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收稿日期:2007―02― 28

作者简介:莫善球(1964―),男,汉族,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广东 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一、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人才培养,系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教育模式,不同的 教育模式会产生不同的人才培养效果。

教育模式,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的,可以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范围、教育技术以及 认识事物的角度作各种各样的解释。教育实质是教学双方行为沟通并为学习提供方便的社会 现象,其中,实现教学双方行为沟通的形式就构成了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教学双方行为沟 通的形式包含着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两个基本的内涵,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的有机 结合形成相应的教育模式。根据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 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具体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 程的 设计、结构、措施和管理等环节上,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人才 培养模式的构成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等四个方面。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大学本科教育是基础,研 究生教育反映水平,成人高等教育则反映高等教育的活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成人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的“活力”和“能力”上。具体地说, 成人高等教育要全面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培养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需要相适应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就我国成人高等 教育目前的状况,迫切需要改变“传承型”、“顺从型”、“守成型”、“标准型”等旧的 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构筑并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成人高等教育才能反映 高等教育的活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反映在经济领域越来越呈现出多结构性和综合性。面对市 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大专层次的成人教育主要应体现职 业性、生产性,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这种本 质属性,从微观、静态角度来看,反映为职业针对性的特点,它是职业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 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要从职业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的特点出发,挣脱传统学 校教育观念的束缚,走出“普教化”的阴影,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 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之培养的毕业生,既具有特定职业劳动的知识和能力 ,又具有职业应变和转换的知识和能力。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问题。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总目标,力 求突出其直接有效的特点。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现代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 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各种应用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就是培养适用于地方生产、流通、管 理、服务等职业岗位第一线直接上岗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职业道德良好的应用技术人才和 管理人才。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实质就是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过程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队 伍建设、培养方案的制订及组织实施等。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 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根据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 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等进行设置和调整。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包括专升本和高起 本),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考虑,一般都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已开设的本科专业来设置的, 也就是说,普通高等教育有什么本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就办什么本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 应当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开设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本专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 ,应该是一支来源多元、相对稳定、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形式、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手 段等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一个总体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学校实现教 学目标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组 织实施包括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因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包括国家相关的政策、管理规定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一系列管理 规章制度。这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度保障。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实质就是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它直 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声望及其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衡量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 量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否有利于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是否 有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方面应是开放性的,而不是 单纯的、封闭式的自我评价系统;另一方面应是实践性的,注重学校、学生和社会三者的结 合,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应以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能否“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要符合相应层次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需要,就应当说质量是合格的。此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如 何,会直接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忧虑。随着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改 革的不断深入,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焦点和 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人高 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按需 施教、开发技能、掌握技能、注重实效、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结构框架。成人高 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创新、课程建设创新以及实 践教学创新等。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包括教学基本文件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管理的创新 、教学手段设计的创新、教学组织的创新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创新等。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创新,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恰当安排面授时间;二要建立 严格的面授考勤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全面评定成绩;三要制定教师备课制度,确保教学质 量;四要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学员学习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学服 务管理系统等。在教师质量保障上,对成人高等教育主讲教师实行“评聘结合”,建立一支 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质量保障上,实施“学授结合, 教考分离”的教学全程管理程式,同时要设立和健全专门的教学督导机构,完善教学质量管 理监控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力度,对成人高等教育实行教学全过程 的检查和指导;在管理体制的质量保障上,要建立“院系一体、校地结合”的成人高等教育 管理机制。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关键是搞好课程开发,在现阶段应包括对原有课程内容、课程 体系的改革。因此,要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做好教学分析设计工作,重视课程的相对独 立性、实行开放式课程教学,把好教学组织实施关,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 价体系。

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包括实践教学的建设、改革与管理。首先是课程设计的创新, 包括实践教学计划、课程门类的整合、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等;其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 创新,包括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毕业设计 等。要完善有关实践教学的文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推进实验课程内容整 合,构筑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 基地,制定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管理规定,明确指导思想、过程要求、格式要求、 评分要求、组织管理等,促使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一、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需求决定论

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顾客需求,进而生产相应品,体现“市场调查”架构的“顾客―产品”的双向需求思维。根据需求决定论,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理念、功能、体制、评价和测量等。

2.利益相关者理论

由弗里曼于1984年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据相关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主体是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分析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校企合作之中的影响力及定位需求,明晰校企合作的功能。

(二)政策依据

1.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鼓励公民接受职业教育,《劳动法(2016)》指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就业,《职业教育法》中强调了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2.国家政策

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首次提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2006年颁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6107号文),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年)》等,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度和创新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3.其他政策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2009年)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的职业教育法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目标方向。

(三)现实依据

1.创新校企合作击碎校企合作三分化

部分校企合作仅局限于课程实习、教学补充、基地建设等比较浅层的初级合作阶段,存在“逐利化”,学校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延时性、艰巨性与企业追求效益的“短、平、快”存在价值上的差异,造成校企合作 “难产化”现象。

2.创新校企合作聚焦人才培养的发展性

校企合作必须确立以育人为目的的指导原则,架构师生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循环促进体系中的桥梁,促进师生在价值理念、知识结构、创新思维的磨合与碰撞,便于形成师生良性循环教育氛围。

3.创新校企合作定位社会发展的需求性

成人高等教育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致使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应以融合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解决教育、创新及市场分离的问题。

二、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瓶颈

(一)学校层面

1.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觉悟不深

部分学校缺乏寻求合作机会的主动性,对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认识误区,难以准?_把握学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更加不能提出规避校企合作带来的风险预警机制,激活不了双方的合作动力。

2.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治理能力不强

部分学校的发展方式落后、办学思维较为固化。一是学校对内的治理能力。学校复杂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专业能力、实践经验等无法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二是学校对外的治理能力。学校对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定位、市场的需求方面缺乏敏锐的利益思维,不能赢得企业真正的信任。

3.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学校对企业运作的模式和实习实训流程不甚了解,找不准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和学生监管的方向,导致对进入企业或者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学生的监督管理、后勤保障方面存在漏洞。

(二)企业层面

1.企业“逐利化”现象导致参与热情不高

企业作为以经济效益为指标的实体,亟待看到利益成果。同时,存在因学生知识结构不强、技术能力不够、劳动效率低下所造成的资源和物质浪费,甚至会出现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企业出现“望而却步”的现象。

2.企业“战略性”眼光的缺乏阻碍合作发展

许多企业存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不能准确认识到自身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是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同时,缺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3.企业“教育化”意识的不强导致合作的不深入

许多企业缺乏利用教育革新企业、行业发展的前瞻思维,缺乏利用科学知识武装企业发展的意识。企业未能清晰的认识到将盘活人力资源市场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教育挂钩,认识不到教育可以为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提升。

(三)师生层面

1.师资队伍建设的不“鲜活性”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

部分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思维的捕捉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前沿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认识。成人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和理念受到高等院校学术性的制约和影响,影响人才培养的特色性。

2.学生队伍的不“踏实性”影响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上的不自信,缺乏争取成才的决心和毅力,存在想要坚持到底却又中途放弃的想法,进而造成责任心不强、半途而废,甚至好大喜功的表现,影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3.交往关系缺乏“情感化”导致校企合作的浅层性

学校倾向学校本位,遵循人才培养需要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企业倾向市场发展,坚持人才培养需要符合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教师存在将学生送去企业就撒手不管的错误思想,企业存在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深度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建设

(一)协同联盟:发展双型人才

1.树立协同发展意识,发展研究型人才

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具有共同科研技术合作需求的基础之上,双方在共同研究、资源互补、科学技术共享的情况下取得合作成果。如美国的科技园模式、英国的沃里克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模式等,借鉴这类模式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法和考评机制,结合成教学生的特色,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帮助成教学生树立自信,引导他们端正态度,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之间的桥梁,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区的合作通道,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研发能力。其次,帮助成教学生培养从“探索自身--探索专业―探索行业―探索企业―探索市场―探索自身”的动态创新意识。最后,引导成教学生参与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过程,从中发现自身不足,进而优化自我管理能力。

2.树立联合培养意识,发展应用型人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实践技能的培训结合的基础上,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如美国的辛辛提那大学的培养模式、英国高校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首先,提倡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执行,行业协会全程参与,将实践技能所需知识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发展、市场创新的应用人才。其次,破解成教学生“闭门造车”心理,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将理论外化于实操,将实践内化为理论;禁止专任教师“固步自封”,加强教师与企业行业的紧密联系,开发专任教师的前沿思维和行业发展的敏锐度,实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学校与市场的资源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二)供需搭建:完善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是在需求关系、利益关系推动之下形成的育人机制,政府的政策保障、高校的科技资源、市场的经济效益,是校企合作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的动力支撑。但是,推动校企合作的创新性发展,最关键的是加强课程教学,完善课程设置。

1.设置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

设置校企合作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企业专家渗透到课程体系建设之中,防止课程体系过分追求学科性、系统性,阻碍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实行校企联合制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学校教务处、成教研究所、专任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计划,行业协会、学生代表参与,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技能为重点,选定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方案。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综合的知识技能体系;促使他们了解本专业、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了解相关行业领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培养他们的行业思维、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在对比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差值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真正让课程设置“满意”人才培养目标。

2.设置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依据专业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强课程体系建立的实际教学性,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施教,突出重点。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是人才培养在专业上的理论基础,应该由学校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学科建设体系、学生发展规律等为核心来设计,企业参与制定,确保理论课程在其自身学科系统性前提下,保持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实践课程设置则主要以企业设计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形式,企业根据岗位能力标准、企业发展需求、市场经济诉求为核心,强化教学实践性,通过实习实训模拟教学,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挖掘可参与课程设置的高科技技术人才、行业协会专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等重要人力资源,与时俱进的优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三)畅通体验:强化评价监控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同时,校企合作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导致双方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必须畅通情感沟通与协调机制。

1.加强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过程监控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行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首先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行业所需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其次,评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评估企业所需岗位人才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最后,做好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健全学生自我评价、单位用人评价、社会需求反馈的机制,重视行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将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满意程度与意见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之中,注重多方位的评价结果。

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从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从化发展阶段。截至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达到2845所,在校大学生总数已逾4000万人,高等教育总体规模10年前已位居世界第一位。应该说,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是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形式并举的结果,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浙江省为例,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报考人数达31.74万,虽然录取率高达87.1%,但依然4万余落榜生。这些落榜生中的一小部分部分将会重返课堂进行高复,大部分人则直接步入社会,虽然可以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校函授和业余、电大以及远程网络等学习形式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但由于都是非脱产学习,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众所周知,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工作人员掌握专门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要求就越高。同时,家长普遍经济能力尚可,让孩子脱产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不会急于让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子女去做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又担心懒散在家出事。由此,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办学是一种社会需求,

 

一、成人高等脱产教育概述

 

2007年以前,成人教育脱产学生是指各类成人教育院校中招生的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学习学生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读班学生。2007年下半年,教育部宣布取消大部分院校脱产成人高等教育。本文所说的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学习与此并不矛盾,是指以脱产的形式在高校校园读书学习,但实质拿的是该校成人函授文凭的一种教育方式。脱产成人高等教育是人们继续求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丰富了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体现了教育的活力,有了这条途径,相当多的社会青年和高考落榜生,可以有机会进入高校,获得知识取得学历。

 

二、成人学生技能培养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社会急需数以万计的既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又能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根据人社部测算,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技能劳动者1.57亿人,高技能人才4136万人。总体而言,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技能人才比例远低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40%的平均数。而另外一方面,以在职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路径、培养评价”方面突出“学历”而忽视技能,注重“学科”而忽视应用,复制“普教化”而忽视成人特色、强调“单一化”而忽视社会、行业组织和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等弊端。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的结果是其培养的人才不仅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急需,而且也使得成人高等教育难以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中凸显作为。企业看重的人才标准是一个人的能力、经验、技能和学历的总和,并非单纯的学历文凭。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仅仅为成人提供了学历补偿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更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成人学生技能培训变成了一种社会需求。

 

三、基于脱产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优势

 

(1)近年来成教学生入学门槛不断降低,成人生源质量下滑,如浙江省2015年成考录取的平均分数线(专科)为:文科类115分,理科110 分。对于满分450分的成考来说,录取门槛已经非常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原有文化基础较差且认知水平不高,由此可以推测此类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进入成教学习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掌握更高层次的技术知识,从而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毫无疑问,以脱产的形式学习,学生与其他全日制学生一样体验大学生活,感受大学氛围,通过环境的改变,更有利于学生的管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学习习惯,注重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2)脱产形式学习,授课时间大大增加,可以充分享受高校充足的实验仪器设备和精良的师资,使学习效果更加突出。脱产学习的特点是学习时间比较充分,学习机会多,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训课、实验课及体验课程,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目的。

 

(3)灵活的学习形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工学矛盾。工学矛盾是指成人在工作时间和业余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阵营,具有特殊的优势。首先,学习时间灵活,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学习,由于其本质是成人函授生,因此课堂学习安排不像全日制学生那样死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学习计划,

 

四、基于脱产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注意事项

 

1.课程体系

 

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特点,采用“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可有效避免出现成人教育中“教非所需、学非所用”的问题。“平台”课程主要为通识类课程,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的文化素养课,如成人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品德修养、公共关系能力、哲学等。“平台”课体现的是人才培养的宽口径,但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学分一般占总学分1/5。“模块”课包含了专业主干课、职业素养课和技能实训课同,突出专业方向和技能应用型的特点,体现出不同职业、岗位学生的个性要求,最能反映成人高等教育“强技能”的特点,学分一般占总学分4/5。

 

2.师资队伍

 

成人高等教育一般没有独立的师资,大部分是依托学校安排或推荐上来,他们有高学历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却往往缺乏实践经验,这与“双师型” 老师的要求相差甚远。对此,高校在成人教育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派本校教师到企业挂职,深入生产一线;另一方面也可聘请技术学校的优秀教师或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人员担任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

 

3.人才培养平台

 

“校企合作”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理想平台,通过工学交替、以岗导学、顶岗实习、教学做合一,教学点设在地方,班级安排在企业,实习实训进入车间班组等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评价机制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呈现出三种角色:学校人、社会人和单位人。由此,在考核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培养方案时,其教学考评方式不能单一地由学校完成,而应该是“学校课程考试、社会技能考证、合作单位考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学校课程考试可以通过闭卷或开卷方式进行,社会考证则完全根据行业水平要求参加国家或省组织的技能等级证书、资格证书及水平证书等考试,行业证书获得是毕业的必备条件;合作单位考评是课程教学的合作单位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评价,合格才能毕业。

 

作者简介: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业综合素质 职业能力 内涵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如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如何实现为各个产业培养所需的创新高技能人才,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点的再认识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检验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客观尺度, 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 一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直接关系到这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是否能向社会输送符合产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创新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 必须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来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创新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观念,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紧密结合社会、行业特点和优势, 社会需要什么类型什么规格的高技能人才, 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

以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为基础的观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科技素养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观念,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在第一线工作所面临的难题需要员工协同, 需要运用综合应用能力来解决。因此, 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和较强的技能。这些技能一般应当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以产学研结合、开放式办学为必由之路的观念,高职教育要办出活力和特色必须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学校及其所在行业的优势教育资源,建设应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紧密联系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来规划、开发和设置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聘请生产、建设第一线上的技术专家,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

把产学研结合办学的观念贯彻在教育教学的整个活动之中, 学校在服务于社会和企业中增强办学活力, 提高办学质量。创新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适应, 实现订单式教育。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培训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方式, 也是提升学校自身价值的主要方式。通过产学研结合, 大力吸收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优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要突出职业性, 综合性、创新性和模块化的原则, 整合课程、重组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实施项目化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实现学生职业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按照社会对技术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 必须对多种专业技能进行综合和整合, 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改革实验实训室功能, 创新技能训练模式。实验实训室要具有跟踪技术前沿的功能, 应该有一定的先进性, 要与时俱进, 以培养学生适应发展的需要。

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决定着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则决定着这个专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及就业后发展的优势。

1.培育专业的竞争优势

一是培育专业的差异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由一个长长的活动链构成的, 其中任何环节的创新都会产生专业独具特色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 只有创新才能彰显专业的个性, 才能有让其学生顺利就业的保证和使其学生深受企业欢迎的可能, 才能形成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优势。这种优势源自于人才培养的创新, 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三是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学校要有创新、务实的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的形成是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认同, 且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技能培育的基础上不拘一格, 崇尚创新, 是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养机制的新要求。

2.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学生作为高技能型人才, 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或者将要成为重要的角色和力量。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必然对高职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学习能力是为学生就业后, 适应社会、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应具备的能力; 创造性能力是为学生就业后, 应对各方面的挑战而应具备的能力。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力度尚欠缺的两种能力, 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 需要特别注重和加强培养的两种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 .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任君庆. 以终身教育观念引领高职学习领域改革[J] .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5) : 46- 48.

[3]张亚杭. 探索有高职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J]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9) : 54- 55.

[4]余向平.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进而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研究和探求适合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以及预期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市场的导向性。市场的导向性,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而社会用人单位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其职业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会因时、因地和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就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技术能力能及时顺应职业这种变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确保毕业生能顺利就业。

(2)培养目标多样性。相对不同的专业而言,就业为导向的目的就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应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是与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型(或职业型)人才”等。

(3)培养主体多元化。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有效衔接,必须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行业企业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又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确立培养目标及其规格时,应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学校和行业、专业团体及企事业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确保贴近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4)能力培养整合性。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5)产学结合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实施产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取决于企业参与的程度,产学结合程度紧密与否,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同专业类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需要不同方式的产教结合模式,以落实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双方共同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6)培养模式多样化。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要根据自己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同一专业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要根据行业和用人单位市场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特点,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多样化。

(7)教学内容适应性。采用“双证”和“多证书”式教育,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岗位需要为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这不仅要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理论知识急需、够用为度,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创业和拓展能力需要的适应性知识,使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个性的人,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目标理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和专业和谐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需求导向的原则。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零距离”。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3)特色品牌的原则。办出鲜明的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专业设置还不够理性和完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存在重复现象,相对热门的专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抢着开设,从而导致没有自己的特色。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教育观念落后。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掌握轻实践应用,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

(2)人才培养教育形式落伍。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的办学形式模式,基本上仍以校内教育教学为主,而校内教育教学又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辅之以少量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机会少。

(3)人才培养教育内容老化。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人才培养教育方法陈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唯恐理论分析不透彻,课堂教学重灌输轻训练,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能力发展缓慢。

(5)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于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

以上几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举办高职教育经验不足、“双师型”师资缺乏、资金困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等。高职院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由于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和技能要求的差异性等特征的存在,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不同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学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对企业来说,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企业运营成本减少;对学校而言,该模式利于专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就业导向的优势。高职院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2)“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教学。“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3)培养方案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政府高度重视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校外实训基础等。但对企业鼓励的具体政策还不健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紧紧依托行业,主动争取行业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资金、设备设施、教学工厂、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与学校加强合作,共同商议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彻底根治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要发挥自身的教学资源、师资等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和谐发展。

(4)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室和校办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最基本最具可实施性的条件。政府要以法律、政策的方式强制性规定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规模、标准及更新制度,鼓励高职院校开办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通过订单式培养、“预就业”“校企融合”等多种形式,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公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保证学生在公司企业有足量的实训实习岗位。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比普通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理论教学相适宜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