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能人才的培养

技能人才的培养

技能人才的培养

技能人才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技术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8-0016-04

近几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有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提法比较频繁地改变,主要经历了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这同时也引发了高职院校以教育部文件为准,不断调整培养目标的行为。但高职院校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是院校内部教学管理部门的行为。就高职院校中的各专业而言,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到底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这些不断改变的提法为什么要改变?真正内涵是什么?本文通过对高职培养目标动态调整过程的分析,剖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以期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指导。

一、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演变历程

对于高职培养目标的演变历程,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在对高职相关文件进行仔细梳理以后,以高职教育的定位变化为线索,划分出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三个演变历程。在这一演变历程中,也反映出我国对高职的定位逐渐清晰。

(一)高职培养目标的探索期(2003年以前)——高级技术人才

早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中就提出,要积极推进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高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在此,对人才的操作性加以强调。

1995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会议明确提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或称“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侧重于强调在生产一线工作,以人才的“高层级”、“高级”等词语来反映高职教育的高等性。

作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指导作用。该文件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此目标要求高职教育要立足于相关专业领域,并强调了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明确强调要扩大高职教育规模,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就高职教育而言,应加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培训。

这一时期,高职教育刚从本科教育中独立出来。作为新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夹缝中。在摸索中,高职院校的规模逐渐发展起来,但当时还更多依赖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特色不明显。由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此目标来引导高职教育定位于应用型教育,而非大学本科的学术型教育。这一时期高职院校的名称逐步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院”,强调高职教育作为技术教育的特性,主要应培养技术型人才;同时,把技能型人才作为中职的培养目标,以此来作为区别。

(二)高职培养目标的确定期(2004~2010年)——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一时期,也是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时期,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也日益被重视。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开展一系列质量工程项目,比如,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央财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等。各省市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通过项目的开展进行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要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指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高职教育要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很多研究者在文章中提及,高职教育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从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中可知,高技能人才是特指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对以上三类人才,需要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基础才能取得,高职不能直接培养,但可为其做准备。由此,高职毕业生只是具备了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雏形,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全过程,而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是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的过程[1]。由此,从文件的梳理中发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并非特指“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三类人才,此概念中的“高”,主要体现在高素质、高质量上。在16号文件中,对技能人才加上“高素质”的修饰语。自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用“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提法。

(三)高职培养目标的升华期(2011年至今)——从“高端技能型人才”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1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年出台一系列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文件,开展一系列质量工程项目让高职院校从中获益。上一阶段,各类质量工程项目还主要集中在各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现阶段,各级质量工程项目的覆盖面逐渐拓宽,尤其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支持了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全国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均有2个专业获得了中央财政的资助。同时,这也是国家对高职新改革思路出台的阶段。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定位不再简单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已经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在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1.“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

《关于委托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158号)中指出,应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第一次提出“高端”。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对中职和高职的定位予以明确:中职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2011年,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界的热门词汇,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有学者指出应对高端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并认为高端技能人才是高技能人才,反之则不一定成立[2]。从当时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的一段话,可见此词出现的初衷。“和技能型人才相比……高端除了标明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高超以外,这些人应该处于行业地位的高端,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更高。”[3] 这反映了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一种期待,期待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品牌能够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真正发挥出引领作用。而就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作为普遍性的培养目标还是较难实现的。由此,这个概念出现一年的时间以后开始逐渐淡化,逐渐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

2.“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2年至今)

2012年,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比如,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在技能人才体系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如果未仔细分析教育部的文件,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则会造成一些曲解。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剖析

从2012年开始,在教育部的各类文件、通知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对于这一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这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回归;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以前由单一强调技能型人才变为对二者的同时强调。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历程追溯

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对于高职培养目标的新提法。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中,首次提及了技能人才培养的三个层次。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初具雏形。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再次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指出要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逐步形成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由此可见,在当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技能人才体系中最初级的一种。而且包含其他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比如,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2012年,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这份文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机衔接。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总体情况介绍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由此可见,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提法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转向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以后的一个变化,要求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而技术技能人才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是中高职相互区别又是其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就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而言,中职教育是主要以培养中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兼顾初级技术技能人才,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现在通常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含义

从语言的角度,对此概念有两种分析:其一,将“技能人才”作为主体,“技术”是修饰语,即(技术)技能人才,强调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其二,将“人才”作为主体,“技术”和“技能”作为并列的修饰语,即(技术、技能)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重。

在不同时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又不同。2004年,提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三种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这一时期,应采取第一种理解,“技术”是“技能型人才”的修饰语。同理,“复合”、“知识”都是对技能型人才的修饰语。由此,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要求培养技术型的技能人才、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和知识型的技能人才。这三种人才之间是逐级递进的关系,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逐级提升。

2012年以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同属应用型人才概念下的两个并列概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重。

综上,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现在通常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教育的层次,可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细分,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入手。其一,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三个概念之间是逐级递进的关系),偏重技术的应用和革新能力;其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偏重技术革新能力;其三,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偏重技术的研发和革新能力。同时,“技术”这个词在高职的培养目标中,不单是强调对技术的应用能力,更多强调的是技术革新能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对技术革新能力的强调,也是高职区别于中职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还主要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还在探索中。这将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于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联翔,韩德静.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13(14):10-12.

[2]买琳燕.高职“具国际竞争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初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4-18.

[3]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02-13.

Analysis on th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U Yun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Railway, Liuzhou Guangxi 545007, China)

技能人才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能人才 培养 现状 对策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通过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激发了行业从业人员学技术、求进步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然而,通过信息反馈和调查分析,集团公司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快速培养,无论是培训机构的培养条件、工作理念,还是在培养实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应不断加以改进、提高。

一、按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讲求培养过程的渐进性。高技能人才是岗位操作人才中的示范者和杰出代表。通过科学的培养,他们理应表现出宽厚的技术基础、强劲的操作技能、广阔的专业视野和求新求变的创新能力。善于挖掘并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些能力,才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宽泛专业知识培训,延展学员知识结构,培养学员全面了解和认识专业的能力并寻找出自己的能力差距,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员的作业熟练程度,形成操作技巧、为下一步技能提升打下基础;再通过变换学员的观察和思考的视角,发散其思维范围,扩展学员输入与输出的思维通道,焕发技术创新灵感,产生技术攻关欲望;在此基础上,再施以方法引导,强化学员自主能力的拓展。

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主动的、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他不是仅仅通过课堂培训的形式和部分实践环节的指导就能达到培训目标的。那种三个月的专业理论培训,是培训不出具有特殊技能、能解决实际施工工艺难题、具有攻关和革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而不是课堂上“教”出来的。因此,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将培养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相联系,必须做到学用结合,用专业理论指导岗位生产,用岗位锤炼、专业思考和能力总结来加强理论修为,这样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二、整合培训资源,满足能力培养要求

职业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不同于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他们应具有:高超的操作技能、娴熟的攻关技巧、一定的创新能力。为此,遴选的培训基地应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利于学员作业技能训练提高和进行科研攻关的专业设施。目前,在集团公司内部,承担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地,大多为油田职工大学或为技工学校转型的职业培训中心,应该说: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而言,他们各自都有条件优势,又各有不足。油田职工大学的专业师资水平较高,但缺少技能训练条件和手段;而职业培训中心虽具有较为完备的技能训练场所和设施,也有较为成型的技能训练手段和方法,可专业师资的理论水平又显得稍有欠缺。尽管各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单位,都认识到自身的资源状况,努力通过“借鸡下蛋”的方式,弥补不足,却往往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因此,集团公司层面上,可根据各培训中心的教育资源,强化专业定位,按高技能人才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培训资源整合。

三、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培训质量

技能人才的培养范文第3篇

摘要:科技人才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外,一个兼容并包、学术开放的体系是培养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科技人才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同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以及完善的网络和继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本文论述了科技人才及其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性;开放体系;分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中国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指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人才在才知识经济时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传统的教育方法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往往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1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提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创新的力度。只有及时构建出符合时展要求,具有前瞻性,同国际接轨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并能予以认真落实,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科技人才培养政策调节重心是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政策,扩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后备科技人才政策,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更要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要应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在政策方面,就要进一步引导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从小抓起,因此,在政策方面要加强基础教育中的能力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大力培养青年拔尖人才。

2开放的体系是培养创新能力赖以生存的土壤

高校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并且高校自身在学术上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开放的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兼容并包、学术平等。正是做到了开放所以才有各种成熟的非成熟的、体系的非体系的假说、学说有存在的可能性,也才使创新从根本上有了生存的土壤。

创新能力培养不应是空洞的学校制定的政策性强调,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使其发挥其创造性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随着新的假说和理论的不断提出而提高,学生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不断有新想法迸发的开放的平台上不受传统约束的思维也会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两者将会相互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就有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一个自闭体系往往会导致学术的不平等,在非开放的体系中权威与非权威有着绝对的不对等性,这样往往使新的学说和假设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这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统计学家、数学家万普尼克(Vapnik)。他是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该理论也被称作VC理论(Vapnik Chervonenkis theory)。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他做博士期间的论文上,当时他的导师(统计学界权威)并不认为其的方法是正途。好在他的导师还算开明,并没扼杀他的想法,尽管这样,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不为当时的权威所认同,导致万普尼克的理论三十在其三十年后才被人关注并广为应用。

在学术上一个开放的体系下新理论和假说有充分的存在空间,而且新理论和假说的提出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去进一步论证其正确性或去其假说,这样也就是创新有了真实的原动力,其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所以说,开放的体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生存的土壤。

3高校要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

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对其创新性培养也有不同。高校要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就要有明确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型人才培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要求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性、多渠道合作培养才能满足科技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的需要。根据人才层次的不同并考虑产业的需求设立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积极以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构建教学新体系,形成培养科技人才的新机制。

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要研究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人才。

(1) 教学与科研结合

教师不但要教学还要做科研,而且是通过开创性的科研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需要有大的转变,教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要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启发式,指导型发展。

(2) 采用适当的激励政策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学术水平

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就没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良好的激励政策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优秀的师资流失问题。激励政策体系手法要多元化、同国际接轨、注重落实力度等,在物质激励上充分体现出公平原则、发展激励政策关注发展空间问题。鼓励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承担重要课题任务,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可持续的发展。

(3) 加强素质教育建立学生学习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学分制、促进跨校选课,建立优秀学生选国外知名高校选课以及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著名高校学习。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由“依赖性学习”转向“主动性创造性学习”。尤其需要注重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支持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和具有开创性的课题。对研究生奖学金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兴趣以及专长做科研并给予适当资助。高校可建立研究生科研基金,允许研究生可对自己的兴趣的领域申请科研资助,而这一领域可以不必语导师要求的领域相同。

(4) 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培养,重视科技人才素质全面培养

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的社会,要求科技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领域或其他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对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恰到好处的相结合。制定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本科生在低年级作通识性教育,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辅修课比例,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空间,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二次选择专业,高年级再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例如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的改革,以本硕连读为例,前三年按宽口径专业,偏重于通识化的基础教育,后三年偏重于专业化培养,统筹安排,完成学士、硕士两个学位的课程与论文工作。这种模式可以较好地把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

(5) 改革考试目的和方法

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关注实践与思维的能力,创新意识的验证与培育”,使考试成为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目的,设计注重能力测试的方法。提高课程内容综合度,设置学科交叉课程,改进教学和训练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精神,注重在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等。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倡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重视案例教学,综合性思维方式。

(6) 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然任何时候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放不可忽视,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祖国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与人共事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或者其课题的完成过程中以老师的实际行动为范本去教育学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所学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风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养成优良学风将终身受益。教师的教风和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治学态度问题也是学风一部分,良好的学风是最有实效的品德教育。

4构建完善的网络和继续教育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借用信息化机构建完善的网络教育,深化继续教育,持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的能力。“按照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造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以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目的”。社会发展日益迅速,就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因此科技人才的培养中就必须注重“学会学习”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即“学会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除了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外,更重要的是高校自身在学术上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构建一个兼容并包、学术平等的氛围是创新能力培养赖以生存的土壤。另外对科技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当然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止于学校的教育。科技人才一旦从学校毕业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未终止,因而便利的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平台的深化和健全以及社会对科技人才创新的激励政策或者说社会发展中提供的良好创新平台都将在后期决定科技人才创新性的培养和发挥。

参考文献:

技能人才的培养范文第4篇

要点。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为适应时展趋势,我国正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在这一重大进程中,高技能人才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如何认清形势、根据国情和联系实际,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探索实践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是一个极具社会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高技能人才内涵界定

1.高技能人才概念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从业,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技能劳动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三类,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

2.高技能人才特征

(1)高超的动手能力。在新经济时代,高技能人才应具备高超的动手能力。通过教育教学、培训实践,高技能人才获得先进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充分结合,解决生产实际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2)突出的创造能力。高技能人才在其相关技术领域,应具有比一般技能人才更为突出的创造能力。相比较一般技能人才而言,高技能人才往往在其岗位上承担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复杂劳动,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心智技能,掌握运用更多的先进技术,从而在工艺革新、发明创造、技术改良及流程改革等方面,显现出突出的创造能力。

(3)极强的适应能力。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多变性,高技能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往往会面对工作岗位变动,因而他们要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以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他们不仅要能很好地满足专业工作岗位的变动,更要能灵活应对跨专业工作变动的要求。

因此,应该结合高技能人才特征,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基础,突出做到产学结合、理实一体,探索实践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国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但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仍不容乐观。机制不顺畅,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基础不夯实,都是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数量约为1.12亿人,在从业人员中的数量比例不到13%,而高技能人才数量仅为2863万,技师、高级技师只占5%。据预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将显著增加。到2020年,需求将比2009年增加约990万人,其中还尚未包含440万人的现有存量缺口。在企业结构方面,高技能人才大多分布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于传统机加工类工种,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新型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相对较少。在年龄结构方面,近四成的技师、高级技师超过50岁,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严重,人才断档现象突出。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素质偏低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合理有效模式。

三、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

1.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分析

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按特定的人才规格,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以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核心,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手段,以稳定有效的内容方式、保障评价体系,系统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形成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2.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素

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构建其切实可行、行之有效、效果显著的培养模式,要从其内涵要素入手。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特色、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建设、教学质量等内容(见表1)。

四、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层级,主要指高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人才规格。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体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将围绕两者展开。

(1)培养目标。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秉承服务宗旨,依据就业导向,围绕社会职业能力,以学生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为要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一致的培养目标,突出“能力本位”的主体地位,兼融“知识本位”的合理成份,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态度、职业品格,培养高职高技能人才。

(2)人才规格。开展深入广泛的市场调查,邀请企业单位参与,以培养社会职业能力为主线,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兼顾高技能人才的实用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全面分析、系统设计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进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内容方式体系

内容方式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

(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应该充分调查研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根据高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主动灵活地适应动态多样的社会需求,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建设专业。

(2)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活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遵循教学规律,以实践应用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保证课程体系具有高职教学的特点。目前,高职院校正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这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时代需要的必然要求。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描述、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材课件等,以突出实践应用为出发点,更新教学内容,吸纳现论知识,重组课程结构,引入先进技术技能。理论课程强调必需够用性,专业课程注重应用针对性,既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又加强人文素养熏陶。

(4)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实行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鼓励大胆动手,培养其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改革考核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简单的笔试,尝试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实际操作等考核方式,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5)培养途径。树立真正的职业教育观,广泛吸纳社会各种力量,充分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等教育资源,形成类型多元、形式多样的大职教办学局面;将课堂传授与生产现场相结合,强化训练高职学生动手技能;既注重传授理论知识,更强调培养实践能力,提升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3.保障体系

(1)教师队伍。坚持“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整体发展”的师资建设思路,积极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大力推进专任教师顶岗实践与兼职教师项目指导相结合。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契机,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专任教师赴行业企业顶岗实践,使教师提高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有利优化提升专业师资队伍。

(2)实训建设。应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契机,加快建设发展实训基地,在各方面加之以完善和改进;有效利用职业能力实训平台,更好地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向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高适用的高技能人才。

(3)教学管理。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重视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学机制,维护教学秩序,促进日常教学的良好运行,确保优秀的教学质量;研究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强化以社会职业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质量观,涵盖教学理念、课程质量和专业质量,引入学校、企业、家长等多方共同关注参与,构建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实施组织监控教学活动,对其进行全人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与评价。

高职院校应抓住大好有利时机,以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以科学定位的培养目标为前提,以清晰明确的专业特色为关键,以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为动力,以深化改革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整体优化的师资队伍为根本,以产学结合的实训建设为基础,以全面监控的质量评价为保障,努力探索、实践与完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凤军.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刘金彪.高技能人才培养初探[J].职业,2011(3).

[3]刘建明、王化旭.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技能人才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汽修专业 培养人才 教学改革 校企共赢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维护维修产业不断壮大,使得汽车相关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

在此形势之下,职业技术学校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青睐,学生就读汽车专业、学习汽车维修技能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全国很多职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相关的汽车专业课程。但是,近年来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并没有得到社会与用人企业的认可。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成为了职业技术院校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从汽车修理技工到技工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的一线老师,将企业和技工学校的工作经历和体会,结合有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研究课题,谈谈有关见解与思考。

一、从实际需求出发,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接轨

目前,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正在高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企业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更加需要大量有技术,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技术院校正是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摇篮,它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突现。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技术工人的缺口在不断加大,这就充分证明了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企业为何总是招不到符合技术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学校为何总是在为毕业生就业而发愁?这难道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差距吗?校企之间究竟是哪里脱节?如此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人才的“产、销”脱节,学校“产”出来的学生越来越得不到企业的认同与接受,越来越难以“推销”。如此一来,技工院校的发展势必会严重受阻。

为了改变现状,许多技工院校都开始实施与企业接轨、与市场挂钩,并且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研讨,互相沟通,还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以求“工学结合”“无缝连接”。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很好地证明了当前技工学校已经从实际行动上迈开了“与企业接轨”的重要一步。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技工院校,都一直使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路和模式去培养学生,学科之多,考核之多,使学生难以负担,以致学生学习诸多科目不及格或勉强达标,同时导致所学专业技能未能熟练掌握或多数只略懂一二、泛而不精,基本职业素养不到位。这与企业的需求背道而驰,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职业院校一定要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什么层次的人才适合在技工学校培养?如果企业需要一位普通中等技术工人,难道还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知识吗?难道还需要具备专业的语文和公文写作能力吗?如果企业需要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术人才,企业会在中等技工院校选拔和招聘吗?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定位,做我们所长,知己知彼。我们不可能倾尽全校所有的力量和教学资源去培养所谓的高技能人才,这样极不现实,也不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企业大量需求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即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水平,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自然科学和安全意识,能掌握基本工具、量具的使用,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规和为人处世知识等。这是企业所需要的,学生们比较容易学会并掌握的,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

三、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在实现与企业接轨时,学校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学校与企业应多作沟通与合作,例如派专业老师到企业参加工作实践,了解企业所需和在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找出技工院校目前教学内容存在的差异,推动院校的课程改革。学校在制定课程和培训大纲时,必须真正以企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满足企业实际岗位的需要。

从企业引进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让他们经过一定的教育培训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承担教学任务;让他们把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得以发挥,加以传授,使他们在课堂中能说会做,理实一体,能以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实例,让学生学之有趣,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通过对企业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体系,根据这一能力体系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制订指导性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根据其职业工种的评价要求,确立培养方案,要特别突出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围绕其设置课程来组织教学。

四、通过合作使学校与企业达到共赢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但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培养技能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技工院校不能与企业加强合作、增进交流,而是以“闭门造车”的方式,进行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就会造成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所希望得到的技能人才出现严重的脱节。一方面,学校依旧是按照传统的教材、老式的设备、过时的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企业为了竞争,需要不断地更新设备、改进工艺,学校又如何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呢?因此,学校与企业要达到双赢,先要互相合作、互相沟通、互相配合,才会共赢。

1.企业是用人单位,学校是育人场所,必须加强合作、相互交流

技工学校可以经常性、周期性地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同时企业也可以派技术人员前往学校进行交流、技术指导,这是校企合作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2.按企业的要求培养有素质、有道德的技能人才

所谓百技德为先,有素养、有道德的人对企业、社会、国家来说都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要借鉴企业的评价标准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为企业培养有道德、有素质的技能人才。

3.学校到企业调研,参观学习或与企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