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古学入门

考古学入门

考古学入门

考古学入门范文第1篇

游寿先生还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她倾其一生为中国文物考古工作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1闽东才女初长成

1906年,游寿先生出生于福建霞浦一书香世家,高祖游光绎在清嘉庆时曾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因弹劾权贵,罢官归乡,从此倾其心力从事教育,一代名臣林则徐便是他的得意门生。游寿先生的父亲游学诚,为晚清举人,知识渊博,先后任教于多所学校,后来创办了女子高等小学并任校长的职务,游寿先生便自小随着父亲在这所小学读书。在游寿先生的成长过程中,高祖和父亲对其产生的影响极深。父亲游学诚不仅博学多识,而且还很开明,游寿先生因而自小便与一般的女孩不同,活泼开朗,聪颖可爱,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习文,同时也有幸避免了缠足、扎耳等当时诸多对女孩的束缚。可以说,时代环境的大变化和父亲的开明为游寿先生只身外出求学以至后来取得卓然的学术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0年,15岁的游寿先生独自一人来到福州女子师范学校求学。可能是因为自小受家学的浸淫,游寿先生写得一手好文章,其诗词才华深得老师的赞赏。与此同时,她将时间和精力都付诸于读书练字,并且在五年的学校生活中,她一直坚持如此,可见游寿先生对于学习的特殊毅力。毕业之后的游寿先生,一边教书,一边还和谢冰莹、方玮德等几位充满朝气的文学青年一起创办了文学刊物《灯塔》,年轻的游寿先生不仅怀揣诗人的梦想,而且“心里充满了苦痛”,可能是急切地想改变现实所致,但这些都不妨碍她因才学与美丽而获封“闽东四才女”的名号。

2与南京大学的不解之缘

1928年,游寿先生辞去了教书的工作,也暂时告别了诗人的梦想,只身一人来到南京,并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之一),再一次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在这次的求学过程中,她遇到了日后的恩师――胡小石,不仅使她真正迈进了正统书法练习的门槛,而且促使她对古碑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接触到了中国传统考古学(即金石学)的初步知识。1936年,游寿先生从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另一前身)国学研究班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是《殷周二代的神道观念》,走的是文史兼治的道路。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才刚刚开始,有志于考古研究的人,都是到国外如英美等国接受现代考古学训练之后,才回到国内进行考古工作和研究的,而此时的游寿先生在国内显然是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现代考古学训练(尤其是田野考古),但是她在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接受了系统的历史学、金石学训练,文献考证功夫扎实,这也是她后来从事的考古学术研究工作与其他考古学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3初入考古学门槛

1942年,游寿先生先后被邀进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参加“善斋”青铜器的整理工作和进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才算是真正踏入了考古的学术门槛。受同学曾昭的邀请,游寿先生参加了“善斋”青铜器的整理工作,这使得她本已点燃的金石研究之星火迅速得以绽放,游寿先生后来回忆说,这段时光是很美好的,与大学要好的同学共事,同时又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这样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因资金紧张等原因,游寿先生又进入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在这两个单位,游寿先生得以与梁思永、曾昭、夏鼐、凌纯声、吴定良、向达、李方仲、董作宾等一批早期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或人类学家共事,对她以后从事考古研究和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在史语所的时候,游寿先生又认识了李济、夏鼐、向达、董作宾等一批专门从事考古的著名学者,这些学者平时各自从事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但是会定期地开个报告会,并交流意见,游寿先生经常去参加,并从这些专业的考古研究人员身上学习了很多关于现代考古学的知识和技能,这可能是她后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开展考古教学工作的重要知识来源。在努力学习之余,游寿先生还在金石研究方面有了第一批成果,完成了《金石文献纂论》、《金文与诗书论证》、《梁天监五年造像跋尾》等文。

4学术上的“霜叶晚来红”

1959年,游寿先生转入哈尔滨师范学院历史系,从此她便一心投入到黑龙江考古事业当中。当时的哈尔滨师范学院并没有考古学这一学科,也没有考古专业的教师队伍,游寿先生依然敢于尝试,不仅在历史系开设考古学的教课,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考古探查,而且还主持筹建了历史系文物室。在带领学生在野外探查时,发现了黑龙江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骨制工具,从而证明了黑龙江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活动。

不过,游寿先生最关心的则是她研究已久的鲜卑魏文化的起源问题。通过长期地梳理历代文献典籍,加之长期的书法研究,尤其是根据《魏书・乌洛侯传》的一段记载,游寿先生提出鲜卑族发源地即史书中记载的“石室”应在大兴安岭的嫩江流域。1980年,当地的青年考古学者米文平等正是在她这一论断的指导下,四探大兴安岭“嘎仙洞”,终于找到了石刻的“祝文”,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准确。游寿先生还陆续发表了《寿县蔡器铭文与蔡楚吴史事》、《黑龙江和内蒙呼盟的旧石器晚期骨制工具》、《从考古文物中看度量与工具》等颇有见地的考古文章。至此,游寿先生多年的考古学术积累与沉淀开始结出丰硕的成果,并且这一过程是这样的平静却又令人振奋。

5小结

纵览游寿先生的一生,她在书法、考古、历史、古文字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但是考古对于她,始终是绕不去的一个重要领域,晚年的她甚至说:“许多老友以贱书有金石气,那只不过是受了我专业影响”,我想,这个专业应该指的就是她的考古学术研究。游寿先生在考古方面的治学方法和思想不同于其他曾到国外接受现代考古学训练的学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她是坚守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考古学即金石学的治学之路,在重视文献资料的同时又能注重糅合实物资料,对中国传统的金石学进行了很好地发展。正是在这种坚守与发展中,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因而应该在中国考古学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位。

参考文献:

[1] 王立民.游寿先生的书法艺术[J].文艺评论,2000(4).

[2] 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其人其艺:金石书派百年传承[J].收藏家,2004(8).

[3] 邢燕铭.红烛燃尽 芬芳依然――游寿先生简记[J].教书育人,2002(4).

[4] 栾继生.经史内蕴外乃滋――记著名学者、书法家游寿先生[J].黑龙江史志,2004(2).

[5] 大兴安岭嘎仙洞北魏石室祝文琐谈[J].黑龙江史志,2004(4).

[6] 游寿先生传[J].书法赏评,2007(2).

[7] 游寿的学术研究和书法艺术[J].中国书画,2009(3).

考古学入门范文第2篇

黄洋(郑州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生)

采写: 许捷

如果你喜欢看《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盗墓小说,是不是对洛阳铲、黑驴蹄子、地质锤之类的盗墓工具特别熟悉?甚至还很羡慕那种入山下海探索古代文明、揭示未解之谜的生活,想要做个考古学家?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考古学专业的“面纱”,看看考古工作者是不是都像印第安纳・琼斯(电影《夺宝奇兵》中的考古学教授)那样,生活中充满了冒险与奇遇。

Step1:内功篇

想要学考古,并不是只要有一股子挖土的热情就行了。想想不管是《鬼吹灯》里的Shirley杨还是《盗墓笔记》里的吴邪,都对历史和古代文化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使得他们在遇到冥器或古墓壁画的时候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虽然小说里的那些分析不一定都靠谱,但至少说明了一点――理论知识是万万少不得的,否则挖到了宝贝自己还未必知道。

现在国内大学的考古学专业,在本科阶段基本会安排三年到三年半的理论学习课程,余下的时间就要去考古工地上实践。

考古学的理论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历史课程、考古学基础课程和专题类课程这三大块。

历史课程不用多说,就是从夏商周到元明清的各个朝代史。

考古学基础课程则主要包含《考古学概论》《田野考古学》,以及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宋元各阶段的考古学(明清两朝因为年代较近,还不属于考“古”的范畴)。由于古代的实物资料多被埋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完整地揭示和收集,所以考古研究的基础就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这也就体现了《田野考古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教给同学们田野考古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而各阶段的考古学则主要是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这也是考古学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比如《秦汉考古》就会介绍秦汉时期的城市遗址所在地(比如咸阳),墓葬特点(包括墓的结构和随葬品的种类等),这一时期的陶器、瓷器、铁器的形态、花纹和工艺水平特征等。

专题类课程通常包括青铜器、玉器、钱币之类的器物课程,以及《体质人类学》等。“体质人类学”是关于人种进化的科学,主要研究各人种的体质特点,比如骨骼的特征、如何区分男女等,使你能够通过考古发掘出的古代人类骨骼、古人类化石等来研究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由于存在地域性差异,各个大学的专题课程开设情况还会有所不同,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厦门大学的海洋考古、西北大学的沙漠考古、吉林大学的边疆考古等。

另外,考古学专业的学生还要学习《文物摄影》《文物绘图》之类的课程,也都是为考古实践做准备。

Step2:神兵篇

考古“神兵”――洛阳铲

洛阳铲可能是大家最为熟悉的考古工具了,但凡对考古有点兴趣的都听过它的大名。在探测古墓、确定发掘区域时洛阳铲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但考古发展到今天,所用到的“兵器”可远不仅是洛阳铲了。今天已经不是光靠有经验的老先生凭眼力来鉴定器物的年代了,而是结合了先进科技和传统考古方法的科技考古时代。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如热磁共振、微量元素分析等都在考古发掘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往由于保存技术的落后,发掘和保护总是成为一对矛盾体,而科技考古的发展使得不破坏遗址就弄清整个墓葬情况成为可能,所以科技考古成了当前考古专业中的热门方向。同学们要是想往这个方向发展,那就必须要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也就是说除了练好“古墓派”的“内功”,“洋枪洋炮”也得熟练掌握。

Step3:实战篇

三年或者三年半的“内功”修炼,最终还是要在考古工地上见真章的。不过在下工地前你还得做点心理准备。俗话说:“考古苦,考古累,考古得把墓道睡。”虽然睡墓道是夸张了点,但基本也算是考古工作的真实写照。通常干了几年的考古工作之后,整个人看起来就和常年种地的农民没有太大区别了。而且在考古这一行,还真是做到了男女平等――男女考古队员,都得干一样重的活。

黄洋毕业于郑州大学考古系,入学前还是“白面书生”的他,在毕业离开工地一年多之后还是没“白回来”。他说他永远忘不了那些在工地上一边穿着棉袄防冻一边戴着草帽防晒的日子。

在考古工地,你可能还得做点其他“牺牲”。黄洋记得刚进考古系的时候,老师就说学考古得先学会两件事,一是抽烟,二是喝酒。这并不是教唆大家“学坏”,而是因为考古工作往往要深入农村,工作中经常需要和当地的村民打交道,为了更好地跟他们沟通,酒和烟是必不可少的。张敬国教授谈起当年发掘凌家滩的过程,至今还唏嘘不已,他硬是豁出去和村长喝了一斤半白酒,醉倒在村口的稻草堆里,才得以顺利地把挖掘项目进行下去。

憧憬考古工作的人可能都对皇陵大墓充满了好奇心,但事实上,真入了考古这一行,可能一辈子也没机会挖个大墓。因为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技术的限制,除非是为了解决重大的历史问题,或者是基础建设中挖到了大墓,又或者墓室被盗需进行抢救性发掘,皇陵大墓基本都是不允许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考古总在盗墓后”的原因。

干考古工作最需要的是耐心,现场挖掘很枯燥,每个人都要在规定的范围内,一点一点地往下挖。开始还能痛快地用手铲铲土,到了含文化遗物的地层可能就得一点一点用刷子刷了。有耐心还不够,考古还得看运气,运气好的可能就发掘到了意义重大的文物,然后就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专家;运气不好的,可能重大发现就在离挖掘点1米远的地方,和你擦身而过。

Step4:出山篇

“内功”“实战”都过关了,考古达人就算是“练成出山”了。考古专业的毕业生最对口的就业去向当然是进入考古研究所,如果有了重大发现,就可以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但是这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考古这一行,成功总是来得比较晚。

考古学入门范文第3篇

关键词:蒙古语授课;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当中蒙古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辖区有12个盟市,101个旗县。大部分盟市和旗县几乎都有蒙古语授课的普通高中,这些蒙古语授课高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内蒙古边远地区的农村牧区。随着我国教育部把信息技术纳入普通高中必修课后,这些蒙古语授课高中也逐步开设了这门课程。蒙古语授课高中生总体上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也很努力上课,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并寻求解决对策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一、高中信息技术蒙古语授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生源的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地域辽阔,8000里边防线,横跨祖国“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内各盟市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各盟市初中阶段的信息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学生之间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存在差异。这些初中生升到高中后往往会出现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机水平有高有底,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的现象。

2.语言的影响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比起汉语授课高中生多学一门蒙古语课程,这样导致信息技术课的安排就有缺斤少两的现象,比如,我校蒙古语授课部只在高一年级安排一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平时都是用蒙古语来交流,而在参考汉语版的材料时,会出现逻辑混乱和语序倒排的问题,或者意思理解错误的问题。因此,在搜集网络素材做作业时有绝大多数学生存在语言障碍问题。

3.信息技术基础差

多数蒙古族学生上高中之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太少,虽然有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也都是形同虚设,偶尔上一两次课,认为上与不上一样,导致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可有可无,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也不参与中考。这样心理作用下的学生升到高中后信息技术基础极差。

4.教师和教学方法的因素

有些教师在给蒙古语授课的高中生上信息技术课时,没有依据蒙古族学生的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而是对课本内容照抄照搬,教学计划与教学过程主要是在参考汉语授课的学生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或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有些教师是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照搬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讲授法等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太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太好。

5.蒙古语文教材的因素

普通高中蒙古语授课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现用教材中必修部分与汉语授课学生一样外,选修部分只有一个“信息技术应用”蒙古语版本的模块教材,但汉语版的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教材的有些名词术语不准确、与其他刊物著作不统一。尤其是蒙古语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特别短缺。

6.蒙古文数字化、网络化资源短缺的因素

首先蒙古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内蒙古的蒙古文软件企业开发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古文软件,如,蒙古文智能整词输入法、蒙古文编码转换工具、蒙汉数字辞典等,为蒙古文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但由于不同的蒙文输入法编码标准不统一,录入计算机的蒙古语文字互不兼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古文资源的共享使用。其次,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现有蒙古文数字化资源关注意识薄弱,所以蒙古语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特少。这样的条件下,蒙语授课高中只能直接利用汉语资源或翻译汉语资源后使用,很难用蒙古语来网上查找解决信息技术课上遇到的问题。

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蒙古语授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怎样才能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蒙古语授课教学效果呢?教育部门、学校、教师需各负其责,共同努力寻求问题解决对策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1.教育部门要尽快实现蒙古语授课小学和初中均衡发展,改变高中生源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和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的现象

要重视蒙古语授课教育的统筹兼顾,促进蒙古语授课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教育投入的资金,大力支持蒙古语信息技术教材开发工作,要改善蒙古语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建设滞后的现象,尽早实现名词术语统一正确的、共享的蒙古语文教育教学资源库,为蒙古语授课高中生用蒙古语上网查资料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全面提高蒙古语授课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

2.学校层面要改变应试教育依然横行的现象,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制订考试考核制度,让教师以及学生重视,开齐开满信息技术课程

定期对高中信息技术蒙古语授课程专任教师进行培训或参加比赛,经常组织教师之间的信息技术教学评比活动,从课堂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资源搜集等多方面考查蒙古语授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对信息技术相关理论的掌握运用。加大对蒙古语信息技术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白蒙古语信息技术教育的功能。如,请我区一些蒙古族信息技术专家或先进个人进行讲座或报告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赛,激发广大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和激情。

3.教师层面要参加过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培训或比赛后,一定要将其运用到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

课堂上,采用精讲多练、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针对蒙古语授课高中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存在差异的现象采取因“人”施教、分组教学等授课方法,使每名学生都不掉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应考虑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尽量结合其他学科课程内容以及汉语学习,使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提高对其他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参考文献:

考古学入门范文第4篇

1、考古与媒体

1)考古和媒体的合作历程。

考古和媒体合作的历史很久,莫蒂墨?惠勒爵士作为将考古和媒体联系到一起的创始人,揭开了考古和媒体的新历程,并为此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苏秉琦作为中国着名的考古学家也首次主张应建立考古学的公众传媒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媒体对考古的关注度日益加深,公众考古和媒体和合作逐渐键入确立阶段。

2)公众考古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在考古传播中,公众对考古学科知识的了解日益加深,但与实际的考古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考古学具有严谨、理性的学科特点,而传播学具有感性、通俗的学科特点,两者存在冲突;?考古学和媒体界存在不一样的职业特性,考古学更注重条理、学术,而媒体更注重趣味和时效;?考古界和媒体界在价值需求方面存在差异,考古界注重对过去的研究,而代表大众的媒体在考古上的铸就更强调对知识的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3)公众获取考古信息的主要途径。

通过调查研究,目前大众对于考古知识的了解是比较客观的,但仍然与考古有一定的距离感。公众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考古信息,并且在考古学者和传媒的冲击下,对遗产和文物有了更深刻的意识。因此作为考古工作者更要有传播考古学的责任感,并通过与媒体的互动与合作,向公众传播考古知识,满足公众需求。

2、考古学大众传播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传播介质,将考古学大众传播分为四种类型:平面印刷媒体,例如杂志、图书、报纸等;广播媒体,例如电台、电视等;数字媒体,手机、互联网等;娱乐媒体,包括以上各种以及电子游戏、唱片等。在我国,考古学主要依靠平面印刷媒体和广播媒体等进行传播,数字媒体和娱乐媒体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刚兴起的新媒介,在大众中有极高的关注度而且传播速度迅速,因此要在前两种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后两种传播方式。

二、考古学大众传播下的媒介伦理

1、考古学的学科特征与职业规范

考古学的学科特征比较复杂,它是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学科,主要是对古代遗物和文化以及人类的生活状态进行研究。现在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古研究也应用了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现在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古研究也应用了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考古学带有自然科学的特征,所以我们在研究公众考古学传播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考古学的学科特征,然后具体分析传播目的和手段。考古公众传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出现了多媒介、多角度研究公众考古工作的行为,但是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公众考古传播研究的人员,所以需要组织和培养一批专职公众考古人员。为了保障公众考古从业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相应的职业规范,比如《文物保护法》、《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等;另外一方面,还需要一些区别于一般性的考古规范,要满足:第一,专业性,就是要求公众考古从业者是受到考古文博类专业教育的人员;第二,传播性,公众考古人员应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大众传播性;第三,实践性,能够积极实践多种传播模式。

2、媒介伦理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媒体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来约束媒体行为,并从道德角度分析媒介的伦理问题,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感。道德是针对个人自主和自愿行为的,也为实践者提供了道德借鉴,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道德范本和理论依据,作为公众考古传播的媒体合作者,更应该强调绝对伦理,采纳义务论伦理,在行动中遵循一定规则。媒体应该具备将考古信息提升为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的高度,遵循媒体职业道德,突出媒体的公益性和公共性,为公众提供真实的考古信息,也提升媒体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3、考古与媒体的信息交流

对于媒体从业者如何深入了解考古学,本文认为媒体从业者应该首先重视考古学学科的特质,尊重考古学的实证性、考古工作的学术性、漫长性,将自己对考古信息的价值诉求集中于考古研究中,这样就能够获得考古工作者的信赖,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另外,媒体从业者应该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明确考古信息的客观价值,并给予真实报道,虽然一些虚假报道会吸引更多关注,但是会误导公众,甚至影响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后果不堪设想。

三、考古——传媒人才培养

1、考古——传媒人才培养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传播考古学的理念,媒体应该是其中的研究重点,所以完善考古界和媒体界之间的交流机制,加强双方的合作互动,特别是培养专业公众考古传播人才,成为其中的必备工作。本文认为公众考古传播人才培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与媒体交流的公众考古人员,第二部分是具备一定考古知识的媒体从业人员。二者都是选拔培养考古——传媒复合型人才。传媒人才是在大众传媒中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和人类传播事业做贡献的一群人,所以公众考古传播人才的培养就可以认为是创造性探索公众考古传播模式的途径,从而为完善公众考古传播机制提供基础,所以需要考古和传媒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考古学入门范文第5篇

为了比较深入地讨论有关艺术考古学科教育的问题,笔者首先厘清一些概念,以便以后的讨论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得以展开。这些概念,与常见的、书本教材的表达,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不同之处提供了一些笔者的思考。

(一)关于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考古学是西方传进的一门先进的人文社会学科,其不同于文献史学,也不同于具有中国传统的金石学——文物学。但是,考古学又和文献史学、文物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研究历史科学,尤其是中古史以前的历史科学,如果离开了考古学,就会有严重的缺憾。与之相仿,研究文物学,尤其是研究大致相当于中国宋代以前的文物学,离开了考古学也是万万不能的。考古学以田野操作作为其基本的学术特征,简而言之,就是考古学探讨的问题出自于田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践于田野。这里所谓的问题,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样式,包括了存在的环境,维持人类生命及社会的基本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然是物化的表达),也包括了人对愉悦感的获得。现在,在这里讨论一下“愉悦感的获得和肯定”问题。个体的人乃至组成为社会的人群,受大自然环境的基本掌控,会感觉到生存空间的逼仄。个体的人和组成社会的人群,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制,会感到自己常常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挑战这种逼仄和无能为力的状态,人类是需要思想、梦想和幻想的。在人类的思想、梦想和幻想的范畴之内,既有对大自然、客观环境的琢磨和开发,也有对自身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包括对他人和不同人群的能力的借鉴、学习和模仿)。此外,这些思想、梦想和幻想就要给予人们以憧憬、舒适感,以及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当然这种希望,首先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上)。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使人们获得一定的物质剩余和时间闲余的时候,人们要把这种“美”、舒适的感觉物化,这就是艺术与审美的起源。当人们需要了解人类适应环境、顺从环境、挑战环境、破坏环境又被环境所惩罚的历程时,人们离不开环境考古学。当人们了解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由这些创造能力反过来为社会创造物质,生活条件改观,人们生活状态的多样化,又感觉到生产、生活资料总是不够丰富时,人们自然会应用一般考古学来了解这一历史。与人们对于环境考古学、一般考古学需求相仿佛,人们对“美”的历程(认知美、创造美)的探究,当然就需要艺术考古学。所以,社会上极少数人专门从事的考古学,实际上距离全体人类的历史、生命史、生活史、审美史是密合无缝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可这一点。

(二)关于艺术史与艺术考古艺术的起源,是和人类有闲余时间思考舒适感即最初美感的物化同步开始。这种物化,不仅仅是通过画面,如在泥板泥地上以及洞穴石壁上的刻划,不仅仅是做出三维造型,如泥塑、陶塑、石雕、木雕等。其实更重要的是对人身本体的各种认可,包括对异性的欣赏、对老人的尊重、对婴孩的抚爱、对少年的引导教育;包括纹身、发饰、穿鼻、穿耳;包括运用发声器官而产生歌唱和诗吟,也包括用躯干、五官、肢体语言发展出的舞蹈。对人身和人群这种美的寄托,可能还要早于利用自然材料的外化的表现。所以,艺术史的开端几乎和人类社会的开端一样古老,人们在肯定了生命和肯定了对生命的维持之后,任何舒适感都有可能导致艺术的产生。所以,虽然个体生命会表达个体性的美感的外化显现,但社会性人类艺术的产生并不主要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基于个体的群体的必然,由个体向群体的聚会和飞跃更为重要。人们定居以后,对摆脱自然的掌控、创作出丰富的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加强,其发展频率日益加快。同样对于艺术来说,它们的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展与演进,也大抵如此。今天,考古学的收获可以说明这一切。正如人们获得近现代生活以后,很少或很难具体考虑人们从野生动物般生活状态时摆脱出来的那一刻,即真正成为人的那一刻,无论是环境、自身、技术获得与创造,极少去回溯、考虑这一初期或早期的问题。同样,在近现代艺术品类纷繁、光怪陆离、充满激情的表达下,人们也很难去考虑艺术起源的“端点”的问题,如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端。这当然是艺术史的问题,在分门别类的艺术上,又可以区分为美术史(还可以细分水墨画史、油画史、版画史、水彩画史、漫画史等)、设计史、工艺美术史、音乐舞蹈史、综合艺术史。应用考古学的方法,考虑艺术的端点问题以及艺术的早期发展问题,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端点和早期的问题。正如人们对待新石器时代以后,文字文献产生之后,例如,中国对于从三代直到隋唐五代,虽然文献记载日益详尽,可是考古学还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说明、解读甚至参与重建某个历史的片段。同样,尽管艺术史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文献记录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仍然需要考古学的发现、说明、解读,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关于艺术发展的问题,事关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当现当代艺术不断甚至急切地向历史、向传统汲取营养,重新评价、批判、认识传统,以传统为一种参照以冷静地认识现当代艺术,考古学就是不可缺失的手段。

(三)关于艺术教育人们对生活技能、生产技能的获得,是需要靠教育的。广义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校教育范畴之外的。例如,大人对孩童的诱导、模仿、各种教诲,在自然环境当中的趋利避害,人群当中的互相帮助,正确与人相处,包括异性间相处、同辈间相处、异辈间相处的方式和能力,一般来说,这些是非学校教育,每个人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经受这些教育。艺术教育有相近的地方,也就是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对自己的舒适感的肯定以及对人群总体的舒适感到美感的尊重肯定,这一系列的行为都需要进行诱导和触发,这些教育一般也可以是非学校教育获得的。一些观点认为,人们的艺术是不需要教育的,是先天就能获得的,这种说法起码在后来就不尽准确了;也有认为艺术教育只能是依靠学校教育,这当然也是不完整的认识。艺术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基本审美的教育,对美的认识和肯定。第二,基本的技术教育。歌唱、舞蹈、绘画、雕塑、设计等,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训练。第三,高等的教育及再教育。到了第三个阶段,大致是为了造就专门的艺术人才或者称为专门的艺术家的,如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设计家等。至于不主要依靠学校培养的艺术天才、天籁之音等,实际上是把教育的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了,这个阶段他们摆脱了学校的外在形式,但是这一阶段本身是跨越不过去的。陕北的信天游的老歌王、不识字的“白狼”柴根,讲述过他多少次在山峁上、沟壑间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大声吼唱;津巴布韦地区的非洲石雕、木雕艺人,最有成就者,总是在精益求精,并且以对手的作品作为参照,以提高自己超越对手,这些都是上述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的实例。所以,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一个广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升华的过程。我国既然有了艺术院校或艺术系科,有了成规模的学校、课堂、教材书本化的艺术教育,自然应当非常珍视这种条件,以造就现代艺术家。可是,往往是事与愿违,学校里往往难以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家和大师,其间的问题很多。有一般教育的问题(和非艺术广大院校的教育的问题同在),也有专门教育的一些问题,但这些不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讨论艺术教育的作用时,着重讨论艺术考古对艺术教育某些纠偏的意义和价值。

二、艺术考古教育探究

艺术考古教育,是个相当宽泛的问题,包括针对教育的对象,针对教育的需求和目的,这里分成几个主要层次、几个主要侧面进行讨论。

(一)一般层次对于艺术教育,存在有中专水平、大学本科水平的一般艺术教育层次,艺术考古教育应当介入这个层次。艺术考古学可以考虑专门的本科教育,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古学、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教学与训练。培养的毕业生,为将来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做准备,也可以向文博考古研究、展示、保管单位提供人才,也可以向社会提供需要。作为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艺术学科,应当把艺术考古学作为基础课、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不必占用很长时间。其主要任务是解释清楚审美的起源,艺术的起源,一般艺术史与考古学的关系,解说艺术考古的最基本原理,介绍中外艺术考古的已有成就,使艺术学科的学生初步感觉到艺术考古训练的必要。

(二)中高级层次所谓中高级层次的艺术教育,一般是指硕士、博士阶段,艺术考古的介入应当带有一定的科研成分。对于专修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硕士生、博士生,要求更加专业一些。例如,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人类起源和艺术起源的关系,早期艺术与人们定居的关系,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之后艺术的发展问题。其中,艺术的起源的最早阶段其共性是远远大于个性的,人类定居之后,造成了人类艺术气质的分离、变异,要深究其时代和原因,要深究艺术本身与非艺术的因素。不言而喻,就物质遗存来看,艺术考古学所面对的主要对象即考古学的收获,以美术品占绝大多数。其中,首先有平面的和立体的表现;其次,可以分析出来设计的表现(包括工艺设计和艺术设计),间接可以涉及早期的音乐、舞蹈、诗歌等其他艺术门类。因此,应当探讨各个艺术门类在考古学当中所反映的权重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深入了解各种艺术门类其发展时的或迅速或迟缓的表现,以及深究其原因。现在人们已经比较容易地区分,从人类定居时开始,西亚北非地区、中亚地区、欧洲南部、欧洲中部、欧洲西部,东亚等有关地区之间的艺术的差异。除了以上讲到过的艺术表现的差异之外,艺术考古学还要关注材料、技法以及造型偏好的差异,关注有关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因素。

(三)为现代艺术教育服务在几乎任何艺术门类往往都有这样的现象,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尚未有掌握时,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强大,作品品格成为唯一、成为典范、成为不可逾越的巅峰。反之,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掌握的越加透彻,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加被束缚,作品不可避免地品格低下,中规中矩的艺术作品往往也是最为平庸的艺术作品。恐怕不会有人拒绝从艺术考古教育当中摄取古老艺术创作当中的原动力、原始冲动与创造力。艺术考古学关注艺术家所用材料,艺术材料学在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以后,会反向关注其原始、早期状态。材料的选择使用,会对艺术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为例,甚至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两个时代艺术材料的探讨,舍弃考古学是无法进行的。艺术的历史以美术史为例,说到底,不过是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的理论与技法的纠结互动前进的历史,这一点从考古学所提供的材料上看是非常清晰的。早期的人们为了表现美,同时在向着具象和非具象两条道路在努力奋斗,伊比鲁尼亚、米诺斯、红山、马家窑、两河、埃及、黑非洲地区的早期艺术都证明了这一点。在西亚、北非、欧洲地区,写实主义主要是和环境地貌学、建筑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相结合,表达的写实主义情趣,即逼真性与人文内涵的结合。在东方,主要以中国艺术为代表,由于意念性和理念性的趋同、至上与笼罩,表达了写意的充分发展。从早期的同途而殊往,发展到近现在的可能的殊途同归,艺术考古学不仅给予了实例和实证,表达各期和各地的技法表现,而且应当指出其深刻的原因,摸索其规律,服务于未来的艺术发展。现在的艺术批评,包括美术批评,尤其在中国,常常呈现出一种无根基的漂浮、浮躁的趋向,趋于玄学的趋向。艺术考古学可以提供一些历史的、基本的参照物,于是当代艺术可以和传统艺术得以比较,个性化的作品可以和群体的无意识艺术倾向相比较,中外的某些作品可以在考古学指出的时间带上相比较。对当代特定的区域,如中国,总体艺术发展水平的评价离不开艺术考古所提供的基础、所提供的路径、所提供的相对比的标本。这样的批评,由实证出发才有可能达到哲学的高度。艺术考古学经过数以万年计的排队和爬梳,经过千余年以来有了专门的艺术家队伍的创作实践,以及艺术史家的梳理和爬梳,找出一定的艺术发展规律并以此建立艺术发展坐标系,这样有助于对人类未来艺术的预测。

(四)艺术的终极目的与艺术考古艺术的终极目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牵涉人类为什么有了艺术而艺术的终极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人类把艺术看作是具有人类自身的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之后,便可知道艺术考古学的教育是一个须臾不可缺失的部分了。艺术的诞生是由人们的自我愉悦开始,艺术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促使人类的圆满达到可能的极致。简而言之,艺术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类社会在艺术层面上的真善美的全面实现。从这种认识出发,人们看到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直到现当代的太多的假恶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愈加堕落卑劣的趋向。如果说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华民族的存亡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刻,有真正的艺术家提出“艺术救国”的口号,我们这代人听到还带着一种不解的振奋的话,那么现当代的人们对于以艺术、以真善美来救世,恐怕就会有一种切肤的认同的感觉了。艺术品和艺术家本身有真、善、美和并非真、善、美的区别,如果当代人不能够悉数说清楚此间的区分的话,那么艺术考古却能够比较客观的、以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叙述人类以真、善、美对抗假、恶、丑的艺术历程。由此说来,认识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阐述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极需要艺术考古学的有力支撑,需要艺术考古学的认真培训。

三、艺术考古课程设计问题

艺术考古应当课程化,在艺术院校尤其需要。各所艺术院校、系科所属地域不同,教学科研特点不同,在设置艺术考古学课程的具体做法上不可能“一刀切”。笔者在这里提供了一种设计,以供参考。

(一)中专、本科阶段以下指的是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专业。开设“艺术考古学”课程,可以将艺术考古学作为美术史学的前半部。在中专和大学本科阶段,要给学生们以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知道如何采集考古学和文物学成果,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以断代和分类为基本手段的工作方法,课时量控制在16至20课时即可基本完成这一任务。例如,在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院系的课程中设置一门考古学通史类课程,或在全校范围内由专业教师开设文物赏析类课程,课程内容不必过于精深,旨在为学生打下基本的考古学、文物学、美学基础,提高学生欣赏美、感知美,有关作品中继承和模仿的能力。

(二)硕士研究生阶段区别中外,区别主要地域,进行艺术考古学的重点教育,树立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史的“时间树”概念,开展艺术考古学方法论的探讨。使艺术史“物化”,变为空间环境艺术史、生命体验艺术史、生活创作艺术史。有条件的院校系科可以进行考古工地艺术考古实践,分专题的艺术考古实践(如青铜艺术、陶瓷艺术、画像石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尽可能完成认识中外艺术史文献和艺术考古实物的“互证”问题,这方面西方希腊罗马艺术史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应当成为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的必选理论课程,应当推荐成为其他艺术科系的重点选修课程,鼓励产生艺术考古学范畴的硕士生论文。

(三)博士研究生阶段进行有关艺术考古学的专门研究和专题研究,展拓视野,寻找热点,并且与现当代的艺术实践相结合,提供高质量的“艺术考古学”博士论文。从学科的持续发展出发,重点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各个层次的艺术考古学教员。组织去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考古的交流、调查、访学,引进新鲜理论、技术与器械。