带来新的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以及智能驾驶道德伦理选择问题的解决,智能驾驶乃至无人驾驶将迎来全面大爆发,智能驾驶汽车将会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改变人类传统出行方式及行为习惯,并走向规模化和市场化,届时,新的应用场景将大量涌现,从而将实现更多商业价值变现。

(二)互联网+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效能将得到验证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波动和调整,新能源汽车领域优胜劣汰将加速,市场上部分新能源汽车玩家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将会受到考验,未来市场的力量将将逐渐取代补贴的力量,经过整治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实现健康稳定的良性发展。未来几年,中国政府机构和新能源汽车厂商将持续大力度解新能源汽车续航短充电难问题,越来越多企业的参战以及政府机构全面布局的展开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有望被打破,新能源汽车效能将得到验证。此外,作为汽车智能化的载体,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将加速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布局,未来将实现与智能驾驶技术的全面兼容,开创更多的出行场景,并将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

(三)互联网+汽车交易

汽车新零售成汽车交易新趋势

在政策规范和市场需求的双轮推动下,传统汽车销售模式逐渐被打破,汽车交易转型升级加速。随着相关行业法规的陆续出台、用户线上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和更多互联网汽车电商的入局,我国汽车交易电商体量持续放大,用户规模数量也会随之继续增长,互联网新车和二手车交易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汽车电商和传统汽车交易经销商或将推翻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敌对关系,通过整合形成互补共生,未来以“线上产品+线下服务”为主导的汽车新零售将成为汽车交易主要模式,并进一步促进当前市场资源的整合,加快汽车电商产业链上的深化探索,最终实现产业链中多方参与者的利益共赢。

(四)互联网+移动出行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智慧系统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节能减排

相关文献概述

自本世纪初开始,低碳经济领域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但至今未得出一致定义。有许多学者分别从经济、资源、政治、环境因素等视角对低碳经济进行界定。本文认为,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产出。此外,也有许多学者分别从技术、政策、机制等视角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如Kannan(2008)使用MARKAL能源系统等模型,模拟分析英国实现减排60%的目标的技术路径;Vrijnoed等(2009)认为,政策设计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效果,长期来看,CCS技术与可再生能源配套更具成本优势;付允、马永欢等(2008)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苗阳等(2008)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和碳汇五个方面提出了多层次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朱四海(2009)则从人为碳通量、碳预算、低碳技术、能源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韩雪梅、刘欢欢(2009)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充分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何国伟(2009)率先解释了基于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云架构的智慧系统;黄天航、刘瑞霖等(2010)从智慧经济、智慧居民、智慧供应链等角度探讨了智慧城市发展与低碳经济的关系;陈柳钦(2011)详细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张旭等(2011)对智慧地球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还对智慧地球在我国信息战略、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外对“智慧系统”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从基于资源整合观的角度探讨“全智慧系统”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智慧系统”概念解读

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各种解读纷纷出现,但大多是从单一视角出发,缺乏系统整合。据此,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基于系统观的角度提出了“全智慧系统”的概念,它主要由智慧环境系统、智慧能网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智慧管理系统四大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

(一)智慧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节能减排来改善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而智慧环境系统是通过综合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居民信息的回馈,收集一定区域内的气温、空气质量、水质、生物状况、植物状况等多项环境数据,再将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广泛用于环境监测和天气预报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中。

(二)智慧能网系统

智慧能网系统是以城市社区为空间范围,集社区热能网、电能网、智能网为一体的能源供应网络系统。智慧能网系统是低碳能源建设的关键技术,是物联网在低碳城市中的应用,它可以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大幅度节约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智慧能网系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以精确的数量供应需要的能源品种(热能、电能、自然光、风力等),满足城市的生产、生活、流通等所有领域的低碳能源需求。通过多个社区的智慧能网系统的互联运行,还可以实现区域内的低碳、环保、安全的能源保障战略。

(三)智慧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一直都是全球能源消耗的“主力军”,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减少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量。所谓智慧交通系统就是将城市路网信息联接成网络,安装传感器、红外线设备,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系统、电子扫描系统、城市快速路监控信息系统,接合式电子眼和ERP系统等提供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对预先设定时段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运行流程,合理安排交通路线,大量减少因交通堵塞而造成的能源消耗。

(四)智慧管理系统

智慧管理系统是基于信息数字化、互联网、GIS等技术,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充分的信息共享,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开展科学决策。智慧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地政府的电子政务管理过程中,它能够让市民更好地监督城市运行情况和管理情况,为市民网络参与城市管理提供机会,而且在线提交数据、办理业务也能够减少城市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作效率。通过欧洲多个城市电子政务开展的数据表明,城市开展电子政务等智慧管理项目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基于“全智慧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即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用低碳技术改造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本文在“全智慧系统”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智慧环境的低碳监测模式、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基于智慧管理的低碳运营模式,如图1所示。

(一)基于智慧环境的低碳监测模式

基于智慧环境系统下的低碳监测模式是利用RFID、传感器、无线通讯等技术进行的动态拟合监测模式,能够对系列环境指标进行实时数据智能化处理。如在爱尔兰西海岸的“智慧湾”,IBM与当地环境保护署合作,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关于水质、潮汐、天气预测和环境信息等复杂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可以按照权威的洋流和海洋水质信息安全地养殖水产品,出海打渔的渔民可以根据洋流和海浪预报选择去哪一片海域捕鱼,潮汐发电厂也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

(二)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

在智慧能网系统的应用下,人们将建立一种更科学、更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通过与建筑或家庭的“智慧能网”的互通,可以根据气象参数以及网内企业、建筑、商场、宾馆、学校、医院、家庭、电动汽车等用能情况,确定系统中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产热、垃圾发电、热电联产系统热电比例以及燃料电池等,优化低碳能源和温差能源的使用条件。此外,智慧能网系统内不稳定的气候低碳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与稳定的低碳能源(氢能、 生物质能)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低碳能源,减少社区的二氧化碳排放。简言之,智慧能网使得城市的所有产能和用能设备智能对话、合理分工、具体负责,在节能、低碳、环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生活用能。在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下,社区的办公建筑与住宅建筑的能量使用昼夜错峰互补;办公建筑与商业建筑的能量使用节假日错峰互补;产业与建筑也可以错峰互补,极大地减低了社区能网的用能峰值,节约能源。

(三)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

2010年,我国汽油消费全年大约7118万吨(增长7%),基本上为汽车消费;柴油全年消费约15729万吨(增长13%),按汽车消费51%计算,为8000万吨。可见,交通运输对能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对低碳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运行模式有多种类型,甚至可以与政府税收有效结合。

(四)基于智慧管理的低碳运营模式

在该运营模式下可以使得市政服务更加智能,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运营成本,降低了能耗。目前,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在智慧管理方面具有全球领先水平,而韩国则是亚洲国家在此方面的佼佼者。韩国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智慧管理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经历了信息数字化、政府部门信息技术应用和政府职能整合“一站式”对外服务三个阶段。韩国政府2000年启动的G4C(Government for Citizens,即面向公民的政府)和后续开展的项目G4B(Government for Businesses,即政府面向企业的服务),分别为公民和企业提供各类政府服务,并向用户提供政府拥有的信息资源,为广大民众提供方便并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目前两大系统都已被广泛应用,产生每年1000亿韩元以上的价值。此外,IBM公司和马耳他当地政府合作建设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智慧系统,负责全国水电市政服务的管理,不但实时监测水管爆裂、缓慢泄露、排水渠道堵塞、污水溢出等问题,甚至能对以上问题进行预测和预防。再加上GIS系统的支持,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能快速锁定问题发生的位置,快速解决。该类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缓解市政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减低了50%由于管道泄露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而且降低输水能耗。

结论

基于“全智慧系统”新视角,本文系统地总结出低碳经济的四种发展模式。研究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也需要不断地通过科技创新进行支撑,特别是对国外经验的充分解读和有效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尽管目前我国对智慧系统在基础理论和数据模型、低碳经济应用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低碳经济,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Andrea Caragliu,Chiara Del Bo,Peter Nijkamp.Smart Cities in Europe.3r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2009

2.Babiker,M.H.ClimateChange Policy,MarketStructure and Carbon leakag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65(2)

3.Blyth,W.,Bunn,D.,Kettunen,J.,T. W ilson.Policy Interactions,Risk and Price Formation in Carbon Market[J].Energy Policy,2009,37(12)

4.Stern 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5.黄天航,刘瑞霖,党安荣.智慧城市发展与低碳经济[J].北京规划建设,2011(2)

6.李克欣.“智慧能网”是低碳城市的实践基础[J].科技促进发展,2010(7)

7.杨丹辉,李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全球机制:文献综述[J].经济管理,2010,32(6)

8.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